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3 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f660d3087c24028915fc3eb.png)
注意:
该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P1/P2
X2
I/P2
I/P1
X1
预算线的变动
A、收入的变动:
X2
收入增加右移, 收入减少左移。
X1
B、价格的变动
a)价格同比例下降,右移; b)价格同比例上升,左移;
c)P2不变,P1下降:
QX2
与QX1轴的交点右移;
P2不变,P1上升:
X2
ΔX2
ΔX1
X1
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
以MRS 代表商 品的边际替代率, 则商品1对商品2 X 2 MRS12 的边际替代率的 X 1 公式为:
MRS12 X 2 X 1
X 2 dX 2 MRS12 lim X10 X1 dX1
所以,某点的边际替代率也是无差异曲线上 该点的斜率。 可以证明: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效用水平 越小,离远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
3.4.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 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 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在消费者收入水 平和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 费者如何决策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程 度。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之比
P 1 MRS P2
12
消费者均衡的几何表示
X2 A C
P
E I3
I1 B
(西方经济学)第3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第3章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cb6d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3.png)
02
通过实验模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验证其是否符合效用最
大化原则。
数学证明法
03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工具证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正确
性。
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应用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会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调整自己的购 买量。
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当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也会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调整自己的购买 量。
用。
价格变化法
通过观察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 反应,来间接测量序数效用。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消 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
度和排序。
序数效用论的应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
序数效用论可以用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帮助企业更 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
市场细分
序数效用论可以用于市场细分,将消费者按照偏好程度进行分类, 针对不同类别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西方经济学)第3章效 用论
contents
目录
• 效用论概述 • 基数效用论 • 序数效用论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效用最大化原则
01
效用论概述
效用的定义
效用
效用与偏好相关
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 得到的满足程度,是衡量消费者从消 费行为中获得的主观上的利得或利益。
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物品或服 务的效用评价,偏好不同导致效用评 价的差异。
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定 合理的价格策略,以最大化销售量和利润 。
产品开发
营销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 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 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销售量和品 牌知名度。
《西方经济学》教案 第3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教案 第3章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b0120df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8.png)
第3章效用论案例一“最好吃的东西”森林里鸡、鸭、猴、羊、狗几只小动物在开“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评选大会”,鸡很自信的说:“我认为小米是最好吃的,既有营养同时还黄黄的又会让我充满食欲。
”鸭子打断了鸡的话说到:“那不对,我认为还是小鱼最好吃,那滋味令我神魂颠倒。
”猴子这时按耐不住了,着急的说到:“那要说到最好吃还得说是香蕉和桃子,甜甜的多棒呀!”而羊却慢条斯理的说到:“那要说到营养还得是吃素,你看我吃青草多好呀,又鲜又嫩,所以青草才是最棒的。
”大家都在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时,狗站出来说话了,它是这次评选大会的主持人,认真的开导大家说:“大家不要再争论了,还是吃带肉的骨头最有营养,不吃肉才是大傻瓜呢!”大家仍然不赞同互不服气,各说各的理由,争论了一天也没有评选出什么最好吃,最后评选大会也不了了之了。
(资料来源:李正波《经典寓言故事中的经济学》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案例思考:1.动物们的讨论其实就是经济学中所讲的效用和偏好,为什么它们的意见无法统一呢?2.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出现上述现象吗?消费者如何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呢?案例二“边际效用的适用条件”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现已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了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呢?(资料来源: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案例三“钻石与水的悖论”按常理说,水是生命的必须,它应该具有很高的价值。
而钻石对生命来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实中钻石的价值却远远高于水,这就是钻石与水的悖论。
早期的经济学家一直没能找到解释钻石和水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他们不能区分边际效用和总效用。
边际效用理论直到19世纪晚期才得到发展。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的确能够创造出比钻石更高的总效用。
然而,是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决定价格。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0409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8.png)
三章 效用论
10
钻石和木碗
有个穷人四处流浪,他只有一只旧木碗。 一天,穷人在渔船上帮工时遇到了特大风浪,被海水冲
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 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 穷人送回了家。 富翁听说木碗换回这么多宝贝,也想去碰碰运气。富翁 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运到小岛。 酋长高兴地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声称要送给他最珍 贵的东西。
均衡。 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二是购买的商品组合必 须在给定的预算线上。
三章 效用论
35
消费者均衡
X2
消费者收入既定,两种商
品价格既定,可以画出一
a
条预算线。
15
E点既在预算线上,又 在可能的最高的无差异曲
线上,是最优商品组合。 0
F
E
U3 b U1 U2
P1
P2
1
三章 效用论
13
Q
12 34 5 6 7 8
MU1 11 10 9 8 7 6 5 4 MU2 19 17 15 13 12 10 8 6
假设买4个商品1和4个商品2,MU1/P1<MU2/P2, 总效用为102,小于107,没有实现最大效用。
消费者必然增加商品2的购买,减少商品1的购买,使 总效用增加, 一直到MU1/P1=MU2/P2,。
x2 在维持效用水平 20 - A
不变的前提下,消 16 费者增加一单位某 种商品的消费时所 12 -
需要放弃的另一种 8 -
商品的消费数量, 4 -
B C D E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效用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效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4a82ce5ef7ba0d4a733bff.png)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TU (Q) MU lim Q 0 Q
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边际量=
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炸鸡翅膀》的故事
炸鸡翅膀(块) 0 1 2 3 4 5 6 7 8 总效用 0 6 11 15 18 20 21 21 20 6 5 4 3 2 1 0 -1 边际效用
MU X MU Y PX PY
