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案:第4章 第2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生物苏教版必修一教案:第4章 第2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

第二节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1.生命观念——利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以及衰老的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分类,明确不同细胞全能性大小的不同,以及细胞死亡方式的不同。

3.社会责任——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一、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1.细胞分化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1)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实例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发生特异性变化,形成红细胞、血小板和多种白细胞。

②在被子植物中,叶表皮细胞外侧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内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组织细胞能储藏营养物质;输导组织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3)细胞分化特点①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②一般来说,分化后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③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4)细胞分化意义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了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各种生命活动的效率。

2.分化后的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1)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预言:离体的植物细胞既然具有本物种全套遗传信息,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应该能发育成为完整的植物体。

(2)1958年,美国植物学家斯图尔德等人,证实了哈伯兰特50多年前的预言,即离体的植物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4)高等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具有全能性的。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癌细胞的特征: (1)___能__无__限_增__殖_______。(原因是没有接触抑制) (2)___形_态__结__构__发__生_显__著__变__化________ (3)__表__面__发__生__了_变__化___。(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使癌 细胞间黏着性下降,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产生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
一、细胞分化
19:17
1、概念:在__个__体__发__育__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形__态__、___ 结__构__和__生__理__功__能__上发生___稳__定__性__差__异___的过程。
一、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的原因:
★直接原因:__不__同__细__胞__内__合__成__的__蛋__白__质__不__同_ ★根本原因:__是__基__因__选__择__性__表__达__的__结__果_____
多的细菌导致死亡的白细胞”和癌细胞都属于此类异常细胞。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 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六、细胞癌变
1、癌细胞:细胞受到__致__癌__因__子____的作用,细胞中__遗__传__物__质____发生改 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_恶__性__增__殖____细胞,这种细胞就 是癌细胞。
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不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 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
(1)形态: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2)功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种类: (1)专能干细胞(例如成纤维细胞):只能分化成一种类型或功能密切相关 的两种类型的细胞 (2)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多种细胞或组织,但不能发育 成完整个体 (3)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能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发育成完 整个体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分化-考点二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分化-考点二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八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考点二细胞的衰老和死亡1.(2022浙江6月选考,4,2分)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B.细胞凋亡仅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C.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D.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答案A细胞凋亡不只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衰老和死亡,同时又有增殖产生的新细胞来代替它们,人体各组织的衰老并非总是同步的,但从总体上看,人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人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减慢,D错误。

2.(2022山东,1,2分)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C.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答案C 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从而改变细胞核的形态,A正确;APOE可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故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B正确;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与溶酶体有关,不发生在细胞核内,C错误;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确。

3.(2022海南,2,3分)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的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答案B受抗原等刺激,正常的B淋巴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未改变,不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A正确;细胞分化贯穿于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B错误;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细胞的自噬作用可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前导学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前导学

6.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前导学【新知导学】➢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分,细胞体积,新陈代谢速率。

2.酶活性。

3.色素逐渐。

4.细胞内呼吸速率,细胞核体积、核膜、染色质收缩、染色。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

➢细胞衰老的原因1.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1)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产生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去攻击别的分子,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损伤比较大。

(2)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3)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

2.端粒学说(1)端粒:染色体两端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

(2)特点: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3)结果: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个体衰老、死亡与细胞衰老、死亡是的。

2.多细胞生物:(1)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

(2)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3)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

(4)细胞核与细胞质相比,对细胞分裂影响更大。

➢细胞的死亡1.细胞凋亡(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1)概念:由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2)类型① 过程中某些细胞的死亡。

①细胞的自然更新。

①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3)意义①完成正常的。

①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①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2.细胞坏死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问题思考】1.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否有细胞的衰老?老年人的体内是否只有细胞的衰老而没有新细胞的产生?2.老年人的心脏没有年轻人的心脏收缩有力,从细胞衰老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强烈的细胞自噬也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请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细胞自噬?【易错辨析】1.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叙述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叙述

细胞的生命历程: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的奥秘细胞分裂、分化、衰老、死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面为您分阶段说明:细胞分裂: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是指活细胞增殖及其数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

