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2版)》
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_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_[共10页]
![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_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_[共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a9833222f61fb7360a4c651e.png)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通信规划教材现代通信技术
(第2版)
孙青华主编
张荣坤黄红艳孙群中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内 容 提 要 本书全面地介绍各类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基本原理及主要应用。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和第2章从电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入手,概括介绍电信系统的整体架构;第3章以电话通信为例,介绍典型通信系统的通信过程及相关技术;第4章到第7章详细介绍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及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第8章和第9章介绍接入网与智能网的技术及应用;第10章介绍值得关注的一些电信新技术。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高职高专教材或管理信息系统、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高职高专通信规划教材
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
♦ 主 编 孙青华
编 著 张荣坤 黄红艳 孙群中 责任编辑 滑 玉
♦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邮编 100061 电子函件 315@
网址
北京鑫正大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8.75
字数:456千字
2009年8月第2版 印数:18 000 – 21 000册 2009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ISBN 978-7-115-20016-7/TN
定价:32.0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67170985 印装质量热线:(010)67129223
反盗版热线:(010)67171154。
《通信课件》PPT课件
![《通信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6872d30740be1e640e9a3e.png)
第 10 章 通 信 网 基 础
❖ 通信网是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功能的网络, 众多用户之间通信要依靠通信网来实现。
❖ 组成:通信网由用户终端、交换设备、集线器以及连接它们的传输介质 等组成。为了保证网络正确合理地运行,还必须有管理网络运行的软件 (如标准、协议、信令等)。
❖ 通信网的节点:交换设备、集线器、终端等。 ❖ 链路:连接节点的传输介质。 ❖ 链路的功能:为信息传输提供通路。 ❖ 节点的功能:为信息的输入、输出或交换提供场所。 ❖ 通信网的基本任务: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传输路径,使处于不同地理位
❖ 本章介绍通信网的一些基础知识。
精选课件ppt
1
10.1 概述
❖ 10.1.1 通信网的概念 ❖ 通信的最基本形式是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起一条传输的通道。 ❖ n个终端,需要建立n(n-1)/2条传输通道,每个终端要有(n-1)个I/O端口。 ❖ 解决办法:把所有终端接到一个网络上,网络在它们之间能提供多条路径。
的计算机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连接构成的集合,它们彼此之间能够相互 通信,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精选课件ppt
6
10.1.4 通信网的类型
❖ 有线电视网:主要用于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目前主要是以广播形式出 现。
❖ 电信网:主要有公用电话网(PSTN)、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数字数据 网(DDN)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
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 ❖ 虚电路方式, 报文分组发送前,需要在收发之
现代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课件ppt
![现代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751b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1.png)
卫星轨道类型及特点
地球同步轨道(GEO)
低地球轨道(LEO)
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相对地面位置固定,适合大范围覆盖 和连续通信。
卫星运行轨道离地面较近,通信时延 小,但覆盖区域有限,需要多个卫星 组成星座才能实现全球覆盖。
中地球轨道(MEO)
卫星运行周期较地球自转周期长,但 较低轨道高,可实现全球覆盖和较好 的通信性能。
包括卫星轨道、频段、调制方式等基本概 念和原理。
详细介绍了卫星、地球站、控制系统等组 成部分及其功能。
卫星通信链路分析
卫星通信网络与协议
对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以及整个通信链路 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讲解了卫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协议体系 以及关键技术。
新型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
解密算法原理
加密算法实现
解密算法实现
解释与加密算法相对应 的解密算法原理。
详细阐述加密算法的实 现过程,包括密钥生成、
加密解密流程等。
详细阐述解密算法的实 现过程,包括密钥管理、
解密流程等。
可靠性保障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
制定可靠性保障策略
根据卫星通信网络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 的可靠性保障策略。
实施可靠性保障措施
行业应用前景拓展思考
海上通信领域
卫星通信技术可实现海上船舶与陆地之间 的实时通信,提高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和效
率。
A 航空航天领域
卫星通信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飞机导航、无
人机遥控等。
B
C
D
偏远地区通信覆盖
卫星通信技术可解决偏远地区的通信覆盖 问题,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通信服务。
应急通信领域
