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纹饰的主要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纹饰的主要分类
因喜好美玉,特别对仿古感兴趣,特搜集其中的一些纹饰资料。

由于各个时期纹饰不尽相同,图示无法一一概括,这里只做简要参考,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云雷纹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商周时代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

到了汉代,随着青铜器的衰退,陶瓷器上的云雷纹也消失了。

作为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三角雷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是以倒置的三角形式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外廓作为三角形,中填以云雷纹,以此得名。

一般构成二方连续团,作边缘装饰,通行与商和西周初期,次此纹一直延续于战国时期。

勾连雷纹
勾连雷纹,基本特征是以近似“T”形勾连一起的线条,其地填以雷纹,多用于器边装饰,始于商,盛于晚商周初,沿用至春秋战国。

目雷纹青铜器纹饰之一。

中间为目形,目外形线引长作成∽形,左右有延长的尾。

大多填以雷纹,青銅器紋飾之一。

中間為目形,左右有延長的尾。

大多填有雷紋。

盛行于商和西
周初。

弦纹
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

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普遍流行。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

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

两种纹饰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有时弦纹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

青铜器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

纹形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

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作为其他复杂花纹的衬托。

另有作人字形的弦纹,称为“人字纹”或“人字弦纹”。

盛行于商、周时期,直到汉代仍见沿用。

环带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

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

纹饰构成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垂带状,多数在上下填二环,成“X”形。

也有相间以兽纹的。

通常组成二方连续纹样。

施于铜壶、簋的腹部,作为主纹;也有装饰于器物底部;个别的有两、三层相重作为器物整个装饰的。

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涡纹
最早出现在我国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又称火纹。

顾名思义,近似水涡,故为涡纹。

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

有人认为,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是天火,又故称火纹,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

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时代。

火纹为太阳的标志,因此,它的特征是圆形。

《周礼·冬官·考
工记·画缋》:“火以圜”。

说明火的图像是圆形,圜就是圆涡状Y形的火纹。

《礼记·礼器》:“大明生于东”。

郑玄注:“大明,日也”,古人认为太阳即是火。

圆形纹饰是太阳之像,火纹,也曾称为Y1纹。

火,古人当作伟大的自然力量加以崇拜。

青铜器上的火纹,在圆形微凸的曲面上,中有三到八道旋转状弧线,以表示光焰的流动,中心有一圆圈。

有的中心没有圆圈,也有的没有旋转弧线。

一说,因其近似水涡,呈圆形,故也称为“圆涡纹”、“涡纹”。

通常施于簋,鼎、爵、斝、壶和卣上。

火纹有单个应用的,亦有和其他纹饰相配合一起应用的。

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重环纹
中国青铜器纹饰之一。

由略呈椭圆形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两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角或锐角。

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

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窃曲纹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

始见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春秋战国时仍见沿用。

乳丁紋乳丁纹:乳丁纹在玉器上琢出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点,称之为乳丁纹,乳丁纹有可能是由谷纹变化而来的,出现在璧上,通常代表天上的星星,宋代以前较少见到,明代使用较多,多装饰于玉璧和器皿。

乳丁纹和谷纹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突出的圆点,取名“乳丁”,正含有感怀生命起源的涵义。

百乳雷纹青铜器上较简单的纹饰之一。

纹为凸起的乳突,卅成单行或方阵(四方连续形式)。

另有一种,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以雷纹作地纹,称为“斜方格乳丁纹”、”乳丁雷纹“、“百乳雷纹”。

盛行于商周时期,殷周之际,乳钉突出较高,周初有呈柱状形的。

爬行龙纹
爬行龙纹是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通常龙头张口向下,上唇向上卷起,下唇向下卷或卷向口里,额顶有各种不同的角型,中间为躯干,下有一足或作爪形,尾部常弯曲上卷,爬行龙纹在青钢器上大都作对称式排列,由各种不同角型的兽头和蛇类的体躯组成,盛行于商代中、晚到西周早期。

