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发展
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做中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而“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
教育无目的。
在杜威看来,生活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那么教育也应该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要强加给生活和教育目的。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旨在批判传统教育给孩子们强加了很多他们不理解的、也不需要的目的。
完全由成人的目的决定孩子的教育,在杜威看来,只存在于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
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要做事和要工作的自然愿望,对作业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因此,“从做中学”实际上是符合儿童的自然发展的,可以使得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联系起来。
如果能使儿童从做中学,即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儿童中心论与教师主导。
传统教育是忽视了儿童的,而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学校所做的一切应该是为了促进儿童进步。
但同时,杜威又认为教师不能采取“放手政策”,“因为采取这种方针,就是年长的人决定让儿童任凭偶然的接触和刺激摆布,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
他强调教育过程应该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是儿童和教师正真合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和教师是平等的,都是学习者。
道德教育论。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杜威强调道德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必须先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
但在道德教学实施中,又不应该把某些特定的价值观移植给青少年,也不该把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知识传授给他们。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权威资料]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杜威教育理论“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等基本观点的分析,联系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总结出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有利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一些启示,力求改善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渐成为儿童茁壮成长的摇篮。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启示一、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杜威( J.D ewey)和克伯屈( W .H .K ilpatrick)等。
杜威强调教育的生活本质,提出教育的儿童中心说。
他说“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上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着他而组织起来。
”①他认为,儿童天然具有社交、制造、探究和表现等活动本能,这些活动本能即是学校教育的重心所在,教育的一切措施都需要围绕儿童转动。
除了“儿童中心论”外,杜威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
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将学生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
他指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而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无非是“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它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②这也体现出了杜威的道德教育论,体现了教育的对于人的塑造和社会价值引导的责任。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而杜威指出,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
杜威借用生物学上的“生长”概念来解释教育问题,强调“做中学”,为了让儿童获得经验,就应让儿童多多活动,以满足他的好动倾向,并根据儿童的活动来组织教材,进行教学。
杜威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1.杜威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制改革上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五届年会在学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即“教育之真义”要“以儿童为本位”“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这基本上成了新学制的具体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搬用了杜威的相关教育理论。
所谓“以儿童为本位”就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即反对以任何外在的目的把儿童塑造成某一定型的人格,主张一切从儿童出发,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
所谓“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也就是对杜威“智能个性论”和“共同活动的观念和习惯学说”的概括。
并于1922年1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新学制”。
这个“新学制”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壬戌学制”。
从这个对从20世纪中国的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看,可以说“壬戌学制”奠定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格局,为中国结束旧式教育提供了制度保证,从而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迈向了现代化的轨道。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新学制的标准和内容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采用了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
学制所依据的标准、学制内容都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新学制所依据的标准是:①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地方伸缩余地。
可以说,这几条标准充分反映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
这七条中,第①、④、⑤条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和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③条则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以儿童为中心”主张的反映。
②、⑥则体现出实用主义教育民主性思想。
3.杜威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界的教材也产生了影响中国旧式教育的教材受“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的教育方针所限,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几乎以“千年不变”的方式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在充满学究气的陈旧教材中接受着“千年不变”的教育。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可借鉴性(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IAOSHUYUREN·GAOJIAOLUNTAN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它在美国风行一时,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不仅如此,它也对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活动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919年5月,杜威来华讲学,宣传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很快,胡适、陶行知等便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追随者。
此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便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一直以来,国内教育界对这一思想不断地进行讨论。
有学者认为杜威的这一教育思想面向社会,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有利于改变学校的“象牙塔”局面,因此极力提倡借鉴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来改革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有学者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是错误的、片面的,因此我们应摈弃这一学说。
讨论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贬毁誉、各执一说。
