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蝙蝠和雷达|人教新课标 (共40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蝙蝠和雷达|人教新课标 (共40张PPT)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 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试 验 情 况
第 二 次 试 验
塞住蝙蝠的
___耳____朵___
结果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 的到处乱撞,挂在绳 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Page 15
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三次试验记录表。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 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第 试三 验次 情试 况验
封住蝙蝠的
嘴 __________
结果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 似的到处乱撞,挂 在绳子上的铃铛响 个不停。
Page 16
三次试验的结论怎样?继续完成表格。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 上系着许多铃铛。
第一次试验 蒙住蝙蝠的 眼睛
试 验
情 第二次试验 塞住蝙蝠的 耳朵
Page 28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试)验,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 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实验),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Page 29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雷达是仿照蝙蝠制造出来的,科 学家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制 造了哪些现代化的设备?
Page 30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 发而发明的?向同学作介绍。
Page 31
鱼儿会游泳:发明了潜水艇。 鸟在天空飞翔:制造了各种飞行器。 蜜蜂造巢窝:各种正六边形的蜂巢结构 板材。 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 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 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 省料的建筑物。 袋鼠: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贝壳:外壳坚固的坦克
Page 4

(赛课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共37张PPT)

(赛课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蝙蝠和雷达》(共37张PPT)

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
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今天是星期一,学校里怎么一个学生也没有
呢?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试)验,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 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实验),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zhāo 高着 mēng 蒙骗
sāi 塞车 塞 sài 塞外
sè 堵塞
• 清朗:凉爽晴朗。 •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领悟。 •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 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实验
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 家根 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兔子( 敏捷)地一跳,躲开了老 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 它的眼睛特别( 敏)锐吗?
• 探路:事先探查道路情况。 •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 仿模: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课文详解
一、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揭开了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受到 启发,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 安全的航行。
二、仔细读课文, 练习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
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证 明了什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 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 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 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 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 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 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PPT课件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PPT课件

蝙蝠的眼睛 铃声没响 跟眼睛无关 蒙上
蝙蝠的耳朵 铃声响个不 跟耳朵有关
蒙上

蝙蝠的嘴巴 铃声响个不 跟嘴巴有关
蒙上

Page 17
2021
18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2021
19
第二\三次实验 2021
真糟糕!
20
次数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证明的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蒙眼睛 塞耳朵 封嘴
2021
38
比较“试验”和“实验”:
shì
试验:为了查看某种结果而进行尝试。
shí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 而进行操作。
2021
39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揭开了蝙
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
的(实验),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2021
40
比较“敏锐”和“敏捷”: 敏锐:指感觉灵敏,反应快。 敏捷:指动作灵敏,速度快。
2021
41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敏捷 )地一跳,躲开了
老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吗?
2021
42
作业: 1.完成同步第10课;背诵第十课的课后题,明 天下午之前背完; 2.预习第十一课《大自然的启示》
2021
31
青蛙和电子蛙眼 青蛙的眼睛对小飞虫非常敏感 ,当小飞虫在它头上飞时,它 会盯住不放。于是,人们模仿 蛙眼的结构原理制成了“电子 蛙眼”,可用来识别飞行中的 飞机和导弹,也可用来预防飞 机相撞。
长颈鹿和“抗荷服”
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蝙蝠和雷达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蝙蝠和雷达课件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尤其是萤光翼凤蝶, 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 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 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在二战期间,苏 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 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 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 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苏联 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根据同样的原理,后 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 的伤亡。
响尾蛇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 响尾蛇的视 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 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 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 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 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 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一个人握住一 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 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 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 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 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 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蝙蝠 和 雷达
蝙蝠
蝙蝠是哺乳 动物,头部和躯 干像老鼠,有黑 褐色细毛,四肢 和尾部有皮质的 膜,夜间在空中 飞翔,吃蚊、蛾 等昆虫。休息时 用爪倒挂在屋檐 下或树下,冬季 在隐藏的地方冬 眠。
雷达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 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可用 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 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 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 军事、天文、气象、航海、 航空等方面。
实验顺 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1、蝙蝠和雷达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1、蝙蝠和雷达PPT、优质教学课件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
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 学会从字 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 吗?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 和美好?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四、总结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 角度来看 ,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12* 用心灵去倾听 一、 教材分析 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 并刊登 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 交往的过程 ,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 子的善良品质, 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明科学家做过许多次试验,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 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蝙蝠
嘴巴 障 碍 物
耳朵
蝙蝠
嘴巴 障 碍 物
耳朵
雷达
天线 障 碍 物
荧光屏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蝙蝠和雷达》课件(共20张PPT)

