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有效实施实验教学能在化学教学中起到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探究德育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历来是化学同仁们信奉的经典;”理论为本,实践为源”,这同样是没有争议的治学之道。化学理论的建立大多要通过实验的验证,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或者是实验、假设、再实验论证的过程。《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在开拓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对此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化学实验形象、直观、有趣,本身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利用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做好充
分的准备,在实验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实际条件出发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把co2通入到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如果教师将这一信息直接告诉学生就会使学生死记硬背,不妨利用碳酸饮料中含有co2这一特点,将紫色的石蕊试液滴加到雪碧、可乐等饮料中。又如在学习卤素的性质中了解氯气的漂白性时可以将干花和鲜花分别投入到装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既能使学生看到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又能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使颜色褪去。学生看到这些有趣的现象,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要求了解化学变化的理论依据,此时,再加以引导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了。
二、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及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1.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培养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便会伴随积极的思考,它是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契机。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从演示实验的现象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经过科学的抽象,形成概念,进一步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起初在做演示实验时,应注意把每个演示操作交代清楚,同时要说明道理,即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可以从下面五步进行:(1)
先根据实验原理选择气体发生装置;(2)根据所含的杂质选择除杂试剂和除杂装置;(3)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4)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5)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
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2.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1)整合书本实验,激发学生思维品质。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实验习题(也可用课后的实验习题),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目的要求,根据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出实验方案,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提出具体要求。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
(2)设计探究实验课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注意发挥实验探究小组的作用,使每一名学生在小组内都有提出猜想与假设的机会,都能对别人的猜想与假设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样的交流与论证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思路。
(3)构建合作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化学新
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认识。
例如:在做完教材的”喷泉试验”后,我组织学生讨论:①”形成喷泉实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得出结论”圆底烧瓶内外存
在压强差”②“圆底烧瓶怎样才能存在压强差?”有的学生说”氨气被水迅速吸收”。③”利用这个原理在烧瓶中盛装hcl、co2
气体能否形成喷泉?”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hcl能形成喷泉,co2气体不能形成喷泉”④”如果想要co2气体形成喷泉,应将水改成什么物质?”此时,有的学生很快就回答”改为碱液”,教师马上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出喷泉形成的条件并设计出一套能够形成喷泉的装置。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设计出了多种方案,设计原理正确,方案新颖。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
量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卷、化学小制作;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一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对自然界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的调查;利用所学指示剂变色的原理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水果和蔬菜制作果蔬指示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原理后还可以启发学生试着做果蔬原电池。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渗透德育教育
进行课本实验出现异常时,应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探索,从而形成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如:在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理论上应是溶液变蓝、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而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有的观察到了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有的观察到试管底部有黑色沉淀,这时有的学生就可能会感到迷惑。此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导致化学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因素很多,如试剂加入顺序、药品变质、溶液浓度的偏高或偏低、反应温度的控制有偏差等因素而导致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虽然,有时因不同年级学生所学知识的局限而无法一一解释清楚,(有些实验异常的原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不需要掌握。)但关键是由此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学习热情,锻炼了他们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