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 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 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需求曲线推导过程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 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揭示了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曲线上 每一点都满足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 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
逻辑推理的结果。
介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 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到最大的效用。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
内容: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固定,市场上 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消费者应使自己所购 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p1X1+p2X2+…+pnXn=I 限制条件 MU1 MU 2 MUn ...... P P2 Pn 1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 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的边际效用相等, 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从而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分析 (等效用曲线)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品组合所 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效用论(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效用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028146387c24028905fc302.png)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
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高。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
对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每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
格也是递减的。这意味着,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 币也同样适用。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 变的。 4.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 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 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 相对静止的状态。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 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 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 I 购买 n 种商品,P1 、P2 、、Pn 分别为 n 种商品的既定价格,
Q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 Q → 0 时有:
TU (Q) dTU (Q)
MU = lim
=
Q→0 Q
dQ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效用理论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效用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e6bb9b9f8c75fbfc77db2ca.png)
西方经济学网考题--效用理论第三章效用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A.商品A的价格最低B.商品A紧俏C.商品A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A 的效用最大2.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D.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3.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B.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增后减7.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A.108个B.100个C.106个D.6个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A.满足程度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C.边际效用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1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12.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A.MUA/PA <MUB/PB B.MUA/PA >MUB/PBC.MUA/PA = MUB/PB D.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13.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该家庭获得最大效用时的商品数量为()A.49B.7 C.14D.21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元,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A.20B.30 C.45D.6015.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16.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1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A.三条无差异曲线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D.二条无差异曲线18.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19.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20.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A.完全互补品B.完全替代品C.没有关系D.互不上关2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22.预算线上的表明()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B.处于均衡状态C.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D.状态不可能确定2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以上都不正确24.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25.M=Px·X+Py·Y是消费者的()A. 需求函数B. 效用函数C. 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 不确定函数26.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27.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A.向左下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D.不动2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A.预算线右侧区域B.预算线左侧区域C.预算线上D.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29.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30.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31.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A.78B.14 C.62 D.1632.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A.X=25Y=50 B.X=125Y=25 C.X=125Y=50 D.X=50Y=12533.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恩格尔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3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是()A.正常商品B.低档商品C.吉芬商品D.独立商品3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A.不变B.下降C.增加D.∝36.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吉芬商品D.独立商品37.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二、多项选择题1.效用是()A.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一种主观感受C.客观存在的D.使用价值E.价值2.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效用总大于零C.边际效用会小于零D.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总效用减少E.总效用不断减少3.以下关于边际效用说法正确的有()A.边际效用不可能为负值B.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呈同方向变动C.对于通常情况来说,消费者消费商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D.在边际效用大于等于零时,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反方向变动E.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4.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A.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B.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递增C.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D.