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薛福成
薛福成的“不讳言利” 薛福成的工基商纲论
一、薛福成的“不讳言利”
近代思想家薛福成在谈到振兴商务,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时,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薛福成提出了“不讳言利” 的主张。他说:“圣人正不讳言利”、“后世儒者不明此 义”,一听到言利,就“不问其为公为私,概斥之为言利小 人”。这样就造成了“利民利国之术,废而不讲久矣”的严 重后果。他认为商人私人利益的总和就是国家利益,放开让 商人人各遂私利,国家的利益也就在其中了。 薛福成主张“藏富于商民”,“藏富于商”。提倡实 行“体恤而扶植”商人的政策如“渐裁厘金”,奖励创造发 明,鼓励商人成立公司等。他反对洋务派对企业的垄断经营, 主张“劝商购机设厂”和鼓励商人分散设局。但他并没有否 定官督,认为官方必要的监督控制,可以防止“商情之相 轧”。薛福成这些关于工商业发展的立论,尽管没有从更宏 观的角度大谈国家的作用于地位问题,但所持自由主义立场 是显而易见的。
第六节 张培刚
工业化的内涵、动力和机制 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中心与外围”理论
一、工业化的内涵、动力和机制
张培刚用“基要的生产函数”来描述工业化,他把工业 化定义为一系列即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其 基本过程是:最先发生于某一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 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另一种生产函数继而遍及整个社 会。这些函数的变化能引起并决定其他生产函数的变化, 故称为“基要”函数。那么,对于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来 说,那些函数是“基要”的呢?张培刚认为,社会生产有 资本品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两种。基要的生产函数都是与资 本品工业相关联的。在他看来,基要生产函数发生变化不 仅联带消费品工业,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经济组织和经济结 构。张培刚这种工业化定义的深刻意义在于,他指出了工 业化不仅仅是一个兴办工业的过程,而且是经济组织系统 和生产关系的突变。
以后更着意于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鼓励工商业发展,重视商 品货币流通等方面,就连他的消费思想和货币思想也体现了 “缓本急标”这一基本的经济思想的总则。 魏源在“缓本急标”思想的指导下,还逐渐认识到发展近 代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师夷”、“制夷”的口号中 提出了学习、移植西方新式工业的问题。总之,魏源的缓本 急标论还没有完全摆脱“本末”思想的影响,但已把发展近 代工商业以抗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作为当务之急,这就为以 后资产阶级最终“重本抑末”这一封建教条提供了一个必要 的思想解体和理论准备。
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所以,在严复看来,同样具有资本 主义性质的农业和工商业之间,自然不会存在互相排斥、互 相敌对的关系,自然就不可能存在重此抑彼得问题。于是, 严复在对本末范畴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封建主 义的重本抑末论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的农工商关系论。 严复的农工商关系论,是中国传统本末论与法国重农学 派理论向揉合的产物。他关于农业问题的看法,既继承了中 国传统重农思想的合理成分,又接受了法国重农学派关于农 业是唯一生产剩余产品的生产部门的思想影响。
二、孙中山学习西方与对外开放的 经济发展思想
孙中山的思想从它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来 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内容: 1. 认清现实,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赶超世界先 进水平; 2. 基于国情,学习西方,取善避恶,建立具有中 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 3. 坚持主权独立,采取开放主义,利用外资外技, 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4. 紧跟历史脚步,追赶世界潮流,从向欧美学习 转到向苏联学习——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的诞生。
第五节 孙中山
孙中山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 孙中山学习西方与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思想
一、孙中山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有两大经 济内容。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两者都体 现了国家干涉主义的立场。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而 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为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孙中山在主观上 却认为自己的一切主张和措施,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在中 国推行社会主义。孙中山这种主观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有 它的历史条件。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 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谈看到在 垄断资本压迫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激化, 又受到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即热望中 国通过学习西方而走向富强,有深怕中国将来也会发生向欧 美那样的社会矛盾和积弊,于是就产生了他的“与其医于已 发,不如防于未然”的想法,产生了他的把发展资本主义的
二、薛福成的工基商纲论
薛福成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他于1889年以三品京堂 之衔,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眼界大开,思想锐变。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可以概 括为“工基商纲”论。他认为封建社会以农业为基础,而资 本主义社会则要转而以工业为基础,并且指出在工商业的关 系中“工实尚居商之先”,提出工是商业之基的观点,这是 叫王韬的“恃商为国本”的观点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另一方 面,他又把商人说成是“握四民之纲”的人,在他看来,以 工为基和以商为纲并不矛盾,资本主义归家的国民经济中, 商业居主导地位,但发展商业又要以发展工业为基础。从这 一认识出发,它既把“振兴商务”看作是“生财大端”,又 指出“中国欲振兴商务,必先讲求工艺”。他一直把工和商 联系起来考虑,而对于农则不加以注意。
第三节 严 复
严复的农工商关系论 严复的自由主义经济主张
一、严复的农工商关系论