卷体龙纹卷体龙纹,一种是上边提到的蟠龙,另一种是一部作直立形,下半部卷曲似蟠坐状的卷体龙纹。

见上图,西周后期的乐器:四虎鎛,通体饰对称卷体龙纹。

交体龙纹交体龙纹是龙体部交缠的形象,见于《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诸侯建析。

”郑玄注:“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覆也。

”又《释名·释兵》:“交龙为析,析,倚也。

画作两龙相依倚也。

”据此,交龙的形象是一上一下,下者升上,上者下搜、两本交缠,称为交龙。

其中龙纹躯体粗壮的称蟠螭纹,经变形缩小的交体龙纹,旧称蟠蛇纹。

上图为蟠虺纹鼎局部截图。

双体龙纹双体龙纹,旧称双尾龙纹,其实它的基本模式和兽面纹的躯体向两侧展开的规律相同。

其状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这类纹饰呈带状,因而躯体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

盛行于商末周初。

大多施于方彝或是方鼎口沿上。

如上小图。

两头龙纹两头龙纹是一条兽体的两端各有一个龙头,
简单的独体两头龙纹,多见于西周中、晚期。

缠绕式的两头龙纹则盛行于春秋中、晚期。

如上图(网上找的不多,这个凑合着看吧)。

蟠螭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蟠螭纹中的”蟠“屈曲,”螭“为没有角的龙。

其特征为张口,卷尾,或两龙相交,或群龙交缠。

一般交龙个体交大,这是与蟠虺纹有别之处。

蟠螭纹多见于鼎、敦、壶、盘等头、腹、足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卷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衔接,或是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

”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当做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

交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

结构多有不同,有单体接连式,龙的躯干有规律的向同一方向交缠连接的,也有甚多的龙体交缠在一起,成多叠式的。

《仪礼·觐礼》:“载龙旗弧韣乃朝。

”郑玄注:“交龙为旗,诸侯之所建。

”《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诸侯建旗。

”郑玄注:“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
其下复也。

”是交龙为龙交缠的图象。

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夔纹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

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

《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

”释文:“夔,一足兽也。

……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主要形态近似蛇,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

常施于簋、卣、觚、彝和尊等器皿的足、口的边上和腰部作装饰。

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商的夔身短,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多;西周的夔纹身长,通常作成二方连续纹样。

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夔纹。

《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

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

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蛇纹
古代寓意纹样。

古代视蛇为神明,潜于深渊,能致云雨。

武梁祠石刻伏羲女娲之象,也作人首蛇身之状,视其神明,可见蛇纹由来至久,寓意皆祥。

蛇在十二生肖中居第六位。

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

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蚕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说文》:“蚕,任丝虫也。

”蚕体屈曲,头圆,两眼突出,体屈曲状。

多用作器物口沿下
或足部的装饰。

盛行于商代初期。

一说为蛇纹,认为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弯曲长条形,皆似蛇的特征;蚕无眼,只能蠕动,而不能弯曲。

蟠虺纹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蛇纹”。

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

个别有作为主纹的,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动物纹主要有马牛羊猪犬鸡六畜和野生动物虎、犀、兔、象、鹿以及蛇龟鱼蝉等动物的侧面或全体形象。

上图为战国动物纹青铜短剑,剑柄端铸相背联结的双头鸟,扁平柄装饰四组相对呈蹲踞状的动物纹,四肢黔曲,环状爪,长尾下垂,身饰重圈纹。

剑格两段亦铸双鸟纹,中间纹饰与柄部相似.剑身两侧直刃,中间脊部扁平,上饰10只呈伫立状动物纹饰,头上
有角,短尾,身饰重圈纹.
兽面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又叫饕餮纹,它的特点是动物的正面形象,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做对称排列。

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象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

《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殷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尚有野象。

