第三章 水环境标准和水污染处理
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发布)
![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ad4065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e.png)
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发布)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目的本条例是为了维护和改善金华市水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依据本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金华市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基本原则金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保护优先,统一规划;3. 污染者负责,公众参与;4. 经济可行,社会责任。
第二章水污染治理第四条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一款工业企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金华市水污染治理工作应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排污特点,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严格监督执行。
第二款城市污水排放金华市建设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城市污水排放标准,加强对城市污水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第五条污染防治措施第一款废水治理金华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水治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第二款农村污水处理金华市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水污染应急准备金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应建立水污染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及时应对水污染事件,减少对水环境的损害。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第七条水资源监测金华市建立完善水资源监测网络,加强对地下水、河流、湖泊等各类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质量状况。
第八条水资源利用第一款水资源节约利用金华市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和设备,鼓励单位和个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禁止违规抽取地下水和非法开采河湖水资源。
第二款水源涵养金华市加强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工作,严禁破坏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利用水资源。
第四章水生态修复第九条河湖生态修复金华市加大对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推进河湖综合整治工程,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维持能力。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a0702a886294dd88d1d26b02.png)
物理污染指标
n 水温 它可影响到水中生物、水体自净和人类对水的利用。 n 色度 正常水为无色透明色度不超过15度 n 臭和味 清洁水不应有任何臭气和异味。 n 浑浊度 turbidity,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粒。1L蒸馏水中含1mg
硅藻土为1度。
n 总固体 悬浮和溶解性物质的总称。
将水蒸干测量溶解性物质要注意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第二节 水污染概况
一、我国水污染概况 水污染:
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 的自净能力,使水及水体底质的理化性质和环境中的生物特 性、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 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指理、化、生、放射性等特性改变。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如危害健康等。 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质恶化。
只可作为水被生物性污染的参考指标。
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小于100个/ml
n 总大肠菌群 total coliform group 1.指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在37℃生长
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rs 内产酸产 气的革兰氏无芽孢杆菌。 2.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指示菌的原因
①它是肠道中数量多而且较易培养的细菌 ②它在环境中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 ③检验方法较简便。
COD是评价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2.指标无法区分还原性物质的种类,是一项 表观总体指标。
n 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1.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 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是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影 响BOD的因素是水中有机物和水温,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水环境与健康
水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水环境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aa519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4.png)
水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水环境管理工作,涉及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水环境管理工作应当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四条全市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领导,健全相关机构,加强协调配合,推动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水环境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转变发展方式的原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六条水环境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治理、精细管理、全面监管的原则,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
第七条水环境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工作协同、信息共享、科技支撑的原则,加强水环境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水环境管理工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推动水环境管理工作的推进。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第九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第十条全市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水资源利用规划,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十一条全市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强水资源核查和监测。
第十二条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当重点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禁止乱占乱用水资源,加强对涉水项目的审批管理。
第十三条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当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生态系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十四条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当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工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十五条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当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水污染事件。
