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溶栓适应症及禁忌症
爱爱医资源-急性心梗溶栓-301
![爱爱医资源-急性心梗溶栓-301](https://img.taocdn.com/s3/m/ac943de1f61fb7360b4c6562.png)
结果显示:镁盐组死亡率略高于安 慰剂组,但 P>0.05, 硝酸甘油对死 亡率无影响但低血压多 , 卡托普利 , 低血压多,降低死亡率 (35 天初步 结果 ) ,在 30 个国家 58000 例病人 结果,70%病人溶栓。
六.监测指标
(1)ECG ( 2 ) 血 清 酶 及 生 化 指 标 : GPT 、 GOT 、 CK-MB、LDH、肌凝蛋白血轻链等。 (3)血常规 (4)血小板 (5)凝血酶原时间(12-14秒正常)
相对禁忌: (1)超75或80岁 (2)有SK过敏者,用 Uk或rtPA
ISIS :国际心肌梗塞生存研究 GISSI :意大利心肌梗塞干预 试验
四.溶栓制剂
第一代:链激酶,尿激酶 第二代:选择性纤溶剂,有:重组组织 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剂(rt-PA);链尿 激酶纤维蛋白溶栓原激活剂(SCUPA)及 乙酰纤维蛋白溶酶尿链激酶活剂复合物 (APSAC)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计 达
近十几年来,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有 了许多进展,如心电图监护、直流电 转复、心脏起搏、血液动力学监测, 抗心律失常和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已 使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但是上述治疗措施,都在于识别和治 疗心肌梗塞的后果,没有改变心肌梗 塞的基本病理过程,没有改变冠状动 脉血管闭塞及由此产生的心肌缺血, 继而演变至心肌坏死的动态过程。
5 . ST 段 下 降 的 心 梗 不 溶 栓 6.非Q波性心梗不溶栓 7.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不溶栓 8.泵衰竭不溶栓
2.禁忌症
(1)活动性出血 (2)3个月内有脑出血者 (3)2周内有大手术史 (4)出血休克 (5)不能压迫止血的动做穿刺者 (6) 妊娠(7)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 (8)长时间的心肺复苏 (>10分钟)
溶栓技术手册
![溶栓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133d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d.png)
溶栓技术手册1. 简介溶栓技术是一种以药物溶解形成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等。
本手册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关于溶栓技术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给药方式、监测指标及并发症处理等。
2. 适应症溶栓技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脑梗塞- 急性肺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3. 禁忌症溶栓技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 活动性出血- 近期(<3周)大面积出血史-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中- 严重过敏体质4. 药物选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治疗。
- 链激酶(SK):适用于急性肺栓塞和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
- 尿激酶(UK):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治疗。
5. 给药方式溶栓药物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 静脉给药:适用于大多数溶栓治疗。
- 动脉给药:适用于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
- 介入放射学给药:通过导管直接将药物注入血栓部位。
6. 监测指标溶栓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以下指标:- 出血风险:包括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
- 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 实验室指标:APTT、PT、INR、Fg等。
7. 并发症处理溶栓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出血:轻症出血可对症处理,严重出血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 过敏反应:轻症过敏反应可对症处理,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救治。
- 脑出血:脑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8. 结论溶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式,密切监测患者状况,及时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本手册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遵循临床实践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https://img.taocdn.com/s3/m/df81e0d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2.png)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第22页
• 2.再灌注心律失常
• 溶栓后因为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临床 症状好转、胸痛症状减轻、ST段恢复期或 正常后突然出现心律失常,是判断溶栓治 疗有效指征之一,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猝 死。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第6页
• (2)因为心肌梗塞发生6h内为溶栓治疗 黄金时间,所以病人入院后护士马上帮助 医生选择病例,并取得简短而又仔细病史, 以决定是否溶栓治疗。
• 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配合 医生向患者及家眷说明溶栓治疗必要性、 疗效及可能出现并发症,签溶栓治疗同意 书。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第23页
• 溶栓患者必须进行严密心电监护,及时发 觉心律失常,及早进行治疗。主要以室性 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 为多见。一旦发生心室停搏马上行胸外心 脏按压,发生室颤时行电除颤。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第24页
3. 低血压
低血压可由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 下降,心输出量降低所致,也可能与血容量 不足、再灌注性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 血相关。
第7页
• 溶栓前应做到严格掌握禁忌症:
• ①活动性内出血。②脑血管意外史。 • ③新近(2个月内)颅内或脊柱手术及外伤
史。 • ④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 ⑤已知出血体质。 • ⑥严重未控制高血压。如有出血现象及时