甲骨文中,有殷王猎象的记录。

图案特征,长鼻、象牙表现明显,象身饰螺旋纹,四周填以云雷纹。

通常作主纹应用。

常施于方彝座部,盛行于商和西周初期。

牛紋青铜器纹饰之一,牛体圆肥,大首,头上有一角或两角,前足多做跪卧状,一般多为牛头纹饰多见。

殷周青铜器,饰有牛角的动物较多,以整体牛纹作装饰的甚少见,两身一首的牛纹更为罕见。

盛行于商周时期。

鹿紋鹿紋有全形鹿紋和
鹿首紋兩種。

全形鹿紋一般為臥鹿形紋,鹿首作回顧狀,有的用臥鹿作成器物蓋上的鈕。

鹿紋很少見,從西周早期一直沿用於春秋戰國時期。

青铜器纹饰之一。

《说文》:“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有全形鹿纹和鹿首纹两种。

全形鹿纹一般为卧鹿形,做回首状,有的用卧鹿作为器物盖上的钮。

一般构成多两鹿相对,回首,作跪状,有的有角,也有的无角。

施于卣,簋的口部或底部。

鹿纹很少见,通行于西周前期。

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青铜器上,也见有少量鹿纹。

虎纹青铜器纹饰之一。

一般都构成侧面形,爬或是跑状,口大张,背微凹,低首张嘴,尾下垂而后上卷。

也有以双虎作成圆形适合纹的,常见于器物或兵器上。

初见于殷代中期,流行时间较长,一直到战国时代。

走兽纹即为似虎非虎,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不可名状的兽
类同归此类。

有的走兽为侧面爬行,有的作狂吼状。

此类纹饰从春秋早期开始,延续至隋唐,乃至宋元时期。

铜镜上此类纹饰较为普遍。

贝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常施用于各种器皿之上。

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通常构成二方连续纹样,作边缘装饰。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鱼纹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

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

鱼纹也常施于铜洗和铜镜上。

商代的鱼纹,脊鳍和腹鳍各有两个,鱼的形象较为呆板。

春秋战国时期的鱼纹,常见有一个脊鳍,鱼口多张开,形象生动。

鱼纹多施于盘内。

鱼纹也常见于汉代的铜洗和宋、元的铜镜上。

龟纹多用于水器的盘内,刻书出龟的全形。

呈卧状,头蜷缩于甲壳内,头上刻书有圆圈。

盛行于商代,沿用于春秋战国。

蝉纹青铜器蝉纹,蝉体大多作垂叶形三角状,腹有节状条纹,无足,近似蛹,四周填云雷纹;也有长形的蝉纹,有足,也以云雷纹作地纹。

盛行于殷末周初,主要装饰在鼎、爵的流上,少数觚、个别盘上也饰有蝉纹。

可能意味蝉纹和饮食及盥洗有一定联系,其取义大约是象征饮食清洁的意思。

蝉又名复育,《论衡·无形篇》:“复育转而为蝉”。

蝉纹中有的无足,似蛹,可能就是复育,如此,蝉纹还有象征死而转生之意。

盛行于晚商周初时期。

凤鸟纹凤鸟纹按照构图形象分为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较长的喙;鸱枭纹,正面,大圆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雁纹,是鸟纹中写实的形象,属春秋晚期北方的风格。

凤鸟纹多饰於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

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

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

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

鸟纹包括凤纹、鸱枭纹、鸾纹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

几何纹
几何纹是几何图案组成有规律的纹饰。

春秋战国时期,几何纹在其它纹饰衰退後几何纹成为主体纹饰。

几何纹主要有连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云雷纹等。

弦纹是青铜器最简单的纹饭店之一,纹饰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作为其它复杂花纹的衬托。

也有作人字形的纹饰,称人字纹。

盛行于商周,汉代仍沿用。

窃曲纹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线条构成的扁长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

盛行於西周中晚期,春秋战国时还在沿用。

”。

斜线纹青铜器最简易的纹饰之—。

其状以斜线作均匀排列,
成八字形向左右展开。

也有用粗细线相间构成的。

通行于西周时期沿用至春秋战国时期。

常施于鬲和壶上。

绳格纹是以斜直线条为基础,连成八字形或叶脉形。

盛行於西周至春秋晚期。

四瓣花紋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四瓣目纹”。

中心为方形的丁,周围组成四个花瓣。

有的四周填以雷纹。

一般构成二方连续图案,作边缘装饰。

多见于商代。

战国时期仍有,纹形略有变异。

鳞纹青铜器纹饰之一。

形如鱼鳞之排列,故又称“鱼鳞纹”。

多数作二重线和三重线构成,有些如前状而呈方形。

常上下数层重叠组成。

早见于商代,盛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

绳纹又称绹(tao
音桃)纹。

绳纹似两股、三股、四股或更多股索状,以波纹交错扭结成,多用於鼎、豆、敦等的顶、腹、足部,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圈带纹商周青铜器上一种简单的几何形纹饰,也称为“圆圈纹”、“连珠纹”。