第十六条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当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权益交易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 水环境质量及水污染
![3 水环境质量及水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13d86c7e02768e9951e738e7.png)
分
① 人类:污染的来源;
析
② 物质或能量:前者可能引入了某一类污染 物,后者有可能是温度的上升; ③ 水体和底泥:污染的位置或对象; ④ 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组成及底质:变化 的 内容; ⑤ 水样的使用价值:表现结果,是判断标准。
分
析
从前面的分析看,并不是所有向地表水排 放废物的过程都叫污染,污染必须与一定 的污染效应相联系,这种污染效应又必须 与水体的本底容量相比较来说。这种本底 容量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水环境容量。 目前水污染概念还存在不同的声音:⑴改 变了自然状况;⑵破坏用途;⑶超过了自 净能力。上述认识实际上也是相关的,表 明判断水污染需要全面、综合的看待。→水 环境质量评价
◎ 水质指标:
3.1.2 水污染排放标准
水污染排放标准是指需排入各类水域或回用的 污水的水质应达到或通过处理后达到所允许的 程度。 水污染排放标准是执行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 法规的主要依据与控制污染源的直接手段; 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分类: 一般排放标准 ; 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地下水环境质量: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 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监测点总数为4 929个,其中国家级 监测点800个。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580个,占全 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 348个,占 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176个,占3.6%;水质呈较 差级的监测点1 999个,占40.5%;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 826个,占16.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 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 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 属超标现象。
环水保管理办法
![环水保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f3ce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1.png)
环水保管理办法环水保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规范环境治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水环境保护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水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水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
第二章水源保护第四条水源保护区划分⒈水源保护区划分根据水资源保护的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包括水源保护区和水龙头保护区。
⒉水源保护区要进行划定,明确边界,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
⒊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进行有害物质排放和其他损害水质的活动。
第五条水源保护措施⒈在水源保护区内,应加强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异常情况。
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水源保护的意识,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⒊建设和完善水源保护设施,如建立监测站点、修建水质检测井等。
第三章水污染治理第六条污染源排放许可⒈所有具有水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申请并获得排放许可证。
⒉污染源排放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污染源的排放达到限值要求。
⒊监测和监督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第七条污水处理和排放⒈污水处理厂应当建立并落实处理工艺和控制措施,确保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⒉对于没有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污水得到适当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第八条废水和废物的处置⒈严禁将废水和废物随意排放到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
⒉废水和废物的处理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处理。
第四章水资源管理第九条水资源节约利用⒈各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⒉加强监测和统计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过度使用或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⒊制定和实施水资源的利用计划,合理调配和管理水资源。
第十条水资源保护⒈严禁非法开采地下水和滥用水资源。
⒉对于水资源受到破坏或污染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修复和治理措施。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d3afc26294dd88d0d26b2c.png)
3.水资源的特性(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
A B C D 资源的循环性 储量的有限性 分布的不均衡性 利用的多用性
E
利害的两重性(图)
5
4.地球上局部存在水荒的原因
A B C 淡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平衡 城市、工业区高度集中,耗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突出。(图A) (图B)
二.天然水的水质 1.天然水化学成份的形成 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3.各种类型的天然水质 4.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放射性类
来源:核武器试验;原子能工业排放或泄漏 。 危害:主要通过α、β、γ等射线损害人体组织,并可在人
体内蓄积,促成贫血、白血球增生、恶性肿瘤等病
症,严重的可导致生命危险。
19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1.推流迁移:指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迁移作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浓度也不变 2.分散作用:包含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三个方面。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但浓度减小 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与浓度均发生变化
1.有机物生物化学分解 ①水解反应: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
结合生成较简单化合物的反应。
②氧化反应:包括脱氢作用和脱羧作用两类 2.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代表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油类;蛋白质 (1)碳水化合物
25
(2)脂肪和油类
(3)蛋白质
26
需氧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体外发生水解, 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都是生成各 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解,其最终产物是CO2、 H2O及NO3-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程, 其最终产物除CO2、H2O外,还有NH3、有机酸、醇等。 2.耗氧有机物降解与溶解氧的平衡 在污染河流中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影响着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耗氧作用:指有机物分解和有机体呼吸时耗氧,使水中溶解
环境工程专业计算例题集
![环境工程专业计算例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1378d0ee45c3b3567ec8b99.png)
