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合集下载

肠道易激惹,诱发因素多

肠道易激惹,诱发因素多

肠道易激惹,诱发因素多*导读:肠易激综合征,简单说来,就是肠道容易‘激动’,经常出现腹泻、便秘、腹胀等问题。

它属于功能性疾病,这个名字也经历了肠敏感、肠道神经官能症等一系列的演变,最终才规范起来。

调查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7%-10%,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患者的数量约为男性的2-3倍。

肠道易激惹,诱发因素多。

……肠易激综合征,简单说来,就是肠道容易‘激动’,经常出现腹泻、便秘、腹胀等问题。

它属于功能性疾病,这个名字也经历了肠敏感、肠道神经官能症等一系列的演变,最终才规范起来。

调查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7%-10%,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患者的数量约为男性的2-3倍。

肠道易激惹,诱发因素多。

肠道易激惹先进行排除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等,同时伴有大便异常。

从症状上区分,常见的肠易激综合征有三种类型:腹泻型,以腹泻为主,可能偶尔会便秘;便秘型,以便秘为主,可能也有少量腹泻;混合型,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与胃炎等器质性病变不同,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只能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排除性诊断。

如,腹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感染性疾病,肠道本身的息肉或肿瘤,胰腺、胆囊等消化系统问题,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腹泻。

所以,出现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时,首先要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然后才可以根据症状进行诊疗。

肠易激综合征并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不会导致肿瘤等肠道功能异常的情况,但是它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如,有些患者每次吃了辛辣食物都要拉肚子,或者一坐凉凳子也会肚子不舒服,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不敢出门,因为腹泻很急迫,导致工作、出游都受到了影响。

精神压力大或致脑肠轴异常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疾病,具体的致病原因并不明确。

但目前能够知道的,是它与精神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中青年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

如,精神紧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等,都有可能导致肠道敏感性增加,使肠道的感觉、运动功能出现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胃肠动力疾病的神经病理学分类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ENS 效应器 运动N元 感觉N元 脑肠肽 肌间N丛 神经递质 粘膜下N丛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病理生理分布模型 2000 ,Agreus Chin J Epidemical, 2000;21(1):26-29.
IBS流行病学
IBS :一个全球性问题
日本 25%
中国 23%
新加坡 4%
新西兰 17%
澳大利亚 12%
瑞典 13%
丹麦 15%
IBS费用:美国
Northcutt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9;116:A1036
腹痛/腹部不适
排便急迫
腹胀
粘液便l
排便次数
参数
患者数
36%
28%
12%
1%
22%
200
160
120
80
40
0
最困扰患者的IBS症状
IBS症状特点 A 腹 痛 96% B 胃肠胀气 85% C 排便规律 85% A + B + C 70% D 腹泻和便秘 65% E 硬 块 状 76% Kruis w, Thieme CH..Weinzierl’M,et al.diagmosis scere for the irritabie boalel syndrome. Gastroienterology 1984,87:1
欧美8国3594名IBS患者和4720名正常人的调查问卷分析。2001
IBS的危害
IBS(n=877) 美国一般人群 (n=2474) GERD(n=516) 糖尿病患者 (n=541)
SF-36 刻度积分
IBS 组与其它组比较 p<0.001

肠易激,有话好好说.doc

肠易激,有话好好说.doc

肠易激,有话好好说作者:阿碧来源:《医学美学美容》2007年第09期肠易激综合征不是大病,但是发作起来令人抓狂。

年轻女子的情绪很容易激动——这一点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如果连你的肠胃同样都容易激动,该怎么办呢?很多人可能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肠易激综合征”,就已经身陷其中了。

