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次数

合集下载

2015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学习传达提纲

2015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学习传达提纲

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 会议的基本概况 会议的主要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关键数据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二 三

一、会议基本情况
一、会议的基本概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分别 于2015年3月5—15日和3—1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 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 告;审查国务院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 审议通过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修改立法法的觉得草案表决稿 等。3月15日,会议审议通过了各项报告及立法修正案草案, 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四、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热点二
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立法推 动改革
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竖起新的里程碑后,如 何贯彻落实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备受关注。过去一 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审,设立巡回法庭,司法改革试点工 作不断推进,法治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今年,人代会上将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扩大地方 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 范围等方面都将作出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研究室主任梁鹰说:“立法更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共识、推进 改革。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10、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数据十
去年胜利完成了县级医院的改革试点,惠及5亿农村人 口,成绩巨大。今年政府乘胜追击,推出了医疗改革升级 版,不但要减轻农村人口医疗负担,还要减轻城市人口医 疗负担,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
四、全国“两会”十大热点
热点一
三、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 据
2、14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十八大报告(英文版)中make的用法赏析

十八大报告(英文版)中make的用法赏析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十八大报告(英文版)中make的用法赏析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陈昌学【摘要】Make这个高频词在《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共计被使用了149次,其主要用法有二:一是与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常用短语,如make progress, make innovations, make efforts to do sth等;二是后面带复合宾语(宾语加宾语补足语),其宾语补足语可以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以及动词的过去分词充当。

熟悉这些短语、弄清这些结构,对英语学习者读懂《十八大报告(英文版)》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英文版)》 make 短语 复合宾语【Abstract】The frequently-used word “make” has been used in the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nglish version) for a total of 149 times. Its main usage falls into two kinds. Firstly, make + nouns or noun phrases forms some common expressions, such as make progress, make innovations and make efforts to do sth. Secondly, make + compound objects (objects + objective complements). The object complements can be a noun, pronoun, adjective, infinitive and the past participle of verbs. Getting familiar with these phrases and clarifying these structures can be of great use to the English learners in understanding the 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nglish version).【Key words】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make; Expressions; compound objectsMake在英语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之一。

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

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7, 5(2), 80-8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17.52011文章引用: 李一, 卢卫中. 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J]. 现代语言学, 2017, 5(2): 80-86.Metaphors in Political Texts and Its Regu-larity of TranslationYi Li, Weizhong Lu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Received: Apr. 28th , 2017; accepted: May 15th , 2017; published: May 18th, 2017Abstract As an indispensable cognitive mechanism and way of thinking, metaphor is also the basic way of living for human beings. Metaphor is particularly favored by political text producers and plays avery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al texts. The study of political metaphor and its transl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is paper selects corpora from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in 2015 and summarizes the typical types of po-litical metaphor and analyzes their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ort so as to dig o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regularities of different metaphor types in political texts.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report mainly includes travel metaphor, architectural metaphor and war metaphor, which can make politicians convey political thought effectively; 2)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vehicles in source language;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cognitive way of readers are the root reasons for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en translating political metaphors. KeywordsCognitive Metaphor, Political Metaphors, Vehicles in Source Language, Regularity of Translation政论文本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规律李 一,卢卫中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收稿日期:2017年4月28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8日摘 要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隐喻也是人类主要的、基本的生存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7个法治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7个法治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7个法治关键词文丨宿广田1、依法履职 原文: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第一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2、环保督察执法原文: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优化能源和运输结构。

稳妥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

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

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下降。

加强生态环保督察执法。

3、军人合法权益 原文:继续提高优抚、低保等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所有符合条件人员。

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4、法治政府 原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5、食药安全监管原文:改革和加强应急管理,及时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数量继续下降。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6、扫黑除恶原文: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7、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原文:认真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正“四风”。

8、用法治化手段巩固改革成果原文: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9、法治化营商环境 原文: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活跃。

10、优化执法方式 原文: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

11、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原文: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处罚事项,坚决治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

绘制新蓝图

绘制新蓝图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绘制新蓝图从各省区市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的决心和信心来看,未来中国的美好蓝图已经化为中国人民扎扎实实的行动,以奋斗创造了历史的中国人,也将用实干成就未来。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鄂璠28 小康INSIGHT CHINA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2月21日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用大量篇幅制定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方略,并提出设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

这也是21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三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新年伊始,31个省区市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在各地对未来一年和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规划中,都可以看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

