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音乐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word教案1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学时代的生活,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中学时代》歌曲学习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中学时代》,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2. 第二课时:音乐欣赏《青春舞曲》教学重点:欣赏《青春舞曲》,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第三课时:音乐活动《我的青春我做主》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的合作表演和音乐创作。
4.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校园的早晨》教学重点:欣赏《校园的早晨》,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5. 第五课时:音乐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团队合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欣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2. 学生能理解和感受《青春舞曲》的主题和情感。
3. 学生能在音乐活动中展现出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生能欣赏并分析《校园的早晨》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5. 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中学时代》2. 第二课时:欣赏《青春舞曲》3. 第三课时:进行音乐活动《我的青春我做主》4. 第四课时:欣赏《校园的早晨》5. 第五课时: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音乐欣赏《我们的未来》教学重点:欣赏《我们的未来》,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唱歌 中学时代 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唱歌曲目《中学时代》。
歌曲由戴于吾作曲,王晓岭作词,创作于1993年。
歌曲A段采纳一问一答的形式,亲切地对中学时代的美妙时间进行赞美。
歌曲B段心情渐渐上扬,简短、有力,点出全曲的主题”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将来”。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知识目标: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今日就是中同学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懂得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当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中学时代》1.朗读歌词,分析歌曲(这首歌词是特别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同学活,主题鲜明,立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将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想一想: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同学争论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中学时代》这首歌,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2.欣赏歌曲,感受情绪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辞别了过去的小学时代,进入到了中学时代,中学时代只有短短的三年光阴,而这三年却是光阴如梭的日子,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重要的转折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作品,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并聆听一下歌词的内容。
情绪给出两个选择:1、积极向上2、优美、抒情速度给出两个选择:1、慢速2、中速稍快提问: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老师请学生答复。
人教音乐七上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教案(6份打包)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中学时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1.题目:请简述中学时代音乐的基本特点和意义。
答案:中学时代音乐具有以下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情感丰富;音乐语言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强调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学时代音乐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中学时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中学时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通过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对中学时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和理解相关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践法: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学时代的生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中学生活。
3. 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欢迎入学1. 教学歌曲:《新的起点》2.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感受歌词中的中学时代新起点,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环境。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1. 教学歌曲:《校园的早晨》2.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第三单元:友谊万岁1. 教学歌曲:《朋友》2.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体会朋友间的温暖和支持。
第四单元:努力奋斗1. 教学歌曲:《青春梦想》2.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坚定自己的梦想,激发他们努力奋斗的动力。
第五单元:快乐成长1. 教学歌曲:《快乐成长》2.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2. 采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学生演唱能力: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分组演唱中的配合默契程度和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教学歌曲的弹奏和伴奏。
3. 教学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引导学生演唱。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欢迎入学课时:2课时第二单元:校园生活课时:2课时第三单元:友谊万岁课时:2课时第四单元:努力奋斗课时:2课时第五单元:快乐成长课时:2课时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让学生放松身心,准备进入音乐课堂。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二、三课时(第二、三周)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二、三课时(第二、三周)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3. 授课时间:第二、三周的周二、周四下午第二节课4. 教学时数:45分钟/课时,共2课时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音乐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进而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年龄在12-13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在音乐素养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但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还有待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但对于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分辨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但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较弱。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有较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待加强。
3. 行为习惯七年级(1)班的学生整体行为习惯良好,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互动。
但在音乐课堂中,部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专注度。
此外,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需要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和参与度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的参与度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以促进课程学习的顺利进行。
唱歌《中学时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答案:示例:歌曲《中学时代》的MV通过画面和音乐展示了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情感表达真实感人,主题是青春和成长。MV通过画面展示了中学生的生活点滴,通过音乐传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歌曲《中学时代》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但仍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3.行为习惯:
