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件8-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合集下载

08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设计与输出

08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设计与输出

的一些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别底
色法、等值线法、定位图标法、范围法、点值法、分 级比值法、分区图标法和动线法等。
3. 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综合和大范围的各种 资源与环境数据,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重要数据源之一。 同时,在将遥感图像进行纠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 数学法则,运用特定的地图符号,结合表示地面特征 的地图,可以将遥感图像编织成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具有遥感图像和地形图的双重优点。 既包含了遥感图像的丰富信息内容,又保证了地形图 的整饰和几何精度。遥感影像地图按其内容又可分为 普通影像地图和专题影像地图,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表示包括等高线等地形内容要素,后者主要反映 专题内容。
②大地坐标系(geodetic coordinates)是地理 坐标系的一种。大地原点是大地坐标的起算点,一般 由国家或地区选定。1980年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设 立新的大地原点,根据该点推得的坐标,定名为
“1980年大地坐标”。
1.1.2输出设备的物理坐标系与逻辑坐标系 ①在设计、描述图形对象时,用户使用的 时对象所在的世界坐标系(用户坐标系)。 在输出时,往往使用于设备物理参数有关 的设备坐标系(device coordinates,简称 DC)。设备坐标系时物理设备的输入/输出 (I/O)空间。因此,设备坐标又称为物理 坐标系。
②在世界坐标系(WC)和设备坐标系(DC) 之间定义了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规范化设备坐标 系(normalized device coordinates,简称 NDC)。这种坐标系的每一维坐标的取值范围可 以为[0,1],也可以是0到65535之间的整数。 为了与物理坐标系相区别,这种坐标系又可称 为逻辑坐标系。
二、按输出的内容和形式分类

第八章 GIS的产品输出

第八章  GIS的产品输出

第八章 GIS的产品输出主要内容:8.1 GIS产品类型8.2 矢量形式绘图输出8.3 栅格形式绘图输出8.4 统计图表输出8.1 GIS产品类型地理信息系统产品是指经由系统处理和分析,可以直接供专业规划人员或决策人员使用的各种地图、图表、图象、数据报表或文字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是指将GIS分析或查询检索的结果表示为某种用户需要的可以理解的形式的过程,其中,地图图形输出是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

GIS的输出产品类型有:图形(地图)、图像、统计图表及各种格式的数字产品。

GIS的输出方式有三种:屏幕显示输出:主要用于系统与用户交互时快速显示;各种绘图仪输出:用来绘制高精度的比较正规的大图幅图形产品;打印机输出:喷墨打印机,特别是高品质的激光打印机已经成为当前GIS产品的主要输出设备。

8.2 矢量形式绘图输出矢量形式绘图,以点、线为基本指令,在绘图设备上通过绘图笔在四个方向或八个方向上的移动而形成阶梯状折线。

图形视觉变量:符号形状、颜色、图案。

二维实体即平面实体,用符号表示需要确定符号的位置和形状。

位置:取决于实体的位置。

形状:则取决于实体的质量或数量特征。

⑴点状符号的数学表达设n为多边形边数,r 为外接圆半径,(x0,y0)为符号中心点坐标,s为逆时针第一点与x轴的夹角, 为第i点的方位角,则:(2) 线状符号的数学表达设S为i(xi,yi)、i+1(xi+1,yi+1)两点间距离,D为线划划分点与起点的距离,W为线划两侧点与线划划分点的距离,则线状符号形状特征点分别为:(3) 面状符号的数学表达面状符号一般采用填充符号,求填充图案的线划与面边界的交点,连接相应交点形成填充图案。

设制图区域边界坐标为(xi,yi),晕线间距为D,晕线与x轴夹角为a 。

填充步骤为:①坐标旋转:对轮廓点作坐标旋转使晕线与x轴平行;②确定各条晕线与边界交点:对每条晕线,将晕线方程和轮廓线段方程联立,求交点坐标;③晕线交点的整理:对每条晕线的一组交点按x坐标从小到大排序,排序后将交点经过旋转恢复到原坐标系中;④交点的配对和晕线输出:对每一条晕线,从左到右将交点两两配对,将配对的两点连成线段并通过绘图指令驱动设备输出。