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mother cell),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daughter cell)。

通常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步。

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

真核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衰老:细胞的衰老表现为各种系统和功能的衰退,例如老年人的体重随年龄的增加而减轻,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心率随年龄增加而减慢,眼睛随年龄增加而远视程度增加等。

这些都是因为老年人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均下降。

死亡:细胞的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通常是由于细胞内部的程序性死亡或外部环境导致的坏死。

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的死亡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发育过程中,许多不需要的或多余的细胞会经历程序性死亡;而在成人阶段,一些受损或感染的细胞也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综上所述,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都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对于维持生命的稳定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过程都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节和控制,通过了解这些过程和机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机理,并寻求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植物生物学第三章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

植物生物学第三章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
植物体内未受病原体侵染的部位往往也可发生PCD,这是植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称之为抗病系统性反应。
(5)叶片衰老(在叶部分学习)
此外,叶片和花瓣的衰老,生殖生长中单性花的形成,绒毡层的消亡,大孢子的退化死亡,胚柄消失等也是通过细胞编程性死亡实现的。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主动的过程,受一定程序的控制:细胞接受凋亡信号,通过一系列信号传递,细胞编程性死亡有关的正负调节基因的表达,Ca2+的变化,酶的激活等,最终导至细胞死亡。
一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见幻灯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细胞死亡的现象这些细胞死亡的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动物细胞生物学和医学中有关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引起植物学家们对植物细胞死亡的关注已取得了很多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教案
2009.9 ~ 2010.7学年
细胞周期及其各个时期内发生的主要生化事件
重点: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综合细胞器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
第二节
细胞分化
0.5
细胞分化
一细胞分化及其实质
多细胞有机体由多种多样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产生的细胞后代增殖而来,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同样来源于分生组织的细胞发育为形态、结构和功能各异的细胞类型,(在组织部分学习)
G2期与进入M期的多种结构和功能的准备有关,主要合成纺锤体微管蛋白和RNA等。此期末两条染色单体已经形成。染色质开始浓集,但难于在光镜下分辨。
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沿着G1→S→G2→M的次序进行,这是细胞周期有关基因顺序表达的结果。与细胞分裂有关的CDC (cell division cycle)基因的有序表达受细胞周期中一些检验点(checkpoint)调节控制,其中两个主要的检验点位于G1期末和G2期末。G1检验点决定细胞周期进入S期或停止在G1期,G2检验点控制细胞周期能否进入M期。各个检验点保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具有正常遗传性能和生理功能的子代细胞。

高一生物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B.生物体内由于细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D.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答案】C【解析】受精卵是未分化细胞,全能性最高,故A正确;生物体内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故B正确;卵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是未分化的细胞,故C错误;植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给予适宜的条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哪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无限分裂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③畸形改变④酶活性降低⑤色素积累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⑧膜透性改变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答案】C【解析】衰老细胞水分减少,体积变小,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速度减慢,膜透性改变,分析题中几种说法,其中②④⑤⑦⑧符合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能无限分裂、畸形改变、易分散转移为癌细胞特征,故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高等动物随着胚胎发育,仅有少数细胞依然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器官的能力,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

下图中最能完整显示正常机体内干细胞基本特征的是()【答案】D【解析】干细胞是生物体内保留的少数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它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

有的子细胞仍然具有细胞周期,有的子细胞不再分裂,将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

已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再继续进行分裂,细胞分化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6.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6.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正确的是( C)
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 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触摸云端
5.(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7)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
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 )
3.(2021·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跑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4.(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
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一、细胞衰老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衰老症状
原因分析
老年斑
细胞内色素(脂褐素)的累积
头发变白
细胞内的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吸收能力下降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
行动迟缓无力、怕冷
细胞呼吸速度减慢
皮肤干燥、皱纹、变矮
细胞水分减少,体积减小
一、细胞衰老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老与死亡
2、(2021·广东高考真题)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触摸云端
单细胞生物
3 触类旁通
高中阶段常考的单细胞生物汇总
(1)草履虫:用于探究生物的应激性。 (2)伞藻:通过嫁接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3)变形虫:通过分割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4)酵母菌: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 (5)大肠杆菌: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6)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的自养型生物。 (7)硝化细胞: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8)乳酸菌:无氧呼吸产乳酸的厌氧生物。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
项目
核DNA检测结果
RNA检测结果
输卵管细胞
红细胞
胰岛B细胞
输卵管细胞
红细胞
胰岛B细胞
核糖体蛋白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