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总体较好,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但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会通过播放歌曲《中学时代》的MV或现场演出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旋律特点。这个案例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们理解。
三、实践活动: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中学时代》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歌曲的旋律特点、情感表达等。
板书设计
①歌曲《中学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
-背景:反映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状态
-创作过程:词曲作者深入观察和体验中学生生活,将心声和情感融入歌曲
②歌曲结构和旋律特点:
-结构:前奏、副歌、桥段、尾声
-旋律特点: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
③歌曲情感表达和主题:
-情感表达:怀念和感悟,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主题:青春和成长,珍惜青春,勇敢面对成长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素养;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蓓蕾之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蓓蕾之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蓓蕾之歌》。
本单元以“中学时代”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学时代的生活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中学时代》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学时代的生活,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中学时代》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学时代的生活,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 学生对中学时代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音乐和情感表达充满兴趣。
- 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听觉体验音乐,有的喜欢通过视觉感受音乐。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把握不准,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
- 学生可能对歌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讲解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 学生可能对中学时代的情感表达不够自信,需要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来增强自信。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2. 课程平台:无。
3. 信息化资源:《中学时代》歌曲视频、歌词PPT。
4. 教学手段:讲授、示范、小组讨论、实践练习。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1. 理论介绍:介绍《中学时代》的基本概念,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中学时代》在实际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 七上音乐 中学时代 教案
《中学时代》教案级部:七年级姓名:曹学武一.教材分析1.《中学时代》这首歌曲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这是一节唱歌课。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表现得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声势律动,跟琴演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中学时代》,认识歌曲中常见的音乐结构曲式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 或ABC。
并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圆滑线,延音线,以及合唱的训练。
三.学习重难点1.本课重点:歌曲中圆滑线、延音线的演唱。
2.本课难点:两个声部的演唱以二声部合唱。
四.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启发演唱法、声势教学法、练习法等2.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五.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现在大家都已经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下面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让同学们感受一下老师的中学时代吧(师演唱《小二郎上学》)。
想一下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生回答好好学习,不浪费光阴等,师进行总结表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中学时代》。
2.新授新授部分分为初听,复听,声势律动,歌曲演唱四个部分。
首先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学时代》的视频,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聆听。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子的,速度是多少?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听过歌曲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小组讨论后告诉老师答案。
(小组讨论——师适当进行指导。
)当学生说出歌曲2/4拍,中速,欢快情绪后,顺势板书,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感知。
在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基础上,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边听边划旋律线(教师示范),并讲解旋律线的划法,通过划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直观地对歌曲节奏的把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管理: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时,部分学生容易分心或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对课堂的管理和引导。
2.教学方法:在讲授音乐知识和欣赏技巧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参与,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性和互动性。
3.教学评价: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2)视频:教师播放关于音乐创作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创作技巧和方法。
(3)在线工具: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在线音乐创作工具,进行简单的节奏创作,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写200字,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青春情感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在中学时代的奥秘。
3.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参与热情,但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有些学生则较为被动。
中学时代-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中学时代-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概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是根据《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课程教材,适用于初中七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
本教材总分五册,分别为上、下册,每册均包含五个单元。
本教案主要以上册为例,介绍如何对音乐教材进行课程设计。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2.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基本乐理知识•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弦、音色等。
•乐符和五线谱的表示方式。
•简单的节奏组合。
2. 中国民族乐器•了解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学习如何演奏中国民族乐器,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听取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
3. 小组合作•抽取不同乐器的小组合作,分别用所学乐器进行演奏。
•通过合作演奏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询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课前了解等技巧。
•演奏示范一首简单的曲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乐理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示范乐符和五线谱的表示方式。
•组织学生练习简单的节奏。
3. 民族乐器•展示并解释不同的中国民族乐器。
•引导学生尝试演奏不同乐器,并听取演奏效果。
4. 小组合作•随机抽取不同乐器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演奏。
•引导学生思考和尝试不同的演奏方式。
•对演奏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5. 结束环节•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概括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思路。
•预告下一节课。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考察以下三方面内容:1.学生的基本乐理、乐器认识和合作能力。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3.教师的课堂引导和教学方法。
