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课件(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核舟记》PPT课件【精美版】

《核舟记》PPT课件【精美版】
为了造成江上泛舟的实感,核舟上“舟尾横卧 一楫”,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 而坐,一人烧茶,给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读课文
小结:一枚小小的核舟上 ,雕刻了53样东西, 事物繁多,人物众多,雕刻得极其精巧,还有丰富 的色彩,表现出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确实 是“奇巧”,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难怪引得作者不 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
11 核舟记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有人将它雕刻成一只船, 大家可能觉得不足为奇;但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位雕 刻家又在上面刻了五个人,而且须眉毕现,神情各异, 大家相信吗?这还不算完,他还刻了八扇窗户,刻了 船篷、船桨、茶炉、茶壶、书画手卷以及和尚的念珠, 还刻了三十四个字,怎么样?是不是很想见识见识这 枚桃核?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人魏学洢是以怎样 独特的视角记下了这枚桃核的。
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初读课文
分析: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 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三个例 句中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翻译的 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 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 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再读课文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 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一共雕刻了53样东西,可见 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旁开小窗……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么小的核舟上还能做八扇可开的小窗与对衬的雕栏, 还能在窗上刻如此多的字,可见其雕刻技艺精巧。

《核舟记》ppt课件

《核舟记》ppt课件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却、但是。

径寸之木 助词,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它。

其两膝相比者 其人视端容寂
他们的。 那。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学习巩固
⑴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罕)见
⑵能以径寸之木( 直径)
⑶高可二黍许( 大约)
⑷中轩敞者为舱( 高起宽)敞
⑸雕栏相望焉( 左右相)对
⑹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像

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 敞开 乳头
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 属。同卧“右屈膝”,,诎弯右曲臂支支撑船,并而且竖其他左的膝,左臂挂
靠着 竖起的左膝 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船桨。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
同“横”,横着
扳着
好像。 情状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
第5段:介绍船背上的__题___名__和__篆__章_____。
第6段:总结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窗和其他物品的 总
__数__量__,以及所刻文字的字数,赞叹雕刻者的技术。
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 雕刻品“核舟”这一主题。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 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 写作者对雕刻家技艺的赞美。
奇妙 精巧 叫
用的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具有 曾经 我
原来是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大约 左右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

《核舟记》ppt课件

《核舟记》ppt课件

三、品味语言,总结特点
①生动、简洁、严密 ②数词运用多变 ③句式参差,富有变化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可
珠可历历数也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
中轩敞者为舱
奇异、奇妙 零数、余数 大约 可以 雕刻成

虚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 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径寸之木 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其两膝相比者 其 其人视端容寂
人物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 学家、书法家。在诗、词、散文、书、 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人物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 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例句:这件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历历可数: 可以清清楚楚的数出来。历历:分明的样子
例句:到了近头,却是一方幽潭,潭水清碧, 游鱼细石,历历可数。
魏学洢 下 课 啦
核舟记
魏学洢
文题解读
“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即用核桃雕刻而成的舟。
什么是微雕?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 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 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 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其作 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 为“绝技”。
表并列,并且、而且。 表承接,不译。 表转折,却、但是。 助词,的。 代词,这。 他们的。 那。
通假字

第11课《核舟记》课件

第11课《核舟记》课件

衣褶中。
③如有所好语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
话。
[译文]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 ④微侧:略微倾转(身子)。
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 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
⑤其两膝相他比们者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比, 靠近。
重点词语
①启:开,打开
②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
对。
③徐: 缓缓地。
④兴: 起。 ⑤石青糁之:字意的思凹是处用。石石青青涂,在一刻种着
青翠色的颜料。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 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 (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 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 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 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明代果核微雕品繁多,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 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研 究发现,由于桃核有不规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 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 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 寥寥。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 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 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
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 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 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 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 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 之为"绝技"。
(一粒大米上刻十八罗汉)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
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 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 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 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 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 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 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 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 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 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 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