她们年轻,她们每天努力工作,她们为了事业和感情焦虑……不知不觉中,她们的身体出现了变化,求诊于各大医院却疗效甚微,日渐憔悴……宗华,28岁,平面设计师我是一个新晋的“肠易激综合征”受害者,在确切地知道这个怪怪的新名词之前,这种病症就已经开始折磨我了:肚子坠胀,吃了东西就想放屁,在大庭广众之下,每次都觉得自己特别丢人;上厕所吧,今天是急得要命,一坐下就拉;明天就是坐了半天,就拉出来那么一点点。

现在,我每天脑子想得最多的事竟然就是上厕所,在“肠易激综合征”出现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变得如此不优雅。

最近这段时间,我已经郁闷得连门都不想出了。

以前我的小肚子很平,每天都穿贴身的T 恤配低腰裤,现在完了,就算穿得再宽松些,也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鼓鼓的小肚子抵在那里……就因为这个,我郁闷到想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

当然,我的这些感受对于一些受“肠易激综合征”折磨更久的人来说也许根本就不算什么:很多人还在饱受腹痛的折磨;很多人在忍受一天数次腹泻的痛苦;另一部分的人在便秘中食不知味;还有很多人的肚子咕噜咕噜气体乱串……是的,IBS,就是肠易激综合征,它不是大病,但是它发作起来令人抓狂。

你离肠易激综合征多远?下面这些描述,与你情况相符的越多,你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就越大!1、年龄在20~30岁;2、女性;3、排便习惯不固定,时而腹泻时而便秘。

4、大便多在早餐前后,甚至早上会被便意弄醒;5、大便有排不净的感觉;6、肚子疼,特别是左下腹,上过厕所后就不疼了;7、腹胀气,用指头扣发出鼓音;8、总是放屁,排气量比较多,肚子会经常咕噜咕噜乱叫;9、工作、学业忙碌,或者一直被某些事情困扰(如减肥、恋爱等);10、性格比较完美主义,容易紧张,不善交流。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症概述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

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

男女比例约1:2。

病因和发病机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尚不明确,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有些患者有焦虑症,尤其是恐惧症,成年抑郁症和躯体症状化障碍.然而,应激和情绪困扰并不总是伴有症状的发作和反复.有些IBS患者表现有一种有获得性的异常病理行为,比如,他们倾向于将精神上的困扰表达为消化道的主诉,通常是腹痛.内科医生在评估IBS,尤其是有顽固性症状的患者时,应了解其有否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包括性虐待和躯体恶习.一、胃肠动力学异常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

二、内脏感知异常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明显低于对照组。

三、精神因素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四、遗传因素肠易激综合症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

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

五、感染因素约1/4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

研究认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症。

六、饮食因素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症。

应激性肠道综合症

应激性肠道综合症

应激性肠道综合症*导读:应激性肠道综合症,又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类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极高,仅次于感冒。

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交替型(即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三种类型。

……应激性肠道综合症,又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类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极高,仅次于感冒。

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交替型(即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三种类型。

三种类型都会有腹部不适或肿胀的感觉。

此病在西方国家发病较多,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竞争激烈,人的精神问题处于紧张状态,发病率高。

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此病在我国也逐渐增加。

情绪因素、饮食、药物均可以引起或加重应激性肠道综合征。

该病患者情绪较为焦虑或抑郁。

患者常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胀气,疲劳,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

应激性肠道综合征的治疗,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患者尽量每周进行3~4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有利于肠道的恢复,会促进肠道的蠕动。

在治疗过程中,在食物中应尽量减少豆类、卷心菜等的摄入。

应激性肠道综合征患者平时应注意的地方1、起居要规律,三餐要定时定量。

尽量不要熬夜或日夜颠倒。

2、不要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使自己心情舒畅。

3、平时多喝水。

不要饮用刺激性饮品,如浓茶、咖啡、酒类等4、日常的饮食要尽量清淡,少食用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切忌食用油炸食物。