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严晓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严晓华-清华大学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531b176af01dc281e53af0fb.png)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注意:在给出码元速率时需说明是何进制的码元。 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可换算;若是二进制码,符号
传输速率则与信息传输速率相等。 若两个系统的传输速率相同,其信道效率有可能不同。信道
效率用单位频带的信息传输速率或符号传输速率来表示,其
用以代表信息的物理量。
返回
1.1.2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1所示。 信息源(信源)
作用: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发送机)
作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使原始信号(基带信号)适应信道传输特性的要求。
通信系统模型
信道(通路) 作用:在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在通信中主 要是传递信息的通道,又是传递信号的设施。 分类:有线信道(如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信道(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接入等)
据波长不同可分为中/长波通信、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3. 按调制方式分类
基带传输: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在线路上传输。 频带传输(调制传输):先对信号进行调制后再进行传输。
通信系统的分类
4.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模拟通信 数字通信
5. 按收发者是否运动分类
固定通信 移动通信
内容简介
1.4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4.1 ICT技术产业概述 1.4.2 ICT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1.5 国家通信职业资格制度简介 1.5.1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 1.5.2 通信行业职业(工种)资格 1.5.3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
内容简介
现代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课件ppt
![现代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aedd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0.png)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将各自发 挥优势,并在某些领域实现互补,共同推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
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的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的融合成 为一种必然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高速、大容量、 低延迟的通信需求。
融合技术
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卫星通信协议与标准应保证不同 厂商的设备能够兼容和互操作,
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
04
卫星通信应用
卫星电视广播
卫星电视广播
通过卫星将电视信号传输到地面接 收站,再由接收站将信号传输给电
视机,实现电视节目的播放。
覆盖范围广
卫星电视广播的覆盖范围广泛, 可以覆盖全球,为不同地区的人 们提供相同的电视节目。
能接入互联网。
高速度连接
卫星互联网可以实现高速数据 传输,满足用户对高带宽业务
的需求。
可靠性高
卫星互联网的可靠性较高,不 易受到地面网络故障的影响。
卫星导航定位
卫星导航定位
通过卫星信号实现定位和导航服务。
高精度定位
卫星导航定位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提供 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多功能应用
实时性强
卫星导航定位不仅可以用于车辆、船舶、 飞机的导航,还可以用于地图绘制、地质 勘查等领域。
为了实现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的融合,需要发展一系列关 键技术,如网络融合技术、终端设备兼容技术、信号处理 技术等。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卫星 通信与地面通信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 高效的通信服务。
06
案例分析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案例
《现代通信技术》课件
![《现代通信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bce9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3.png)
3
噪声及其度量
了解噪声的来源、种类、度量方法以及
调制技术
4
对无线通信的影响。Fra bibliotek简述调制技术的原理、种类、应用及其 发展趋势。
数字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发展历 程及其优缺点。
网络技术
讲解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互联网 等等。
移动应用程序
探讨移动应用的发展和趋势,并简要介绍应用程序 设计的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技术
1
CDMA技术
了解 CDMA 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在通信中的应用。
2
GSM技术
介绍GSM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移动通信的。
3
TD-SCDMA技术
讲解TD-SCDMA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移动通信当中的优点。
4
VoLTE技术
简述 VoLTE 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优势,及其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
课程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回顾本课件,总结现代通 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按 钮。
2 展望
展望未来,探讨新技术在 通信领域的应用,以及可 能的趋势。
3 感谢
结束语,感谢您收看这个 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
为大家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包括通信系统基础、数字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 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等内容。在本课件中,您将全面了解 现代通信技术并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应用及优缺点。让我们开始吧!
