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a59a2a28e9951e79b8927fb.png)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肾健脾调经汤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成功治愈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55.9%,观察组患者成功治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卵子发育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补肾化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在不排卵性不孕中占主要地位[1]。
PCOS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殖健康疾病,还会由于内分泌的失调进一步增加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病、高血压等危险。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3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开展中医辩证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
对照组中,年龄17~31岁,平均年龄(25.1±2.1)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9±1.3)年;观察组中,年龄16~33岁,平均年龄(26.2±2.3)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病程(4.1±1.2)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克罗米芬的西药治疗,50mg/次,1次/d,于自然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子宫出血的第5d开始,连续5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5个月。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辩证的治疗方法,方取补肾化瘀祛痰方,药方组成:红花5g、桃仁5g、泽泻5g、地龙5g、淫羊藿10g、菟丝子10g、山萸肉10g、当归15g、赤芍15g、益母草15g、瓦楞子15g、皂角刺15g、枸杞20g、桑椹子20g,阳虚较重者增加巴戟天与锁阳,血瘀较重者增加桃仁、红花的剂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65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65](https://img.taocdn.com/s3/m/8d54aef10b4c2e3f56276317.png)
3.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临床表现不但有生殖障碍,闭经、月经稀发、不孕、卵巢形态改变,性激素分泌失常,还有因雄激素过高导致的多毛和痤疮,代谢障碍导致的肥胖、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其引起的黑棘皮症等[5],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病因复杂、病理改变多样、临床表现亦多样、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杂疾病,不但不同患者表现不一,同一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各异,这给辩证论治带来困难。
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因此,治疗时以补肾治其本,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治其标。标本同治,同时应与走串通络药配伍应用。此外,还可结合月经的不同时期。血海盈亏变化而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即“补肾-活血化瘀-补肾-活血调经”周期性选方用药。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瘀血及痰湿的轻重来决定扶正固本和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的先后及所用药量的多少,还可配合针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0g,川芎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枳壳1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乌药10g,香附10g,丹皮10g,甘草5g。全方有行气活血,逐瘀破结之功,对于气滞血瘀经闭、痛经、月经过少等有较好的疗效。若心烦易怒者,酌加青皮、木香、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疏肝解郁,行气宽中;若腹内有痞块者,则加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消痞块。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6e73f3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e.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以痰湿为主,且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而致病。
临床应用多以虚实夹杂多见,辨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舌脉分为青春期和育龄期两个阶段。
青春期注重在于调经,育龄期则以助孕为主。
根据临床体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的特点,常配以涤痰软坚、化瘀消症之药品。
临床通常分为肾虚证、脾虚痰湿证、气滞血瘀证、肝经郁火证以及肾虚证,月经初潮迟滞,后期量较少、色淡、质稀,婚后日久不孕,面色无华、腰膝酸软、乏力、畏寒等。
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补肾调经,多以右归丸为基础加减。
脾虚痰湿证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四肢倦怠,疲乏无力,婚久不孕等,治疗以化湿除湿,通络调经,多在苍附导痰丸基础上加减。
气滞血瘀证临床多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经行有块、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胀满拒按、乳房胀痛、舌暗红有瘀点、瘀斑及脉沉涩或沉涩悬。
治疗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经,多在膈下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
肝经郁火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治以疏肝理气、泻火调经,多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中医辨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7c3be9c8d376eeaeaa315b.png)
梦, 口苦 口臭 , 月经 稀少 , 甚 至经闭不孕 , 小便黄 赤 , 大便干结 ,
舌红苔黄 , 脉弦数 。治 以清肝泻火 , 佐 以疏肝理气 , 方用丹栀逍
任, 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 卵。 若肝血亏虚或肝失疏泄 , 则气 机失调 , 气血不畅 , 均是造成不孕的病理基础。 现代西 医学研 究表 明内分泌紊乱 引起卵巢 被膜纤维 化增 厚, 双侧卵巢增大 , 使卵巢 内血流量供应不足 , 形成生殖 内环境