个人可以根据以下症状进行初步的判断:有多于12周(连续或不连续)的时间里出现腹部不适,并且以下三项特征中有两项表现:(1)、排便后疼痛及不适减轻(2)、排便频率改变(3)、大便软硬程度改变(硬便或稀便)以下症状不是必须出现的,但如果发生越多,诊断时就会越明确:1、排便频率异常2、每4次中1次以上大便外形异常3、每4次中1次以上排便异常4、每4次中1次以上为黏液便5、每4天中1天以上感到腹胀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国内大多数人都不去看病,这样导致了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因此专家们呼吁,有肠功能紊乱或者经常腹泻、腹痛、便秘症状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好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好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好发布时间:2021-03-22T13:16:31.06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胡燕林[导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效果好胡燕林(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卫生院;四川?泸州646300 )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因肠管运动及分泌功能障碍所致。

一般患病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结构改变,但是肠道受到刺激后会有明显的反应。

IBS症状表现为便秘、腹泻、腹痛,亦或是便秘与腹泻交替、粘液性大便等。

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女性发病率相较男性更高,相关研究表明,IBS发病率占比胃肠道疾病总发病率的17.6%,发病率极高。

我国传统医学将IBS归属于“便秘”“腹痛”“郁证”“泄泻”等范畴,病机病因则主要与饮食劳倦、情志不畅相关,进而导致肝脾不和、肝郁气滞,使得肠道气机不畅,最终造成肠道气机传导障碍,进而诱发IBS。

根据临床试验发现,中医辨证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成效,就此我们将分析、总结针对肠道易激综合征病人中医治疗的方式。

一、IBS病因病机在古代,我国医学家便认为IBS的发生与精神存在密切的关联,精神失调会导致内脏功能紊乱,《黄帝内经》中便提及因惊恐、思虑而内伤脾胃,并引发腹泻症状。

另外劳倦久病、饮食不节以及寒湿等为IBS诱发、进展、加重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肝气郁滞、久病伤肾。

(1)情志失调“暴怒伤感”、“肝主疏泄”、“木郁克土”等均为IBS病因病机的传统立论。

通常情况下情志失调为基本病因,在南宋医学家陈言撰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有记载:“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其中肝气乘脾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本病主要是由于精神进展,亦或是恼怒抑郁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因素而发病,从而造成肝气郁滞,肝功能失调后不能有效疏泄,使得气机不畅,与此同时横乘脾土,脾胃功能也会因此受到限制,造成运化异常,发为泄泻;肝气郁滞还会导致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功能障碍滞涩,则引发便秘症状,肝旺还会伤及阴,从而导致脾胃阴虚,且不能下润大肠,同样也易诱发便秘。

考生要当心“胃肠道感冒”

考生要当心“胃肠道感冒”

的世界我喜★小风平时身体状况很好,吃喝都没问题,但每次一遇到考试就会肚子疼,总得上厕所。

虽然多数情况下腹泻后腹痛就缓解了,但他还是担心这个特殊的“毛病”会影响他的考试发挥。

专家认为,小风患上的很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一种肠功能紊乱,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交替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而小风的表现主要是因为考试,使得心理过于紧张,从而造成肠道蠕动加快而导致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西方有人把它比作“胃肠道感冒”。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和感染因素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患者以城市里的学生、白领和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居多,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肠易激综合征常是慢性的,没有明显的特殊症状。

如果最近一年出现腹痛并且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次数的改变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而且排除了跟造成腹痛、腹泻、便秘有关的感染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一般可判定为是肠易激综合征,但是仍要到医院找消化内科的医生进行确诊。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没有特效药,因为它主要是由于胃肠动力感觉失调■汪闻腹泻、便秘等“着急事儿”,谁都可能遇上过,一般人常会误认为是吃得不对头了,吃点药对症治疗一下也就过去了。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专家指出,腹泻、便秘很可能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有些人平时正常饮食,更没吃不干净的东西,但也不时发生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尤其是在情绪紧张和焦虑的时候,那就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名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疾病。