“乡村”和“乡村振兴”,都是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除此之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等等,也是各地强调的核心。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变化:更加强调体系建设随着各地省级两会的陆续召开,各省区市政府纷纷亮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与不足,对未来一年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进行部署与规划。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去年,《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28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数据分析梳理(截至2020年3月上旬刊发稿时,四川省两会、云南省两会尚未召开,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尚未刊发全文),将每个省区市出现频次位列前十的词汇进行了提炼(部分省区市因有并列排名的频次,故词汇总数超过了10个;对部分无分析意义的词汇未列入数据分析整理词汇单),总共梳理出39个高频词汇。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学特征及英译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学特征及英译
的上 下 文 和文 体 风 格 选择 用 词 , 到实 处 。 说
“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 、 节奏和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处理好保 持经济平 稳较快发展 、 调整好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 系。还要管
理 好 通胀 预 期 、 定 物 价 总水 平 ” 稳 。
W e n e o man a n c n i ut n t bl y i u oii s e d t i ti o t i a d sa i t n o r p l e . n y i c W e n e o s i f l a d e t e r l t n h p b t e it i ig e d t k l u l h n l h e ai s i ewe n man an n l y o se d n a i c n mi d v l p n ,r sr cu n h c n my ta y a d r pd e o o c e e o me t e tu t r g t e e o o i
治含义。
22 缩 略 词 汇 .
准确是政 治翻译的基本要求 ,政府工作报 告》 《 事关 国家 大
事, 每一句话 、 每一个词都是经过字斟 句酌 、 反复修改后定稿 的, 均有准确定义 。其 中有不少有政治含义的词汇 , 特别是涉及到方 针政策和国家 主权的 , 必须吃透原文 , 多从政治方 面进行 深入 解
译 时应 避免使用冗长 的语句 , 能一一对应地 翻译 , 不 也不能使用 华 丽的辞藻 ,尊严 ” “ 的本义始终 与秩序 、 等级 、 特权 、 禁忌等因素 相联 系。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 、 同的使用范 围和不 同的语境 中, 不 其含义也不尽相同。这里 , 温总理意在强调使人 民的经济和生活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次数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次数

解读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03月05日 16:14来源:凤凰资讯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

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

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在1979年之前的,文革当中那些充满“斗争”的词汇,比如反攻倒算等,在197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后,便从此消失了。

改革的字眼,开始出现,而且频率逐渐增多。

经过对历年改革出现频次的梳理发现,经过第一轮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呼声极为强烈。

此后,邓小平南巡之后,新一轮改革出现,改革逐步走向平稳。

但在平稳中,每逢政府换届年,改革便攀升。

但十八大之后的2013年,改变了这一规律。

从数据的曲线可以看出,2013年之后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现频率并没有因为是“平年”而减弱,反之逐年增多,今年达到86次。

这跟当前政府深化改革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今年作为改革关键年,改革的高频出现,再次释放了改革持续加码的信号。

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价格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军队改革等等,这些都是要继续啃的硬骨头。

与改革相对应的,依法治国等词汇,在上世纪90年开始出现,随之“服务型政府这类词汇,也开始上升。

由于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词汇也高调出现。

而经济一直是改革年代的高频词汇。

2017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盘点

2017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盘点

2017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盘点2017年03月13日11:00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分享到:∙∙∙∙∙早春时节,“两会时间”再度开启。

《网络舆情》杂志对相关专题进行评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部长通道”等成为舆论关注的热题。

政府工作报告催生多个热词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催生“热词”在互联网舆论场中传播,今年也不例外。

“万众创新”“新官不理旧账”“节用裕民”“僵尸企业”等,在舆论场被援引次数较多。

从舆情热度指数来看,GDP增长目标、改善民生、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三个舆论焦点。

人民日报、中国政府网的微博、微信,在第一时间总结了全国两会的十二大新词,包括“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从传播数据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等新词最热,受到各群体关注,成为新晋网红。

另外,“蓝天保卫战”最受20岁以下群体关注,“居住属性”更受女性群体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文本首次印上二维码,“扫一扫”纵览执政数据,网民热赞传播创新彰显治理创新。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过程也是舆论焦点所在。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报告收集整理了1270条反馈意见,还广泛开展了网上调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新京报》评论,李克强总理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实”“精”“活”等七点要求。

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不交个税?3月7日,有两位官员谈到个税,引发热议。

一位是财政部部长肖捷,在记者会上提到几点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

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至于大家关心的提高免征额,肖捷说,将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

从政府工作报告透视A股2012九大关键词

从政府工作报告透视A股2012九大关键词

从政府工作报告透视A股2012九大关键词2012年03月11日 00:12李文艺成都商报手机免费访问 |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45)现价:2439.46涨跌:19.19涨幅:0.79%总手:100624055 金额(万):10041148 换手率:3.24%4、8、14,这几个数字放在一起能组成什么?在关注“两会”者的眼中,4、8、14分别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CPI控制在4%左右、GDP增速自2005年来首次不保8、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4%。

