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育人体系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摘要:坚持教育创新,坚持育人为本,这是一所高校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大学生的整

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育人体系;学校;改革与发展

一、下大力气抓好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一)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强化校风学风建设

扩招后学校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好事情。但扩招后,

出现了上课人数多了,学生的出勤情况不易掌握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要强化校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我们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同时可以组织教师研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环节,加强教学过程跟

踪、督导、考评,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以信息化带动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面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教学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教学管理规律,实施科学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增强校务管理的透明度,广播、宣传栏、网站等,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比如办好办活校园网,做好网上宣传工作,努力提高网站宣传内容的质量和时效性,不断提高浏览点击率。学校可以借此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类信息,组织网络专业知识培训,为我校实施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提供优质服务。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近年的几次扩招,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强调学生的适应能力。高校要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关键在于提高办学的综合水平,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要思考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怎样进行改革、进行创新,想办法来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及时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

生在市场竞争中有实力,成为行业内争相聘任的对象。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度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

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学科建设中学术梯队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个好的学术梯队,能够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能够充分发挥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的传、帮、带作用,使骨干教师得到实际锻炼,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取得更大的工作业绩。因此,每一个学科都应当按照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等要求制定建设规划,提

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训并举,不断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和教学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要加强。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除了引进以外,还要靠自己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机制,拉开差距,给优秀的年轻教师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通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选送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合作科研和国际学术会议。建设好一支爱岗敬业、

素质较高的管理、教学、科研队伍,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健全和完善教师工作业绩评价制度

在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中,教师聘用、职称评定、奖优罚劣等都涉及到教师评价问题。因而必须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制定客观、公正、科学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制度。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工作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像学科专家组对教师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这对教师工作质量起到很好的检查和监督作用,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总之

应全面考虑,给老师的教学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三、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文明修养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思想品德的现状,现在尤其需要倡导做一个有理想、

讲道德、有知识、讲文明的大学生。教师不仅是学术的引路人,也应该是社会道德、社会良知、社会公正的引路人。

不少教师在课余总会提到:当前一些大学生思想活跃、志向远大,却对身边的所谓“小事”视若无睹,碰到教过课的老师不理不睬,谈恋爱的学生在校园教室里过分亲热……总之,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及基础文明修养的欠缺,已成为高校校园里一道令人目不忍睹的“风景”。以前曾看到一则报道:天津师大在天津市高校中率先推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经济、生活、择业四大方面的考核,使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学生按A,B,C,D四个不同信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暂且不说,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学生助学贷款、互联网络等一批新生事物的出现,尽快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呼声日益高涨,“明礼诚信”也已成

为高校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要努力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加

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积极推进“两课”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二)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在今天的世界,国民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世界竞争中越来越居于重要的地位。呼唤人文精神,加强素质教育,也就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通过人文素质和科

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高等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对学生陶冶情操的很好形式。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群体,各种文艺、体育等社团及报告会、演讲会、征文、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乃至人生追求和理想都有很大的陶冶。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增进学生间了解和团结协作意识,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方法。校宣传部、各系、处等应根据每年校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学生适时组织活动,做到时间短、针对性强,

引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提高求知欲望,拓宽知识视野,益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浓厚文化氛围,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现代社会压力增大需要人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而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容易引起学生以

“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意志薄弱、心理经不起冲击;同时看待问题易偏激。这些问题在中小学已经突出,因此如何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对学校提出的全新课题和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院、系学生会组织和班组织作用,创造和谐温馨的集体环境。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学生中提倡友爱和互助,使他们通过有益的集体活动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克服独生子女自私、淡漠、不关心他人的缺点。并通过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工作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使个人才干得到发挥,进而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对今后步入社会打

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