考生要当心“胃肠道感冒”的世界我喜★早在初一初二,我便听惯了父母罗列的亲朋好友的孩子在中考中或金榜题名或名落孙山的事例,那时就觉得,初三一定是紧张而又残酷。

如今,人到初三,大量的习题如同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我们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

走在大街上,总觉得老爷爷老奶奶们都在讨论数学题;回到住宅区,感觉那些收废品的人的叫卖声仿佛在给我讲如何解化学方程;甚至仰望天空,站在天线上的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也似在给我讲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的原理了……家里和学校好似一条线段上的两个端点,我们只能机械地往返于■海门市东洲中学0506班邢晓庆引起的,因此治疗必须针对胃肠动力和感觉进行整体治疗,同时力求找出诱发因素如饮食因素、某些应急事件等,并设法予以消除。

IBS成为都市怪病?

IBS成为都市怪病?

IBS成为都市怪病?*导读:IBS成为都市怪病?化学知识在调侃中得到不断强化,而我们的肠道系统,却在百经考验中却越显脆弱:反复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后到医院检查,肠易激综合征既没有病菌病毒感染也没有溃疡息肉肿瘤。

……IBS成为都市怪病?化学知识在调侃中得到不断强化,而我们的肠道系统,却在百经考验中却越显脆弱:反复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后到医院检查,肠易激综合征既没有病菌病毒感染也没有溃疡息肉肿瘤。

肠道病了。

这种反复发作的怪病在医学上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英文简称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没有器质病变而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

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它不仅仅会在食物、药物、酒精刺激出现,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饮酒过量、工作压力大、经常久坐电脑前、经常熬夜,这些生活习惯都很容易诱发或加重IBS。

在中国,IBS患者多都市里的脑力劳动者如:白领、公务员、商人、老师、学生等。

据调查超过10%的城市脑力劳动者已深受其害,曾是急性胃肠炎的患者也很大几率患上IBS。

IBS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50岁以上的患者占的比例很小,而且以青年女性居多,男女比例为1:2,IBS可以说逐渐成为“白骨精”的都市怪病。

它的发病率仅在感冒之后。

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饮酒过量、工作压力大、经常久坐电脑前、经常熬夜,这些生活习惯都很容易诱发或加重IBS。

IBS患者会在食物、药物、酒精刺激或者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反复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但腹痛、腹胀的情况会在排便后缓解,或当压力减轻、紧张心情得到释放后这些状况会稍有减轻。

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肠易激综合征,更严重的情况是,许多人并未认识到肠道不适是一种需要“养”的病,每每肠道不适时,就用一些药物缓解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大且效果有限;或者用了对付病菌病毒溃疡的传统方法来应对,结果加剧这种症状,以至症状反复发作,越发严重。

IBS根据症状轻重可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它不会致癌,也不会使生命有危险,但一旦任由发展成重度症状是非常难治愈的,除了难以控制的排便和难以忍受的疼痛外,它还会带来非胃肠道方面的症状如:焦虑、易醒、头痛、头晕等,十分影响工作和生活。

8大妙招教你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8大妙招教你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8大妙招教你缓解肠易激综合征1.肠易激综合征该怎么调理?2.肠易激综合征怎么办3.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4.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如何控制?5.肠易激综合症如何调理肠易激综合征该怎么调理?大家看见这个名词肯定不太理解这个是什么症状?其实这个症状距离大家都很近,肠易激综合征呢,是一种慢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大家可以从字面进行理解:我们的肠子一“激动”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就是肠道原发性机体免疫性疾病。

过去称为“过敏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实际上本病并非局部感染,功能紊乱也不仅限于结肠。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呢,不少人会有这种情况:只要一紧张、吃了冷饮之后或者吃了饭之后还没过多长时间就开始拉肚子,去医院检查没查出个什么结果,其实这些表现就是肠易激综合征。

这种病呢,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以腹痛为表现,带有一些大便形状和习惯的改变,如腹痛、腹泻、便秘次数增多。