β-珠蛋白基因






胰岛素基因






大本117页
(2)科学家提取了鸡的输卵管细胞、红细胞和胰岛B细胞,对这3种细胞中的DNA和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课本120页
3.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
细胞(核)内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
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相同的核DNA分子。
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β-珠蛋白基因
大本117页
①几乎所有细胞中均表达;②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3.据表分析三种细胞中都表达了哪些基因?哪些基因只是在特定的细胞中表达?
(1)管家基因
核糖体蛋白基因
①不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②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形态结构与功能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19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一.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
(1)下图是生物个体发育中的相关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分裂(增殖)
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2022年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十三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2022年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 考点十三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选A。蚕豆根尖分生区各个细胞都是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其细胞分裂 也是独立进行的,A正确;已分化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会一直保持分化的状态,但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变为增殖细胞,如愈伤组织,B错误;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 减慢,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但细胞核体积增大,C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免 疫细胞清除的过程属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胞凋亡,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22·湖北师大附中模拟)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 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 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解析】选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A错误;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某种基因可能都处于 活跃状态,如ATP合成酶基因,B正确;浆细胞开始凋亡时,细胞中凋亡基因能表达,C错误;被病原体感 染的细胞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知识纵横】细胞分化、衰老、死亡的比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2·武汉模拟)成熟筛管细胞是高等植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细胞,其保留了线粒 体,但细胞核和核糖体退化消失,完全依靠紧邻的伴胞供给营养“养活”。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筛管细胞成熟过程中,其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运输效率 B.成熟筛管细胞不能合成有机物,不能利用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C.若没有伴胞供给营养,成熟筛管细胞将因结构不完整而缩短寿命 D.高等植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四学习单元是“细胞的增殖”,第五学习单元是“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同细胞代谢一样,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具体表现。

笔者根据这两个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对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构思如下:1.具体内容标准及其地位和教育意义1.1具体内容标准及地位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标准中,“细胞的增殖”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标准是: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活动,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胚层细胞的分化导致组织形成、器官发生和系统建成,细胞的异常分化会导致癌变;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不仅有利于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继续学习生殖和发育、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基因突变和人类遗传病等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1.2 具体内容标准的教育意义对照“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分类说明表可知,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具体内容标准涉及8项具体要求,知识性目标有5项,其中的3项是了解层次,2项是理解层次,其他3项属于情感性目标的经历水平。

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所有学习单元中,只有“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性目标要求,这是因为这部分知识与人体健康、疾病以及社会老龄化问题有关。

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尊重和爱护老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情感和提高社会公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我们知道,细胞代谢是生命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理基础,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活动与其代谢水平密切联系。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13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课标要求] 1.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2.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说明细胞物质和结构的变化与细胞分化的关系。

(生命观念)2.通过归纳与概括等方法,举例说明细胞衰老的原因及特征。

(生命观念)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会责任)考点1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二、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原因: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基因。

3.证明实例:(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4.干细胞(1)概念: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2)类型项目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来自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组织来自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具有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的能力举例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1.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 2.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提示: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相同。

3.同一细胞内往往含有不同的蛋白质,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提示:基因选择性表达是指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不同。