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计算例题集编者的话为完善“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的基本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编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并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过程中所编写的计算例题集及其经几年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修订。
编写本习题集的指导思想是:强化学生的课外练习,深化对本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工艺设计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理论。
与修订前所编习题集相比,本习题集基本保持了上版的习题数量和类型,并更注重习题内容与教学内容(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系统性,适当增补了一定数量的有关水和废水处理新技术方面的习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便于本例题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使用并发挥其作用,本习题集根据高延耀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的教学体系进行编写。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要求,有侧重地加以选用。
由于编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所编写的习题中肯定存在不少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老师和学生们不吝斧正。
主要参考书目(1)王宝贞,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许保玖,给水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4)崔玉川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5)崔玉川等,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6)崔玉川等编,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化学工业出版壮,2004(7)崔玉川等编,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化学工业出版壮,2003(8)顾夏声,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9)张自杰等,活性污泥生物学与反应动力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10)Grady C. P. L., Jr., et al., 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中译本)(11)陈季华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实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2)郑元景等,污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3)拉马尔奥R. S., 废水处理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中译本)(14)秦麟源,废水生物处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15)许保玖,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6)顾夏声等,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17)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8)沈耀良等编著,《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第二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9)沈耀良等编著,《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0)L D Benefield et al., Biological Process Desig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rentice-Hall , Inc., 1980(21)C. P. Leslie Grady, Jr., et al.,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econd Edition, Marcel Dekker, Inc., 1999(22)P. Aarne Vesili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IWA publishing, 2003(23)Vesilind P. A., et 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Butterworth Publisher, 1983(second edition)第一章 水质指标和废水出路例题1 某水样的BOD 5测定数据如下表所列(培养温度为20℃),试根据Thomas 变换法求该水样20℃时的K 值和BODu 。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5d1b0dcc6294dd88d0d26bea.png)
③总有机碳量(TOC):水中溶解性和 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 ④ 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全部被 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氢、 氮、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硫等。此时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 氧量。 • 在水质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BOD5与 TOC或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通过实验建立相关,则可快速测定出 TOC,从而推算出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
• 用BOD、DO两组方程式来表达水质变化。则 S-P模型的基本形式:
dL k1 L dt dc k1 L k2 (cs c ) dt
这两个方程式是耦合的。当取边界条件时
L 0
• 可得解析解为
L L0e k1 L0 k1t k2t k2t C C ( e e ) ( C C ) e s s 0 k2 k1
(一)河流 •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 • 污染扩散快 • 污染影响大 (二)湖泊(水库) • 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类型复杂 • 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 • 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
(三)地下水 • 污染来源广泛 • 污染难于治理 • 污染危害严重 (四)海洋 • 污染源多而复杂 • 污染持续性强 • 污染扩散范围大
• 常用的表示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有: ① 化学耗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 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 化剂的量。常用的氧化剂K2Cr2O7、 KMnO4。 2K2Cr2O7+3C+8H2SO4→ 2K2SO4+2Cr2(SO4)3+3CO2+8H2O ② 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 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 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 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47892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a.png)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工作。
第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加强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四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第五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监测、评估、检测、试验和评审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监测设备、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监测工作。
第七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三章污染源的排放第八条污染源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九条污染源应当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排放污染物。
