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范文(2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d054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e.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范文设计说明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实践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
1.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
新课伊始,设计了“抢答比赛”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
2.引导自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猜想、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了新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学生准备直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吧。
(出示课件)1.抢答比赛1。
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1米=( )厘米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回答)2.抢答比赛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米?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够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探究新知,实验验证1.教学教材70页例6。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af05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5.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掌握不同面积单位间的转换方法;2.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的面积单位,如广场、公顷等;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应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2.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方法;3.实际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难点1.掌握进率的概念及其应用;2.学生对于不同场景下使用的面积单位的认知;3.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1.画板、彩笔、橡皮等教学用具;2.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单位的长方形纸片,请学生观察两者面积差别,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不同单位的面积大小。
讲解(10分钟)1.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介绍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如,1平方米等于10,000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单位中,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为1:10,000。
教师可以将这些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方法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建筑面积常常用平方米来计算;而在农业生产中,通常会使用公顷这一面积单位。
教师可以通过样例的介绍以及实际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应用场景。
3.实际应用题目的解决方法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考虑如何将不同的面积单位转换,并计算出准确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多个案例的讲解来带领学生体验如何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
练习(20分钟)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行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教师可以通过教室大屏幕的投影来分享不同练习题的题目情况和答案。
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找出答案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总结(5分钟)最后,教师将通过总结来强化学生对于面积单位进率概念以及应用的理解,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这类型问题的方法,并展示学生们完成的练习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0ee7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6.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
2.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3. 面积单位间进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 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操作实践,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3. 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2.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不同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尝试将两个图形的面积进行换算,找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 展示:各组汇报探究成果,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和换算方法。
4. 练习: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进行计算,如:一个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2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厘米是多少?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6. 作业:布置一道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概念理解,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实际问题解决等。
3. 评价标准:能正确理解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概念,熟练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还有哪些数学概念之间存在进率,如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9567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3.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概念和意义。
2.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转换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其转换方法。
2. 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面积单位卡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3.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如教室地面面积、家庭花园面积等,引导学生关注面积单位。
2. 新课导入:介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进行面积单位间的转换,如将20 平方分米转换为平方米。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面积单位间进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教室墙面的面积。
5. 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花园的面积,并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1742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8.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运用面积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 面积单位换算表格。
2. 实际问题情境素材。
3.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完成练习题。
3. 课堂讲解: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出示面积单位换算表格,让学生明确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实例解析:出示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环节:观察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2. 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有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2. 针对课后作业,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3. 针对教学评估,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更多相关的知识。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例,运用面积单位进行解答。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全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ada565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9.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全套►教学内容教科书P70-71例6、例7及"做一做〃,教科书P73~74〃练习十六〃第L2、3、5、9题。
►教学目标1.在观察、实践、操作等活动中,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从而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A教学重点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
A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学情预设】学生回答〃有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学得很好,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由已知的问题引发新的问题,让学生自然地接受新的挑战。
二、合作探究1.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推导1平方分米=IOo平方厘米。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例6o师:你们能计算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独立研究,可以利用学具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看谁的方法多。
【学情预设】预设1:大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预设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所以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是IXl=I(平方分米)。
预设3: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分米=IOo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师:同学们很棒,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推理的方法得出了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6ab7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面积概念复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巩固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面积是二维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复习面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测量和应用。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回顾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面积的理解。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第二章:平方米与平方分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
让学生学会进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转换。
2.2 教学内容介绍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转换。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转换。
第三章:平方厘米与平方米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关系。
让学生学会进行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转换。
3.2 教学内容介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转换。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关系。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转换。
第四章:公顷与平方米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让学生学会进行公顷和平方米的转换。
4.2 教学内容介绍公顷和平方米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公顷和平方米的转换。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公顷和平方米的转换。
第五章:练习与巩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2 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练习,巩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识。
5.3 教学活动设计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不同面积单位间的转换。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讲解解题方法。
教师进行解答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第六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计算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计算方法。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86cf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e.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2. 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 难点: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房间的面积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总结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巩固新知: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面积单位进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面积单位间进率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思维过程,评价其运用面积单位进率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面积单位间进率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 在实际问题解决环节,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他们运用面积单位进率进行计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ea95b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7.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2.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正确使用不同的面积单位;3.能够对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建立面积单位概念;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2.单位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计算与单位转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观察教师手中的不同面积单位的量规,引导学生回忆上一章学习过的长度单位,过渡到本章面积单位的学习。
向学生提问:“你听说过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吗?”为学生普及不同面积单位的名称和意义。
2. 探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引导学生回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而引入面积单位的进率概念。
如向学生提问:“1平方米是多少平方分米?”,并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巩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
3. 单位之间的转换讲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以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为例,通过具体的计算式和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4. 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计算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将图形内部分割为简单的图形,如矩形、三角形、梯形等,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求面积的方法进行计算,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
5. 实际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实例,了解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房屋的面积、果园的面积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面积单位的概念;2.导入新知和提问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面积计算和单位转换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计算能力,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和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重点突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让学生掌握单位转换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a51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e.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并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思维逻辑和数学推理能力。
2. 教学内容知识点- 平方米(㎡)和平方厘米(cm²)之间的换算;-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km²)之间的换算;- 平方千米(km²)和公顷(ha)之间的换算。
技能要求- 能够正确运用换算关系进行面积单位的转换;- 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房间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等。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例如:公顷是由多少平方米组成的?步骤二:研究新知- 向学生介绍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讲解。
- 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面积,并要求学生用平方米和平方厘米表示。
- 向学生介绍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讲解。
- 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较大面积的场景,例如城市的面积,并要求学生用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表示。
步骤三:巩固与拓展- 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面积单位间的转换,巩固所学内容。
-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片土地有多少平方千米,如果以公顷为单位又有多少公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回答、书面练等形式进行评估,确保学生掌握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5. 参考资料- 幼儿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程》以上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f510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b.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 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四、教学准备:1. 面积单位卡片。