4.成熟个体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已经高度分化。

(×)提示:成熟个体内也有分化程度低的干细胞。

5.同一植物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全能性比叶肉细胞更容易表达。

(√) 6.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提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第16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16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高效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4、判断同一生物细胞间功能是否相似,以下不能作为依据的是 ( D )
A.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表达的基因的种类
D.DNA的种类和数量
5、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核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但功能不同,请 解释原因。
③不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是哪一类基因?
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赋予不同细胞特异性的 生理功能,如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3.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 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 不同,
即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相同核DNA
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
不同mRNA
翻译
A.myoD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说明肌肉细胞的分化程度最高
B.心、脑、肌肉细胞中DNA和RNA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一定相同
C.myoD基因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表达量不同,可能导致雌、雄个体出现
性状差异
D.通过检测组织细胞的myoD基因和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是否
分化
3、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
ABCDE..... 畸形
癌变
表达BCDE....
细胞衰老
不正常 死亡:
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
细胞生命历程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胚胎
组织和器官
一.
持久性
不可逆性
普遍性
遗传信息
专门化
2、细胞分化有哪些特点?请分析归纳。

第十二章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第十二章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分化 (differentiation):来自同一合子或遗
传上同质细胞转变为异质细胞的过程; 即植 物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及形态、 机能和化学构成上发生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的过程。
例如:从受精卵细胞分裂转变成胚; 从生长点转变为叶原基、花原基; 从形成层转变成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水平上的分化,植物细胞才形 成各种组织,各种组织又组成了器官。植物的各 个部分才有不同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导致细胞结构和功 能上的分化成熟
这两类基因表达产物 参与导管分子成熟时 的细胞自溶
(二)分化过程的调控因素 1、细胞分化与极性(polarity)
极性是指植物器官、组织或 细胞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 以及生理功能上的不对称性
个体水平的极性 器官水平的极性 细胞极性
墨角藻极性的形成及其与分化的关系
无极性合 子
分生组织中的组织原细胞是一种决定态的 细胞,分化只能向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发 育途径不再改变。(例:中柱原细胞 中柱
鞘和维管组织)
细胞的决定态是相对的, 细胞位置的改变 将导致其分化方向的改变。(例:激光束
切除静止中心,临近的原形成层细胞产生新的 静止中心)
位置效应在细胞分化中起决定作用。
位置效应是决定细胞分化的决定因素
常春藤(Hedera)、女贞(Ligustrum)和天竺葵 (Pelargonium)属植物具有的周缘嵌合的斑纹叶片
在叶原基分化过程中, L1层细胞分化形成叶 片的上下表皮细胞, L2仅分化亚表皮层, L3分化叶肉细胞。
二、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
程序性细胞死 亡(PCD): 由有机体控制 的、遵循本身 程序发展的细 胞死亡称为程 序性细胞死亡。
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 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课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 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课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第3课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课标要求】1.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2.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素养目标】1.比较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建立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念。

(生命观念)2.分析细胞衰老、凋亡的特点,关注人体健康和科技发展。

(社会责任)【主干·梳理与辨析】一、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

①普遍性:多细胞生物普遍具有。

②持久性: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

③稳定性: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④不可逆性:一般来说,细胞只能从全能干细胞最终走向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反向进行。

(3)实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意义。

①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1)细胞的全能性:(2)干细胞。

①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②类型:项目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来自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组织来自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具有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的能力举例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思考辨析】1.肌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mRNA、蛋白质均不同。

(×)分析:肌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相同,但是mRNA、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2.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

(√)3.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4.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分析: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只证明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二、三节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二、三节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第二、三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含答案)1.生物的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过程来实现的;细胞的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

2.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癌细胞。

癌细胞重要的两个特点是:①能无限增殖;②能在体内转移。

3.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相对越低,细胞分裂的能力也越低。

4.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不等于个体的衰老;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5.细胞凋亡是细胞一种正常的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对应学生用书P851.结合下图完成有关细胞分化的问题(1)b的过程叫细胞分化。

生物的个体发育是通过b过程来实现的。

(2)由②③④细胞变为⑤⑥⑦细胞,细胞在哪些方面发生了稳定差异:形态、结构和功能。

(3)图中b过程形成的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分裂,可说明细胞分化的特点是不可逆的。