纹样排列成带状圆圈,圆圈中有的有一小点,有的没有点。

饰在器物的肩上或器盖的边缘等部位,或作为饕餮花纹的边饰。

这一纹饰出现很早,在二里头文化铜爵的腹部,已饰有实体的圈带纹,以发展为空心小圆圈,大多装饰在主体纹的上下,作为陪衬装饰。

瓦纹似今之瓦形,由一排排平行的凹槽组成,形如仰瓦,用於盨、匜等之腹部或颈部,始于商代,盛行於西周至春秋时期。

网纹人物画像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和勇猛作战的声面,这类纹饰在青铜器上出现较晚,已经初步摆脱了规律代的对称图案,而是用流畅的线条,结合绘画和雕刻的手法,描绘出各种动景,如宴乐、弋射、采桑、狩猎等活动,还有徒兵搏斗、攻城、水战等战争场面。

这一些用绘画形式表现的画象,是以後绘画艺术的先驱。

宴乐狩猎战斗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一种重要内容。

以宴乐、舞蹈,狩猎、攻战、采桑等活动为题材。

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这种纹饰的出现,是与春秋战国之际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变革相联系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壶和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都是这类纹饰的典型代表。

------------------------------------------------------------------------------------------------------------------------------------------
11年6月12日晚
朽玉叁通因喜好美玉,特别对仿古感兴趣,特搜集其中的一些纹饰资料。

由于各个时期纹饰不尽相同,图示无法一一概括,这里只做简要参考,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云雷纹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商周时代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

到了汉代,随着青铜器的衰退,陶瓷器上的云雷纹也消失了。

作为青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三角雷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是以倒置的三角形式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外廓作为三角形,中填以云雷纹,以此得名。

一般构成二方连续团,作边缘装饰,通行与商和西周初期,次此纹一直延续于战国时期。

勾连雷纹
勾连雷纹,基本特征是以近似“T”形勾连一起的线条,其地填以雷纹,多用于器边装饰,始于商,盛于晚商周初,沿用至春秋战国。

目雷纹青铜器纹饰之一。

中间为目形,目外形线引长作成∽形,左右有延长的尾。

大多填以雷纹,青銅器紋飾之一。

中間為目形,左右有延長的尾。

大多填有雷紋。

盛行于商和西周初。

弦纹
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

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普遍流行。

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

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

两种纹饰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有时弦纹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

青铜器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

纹形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

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作为其他复杂花纹的衬托。

另有作人字形的弦纹,称为“人字纹”或“人字弦纹”。

盛行于商、周时期,直到汉代仍见沿用。

环带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

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
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

纹饰构成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垂带状,多数在上下填二环,成“X”形。

也有相间以兽纹的。

通常组成二方连续纹样。

施于铜壶、簋的腹部,作为主纹;也有装饰于器物底部;个别的有两、三层相重作为器物整个装饰的。

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涡纹
最早出现在我国青铜器上的一种纹饰,又称火纹。

顾名思义,近似水涡,故为涡纹。

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

有人认为,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是天火,又故称火纹,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

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时代。

火纹为太阳的标志,因此,它的特征是圆形。

《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火以圜”。

说明火的图像是圆形,圜就是圆涡状Y形的火纹。

《礼记·礼器》:“大明生于东”。

郑玄注:
“大明,日也”,古人认为太阳即是火。

圆形纹饰是太阳之像,火纹,也曾称为Y1纹。

火,古人当作伟大的自然力量加以崇拜。

青铜器上的火纹,在圆形微凸的曲面上,中有三到八道旋转状弧线,以表示光焰的流动,中心有一圆圈。

有的中心没有圆圈,也有的没有旋转弧线。

一说,因其近似水涡,呈圆形,故也称为“圆涡纹”、“涡纹”。

通常施于簋,鼎、爵、斝、壶和卣上。

火纹有单个应用的,亦有和其他纹饰相配合一起应用的。

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重环纹
中国青铜器纹饰之一。

由略呈椭圆形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两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角或锐角。

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

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窃曲纹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