GIS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输出资料

GIS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输出资料

19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最初是从计算机地图制图和 地籍管理起步的。对于所有的GIS,地图是一个中心, 它既是输入数据的来源,又是系统输出的一种形式 。 地理信息系统既提供信息服务(如查询、检索),又 提供综合分析(空间分析、系统分析),它的博才(资源 和技术)取胜和运筹帷幄的优势是计算机地图制图所不 及的。计算机地图制图为地理信息的时空分布和产品输 出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对于区域综合、方案优选和战 略决策等重大目标的管理只能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
2018/1 0/19 20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GIS
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侧重于可见实体的显示和处理,而对可 见实体可能存在的非图形属性不太注重;地理信息系统既注
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法和显示质量。地理
信息系统的发展确实需要很好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但计 算机地图制图系统本身并不能充分完成用户要求完成的最终 给出分析评价结果的任务。
2018/1 0/19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统计图表与数据报表
图1
100% 80% 60% 40% 20% 0%
玉林市及各县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图
图2
园地 7.1%
玉林市农用地结构示意图
林地 63.7%
玉林市 玉州区
北流市
容县
陆川县 博白县 兴业县 未利用地
农用地
建设用地
耕地 25.5% 其它农用 地3.3%
牧草地 0.4%
图形 图形 编辑 编辑
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 接边 接边
数 据 处 理
普通 普通 地图 地图
2018/1 0/19

第8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第8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3. 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综合和大范围的各种 资源与环境数据,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重要数据源之一。 同时,在将遥感图像进行纠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 数学法则,运用特定的地图符号,结合表示地面特征 的地图,可以将遥感图像编织成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具有遥感图像和地形图的双重优点。 既包含了遥感图像的丰富信息内容,又保证了地形图 的整饰和几何精度。遥感影像地图按其内容又可分为 普通影像地图和专题影像地图。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表示包括等高线等地形内容要素,后者主要反映 专题内容。
2.1.3 旋转变换
将点(x, y)旋转角
x=A.cos, y=A.sin x*=A.cos(+ )
=A.(cos.cos -sin.sin)
=x.con -y.sin y*=A.sin( + ) =A(sin.con +con.sin) =x.sin +y.con
(Wxl,Wyb)与(Vxl,Vyb)分别是窗口和视区的左下角坐标;
(Wxr,Wyt)与(Vxr,Vyt)分别是窗口和视区的右上角坐标。
2.2地图投影变换 地图投影: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 坐标系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 和经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数字式表达这种 关系,就是:
相 减 原 色 及 (减红) 其 混 合 色
绿
黄(减Βιβλιοθήκη )青黑红蓝
品红 (减绿)
CMYK颜色模型和RGB颜色模型的关系可通 过下式表示: C M Y 1 1 1 R G B
1.3GIS图形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1.3.1二维矢量图形结构
根据空间要素种类的不同,地理信息系统 中二维矢量图形结构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点状要素由一个表示其几何位置的坐标对(X, Y)表达。 ②线状要素则由一组标串{(X1,Y1),(X2, Y2),…,(Xn,Yn)}表示。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与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一种 用于管理、分析 和显示地理数据 的计算机系统。
GIS可以处理和 分析空间数据, 如地图、遥感图 像、地形数据等。
GIS可以用于各 种领域,如城市 规划、环境监测、 灾害管理等。
GIS的核心技术 包括空间数据管 理、空间分析、 空间查询和空间 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数据源:包括地图、遥感影像、 地形图等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 据转换、数据存储等
于理解和决策
数据格式转换
地理信息系统 的数据格式: 矢量数据、栅 格数据、属性
数据等
数据格式转换 的目的:便于 数据共享、提 高数据处理效 率、满足不同
应用需求
数据格式转换 的方法:数据 格式转换工具、 编程实现、数 据格式转换服
务等
数据格式转换 的注意事项: 数据丢失、数 据精度损失、 数据格式兼容
空间插值与模拟
空间插值:根据已知数据点预测 未知区域的值
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 法、克里金法、趋势面法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空间模拟:模拟地理现象的空间 分布和变化
空间模拟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 统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概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决策支持的系统 功能:提供空间决策支持,如选址、规划、资源管理等 特点:集成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课件
遥感影像也可以作为图层进行组织。同一幅地图的遥感 影像经图像配准后, 可以与矢量图层进行叠合。
36
❖ 2.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 专题图的符号位置取决于实体位置, 形状
取决于实体的质最或数最特征。专题图的符 号可以分为点位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 我国从1954年起选定北京某点为坐标原点, 用精密 天文观测的方法测定该点的天文纬度、天文经度和 该点到附近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 并把它们分别视 为该点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 和大地方位角。其他 地方所有控制点的坐标, 均由北京原点为起始点测 算, 这种平面坐标系统, 称为"l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年改为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设立新的大地原 点, 根据该点推得的坐标, 定名为"1980年大地坐标 系"。
6