[ 1 ] 李 亚平. 补 肾化痰软坚法 治疗多囊 卵巢综 合征 3 0 例 中 医杂 志 , 2 0 0 1 , 4 2 ( 6 ) : 3 7 6 . 【 2 ] 林金芳 , 李昕 , 朱铭伟. 多囊 卵巢综合征 的分型探讨 [ J ] . 中华妇产 科
杂志 , 2 0 0 6 , 4 1 ( 1 0 ) : 6 8 4 — 6 8 7 .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1 8 )
治疗 , 观察组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加 用双 岐杆 菌二联活茵颗粒治
2 次测定的平均值。治愈 : 总胆红素 < 2 1 m o l / L , 黄疸基本消失 ; 显效: 总胆红素 < 8 5 m o l / L , 黄疸 显著减轻 ; 有效 : 总胆红 素为
8 5 — 1 7 1 mo l / L , 黄疸有所减轻 ; 无效 : 总胆红素仍 > 1 7 1 m o l / L , 黄疸无变化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结果 : 5 0 例患者 中治愈 4 0例占 8 0 %, 其中 5例第 2 年妊
娠。有效 7 例占 1 4 %, 无效 3 例占6 %, 总有效率 为 9 4 %。
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49b8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影响约5-10%的育龄女性。
该病症以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并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复杂情况。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本文旨在综述中医中药在PCOS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方法的探索以及临床试验的成果,以期为推动中医中药在PCO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PCOS的病因病机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
中医中药对于PCOS的病因病机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肾、肝、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
肾虚是导致PCOS 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肾虚可导致冲任失调,胞宫失养,从而引发月经不调和不孕。
肾虚还可影响水液代谢,导致痰湿内生,进一步加重PCOS的病理改变。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肝气郁结是PCOS的另一重要病机。
情志不畅、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均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肝气郁结可致冲任失调,胞宫气滞血瘀,从而引发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虚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胞宫失养,同时脾虚还可影响水湿代谢,导致痰湿内生。
痰湿阻滞胞宫,可加重PCOS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肥胖、多毛、痤疮等症状。
PCOS的病因病机涉及肾、肝、脾等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
中医中药治疗PCOS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补肾、疏肝、健脾等治法,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中医中药治疗PCOS还应注重整体调理,结合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1e274e5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7.png)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该病已成为不孕症妇女的高发病因之一,根据长期跟师山西省名中医张文红教授以及笔者多年的临证经验,对PCOS的辨证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论治;周期治疗引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多囊卵巢属于轻型阶段,当患者处于该阶段时,其机体呈现出亚健康状态,该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毛、过度肥胖、不孕、闭经等。
在不孕症患者中,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应用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一系列促排卵剂药物来治疗,并且还会加入相应激素进行调整,但是患者卵巢易承担较大的超敏感风险[1-3]。
随着近年来中医对于该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共收治88例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将中医辨证应用在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肝血是月经形成物质基础,肝肾同源,月经的形成与肾气充、天癸盛、冲任盈以及脾的运化和肝的正常疏泄有关。
中医认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是女子月经形成的关键,临床诸多医家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肾、脾、肝,肾虚为主要病机,主要致病因素为血瘀、痰湿、肝郁等。
1.1肾虚血瘀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若先天肾精不足,则女子天癸不足,冲任失养,精血无以为生。
《妇人规》曰:“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
”《傅青主女科》言“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说明肾气足则冲任盈,月经可规律来潮。
肾气不足则无以化生精血,冲任不盈而至月经失调。
再者肾虚可致气血推动无力,冲任瘀阻,有碍卵泡排出。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气不足多为PCOS的主要病机,患者临床可多见经期推迟、闭经、月经过少、不孕;如肾气虚弱,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则可导致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情况;如肾火不足,则可见小腹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40ac982e3f5727a4e9624e.png)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中医辨证;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目前,临床上对该症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报告》等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主要分为肾虚血瘀、痰湿、肝经郁等类型,其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在患者知情且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共20例,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30.2±1.5)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3±2.1)年。
