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之用法文言文初中
之用法文言文初中
“之”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
在初中阶段,我们一般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这些书籍中都用到了“之”这个字。
那么,在文言文中,“之”有哪些用法呢?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
一、作为代词
在文言文中,“之”的作用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她”等代词,可表示人或物。
例如:“载之以简”,“以之礼之”等。
二、作为连接词
在文言文中,“之”也可以表示连接词,相当于现在汉语中的“的”、“地”、“得”等词。
例如:“营之死地,必杀之”、“锥之以度,磨之以磨”等。
三、作为补语
在文言文中,“之”还可以表示补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目的等。
例如:“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乐之至也,言不尽意”。
四、作为叹词
在文言文中,“之”还可以作为叹词使用,表示惊奇、赞叹、感叹、鄙视等情感色彩。
例如:“然之,不可不明也”、“哀哉,宜已矣哉”。
总之,在文言文中,“之”的作用十分丰富,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初中学习文言文,需要认真学习掌握“之”的各种用法,才能更好地理解、翻译、阅读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之”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介绍一、“之”作代词用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1. “之”可以作助词用呀,就像那蜡烛,默默照亮周围,没啥特别显眼的作用,但又缺它不可。
比如“小大之狱”,这里的“之”就是助词,没它句子可就别扭啦!2. 嘿,“之”还能当“的”来用呢,就好像给事物贴上了一个标签。
像“三里之城”,“之”不就是“的”的意思嘛!3. 哇塞,“之”能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哟,这可神奇啦!就好比给句子加了一道锁。
“吾妻之美我者”,这里的“之”就是起到这样独特的作用呀!4. 你知道吗,“之”还可以表示去、到的意思呢,就如同踏上一段旅程。
“辍耕之垄上”,不就是到田垄上去嘛!5. 哎呀呀,“之”在宾语前置的时候也会出现呢,像个小魔术一样。
“何陋之有”,这里的“之”就是帮助把宾语前置啦!6. 哈哈,“之”有时候就像个连接符,连接着不同的部分呢。
“马之千里者”,这“之”把前后连接得恰到好处呀!7. 想不到吧,“之”还能表示代词呢,就像一个小替身。
“呼尔而与之”,这里的“之”就是代指人呀!8. 哇哦,“之”在凑足音节上也有它的用处呢,就像给句子加了个小装饰。
“久之”,这里的“之”就是让读起来更顺溜呀!9. 咦,“之”在递进关系中也能露个脸呢,如同一步步往上爬。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里的“其”和“所”与“之”是不是有点像呀!10. 嘿哟,“之”的用法和意义可真多呀,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呢!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好多知识的大门。
大家可得好好掌握它哟!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之”这个虚词虽然小,但作用可不小,大家一定要认真去理解和运用它呀!。
之的用法 文言文8种意思
之的用法文言文8种意思之的用法——探究文言文中的8种意思引言: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义。
其中,「之」是一个常用的字眼,在不同上下文中可以表达多种意思。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之」在文言文中的8种常见用法,并举例说明其具体含义。
一、指示代词1. 表示所属关系在篇章中,「之」可以作为指示代词,表示事物与人或地位、领域等之间的所属关系。
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言:“祭如在亩贩者门内,则祭县也。
”这里「之」被用来指示主语“祭”,表明其所属关系,“祭”属于“亩贩者”。
2. 表示前述有时候,“之”也可用来指示前述事物,在后面提及后再加以描述。
例如《左传·宣公》记载了“唯汝鹿我马。
”这里「之」就作为指示代词使用,表示前述“马”的后果以及它与第二个名词“我”的关系。
二、连词1. 表达并列关系「之」还能作为一个连词使用,表示前后两个相同词性的词或短语之间的并列关系。
如《左传·宣公二年》中所说:“小戎与大 M城。
(天)之雾凄风。
”这里「之」起到连词的作用,将两个名词短语“小戎”和“大M城”连接在一起。
2. 表示比较关系文言文中,「之」还可以用来表示比较关系,在句子中起到引导成分的作用。
例如《梁书·窦泰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前章尼云:‘本心好剧(禽)者,请掾憧倚人耳。
”这里「之」引导着一个动宾短语“请掾憧倚人耳”,表示对之前提及内容进行比较。
三、介词1. 表示动作方向在文言文中,“之”常常被用作介词,表示动作方向。
如《出使北方国贺日时表》写道:“来俄罗斯偶像庙方丈出因修筑家庙回中国明代。
”这里「之」表示从俄罗斯庙出发去中国的动作方向。
2. 表示动作结果此外,“之”也可用于表示动作发生结果。
例如《灵预记·宋仁宗时政要》中的一句话:“辅之有识。
”这里「之」表示的是与“辅”所代表的“人”的结果性宾语。
四、副词1. 表示程度或状态文言文中,「之」也可用作副词,表示程度或状态。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一、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概述在文言文中,“之”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
它既可以作为代词,表示宾语或者定语,也可作为介词,引导状语或者补语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讨论“之”的多种用法。
二、“之”作为代词的用法1. “之”作为宾语在文言文中,“之”常常充当动词的宾语,一般表示人或物。
例如:“夷易近使天下大通”,其中的“天下大通”就是动词“使”的宾语,“之”指代整个事件或情况。
2. “之”作为定语除了充当动词宾语外,“之”还可以充当名词或形容词修饰成分。
例如:“纣罪己弗能逃于死”,其中的“己弗能逃于死”,表示自己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起到修饰整个句子的作用。
三、“之”作为介词的用法1. 引导定状补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使用介词“以”加上动词的目标对象(一般是人),构成一个介词短语,例如:“以尧千载为前”,其中的“以”和“为前”之间的“即”就是一个定状补。
2. 引导时间地点补充文言文中,“之”也可以引导时间或地点的补充,用于进一步说明这些概念。
例如:“五十年之后,汉朝亡于曹操之手”,其中“五十年之后”就是由“之”引导的时间补充,“曹操之手”则是表示曹操成为亡国的原因。
四、“之”的其他用法1. “之”作为助词代替动词在某些情境下,“之”可作为助词代替动词出现,表示一种语气上的缓和或婉转。