❖ 2. 各类专题图 专题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
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它主要由地理基础和专 题内容两部分组成。从专题图内容或要素的 显示特征来看,一般包括空间分布、时间变 异以及数量、质量特征三个方面。
❖ 专题图按照空间分布的点状、线状和面状分 布大致有以下的一些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线状符号法、质别底色法、等值线法、定位 图表法、范围法、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分 区图表法和动线法等(图8-2)。
17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 图形坐标系与颜色模型
▪ 图形坐标系统; ▪ 颜色模型与颜色空间; ▪ 地理信息系统图形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 输出的几何变换
▪ 二维图形变换; ▪ 三维图形变换; ▪ 地图投影变换。
❖ 地形图与专题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 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
21
❖ 早期的图形程序(或软件包)大多是在世界坐标 系(用户坐标系)上绘图, 然后直接映射到设备 坐标空间(DC)显示输出, 这就给设备的更换和 软件的移植带来许多不便。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面符号
点符 号
线符号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 化与虚拟现实
• 三维空间图形模型 • 线框模型与面模型; • 实体模型。 • 数字地面模型的构造 • 网格外表构造; • 隐藏线与隐藏面的消除。 • 虚拟现实的设计与实现 • 真实感图形与纹理贴图; • 光照模型和光线跟踪; • 视差原理与体视图的生成;
网格外表构造举例
真实感图形与纹理贴图举例
▪ 全要素地形图; ▪ 各类专题地图; ▪ 遥感影像地图; ▪ 统计图表与数据报表。
• 数字地图
▪ 屏幕地图; ▪ 电子地图; ▪ 动态地图。
专题地图定点符号法举例
专题地图质别底色法举例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地图分区图表法举例
专题地图点值法举例
统计图表举例
电子地图举例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 出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 设计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 输出形式
• 常规地图
• 根本理论 • 图形坐标系统; • 颜色模型与颜色空间; • 地理信息系统图形数据构造与数据库。 • 输出的几何变换 • 二维图形变换; • 三维图形变换; • 地图投影变换。 • 地形图与专题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 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颜色模型与颜色空间举例
减蓝
绿

减红 青 黑 红
蓝品 减绿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举例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设计
空间分析
允许用户将感兴趣的地理信息数据导 出为多种格式,如CSV、Excel、 PDF等。
空间查询
提供空间查询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输 入条件或选择图层进行查询。
数据导出
提供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如缓冲区分 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
05
产品输出设计案例分析
地图输出案例
01
02
03
地图类型
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 在线地图等。
设计特点
地图应清晰、准确、易于 理解,色彩搭配合理,符 号和标注符合标准。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 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数据报告输出案例
数据报告类型
包括表格、图表、文字描述等。
设计特点
数据报告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易于分析和比 较。
应用场景
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成果展示。
交互式地图输出案例
交互式地图类型
01
包括桌面端、移动端、网页端等。
设计特点
02
交互式地图应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如缩放、平移、搜索等,
同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
应用场景
03
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等领域,支持实时数据更新和
动态监测。
06
产品输出设计挑战与展望
挑战与问题
数据整合与标准化
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大量地 理数据,如何有效地整合不同 来源、格式和质量的地理数据,实现标准化处理,是产品输出
智能化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GIS产 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分析能力。
云计算与大数据
GIS产品将进一步与云计算和大 数据技术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数 据处理和存储。
跨平台与移动应用
支持多平台和移动设备访问,满 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全套ppt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全套ppt课件