(4)正常情况下,①②③④⑤⑥⑦细胞的遗传物质都相同。

2.细胞的全能性[判断](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组织培养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分化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提示:细胞分化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

2.为什么分化的细胞,其遗传信息并没有改变?提示:细胞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而有丝分裂的特点是遗传物质维持稳定;分化的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受精卵。

3.人的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而来的,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原因是什么?提示:基因选择性表达。

4.阅读课本P115有关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把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新植株;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蛙卵细胞中,结果培养出了新蝌蚪;1997年,英国科学家将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另一只绵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诞生了“多莉”羊。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17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一、基础知识必备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时间: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

(3)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特点:稳定性、持久性和普遍性和不可逆性。

(5)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各种生理功能的高效表达。

2、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原因细胞中含有发育成生物体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

(3)条件离体、一定的营养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等)、激素和适宜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pH等)。

3、衰老细胞的特征4、细胞的凋亡(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原因: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3)类型(4)意义5、细胞的癌变(1)概念: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主要特征(3)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4)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二、通关秘籍1、细胞分化使细胞类型增多,数目不变;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类型不变;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多细胞生物不同类型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同,但体细胞DNA都相同,所以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改变。

2、细胞衰老贯穿于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不断地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

3、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生物体生命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4、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细胞的非正常死亡。