2. 面积单位转换表格。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引导学生观察面积单位卡片,发现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1平方米转换为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转换为平方厘米,1平方米转换为平方厘米。
3. 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转换。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过程。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面积、学校面积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作业布置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公式等,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
5.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5.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d953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a.png)
5.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使用教材第五章的第一节来教这个概念。
我们会讨论面积单位的概念,包括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并且学习它们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且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这个概念可能会对学生有些难以理解,所以我会特别强调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我会使用实际的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比如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及一些面积单位的小卡片。
学生则需要准备他们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这个概念。
我会拿出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米,然后我会问学生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他们会说1平方米。
然后我会再拿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我会问他们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会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01平方米。
这个实践情景会让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给他们一些面积单位转换的问题,让他们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这样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表示。
答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也就是0.15平方米,或者150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让学生反思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是否理解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我选择了正方形和长方形作为实物教具。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6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3fa5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6.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6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方法,熟练地进行换算。
2.培养学生类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难点熟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填空: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二、新授。
1.教学例3.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教师提问: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个大?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是多少个100平方厘米?教师板书: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2.教学例4.例4.根据量得的长和宽算出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合多少平方分米?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桌面的面积?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板书:120×55=6600(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个大?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几个100平方厘米?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样想?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换算时有什么规律?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400厘米=()分米=()厘米(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4)17平方米=()平方分米(5)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6)9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
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
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时有什么规律?五、课后作业.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85平方米=()平方分米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4分米,宽25分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芹菜160千克。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5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c3f63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e.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0~132页的例1~例3及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十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能够进行面积间的换算,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会把高级单位的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各数。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边长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思考1、米、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估计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1、猜想验证,悟出进率。
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想办法来说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选择出比较好的方法。
(学生大致想出如下方法:○1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摆1平方厘米,看有多少个?○2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平方厘米,可得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3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就是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生小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迁移类推,理解进率。
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立思考,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加以说明)。
3、总结概括,掌握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可见:每相邻的两个是100。
三、应用拓展,巩固进率1、例3:一块正方形的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1)学生自立完成。
(2)汇报个人的推想过程。
(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做一做:(学生说出推想过程)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6平方米=()平方分米四、综合训练1、练习三十的第1题(提醒学生先看清楚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还是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然后再做)。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17ed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f.png)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第一章:面积单位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二维图形的大小。
2. 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 让学生能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面积是二维图形的大小。
2. 常用面积单位:介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常用面积单位。
3. 面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面积的概念。
2. 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常用面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3. 检查学生对面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2. 让学生能够进行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1. 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介绍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让学生自主探索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进率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换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2. 让学生能够进行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1. 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介绍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让学生自主探索平方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aa15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6.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面积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 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面积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运用进率进行面积计算。
2. 难点: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道具。
2. 练习题、作业纸。
3.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一、引入:从生活实例出发,如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单位之间是否有进率呢?二、讲解: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练习: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面积计算。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如:某个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是平方分米或平方厘米呢?五、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巩固练习:出示一些有关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具的面积、房间面积等。
八、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其应用。
九、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面积单位间进率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5b89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6.png)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第一章:面积单位的概念介绍1.1 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定义,即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平面大小。
1.2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图形,让学生理解不同面积单位的意义和应用。
第二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1 进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一个单位是另一个单位的多少倍。
2.2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一个面积单位转换成另一个单位,例如将平方厘米转换成平方米。
2.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表:让学生记住常见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三章:面积单位换算的计算方法3.1 换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即通过乘以或除以进率来进行换算。
3.2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
3.3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第四章:应用题练习4.1 引入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将一个图形的面积转换成不同单位。
4.2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4.3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章所学的内容,包括面积单位的概念、进率、换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5.2 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灵活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六章:面积单位的实际测量6.1 引入实际测量: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工具(如尺子、测量仪器)来测量物体的面积。
6.2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不同图形的面积,并记录数据。
6.3 测量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或家中进行面积的实际测量,增强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第七章:面积单位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7.1 引入几何图形: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了解它们的面积公式。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1607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2.png)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单位吗?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展示与面积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对面积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概念解释(10分钟)在学生对面积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进行面积的概念解释。
让学生了解面积是一个二维概念,指的是平面上被线所包围的部分。
3.单位换算(20分钟)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亩等。
然后,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计算。
例如:1平方米=0.0001平方千米1平方米=0.0001公顷1平方米=0.0015亩4.实际应用(20分钟)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例如:甲地的面积是1500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是多少?乙地的面积是2公顷,换算成平方米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在指导下进行讲解和答疑。
5.总结归纳(10分钟)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强调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实际问题进行计算,让学生能在实际应用中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2.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学图片、实物等。
2.各种面积单位的换算表格。
3.题目和实际应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并能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初步学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一个。
2、学生准备一张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模型若干个;尺子、铅笔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问题
1、回忆。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教师板书: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质疑。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那么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3、学生猜测。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同学们看书本,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白色正方形,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可以用学具袋中1平方厘米的方块,或者尺子、铅笔等学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类情况:
方法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方法②:用尺量正方形的边,边长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方法③: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4)小结: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
同学们真聪明。
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几?
(5)结论。
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那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来?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通过上面的动手操作,我们已经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根据前面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写下来。
(先自己写一写,再小组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几?引导学生将常用长度间的进率与相应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对比,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找一找,相邻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进率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4、巩固练习。
(1)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判断。
①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②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③50平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