(2学时) (6学时)
9
▪ 第3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3.1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3.2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 §3.3 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3.4 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 §3.5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3.6 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
(6学时)
▪ 第4章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8学时)
§4.1 空间数据库概述
▪ 初步具有应用GIS技术开展地学研究的能力,包
括地学应用模型的构建,应用型GIS的设计,主
要GIS软件系统的使用和评价等。
7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内容分八章,由课堂讲授和上机实习 两大教学环节组成 ,总学时为80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 ▪ 课堂教学(52学时) ▪ 上机实习(28学时)
8
课堂教学(52学时)
▪ 第6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6.1 GIS应用模型概述 §6.2 适宜性分析模型 §6.3 发展预测模型 §6.4 位址选择模型
(10学时) (8学时)
11
§6.5 交通规划模型 §6.6 地学模拟模型 §6.7 专家系统概述
▪ 第7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6学时)
§7.1 GIS设计概述 §7.2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7.3 地理信息的标准化 §7.4 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
▪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要重视技能训练,重点掌握ArcInfo等基 础GIS软件的操作和使用。
▪ GIS是一门迅速发展中的学科
因此,要经常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GIS学
科的发展趋势,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
己的能力。
6
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
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了解其主要应用领域和 发展方向,并为从事GIS的地理学应用和应用型地理 信息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培训8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培训8
展,一种动态的、交互式的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产品正在引起越来越多 的关注,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纸质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重要输出形式。毫无疑问,它是可视
化的产品。 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一、三维空间图形模型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模型是用来表示实际的或抽象的物体和现象。现实世界中的地理实体可 以用形象的、直观的三维空间图形的模型加以表达。
第八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是按用户能理解的形式或能够传送到其它计算 机并能立即使用的形式表示数据处理结果这样一种操作过程。 人们能理解的共同形式(有时叫做兼容输出)是地图、图形、表格等; 计算机兼容的形式是能读入其他计算机系统的磁盘、磁带等记录形式,还 包括某些通讯网、电话线、无线电话连接设施等电子传输形式。
用HLS表示后,最后还是转成RGB显示。
应用:用于彩色监视器(遥感影像显示等) 。
第二节
(3)CMY表示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青色(C)、品红(M)、黄色(Y)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补色。这 三种颜色是通过白光中消除或减去某种颜色来规定的。其它颜色可
以通过这三种颜色的混合来得到。
应用:在硬拷贝机中使用。
80陕西坐标系:选定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设立新的大地原点。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2)输出设备的物理坐标与逻辑坐标系 在设计、描述图形对象时,用户使用的是对象所在的世界坐标系(用户 坐标系)。在输出时,往往要使用与设备物理参数有关的设备坐标系 (devlcecoordinates,简称DC)。 设备坐标系:是物理设备的输入输出(I/O)空间。每一种图形设备都有 其独有的坐标系,如图形显示器使用荧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大都在左 上角;绘图机使用绘图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板面的左下角等。 逻辑坐标系:为了方便图形的输出,在世界坐标系(WC)和设备坐标系 (DC)之间定义了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规范化设备坐标系(normalized device coordinates,简称NDC),这种坐标系的每一维坐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形式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形式
既包含了遥感影像 的丰富信息,又 保证了地形图的 整饰和几何精度。
• 统计图表
占数据量80%的属性数据,可以按前面专题图的 形式,也可用统计图表的方式直观表示。
二、数字地图
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储地图。优点:
• 磁存储介质,体积小,信息量大,易携带。
• 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代码系统反映地理特征, 并可在软件支持下实现图形显示。
• CMY模型与RGB模型的关系:
3. GIS图形数据结构
(1)矢量数据结构
点状要素:由表示其几何位置的坐标对(X,Y)表示; 线状要素:坐标串; 面状要素:首尾相连的坐标串或多个坐标串(边集); 符号和文字:几何为止由几何中心的坐标表示。
(2)栅格图像数据结构
每个元素用行、列唯一地标识。易于与图像数据混合处 理形成应用。要求:
(3)平移变换 沿x、y方向移动不同距离。
(4)镜像变换 将二维图形绕某直线ax+by+c=0做对称变换。
(5)观察变换
将用户坐标系指定窗口内的图形映射到荧 屏视区的过程。
2. 三维图形变换 3. 地图投影变换 三.专题符号库