主力释放重要信号(附股)机构资金流向已出现巨变!免费的Level-2高速行情收费软件强大功能限时免费而4、8、14分别指代的CPI、GDP、M2将在2012年让A股市场出彩。

数据关键词7.5%GDP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最受关注的是将GDP(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下调为7.5%,自2005年以来,这一预期目标一直都设定的是8%,尽管每年的实际增长幅度都远远超过8%的目标。

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下调GDP预期目标显示出今年政府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由重视数量转向了重视质量。

回顾过去8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的预设目标值是7%,此后的2005年至2011年,这一预期目标连续7年被确定为8%。

2012年下调目标值,将此设定为7.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事实上,从历年经验来看,经济实际增速总是远高于政府目标,因此2012年的下调,更多的是反映了政府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数量转向质量,加大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而不是把7.5%作为经济调控的实际目标。

市场预期,如果经济季度同比增速维持在7.5%以上,政府就不会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而只会进行微调。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几乎贯穿全文,着重突出对重点领域的改革,如财税金融体制,电价管理及收入分配等,加大对经济减速的容忍度也体现出政府对改革的决心。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Vol.43No.12024年1月第43卷第1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2024DOI:10.19493/ki.issn1673-8004.2024.01.012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1],标志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质量优先的发展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题。

党的十九大及之后的历次会议关于高质量发展所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九大之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的研究综述主要从经济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SSCI 期刊论文统计分析江莉,叶娟(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社会等领域学术研究的“指挥棒”。

有鉴于此,以2018—2022年中国知网CSSCI 来源期刊所发表的高质量发展相关主题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可以初步总结出该主题五年来的研究现状呈现以下基本特征: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研究为核心,不断拓展非经济领域新方向,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日益融合。

同时也对高质量发展后续研究加以展望:研究内容以经济领域为重点进行多元化发展,研究对象“变”与“不变”并存,跨学科研究方法与视角需持续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词频分析法;新发展理念中图分类号:D61;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24)01-0115-11收稿日期:2023-06-13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数智时代高校思想舆论领域‘三个地带’的识别与应对研究”(2023AH050529)。

浅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作者:郑婷婷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1年第02期摘要:在2010年“两会”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由此可见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际,本文在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想要为进一步改革明确道路和方向。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难题;措施一、引言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这一措施为我国稳步前进,取得社会发展、政治民主、经济进步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历年国务院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均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重要性。

正是我国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也正说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

改革至今,政治体制改革已逐步展开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同时由于我国国情比较特殊,改革难度也较大,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到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从内部来看,改革开放31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这为我国迈入世界强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然而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又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其中尤以贪污腐败等现象最为严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自然而然需要对现今的政治体制进行有效地改革。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能还老百姓以公平与正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否则,政治改革甚至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所带来的成果都将一去不复返。

从外部来看,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等的发展,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也慢慢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社会的压力增加。

2016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议题

2016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议题

2016年全国两会十大热点议题2016年全国两会关键词一:改革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去年,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词。

过去一年,备受瞩目的公车改革、司法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纷纷启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民众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破题收效;面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革如何实现“国民共进”;面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应民生关切……今年全国两会,“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2016年全国两会关键词二:反腐聚焦:“打虎拍蝇”剑指何方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话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入到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

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目。

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样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议题。

2016年全国两会关键词三:依法治国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之一,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面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又一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高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会高度关注。

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设计”紧张施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法”将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元年,人们期待,“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

篇一:201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1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本次报告共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个部分是2015年工作回顾;第二个部分是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第三部分是2015年重点工作。

在对2013年工作回顾中,李总理提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同时,李总理进一步分析了2013年取得以上成绩的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

二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三是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在对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李总理提到了以下几点原则和政策取向。

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在对201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中,李总理指出以下内容应该被予以高度重视:一是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主要包括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

二是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主要包括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

三是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主要通过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这几点来实现。

最后李总理提到了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

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政治语料态度资源的比较研究 ——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政治语料态度资源的比较研究 ——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积极话语分析视角下政治语料态度资源的比较研究——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摘要:本研究选取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和《美国国情咨文》,借助UAM语料库标记工具对两个文本中的态度资源进行统计与比较分析,对比两者的语言特征及在态度资源上呈现的语言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两国的该政治语料中,积极词汇的使用频率都大于甚至远大于消极词汇的使用频率。