通知医生,降低或停用抗凝药品,必要时 止血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突 然且多无先兆,如不注意观察及早发觉或 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患者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监测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第1页
急性心梗(STEAMI)静脉溶栓治疗常规
![急性心梗(STEAMI)静脉溶栓治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51b60395022aaea988f0f95.png)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方法一.溶栓的适应证:1.持续性胸痛≥30分钟,硝酸甘油不缓解。
2.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年龄在75岁以下,起病时间<12小时。
3.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年龄在75岁以上,经慎重权衡利弊后仍可考虑4.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
二. 禁忌症:1.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2.颅内肿瘤。
3.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
4.未排除主动脉夹层。
5.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或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
6.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相当的抗凝药或已知有出血倾向。
7.近期(2-4周)创伤史,包括头部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分钟)的心肺复苏。
8.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9.近期(<2周)曾有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术。
三.治疗步骤:(一)治疗前:1.记录12导联ECG、下壁AMI时加作V7-9、V3R-5R。
2.急查血常规及血凝四项。
3.取血13ml做以下检验:凝血时间、心肌酶、血糖、肾功及K+、Na+、CL-配血型、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取血后不必等结果,应尽早开始溶栓治疗)4.准备好心电监护、除颤及吸引器等设备。
开通静脉通道。
5.顿服ASA300mg,以后300mg q d×3天,而后75-150mg qd。
同时顿服氯吡格雷300-600mg,,以后75mg qd.(二)溶栓给药方法:1.尿激酶(UK):150万u+生理盐水60ml,静滴30分钟内滴完。
或50万u+生理盐水20ml,静推10分钟推完,100万u+生理盐水60ml静滴30分钟内滴完。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制剂(rt-PA):rt-PA 15mg+NS20ml/10分钟内静脉推入rt-PA 50mg+NS60ml/30分钟内静脉滴入rt-PA 35mg+NS60ml/60分钟内静脉滴入,总量100mg,90分钟完成。
溶栓流程及注意事项
![溶栓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5952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b.png)
溶栓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溶栓的适应症1.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致使心肌缺血坏死所致。
溶栓治疗可以在早期恢复冠状动脉的通透性,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改善患者的预后。
2. 急性脑卒中急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
溶栓治疗可在早期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减少脑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溶栓的流程1. 评估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注意心电图的变化,核素显像等检查结果。
对于脑卒中患者,需要注意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情况,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
2. 药物选择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
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需要考虑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进行选择。
3.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通常通过导管介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可以通过导管介入方式将溶栓药物送达到病变血管,恢复血流;对于脑卒中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溶栓药物送达到病灶部位,溶解血栓。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速度,避免药物过量或者过快注射,导致出血等并发症。
4. 监测观察在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
包括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方面的监测。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心脏介入技术、超声心动图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随时准备。
5. 并发症处理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过敏反应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包括停止溶栓治疗、血管内置入支架、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6. 随访管理在溶栓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
包括对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以及患者的康复训练等。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关注心功能的恢复;对于脑卒中患者,需要关注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康复训练等。
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
![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87706ea9fad6195f302ba63e.png)
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1、急性脑梗死;2、发病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以内者(如怀疑为进展性卒中可延至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3、年龄18-80岁;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
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