《蝙蝠和雷达》课件(共20张PPT)

1
2
3
4பைடு நூலகம்
5
6
7
8
下一张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 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 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 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 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 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它也能灵巧的避开。难道它的眼 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 有的东西吗?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 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 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 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学习小窍门: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方法一 抓住课文的题目联系课文进行概括。 方法二 把课文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概括。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 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 向。
荧光屏
说说这课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或者有什么感受吧?
说说你了解的仿生 学的事例?
作业:收集一篇有关仿生学的文章。
再见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 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 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 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和雷达》最新ppt课件

《蝙蝠和雷达》最新ppt课件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 老师如何针对课文提出问题 .
34
①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 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 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蝙蝠和 雷达有什么 关系呢?
雷达是根据蝙蝠发明的
课文的批注问题,从 课文题目 的角度进行提问。
35
②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 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 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54
昆虫的眼睛是复眼,人 们根据昆虫眼睛的原理,制 造出了“蝇眼照相机”,一 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 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 刷制版,大大提高了工效和 质量。
55
阅读策略 提问的目的
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调 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56
提问的角度
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有的问题 是针对课文的写法提出的,有的问题是针对读课 文后得到的启示提出的。
19
~~~~~~~~~~~~~~~~~~ ~~~~~~~~~~~~~~~~~~~~~
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0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问题。
21
可标注在旁边
22
也可写在文后
23
视频
蝙蝠和雷达
点击下一页
24
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 角度提问。
25
1 对课文内容提问 2 对课文的写法提问 3 对课文的主题提问
64
板书设计

(研究) 蝙蝠

超声波

耳朵
和 (启示)
雷 达
天线
(发明) 雷达
无线电波
荧光屏
障碍物 障碍物
主题概括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 了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 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 夜间飞行的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_蝙蝠和雷达(讲)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_蝙蝠和雷达(讲)ppt课件

蝙蝠 和 雷达
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 (3)问一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学习生字: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敏锐对敏捷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 )敏地捷一跳,躲开了老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它的眼睛特 别( )吗?
敏锐
选词填空: 试验 实验
科学家经过反复( ),终于试揭验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 常识课上,老师为我们做了“火烧纸杯”的( ),看得我们 瞪口呆。 实验
•快速浏览和跳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 讲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 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 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 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科学家是怎样揭开 蝙蝠在夜里飞行的
秘密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PPT
16
第十六页,共45页。
三、思考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怎么飞的? 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在夜间飞
行的秘密的? 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
17
第十七页,共45页。
四、学习第一部分
读第一部分思考: 1.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这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
2.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证明: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联系上下文找句子
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把蝙蝠的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27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5.科学家从三次不同的实验中证 明了什么?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 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实验
43
第四十三页,共45页。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 敏)捷地一跳,躲开了老鹰
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它
的眼睛特别( )吗? 敏锐
44
第四十四页,共45页。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四十五页,共45页。
根据“反复”、“证明” 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两个 句子。
12
第十二页,共45页。
例: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
小明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军说要
下雨了,果然,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了 下来,证明小军说得对。
13
第十三页,共45页。
一、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揭开了蝙 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受到启发 ,发明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间能安全的 航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33
趣味连线
34
Page
35
Page
36
37
我会想,我会写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 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 我们该怎样做呢?以“我”从( )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为 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38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真糟糕!