一、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看其产生的合理性美洲原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的土地。
自1492年哥伦布“地理发现”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的殖民者先后侵入美洲。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贫苦农民、工匠为逃避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压迫和迫害,也潮水般地涌入美洲;到美洲去的还有被殖民者贩卖去的黑奴。
因此,美国除印第安人之外,其余都是外来民族。
由于民族杂乱,宗派众多,在一片未开发的大陆上生活又十分艰苦,自给自足是他们面临的现实和生存的先决条件。
拓荒者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甚至冒险的移民精神,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所以,自我依赖和个人主义一开始就注入了美国人的血液。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非常重视个人自主精神的培养。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美国人生活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同时,它也是美国经济发展发生巨变的产物。
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到一战时,美国已和欧洲的先进之邦并列了。
经济的发展,大工业社会的出现,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童 本 能生 长 的过 程 , H教 育 的 本质 和 作用 就 过 程 。他 说 : “ 一 的真 正 教育 是通 过对 儿 童 能 惟
力 的刺 激 而 来 的 ”, “ 童 自己 的本 能和 能 力为 ~切 教 育 儿 一 提 供 了素 材 。 并 指 出 了起 点 。 ” “ 在 《 民本 丰 义与 教 育 》 中 ,他 更 为 明确 地提 出: “ 育 即 是生 长 ,除 它 自身 教 之 外 。并 没 有别 的 H的 ,我 们如 要 度 量 学校 教 育 的价 值 , 要 看它 能 否 创造 继 续 不 断 的生 长欲 望 。 能否 供 给方 法 ,使 这 种欲 望 得 以生 长 。 ”在 他 看 来 ,教 育 的过 程 就 足 生长 的 过程 。生 长 是指 身 体 、智 力 和道 德 的 生 长 。儿 童未 成 熟 的
“ 童 为 中心 ” 从 做 q学 ” 指 导我 国幼 儿 教育 的改 革 儿 、“ | ,对 和发 展有 着重 要 意义 。
一
、
杜 威教育 思想 的理论基 础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 内容
( )教育 的本 质论 一 1教育 即生 长 (d ct na go t) . e uao rw h i s
杜 威 从 生物 化心 理 学 理 论 出发 , 认 为教 育 就 是促 进 儿
( )实 用主 义哲 学 一 杜 威 的教 育 思想 处 处 体现 着 与 杜威 实 用 主 义哲 学 理 论 的 密 切 关 系 , 实用 主 义 哲 学 是 其 教 育 思 想 的 首 要 理 论 基 础 。杜 威 在 实用 主 义哲 学 强调 经 验 的 价值 ,强 调经 验 和 自 然 的联 系 ,把 经 验和 自然 、人 和 自然 连成 … 体 , 并 以经 验 为基 础 , 揭露 思 想和 知识 的 本质 : 同 时 以经 验 为手 段 ,探 究 洞 察 自然 的底 蕴 。 杜 威 把 哲 学 看 作 是 人 们 用 来 适 应 环 境 、整 理经 验 的 一种 工具 ,并 认 为 只 有通 过 教 育活 动 ,才 能够 发 挥 哲学 的 最大 效用 。在 这 种 哲 学基 础 上 ,杜 威 认 为 教育 过 程就 是 寻 找经 验 和 自然 的关 系 。不 断 从 新 的经 验 中 吸收 新 的 内 容为 我所 用 。 认 为个 体 的 发展 存 在 于主 客 体 的 相 互 作用一 活 动 ,教育 的价 值体 现 为个 体 的发 展 。 ( )“ 人 主义 ” 的社会 观 二 个 杜威 的 教育 理 论 同时又 是 以他 的社 会 学 观 点作 为 理 论 瓤 础 的 。杜 威 还 强调 ,个 人 的发 展 在 于适 应 社 会环 境 的 需 要 ,也 就 是说 个 人 必须 婴 服 务于 社 会 。杜 威 认 为 ,学 校 是
浅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职业教育
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6.04浅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职业教育李汉红(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 杜威是近代进步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近代教育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并以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产生过程中曾有过的巨大影响这一事实为出发点,来探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职业教育[作者简介] 李汉红(1968—),男,湖北省武汉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Discusses the Dewey Pragmatism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 ChineseVocational Education PrieflyLI Han-hong(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430072, China)Abstract: Dewey is one of modern progress principle philosophic thinking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and his the principle education thought h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world modern times history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irsthad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Dewey pragmatism education thought, and by its pragmatism educationthought once has had in our country modern times vocational education generating process the huge influenceas incident actually starting point, discusses Dewey's pragmatism education thought to our country vocationaleducation development fun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Key words: Pragmatism, the thought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西方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当时的现实要求,“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应运而生。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认为学校就是 社会 的缩小版 . 是“ 把 现 实 的社 会 生 活 简化 起 来 , 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 l l _ 而 这一 理 论 显 然 存 在
着许多弊端 , 抹 杀 了 学 校 与 社 会 的 区别 , 将学 校与社会 等 同
起 来 。 虽然 学校 里 也 存 在 着各 种 交 际 , 但 其主要任务是为 了
握所学 内容 。 对 学 习充 满 主 动 性 与 积 极 性 , 但 教 育 并 不 是 为 了儿 童 的未 来 生 活 所 规 划 与 准 备 的 , 教 育 不 是 作为 一种 谋 生 的手 段 , 而是 儿 童 与现 实社 会 生 活 的 桥 梁 。在 教 育 的过 程 中
要 以儿 童 为 中心 。 尊 重 其兴 趣 与 爱 好 , 促 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
2 0 1 5年 1 O月
湖北经济学 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o u r n l a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f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浅 析 杜 威 的 实 用 主义 教 育 思 想
义 教育 思 想 的演 讲 ,更是 加 快 了实 用 主 义 教 育 思 想在 中 国 的
传播 与发 展 ,对 中 国 教 育无 论 是 理 论 上 还是 实践 上都 产 生 了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提 出了“ 教育即生活 ” “ 学
校 即社 会 ” “ 在 做 中学 ” 三大 教 育 原 则 。
者 开 始将 实用 主义 教 育 思 想运 用 于 中 国的 教 育 事 业 ,并非 生 搬硬套 , 而 是 与 中 国 的社 会 实 际 相结 合 . 建 立 属 于 中 国 自己 的 教 育 理论 。杜 威 的实 用 主 义 教 育思 想 在 中国 传 播 的 代 表性 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杜威的教学理论强调实践、经验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这一理论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背景、核心思想和实践方法。
接着,文章将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操作、学生缺乏主动性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将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文章将总结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包括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启示将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作为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在全球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在杜威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实践操作中,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