通信系统基础
1
电磁波
介绍电磁波,包括其定义、种类、特性
信道与信道带宽
2
等等。
解释信道和信道带宽的概念及其关系。
现代通信系统(第2版)_CodePub
![现代通信系统(第2版)_CodePub](https://img.taocdn.com/s3/m/9f403188a0116c175f0e489a.png)
入交换网络。此时,在一条物理电路上顺
序传送着多路话音信号,每路信号占用一 个时隙。所以说,在数字交换网络中对话 音电路的交换实际上是对时隙的交换。
时隙交换
时隙交换的过程可以分成两步。 第一步是在一条电路的任意两个时隙 之间进行的交换,称为时分交换,由T型接 线器完成; 第二步是在两条电路上的相同时隙之 间进行的交换,称为空分交换,由S型接线 器完成。
2.1 数据通信基础
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信号,
因此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而产
生的一种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可定义为“用通信线路(包
括通信设备)将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主
计算机连接起来进行信息处理”,以实现
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共享。
数据与话音的区别
• 通信对象不同
• 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同
• 通信的持续时间不同
络互联协议”(TCP/IP)。
路由器工作原理
用户A 网络2 203.0.5.0 路由器1 路由选择表 C 203.0.5.0 1 C 198.1.2.0 2 R 202.56.5.0 3.0.5.2 2
分组交换方式
• 数据报方式
• 虚电路方式
虚电路的连接
虚电路可以是永久连接,也可以是临时连接。
永久连接的称为“永久虚电路”,用户在向网络预
约了该项服务之后,就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起永久
的虚连接,用户之间的通信直接进入数据的传输阶
段,就好象具有一条专线一样,可随时传送数据。
临时连接的称为“交换虚电路”,用户终端在通信
R——振铃
S——监视
T——测试
用户电路的整体结构
用户机柜
用户电路一般
由两块专用集成电
路组件组成,一块
《现代通信技术》课件
![《现代通信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af0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7.png)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和特点。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02
卫星通信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实践
03
卫星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
THANKS
。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 军事、金融、政务等领域,具 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 推动信息安全和保密通信的发 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 更加安全和可靠的保障。
06
现代通信技术应用案例
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 和特点。
局域网
利用以太网等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网络 互联,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05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当前移 动通信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输标02入题
5G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能 够满足人们对高速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为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更好的支持。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
电报、电话的发明,实现了远距 离信息的传输。
20世纪
无线电、电视、卫星通信等技术的 发展,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
21世纪
互联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技 术的普及,推动了通信技术的飞速 发展。
现代通信技术的分类
01
02
03
有线通信技术
包括光纤通信、同轴电缆 通信等,具有传输稳定、 保密性好的特点。
无线通信技术
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 等,具有灵活、便捷的特 点,但易受干扰和窃听。
网络通信技术
《通信工程基础》课件
![《通信工程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52a0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b.png)
量子通信技术
总结词
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实现信息传输和加密,具有高度安全性和不可破解性,是未来通信 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量子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信息传输和加密技术,利用量子态的特殊性质实现高度安全 的信息传输和加密。相比于传统的通信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不可破解性,能够为 政府、金融机构等高度敏感领域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加密服务。
卫星互联网技术
总结词
卫星互联网技术通过卫星实现全球覆盖的互联网接入 ,能够解决地面网络无法覆盖地区的通信问题,是未 来全球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卫星互联网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实现全球覆盖的互联 网接入技术,通过发射大量的低轨道卫星,实现全球 范围内的互联网接入。卫星互联网技术能够解决地面 网络无法覆盖的地区的通信问题,为偏远地区、海洋 、航空等领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同时 ,卫星互联网技术也是未来全球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有望成为未来全球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
整个网络将瘫痪。
总线型拓扑
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共享通 道上,如果一个节点出现故障 ,可能会影响整个网络。
环形拓扑
节点在环路上连接,数据只能 沿一个方向流动,如果环路出 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 瘫痪。
网状拓扑
节点之间的连接复杂且自由, 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性,但建
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通信协议与标准
TCP/IP协议族
SUMMAR Y
04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01