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
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1、年龄>80岁;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右者除外。
3、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出血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4、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如TIA);5、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6、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生化检查(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头部CT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内以内6h以内静脉溶栓常规治疗动脉(无禁忌症)(有禁忌症)(无禁忌症)动脉介入溶栓流程术前处理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术前准备术前备药术前用药(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通NS250ml+胞二磷胆碱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NS20ml+地塞米松5mg碘试、左下肢留置如rtPA则需取药)针、静脉推注泵)立即通知介入室、尽快送介入室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压控制在160/90mmHg或患者发病前水平为宜24小时内绝对卧床24h,24h后复查CT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测颅规、NIHSS评分q1hX624小时后观察足背动脉q1hX6阿司匹林300mg/d,共10天观察穿刺口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后改为维持量50~150mg/d。
2020年急性心梗溶栓指南(课件)
![2020年急性心梗溶栓指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2962dccaaedd3382c4d36b.png)
2020年急性心梗溶栓指南(课件)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指南一、原则应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争分夺秒,尽力缩短患者入院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目的是使梗塞相关血管得到早期、充分、持续再开通。
二、选择对象的条件1。
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 1m V、胸导>0。
2m V。
3。
发病≤6小时者.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0岁。
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
三、禁忌证1。
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 ),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1 . 3/13. 3k Pa(160/100mm Hg)者。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4.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 TIA)史。
5.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
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7。
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
四、溶栓步骤溶栓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
(一)即刻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0。
15~0. 3g,以后每日0.15~0。
3g, 3~5日后改服 50~ 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二)静脉用药种类及方法1.尿激酶(UK):150万IU(约2.2万IU/kg )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l 5%~ 10%葡萄糖液体中, 30分钟内静脉滴入。
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一次,持续 3~ 5天.......感谢聆听2。
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rSK):150U用10ml 生理盐水溶解 ,再加入100ml5%~ 10%葡萄糖液体中,60分钟内静脉滴入。
溶栓禁忌症
![溶栓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6b09535a0242a8956bece4cd.png)
溶栓禁忌症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的禁忌症①心肺复苏术后。
②血压超过26.6/16kPa(200/120mmHg)者。
③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分离者。
④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者,特别是有脑出血史者。
⑤近期曾有过各类手术或外伤者。
⑥妊娠者。
⑦各种原因房颤疑有心腔血栓者。
⑧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有下列情况者要慎用。
①血小板计数〈10X 109/L 10万/mm )。
②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
③体质多呈衰弱或恶液质者。
④糖尿病伴严重视网膜病变者。
、绝对禁忌症:1 、有出血素质、活动性出血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2 、近两个月内有颅、脊部手术及外伤患者。
3 、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及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4 、手术、创伤、分娩后10 天以内的患者。
5 、活动性溃疡病、及结核病患者。
6 、严重高血压患者>26.7KPa(200mmH)g/ 16KPa(120mmH)g 患者及对药物过敏者。
二、相对禁忌症:1 、年龄大于75 岁,且病情危重的患者。
2 、近6 周内有手术、外伤、分娩、组织器官活检者。
3 、近3 个月内有机型心肌梗死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包炎、严重心力衰竭者。
4 、近6 个月有脑梗死,消化道、泌尿道有出血者。
5 、孕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6 、败血症、出血性视网膜炎。
7 、应用抗凝治疗患者。
8 、血压>24 / 14.7 KPa 而难以下降者。
9 、新近进行心肺复苏者。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e0a1d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详细指南。
一、溶栓疗法的适应证1、症状发作 12 小时以内,且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 ST 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的患者。