“从做中学”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践,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杜威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坚信,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才会真正地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杜威进一步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因此,他提倡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影响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引言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
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
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
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
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
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
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
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
科研课题论文: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实践的探讨研究
70396 教育理论论文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实践的探讨研究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思想的提高,而教育思想需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来进行支撑。
教育思想的改变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改革是当今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现有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单纯培养技能化的肤浅认识;教育模式老套性;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性;教育学习、考核过程过于草率。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单从目前大中小学教育活动开展而言,问题依旧,如:强制性的学习考核规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在积极性的调动;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的认识不足,强调个人成绩,未与学校、个人发展紧密联系;重视理论知识培养,忽视学生专业化、技能化、实用化课程的开设;甚至严重存在教育内容荒芜,丝毫没有应用的途径,致使教育流于虚无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此情况下,要对教育的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正确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构建适合于大中小学教育的模式,讲求学以致用;保证教育手段方法机制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以使得我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适合于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由此,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教育本质的观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针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就是生活;他强调任何教育形式都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离开生活的教育便失去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二方面是教育即生长;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当中,他采用了生物学化本能论心理学实用理论,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要围绕被教育的对象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针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孩子们自身生长发育。
三方面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按照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实践就是以未成年孩子们为对象,对其进行改组和改造的过程。
杜威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是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形成、教育学科建构的影响。
1917年-1937年出版的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教育学著作(主要是教科书)达42种,其中“不少人是以杜威的教育理论或桑代克的教育原理为建构教育学的理论基石或参照对象的”。
此后,虽然经历了三四十年代教育民族化和解放以后对杜威、胡适思想的大批判,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仍以观念潜流的形式不绝如缕。
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关于杜威实用主义的研究出现复兴之势,杜威文集整理出版,研究论文明显增多。
我国则从90年代重新评价杜威以来,研究开始复苏,2001年以后研究论文大增,其中有关杜威教育哲学、教育理论者最多,占论文总数的3/4以上。
二是对于中国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思潮的影响。
五四之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广泛传播与影响终酿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并成为当时中国各种教育思潮的母潮之一,在其他各种教育思潮中几乎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地看到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子,甚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就是其他教育思潮的直接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家自不待言,许多实际教育工作者也言必引杜威,实在中国教育界进行了一次现代教育学派的普及推广活动,在观念上开始动摇了原先甚少质疑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等的神圣地位,儿童中心主义、活动课程等为中国教师打开了一扇眺望教育教学新世界的窗口。
三是对于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影响。
在学校课程与教学层面,就是为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实验大开方便之门;在学制层面,就是给予1922年“新学制”的制订、实施以及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以直接而密切的影响。
杜威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
杜威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摘要]20世纪初叶以来,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后得以广泛传播,杜威的职业教育在思想、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平民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一、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根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优势,在给现代美国职源分析业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并得以广泛传播有着极为深来了深刻的影响。
不仅为我们认识和处理教育上的两难问题提刻的社会背景。
20世纪初叶,中国正处于社会激烈震荡、各种供了思想营养,拓展了新的思维空间,激发和推动了我国职业教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历史更新时期。
这一时期,一战的爆发使育思潮与职业教育运动,而且对此后中国教育的改革理念与行欧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大战,无暇东顾,减弱了对中国的经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济控制,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因此,民族工业空前发展起来,出现了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发展的实业界急需与其相适应的人才,而当时的中国教育存在诸多弊端,集中表现为教育脱离社会生产实际、生活实用。
普通教育学生失学率、辍学率居高不下,能完成普通教育者也因没有专门技能而无法谋生;实业学校又偏重理论而轻视实习,学生因职业技能太差而不受实业界欢迎,出现了实业界急需人才而实业学校学生不能就业的尖锐矛盾。
实业教育急需改革,这正是杜威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传入并产生影响的历史契机,而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本身所具有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学校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的本质特点,与19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寻求实用的精神高度吻合,顺应了当时中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此外,杜威的中国弟子,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黄炎培等人,在中国教育界身居要职,宣扬与实践实用主义精神不遗余力,一时使杜威思想成为当时我国教育理论界的主导潮流。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更多 的物质 资源的同时 ,也改 变了教育
目的、 教育内容 、 教育 方式 ,教 育方法和 “
想对我们 的启迪
() 1在基础教育中渗透技能训练。一