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1、饮食因素经常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大量的烟酒都容易诱发此病2、肠道的菌群失调研究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3、内脏的敏感度增高这些人对正常的胃部蠕动也会感到不舒服,对伤害性刺激则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比如腹部受凉后或者进食寒冷的食物之后,肠道的蠕动会明显加快,发生腹痛、腹泻。

4、心理因素很多人心理压力时常过大,一直处于紧张焦虑情绪之中,就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腹痛、腹胀5、对食物不耐受比如说有些人对鸡蛋、海鲜不耐受,就容易会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出现了这个病症我们应该如何去调理呢?最好先去消化内科去看诊,医生根据你的症状轻重会给你配一些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

生活上应该如何去注意、能够减少或者改善这种情况?1、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等过于刺激的食物;也可以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对改善便秘有一定的效果。

2、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我们平时一紧张或者一焦虑就会出现症状,这是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所以应排除心理因素,缓解紧张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对于失眠等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肠易激综合症ibs发病率

肠易激综合症ibs发病率

肠易激综合症ibs发病率核心提示: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粪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的胃肠道紊乱疾病。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人群患病率极高,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肠易激综合征ibs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粪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的胃肠道紊乱疾病。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人群患病率极高,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肠易激综合征ibs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东西方有差异。

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全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群体中,东方人比西方人少。

东方人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大概在5%左右,而西方人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大概在10%-15%左右。

在众多国家中,泰国人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4.4%,英国人为13.6%,美国人为22.3%,新加玻人为22.3%,澳大利亚人为6.9%等。

在中国,不同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也有差异,如广东省IBS患病率为5.67%,武汉IBS患病率为10.7%。

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高,东西方治疗方法有差异。

中医主要用中成药治疗ibs患者,西医主要用促动力药治疗ibs患者。

中医治疗ibs的药方有参岑白术散,参岑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材料有太子参、党参、黄氏、山药、扁豆、苍术、茯苓、甘草、茨实、炒白术;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要成分有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具有温补脾肾的作用,主要材料有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蜂蜜;涩肠止泻方,涩肠止泻方具有收涩止泻的作用,主要材料有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

西医治疗ibs的促动力药有莫沙比利,能促进胃排空并加快全结肠传输,缓解腹痛、便秘症状;西沙比利具有全胃肠道促动力作用,能加快肠道转运速度,改善便秘症状;马来酸替加色罗用于女性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缓解症状的短期治疗。

肠道易激综合症

肠道易激综合症
0
参数
Northcutt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9;116:A1036
IBS症状特点
A B C
D E
腹 痛 胃肠胀气 排便规律 A + B + C 腹泻和便秘 硬 块 状
96% 85% 85% 70% 65% 76%
Kruis w, Thieme CH..Weinzierl’M,et al.diagmosis scere for the irritabie boalel syndrome. Gastroienterology 1984,87:1
将排便后症
状“缓解” 修改为“改 善”,主要 是考虑到部 分IBS患者的 腹痛或腹部 不适在排便 后有减轻, 但未达到完 全消失
+ 临床实践估计,IBS患者占消化门诊量的1/4~1/3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病理生理分布模型 2000 ,Agreus Chin J Epidemical, 2000;21(1):26-29.
瑞典 13%
英国 22% 丹麦 15% 荷兰 9%
美国 15% 中国 23% 日本 25% 尼日利亚 30% 秘鲁 18%
欧美8国3594名IBS患者和4720名正常人的调查问卷分析。2001
肠道动力异常
性别 内脏感觉异常 其他 精神心理因素
肠道感染
IBS 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状态
社会心理因素 动力因素 内脏感觉因素
IBS
内脏敏感性增加 动力异常 分泌异常
腹痛
腹胀
大便习惯改变 (便秘和腹泻)
按照病理生理机制定义 IBS
+ 大便频率异常(异常定义为排便每天多于三次及
每周少于三次) + 大便性状异常(粗、硬便或稀、水便) + 排便过程异常(摒力、便急或排便不急感) + 粘液便 + 气胀或腹胀感 功能性肠病的诊断均假设症状没有结构性和生化性 解释