观察组共20例,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9.5±1.3)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2±2.3)年。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55762f4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0.png)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019-12-08 08:18:20)中医学虽⽆多囊卵巢综合症这⼀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与“⽉经失调”、“闭经”“不⽣孕”、“症瘕”等有相似之处。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瘀、肝郁、阴虚。
肾虚,冲脉失养,以致⽉经后期甚⾄闭经或不孕;痰凝或⾎瘀,胞脉受阻,冲脉不通,故⽉经不调、不孕;肝郁化⽕或阴虚内热,热伤冲脉,冲脉失调则发⽣⽉经不调或不孕。
涉及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并有痰湿、瘀⾎等病理产物,使肾天癸冲任调节功能紊乱。
其中肾虚是发病关键,痰湿、瘀⾎内阻为其常见的病理环节。
数种病因病机常相互错杂,同时并存,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
1、肾⽓虚弱先天不⾜,禀赋薄弱,肾⽓不⾜,天癸不能按时泌⾄,或过早婚配,房事过度肾⽓受损,经⾎亏少,冲任不盛,任脉不通,导致⽉经量少、⽉经后期,乃⾄闭经或不孕。
2、瘀⾎内阻情志不畅,肝⽓郁结,⽓滞⾎瘀;或⽉经不畅,或产后余⾎未尽,留滞成痰;或⽓虚不⾜,⽆⼒推动经⾎运⾏,脉络枯涩,因虚⽽痰。
痰阻冲任,⽓⾎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膏粱厚味,或饮⾷失节,损伤脾胃,脾⽓不健,运⾏失常,⽔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留蓄体内,阻滞⽓机,影响经脉畅⾏,冲任不通,⽉事失调,或⽉经延后,或经闭不⾏,或成症瘕,乃⾄不孕。
4、肝⽓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机郁结,郁久化⽕,⼲扰冲任,⾎海不宁,⽉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经脉敏感,⽓动则伤神,伤神则损肝肾,乱⽓⾎,从⽽紊乱内环境,抑制内脏功能。
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临床症状不孕,⽉经改变,如⽉经量少,稀发,闭经、功能性⼦宫出⾎,不排卵以及黄体功能不全,在B超下发现,双侧卵巢增⼤,多个卵泡囊性变,内分泌检测,LH与FSH失常,雄激素过⾼。
我们就会很清楚地发现,多囊巢综合症这些症病都源于卵巢动态环境的破坏,这和死⽔变⿊发臭不就是同⼀个道理吗?卵巢动态破坏在哪⾥,不外乎结⽓,积聚,痰瘀⾎闭的破决通达动态环境的破坏,卵巢滋养不⾜等,这才是治理的关健。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6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6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7744e60b84ae45c3b358c76.png)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虚夹瘀型31例,痰湿阻滞型38例,分别给予阿胶黄精丸、苍附导痰丸治疗,疗程3个月。
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2年,观察受孕情况。
结果7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53%,3组不同分型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28例不孕患者受孕率为50.0%。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受孕,值得临床推广。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性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性改变等为主要表现,如月经稀发、不孕、痤疮、肥胖、黑棘皮症、无排卵等,属于妇科疑难病症。
目前西医治疗除手术治疗外,主要是使用促排卵药物、激素及避孕药物,尽管有明显疗效,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大。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学辨证分型论治的整体观念在治疗PCOS方面优势显著。
自2012年以来,作者运用辨证分型治疗PCOS患者7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76例PCOS患者,均符合2003年鹿特丹会议制定的PCOS诊断标准。
年龄20~45岁,初潮年龄13~19岁;已婚42例,其中不孕28例;病程13个月至8年;B超显示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者56例。
排除标准:(1)患柯兴综合征、糖尿病、高催乳激素血症、卵巢肿瘤及肾上腺肿瘤等内分泌疾病;(2)治疗前3个月内未服用任何影响治疗效果的激素类药物及其他西药。
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予以相应的中药辨证加减治疗。
肾虚夹瘀型31例。
症状:月经稀发,月经后期,或崩漏,或闭经,经色紫暗,有血块,伴经行腹痛,畏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暗,有瘀点,脉涩。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aa725540029bd64793e2c6e.png)
·临床医学·175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中医药的治疗价值。
现进行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14日—2019年4月14日前往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实验样本,以单双号为分组依据,将单号患者划入中医药组(n =68),将双号患者划入对照组(n =68)。
在中医药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96±3.47)岁,平均患病时间为(2.46±1.37)年;中医辨证分型患者,治疗思路为补肾调肝,药方组成为菟丝子、当归、柴胡、白芍以及巴戟天;针对肾虚血瘀型患者,治疗思路为补肾活血,药方组成为知母、当归、红花、丹参、何首乌等;针对肾虚肝旺型患者,治疗思路为补肾平肝,药方组成为牡丹皮、当归、山茱萸、桃仁、青皮等。
中医药需要在经期连续服用,直至正常排卵连续3次以后才能停止治疗。
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枸橼酸氯米芬。
服用方式如下:连续服用5天,每日50 mg,当患者的卵泡趋于成熟后,向患者注射绒毛膜176促性腺激素,每天注射一次,每次的药剂量为6000 U。
1.3 观察指标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排卵率和月经周期恢复率。
1.4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分级标准如下:月经回归正常,无明显症状与体征,B超检查无异常,认为患者已经痊愈;月经初步正常,症状与体征得到明显改善,B超检查结果有所改善,认为此次治疗有效;其余情况均归入无效治疗的范畴中。
1.5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
