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礼貌原则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礼貌原则比较
摘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语言中所运用到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简要说明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相通之处、和由于地方历史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一些不同。主要运用到了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策略和顾曰国的礼貌准则。
关键词:礼貌原则、面子、礼貌准则。
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而中国人向来又非常注重面子,所以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注重礼貌,给他人和自己留面子。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在Gricede 的“合作原则”后,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而礼貌原则可分为六条准则,分别是: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受益;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少让自己受益,尽量多使自己吃亏;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在上实际的交流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某种交流目的而违背了“合作原则”,Leech认为,当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的时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所以才要表达的更为直接。
Brown和Levinson1978年提出的礼貌策略认为:礼貌就是人们为满足面子需
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着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而面子策略则又分为正面面子策略和负面面子策略,当说话的目的不一样时,采用的策略也会不一样。
在研究了现代的礼貌原则和中国古代的“礼”后,针对汉文化的礼貌特点,顾曰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五条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自己相
关的事物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指要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3) 文雅准则,即要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4、求同准则,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二、中西礼貌原则的相通之处
尊敬。在西方,需要在打扰或是麻烦到他人时,通常会在正式内容前加上“please”、“excuse me”等词语来表示态度的诚恳;当需要受话方去做某件事情时也会用到“would you”、“could you”等语气词去询问对方的态度,而不是强迫或是直接命令对方去做事,给了受话人高的选择程度,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尊敬在汉语礼貌中占有中心地位的礼貌原则,对所有的礼貌原则都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人在说话前,一般会加上恭敬性的字眼,如“麻烦您”、“劳驾”等词语;在语气上也会和蔼友好,而不是粗暴的指使;对于某种决定,则会采用商量的方式,去征求受话人的意见,以示对受话人的尊重。在这一个点上,中西方的礼貌用语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求同。这是任何一个交流得以继续的必备条件,假如双方说的东西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那么这种交流就完全没有意义了。Leech的求同准则、一致准则和顾曰国的求同准则中都提出了这一要求: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认同感,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Brown&Levinson面子策略中的正面礼貌策略中也明确提出要寻求
双方的共同点,以达到一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说话人都希望可以引起双方的共鸣,陌生人会以一个共同的话题(如兴趣、愿望等)来开启他们的对话,而熟人在说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时,则更加希望对方可以和他一起去分享。
面子。“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在中国人心中,“面子”是十分重要的东西,中国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肯定,所以人们在交际的时候往往会顾及自己和他人面子,说话留有余地,不给他人难堪。西方人很少谈及面子问题,所以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西方人并不注重面子,其实不然,研究面子问题的社会学者和语言学家已经证明了面子问题是人类交际活动中共同关注的问题。西方人也重视面子,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们在需要向他人求助时,都会采用委婉间接的询问语气,就算拒绝了,既不会让被求助的人产生心理负担,又不会导致求助者在被拒绝后难为情。
三、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
谦虚。在Leech的赞誉原则、谦逊原则和顾曰国的贬己尊人原则都有谦虚这一条,而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还是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如下:
Teacher:Jane,you really had a perfect performance today. StudentA:Thank you.
StudentB:No,not at all,you must be joking.
在接受老师的表扬时,A用“Thank you ”学生坦然的接受了,而B学生则是谦虚地说“不是的,您只是在说笑吧”。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辨别哪一个是中国的学生,哪一个是西方的学生。中国长期以来都有一种“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的思想,所以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或赞扬时,十有八九都会说“哪里哪里”、“一般一般”之类的谦虚客套语,A这是中国人最常见的说话方式。而在西方人看来,别人对你的夸奖及正面肯定,若是得到了你的否定,其实也会损害对方的面子,因为连本人都不能肯定自己,只能说明别人的判断出了问题,所以西方人则会欣然受之。
称谓。虽然在中西方文华中,都会有尊称和谦称,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称呼中看出思想文华的差异。在中国,由于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心中的等级观念非常森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等思想也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语言行为。在称呼上级时,最常见的形式则是“姓氏+职称”,如“马经理”、“王局长”等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敬;而在对外人称呼尊敬妻子时,古代常会用“内人”、“拙荆”等来表示谦虚,随着男女社会地位的平衡,中国现在也逐渐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妻子”等。在西方,人们长期受自由独立,人人平等等人权思想的影响,不认为阶级差异那么重要,所以,他们在称呼自己的上级时,不管是多大的官或是多高的职位,都是用“Mr/Miss/Ms+姓氏”来表示称呼,而在称呼自己的妻子时,通常情况下都是用“wife”来表示。
热情。中国人们热情好客,往往会用一种最热忱的方式来招待朋友。而中西方人们的热情是存在着差异,最主要的明显的表现是在餐桌上。例如:该开饭了,大家也都从客厅围坐在了餐桌前,桌上摆满了酒菜。主人还客气的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怠慢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家常便饭,大家别介意,随便吃吃啊。”这是中国典型的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们常常会认为才菜肴越丰盛,则表示对客人的越重视,而且还要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之类的客气话。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