《核舟记》优秀ppt课件

《核舟记》优秀ppt课件

特殊的技艺 直径一寸 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 5、尝贻余核舟一
没有 根据,依据 模拟 赠送
6、盖大苏泛赤壁云
乘船浮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jī零数
8、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大约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缓缓地 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指胡须
11、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27
12、佛印绝类弥勒 13、舟尾横卧一楫 14、其人视端容寂 15、其船背稍夷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舟Leabharlann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 的木头,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 的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 东坡游赤壁的情景。
奇巧
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16
怎样表现奇巧?
• 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 • 刀法精细; • 人物情态毕备、栩栩如生。 • 运用对比手法:
17
照课文内容,绘制核舟的示意图。
• 文章依次说明了船的哪些部分?文章主体 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 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 文章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 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6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课件
a.罔不/因势象形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虞 王/毅叔远甫/刻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解析】 c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虞 /王毅叔远甫/刻。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盖__大__苏__泛__赤__壁__云________;点明全 文中心的句子是:__嘻__,__技__亦__灵__怪__矣__哉________。 (2)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__罔_不__因__势__象__形__,__各__具__情__态___。 (3)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_列__数__字_____、_作__比__较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 用是:_突__出__雕__刻__者__技__艺__的__高__超_________。
(2)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_【__答__案__】__船__身__从__头__到__尾__有__八__分__多__一__点__儿__,__大__约__有__两__个__黄__米__粒____ _那__么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__【__答__案__】__谁__能__给__我__三__斗__粟__米__,__我__就__把__我__的__技__艺__传__授__给__他__。_____
15.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
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答__案__】___(_示__例__一__)不__赞__成__这__种__说__法__。__因__为__这__种__技__艺__创__造__出__来____ __的_冰__雕__作__品__,__深__受__人__们__的__喜__爱__,__能__带__给__人__们__美__的__享__受__。__(_示_____ __例_二__)_赞__成__这__种__说__法__。__因__为__花__了__很__大__的__功__夫__雕__出__的__作__品__,__却_____ __不_能__保__存__久__远__,__白__白__地__浪__费__了__人__力__和__物__力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31张PPT)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31张PPT)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 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 也。 (2)两个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形象生动具体地描摹了船上所雕刻的人物的动作情态,表现了核舟雕工之精
细、构思之巧妙,突出了雕刻技艺的高超,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课堂小结
主旨上:本文通过描写核舟的形状、构造以及舟
列举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核舟的大小、构成及细节,突出了核舟 的体积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之精细,表现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学习写法
1.结合具体语句,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说明核舟的。
作比较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 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指船底(则题名其上) ④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
⑤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⑥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
2.端:①正(其人视端容寂)
②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
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是(文曰“初平山人”) ②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自读感知,疏通文意。
学会诵读
魏学洢(yī) 器皿(mǐn)
罔(wǎng)不 贻(yí)

(完整版)《核舟记》优秀课件

(完整版)《核舟记》优秀课件

人物形象
核舟内还雕刻有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或坐或立, 形态各异,表情生动。
14
核舟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精湛工艺
核舟的雕刻技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匠心独运的精神。
2024/1/26
深厚文化底蕴
核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审美情趣。
寓意象征
核舟寓意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勇往直 前、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
2024/1/26
28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雕刻艺术?
2024/1/26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雕刻 艺术展开讨论,探讨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小组报告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和提 出的建议。
班级交流
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 法,促进思想的碰撞和融合。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微型雕刻中注重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而西方则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
的表现。
23
06
CATALOGUE
课文延伸:现代微型雕刻艺术 欣赏
2024/1/26
24
现代微型雕刻艺术概述
1 2 3
起源与发展
现代微型雕刻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 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 的艺术形式。
2024/1/26
17
雕刻技法运用
线条处理
运用各种线条表现形体的轮廓、质感和动态,如 直线、曲线、虚线等。
层次处理
通过雕刻的深浅、宽窄、疏密等表现形体的空间 和立体感。
细节处理
精细雕刻局部细节,如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物的 纹理等,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为宫室、器皿、人物 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
没有 根据,依据 模拟
5、尝贻余核舟一
曾经 赠送 我
6、盖大苏泛赤壁云
乘船游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jī零数
8、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大约 缓缓地 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指胡须
11、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12、佛印绝类弥勒 13、舟尾横卧一楫 14、其人视端容寂 15、其船背稍夷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居左者右手 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 炉上有壶, 其人视端容 寂,若听茶 声然。
16
3、朗读最后一段,思考一下本段有 什么作用?
❖ 更强调了核舟虽小,但雕刻的物品很多,更 突出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
把握文章的结构
1.整篇文章的又是按怎样的结构来写的 呢?
总---分---总 2.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给我们介 绍这个精巧的核舟的吗? 小结:空间顺序
分析课文
• 以四个同学为单位,讨论课文内容: 1.王叔远雕刻的核舟反映的是什么事? 2、核舟上调刻哪些人和事物? 3、按什么顺序介绍核舟?
总体把握: 1.王叔远雕刻的核舟反映的是 什么故事?
盖大苏泛赤壁云。 2.核舟上调刻哪些人和事物上除了外,还有
哪些事物?
调刻五个人,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 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题名并篆文,
(船的正面 船的背面) 正面:中 头 尾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 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篇幅短,用空间顺序介绍,就连雕刻家的 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 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 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 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核舟记》优秀PPT课件