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P<0.05代表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中医药组的痊愈率为55.8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47.0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9.7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29.4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9d45c0d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7.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辩证论治摘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学角度就其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析,提出了肝肾失调是病理基础,痰浊血痢是病理关键,治疗既要补肾疏肝以纠正肝肾失调,又要化痰活血以消除痰浊血疲。
中医主要是中医辨证治疗和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中用B超连续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作为观察疗效的主要依据。
现代研究还有用中医周期疗法合用克罗米芬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肝肾失调是主要病理基础现代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主要发病机理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紊乱,而近代中医研究已经揭示,就女性生殖功能而言,肝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即相当于这一生殖轴系统。
盖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生殖之本,肾阴充盈则化源充足,肾阳充沛则气化有力,既为卵泡发育成熟提供物质基础,又为正常卵泡排出提供原始动力。
如此阳化气阴成形,肾气充盛,天癸至,血海满,月事调,孕育有期。
反之,肾气亏虚,阴精失滋,阳气失化,既不能聚阴润泽天癸而促进卵泡成熟,又不能重阴必阳而触发排卵,皆是造成不孕的基础病机。
同时肝在女性生殖中的作用也应当重视,中医素有“肝肾同源”之论及“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首先肝血与肾精相互滋生,共同构成卵泡生长发育之源泉;其次通过肝主疏泄之功,可畅达冲任,疏通气血,有利于经行畅通和按时排卵。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的内分泌紊乱主要表现在LH及FSH激素比例失调,就中医病理而言,除肾虚调控失司外,尚由于肝失疏泄、气机失调之故。
痰浊血痕是重要病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多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现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这些因素可刺激卵巢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造成卵巢增大,使卵巢血流量供应不足,形成生殖内环境缺陷,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而造成不孕。
就中医病理角度而言,卵巢增大,卵泡增多,内膜增厚均属于痰浊、血疲范畴,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所表现出的闭经、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脉弦涩等均是痰浊血癖之故。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aa97c87cd184254a353581.png)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采用中药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4.1~2015.6期间96例经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
单一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情况。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达93.8%,单一组为81.3%,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T、LH、FSH水平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较单一组激素水平恢复好,P<0.05。
结论: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时加服中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疗效;中药;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338-0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从青春期到生育期出现的一种由内分泌、代谢异常引发的病症,此病致病因素复杂至今未明,但有学者研究发现此病有遗传因素。
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稀发、不孕、痤疮、闭经、脱发、多毛等,同时有研究表明此病有引发女性患者出现高危妊娠、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可能性[1]。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改善PCOS患者的所有问题,成为热点、难点。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激素类西药治疗,但这类药物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月经过多等不良反应,且易复发[2]。
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疗效,我院妇科门诊采用西药加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
为进一步实现本病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4.1~2015.6期间96例经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
单一组患病时间6个月~3年,平均时间(1.7±0.6)年,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0.5±4.7)岁;联合组患病时间7个月~3年,平均时间(1.6±0.5)年,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0.7±4.6)岁。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6027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7.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学的研究进展一、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肾虚、脾虚、气滞、痰湿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是气血生成的重要器官;气滞痰湿是中医对于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调理肾脾,并引导气血畅通,祛除痰湿。
二、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白芍、川芎、丹参、枸杞子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祛痰化湿等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内分泌状况,调节卵巢功能,提高生育能力。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这些穴位可以调和气血、调理内分泌,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症状。