例如:“吾闻其知人而后安生,乃言其用事也”,其中的“闻其知人而后安生”,可以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听说他了解人情才会安心生活”。
2. “……之一”在古代汉语中,“……之一”的结构常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且强调该部分在数量上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随大溷同,趋类呈华兰”,其中的“华兰”,作为善良品质中屈指可数的代表,用“之一”来表示特指。
3. “……之以”在文言文中,“之以”常用来引出一种推理、原因或者解释。
例如:“家有牛五十,而无牸策之以耰”,其中的“策之以”可以理解为“利用这种方法”。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初中文言文之作为助词的用法1、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之”字用法一览
(1)代词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②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独立性
(3)动词
往, 到……去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
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
复指性定语。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 “我”“你”。
你的运用能力有多强?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代人,作宾语)
使之然也。 (《劝学》)
(代物,作兼语)
(代事理,作宾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指示代词,这)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活用作第一人称,“我”)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时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公输》) 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 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 三个字之内,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 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文言文中的之字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的之字的用法及例句一、之字的用法及其在文言文中的意义在文言文中,之字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特殊助词。
它可以作为介词或副词使用,用来表示方向、关系或程度等概念。
之字的灵活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句子信息的表达力,更能够体现出古代汉语言表达方式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以详细解读之字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并配以例句加以说明。
二、表示方向和关系1. 之表示方向在古代汉语中,之字经常被用来表示方向,并且可以与动词或名词搭配使用。
例如:“东南有德水”(《木兰辞》),其中“之”表示“往”的意思;还有“上下而求索”(《礼记·大同篇》),这里“之”表示“朝着某个方向”的意思。
2. 之表示关系在一些动宾结构中,之字可以用来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对象或范围。
如:“亦各使军士持索招张之。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其中“张之”表示动作发生的对象;再比如:“昔者庄公屠宫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里的“之”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范围。
三、表示程度和修饰语义1. 之用作副词在文言文中,之字还可用作一个副词,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表示程度或方向。
例如:“未有天方之美也”(《梁乔观画象新志》),其中“之美”是指非常美丽的意思;再比如:“风云际会者,盖将当其时也”(《孟子·告子上》),这里的“云际会者”表示一种强调和程度的意思。
2. 之引申为代词有时候,之字会引申为代词使用,并且可以与名词连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孟子·尽心上》),这里的“畎亩”和“版筑”都是名词,在句中充当与“发生”和“举起”的事物。
四、例句解析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系辞上》)这个例句中,“行健”一短语被之字连接起来表达前后程度的关系,表示“变化不断地、一直向前行进的状态”。
2. “维天之命!”(《左传·僖公元年》)这个例句中,“之”字引申为代词,指代上文中所提到的“天”的意思,用以强调命运或合理性。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文言文之的意思有:到,往;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指示代词,这;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之”分别有以下意思: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举例: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举例:缓兵之计。
不速之客。
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举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举例:置之度外。
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举例:“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举例:久而久之。
7、往,到;举例:“吾欲之南海”。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1、的、底。
《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
《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于。
《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诸、之于。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4、与、及。
《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