2、症状发作 12 24 小时内,仍有持续缺血症状或心电图仍有 ST 段抬高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情况通常不适合溶栓治疗:1、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1 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2、近期(2 4 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
3、已知有颅内肿瘤。
4、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5、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如华法林)或已知有出血倾向。
二、溶栓药物的选择1、尿激酶(UK)用法:150 万 200 万 U,30 分钟内静脉滴注。
优点:价格相对较低。
缺点:再通率相对较低。
2、链激酶(SK)用法:150 万 U,60 分钟内静脉滴注。
注意事项:用药前需进行皮试,过敏者禁用。
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法:先静脉注射 15mg,随后 30 分钟内静脉滴注 50mg,其后 60 分钟内再滴注 35mg。
优点:再通率较高。
缺点:价格较贵。
三、溶栓前的准备1、患者的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进行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评估心功能。
完善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查。
2、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的静脉,以便快速输注药物。
3、心电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
四、溶栓中的监测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症状是否缓解。
2、心电图监测定时复查心电图,观察 ST 段抬高的变化情况。
心梗溶栓ppt课件
![心梗溶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2ba6cf14791711cd791717.png)
完整版课件
19
• 溶栓疗法并发症
颅内出血
1-1.5%
以链激酶为例 (尿激酶相类似)
明显大出血
0.3%
颅内出血
1%
其它较轻并发症 10%
rt-PA出血并发症较尿、链激酶高
完整版课件
20
• 容易误溶的临床情况
1. 过早复极综合征 2. 冠脉痉挛 3. 陈旧心肌梗塞伴室壁瘤 4. 急性心包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5. 急性脑血管意外, 急腹症伴心电图ST抬高
完整版课件
21
• 以下情况可考虑急诊PTCA
(设备、人员技术精良为前提) (1)心肌梗塞面积大,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如出现心源性休克 (2)溶栓疗法有禁忌或溶栓失败
完整版课件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完整版课件
15
• 单尿激酶 (前尿激酶) SC-UK 产生: 尿中分离 特点: 类似尿激酶稍由于尿激酶, 价格贵 用法: 20mg iV
以后60mg/h 并用肝素IU/Kg/h×72h
完整版课件
16
• 乙酰化纤溶酶元--链激酶激活复合物(ASAC)
产生: SK与纤溶酶元分子经过乙酰化的复合物 特点: 类似链激酶, 稍由于链激酶, 有抗原性,
完整版课件
9
• 临床判定冠脉再通的标准
1. 开始给药2小时(4小时) 内缺血性胸痛缓解 2. 开始给药2小时(4小时) 内升高ST段回落,
ST段升高明显导联下降>50% 3.开始给药4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4. CK及CK-MB峰值前移8小时(14小时), 二
项可以再通,但单独(1)+(3)不能成立
溶栓药临床应用指南最新
![溶栓药临床应用指南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78fe1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7.png)
溶栓药临床应用指南最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溶栓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溶栓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指南,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溶栓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溶栓药的作用机制溶栓药主要通过促进血栓溶解的过程,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溶栓药可以快速恢复血流,减轻患者的症状,降低进一步损害的风险。
二、溶栓药的适应症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2. 急性脑卒中:对于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药可以帮助恢复脑血流,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3. 深静脉血栓:对于存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溶栓药可以帮助溶解血栓,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三、溶栓药的禁忌症1. 治疗窗口:溶栓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超出治疗窗口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2. 出血风险: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禁忌使用溶栓药,如胃溃疡、脑出血等。
3. 严重高血压:对于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慎用溶栓药,以免加重病情。
四、溶栓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剂量使用:溶栓药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2.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使用溶栓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3. 遵医嘱:在使用溶栓药的过程中,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停止或更改治疗方案。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溶栓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指南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使用溶栓药时,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有所帮助。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42b2d00f12d2af90242e6e1.png)
既考虑了心电图变化的快速直观性,也考虑了ST段抬高与不抬高 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及预后的明显差别
ST段抬高者是的心肌梗塞血栓闭塞冠状动脉 的结果,而ST段不抬高的病人,往往是非闭 塞性以血小板为主的血栓形成的结果;两者 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也明显不同,ST抬高者 尽早行再灌注治疗(溶栓或者直接PTCA), ST段不抬高者不能溶栓,应在有效抗栓治疗 的基础上危险分层,据此决定是否进行介入 干预。
♥
尽早:时间就是心肌
完全:AMI溶栓治疗评价