课程正在发生 的变化如 同工商业方式 的
一
时的美国教育现实却是 :赫尔 巴特教育 思想在 学校教 育领域 中 占据统 治地位 ,
学 校 同社 会 生 活 脱 节 ,成 为 了为 积 累知
信息的途径 ,冲击 了传 统学校的知识教 育 ,大众媒体对教 育的影响迫使人- ;J [b It  ̄ 以重视 ,网络对学校教 育的冲击与对学 生学习的干扰成为社会 一大隐患 。这一 切构成了我 国当前教育所 处的困境与面
才 然 而 , 众 教 育 的 发展 、 校 扩 招 , 大 高 却 忽 略 了 工 业 化 进 程 对 职 业 技 术 人 才 的需
能力普遍薄弱 , 明显缺乏技能训练。归根 结底 ,是 因为基础教育 中没 有渗透生活
技 能 、 业 技 能教 育 。 此 外 , 守 儿 童 的 职 留
充分的准备 ,各 种社会 问题在 美国社会
业 的飞 速 发 展 和 新 移 民潮 的 到 来 ,美 国
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与社会 现实存 在很
大 的 脱 节 。学 校 所 开 设 的课 程 跟 不 上 社
会 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教学不 能及 时
满 足社 会 所 需 的一 些 新 的 知识 能力 , 生 学
走上社会后往往要花很 长时问来 重新学
然 而 ,我 国传统教育偏重理 论知识 的传授 , 远离 了学 生的现实生活 , 其教育 理念 、内容和方法远远 不能满足经济发 展和科技进步 的要求 。即便 在经过多年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摘要:文章通过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20-30年代的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进而得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第一,对1922年“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对教育理论的影响,第三,对课程、教材、教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与杜威(John Dewey)同时代的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对杜威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并不予以足够的认同,但却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约翰·杜威生于1859年,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对此评价,我完全赞同。
他不仅在哲学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深深影响了教育、美学与政治领域里的学者。
”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权威对杜威的地位也以高度肯定:“他关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不少论著被西方各该领域的专家视为经典之作。
”在中国有传播其思想学说的弟子,“五四”时期,他来中国讲学长达两年多,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尊称他为“孔子第二”。
他的教育理论无疑促进“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杜威对中国20世纪20、30年代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首先,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学说。
就其经验论来说,他把经验看做人的遭遇和行动的过程,在认识和行动的关系上,以行动为中心,同时强调人是行动的主体,突出经验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种重视行动和人的创造性的哲学,显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真理观尽管在其本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他从强调概念学说的工具作用出发,把实践放在实现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重要位置上,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颇有相近之处。
且其以效用为中心的哲学,对于反对形式主义及重名轻实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而其思维五步法的方法论,强调了科学的怀疑精神,强调了假设在人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
其教育学说,则是针砭传统教育而建立的现代教育理论新体系,强调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包含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诸多内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霍尔斯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霍尔斯特•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美国知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创立了一种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帮助学生找寻独立性和自主性。
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的核心观念在于“实用主义”,从此角度看,不能分割学生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切身体会和活动思考;教学内容、方式,需要根据学生需求而有所改变。
在教育实践中,要极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并确保学生受到有意义的个性化训练和关注。
另外,杜威还认为,实践及现实活动应当作为教育的媒介,去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达到促进学生感悟和创新的目的。
鉴于上述深刻的影响,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固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首先,让学生在教育中得到快乐,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求知欲,同时也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思路和指导;此外,注重学生权益与教育合理、及时地给予有效的反馈。
总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拥有重要的意义,其提出的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而言尤为重要,它能正确引导教育实践者用有利的学习方式来培养下一代拥有全面发展的人才。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 国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 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
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
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 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
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
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
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 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
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关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对此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却远不能满足。
这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点相似。
所以积极借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对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现状从中做学教育改革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他的实用主义思想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和“儿童中心论”。
[1]接下来我将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引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和反思以及实用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整体转型,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新移民潮的到来,美国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并且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即城市工业文明。
然而,美国肌体的各个部分并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各种社会问题在美国社会泛滥开来:农业问题、城市生活问题、贫民窟、商务和政治腐败、种族偏见以及贫富悬殊等。
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美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教育同样受到了城市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与现代化的美国不相适应。
教育如何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人士和社会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
杜威就成长于这样一个时代,作为教育家。
杜威深知,工业化在为教育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改变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然而当时的美国教育现实却是,从欧洲传入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学校同社会生活相脱节,学校成为为积累知识而积累知识的场所,学生对学校学习没有兴趣。
浅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发展