第6章 植物细胞衰老与程序性死亡 改版

第6章  植物细胞衰老与程序性死亡 改版
机理假说:1、显性突变导致代谢受阻,从而使细胞进入典 型的PCD 2、突变的大多数属于信号应答网络,它通常用来抵挡病原 体入侵的。
病斑模拟突变体分为2类:启动型突变体和增殖型 突变体。
启动型突变体 有不连续坏死部位而且不扩散。此 类突变可能是由病斑启动功能的调控异常所致 (信号受体本身或信号传导早期步骤)。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凋亡的起始: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如微绒毛消失,细胞间 接触的消失,但细胞膜依然完整;线粒体大体完整,但核 糖体逐渐从内质网上脱离,内质网囊腔膨胀,并逐渐与质 膜融合;染色质固缩,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等形态,沿着 核膜分布
◆凋亡小体的形成:核染色质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某 些细胞器如线粒体一起聚集,为反折的细胞质膜所包围。 细胞表面产生了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逐渐形成单个的凋 亡小体
管状分子的PCD与液泡膜裂解有关
• 液泡膜破裂后,水解酶释放,细胞内容物自溶。
• 在启动细胞死亡程序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蛋白 酶体都起调节作用。
• 液泡膜破裂后,细胞壁木质化,在几乎所有可辨 认的细胞器消失前,细胞膜保持完整。
百日草管状分子PCD调节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必需的,钙和钙调蛋白也 可能是诱导管状分子分化的信号途径中的成员。 油菜素类固醇、丝氨酸蛋白酶也可能参与管状分 子的形成。
衰老组织中叶绿体是有机氮回收利用的主要来源。含量最 丰富的蛋白质是位于叶绿体可溶性基质上的Rubisco和类 囊体膜上结合叶绿素的光俘获蛋白(LHCP). SAG编码的半胱氨酸蛋白酶与种子萌发时表达的蛋白水解 酶高度同源,它们定位于内质网或液泡中,表明SAG编码 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可能并不直接参与与衰老过程中蛋白质 的水解,而是在蛋白级联反应中间接起作用。
1.糊粉细胞的贮藏液泡PSV在GA处理后变为裂解性 细胞器(pH降低,7-5.5,出现水解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2期与进入M期的多种结构和功能的准备有关,主要合成纺锤体微管蛋白和RNA等。此期末两条染色单体已经形成。染色质开始浓集,但难于在光镜下分辨。
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沿着G1→S→G2→M的次序进行,这是细胞周期有关基因顺序表达的结果。与细胞分裂有关的CDC(cell division cycle)基因的有序表达受细胞周期中一些检验点(checkpoint)调节控制,其中两个主要的检验点位于G1期末和G2期末。G1检验点决定细胞周期进入S期或停止在G1期,G2检验点控制细胞周期能否进入M期。各个检验点保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具有正常遗传性能和生理功能的子代细胞。
G1期代谢活跃,细胞体积增大,RNA、蛋白质和酶的合成旺盛,一些蛋白质的磷酸化也活跃地进行,为S期DNA合成作好准备;膜系统和细胞器也进行合成和复制。
S期内的主要生化事件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即DNA复制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等染色体蛋白的合成,以及新的一套染色体蛋白质与DNA包装为核小体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等染色体结构。
(2)中期(metaphase)的主要特征是纺锤体(spindle)形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核膜崩解,有丝分裂进入中期,核周围的微管侵入细胞中心区,形成纺锤体。纺锤体由纺锤丝(spindle fibers)组成。纺锤丝是由微管组成的直径约20nm,长数微米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纺锤丝主要有两类:(a)染色体牵丝(chromosomal fibers),也称为动粒微管(kinetochore microtubules),一端和纺锤体极(pole)连接,另一端结合到染色体的着丝点上,对染色体的移动有
无论是环境条件还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都是通过细胞本身的遗传机构发挥作用的。
三 脱分化
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可恢复分裂机能,重新具有分生组织细胞的特性,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后往往随之发生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沿着另一个发展方向,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幻灯)。
高等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通过有丝分裂装置及一系列复杂、精巧的过程,把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三无丝分裂
见幻灯无丝分裂不能保证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从而不能保证遗传的稳定性。无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减数分裂见第八章
复习归纳总结本节重点内容(5分钟)
重点:
有丝分裂是一个核改组的连续过程,根据形态学特征人为地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4个时期。
(1)前期(prophase)发生的主要过程是:染色质浓集形成染色体、分裂极的确立、核仁解体和核膜消失。
染色质经螺旋化、折叠和包装浓集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成双结构,并出现了主缢痕,此处有一特化部位叫做着丝粒(centromere),它是重复序列的DNA,不含遗传信息,连接着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盘状结构,称为动粒(kinetochores),也称着丝点与纺锤丝连接前期末,核仁消失,核膜瓦解。
(2)根冠细胞的死亡(在根部分学习)
(3)禾本科植物胚乳和糊粉层细胞的死亡(在生殖部分学习)
(4)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植物体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快速反应,被侵染部位的细胞迅速死亡,从而使病原体封锁在枯死组织中而死亡。超敏反应中的细胞死亡是植物细胞主动控制(自杀)还是由病原体杀死(他杀)的?研究表明,超敏反应中的细胞死亡是由宿主控制的,很多基因被诱导表达,是严格主动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过程。
重点:细胞分化及其实质
第三节
细胞死亡
第三节细胞死亡
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常进行着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也不断地发生着细胞衰老和死亡,这对保证有机体的生存,保持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维持正常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细胞死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坏死性死亡(necrosis),它是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如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另一种是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它是需要能量并由一系列特定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见幻灯片)