TIMI分级 0级:阻塞远端无血流通过 1级:造影剂能够通过阻塞部位,但不能完全充盈远端血管 2级:造影剂能够完全充盈IRA,但充盈和排空延迟 3级:完全正常的血流充盈和排空 TIMI0级和1级:未通 TIMI2级和3级:再通 充分的冠状动脉血流才能有效改善预后
溶栓药物与分类
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
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人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瑞替普酶(rPA),兰替普酶(n-PA)和耐替普酶(TNK-tPA)
常用溶栓药物
一、 UK :直接地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
溶酶,半衰期14分钟一20分钟,但是降解纤 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作用可以持续到 12 小 时~ 24小时。UK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 用法: 2.2 万 U/Kg,150 万 U, 于 30-60 分钟内静 脉滴注,配合肝素静滴 7500~ 10000U,使 APTT 维持在 50-70 秒之间,或低分子量肝素 皮下注射,每日2次。
透壁心肌梗塞 非透壁心肌梗塞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最新版)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9b6f6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4.png)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最新版)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破裂、血栓堵塞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病。
AMI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溶栓疗法是AMI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它可以使梗死的冠状动脉重新通畅,减少死亡和残疾的风险。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最新版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指南。
一、什么是溶栓疗法溶栓疗法是一种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治疗方法,通过溶解引起心肌梗死的血栓来恢复血流。
此方法最常用于患者在症状开始后的前三小时内进行,尤其是在冠状动脉造影室不可及时到达的情况下。
溶栓疗法可有效减少死亡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肌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副作用。
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适应症1.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的胸痛、压迫感、闷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我们建议将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Level 1A),即使不在接受到及时应用PCI设施的范围内,溶栓疗法应该是PCI之前的一种优先治疗方法。
对于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溶栓疗法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3. 选择给予溶栓疗法的时间,一般应在症状开始后的前3小时内,最长不应超过12小时。
4. 适用溶栓疗法的患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血压稳定;②无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③没有正在出血的病史;④没有正在服用抗凝剂、抗血小板等药物;⑤没有急性脑血管病史。
5. 对于那些具有高度心电图(ECG)改变的患者(如ST段抬高较大或心肌坏死标志物不能排除心肌梗死),非常值得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便于进行有效的介入治疗。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之前进行紧急的溶栓疗法,亦可减少梗死的症状,而在出现可能阻塞PCI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6. 一旦冠状动脉造影的设备可及,或者患者达到 PCI 治疗标准,应立即转至设备可及的医疗机构。
三、溶栓疗法的剂量与用药1. 药物在溶栓疗法中,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原激活剂(rtPA)和皮下注射肝素。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62fe7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c.png)
xx年xx月xx日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CATALOGUEຫໍສະໝຸດ 目录急性心肌梗死概述溶栓治疗原理及药物选择溶栓治疗流程及操作规范溶栓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与预防
01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坏死。
定期检查
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患者预防措施
医生应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遵医行为。
随访计划
注意事项
记录和整理
随访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发现并解决其遇到的问题。
随访过程中要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溶栓治疗药物选择
溶栓治疗时机与适应症
要点三
溶栓治疗时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快接受溶栓治疗,一般在发病后12小时内进行。
要点一
要点二
溶栓治疗适应症
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新发左束支阻滞和右束支阻滞伴胸痛患者等症状的患者,不适用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等症状的患者。
定义
根据患者胸痛病史、心电图演变及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一般可作出诊断。
诊断标准
定义与诊断标准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
病理生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当狭窄超过75%时,心肌血流量明显减少,心肌供氧不足;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加重。
病因与病理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Fra bibliotek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适应症:
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 1m V、胸导>0. 2m V。
3.发病≤6小时者。
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5岁。75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