严复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与经济学说在中国的 重要引进者与传播者。在农业和工业的相互关系问题上,严复 坚决反对传统的封建主义的重本抑末的教条,坚决反对地主阶 级顽固派以这种叫台哦为依据反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 论调。但他仍使用传统的“本末”范畴来分析农工商关系问题, 仍把农业称为“本业”,把工业称为“末业”。这是因为他认 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剩余产品是工商业成为独立部门的基础和 前提。不过,严复所谓“末业”,丝毫不包括轻视、贱视之意, 而是相反,他非常强调工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工商业和农业都 是“相养所必资而于国为并重”的手段,而且工商业的发展对 农业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严复所说的农业,已不是指封建自 然经济下的传统农业,而是为得“赢”即利润而使用资本进行 企业经营
二、严复的自由主义经济主张
严复把《原富》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作为批判的武器,借用斯 密反对重商主义,反对国家干涉经济的主张,尖锐批判清政府 压制民族资本的政策,尤其是洋务派垄断新式工商业的政策。 他宣扬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说法,认为只有个人最关心也最懂得 自己的利益,而是社会上的每个人能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合 起来就最能增加整个国家的利益和财富。而要使每个人能够为 自己谋求最大利益,就必须给予个人已进行经济活动的充分自 由。严复把这种经济自由说成是一种“自然之机”和“必至之 势”。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策,必须顺应这种“自然之机”和 “必至之势”,废止一切妨碍私人资本活动的政策措施,对经 济活动实行完全的自由放任。如果国家政权对私人经济活动多 方限制,在生存竞争的世界上,坚持这种逆天违理的政策,就 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和危亡。他对经济自由必要性进行了这样的 ຫໍສະໝຸດ Baidu证之后,就把工缉的矛头明确指向洋务派集团,指责洋务派 对新式工商
第八章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 经济思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政治 魏源 严复 薛福成 孙中山 张培刚
第一节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 经济与政治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二、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
林则徐在于英军直接较量之后,亲自体验到西方在军 舰枪炮方面的优势,“内地船炮非外夷之敌”。为了抵制外 夷再次侵略,他力主“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 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从发展军事工业的角度入手, 学习西方,以达富强兵抵御外辱的目的。 魏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明确提出了向西方——敌人学习问题。魏源还把林则徐的 “制炮造船”的主张加以丰富和发汗,不再局限于为了应付 眼前战争的需要,而是把引进西方军事工业技术已建立中国 新诗国防工业,作为对外放开的战略性任务提出了出来。魏 源是地主阶级改革派向民族资产阶级过渡的思想先驱。他不 仅把“师夷”的方向放在发展军事工业方面,而且还主张军 事工业企业可以兼制民用产品,发展军民两用工业。魏源把 “师夷”与“制夷”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坚持反对外来侵略 的同时,主张学习外国长处以努力改变中国自身的落后面貌, 尽快缩短东西放在经济方面的差距。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 空前高的战争惨败,使一些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率先 从对中国数千年古文明自我陶醉重震惊过来,开始了向西 方寻求救国致强图富的道路。他们开始了结合所及原先不 熟悉的西方国家的有关知识、资料,编纂了一批介绍世界 各国情况的论著,成为近代初期的“知夷”论者。 在众多的“知夷”论者中,魏源和林则徐是走在时 代前面的人,他们不仅提出了乐街西方,认识世界的问题, 而且依次为出发点,提出了学习西方,走向世界的时代的 更强音。这就是林则徐的“船坚炮利”论和魏源“师夷制 夷”论,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军工引进”型的对外开 放模式。
第二节 魏 源
魏源的“缓本急标”论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一、魏源的“缓本急标”论
魏源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有古代跨入近代的起着承前启后作 用的重要人物。他的“缓本急标”论可以说是近代产业思想产 生的始端。在鸦片战争前,魏源的经济思想还未完全摆脱农本 思想的影响,以缓和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为出发点,甚至还常 常引用“金玉非宝,稼穑为宝”的古训,但亦不主张抑末。鸦 片战争后,魏源的经济思想着重于解决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所引起的问题。他对传统的本末论作了重要修正,提出了“缓 本急标”、“货先于食”的新观点,把发展工商业以抗衡资本 主义经济侵略作为当务之急,这就为他重视货币财富和工商业 的一贯立场寻找到了理论根据。魏源认为,“金生粟死”和 “重本抑末”的古训是古代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而今当务之 急,是要正视世界潮流和中国民族危机的现状,发展商业和工 业,权且把“古训”放一放。尽管魏源这里还不曾公开否定传 统的“本末”概念,但他是一个注重实物的人,他在“急标” 思想的指导下,
业的官僚垄断,尤其是洋务派的官督商办制度,是私人经济 活动自由的严重障碍。 用西方的自由主义作武器,反对洋务派对新式工商业的 官僚垄断,这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经济思想 的一个带有共性的内容。这是因为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派的 破产,而日本那种允许和鼓励私人资本自由兴办工业的做法 租金了国家的富强,人们越来越把洋务派对新式工业的垄断, 把洋务派朝办工业的主要形式“官督商办”看作是“中国工 艺不光之大原”。因而强烈要求废除洋务派对新式工业的垄 断政策,给予私人资本以充分的活动自由。不仅严复如此, 19世纪末变法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如谭嗣同、梁启超等人, 也都先后积极宣扬和运用国经济自由主义,但是由于他们当 时都为直接阅读过西方经济学著作,对经济自由主义的阐述 都是一些间接的道听途说,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处。他们的经 济自由主义观点往往和他们的对外贸易观点紧密结合。后来 由于目睹中国外贸逆差的日益严重,又先后转而拥护重商主 义的国家保护贸易思想。
经济纲领解释为社会主义纲领的主管社会主义理论。然而 用以“防止”资本主义的,却是两项有利于资本主义迅速 法展的经济纲领,这在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却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 总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两大经济纲领,说到底是发展 资本主义的纲领,而才缺的宏观调控与运行机制,则是国 家资本主义式的机制——通过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力量, 来调节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把国家垄断国民经济重 要部门与鼓励私人自由经营一般中小企业两种体制有机结 合起来,使国民经济沿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方向发展与运行 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