艾灸疗法也常常与针灸疗法相结合使用。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调理身体的重要性,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是如此。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如生冷水果、冰饮等,以免伤脾胃功能;同时还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适当摄入些许温性食物,如小米、糯米、韭菜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气血状况。
三、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症状、调理内分泌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国内某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采用中药调理结合针灸疗法治疗PCOS患者,其月经恢复正常、排卵恢复及妊娠率均有较好的效果。
还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PCOS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提高患者生育能力。
四、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独特优势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强调整体调理,重视调理气血、阴阳平衡,而非仅仅针对某一个症状进行治疗。
中药疗法因其温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更加适合PCOS患者的需要。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辩证施治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辩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5b56758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e.png)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辩证施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为其重要特征。
生育期妇女发病率为5%~10%。
该病属中医学“闭经”、“月经失调”、“崩漏”、“不孕”等范畴。
【辨证论治】1.肾虚[证候]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或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或淋沥不净;或婚久不孕,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大便不实,性欲淡漠,多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方药] 补肾调冲任。
右归丸加减。
2.痰湿阻滞[证候] 经行延后,经量少,色淡,质黏腻,甚或闭经,或婚久不孕,或带下量多,头晕头重,胸闷泛恶,四肢倦怠,形体肥胖,多毛;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方药] 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减。
3.肝经郁热[证候] 闭经,或月经稀发,量少,或先后无定期,或崩漏,婚久不孕;形体肥胖壮实,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胸胁胀痛,或有溢乳,口干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方药] 疏肝解郁,清热泻火。
丹栀逍遥散加减。
4.气滞血瘀[证候] 月经延后,量少不畅,色暗红,质稠或有血块,渐至经闭;或经行腹痛,拒按,或婚后不孕,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舌质暗紫,或舌边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方药] 行气活血,化瘀通经。
膈下逐瘀汤加减。
【经验方剂】1.补肾化痰汤[药物组成] 炒当归、赤白芍、淮山药、山萸肉各10克,熟地黄12克,牡丹皮、茯苓各9克,川断、菟丝子、广郁金各10克,贝母、广陈皮各6克,制苍术12克。
[适应证] 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 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2.葛秦生验方[药物组成] 柴胡、赤芍、白芍、泽兰、益母草、刘寄奴、生蒲黄、牛膝、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仙茅、仙灵脾各9克,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各15克。
[适应证] 用于肾虚兼夹瘀血型之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372f124d51e79b8969022628.png)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体质以及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下丘脑与垂体出现功能障碍,血液中促黄体生成激素、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加导致女性内分泌代谢出现紊乱,患者出现月经稀发、闭经、不规则子宫出血等,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出现不孕的几率增加[1]。
本次实验对本院门诊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通过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妇科2016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医辨证论治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6±2.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病程(6.7±0.4)个月,体质量指数(BMI)最小23.84 kg/m2,最大27.34 kg/m2,平均BMI(25.68±3.10)kg/m2。
对照组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9.8±3.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病程(7.3±0.4)个月,BMI最小23.65 kg/m2,最大28.15 kg/m2,平均BMI (25.98±2.90)kg/m2。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BMI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中医辨证论治情况怎么样文档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中医辨证论治情况怎么样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a4dd65633687e21af45a916.png)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中医辨证论治情况怎么样?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关系异常,相互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引起的慢性排卵功能障碍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肥胖、多毛、痤疮、不孕等,远期可以并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