患上肠易激测一下你是否

患上肠易激测一下你是否

龙源期刊网
患上肠易激测一下你是否
作者:张晓萌
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10期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马上要出门赶飞机,突然想上厕所;准备了很久的考试即将开始,此时,你又想上厕所……
一紧张就会腹痛或有便意,食用冷辣生鲜食品常会拉肚子,那么,你可能患有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15%,但就医率却相当低。

主要原因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大多以为只是没吃对东西闹肚子,随意服用消化类药物甚至随便服用抗生素了事。

肠易激综合征确切的致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主要包括胃肠道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微生态、心理因素及饮食因素等。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进行一个小测试:你是否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而排便后症状改善;紧张或焦虑时,是否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外观改变;以上情况是否已经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情况最近3个月内每月是否至少发生3天。

如果你符合以上4条,则可以初步确诊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科普】常笑健康分享:预防肠胃易激综合征几个措施

【科普】常笑健康分享:预防肠胃易激综合征几个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会不会经常出现在关键时刻,肠胃就“掉链子”了,赶车前肚子疼,好不容易吃点好的也肚子疼...肠道怎么了?这种反复的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正属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

肠易激综合征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失调,在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为10.5%,发病率仅低于感冒。

一些常人眼中再正常不过的饮食习惯,也会激发肠道的不良反应。

心理也是诱因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动不动就闹腾的肠道,就像一颗时不时会爆发的“随机炸弹”,而且越小心谨慎、精神和注意力越紧张,肠道越容易出现肌肉层功能障碍,导致肠易激。

情绪上的压力会促成肠易激综合征,这是由于大脑和肠管依靠神经纤维紧密联接,来控制肠子肌肉的自主功能,因此有些人会在精神紧张或焦虑时出现恶心、腹泻的症状,肠道就像一个情绪的放映室,无论是来自工作还是生活的压力,都会在肠道“投影”出各种症状。

所以,不妨将肠道看成一个有感受、有情绪甚至有思想的小伙伴,有时它的喜怒无常是一种“应激现象”,尽管你无法控制它受不受影响,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减轻一些压力,这对于控制肠易激症状很有帮助。

怎么做才能远离这种情况1、调整饮食结构对于一般情况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注意日常饮食、根据病因进行饮食调节是关键,要注意饮食清淡,切忌辛辣、油腻、寒凉、生冷和高甜等刺激性食物。

出现腹泻的患者可以多摄入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而便秘患者应注意摄入适量的纤维蔬菜和粗粮。

此外,奶制品、大豆和扁豆等产气食物和咖啡、浓茶、酒精饮料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在饮食中一定要注意控制。

2、缓解精神压力尽管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且容易反复,但只要患者及早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它就是可以治愈的,一般不会引发癌变等恶性疾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

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消除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对肠易激的治疗也很重要。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高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高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高*导读: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为?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病,高发病,发病率大约为7.5%。

各国发病率不同,东方国家发病率大约为5%左右,西方国家发病率大约为10%-15%。

在众多国家中,美国、新加坡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英国。

发病率相对较低的是澳大利亚,为6.9%。

我国发病率大约为5.67%,其中武汉发病率最高。

发病率如此高的肠易激综合征如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为?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病,高发病,发病率大约为7.5%。

各国发病率不同,东方国家发病率大约为5%左右,西方国家发病率大约为10%-15%。

在众多国家中,美国、新加坡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英国。

发病率相对较低的是澳大利亚,为6.9%。

我国发病率大约为5.67%,其中武汉发病率最高。

发病率如此高的肠易激综合征如何治疗?*一、饮食疗法肠易激综合征者多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饥饱无常、爱吃辛辣食物、冷冻食品等。