无线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包括直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方式
。
无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波传播损耗
《现代通信新技术》课件
![《现代通信新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c78f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4.png)
推动经济发展
现代通信新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 经济增长。
现代通信新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从电报、电话的发明到数字通信 、移动通信的普及,现代通信新
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当前发展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 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新技术正 在向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时 延的方向发展。
ABCD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
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长和数据处理需求的提升, 推动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助力通信行业实现更高效 的数据处理、存储和管理。
技术挑战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 护的难度也在增加,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
防范措施。
A 网络覆盖与容量
智能环境
智能家居系统可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 质量等,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能家电
智能家居系统可控制家电设备,如空调、电 视、冰箱等。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智慧政务
通过智慧城市系统实现政务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功能。
智慧医疗
智慧城市系统可提供远程医疗、预约挂号等服务,提高医疗效率。
智慧教育
智慧城市系统可提供在线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
03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广播 、电视、无线局域网等领域。
04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速率、大容量、低功耗和低成本。
有线通信技术
01
02
03
04
有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金属导 线或光纤等介质传输信号,实
现通信目的的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双绞线 通信、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
(完整版)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完整版)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dde2cce2f0066f43322e1.png)
学 分
2。5
授课教师
常成
职 称
讲师
课程性质
学位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和班级: 2016级应用物理学本科班 共 02个班
课程学时
48学时
周学时
4学时
起止周
10-17
学时分配
7.《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赵宏波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薛尚清等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9.《现代通信技术》,李文海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审核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周 次
第 10周
日 期
节 次
授课内容
§1.1 通信技术的历史演进
教 具 和
媒体使用
PPT、黑板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课程介绍绪论
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任务、学习方法及通信技术的重要地位、学时、考核方式、教学资源网站地址等。
讲授新课
§1.1 通信技术的历史演进
§1。2 通信的基本概念
例1。2—1,例1.2-2,例1。2—3,例1.2-4,例1。2—5,例1.2—6
§1.3 通信网概述
邯 郸 学 院
教 案
2018~2019学年 第二学期
分院(系、部):
机电学院
教 研 室:
应用物理
课 程 名 称: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授 课 班 级:
2017应用物理学本科
主 讲 教 师:
现代通信技术-完整版151页
![现代通信技术-完整版1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32752400b1c59eef8c7b42b.png)
减小噪声功率N (或减小噪声功率谱密度n0)可以增加信道容 量,若噪声功率趋于零(或噪声功率谱密度趋于零),则信道容 量趋于无穷大,即
lim C lim B log 2 (1
N 0 N 0
S ) N
此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始端)与信宿(末端)之间建 立一个传输(转移)信息的通道(信道)。因此所谓通信系 统就是利用电、光等信号形式来传递信息的系统。
通信的定义:
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以语言、图像、数据、文本等媒体,通过电(光)信
号将信息由一方传输到另一方。
1.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2. 通信系统的分类:
增大信道带宽 B可以增加信道容量,但不能使信道容量无限
制增大。信道带宽B趋于无穷大时,信道容量的极限值为
n0 B S S S lim C lim B log 2 (1 ) lim log 2 (1 ) B B n0 B n0 B S n0 B
S S log 2 e 1.44 n0 n0
(1)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带宽为B的信道,所能传
送的信号最高码元速率为2B波特(Baud)。因此,无噪声离散 信道的信道容量为 C=2Blog2L (bit/s)
式中B的单位为Hz,L为码元所能取的离散值的个数。
在有噪声情况下,传送将会出现差错,信道容量会降低。对于 二进制信道,若1码和0码的发送概率相等,都为0.5,p表示正确传
4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1)模拟通信
点—点单路通信系统
图1-7 点-点单路通信系统