本病的临床特征与中医之。
月经量少”、。
月经后期”、。
闭经”、“不孕”的某些证型有相似之处,中医常用内调阿胶黄精丸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调理。
病因病机,多数医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与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认为本病病机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认为其核心病理是卵泡不能发育或卵泡壁过度增生不能破裂导致卵泡闭锁。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卵子的发育成熟与肾精充盛、肾阳鼓动密切相关.肾精亏虚,卵子发育缺乏物质基础,肾虚致瘀,卵子不能顺利排出。
肾虚是其根本原因,肝郁脾虚是重要病机。
肾阴虚,精亏血少,血海不能按时满溢f肾气虚,气化不及,血海不能按时施泻。
根本病机,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功能失调是其发病的主要环节.“经水出诸肾”.肾精不足,冲任气血乏源,无以下注胞宫,肾阳虚弱,气化不利,则水湿内停,或脾阳失于温煦,痰湿内生,或胞宫胞脉气血无以温运而致瘀阻经脉,均可引起经水后期或闭经。
而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将发生因虚致瘀的病理改变,致冲任气血瘀滞,阻碍卵子排出。
应采用中药阿胶黄精丸周期疗法,重在补、调、通以补肾为主,强调肾、肝、脾同调,并以肝肾并治,以补肾活血法,且能明显改善血清性激素的分泌。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已成为妇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调理应以补肾为主,结合证型给予阿胶黄精丸加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燥湿。
目前,阿胶黄精丸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5033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8.png)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月经不规律、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等症状,同时也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PCOS的发生与脾胃虚弱、肝胆郁滞、气血不调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PCOS的方法包括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中药调理、饮食调节、针灸、推拿等多种中医治疗手段。
一、辨证论治中医认为,PCOS病因病机复杂,多由肝郁、脾虚、肾虚等多个方面的不平衡所致。
不同病因导致了不同证型,因此中医治疗PCOS时必须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主要病证有:1、肝郁气滞型:此型特点为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痞满、口苦口干、情绪烦躁、失眠等。
治疗应以疏肝解郁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汤、逍遥散等;2、脾虚湿阻型:此型特点为月经失调、增生性乳房疼痛、肥胖、不思饮食、腹胀、便溏、面色暗黄等。
治疗应以健脾祛湿为主,可选用六君子汤、香砂养脾汤等;3、肾虚阳亏型:此型特点为月经不调、面色苍白、体力减退、少腹冷痛、遗精、头晕、耳鸣等。
治疗应以温肾阳为主,可选用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等。
二、中药调理中药调理能够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改善生殖激素水平等。
常用的中药有:1、益母草:益母草能够调节月经周期、津液不足和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等症状,常见的治疗剂型有益母颗粒、益母清颗粒等;2、丹参:丹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子宫内环境,减轻痛经,常见的治疗剂型有丹参滴丸等;3、灵芝:灵芝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丰富体内的营养物质,改善身体状况,也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
三、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PCOS患者,应该遵循低GI(糖指数)、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方案,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同时,应该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类等,保持三餐规律,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四、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可以促进气血疏通,调节身体内部的各种功能,对于PCOS患者也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方法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中药调理方法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cdf9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f.png)
中药调理方法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女性卵巢上分布有多个不成熟的卵泡,临床表现为经期紊乱和不孕症,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方面,中药调理辨证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和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1-2],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调理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笔者总结58例相关患者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检查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共计58例,年龄范围为24岁-35岁,平均年龄为(28.4±6.5)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检查前均有月经紊乱现象(包括闭经或者月经稀发者),体检结果显示睾酮水平、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和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明显偏高,B超检查结果也显示双侧卵巢体积明显变大。
两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西药克罗米芬治疗的29例为对照组,中药调理辨证治疗的29例为观察组,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服用克罗米芬药物进行治疗,服药剂量为100mg/天,连服一周。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调理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脾肾气虚、水湿停聚证患者的中药选择为金贵肾气方联合仓附导痰丸,服药方法为每日煎服一剂,晚饭后饮用。