《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5、而。
《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6、若、如果。
《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7、则。
《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
《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8、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
《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9、他、彼。
《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 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 中心语的后面。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答 复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
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译:渔为特别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 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 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 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 样”“这……事”、“那”、“那样”等 .
〔三〕构造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 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之”作助词时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用法:
〔四〕构造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 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 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字的用法
一、“之”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如:1、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3、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4、渔人甚异之。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如: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五种)1、“之”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译:各种草木的花。
④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放在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之字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
之字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一、之字的用法介绍在文言文中,“之字”是一个十分常见的字词,它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句子结构中。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之字”的几种主要用法,并通过例句来加深理解。
二、表示所属关系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之字”的最常见的功能是表示所属关系。
它可以连接名词和名词、动词和名词,以及形容词和名词,表达出某物属于另外一物或属性于另外一个事物。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就运用了这个用法:1.兄之婚:指兄弟的婚姻。
例句:红楼梦中有很多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比如说贾母反对探春与薛蝌结婚,不同于她同意薛蝌娶宝玉。
2.东南其之雨甚 : 指东南地区降雨非常丰富。
例句:明代刘基所撰写的《龙湫吟草》第四百九十五回提到:“督护临敌,剿贼如拾,已十有馀年。
不孕之地,奈何?”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之字”在古代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一种所属或归属的关系。
三、表示连词除了表示所属关系外,“之字”在文言文中还经常被用作连接词语之间的连词。
它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与”。
以下是一些例子:1.赵云与刘备边打之收兵了。
例句:这个句子意思是说赵云和刘备边打边收兵,在战争过程中他们紧密合作。
2.读书之余,我喜欢参加一些校内活动。
例句: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在他读书以外的空余时间里喜欢参加校内活动的情况。
四、表示替代在某些情况下,“之字”还可用来替代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避免重复。
下面是几个例子:1.高悬嵬岩之后:指琅琊山高高耸立岩石上。
例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尔雅·釋詁》(释义):“之,颣翻上詔也。
”2.以抵乌啼金之力:指用金属的力量抵挡和制止不正常的行为。
例句:刘禹锡的《乌台诗案·丁亥览戏有感》中有这样一句:“闺门虽设琉璃滴,可惜朱弦象未群。
”表达了他对儿子“白发温柔”的好感。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之字”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起到代替名词的作用,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练、凝练。
之的用法文言文6种意思
之的用法文言文6种意思一、仅表示连词“之+的”用法文言文中,“之的”有时作为连词,表示某种关联或逻辑关系。
这种用法和现代汉语中的“的”相似,用于连接两个成分之间。
例如:1. “是以九州之便吾且独夫何忧。
”(《左传·昭公四年》)意思:正因为九州各地都离得近,所以我还怕找不到合适的妻子吗。
2. “将行陈宋,则游必自抱腹黩之书,非悬赏千金者所能延约也。
”(《南史·褚真人传》)意思:要是去陈国和宋国旅行,就需要带上那些内容殷实东西记录了的书籍,而不是简单地用悬赏千金拖延时间。
二、表示所有格“之+的”用法除了作为连词外,“之的”在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所有格的用法,在这种情况下,“之”的后面跟着一个名词或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用法及例句。