调制器: 使信号与信道相匹配, 便于频分复用等 发滤波器:滤除调制器输出的无用信号 收滤波器:滤除信号频带以外的噪声 一般设n(t)为高斯白噪声,ni(t)为窄带白噪声 *注: 模拟通信也可进行加密 此系统为单向通信系统即单工通信系统,当A、B都有调制解 调器时可实现双工通信。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完整版 ppt课件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完整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95236980eb6294dc886c44.png)
27第3章 电话通信 283.1 电话通信过程 333.2 多路复用技术 333.2.1 频分多路复用
49第4章 数据通信 504.1 数据通信概述 504.1.1 数据、信号与信息 514.1.2 系统组成 534.1.3 数据通信网络互连
343.2.2 时分多路复用 343.2.3 码分多路复用 353.2.4 波分多路复用
1456.4 SDH 1456.4.1 SDH的产生 1476.4.2 SDH的帧格式和速率 1486.4.3 SDH的基本网络单元
1496.5 WDM 1496.5.1 光波分复用的基本概念 1516.5.2 光波分复用的特点 1516.5.3 波分复用系统基本结构 1526.6 全光网络 1526.6.1 全光网的基本概念 1536.6.2 全光网的特点 1536.7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153小结 154思考题与练习题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完整版
第7章 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1577.1 微波通信 1577.1.1 微波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1597.1.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1617.1.3 微波站设备 1667.1.4 微波的传播特性与补偿技术 1727.1.5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737.2 卫星通信 1737.2.1 卫星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1747.2.2 卫星通信系统 1777.2.3 通信卫星 1807.2.4 地球站 1837.2.5 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 1857.2.6 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 1907.3 实做项目及教学情境 1907.3.1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 1917.3.2 GPS导航定位 191小结 192思考题与练习题 193第8章 接入网 1948.1 接入网概述 1948.1.1 接入网的概念和特点 1978.1.2 接入网技术综述 2018.2 xDSL技术 2028.2.1 xDSL技术概述 2048.2.2 HDSL技术 2048.2.3 ADSL技术 2058.2.4 VDSL技术 2078.3 光接入网 2078.3.1 光接入网概述 2088.3.2 参考配置和应用类型 2108.3.3 PON技术 2148.4 HFC技术 2148.4.1 HFC网络结构 2168.4.2 双向通信
5.1.7 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_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_[共2页]
![5.1.7 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_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05ea9a2b160b4e777fcf37.png)
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 96 - 动GSM 服务区和中国联通GSM 服务区。
5.1.7 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无线电频率资源和矿藏、森林、土地、河流等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属于重要的国家资源,关系国计民生许多方面。
从世界范围来讲,无线电频率是全人类共享的有限自然资源。
我国对无线电频率规划、管理工作一直都十分重视,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制度。
199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明确提出:“无线电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工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贯彻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原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该频率划分规定是参照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结合我国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市场需求制定的,是我国使用无线电频率、从事无线电设备研制、生产、进口、销售、试验和设置使用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法规文件。
回顾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电信业务特别是移动通信始终是无线电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通信市场的业务需求和无线电技术创新相互促进,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通信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互动作用加速进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随着语音、数据和移动视频等通信业务的出现和发展,通信产业对无线电频率资源的需求也呈现不断增加态势。
1.2G 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分配2001年底,关闭了全国模拟移动通信网,这标志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的结束,开始了以技术驱动的全数字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服务。
从无线电频率规划和管理角度来看,顺利地完成了公众移动通信网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演进。
第二代移动通信的频率分配如图5-11所示。
CDMAGSM900 GSM1800825 835 870 8809059159509601710178518051880MHz移动台发 基站台发图例:图5-11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分配图(1)GSM900MHz 频率分配我国GSM900MHz 系统可用频段规定为:905MHz ~91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950MHz ~960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可用频段为10MHz ;双工间隔为45MHz ;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系统模型
• 受信者(收终端或信宿) 作用:信息的接收者,将复原的原始信号 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 噪声源 定义:指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 作用:为便于分析,一般将系统内所存在
通信系统模型
• 现代通信系统模型的功能模块如图1-2所示。 • 接入功能模块