部分人对海鲜过敏,食用海鲜后,也会出现不良症状,比如腹痛腹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诱发疾病。

为治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者应注意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低脂肪食物,清淡食物。

由此高纤维食物具有改善便秘的功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者可多吃。

由于高脂肪食物能增加胃食管反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者应少吃。

由于奶制品、卷心菜、葡萄干为产气食物,肠易激综合征者应少吃。

*二、药物疗法洛哌丁胺为胃肠动力药物,又名易蒙停,可抵制肠蠕动、止泻,用法为2-4mg一次或根据医生指导酌情增加或减少用量。

吗丁林也是胃肠动力药物,能促进胃十二指肠排空和减少胃结肠反射,用法为10mg,一日3次。

西沙比利对全胃肠动力有刺激作用,用法为10mg,3-4次/日。

由于该药具有一定副作用,因此用药时要检测心律,若出现心动过速,要停止用药。

老年人最好不要用西沙比利。

莫沙必利能增加全消化道动力,是一种新药,用法为5mg,一日3-4次。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高,发病后要及早治疗。

要治愈IBS 必须打“持久战”

要治愈IBS 必须打“持久战”

要治愈IBS 必须打“持久战”*导读:要治愈肠易激综合征必须打“持久战”?反复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后到医院检查,却发现既没有病菌病毒感染也没有溃疡、息肉、肿瘤,不少人都可能有过类似的怪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在临床上,这种疾病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要治愈肠易激综合征必须打“持久战”?反复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后到医院检查,却发现既没有病菌病毒感染也没有溃疡、息肉、肿瘤,不少人都可能有过类似的怪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在临床上,这种疾病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20-50岁最多,女性在20岁和50岁左右呈现高峰,男性在30岁呈现高峰,女性多于男性,约占3/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种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其特征是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

表现为腹泻、腹痛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有时候粪便中带有大量粘液。

而便秘型的特点是伴有周期性便秘与较频繁的正常大便交替,大便经常有白色黏液,疼痛呈绞榨样,阵发性发作,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缓解。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进食时也常会促发症状,也可以出现腹胀、恶心、消化不良和烧心等症状。

根据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腹痛’‘泄泻’‘便秘’与‘郁证’范畴。

从病变的部位来看,虽病在大肠,但却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滞,肝脾不和,引起肠道气机不畅,肠腑传导失司;或因中寒日久,脾阳虚弱损及肾阳,阳虚不能温煦中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此外,饮食、劳倦与寒温失常可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

肠易激综合征根据临床特点主要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

腹泻型的特点是在进食刚开始或结束时,经常会出现突发性腹泻。

从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81例

从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81例

从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81例
刘书红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11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据报道,该病在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10.5%,是继感冒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病.本病的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1例,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34)
【作者】刘书红
【作者单位】462400,河南舞阳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诸火郁阻,肤灼窍热,皆属于脾:仝小林教授从脾论治郁火
2.自拟开郁健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3.从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81例
4.开郁润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浅析
5.疏郁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经常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便秘或腹泻,排便后有不尽感,到医院多次检查又查不出明显问题。

现代医学表明,您可能患了“肠易激综合征”。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一
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病在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为10.5%,
是继感冒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病。

日前,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柯美云在功能性胃肠疾病新概念及研究进展学术会上报告,21世纪这类缺乏器质性疾病证据
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急剧上升,研究认为与脑肠轴调节障碍和焦虑、忧郁等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其中的一种,已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以往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止泻、止痛、抗忧郁等“对症”的办法,治标不治本。

而一项多中心、有2470名女性患者参加
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临床试验却表明,“泽可马”这一由诺华
公司研制的新药能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腹胀、排便异常。

2001年4月至2002年1月,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12家医院对510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试验也证明,病人从治疗的第一周起即可获得显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