《核舟记》优秀PPT课件

文学流派与思潮
明朝中期,文学领域出现了多种流派 和思潮,其中包括以王夫之、黄宗羲 等人为代表的实学思潮。
作者简介:生平及主要成就
魏学洢的生平
魏学洢(约1566-约1625),字 子敬,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
兴市)人,著名散文作家。
主要成就
魏学洢的散文以描写细腻、刻画生 动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 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文章在介绍核舟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作者 对王叔远的雕刻技艺表示赞叹和钦佩,对核舟的精巧和传神 之处表示惊叹和赞美。这些情感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 可读性。
意境营造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文章营造出一种奇妙而富有 诗意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核舟的精巧和 美妙,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意境营造使得 文章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原材料选择与运用创新
分析《核舟记》在原材料选择和运用 上的创新之处,如使用桃核作为雕刻 材料等。
雕刻技法创新
阐述《核舟记》在雕刻技法上的创新 ,如精细入微的雕刻技巧等。
艺术表现形式创新
探讨《核舟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 创新,如将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元素 融入雕刻作品中。
影响评估
评估《核舟记》的艺术创新对后世雕 刻艺术和其他艺术领域的影响,以及 对当代艺术享心得,促进价值观 念的交流与碰撞。
当代社会推广意义挖掘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宣传核舟等传统手工艺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 承。
弘扬工匠精神
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当代社会注入正能量。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核舟为文化符号,推动相关文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助力文化产 业繁荣发展。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地方看出是“泛舟”游赤壁的?
• 答:①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速度慢
• ②从“舟尾横卧一楫”可知船随水行 • ③从两舟子的神情动作可知在泛舟
• 3,文章最后一段总计核舟,运用了什么写 法?有何作用?
• 答:总计核舟的人、物、字,与“而计其长 曾不盈寸”形成鲜明对比,运用侧面,衬托 的写法,高度赞叹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 艺。
中心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一件精美的工 艺品——核舟,抓住了核舟的体 积小、容量多、技艺巧的特点, 细致地描写了它的艺术形象,赞 扬了雕刻家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 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 的卓越成就。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
中轩敞者为舱 :(名作动:高起) 石青糁之:(名作状:用 石青)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作动:戴着高高 的帽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 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
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 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 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
•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 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 他左臂挂着念珠并靠左膝上。念 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 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 船工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 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 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
•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 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 紧靠的两个膝盖,都隐蔽在画卷 下面的衣褶里。
•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怀, 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 相类似。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 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 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 其色丹。
清楚明白