而在相同类型词汇比较中,鉴赏类词汇、情感类词汇和判定类词汇的使用中,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积极词汇比例要大于美国国情咨文。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理论;语料库比较;政治文献1.引言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的国情咨文,本质上都是回顾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以及提出未来规划的政府语料,是分析两国政府态度的权威文献。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是全面客观、突出重点、富有新意、文风朴实,主要面向对象是全体中国公民。

美国国情咨文是经历了起源、初期、中断恢复、变革四个阶段后形成的美国“政府工作报告”,如今其主要面向对象是美国选民和更广泛的海外听众。

本研究通过对比这两个政治语料的态度资源,研究其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态度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从而理解中美两国面对政治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提高对于大国关系的正确认知。

2.理论基础(1)积极话语分析。

1979年,英国East Amglia大学的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倡导“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1]。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通过分析语篇的特点,以“揭露”、“批判”、“否定”的态度进行揭示话语立场,其分析主要持批判的态度,重视批评[2]。

迄今为止, 批评话语分析的最大贡献是通过解剖大量而具体的真实语料,以客观的语言证据和详尽的分析,向人们揭示话语与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达到对现有社会制度进行解构的目的。

然而,这种方法和动机在有些语言学家看来是过于消极的[3]。

积极话语分析由Martin教授首次提出,主张积极改革并解决社会不平等现象,以“友善”、“宽松”、“和谐”的态度,以“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语言分析,引导分析走向积极的结果[2] ,旨在从正面积极角度揭示话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从建设性角度引导读者采取正面友好的态度分析话语,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指导[4]。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行业热点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行业热点

又是一年两会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丨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全国两会使命特洙、任务重大、意义非凡,对我们石油和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将产生的重要影响也不言而喻。

通过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本刊编辑部整理了一i与行业相关的两会热词,通过这些热词,我们或许可以梳理出一些*# 0 m思路,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找到方向。

中国石油和化工2021 -03“十四五”规刻“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摘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一百周年。

在此节点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意义重大。

3月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将聚焦“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实施,深人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

据了解,此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战略,明确了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规划轮廓已 经呈现。

《建议》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 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 建设等12个方面明确了思路,作出部署。

十三届全 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将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纲要,有关量化指标将确定。

聚焦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语

聚焦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语

聚焦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语
王爱忠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均突出以时事热点为背景材料和考查载体。

而每年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中考命题者青睐的最重要的时事热点之一。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政府工作报告》时事热点关键语的把握是中考复习备考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笔者对有关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事热点的中考主观题作出预测,希望对考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总页数】16页(P14-29)
【作者】王爱忠
【作者单位】山东省曹县大集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的政策议题分析
2.《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的政策议题分析--以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的政策议题分析
4.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分析
5.绘就“大写意”精雕“工笔画”——聚焦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之信息通信业关键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03 收入与分配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

国家财政易混易错点主标题:国家财政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财政难度:3重要程度:5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1、国债构成财政收入,所以要多发行。

(×)提示:国债也构成国家财政收人,国债的发行确实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国债并非无偿占有,国家每年都需要大量支出财政资金来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以国债的规模要适度。

2、分配的结果只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但这只是为分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财政收入还要受到分配政策的制约,这里的分配政策,就是如何在分配过程中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关系的问题。

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提示:财政赤字意味着支出较多,有扩大总需求的效应,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4、财政收入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提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性因素,财政收入不可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5、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只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

(×)提示: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长。

6、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提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要国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本题中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进而扩大消费。

《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的政策议题分析--以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语、词频的政策议题分析--以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作者: 马瑶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15-1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2期
主题词: 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语 词频分析
摘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出现了许多新亮点,重点提及的领域都会成为一年当中行情的标杆,将直接主导市场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所以需要我们仔细阅读.通过对报告中关键词的解析以及词频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中政策的重点支持范围.。

政府工作报告 30大关键词 聚焦民生 情系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 30大关键词 聚焦民生 情系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 30大关键词聚焦民生情系民生作者:来源:《荣誉杂志》2011年第02期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吴邦国在开幕会上宣布,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应到代表2979人,今天的会议出席2923人,缺席56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百姓民生,从细微处可以看出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关切。

回顾“十一•五”成就之十大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达39.8万亿元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着提高,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政策措施。

“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

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03月05日 16:14来源:凤凰资讯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

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

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在1979年之前的,文革当中那些充满“斗争”的词汇,比如反攻倒算等,在197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后,便从此消失了。

改革的字眼,开始出现,而且频率逐渐增多。

经过对历年改革出现频次的梳理发现,经过第一轮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呼声极为强烈。