代的教育 . 对 当代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和启示
2 , 1 积 极 影 响
1 实 用 主义 在 中国 的 传 播 历史 回顾
皮尔士最早在 1 9 世纪 7 O 年代用 了 p r a g m a l r s m这个词 , 它原来并 没有译作实用 主义, 胡适在 2 O 世纪初把它引人 中国时 叫它实验主义 . 这 比较合皮尔士的本意 。 皮尔士 自己用这个词是和康德分不开的。 康 德认 为 , p r a k t i s c h ( 即p r a c t i c e )和 p r a g ma t i s c h( 即p r a  ̄ m a t i s m) 相差 甚 远. 前者属于一个思想领域 . 在这个领域里任何实 验精 神都不能找到 其坚固的立足之地 . 而后者则认识到了在理性认知和理性意 图之 间有 种不可分割的联 系, 这也是新理论f 指实用主义) 最显 著的特点 。 正是 出于这一 r a g ma t i s m 1 来称谓 自己的新学 说。 杜威教育思想 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 . 也是随实用主义传播 而发展的。实用 主义早在 2 0 世纪初就传人 中国. 蔡元培先生 1 9 1 2 年 发表的 《 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 1 9 1 5年在 巴拿马举行的 “ 万国教育会 议” 上提 出的( 1 9 0 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 . 1 9 1 8 年在 天津中华书局“ 直 隶全省小学会议欢迎会 ”上的演说 《 新教育 与旧教育之歧点》 .还有 1 9 1 9 年杜威来华前 ,在北京青年会 的演说 《 贫儿院与贫儿教育 的关 系》 , 都谈到了杜威的教 育思想 , 我 国的一些报刊上也有介绍或连载杜 威思想的摘译 实用主义在中国产生较大 的影响是在“ 五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 。 尤 其是杜威来华讲 学 , 对实用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起 了重大作用。 同时 , 国 内涌现 的一批著名杜威 门生 , 如陶行知 、 胡适 、 蒋梦麟 等 . 对杜威思想 的传播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9 1 9 年至 1 9 2 1 年 间. 实验主义教育学 在我 国的传播达 到了高峰 2 O 至4 O 年代间 . 杜威 的重要教育著作陆 续在我国翻译 出版 “ 五四” 以后 . 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者和实用 主义者 之 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到了2 0世纪 3 O年代后期 . 因为苏联的影 响, 实 用主义受到了马克思 主义者 的全盘否决 . 而且在 2 0世 纪 5 O年代激起 了高潮。从 1 9 5 7 年到 1 9 6 6 年, 实用主义依 旧被世人认定为帝 国主义 的反动哲 学以及 现代修 正主义和右倾机会 主义 的理论基础而受到批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田亚楠(渤海大学政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㊀㊀摘要: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㊁教育的实施思想等方面的观点对于整个教育理论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㊂本文主要从杜威基本的教育观点出发,探讨其所具有的教育启示㊂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现代教育中图分类号:B8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01-03㊀㊀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思想层面的革新与发展㊂当前,我国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在进行深刻的变革㊂在这一背景下需要从诸多的经典教育著作以及教育大家中汲取更多的营养㊂在上世纪中期,杜威的基本教育理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㊂本文主要从杜威基本的教学理论内涵出发,探讨其所具有的时代影响与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㊂一、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杜威是美国现代教育的代表,他从美国当时的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包括 教育即生活 等理念,理念一经提出便对当时的美国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㊂(一)教育的本质一直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围绕教育的本质这一终极问题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㊂由于立场和出发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在现代教育领域出现了诸多的流派㊂杜威通过自身的反思,得出了教育即生活㊁教育即生长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㊂具体如下: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㊂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㊂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 从生活中学习㊁从经验中学习 ㊂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㊂从杜威的观点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㊂杜威强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善于将教学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㊂通过这种结合来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来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抽象性㊂杜威的教育思想,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一种生活教育观㊂从生活中学习,或者说,在生活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应用㊂生活教育是对杜威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借助教学的生活化来系统的提升整个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是杜威教学理论的重要落脚点㊂例如,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抽象理论㊁抽象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㊂通过生活化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㊂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今后的知识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㊂2.教育即生长在杜威的观点中,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在心智模式等层面进行系统的改进与提升㊂学生如同一株 幼苗 需要借助知识的阳光与雨露来获得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㊂在学习者的成长过程当中,教师与整个的教学环境与教学系通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与支撑的作用㊂所以,如何借助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㊂在整个杜威的理论观点中,重视学生,发展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一个核心概念㊂他指出学生在整个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㊂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以学生为主要出发点㊂不断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构筑良好的内外环境㊂只有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㊂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对杜威来说,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习者去 经验 是教育的关键㊂杜威 把经验当作主体和对象㊁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㊂ 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也应该是一种经验改造的过程㊂在学生进行认知的过程当中,其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会对其接下来要进行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㊂在心理学领域将这种学生在认知层面的变化归为一种同化的现象㊂但是,教育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心理进行改造与加工㊂通过积极改造来引导学习者建立更加积极认知结构,从而为后续的心智模式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一个更加扎实的基础㊂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在很大层面上为整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㊂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当时的美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运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㊂(二)教育目的他说: 教育的自身并没有什么目的㊂只有人,父母,教师才有目的㊂ 如果我们把他的话理解为教育是漫无目的的,显然是一种误解,他 只是要人不因养成社会效率而抹杀儿童青年的天性和当前生活 他不甘心教育沦为 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㊂杜威在著作中指出: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做好未来的准备 ㊂这种准备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出发,是一种个人本位的教育理论㊂在杜威的著作中多次强调要为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通过客观环境的改善来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㊂在二战以后,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层面所存在的不足,551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引起了政府当局的高度重视㊂在这一背景下,杜威等教育家倡导从学习者的未来发展出发来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这在一定层面为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㊂ 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就意味着在整个的教育以及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明确教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所具有的正面指导意义㊂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一些论点,虽然从现代的教育视角来看带有一定的功利化的色彩,但是,该论点对于扭转当时的教育虚无主义以及教育的理想主义的一些误区还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㊂(三)教学思想杜威在著作中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教育树立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日常的教学活动,明确自身的潜力,挖掘自身的潜力㊂通过与教师的配合与互动来实现自我的成长㊂杜威所提倡的教育是一种民主的教育㊂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非常民主㊁平等的关系㊂在民主的环境中展开相应的教学㊂1.教学方法杜威在著作中多次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㊂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层面的创新,不断提高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㊂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整个教学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深远的㊂杜威指出:学生在认知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教师的科学引导来达到理想的目标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进行方法的创新与研究㊂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杜威重视方法的改革与发展㊂他指出,教学方法应该不断从实践出发进行反思与总结,寻找最佳的方法来更好的展开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㊂从杜威的基础教育理论中可以发现,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㊂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㊂在杜威的著作中,主张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在教学游戏中来进行相应的学习㊂他认为,学习者在游戏中的状态是一种相对比较轻松的状态,在这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中更易于进行新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㊂另外,杜威强调,教学游戏与一般意义上的游戏在内涵以及具体的应用层面是存在着比较大的不同的㊂教师在进行教学游戏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从具体的教学需要出发,不断提升游戏教学的科学性与效果性㊂在进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过程当中,需要建立在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上㊂只有这样,所有的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才会得到更大层面的彰显㊂2.师生关系杜威多次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整个学习的主人㊂因此,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㊂该环境包括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硬件环境,也包括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心理环境㊂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积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㊂借助师生关系的改善来更加系统的助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㊂在教学过程当中离不开环境层面的支持力量㊂因此,杜威在著作中指出,要充分的借助诸多的环境载体来更好地促进对学生的日常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从而对环境载体进行系统的改进与提升㊂只有这样,整个教学才会不断趋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㊂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的教育与教学的过程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一方面,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相应的教学目标才会得到更好的实现㊂另一方面,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在师生情感方面也会得到更加积极养成㊂这些都是助力整个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㊂总之,杜威关于教学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㊂他的一些观点直到教育发展的今天依然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㊂如何更好地进行杜威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已经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研究,发展的重点㊂二、杜威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分析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启示意义,本文主要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有助于教育生活化杜威多次强调:教育即生活㊂这一论断意味着,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要将教学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㊂通过学生的现实体验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生活化或者说教育生活化的效果㊂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对抽象理论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与手段㊂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教育生活化的时候要不断重视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展开相应的生活应用㊂要避免盲目的生活化教学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进度与效果㊂只有不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学生大量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的认知水平㊂(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强调要以 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㊂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中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挖掘和提升自身的学习潜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㊂在这一基础上,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㊂通过科学的教学理论来系统的助力学生在智力方面㊁认知方式方面㊁学习水平方面得到系统的提升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水平才会得到系统的发展与提升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借助科学的方法与理论来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最大限度的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㊂(三)有助于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助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杜威在著作中多次强调: 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制定科学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㊂所以,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应该成为整个教学改革的主要落脚点㊂例如,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㊂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下转第154页)方面进行系统强化㊂一方面,需要在学历层面不断提高英语教学师资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教学实践的考核体系来提升英语教师对整个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理论和实践的水平㊂通过引导英语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更好地助力英语学科建设的发展㊂在进行师资力量强化过程当中,相关高校可以根据英语具体学科要求,引进一些具有相关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来作为外聘导师,更好地指导本单位的英语教学工作㊂这样可以弥补在日常专业发展中,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资历和社会实践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科体系的完善㊂最后,重视英语专业学术交流㊂在今后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改变过往的闭门造车的发展思路,不断借助学术交流活动,探究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㊂通过召开年会㊁论坛㊁学术交流会等方式来应对当前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以及课程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㊂在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和理论,以期更好地指导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实践工作㊂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如何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㊂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今后的专业发展思路进行探讨㊂本文尝试探讨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在课程建设㊁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完善㊂参考文献:[1]戴炜栋,王雪梅.