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救助概念理解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救助概念理解要点。又称社会救济、社会援助,是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因各种原因而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援助,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最终得以摆脱贫困,恢复社会功能的一项社会制度。
要点1责任主体是国家2救助对象是贫困者,保障水平是最低生活3具体实施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程序,如家计调查。
生活社会救助内涵要点。是国家对生活在国家法定或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下的贫困人员及其家庭进行现金和实物等救助的一项社会救助项目要点1按照贫困线获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区别于传统基于人道主义的社会救济)2是在公民因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原因致使收入低于贫困线时才发生作用的(以家庭调查为前提的选择性救助)3仅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后一道安全网(低水平的收入补差)
就业援助内涵要点。是政府或社会通过各种手段、途径等扶持、保护就业领域中处于弱势的劳动者实现就业,以达到增加家庭收入、摆脱贫困的目的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
要点1救助对象有一定劳动能力2救助目标层次更高3救助的方式灵活4救助的效果更为积极、持久
教育救助内涵要点1经济实质是对教育投入不足的一种补充2效益具有延迟性和强外部性的特征3的主体呈多元化特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同时还包括各种机构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机构和个人及国际组织等参与主体4的实施具有层次性
1)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整体教育救助2)对贫困地区
的整体性教育救助3)对贫困落后国家的教育救助
我国低保制度建立动因
A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缺陷1)救济范围狭窄2)救济标准偏低3)救济经费不足4)救助工作随意性大。B新产生的城市贫困问题1)下岗失业职工增加2)隐性失业显性化3)社会保障走向社会化4)通货膨胀
5)贫富差距拉大
中国确保低保线的难点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
衡,绝对贫困现象还大量存在2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住户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数少,用这些资
料研究生活必需消费的项目和数量误差很大3缺
少地区适度营养需要量的标准4缺少判断地区合
理消费结构的资料
医疗救助相关理论1公平论:健康是基本人权,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利公平2效率论: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能够提高有限的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对贫困人口的健康投资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需方投入”模式有利于激励供方的技术效率3政府职能论:从医疗救助的公共产品的性质出发,认为政府应对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救助 4.保障缺失论:医疗救助不仅拓宽了社会救济的领域,而且还弥补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功能缺失,从而完善和丰富了社会保障体系。
各国医疗救助模式存在差异根源1医疗救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相适应。主流制度分三:个人自助型医疗保障制度、政府责任型医疗保障制度、社会责任型医疗保障制度2医疗救助模式选择与社会福利观念有关。社会福利观念分为两种:机制模式和补救模式3医疗救助计划解决障碍的重点不同。影响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障碍主要有两种:制度途径障碍、服务途径障碍。
以实质公平理论阐述就业援助价值取向
实质公平理论(约翰·罗尔斯)
A对正义理论,罗尔斯提出了两个原则:自由原则;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
B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的价值取向是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求实质上的公平
住房的双重特性1一般商品:价值量大、使用寿命长的耐用消费品2投资品: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一般商品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会自动形成均衡价格。投资品的价格高低取决定于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
灾难救助的相关理论(六选三到四)
1公共产品理论—灾害救助的公共产品性质 2危机管理的理论困境与范式转换—灾害救助的路径选择3灾害救助的公共伦理原则—生命关怀优先、损失最小化、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尊重灾情知情权4.区域灾害系统论—区域减灾对策的科学依据 5社会资本理论—人际关系网络与社群在灾害救助中的应用 6政府失灵理论—志愿者组织参与灾害救助
如何理解老年社会福利社会化
是要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在老人社会福利服务中的作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的
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
其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类型(五种)
A救助型是以残补式社会福利观为基础,基本假设是市场和家庭是满足个人需要的自然渠道。往往被看作是家庭和市场的补充体系,即家庭和市场这两个自然渠道外的第三种社会机制,起防止意外风险的作用。具有暂时性、替代性特征
B就业关联型(美、德)
特点:1)保障对象以劳动者为核心,不同社会成员的标准有别♋选择性、维持基本生活的水平2)社会福利缴费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3)劳动者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与缴费义务相联系4)社会福利基金在福利受益成员之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原则5)社会福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6)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运行。
C国家保障型(前苏联、PRC早期)
特点1)受保人不缴纳任何的社会保险用2)待遇不与缴费相关,而直接与劳动者的劳动贡献挂钩,待遇较高(一般是退休前工资的70%以上)3)国家对全部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福利制度负全部责任;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来进行社保事业管理
D普遍型(英国、瑞典)以“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系统化”
最主要特点就是政府负担几乎所有的社会福利开支,高福利的支出来源于高税收,这就带来了效率被削弱的问题
E自我储蓄型(坡、智、马来西亚、阿根廷 )
特点1)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员一方或雇员和雇主两方缴费 2)以个人名义建立账户。个人账户的积累决定给付水平3)财务制度是基金制,也称为完全积累制。不具有再分配的性质4)由政府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监督
老人照顾主要模式,代表国家
A福利型(瑞典)
六原则1)普遍性2)强大的公共执行部门3)福利基金来源是国家税收4)享受福利的权利受法律保护5)待遇人人平等6)社会津贴水平较高
政策目标:让所有老年人都有可靠的经济收入、良好的住房条件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并有机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B终身型(英)比较完整。
1退休年金、公共救助金、养老年金2医疗保健服务由医疗机构与社区结合来提供3老年住宅4.机构安养5老年教育6其它社会服务,如膳食服务、家事服务等
C国家—社区型(美)提供各种保险,养老方式偏重于社区照顾。
1老年福利立法2老年保险与救助3老年医疗保健4.
老年住宅5老年福利机构6老人福利服务
D家庭—社会型(日)注重效率,自力更生
1.老人社会福利立法
2.社会保险与医疗保健
3.养
老机构4.居家老人服务5.其他福利项目,如老人
福利中心、老人休憩之家、再就业辅导
残疾福利价值理念(主要三种)
1供养理论
早期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们的家人或社会通过对残疾人的供养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一般说来,这种供养大多限于经济方面或物质方面,对残疾人的精神需求和能力等估计不足。
2 回归社会论美国戈夫曼
是针对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和照顾所产生的
弊病(封闭状态中的不良互动关系)而提出的♋戈
夫曼:应使精神病患者处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中,基
本方法就是使其走出封闭状态,进入社会♋人们
对残疾人的观念也逐渐由将其供养起来转变到使
其回归社会♋典型模式:在社区照顾基础上发展
起社区康复
3. 增能理论
增能理论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残疾人供养及照顾理论在把服务对象看作是脆弱的一群时,忽视了人的潜能和发展。
通过一定方法(教育和培训;改善外界的生活、活动条件)使残疾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失去的机体或社会功能,并助其融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理论的典型例子: 残疾人职业康复
* 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 某些器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增强效能感和自信心* 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有综合意义,在方法取向上是治疗和发展的统一
残疾人社会福利被普遍认可的理念——“平等、参与、共享”
现代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趋势:“康复重于救助”、“机会均等与全面参与”
11教育投资重点的一般规律(未讲?在经济发展初期,基础层面;经济发展后,中等和高等教育,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