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不变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5.消费者剩余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6.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B.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C.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D.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E.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A.是正的B.是负的C.具有递减的趋势D.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E.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8.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A.均衡点位于预算线上B.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线而存在C.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D.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E.均衡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9.下列属于低档商品的是()A.收入效应X1X*=-2,替代效应X*X2=+3 B.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C.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8D.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E.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10.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A.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C.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D.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E.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11.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A.风险回避者B.风险爱好者C.风险中立者D.厌恶风险者E.喜欢风险者三、判断题1.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西方经济学 第三章02 序数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 第三章02 序数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7e4645fcfab069dc5022012b.png)
二、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函数
1.效用函数: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 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U = f ( X1, X2 )
*效用函数的图像是三维曲面。
2. 无差异曲线函数: U0= f ( X1, X2 ) 其中U0为一个常数,表示一个不变的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函数的图像是二维平面中的曲线。
3
2 1 U2 U1 U0 2 4 6 镜片
(片)
2013-7-30 20
镜架
(副)
0
完全互补品效用函数 U(x1,x2)=min{ax1, bx2} MRS=a/b
表示a单位x2必须和b单位x1一起消费; 完全互补品任何一种产品多余都没有意义, 因此用最小化的形式。 2片镜片( x1)需要一副眼镜框(x2)则可 写成 U (x1, x2)= min{ x1, 2x2 }
2013-7-30
边际替代率就是 无差异曲线在某 点的斜率的绝对 值。
14
2、边际替代率的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 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 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 量是递减的。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 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 从而他愿意为此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 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 了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
k2
O
2013-7-30
X1
13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 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X 2 MRS12 X 1
X 2 dX 2 MRS12 Lim X 0 X 1 dX1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 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 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e9363ced630b1c59eeb516.png)
西方经济学(本)第三章效用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4.家庭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5.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7.总效应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1.C2.B3.D4.B5.C6.B7.B8.C9.A10.B11.C12.D13.A14.B三、多项选择题1.ACE2.CE3.BDE4.BCDE5.AD6.AC7.ABD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五、计算题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解:总效用为TU=14Q-Q2所以边际效用MU=14-2Q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
即MU=14-2Q=0 Q=7,总效用TU=14·7 - 72 = 49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
最大效用额为49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1)消费者的总效用(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Y=623.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 =2元,PY=5元,求: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fae5c1608a1284ac950434f.png)
第1节:效用论概述⑵
⒊基数效用论
⑴效用是可精确度量的;效用是可比较的,可加减的。
⑵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用TU表示 。
⑶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变化最末一个单位时总效 用的变化量。具体地说,当消费者增加(减少)一 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 量。用MU表示。
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 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 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l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l 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 远,效用越大
l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l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X2
l 原因: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Y
Y商
Y
品
价
X商品价格不变
格
不
变
X商品价格 下降
Y商品
Y商品价 格下降
价格上升
X
X
X商品价格上升
第4节 消费者均衡:图示
Y
C
D
A
E G
B
F
O
X
•C
A
•E •B
p1 p2
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均衡点出现在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相切处。在切点E,M RS为过E点的切线的 斜率,而切线与预算 线重合,所以,MRS =-p1/p2。因为MRS =-MU1/MU2,所以, MU1/p1=MU2/p2, 此结论与边际效用分 析得到的结论相同。
§在它上面的每一点, §X、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所支出的钱是相等的。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330e5d5240c844769eaee59.png)
10 1
用为 107 效用单位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效
需求曲线的推导
• 基数效用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 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 格。 •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 于商品得边际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
•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 商品时所感受的满足程度。 • 效用在经济学中被用来表示从消费中所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 满足。是商品有用性的主观量度。 • 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商品A的心情甚于要另一单位商品B,原因在于 商品A比B有更多的效用。 • a)它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 b)效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 c)在伦理上,这个概念是中性的。 • d)效用以U表示,效用单位是Marshall所确定,称为Util。
MU P2
...