六、教学实施1.教学地点:音乐教室。
2.教学时间:一节课(40分钟)。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工具、演奏乐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课程教学设计《中学时代》教案单元课题名称中学时代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2. 学习:吹奏竖笛。
3. 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4. 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单元教学目标1. 能够在音乐的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读《中学时代》2. 学会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和力度的变化,并了解有关声乐演唱形式的知识。
4. 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中学时代,更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5. 能够用竖笛独奏一首乐曲,并学会与他人合奏。
单元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有感情地演唱《中学时代》。
(2)体会每首歌曲内涵及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意境的作用。
(3)用圆润的声音吹奏竖笛。
2. 教学难点:(1)准确说出歌曲《中学时代》的音乐结构。
(2)准确说出本单元每首歌曲的演唱情绪。
(3)与他人合作吹奏竖笛。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讲解法与讨论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1. 本单元力求突出“中学时代”这一主题,选取了不同风格和不同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进行学唱和欣赏。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辨出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讨论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并针对每一个作品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热爱生活、尊重教师和珍惜自己的中学时光。
2. 在观察与思考中的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中,划分音乐结构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品AB两段的节奏、音区、情绪进行比较来划分。
另外,可将歌词中的动词提取出来,重音演唱,这对理解歌曲及唱出歌曲的节奏重音都深有帮助。
3. 在欣赏《飞来的花瓣》时,教师可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进行教学,理解作品中学生对老师的无限眷恋和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此外,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突出了力度记号在表现作品意境上的作用。
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教案-人教版
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校园的早晨》,感受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2.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用欢快、活泼、朝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创造性活动,有创意的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1、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2、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交谈:每当我迎着朝霞走进校园的时候,心中常会有一种感动,听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你们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姿,忙碌着劳动的身影,不由地感叹:童年的你们多么好,像初升的太阳,那么充满活力,那么朝气蓬勃!你们能说说这校园的早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设计意图】通过图像生动介入,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同时符合学生形象思维活跃的情况。
同时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简单自然,奠定了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
二、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校园的早晨》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台湾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打开书,请你们听出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
2.老师讲解反复省略记号。
师:这首歌曲非常的活泼欢快,你们能说出歌谱中运用了大量的什么符号,让歌曲如此的轻快跳跃。
【设计意图】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聆听中结合实际感受歌曲的情感。
2.师生合作:用彩笔圈出歌谱中所有的休止符,并在再次听赏歌曲时,做捻指的动作表示。
再次播放范唱音乐。
教师:歌曲中除了运用了很多的休止符,还用了好多的切分节奏,找找看,哪些地方有切分节奏?师生合作,找出切分节奏。
划出所有的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再次听歌曲,在休止符处捻指。
3.听赏歌曲另一版本。
师:《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有很多版本演唱,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由“梦之旅合唱组”演唱的这首《校园的早晨》,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播放另一版本的《校园的早晨》。
4、学唱合唱。
跟着琴声齐唱。
(注意演唱顺序。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学时代的生活,体验中学时代的快乐和成长。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的生活1. 《中学时代》:让学生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培养对中学生活的热爱。
2. 《我们的校园》: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增强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1. 《音阶与节奏》:让学生了解音阶的构成,掌握基本的节奏知识。
2. 《简谱与五线谱》:让学生了解简谱和五线谱的构成,掌握基本的识谱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作品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
2.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时间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中学音乐》2.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相关课件。
3. 音响设备:播放教学音乐的音响设备。
4.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鼓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节课相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新课: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引导学生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 实践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唱谱、演奏乐器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体验和欣赏音乐的美。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九、教学反馈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一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源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的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这一单元包括以下几首歌曲:《中学时代》、《阳光路上》、《同桌的你》、《青春舞曲》等。
通过学习这些歌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学时代的美好时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中学时代》、《阳光路上》等歌曲,学生能够理解和感悟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歌曲的演唱和音乐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感悟《中学时代》、《阳光路上》等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具体来说,重点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理解,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感悟。
例如,在讲解《阳光路上》这首歌曲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以及歌曲所表达的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突破音乐表现能力的提升,包括演唱技巧、音乐活动的参与等方面。
具体来说,难点包括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和表现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同桌的你》这首歌曲时,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如何通过演唱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钢琴、音响、投影仪等。
2. 课程平台:音乐教学软件、在线音乐教学资源等。
3. 信息化资源:音乐教学视频、音频素材、乐谱等。
4. 教学手段:分组教学、示范演唱、音乐游戏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5分钟)目标:引起学生对中学时代音乐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开场提问:“你们对中学时代有什么特别的回忆或感受吗?音乐在你们的中学时代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展示一些关于中学时代音乐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学时代音乐的多样性和特点。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曾经在校园内风靡一时,现在仍在传唱。