对于肾阳不足、痰凝湿聚证者应给予二仙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服药方法为每日煎服一剂,晚饭后饮用。
对于肝气郁结、瘀血阻滞证患者,中药选择为柴胡剂联合桃红四物汤,服药方法为每日煎服一剂,晚饭后饮用,其中,柴胡剂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特点对症治疗:肝郁为主的患者可选择柴胡舒肝丸;肝郁脾虚患者可选择逍遥丸;肝郁脾虚加内热的患者可选择加味逍遥丸。
1.3指标评价方法根据刘丽清,刘雁,曹娟等[3]文献中的疗效标准进行指标评价,根据患者治疗后的周期排卵率、妊娠情况及体检结果,将疗效结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失败三个等级,总有效率的计算包括治疗显效者和治疗有效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
析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
的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
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
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
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该症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对采用中医辨证疗
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多囊卵巢和多囊
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医病
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报告》等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分型
标准,主要分为肾虚.脾虚.血瘀、痰湿、肝经郁滞等类型,其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在患者知情且自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共20例,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30.2±1.5)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3.3±2.1)年。
观察组共20例,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9.5±1.3)岁,病程为1~8年,平均
病程为(3.2±2.3)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具体方法:合并胰岛素抵抗或血糖升高的患者在月经或者孕
酮有撤出性出血的第5d开始口服500mg的盐酸二甲双胍片,2次/d;月经量较少或者没有
排卵的患者每天口服100mg的克罗米芬,1次/d,连续服用5d。
若患者有闭经,则每天进行10mg黄体酮的肌肉注射,连续治疗3d。
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
治疗,根据不同的分型,其基础治疗方也有区别。
肾虚痰湿型的患者主要采用补肾化痰的方
法治疗,其基础方为20g海藻,15g仙茅、巴戟天、淫羊藿,12g当归、制香附,10g茯苓、
陈皮、川穹,9g胆南星、苍白术、皂角刺、郁金。
肾虚血瘀型患者则可以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基础方为30g淫羊藿,15g怀牛膝、肉桂、桃仁、山药、杜仲,12g鹿角胶、熟地黄、菟
丝子,10g赤芍、当归、川穹,9g山茱萸。
肝经郁热型患者可以采用清热泻火法治疗,基础
方为15g茯苓、益母草、半夏、天花粉、枸杞子、仙灵脾、白芍,12克当归,10克夏枯草、丹皮、柴胡、栀子。
以上三种疾病均需每天服用1剂,治疗9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其具体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月经周期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激素值恢复正常,B超示卵泡发育正常或卵巢大小恢复正常,有排卵或部分
患者已受孕;②有效:月经状况、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激素值接近正常,B超示有卵泡或卵
巢较前缩小;③无效:月经状况、激素测定及卵巢B超没有明显改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
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囊卵巢简称为PCO,就是指女性在进行B超检查时,可以在卵巢上发现很多没有成熟
的小卵泡的一种现象。
患者在月经后期偶有闭经的临床表现,但是部分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
显的临床症状,但能在进行不孕检测时被发现。
在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多囊卵巢的发生
率较高,几乎有20%的女性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则被简称为PCOS,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内分泌紊乱,雄激素升高,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失调,不孕、闭经、多毛.
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
在不孕类疾病中,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占的比例约为1/5~
1/4左右。
我国传统的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肾虚、痰湿、血瘀和肝郁等因素引起,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肾虚,同时还可能导致患者的脏腑功能发生紊乱。
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肾虚
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观点已达成一致。
还有一部分学者在对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进行中
医辨证研究时,虽也有不同结果,但是基本上都是由以上四种原因所导致的。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补肾化瘀祛痰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这种治疗方
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雌激素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空腹胰岛素的分泌,在
一定程度上还能治疗因该疾病所引起的不孕症。
在本组的研究中,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
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多囊卵巢和多
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幸甘,覃秋萍.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26(11):66-67.
[2]肖红,周敏.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2,33(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