第十条污染源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设和改建,不得擅自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口、排放量等。
第十一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污染源要进行处罚。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的保护与修复第十二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和修复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复工作。
第十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
第十四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控,建立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第十五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环境质量的修复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或改善水环境质量。
第五章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第十六条监测机构和污染源应当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对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置。
第十七条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主要包括污染源的封存、污染物的清理、受污染地区的隔离等。
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
![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fcb6a4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f.png)
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24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7.05•【字号】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7届〕第66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12月27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20年6月1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22年6月29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22年7月28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制止价格欺诈和牟取暴利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4年4月26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24年5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等九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环境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第一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二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第四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水环境保护。
第三条水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防治水污染,保护和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质量。
水环境学
![水环境学](https://img.taocdn.com/s3/m/d43e603a31126edb6f1a103b.png)
第三章水环境学第一节概述一、水体污染(一)水体的概念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
在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
“水”主要是指水相而言,水体则包括水相和水相以外的固相物质如悬浮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内容要广泛得多。
(二)水体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说明,“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三)水质指标通常用水质指标来表示水质的好坏和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水质指标主要有下列几项:1.悬浮物指水中呈固体状的不溶解物质。
它是水体污染的基本指标之一。
2.有机物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
由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比较复杂,现有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又因为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实现的,所以一般采用下面几个指标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1)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BOD表示。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用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mg/L) 表示。
BOD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通常采用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BOD5约为生化需氧量的70%左右。
(2)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COD表示。
COD 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的氧量。
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质越多。
目前,测定COD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得的数值比重铬酸钾法低,测得的耗氧量,现称高锰酸盐指数。
多用于测定污染较轻的天然水(地面水)或清洁水。
重铬酸钾法多用于污染严重的水体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3)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由于用BOD和COD 两个指标都反映不出难以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加上测定BOD和COD 都比较费时,不能快速测定水体被需氧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国内外正在提倡用TOC和TOD作为衡量水质有机物污染的指标。
水污染防治法学习
![水污染防治法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ca35e92cc5da50e2524d7f93.png)
有关专业术语:
•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 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 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 质恶化的现象。 • 水污染物: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 的,能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
有关专业术语:
• 有毒污染物:是指那些直接或者间接被生 物摄入体内后,可能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 代发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 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 • 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 或者固态物质。 • 渔业水体:是指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 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 的养殖场的水体。
•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供水相 关环境状况调查与威胁供水安全的风险管 理和控制措施(69条) • 8 、建设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布局农村 饮用水水源(70条) • 9、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饮用水 安全突发应急预案(79条)
水污染事故处置:
•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 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 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77条) •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 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 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隔离 等应急措施,防止水污染物进入水体,并 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 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78条)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 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 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 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水污染防治措施:
• 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 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34条) •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 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 准。(34条) • 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36条)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2533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a.png)
批 未准 按权 照的 排人污民许政可府证批规准定,排责放令污停染业物、的关责闭任:违反本法规定,
2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由核发环保部门责 令 百 违 治改 万 反 规正 元 工 定或 以 业 的者 下 水 法责 的 污 律令 罚 染 责限款防任制;治违生情规反产节定本、严的法停重法规产的律定整,责,治吊任有,销:下并排违列处污反行十许工为万可业之元证水一以污的上染,一防
第九章 附则
第九章 附则
解释机关
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询问答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 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具体问 题的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 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施行时间
本法自XXXX年XX月XX日起 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同时废止
第十章 附则
3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 限 违制 反生 城产 镇、 污停 水产 处整理治规,定并的处法十律万责元任以:上城一镇百污万水元集以中下处的 理罚 设
款 施; 的情 运节 营严 单重 位的 或,者报污经泥有处批理准处权置的单人位民对政产府生批的准污,泥责以令 及停 处
业 理、 处关 置闭 后:的(污一泥)未流依向法、取用得途排、污用许量可等证未排进行跟踪、记录的,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2
工业水污染防治: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应当科学选址, 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预算和其他渠道筹
3 集资金,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本行政区域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e20d0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89.07.12•【文号】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一号•【施行日期】1989.09.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发布日期:2000年3月20日实施日期:2000年3月20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二日国务院批准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二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一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人民政府的经济建设部门,应当根据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的水环境保护的要求,把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部门生产建设计划。
第三条建设项目中水污染防治所需资金、材料和设备,应当与主体工程统筹安排。
第四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制定,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五条对水污染防治有显著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确定大、中型水库坝下最小泄流量时,应当维护下游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并征求有关区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各类水体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跨省、县级行政区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建设项目,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配备水污染防治设施,使该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必须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
环境保护部门收到《排污申报登记表》后,经调查核实,对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家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发给排污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431b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四节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第五节船舶水污染防治第五章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第六章水污染事故处置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
第五条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第三部分(水污染控制)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第三部分(水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9e07ec0da38376baf1fae88.png)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8页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第9页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B、生物过滤法 在过滤池中,废水被喷淋在表面上覆盖有发达微生物膜的石 块或其他滤料上,这些滤料在化学上是惰性的。 生物膜,实际上是一种胶状膜(Schmutzdecke),其中含有 成熟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在设计生物过滤池时,应考虑其结构能使废水与空气得到充 分的接触,以便生物膜和废水层从空气中吸收氧气。
第11页
(3)三级处理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三级处理也称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它是将二级处理未能去 除的部分污染物进一步净化处理,常用超滤、活性炭吸附、离子 交换、电渗析等。其处理内容为去除某些重金属毒物,进一步去 除可溶性无机物(富营养物)、部分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微 生物。经过三级处理后的污水, BOD5去除率在 95%以上,出水 浓度降至5mg/L以下,可直接回用于工业。
三级处理系统
第12页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废水
格 栅
沉沙 池
沉淀 池
生物曝气 池或生物 滤池
二次沉淀 池
混凝、过 滤、离子 交换、消 毒等设备
回流污泥 一级处理出水 (排放、灌溉) 二级处理出水 三级处理出水 (排放、灌溉) (排放、再用)
垃圾 处理
沉渣 处理
第14页
《资源与环境化学》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1、沉淀池的应用 沉淀池通常为径流流经的简易水池。 沉淀池的位臵设臵: 有的沉淀池紧接排水管渠出口,仅比排水管渠更深、更宽 一些。还有的沉淀池就是开挖的深坑或沟渠,其位臵紧挨 着停车场、商场、房屋开发区或高速公路。 沉淀池作用: 由于沉淀池内水流经的横断面积要比排水渠大,径流经 过时流速会下降。这使得径流在流出沉淀池以前就有部分 沉积物沉淀到池底。 城市径流中许多污染物与固体悬浮物相关,因此固体悬 浮物沉淀后可使大量BOD、营养盐、碳氢化合物、金属和 农药得以去除。 * 断流期间,需周期性地将沉淀池内积累的沉积物挖出并装 运填埋。否则可能对地表径流的污染物流量产生影响 。