1. 表示属于关系“之”的后面跟着名词,表示某物属于某人。
例如:“夫子之车”(《论语·公冶长》)意思:孔子的马车。
“欧石咄于汝之字臣璧,三叛。
”(《晋书·卷六十八下》)意思:欧阳洪叛敌曹彬,在你手中的国玺被他抢走了三次。
2. 表示所属关系“之”的后面跟着名词,表示某物所属的范围或领域。
例如:“法统之乱”(《中国文化史纲要》)意思:指法律体系的混乱。
“问道于尧之时,复生乎贤者。
”(《庄子·外篇·大宗师》)意思:在尧治理时期仍然有一些人问道,并因此成为了贤者。
三、表示修饰性状的用法1. “之”的后面跟着形容词或动词,用来修饰名词。
类似现代汉语中形容词+ 的结构。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加上修饰成分前缀)2. “万古之丕华”(《文心雕龙·卷一·述异传》)意思:永恒不变的辉煌。
3. “孤山之生风”(《文心雕龙·卷六·抱朴子传》)意思:产生阻碍、度的难题。
四、表示程度的用法“之”的后面跟着副词或介词短语,表示程度。
例如:1. “兢兢业业,如临大敌,若终日有所忧。
”(《晋书·卷八十一》)意思:她工作非常认真踏实,像面对着一个强大的敌人一样,好像整天都在为某件事而担忧。
初中语文文言“之”用法
二、“之”作动词用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Leabharlann 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例句可知:“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① 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 “蜀州”、“垄上”; ② 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 “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 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的学习
并不难。
5、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 使命》)
分析例句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 “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 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返回
(二)“之”用于主谓之间,不 译
魔m情s
前言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字较多,
了解它的用法并能辨析它的用法,是初中
语文文言学习水平之一。
文言“之”字用法
一、“之”作代词
用
二、“之”作动词
用
三、“之”作助词
用
后言
一、“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例句可知:“之”字用在动词后,用作代词,作它前面动 词的宾语。
文言文中 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一、介词“之”的用法简析文言文中的介词“之”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表达某种关系或修饰前面的名词、动词等。
下面将对其具体用法进行解析。
二、表示处所关系1. 表示处所的“在……之间”这种用法主要出现在描述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或相对位置上。
例如,“东海附海之南有山”(明·李时中《鉴都山志》),其中“东海附海之南”表达了山位于东海和附海之间。
2. 表示处所的“以……为”。
这种用法多见于描述某个地点作为建筑物或特定场所的用途。
例如,“世上无房屋者,七府公所以田宅之”(明·王世贞《通向太阳光线》,这里使用“以田宅之”表示房屋是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而存在。
三、代替名词与动词宾语1. 代替名词时多指人在文言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介词“之”来代替前面提及过的名词。
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试,是谓大丈夫之过也”(《论语·颜渊》)。
这里“大丈夫之过”指的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试”。
2. 代替动词宾语在表示客观事实时,介词“之”常代替前面出现过的动词。
例如,“跤扑地而作喜甚,以告其母曰:吾见化成真人矣”(《红楼梦》第五五回)。
这里“化成真人”的宾语被转换为介词“之”。
四、连词连接句子1. 表示递进关系的“不惟……之,且……”文言文中,“不惟……之,且……”常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一种情况和另一种情况同时存在或相应增加。
例如,“岂因祸福避趋之耶?斯以天下清浊分矣。
”(明·李贽《泉石》),这里使用了“不惟…之,且…”来表达因果关系。
2. 表示条件关系的“非特……之,在乃…”在表示条件关系时,介词“之”可以与其他连词结合使用。
如:“尼父既死于我前,未得授家业与其子。
其继妻不我爱,又无亲戚所之。
事在掌門人讹我"非特人家本分已久想要夺,奔走徐步欲取得”(红楼梦四十九回),这里“之”与“在乃”连用表示条件关系。
五、总结文言文中的介词“之”多功能且灵活,在句子中可以表示处所关系、代替名词与动词宾语以及作为连词连接句子。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
三、“之”作助词用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 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 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作助词时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用法: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 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 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 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 《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 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 宋国有什么罪呢?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 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 谓语。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
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 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 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 有?”即为“宋有何罪?”