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2-11.[2]吴芸.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J].云南科技管理,2014,27(5):53-54.[3]来俊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74.[4]佟林杰,孟卫东.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四维一体 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44-47.[5]张学亮,吕星星.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3):8-10.责任编辑:刘㊀健(上接第156页)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㊂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等等㊂这些都是从服务教学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升㊂随着整体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水平的提升㊂在今后的教学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是推动整体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关键所在㊂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的主管部门都应该在教学方法的系统提升方面下更大的力气㊂积极引导广大的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问题来进行反思与进步㊂随着整个教学质量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效果性也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㊂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教学方法需要不断与时俱进㊂(四)有助于推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在杜威的著作中指出,学生和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的参与者,应该通过互动与合作来达到良好的效果㊂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营造积极友善的㊁和谐的师生关系㊂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尊重教师劳动,积极配合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㊂在游戏和活动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㊂需要强调的是,在营造师生关系的时候也要掌握必要的规则与界限,避免由于界限不清晰而让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㊂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提升㊂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地实现教学相互成长㊂需要强调的是,要从制度以及文化等层面来进行和谐师生关系的科学构建㊂总之,杜威所提出相关教育理论为整个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㊂在今后的教育㊁教学发展过程当中,要不断注重教育生活化,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与革新,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㊂三、结语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其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㊂本文主要从杜威的基础理论内涵出发,探讨其所具有的时代教育启示意义㊂参考文献:[1]杨小玲,陈建华.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 学习共同体 理念[J].南京社会科学,2017(3):138-143.[2]张洁.杜威教育思想对学前课程的启示[J].教师,2017(12):88.责任编辑:韩㊀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实践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然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前人的理论,与历史割断。
纵观当今新起的教育理论,多少都能追溯到前人理论的影子,这就是继承和发展。
实用主义是最早传入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也是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流派,而杜威素有“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的盛誉,同时,也是中国学界知道得较多的现当代西方哲学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近代思潮史、教育史和中外文化关系史上最有意义的课题之一。
当今实用主义迅速复兴,重新探讨实用主义对于探索我国教育改革新思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回顾皮尔士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用了pragmatism这个词,它原来并没有译作实用主义,胡适在20世纪初把它引入中国时叫它实验主义,这比较合皮尔士的本意。
皮尔士自己用这个词是和康德分不开的。
康德认为,praktisch(即practice)和pragmatisch(即pragmatism)相差甚远,前者属于一个思想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任何实验精神都不能找到其坚固的立足之地,而后者则认识到了在理性认知和理性意图之间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是新理论(指实用主义)最显著的特点。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皮尔士用“实用主义”(pragmatism)来称谓自己的新学说。
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也是随实用主义传播而发展的。
实用主义早在20世纪初就传入中国,蔡元培先生1912年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教育会议”上提出的《19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8年在天津中华书局“直隶全省小学会议欢迎会”上的演说《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还有1919年杜威来华前,在北京青年会的演说《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都谈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我国的一些报刊上也有介绍或连载杜威思想的摘译。
实用主义在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尤其是杜威来华讲学,对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同时,国内涌现的一批著名杜威门生,如陶行知、胡适、蒋梦麟等,对杜威思想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19年至1921年间,实验主义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达到了高峰。
20至40年代间,杜威的重要教育著作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
“五四”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因为苏联的影响,实用主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全盘否决,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激起了高潮。
从1957年到1966年,实用主义依旧被世人认定为帝国主义的反动哲学以及现代修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受到批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学者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再次研究实用主义和其他西方思潮。
大致的研究可分两个阶段,分界线主要是在1987年刘放桐教授发表的《重新评价实用主义》一文和1988年在成都召开的“实用主义哲学讨论会”。
《重新评价实用主义》一文是建国后近年来第一篇比较客观地评价实用主义的文章。
该文在多个角度对实用主义做出了最新的认识标准,并标明把实用主义归结为帝国主义反动哲学是一个错误的政治言论;实用主义不能以唯心主义来概括;把实用主义归结为市侩哲学和诡辩论,也是坚决制止的。
自此开始清除“左”的模式的影响。
1987年至1997年是一个完整的评论阶段,在学术界,研究人员都认真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以达到扩展杜威哲学的研究面为目标。