此后,邓小平南巡之后,新一轮改革出现,改革逐步走向平稳。

但在平稳中,每逢政府换届年,改革便攀升。

但十八大之后的2013年,改变了这一规律。

从数据的曲线可以看出,2013年之后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现频率并没有因为是“平年”而减弱,反之逐年增多,今年达到86次。

这跟当前政府深化改革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今年作为改革关键年,改革的高频出现,再次释放了改革持续加码的信号。

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价格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军队改革等等,这些都是要继续啃的硬骨头。

与改革相对应的,依法治国等词汇,在上世纪90年开始出现,随之“服务型政府这类词汇,也开始上升。

由于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词汇也高调出现。

而经济一直是改革年代的高频词汇。

这说明,历年改革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发展经济上。

于是,我们看到自从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入GDP的概念,GDP的总量不断增长。

此后出现了两个拐点,一个是2012年温家宝总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时,将八年来一直控制在8%左右的增长目标,下调至7.5%。

第二个拐点出现在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GDP增长目标再次下调至7%左右。

这是在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确立的。

但总理在报告中所谈及的创业、以及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等等,都释放出确立这一目标的自信——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采取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货、社会政策托底的基本思路。

还有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所突出的三个重点——京津冀优质生产要素聚集,长江经济带生产要素由东向西、由沿海想内地扩散、一带一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在改善民生上,应对就业和扶贫。

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是当前经济局势的一个基本判断。

所以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目的,则是致力于平衡经济增长与改革的关系。

经济与改革的目的,则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所以,发展是改革年代出现最高的词汇。

但是发展的前后要义,则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2003年之前的改革年代里,与发展相关联的词汇,多是经济、技术、企业、市场等词汇。

这说明,早起改革的目标,是增长经济。

而进入2003年之后,与发展相关联的词汇,则逐渐变成了建设、社会。

带来这一改变因素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对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综合治理等问题的持续关注,“社会”一词逐渐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流词汇,与社会相关联最多的词汇,便是和谐。

由此也看到,以发展为主题的改革重点,随之发生了改变。

从过去的经济领域逐渐转移到社会层面。

之后,三农问题、社保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不断出现,成为政府工作报告里不可回避的话题。

进入十八大之后,社会方面的改革重点,放在了社会建设上。

为了培育社会组织,这便要求政府要进行简政放权。

随之,“政府”一词也成为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2013年、2014年、2015年,政府出现的频次均保持在40次以上。

而与政府相关联较多的,如服务、保障以及制度。

此类的关联,说明政府将会以制度来确保简政放权的实施。

而要落实,重要环节就是官员。

于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以网络流行词汇“任性”,注解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有权不能任性”。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20年来首提治“庸官懒政”。

此前,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提过“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而李克强以开创先河的方式,更进一步。

事实上,在两会之前的2月26日,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就提出,“懒政导致中央的好政策梗阻在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严重影响了改革效率,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如今,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庸官懒政,可能将如同反腐一样严厉。

反腐追求廉洁、整治庸官懒政则追求效率,以此确保在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能够落到实处,能够让人民对改革有获得感。

(文/特约评论员马想斌)
【附数据】
1、从1979年到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发展:5431
经济:4257
改革:2682
建设:3102
社会:3193
企业:2210
人民:1708
市场:1176
农村:1011
收入:667
2、改革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次数
1979年:18次
1980年:22次
1983年:71次
1985年:99次
1986年:106次
1987年:112次
1988年:164次
1989年:63次
1990年:44次
1991年:46次
1993年:68次1994年:70次1995年:71次1996年:67次1997年:52次1998年:78次1999年:56次2000年:50次2001年:57次2002年:54次2003年:91次2004年:51次2005年:80次2006年:70次2007年:66次2008年:94次2009年:61次2010年:64次2011年:59次2012年:67次2013年:51次2014年:77次
3、关于GDP的增长数据和增长率,单位:万亿元1993年:3.55 13.4%
1994年:4.38 11.8%
1995年:6.079 10.2%
1996年:7.11 9.7%
1997年:7.8 9.3%
1998年:8.4 7.8%
1999年:8.96 7.6%
2000年:9.92 8.4%
2001年:10.96 8.3%
2002年:12.03 9.1%
2003年:13.58 10%
2004年:15.98 10.1%
2005年:18.23 9.9%
2006年:20.94 10.7%
2007年:24.66 14.2%
2008年:30 9%
2009年:33.5 8.7%
2010年:39.8 10.5%
2011年:47.2 9.2%
2012年:51.9 7.8%
2013年:56.9 7.5%
2014年:63.6 7.4%
4、GDP增长目标
2008年——2011年:8%左右
2012年到2014年:7.5%
2015年:7%
备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

1985年开始,中国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