“之”作助词时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用法: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 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 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 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之的文言意思之的古义:名词,代词1。
代词:这。
此。
用于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2。
助词,表示疑问、否定、肯定。
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吗”。
3。
助词,无实在意义。
用在句中,表时间或语气,可译为“了”、“着”、“罢了”、“吧”、“呀”。
4。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5。
用在复句中,加强分句间的联系。
之的今义:副词。
代替名词,起修饰作用。
通常放在副词或形容词后边。
之的用法:动词用作名词,“之”加在宾语后边,指代人或事物。
“之”加在主语后边,指代人或事物。
“之”前面加上助词“乎”构成“之乎者也”结构,表示该句话与某事物有关。
用作代词,代替事物。
“之”前面加上动词构成“所之”结构,指代地点。
“之”前面加上动词构成“为之”结构,表示目的。
“之”前面加上数词或量词构成“十之、百之、千之”结构,表示一系列的数目。
动词、形容词用作补语。
形容词用作补语时,补语放在被补充的名词或代词之后。
用作介词。
“之”加在主语前边,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方式。
动词、形容词用作介词时,往往带有强调或命令的语气。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之”加在方位词前边,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
动词、形容词用作状语。
“之”加在名词前边,表示工具、原料、处所、方向、对象等。
1、代词:这。
此。
这件事是不是跟他说的?——不是。
这种灯你买了没有?——没有。
这是你爸爸用的那个书架——我不知道是谁放在这里的。
这次外出活动,大家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确保旅途安全。
(徐缓说出)——这是做学问应有的态度。
(2)(张)氏之孀妻,(4)(5)二人者, (6)父与(7)二人者同产也, (8)(9)将之(10)齐。
(11)及之齐。
(12)(13)之二虫又何知?(14)(15)之二虫又何知?(16)(17)是类也。
(18)(19)其之谓乎? (20)是何虫也?(21)自康子之(22)后。
(23)(24)吾不知其名。
(25)(26)何足以知之?(27)(28)亦将不知其谁何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 《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 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 宋国有什么罪呢?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 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 谓语。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
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 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 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 有?”即为“宋有何罪?”
三、“之”作助词用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 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 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作助词时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用法: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 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 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 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 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 中心语的后面。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 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 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 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 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 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 《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三、“之”作助词用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 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 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 时,“之”不译。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 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 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 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 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 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 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之”作助词时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用法: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 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 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 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 样”“这……事”、“那”、“那样”等 .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 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 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 庙中
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 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 中心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 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 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 《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 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 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 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练 Fra bibliotek习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 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 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 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 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 花的爱好。
初中文言文“之”的用法介绍
初中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比较多,按词性来说,主要分为代词、 助词和动词。
一、“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 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 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 主语+之+谓语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 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 时间长了,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 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 们”、“它”、“它们”。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 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 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 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 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 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 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 “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 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