第二\三次实验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 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 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6自然段。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 嘴) 里发出( 超声波 ),遇到 (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 的它( 耳朵 )里,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 ( 改变飞行的方向 )。
超声波
向前推进
反射回来
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 达 探 测 器
天线 荧光屏
雷 达
无线电波
反射
障 碍 物
蝙 蝠
嘴 耳朵
障 超 声 波 碍 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雷 达
天线 无
荧光屏
障 线 电 波 碍 物
21
完成下列填空。
( 天线 ) 雷达的 (无线电波 ) 相当于蝙蝠的 ( 嘴 )。 ( 超声波 )。
( 荧光屏)
( 耳朵 ) 。
11、蝙蝠和雷达
蝙蝠
超声波
清朗
避开
捕捉
敏锐
飞蛾
铃铛
苍蝇 荧光屏
揭开
反射
障碍物
横七竖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什么?
默读课文:想想课 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 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 奥秘?
第一次实验
8
第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10

6.蝙蝠和雷达 (共11张PPT)【完美版课件】

6.蝙蝠和雷达 (共11张PPT)【完美版课件】

组 课后生字读写并尝试组词。可借助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
识字表 biān fú qǐ jí ruì xì dāng yínɡ zhènɡ jiē zhànɡ yínɡ pínɡ
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
写字表 dá wén jí kē hénɡ shù shénɡ xì yínɡ zhènɡ yán jiū jià shǐ
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
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绿色字为写字表字(含识字表);红色字为识字表字;
读 大声读两遍,再次标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 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②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示例: 课文怎么写的,我们要联系生活的角度,新的难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想办法解决他。另
一方面要想从写法角度提问题,我们要发现课文写的有意思的地方。

③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著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 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看 先从头到尾默读一遍。

课后会写、会认字,不认识、不熟悉字用不同的标记标在课文中。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 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 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 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铃铛响个不停 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证明:
①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 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 一读,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 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 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①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因为蝙蝠 能在夜间飞行,所以科学家 蝙蝠探路的方法 模仿 ,发明 了 雷达 ,使得飞机能在夜里飞行 。
为什么飞机在夜间能够安全飞行?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雷达怎样工作的?
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 蝙蝠夜间飞行很灵巧,引起科学家的注意。 • 科学家进行了试验。 •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蝙蝠飞行的秘 密,发明雷达。
思考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思考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 里发出的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资料袋
自然界中生物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 浓厚兴趣。比如,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 它们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可是对静止的 东西却是“视而不见”,人们从青蛙的眼 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机场 的指挥人员在电子蛙眼的帮助下,能更加 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人们研究生物某 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 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 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读课文第7小节,动手画画示意图,说说 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障碍物
它一边 ,一边 。 这种声音叫做 ,人的耳 朵 ,蝙蝠的耳朵 却 。 像 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 就 ,传到蝙蝠的 里,蝙蝠就立刻 。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 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 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11 蝙蝠和雷达
生字学习 biān 蝙 wén 蚊 yí ng 蝇
fú 蝠 bì 避 jiē 揭
bǔ 捕 ruì 锐 ài 碍
é 蛾 dāng 铛 yí ng 荧 塞
词语提示:
• 清朗:凉爽晴朗。
• 启示:启发提示,使人有所领悟。
•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 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本课指科学家在做
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 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 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 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 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 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 眠。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 测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 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 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 、航海、航空等方面。
反复:
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颠过来倒过 去。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 读。看看应选哪种解释?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应选①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起 来探路的。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实验的房子里拉的绳子很多。 •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
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 探路:事先探查道路情况。
•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第一段:(1-2)讲飞机夜航是人们 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7)科学家经过反复研 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段:(8)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 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 里飞行很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