MU Pn
费在各种 且等于货币
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 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的边际效用。
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P1 X 1 P 2 X MU P1 MU P1 MU P1
1 1 1
2
I
2
MU P2
MU P1
1
MU P2
2
,
1
第三章: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预算线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 的影响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需求到市场需求 曲线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058e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3.png)
政府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来制定更 加合理的政策,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福利的最大 化。
02
效用最大化原理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最大化
01
02
03
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随 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单位 商品的效用逐渐减少。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反映了消费者从消费中 获得的额外效用。
展望
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效用论将与其他经 济学理论更加融合,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更 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同时,效用论的 研究方法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经济学的 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因 素的影响,市场均衡状态可能无法 实现,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 灵。
0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的定义与性质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 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
边际效用的性质
边际效用具有非负性、递减性和边际 性。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与表现
无差异曲线与等边际效用线的比较与联系
01 比较
02
无差异曲线关注的是效用水平相同的商品组合,而等
边际效用线关注的是总效用相同的商品组合。
03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而等边际效用线是平行于横
轴的直线。
无差异曲线与等边际效用线的比较与联系
01
联系
02
03
04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 点的总效用相等。
效用性质
效用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可度量性 和边际递减性。
效用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e7e3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d.png)
第三章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12=-△X2/△X1其中,X1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X2表示衬衫的件数;MRS12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12=P1/P2即有: MRS12=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I =2元×30=60元。
(2)图中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I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I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I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1P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1P2。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_第三章_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_第三章_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e820beaf0740be1e650e9aca.png)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二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是指1,2,3,……,是可以加总求和的; 序数是 指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或等级,序数 是不能加总求和的。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三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 边际替代率
维持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数量所放 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X2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X1商 品所要放弃X2商品消费数量 是递减的。
·a ·b ·c ·d ·e
原因:
o
X1拥有量较少时,偏爱程度源自;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一 关于偏好的假定
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理性 消费 者的 三大 基本 偏好
第一,完全性。 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 要么A<B;要么A=B;要么A>B。
第二,可传递性。 如果A>B, B>C,那么A>C。
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资料] 边沁和功利主义
[资料] 不同偏好品的效用曲面
同时消费厌恶品和嗜好 品,效用不变——厌恶 品使效用减少而嗜好品 使效用增加。
两种商品都增加可以保 持效用水平不变,于是 出现了向右上方倾斜的 无差异曲线,曲线斜率 为正值。
[案例]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
《列子·黄帝》: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 之意, 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 充狙之欲。 俄而匮 焉, 将限其食。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359416fa102de2bd960588b2.png)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效用论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基数效用:把效用用基数1,2,3……等来度量,并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比较运算。
基数效用不仅可以表示出组合A的效用是大于还是小于组合B,还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小多少。
3.序数效用:把效用按偏好大小从低到高排列,并标号。
这样可以表示出组合A比组合B效用大还是小,但并不能知道大/小多少。
序数效用论有三大假设: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
4.边际量: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量。
5.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一定量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的总和。
用字母TU 表示。
6.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用字母MU表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时,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消费者均衡: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即MRS12=P1/P29.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一定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付出的价格。
10.保留价格:消费者为每一单位的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
1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量和实际支付的总量的差额。
用字母CS表示。
12.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有3大特征:1)假定效用函数连续:两条无差异曲线间还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且位置距原点越远的效用越大。
2)无相交: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
3)凸向原点。
13.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公式:MRS12=-dX2/dX1 。
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效用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2d4f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1.png)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状态源自在有限的收入约束下,消费者通 过选择商品的数量,使得所获得
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需要满足两个条 件,一是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二 是商品的价格与边际效用相乘的积 相等。
应用
消费者均衡理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 的重要工具,对于市场分析和政策 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序数效用论认为,市场 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 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选 择,进而影响市场供求 关系。
无差异曲线
01
02
03
04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具有相 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具有相 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具有相 同效用水平的商品或服务组合 点的曲线。
序数效用论认为,市场 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 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选 择,进而影响市场供求 关系。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 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无法进行客观度量,只 能通过排序来比较。
序数效用论强调消费者 偏好的差异性,认为不 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或 服务的效用评价不同。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 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 ,会根据自己的偏好进 行取舍,以达到效用的 最大化。
80%
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是现代效用理论的 代表,它考虑了消费者的风险偏 好和不确定性因素,将风险和不 确定性纳入效用函数的计算中。
02
基数效用论
02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
效用是可以计量的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 量和加总的,通过具体的数字 来衡量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
效用具有可加性
期望效用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又去买了六块饼,一只又一只地吃着。奇怪的是,
饼的味道一块不如一块。吃到第六块的时候,他觉得 肚子还饿,于是又啃起第七块饼来。可是,第七块饼 刚吃了一半,它就觉得肚子饱了。他心里后悔不迭, 懊恼地说:“如果早知道吃这半块饼就饱了,我何必
花钱买那六块饼呢?”
说明了什么?