2、颜色模型与颜色空间
• 用于彩色监视器的RGB模型,用于印刷设备的CMY模 型,用于广播电视彩色的YIQ模型等。
(1)RGB模型。RGB三种原色(叠加性)匹配可产生
混合色,这样的颜色子空间构成RGB立方体模型:
(2)CMY模型
• 青色(C)、品红(M)、黄色(Y)是红、绿、蓝的 补色,又是颜料的三原色。对于将颜料沉积到纸上的 硬拷贝设备来说,CMY模型非常重要。
• 全要素地图
内容包含所有地形要 素,具有统一的大 地控制、地图投影、 分幅编号、比例尺 系统、编制规范和 图式符号。属于国 家基本比例尺地形 图,是编制各类专 题图的基础。

第八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第八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定位图表法:将固定地点上某种现象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绘制在 图上相应地点或附近,以显示该地点上此种现象的数量特征或在一 定周期内数量的变化。
特点:通过对各个点上现象的分析,可以反映整个区域内面状分布 现象的空间变异。 用途:反映具有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数量特征 城镇人口性别、年龄、职业结构、环境质量构成、气温、降 水变化等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遥感学院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质底法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遥感学院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专题地图
分级比值法:将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 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同数量 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 优点:简化了图例由于分级模糊了各 物体的具体数量指标,提高了地图信 息保密的可靠性。 缺点:因分级而模糊了物体的具体数 量指标,产生了掩盖差别和部分物体 失真较大的较大的问题。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遥感学院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遥感学院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专题地图
质底法: 以不同的底色显示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某种现象在各地分 布的质量差别的方法。 优点:图面鲜明美观、清晰易读; 缺点:不易显示不同现象之间的渐进性和渗透性; 当分类很多时,图例比较复杂,必须详细阅读图例后才能读 图。 用途:各种类型图和区划图 如: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经济区划图、土地利用图等 第八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遥感学院

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

第8章地理信息系统产品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5 电子地图的供应商
随着信息社会的带来,在社会生活中将大 量实用电子地图,因此其发展及为迅速,引起 商家的重视,从而在国际上出现了电子地图生 产开发商,如: 美国——ESRI公司、 DELORME公司; 欧洲——FELSTRA公司等。 国内国家测绘局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五、动态地图
1、概念:
动态地图是能集中、形象地表示空间信息的
时空变化状态和过程的电子地图。它的产生和发展是
时空GIS的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2、特征和作用:
可以直观而又逼真地显示地理实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3、表示方法
1)利用传统的地图符号和颜色等表示方法,如运动线表示气流、行军等路线。 2)采用定义了动态视觉变量的动态符号来表示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空间数据库 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二、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形式
1、地图: 硬拷贝:纸质或其它介质地图; 软拷贝:屏幕上的电子地图。 2、多媒体地学信息 综合、形象地表现空间信息所使用的文本、表格、声音、图像、图 形、动画、音频、视频各种形式逻辑地联接并集成为一个整体概念,是 空间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形式。 3、三维仿真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一、基本概念
1、可视化: 可视化是将符号或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图像的技术, 它的过程是一种转换,它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显示的图 形、图像,从而全面且本质地把握住地理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 便于最迅速、形象地传递和接收它们。 2、科学计算可视化