水污染控制工程 例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 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652660caaedd3383c4d3e3.png)
第一章 水质指标和废水出路例题1 某水样的BOD 5测定数据如下表所列(培养温度为20℃),试根据Thomas 变换法求该水样20℃时的K 值和BODu 。
时间(t ,d ) 0 1 2 3 4 5 6 7 BOD 5(Y ,mg/L )0 72 120 155 182 202 220 237 解:根据BOD 5的测定数据,计算出(t/Y )1/3值如下表所列: 时间(t ,d ) 1 2 3 4 5 6 7 BOD 5(Y ,mg/L ) 0.24 0.2550.268280 0.2910.301 0.309 根据上述计算可作出(t/Y )1/3—t 的直线(图略)。
由此可知:a =0.230b =0.011由此可计算得:2.61/ 2.610.011/0.230K b a ==×10.125d −=()()1/ 2.31/ 2.30.2300.125u BOD a K =××=××286=(mg/l )例题2 如某工业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水的2天30℃生化需氧量为220mg/l ,试求该污水的BOD 5(20℃)(K 1=0.1d -1)。
解:(1)计算30℃时的K 1(30)()()()20130120T K K θ−=×()()302010.1 1.0470.158d −−=×=(2)计算BODu ()()()130230110K U BOD BOD −=−()0.1582220110U BOD −×=−425.58U BOD =(mg/l )(3)计算BOD 5(20)()()()120520110K U BOD BOD −=−()0.15425.58110−×=×−291=(mg/l )第二章 水体的自净和水质模式例题3 河流资料:最旱年最旱月的平均时流量(95%保证率)为Q=5.0m 3/s (流速v=0.25m/s); 河水溶解氧含量(夏季)DO=7.0mg/L ;河水中原来不含酚。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体污染过程(2)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体污染过程(2)](https://img.taocdn.com/s3/m/4c804ced6137ee06eff918bf.png)
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半衰期 t1/2— 有机物浓度降为原来的 50%所需的时间。 由 ct=co×10-kt → 1/2=10-kt → t1/2=lg2/k=0.301/k
20℃时, 普通生活污水的 k=0.1d-1 。该条件下 , 有机物生 化降解的半衰期为3天
温度越高,生物活性越强,k越大 25℃时,k=0.159d-1。半衰期约为2天 14℃时,k=0.075d-1。半衰期为4天
3). N、P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含N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第一步是含N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有 机氮转化为无机氮中的氨氮; 第二步则是氨氮的亚硝化和硝化,使无机氮进一步转化。
蛋白质 水解酶 氨 亚硝化菌 亚硝酸
硝化菌
硝酸
从污染物的转化过程来看,有机氮→NH3→NO2→NO3可 作为需氧物污染物的自净过程的判断标志。 但从另一方面考虑,这一过程又是耗氧有机物向营养 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在水中它们提供了藻类繁殖所需的N 元素。
复氧作用: 空气中的氧溶于水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使DO增加。 巴特希和英格莱姆用图描述了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流中 BOD与DO的相互关系。
BOD,DO含量
洁净段
降质 污染段 O2
恢复段
又复洁净
BOD DO BOD BOD DO DO又复饱和
污水源口
• • •
历时(流程)
第一段(ao):有机物浓度高,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DO大幅度下降;O点 溶解氧最低--氧垂点 第二段(oa):有机物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小于复氧速率,DO开始逐渐回升。 第三段(b以后):溶解氧回升至起始阶段。
3)有机物耗氧动力学
当沿水流方向输移的有机物量 >>扩散稀释量,Q河,q污不变, T 水不变时,有机物的生化降解的耗氧量正比于河水中有 机物量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3)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3)](https://img.taocdn.com/s3/m/485fa4c7a1c7aa00b52acb2c.png)
一、概述
(1)一级处理厂流程
投氯
原生污水
格 栅脱水床
污泥消化池
运出填地
污泥脱水
送往农田
图1-4 一级处理厂流程图
一、概述
(2)二级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流程
投氯
原生污水
格 栅
沉砂池
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
二级沉淀池
接触池
出水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污泥消化池 浓缩活性污泥 污泥浓缩池
沉渣处理
图 城市污水典型处理流程图
城市污水处理厂实例照片
处理规模:20万吨/d
进水粗格栅
进水细格栅
进 水 巴 氏 流 量 槽
进水平口堰
曝气沉砂池
初沉池
挡板的作用?
出水部位?
中心筒及行车的作用?
曝气池(何种类型曝气?)
曝气池回流污泥(回流的作用?)
鼓风机(沼气驱动) 鼓风机
①给水处理:将原水中的杂质去掉,加工成符合生产 和生活使用水质要求的成品水;
②排水处理:收集使用过的废水并处理到水质符合循
环使用或排放要求。
一、概述
(一)水污染防治的目标 ①确保地面水和地下饮用水源地的水质。 ②恢复各类水体的使用功能。 ③还清地面水体的水质,恢复其美好的 观瞻,增加人类居住区的悦人景色。
筛滤法、重力沉淀法、上浮法(如隔油法)、 气浮、离心分离、滤池、微滤机等。
一、概述
③二级处理
主要任务: 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 机物。 (生物处理)
处理方法:
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工艺。 主要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
一、概述
④三级处理
(深度处理或高级处理) 主要任务:防止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和受 到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的污染。//污水回用。 去除对象:污水中的N、P及难生物降解的有 机物、病原菌、矿物质(盐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水环境标准和水污染处理
65、水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标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66、何谓水环境质量标准?何谓污水排放标准?何谓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标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67、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标准与污染物的处理程序有何关系?
68、水污染防止规划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69、何谓地面水质量的分级?分级的依据是什么?
70、说明地面水一、二、三级水质的质量情况。
等级与水质的关系如何?
71、试分析在控制水污染过程中“管”、“放”和“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这三方面应开展的工作。
72、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有哪两类?它们是如何分类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73、污染物的浓度排放标准与水体的自净容量之间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74、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几类?试分别说明各种处理方法的除污原理及主要去除对象。
75、试写出几种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并加以必要的说明。
76、废水的物理处理有哪几种工艺?各种工艺的主要去除对象和功能是什么?
77、废水生物处理的工艺有哪些?各工艺的适用性如何?
78、废水化学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什么污染物?
79、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有哪些?各主要去除对象是什么?
80、废水的生物处理可分为几个等级?各处理等级的主要点去除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8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组合应遵循什么原则?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82、为什么说在一般情况下,废水经过二级处理后(运行正常)污水即可达到排放水体的标准了?
83、在什么情况下要考虑对废水进行三级处理?
84、在处理工业废水的过程中,一般应如何确定其处理工艺流程?
85、何谓废水的处理程度?在确定废水处理程度的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