自2001年起至今,学者们对杜威思想的研究进入了更为全面的阶段,复兴后对杜威思想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在广度方面也有明显的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切入点,实现了质的飞跃。
2实用主义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国内对实用主义的理解历经曲折。
曾一度被认为是主观唯我论、自私功利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的代名词。
20世纪初,一些西方哲学家们斥之为“市侩哲学”、“庸俗哲学”,受到德国先验哲学和精确的科学哲学的双重夹击。
然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它重新得到了认可。
杜威作为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我国20年代的教育,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和启示。
2.1积极影响1)教育本质方面。
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关于教育本质的核心命题。
杜威指出,“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
”“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生活=生长=发展。
关于教育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
杜威的教育本质论是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新学制即“壬戌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
新学制提出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的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加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力度等,都体现了杜威教育思想。
同时,国内教育界出现了胡适、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们在教育思想上都受到了杜威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吸取了杜威理论和学说中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进行改造,从而形成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先进教育理论,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有力推动者。
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人才培养目标,我国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生活,全面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和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教育要求,这些都有着杜威教育思想的烙印。
2)课程与教材方面。
1921年10月,全国教育协会会议上提出:基于儿童身心发展时期,采取纵横活动主义,以儿童教育为主要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来确定教学目标。
中学的教育课程设置选修制度,小学教育之升级采用弹性制。
在20世纪初,我国教育在教材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之前传统的文言文教育方式改为白话文,所以,以白话文教科书为准的教育新时代就开始了。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做,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等都受其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20世纪20年代课程、教材革新带来极大的影响,也主导着当代课程、教材的编制,杜威教育思想一直是我国课改中影响课程与教材编制的主要因素。
3)教学方面。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生存论的核心概念。
以“经验方法”考察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这种考察也是一种经验,一种行动,杜威称之为“探求”(inquiry)。
经验的过程、探求的过程乃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过程———“从做中学”。
根据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教育界纷纷提出教学中的“自动主义”。
凡符合“做中学”原则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被学校用以实战。
其中,实验最为广泛、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当代教育中的许多新教学法也都是受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如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等,都重在教授学生“经验”。
杜威的实用主义影响了我国教育的科学化:教育学体系结构日臻成熟;教育学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教学改革汇成潮流;教育学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宽等方面。
2.2消极影响在继承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提防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实用主义强调的是经验,是实际的价值。
把这种价值观引入到教育领域,对广大青年来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部分青年出现了实惠主义的人生态度,盲目信奉“有用即真理”的信条,把有利、有用、方便、实惠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部分青年出现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把有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对我(下转第278页)浅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发展陶海萍李婧(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摘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对中国教育影响极大。
本文梳理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和发展概况,阐述了其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明确了其在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国250一直以来,研究生英语都是我院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主课。
作为高起点的语言教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然而,多年来学生在英语学习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学生也在为“有口说不出”,该怎样准确表达感到为难。
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为其专业的学习研究达到顺畅交流沟通,逐渐适应时代对教学对象的要求,培养所需创新人才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更高要求。
笔者根据多年在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尝试为依据,提出旨在提高研究生英语学习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首先,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教师应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努力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做到研究教法和指导学法,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逐步地适应由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起点的教学中,注重培养英汉两种语言所运用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的习俗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创新能力,并将其始终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环节上下工夫,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开放,宽松活泼的教学局面,使师生共同享受这种学习的过程和氛围。
教学中,笔者除了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实施教学以外,增加了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并能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内容及环节,尝试着采取课堂讨论和主题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讨论和主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主题的选择方面必须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且与他们的专业密切相关,拓展性强,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可将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与讨论的主题结合起来。
在教师要求的有限时间里,学生按照事先划分的小组,针对主题内容进行搜集、查阅和整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
之后,用英语相互交流各自对主题的看法,句式词汇由易到难,内容由简单到具有一定难度,经过各小组反复讨论,以及对讨论内容的背记,轮流在全班展示。
课堂上,教师针对讨论的主题和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点拨、评价和激励。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思维、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逐渐学会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