作用:将语音、图像或数据进行数字化并 变换为适于网络传输的信号。 • 传输功能模块 作用:将接入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
的总码元数之比,也指平均误码率。 ②误比特率(比特差错率) • 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差错的比特数与传输的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 注意:当采用二进制码时,误码率与误比 特率相等。
• 误码率的大小与传输通路的系统特性和信 道质量有关,提高信道信噪比(信号功率 /噪声功率)和缩短中继距离,可使返回误码 率减小。
返回主目录
1.1 通信概述
• 通信(communication)是指按照达成的协议, 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 送。电信(telecommunication)则指在线缆上 或经由大气,利用电信信号或光学信号发送 和接收任何类型信信息(数据、图形、图像 和声音)的通信方式。
返回
1.1.1 通信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 传输容量:即信道的传输速率(单位时间 内通过信道的平均信息量),信息量的单 位为比特(bit)。
• 传输容量的表示方法 : ①信息传输速率(比特速率) • 系统每秒钟传送的比特数,单意:在给出码元速率时需说明是何进制的 码元。
• 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可换算;若是 二进制码,符号传输速率则与信息传输速率 相等。
内容简介
• 1.1 通信概述 • 1.2 通信网的组成 • 1.3 通信信道 • 1.4 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5 国家通信职业资格制度简介
放映结束
内容简介
• 1.1 通信概述 – 1.1.1 通信基本概念 – 1.1.2 通信系统模型 – 1.1.3 通信系统的分类 – 1.1.4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 1.1.5 通信法规与通信标准
内容简介
• 1.4 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4.1 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 1.4.2 现代通信技术的特征 – 1.4.3 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 1.4.4 我国通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 1.5 国家通信职业资格制度简介 – 1.5.1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 – 1.5.2 通信行业职业(工种)资格 – 1.5.3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
• 若两个系统的传输速率相同,其信道效率有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2. 可靠性指标
• 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统传输消息的质量(即 传输的准确程度问题)。
• 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输出信噪比来 衡量。
•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传输差错率来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 传输差错率的表示方法: ①误码率(码元差错率) • 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第二版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1章 概 论
本章学习目标
• 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 • 理解通信网的概念、分类、构成与组网结
构。 • 了解通信信道分类及特性。 • 了解通信法规与体系标准的作用。 • 了解通信职业资格与职业规范知识。
通信系统模型
• 控制功能模块 作用:完成用户的鉴权、计费与保密,由 信令网、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等组成。
• 应用功能模块 作用:为运营商提供业务经营。 返回
1.1.3 通信系统的分类
1. 按通信业务分类
• 按传输内容:单媒体通信、多媒体通信 • 按传输方向:单向传输、交互传输 • 按传输带宽:窄带通信、宽带通信 • 按传输时间:实时通信、非实时通信
• 固定通信
通信系统的分类
6. 按多地址接入方式分类
• 频分多址 • 时分多址 • 码分多址通信等
7. 按用户类型分类
返回
• 公用通信
1.1.4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 评价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性能的主要质量 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两者通常为一对 矛盾。
1. 有效性指标
• 有效性是指信道资源的利用效率(即系统 中单位频带传输信息的速率问题)。
• 通信的基本形式---信道 信道:信源与信宿之间建立的一个传输信息 的通道。 • 信息(information):以适合于通信、存储 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 消息是指通信系统要传送的对象,如语音、 图像、文字或某些物理参数等。
返回
1.1.2 通信系统模型
• 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1所示。 • 信息源(信源)
作用: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 发送设备(发送机)
作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 道中传输的信号,使原始信号(基带信号)
通信系统模型
• 信道(通路) 作用:在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 通路;在通信中主要是传递信息的通道, 又是传递信号的设施。 分类:有线信道(如明线双绞线、同轴电 缆、光纤等)
1.1.5 通信法规与通信标准
• 通信的业务运营、技术研发、企业运作都 将受到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的指导及制约。
• 涉及通信的政策法规主要由各国政府部门 制订,其对于通信运营最主要的影响是 “准入”。在任何国家,电信业务基本上 都受到制约,需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 。
通信法规与通信标准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 1.2 通信网的组成 – 1.2.1 通信网的概念 – 1.2.2 通信网的分类 – 1.2.3 电信网的组成 – 1.2.4 通信网的组网结构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 1.3 通信信道 – 1.3.1 无线信道 – 1.3.2 有线传输信道 – 1.3.3 通信信道特性
返回主目录
通信系统的分类
2. 按传输媒介分类
• 有线通信:传输媒介为电缆和光缆。 • 无线通信:借助于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
播来传输信号,根据波长不同可分为中/ 长波通信、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3. 按调制方式分类
通信系统的分类
4.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 模拟通信 • 数字通信
5. 按收发者是否运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