译: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 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 色是黑的。还刻着篆书的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作者介绍船背(5段)只用了这一小段文字,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顺承;修饰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
糁 之。用颜料等涂上
慢慢地
起 n作状,用石青
译: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高度约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 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 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看见右边刻 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 刻着字的凹处。
作者为什么在段末再次对船上的事物进行说明? 梳理文意后,是否能更清晰地明确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
总说,介绍王叔远的技艺、核舟的由来, 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2—5) 详细介绍核舟各部分,
用细节说明技艺精湛。
第三部分(6)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赞叹雕刻者手艺精巧。
合作探究
“刻核舟者神于技,记核舟者神于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 译文:船尾横放着一个船桨。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撑船的人。在右边的人 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 喊叫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茶 壶,那个人目光注视茶炉,脸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的声音。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不,全都。因: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各:各自。具:具有。情态:神态。 • 9.尝:曾经。 • 10.贻余:赠我。 • 11.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故事。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泛,泛舟,坐船游览。云:句尾语助
词。
翻译课文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12.约:大约。 • 13.有(yòu)奇(jī):多一点。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 14.高可二黍(shǔ)许:大约有二个黄米粒那样高。可,大约。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一说,古代一百粒排列
起来的长度是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是一分。许,上下,表约数。 [2] • 15.中轩敞(chǎng)者为舱:中间高起开敞的部分是船舱。轩:高起。敞:敞开。为:是。 • 16.箬(ruò)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篛的异形字是“箬”。 • 17.雕栏相望焉: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望:对着,面对着。 • 1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里的文句。 • 1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 • 20.石青糁(sǎn)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绿色的矿物颜料。糁:涂。
学习目标
• 熟记“篆章”的“篆”、“峨冠”的“冠”、“矫首”的“矫”等 字的读音;熟记“贻”“峨”“褶”“篷”等字的字形;理解“历 历可数”等成语的意思;识记作者魏学洢的文学常识。
• 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重点) •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难点) •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
朗读课文
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 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 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 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素养)
作者介绍
魏学洢(约1596—约1625),明朝末年散文家。字子 敬,浙江嘉善(今浙江嘉兴)人。其一生短暂,未曾做 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 作,被清代张潮收入《虞初新志》。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卷十(清代张潮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 版)。略有删节。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 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 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1994年,在宁波镇海发现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 “明”字的标志,“明”是王叔远的简称,其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 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经过专家鉴 定,此枚核舟为王叔远晚年作品。
字词学习
mǐn
器皿
jiǎo
矫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zhuī jì
椎髻

八分有奇
sǎn
不糁

ruò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翻译课文
原文: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 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 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 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rán

箬篷

zhǐ

zēng
曾不盈
é guān
峨冠
zhě
衣褶
rén xū
壬戌
朗读课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 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 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 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21.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用。 • 22.髯(rán):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 23.佛印:人名,是个和尚,苏轼的朋友。 • 24.居:位于。 • 25.鲁直: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也是苏轼的朋友。 • 26.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 27.执:拿着。 • 28.卷端:指画卷的右端。 • 29.卷末:指画卷的左端。 • 30.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语:说话。
刻舟记
作者:魏学洢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微雕吗?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 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 “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 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翻译课文
原文: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 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 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 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翻译课文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译文:船头上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 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同在看一轴字画手卷。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侧,左手搭在鲁直 的肩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 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两膝互相靠近,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 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 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都能一粒粒清楚地数出来。
• 31.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 32.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比:靠近。 • 33.各隐卷底衣褶中: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 34.绝类弥勒: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类像。 • 35.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 36.不属(zhǔ):不相类似。 • 37.卧右膝:卧倒右膝。 • 38.诎(qū):同“屈”,弯曲。 • 39.念珠:信佛教的人念佛时用以计数的成串珠子。 • 40.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 41.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1 《核舟 记》课 件(共4 0张PPT )
翻译课文
原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译文:核舟从头到尾长约有八分多,约有两个米那么高。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 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船舱旁边有小窗户,左边和右边各有四扇, 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以看见雕花的栏杆,左右对称。关上它,就见右边 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 涂了石青色。
• 1.记:指文体。“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 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此文选作课文时有所删减。
• 2.奇巧人: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 3.王叔远:名毅,字叔远。明代民间微雕艺人。 • 4.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 5.为:做,这里指雕刻。 • 6.器皿:指器具。盘,碗一类的东西。 • 7.以至:以及。 • 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罔:无,没有。罔不:无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 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朗读课文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 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 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