有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彼此分工,而且增殖行为也出现了差异。从增殖的角度,细胞有三种状态:周期细胞,G0期细胞和终端分化细胞。(结合组织部分举例说明)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一般从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不等,取决于细胞类型和外界因子(如温度和营养状况等)。
二有丝分裂(见幻灯片)
细胞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cytokinesis)两个过程。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律。细胞分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按一定程序选择性的活化或阻遏。
二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见幻灯片)
(1)环境因素
(2)植物激素(见后续章节)。
(3) 细胞间相互作用 在植物体表皮上常见到气孔和毛都按一定的细胞分裂则排列,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气孔的分化不仅抑制邻近细胞分化为气孔,还抑制毛的分化;毛的分化也影响气孔的分化。毛本身的分布还受下面组织的影响,例如向日葵叶表皮毛总是位于叶脉的上面
对动物细胞死亡的研究中,把受严格调控,需要能量,由一系列形态特征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其主要特征有:
在核酸内切酶作用下染色质降解,形成大小不同的寡聚核小体片断,凝胶电泳检测呈现DNA梯状条带;染色质凝集,聚集于核膜边缘;质膜突出形成质膜小泡,脱落后成为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其内可保留完整的细胞器和致密的染色质,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摄取消化。
一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见幻灯片)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细胞死亡的现象,这些细胞死亡的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动物细胞生物学和医学中有关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引起植物学家们对植物细胞死亡的关注,已取得了很多进展。
(1)管状分子的分化(在组织部分学习)
(3)后期(anaphase)的主要事件是两个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个子染色体,并从赤道面向两极移动。
(4)末期(telophase)发生的变化是:两组染色体移动到两极后,染色体周围的小囊泡组装成核被膜,形成两个子细胞核。核纤层蛋白在前期由于磷酸化而崩解,到了后期又重新去磷酸化,核纤层蛋白组装成核纤层,紧贴于核被膜内侧。核组装后,染色体经解螺旋作用,成为疏松、分散状态的染色质,RNA合成恢复,核仁重新出现。
有丝分裂从前期开始到末期结束所持续的时间随有机体及组织类型不同而有别。高等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所需时间大体是:前期1-2小时,中期5-15分钟,后期2-10分钟,末期10-30分钟。前期总是最长的而后期总是最短的。
2胞质分裂(见幻灯片)
当两组染色体接近两极时(晚后期或早末期),两极的纺锤丝消失,极间微管的中间部分和区间微管在两个子核间密集形成桶状结构,称为成膜体(phragmoplast)。成膜体形成的同时,由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来源的小泡受成膜体微管的定向引导,由马达蛋白协助提供能量,运动、汇集到赤道面。小泡内含有半纤维素和果胶质,小泡融合时,这些物质组成细胞板(cell plate),从中间开始逐步向四周横向扩展。细胞板形成处,成膜体消失,但出现在细胞板的边缘。成膜体随细胞板的延伸向四周扩展,而后逐渐消失。最后细胞板与母细胞壁相连,将细胞一分为二。(见幻灯,结合相关细胞器理解细胞壁、质膜、胞间连丝的化学组成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
植物体内未受病原体侵染的部位往往也可发生PCD,这是植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称之为抗病系统性反应。
(5)叶片衰老(在叶部分学习)
此外,叶片和花瓣的衰老,生殖生长中单性花的形成,绒毡层的消亡,大孢子的退化死亡,胚柄消失等也是通过细胞编程性死亡实现的。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主动的过程,受一定程序的控制:细胞接受凋亡信号,通过一系列信号传递,细胞编程性死亡有关的正负调节基因的表达,Ca2+的变化,酶的激活等,最终导至细胞死亡。
利兰·哈特韦尔,蒂莫西·亨特,保罗·纳斯用遗传和生化方法发现了控制细胞周期的关键物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为此,他们三人分享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除内在因素外,外界因素对细胞周期也有重要影响,如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温度和pH变化等。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教案
2009.9~2010.7学年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教材名称:植物生物学(主编杨世杰)
授课对象:生物各专业,生命科学试验班、资源与环境学院各专业
开课时间:全年
授课学时:48
主讲教师:《植物生物学》课程组
教学章节:分化和细胞死亡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重要作用。(b)连续丝(continuous fibers),或称极间微管(polar microtubules),它们不与着丝点连接,一些极间微管很短,但大多数很长,来自两极的微管在赤道面相搭,侧面结合。纺锤体微管中间还有微丝存在。染色体由于纺锤丝的牵引,排列于纺锤体中部,并使染色体的着丝点部分位居赤道面上,而染色体的其它部分则朝向不同的方位。
二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有机体自我调节的主动的自然死亡过程,是以一种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去调节细胞群体的相对平衡。它可主动地清除多余的与机体不相适应的、已经完成功能而又不再需要的、以及有潜在危险的细胞,它与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一样是各具特征的细胞学事件,对有机体的正常发育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长期演化过程中进化的结果,以保证生物的世代延续。
细胞周期及其各个时期内发生的主要生化事件
重点: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综合细胞器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
第二节
细胞分化
0.5
第二节细胞分化
一 细胞分化及其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