最初以王洁实、谢莉斯的男女声二重唱最具代表性,后有多个版本的出现。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清新活泼,休止符和切分音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活力。
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校园歌曲,领略校园歌曲的魅力,激发聆听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并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且学生进行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准确处理八分休止符及段落反复记号。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学堂乐歌”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其中沈心工被誉为学堂乐歌之父。
简单来说学堂乐歌就是当时的校园歌曲,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的校园歌曲。
——《校园早晨》(一)初步感知师:通过多媒体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同学们在聆听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你想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这段音乐呢?生:轻松、愉快的。
师:歌曲《校园的早晨》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的作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源于辽宁大学。
诗人高枫在辽宁大学晨练时,看到了校园内的晨读景象,便触发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校园歌曲,后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全国传唱。
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优美动听。
师:初听歌曲并思考,速度是怎么样的?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为中速,《校园的早晨》是一首清新活泼的校园歌曲,该歌曲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共同创作,80年代曾经在我国校园内风糜一时,表现了学生快乐的校园生活。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第一章:音乐基础理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来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的概念与分类。
2. 音高的标记与音名。
3. 音乐的节奏与拍子。
4. 音乐的旋律与和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2. 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的概念与分类。
2. 讲解音高的标记与音名。
3. 讲解音乐的节奏与拍子。
4. 讲解音乐的旋律与和声。
5.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识别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基本音乐符号。
2. 学生能理解音乐的节奏与拍子。
3. 学生能分析音乐的旋律与和声。
第二章:我国的民族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民族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2. 我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3. 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及作曲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2. 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3.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和分析民族音乐作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2. 讲解我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3. 讲解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及作曲家。
4. 欣赏和分析民族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2. 学生能认识我国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3. 学生能欣赏和分析民族音乐作品。
第三章:西方音乐发展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掌握其重要时期和代表人物。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中学时代》电子教案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中学时代》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中学时代》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中学时代》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 音乐实践:提供《中学时代》的演奏视频或音频,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提高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
(二)拓展建议
1.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找更多关于《中学时代》的音乐欣赏资料,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音乐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中学时代》的演奏技巧,提高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
答案:根据《中学时代》的情感和主题,可以尝试创作一首表达怀念和回忆的歌曲。例如,可以创作一首以温暖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为主,通过歌词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出温暖和宁静的情感。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提高实践能力。
在《中学时代》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中学时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中学时代》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中学时代》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中学时代》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唱歌中学时代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唱歌中学时代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选自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中学时代》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通过对中学时代的描绘,表达了青少年时期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这首歌曲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演唱《中学时代》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教学目标包括:1.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到歌曲中的青春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3. 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歌曲,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理解歌曲中的青春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中学时代》这首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示范: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的青春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音乐。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音乐文化四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歌曲教唱,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
(2) 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艺术表达的不同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2)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施教策略:教师范唱并加以指导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节奏x xx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突破策略:教师示范并反复训练
[教学资源]钢琴.三角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3、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
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1、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第二课时
1、复习歌曲
(1)教师播放cd,学生跟唱。
(2)学生为歌曲加入拍手伴奏,表演唱。
2、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
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3、欣赏:教师为学生播放自选校园歌曲
《兰花草》、《读书郎》、《童年》、《踏浪》等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3、欣赏《飞来的花掰》、《校园的早晨》。
[教后小结]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
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