河南理工大学xhq
商 品 数 量 0 1 2 3 4 5 6 7• Fra bibliotek市场上交换的物品。
• 为什么购买商品?
• 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 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并在市场上交换的物品。
河南理工大学xhq
• 一、效用的理解
河南理工大学xhq
• 人的需要
• 各种原因——人有欲望——各种需要
• 得不到满足——痛苦 • 得到满足——满意幸福 这种幸福感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第三章 效用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是如何选择的?
——需求曲线为何右下倾斜?
河南理工大学xhq
具体知识: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用 不确定性与风险
河南理工大学xhq
•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河南理工大学xhq
什么是商品?
• 商——买卖、交换
• 品——物品(有形、无形)
河南理工大学xhq
货币的边际效用
富人的钱不值钱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 ——货币的效用交换商品的效用 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因为:一般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货 币收入量中的很小部分,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 化非常小,可以略去不计。
边际效用函数为:
TU (Q) MU Q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时,即△Q→0时有:
TU (Q) dTU (Q) MU lim Q 0 Q dQ
河南理工大学xhq
《半块饼》的故事
有个人肚子饿极了,就去买了块饼,狼吞虎咽地吃起
来。他觉得,从来没有食物有这样的美味可口。他立
河南理工大学xhq
• 基数效用论 PK 序数效用论
• 基数(绝对数)——12345…. • 序数(相对数、偏好)——第一、第二、第三…..
• 绝对数衡量——优点:可加减,但不精确
• 相对数衡量——不可加总,更具有说服力
河南理工大学xhq
• 二、基数效用论者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河南理工大学xhq
• 效用:用基数表示,所以可加总。
——效用Utility
• 效用:满足程度(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 • ——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
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河南理工大学xhq
小品 :
长工与地主
• 从前,某地闹水灾,为躲避洪水,人们纷纷爬上山顶和大树。在 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抱一盒金子,长工 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 工已一无所有了。 • 一天过去了,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 呆。地主说:“给你一块金子,把饼卖我一半” • • ——长工说:“金子有啥用”,拒绝。 ——长工说:“金子有啥用”,拒绝。 • 第二天,地主说:“给你一块金子,卖我一块饼” • 第三天,地主说:“给你一半金子,分我一半饼”
•
——长工说:“金子有啥用”,拒绝。
• 第四天,地主再也忍不住,把金子全扔给长工,抢走几块饼。 • 第五天,洪水退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抱着金子回家了。
河南理工大学xhq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 需要选择,谁更能够满足我的需要呢?哪个效用大? • 效用大小的度量问题: • 基数效用论 PK 序数效用论
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的一
这时:理性消费者
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小于 商品2的边际效用。
河南理工大学xhq
基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 效用最大化原则: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 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用在刀口上 用在不同商品上的每一元 钱的边际效用相等。
河南理工大学xhq
价值悖论 :
必需品(水)的市场价值很低;
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 的总效用,而是反映 它的边际效用。
奢侈品(钻石)使用价值很小,
但市场价格很高,可以交换到大 量其他物品。
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着消费量的增加,MU递减。 水的消费量很大,MU就小。 钻石消费量很小,MU就大。
总 效 用
0 10 18 24 28 30 30 28
边 际 效 用 10 8 6 4 2 0 -2
TU
TU
30
20 10 0
MU 10 8 6 4 2 0 -2 1 2 3 4 5 6 7 Q
1
2
3
4
5
6
7
Q
MU
河南理工大学xhq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 消费者从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吃饭的感觉:边际效用递减 思考:“为什么像水那样对生命如此不可缺少的东西 具有很低的价格,而对于生命并非必不可少的钻石却 具有如此高的价格呢?” 这就是所谓“价值悖论(Paradox of value)”
• A商品效用为3,B商品效用为5,则总效用为8.
• 总效用(Total Utility)
• 总效用(TU)是商品数量(Q)的函数。
总效用函数为:TU = f ( Q )
河南理工大学xhq
总效用函数为:TU=f(Q) •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得 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河南理工大学xhq
效用相等。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P1 X 1 P 2 X 2 I(把钱用完) MU 1 MU 2 (货真价实) P1 P2 MU1:1商品的边际效用
MU2 :2商品的边际效用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I: 消费者的收入 P1: 1商品的价格 P2: 2商品的价格 X1:1商品的数量 X2:2商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