石大地理信息系统课件第8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石大地理信息系统课件第8章 GIS产品的输出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的设计与实现
真实感图形与纹理贴图
三维地形景观
DEM+卫星影像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内容: 图形 和 属性
GIS输出
类型: 常规地图 — 纸质、塑料薄膜
数字地图 — 磁盘、光盘
内容形式: 全要素地形图
专题地图 遥感影像图 统计图表、数据报表
网络地图、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GIS产品的输出形式
常规地图
---纸质/薄膜
石河子1:50000地形图(局部)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地图输出的几何变换
二维图形变换
平移、旋转、缩放
投影变换
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制图常用的投影系统★
地图
采用投影系统
中国全图(包括南海诸岛)
斜轴等积(角)方位投影
中国全图(南海诸岛作插图) 中国分省区地图(除海南)
中国分省区地图(海南)
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Lambert投影) 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Lambert投影) 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Albers 投影) 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地形图与专题地图的输出组织形式
透明图层与影像图层 专题地图的符号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数字地面模型的构造
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
又称灵境技术,是一种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 机系统。虚拟世界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再现,亦可以是构想中的世 界,由计算机生成。用户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 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以仿真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 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 、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提供用户一个观测与交互的三维界 面,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 化,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使人们能沉浸其中,超越其 上,出入自然,形成具有交互效能多维化的信息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角;绘图机使用绘图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板面的左下角等。
逻辑坐标系:为了方便图形的输出,在世界坐标系(WC)和设备坐标系 (DC)之间定义了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规范化设备坐标系(normalized device
coordinates,简称NDC),这种坐标系的每一维坐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
1],也可以是0到65535之间的整数。
第二节
2 颜色模型和颜色空间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地图的表示用颜色、符号、注记等方法。 (1)RGB表示,三基色定理 红(R)绿(G)蓝(B)三色通过叠加形成一种混合色 例如: 白色(R G B)= (100, 100 ,100) 黑色(R G B)=(0,0,0) R G B组成的立方体是非线性的,即两种颜色相近的程度不能简单地 用欧氏距离来表示。 应用:用于彩色监视器。
地图投影变换
第二节
1 二维图形变换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二维图形的变换类型主要包括比例、旋转、平移、镜像、观察变换等。 (1)比例变换:比例变换就是将平面上任意一点(x,y)的横坐标放大或缩小 S11倍,纵坐标放大或缩小S22倍。 (2)旋转变换:旋转变换就是将平面上任意一点绕原点旋转某一角度,一般 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3)平移变换: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将平面上任意一点沿x方向移动tx,沿y 方向移动ty 。
而得,主要使用多边形、曲面等物体的各个表面单位来表示形体
特征。 优点:具有丰富的形体信息。
缺点:无法表示物体的实心还是空心,内外部信息等。
第三节
3 实体模型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实体模型常用多面体、球体等等基本体素,以及并、交、差等运算来 描述物体。
模型表示方法:
体素法 边界表示法
四叉树和八叉树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4)镜像变换
镜像变换就是将平面上的二维图形绕一直线ax+by+c=0对称变换。 (5)漫游和缩放 就是把用户坐标系中指定窗口内的图形映射到荧屏上的视图区的过 程。实现对画面的漫游和缩放。
第二节
2 三维图形变换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三维空间的点可以用齐次坐标系表示:[Hx Hy 于0。若H=1,则为规范齐次坐标。 三维图形变换过程
质别底色法
定点符号法
点值法
分区图表法
分区图表法
线状符号法
等直线法
范围法
分级统计法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3)遥感影像地图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4)统计图表与数据报表
(1)统计图 统计图是将这些属性数据传递给用户。统计图的主要类型有柱状 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
第二节
(2)HLS表示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H(Hue)色度:反映颜色的分类,如纯红、品红; L (Light)亮度:反映颜色黑的程度,如白色的亮度比黑色的亮度高 S (Saturation)饱和度:反映颜色的纯度,如纯红的饱和度比粉红的饱 和度高。
用HLS表示后,最后还是转成RGB显示。
应用:用于彩色监视器(遥感影像显示等) 。
计算机中的地图通常以图层进行组织,每一图层包含地图的一
个不同部分。地图中的各种要素,如境界线、交通线、居民地等
等,常放在不同图层中。图层是透明的,各图层叠加在一起构成 完整的一幅地图。 在统一的空间坐标系下,遥感影像也可以作为图层进行组织,可 以与矢量图层进行叠合。
第二节
2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优点:信息完整。 缺点:模型复杂。
第三节
二、数字地形模型的构造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1 网格表面构造
2 隐藏线与隐藏面的消除 以上这些方法在输出形式上仅局限于打印输出或者显示在荧屏上。
如果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输出,就必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
实现。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三、虚拟现实的设计与实现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备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四、主要产品介绍 1、常规地图
(1)全要素地图 指地形图,包括水系、地貌、植被、居民点、交通、境界、独立地物 等内容。 (2)各类专题图 专题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图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它主要 由地理基础和专题内容两部分组成。专题图按照空间分布的点状、线状和 面状分布大致有以下的一些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别底 色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范围法、点值法、分值比较法、分区图表 法和动线法等。
专题图的符号取决于实体的位置,形状取决于实体的质量或者数量特征。 专题图的符号可分为: 点符号 线状符号 面状符号
常见的点状符号
常见的线状符号
常见的面状符号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专题图的符号系统举例
点符号
线符号
面符号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可视化的概念首先在1987年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员会图形图象 专题组提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它研究如何将科学计算过程中及计算结果所产生的数据转 换成图形或图像信息,并可进行交互式分析。
第二节
一、基本理论
1 图形坐标系统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1)世界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world Coordinates,简称WC),也称为用户坐标系。一般 由用户自己选定,与机器设备无关。 大地坐标系(geodetic Coordinates)是地理坐标系的一种。大地原点
是大地坐标的起算点,一般由国家或地区选定。大地坐标采用由大地测
(2)使用符号化模型产生的直观性:用颜色、尺寸、大小等表示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3)采用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制图综合对实体质量特征进行分类分级,
对次要的实体或实体特征进行选取概括,使得反映的地理现象主次分明确
切地表示出各要素间相互关系,更易于理解事物本质和规律。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模型是用来表示实际的或抽象的物体和现象。现实世界中的地理 实体可以用形象的、直观的三维空间图形的模型加以表达。 地理实体的模型就其复杂程度而言,可以分为三类: 线框模型
面模型
实体模型。
第三节
1 线框模型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使用直线、折线、曲线等物体的棱边来表示其形体特征。 优点:简单,易于生成各种投影视图。 缺点:无法给出物体的表面信息。 2 面模型 面模型是在线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面与边的拓扑关系信息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立体感的视觉效果 存在感 多感知性 闭环交互方式
动态显示
第三节
GIS可视化与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1 真实感图形与纹理贴图 2 光线模型和光线跟踪 3 视差原理与体视图的生成 4 VRML结构与虚拟现实的实现方法
网格表面构造举例
真实感图形与纹理贴图举例
2、图像
GIS中图形的输出的另一种形式,它也是空间实体的一种模型,其特点为:
(1)不用符号化方式,而是采用人的直观视觉变量如色、灰度、模式表示 空间实体的质量特性。
(2)通常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变量。
3、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用以表示非空间信息。统计图与地图综合使用,形成以统计符
号表示的专题图。
第二节
(3)CMY表示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青色(C)、品红(M)、黄色(Y)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补色。这 三种颜色是通过白光中消除或减去某种颜色来规定的。其它颜色可 以通过这三种颜色的混合来得到。 应用:在硬拷贝机中使用。
第二节
二、输出的几何变换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几何变换就是如何实现从用户坐标系到荧屏坐标系的变换。变换 类型包括: 二维图形变换 三维图形变换
(2)数据报表
统计表格是详尽表示非空间数据的方法,它不直观,但可提供详 细数据,可对数据再处理。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统计图表举例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2、数字地图
种类:屏幕地图,电子地图,动态地图 特点: (1)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便于携带。 (2)利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实现地图的显示,提高地图的现实精度。 (3)便于与遥感和GIS相结合,以及便于多层次信息的复合分析。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
展,一种动态的、交互式的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产品正在引起越来越多 的关注,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纸质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重要输出形式。毫无疑问,它是可视
化的产品。 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一、三维空间图形模型
4、其它 数字地图等。
第一节 GIS产品输出形式
三、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备
硬件 打印机(字符/图形)、绘图机、显示屏、胶片记录仪等。根据图形设 备输出形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矢量制图设备和栅格制图设备,即矢量制图 和栅格制图。 软件 GIS具有一系列产品输出软件:包括图形(图象、图表)输出、外部转 换、符号设计三部分。输出软件应有好的用户界面,如采用菜单、窗口、 图符(icon)等技术。
量方法决定的大地纬度(B)和大地经度(L)。 54北京坐标系:选定北京为坐标原点,根据该点推得的坐标。
80陕西坐标系:选定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设立新的大地原点。
第二节
GIS图形输出系统设计
(2)输出设备的物理坐标与逻辑坐标系 在设计、描述图形对象时,用户使用的是对象所在的世界坐标系(用户 坐标系)。在输出时,往往要使用与设备物理参数有关的设备坐标系 (devlcecoordinates,简称DC)。 设备坐标系:是物理设备的输入输出(I/O)空间。每一种图形设备都有 其独有的坐标系,如图形显示器使用荧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大都在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