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进中,男,1964年10出生,山西宁武人,副主任医师,忻州 …

合集下载

温进中,男,1964年10出生,山西宁武人,副主任医师,忻州 …

温进中,男,1964年10出生,山西宁武人,副主任医师,忻州 …

医师,忻州市中医医院院长。

中共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
专家。

临床工作20余年,精研《内经》、《难经》,熟读《针
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对针灸学科的基础理论有较
深的研究,通晓内、外、妇、儿、皮肤诸科,临证按脉
察舌,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需要,以针灸、火罐、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兼用
汤药丸散、膏滋药酒、药熨熏洗、外敷涂擦等多种治疗方法,内外同治,疗效
卓著。

以医技多样、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廉洁,颇获盛誉。

曾获山西省忻州市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审委员会,山西省卫生厅医
德医风建设先进工作者,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卫生系统先进
工作者,忻州市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会“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卫生厅全省
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温中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温中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度 疼痛 ,0为极 度疼 痛 。 1
舒 , 到 泵 的作 用 , 而改 善 局 部 血 液循 环 , 起 从 促进
经气运 行 , 有利 于渗 出 液 的 吸 收 和关 节 面软 骨 的修 复 。临床 常 在 手 足 阳经 的 腧 穴 经 针 刺 或 灸法 治 疗 肌 肉关 节疼痛 , 合 损伤 部位 的主动或被 动运动 , 配 效 果较 为 明显 J 。本 组 结 果 显 示 , 电针 治疗 止 痛效 果 优于 药物 对照 组 , 并且 未见 胃肠 道不 良反应 。
3 治疗结 果
收, 对膝关节周 围穴位如梁丘 、 犊鼻穴加以电刺激 ,
可提高 痛 阈 , 到 镇 痛 的 目的。 电针 能 使 肌 肉一 收 达

3 1 疗 效 标 准 运 用 M l c . ez k视 觉 类 比评 分 法 a (A ) V S 对两 组治疗 前后 进 行 疼痛 程 度 评分 。0为 无 痛 , —3为轻 度 疼 痛 , 1 4~6为 中 度疼 痛 , 7~9为重
乔 美洁 上 海市 南汇 区光 明中 医医院 上海 2 10 0 30
关键词
慢性 萎 缩性 胃炎
温 中健脾 化瘀 法 中医药疗 法 组8 0例 , 4 男 3例 , 3 女 7例 , 龄 4 年 O一7 0岁 , 均 平 6 . ; 程 0 5—2年 , 均 12年 。对 照 组 8 13岁 病 . 平 . O 例, 4 男 5例 , 3 女 5例 , 龄 4 年 l~7 l岁 , 均 6 . 平 18 岁 , 程 0 6~3年 , 均 14年 。 两组 性别 、 病 . 平 . 年龄 、
[ ] 闰丽萍 , 1 马骋 , 于 栋 , 针 刺镇 痛临 床研究 与应用 李 等.
的思考与建议 [ ] 中国针 灸 ,0 4 2 ( 2 :6 . J. 20 ,4 1 ) 84 [ ] 何永淮 , 2 胡栋 , 志 平 , 电针疗 法缓解 腰椎 间盘 突 忻 等. 出症患者 的疼痛 : 随机 对照 [ ] 中国临床康复 ,0 2 J. 20 ,

省肿瘤医院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公示

省肿瘤医院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公示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山西省省直部分事业单位2011年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名单主管部门:山西省卫生厅。

温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观察

温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观察

温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观察
邓文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1(017)006
【摘要】@@慢性萎缩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症病变,且已累及胃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起萎缩,甚至伴有局部增生,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在我国主要是以胃体为主的萎缩性胃炎多,以胃窦为主的较少.笔者为探讨中医治疗新的思路,采用分组中医治疗及西药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较观察和评定,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 rn病例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门诊病人,随机取60例进行研究,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3~72岁,平均58.2岁;病情轻度者11例,中度者12例,重度者7例;其中萎缩性胃炎以胃体为主者27例,以胃窦为主者3例;病程2~8年,平均4年.
【总页数】2页(P4-5)
【作者】邓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补气、温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 [J], 魏贻强
2.温中补气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J], 李梅;徐晓梅
3.温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J], 杨德芝
4.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张芳姣; 吴雄鹰; 张瑜平
5.厚朴温中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J], 喻学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名单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名单

110004 100050 300192 250021 100053 100730 10050 200040 210009 310016 430022 510120 610041 710061 830028 100050 300052 50000 30001 150001 130031 230022 350005 330006 450045 450003 410011 510080 510630 530021 570311 400010 550004 650032 850000 730000 810007 750004
性别 出生年月 年龄 职称 男 女 男 1958.05 48 教授 男 1946.05 60 主任医师 男 1945.08 61 教授 男 1951.05 55 主任医师 男 1955.03 51 教授 男 1953.04 53 主任医师 男 1955.02 51 教授 男 1956.08 50 教授 男 1962.08 44 教授 男 1946.05 60 教授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1953.05 1951.03 1946.01 1955.05 1960.11 1945.01 1946.02 1953.11 1951.09 1961.01 1949.12 1956.01 1949.05 1949.07 1964.08 1956.12 1962.12 1945.12 1963.12 1960.05 1964.04 1957.12 1960.08 1945.11 1954.08 1956.1 1954.07 1957.07 53 教授 55 60 51 46 61 60 53 55 45 57 50 57 57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教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温针灸治疗中风病失眠宋华林

温针灸治疗中风病失眠宋华林

温针灸治疗中风病失眠宋华林发布时间:2023-07-10T12:52:19.524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7期作者:宋华林[导读]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其范围涵盖了脑梗死叙永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400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其范围涵盖了脑梗死、脑出血,是一种因为人体脑组织的血管出现阻塞或者是破裂等现象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之中中风的发生率比较高,同时随着当前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中风的影响更加突出。

而失眠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现阶段尚没有对这一情况能够形成良好效果的治疗方法。

不过中医针灸在近些年来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对中风后失眠的治疗也具有西药不可取代的优势。

1 中风后失眠的认识中风病在现代医学之中被称为脑卒中,当相关病人发病之后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的损伤,从而造成肢体障碍、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等现象,这些现象将会对病人本身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中风后失眠也是相关疾病常见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现象,在症状表现方面,病人通常表现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等情况,而长期的失眠也会诱发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现象,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将造成严重的降低。

在目前,人们对中风后失眠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通常认为是因为在发生中风之后,人体的脑组织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功能,而这一系统又是调节人体内分泌的关键一环,如果其受到影响则会让人体的内分泌失调,从而会引发失眠现象。

而基于这一认识,在当前的西医治疗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帮助病人在短时间之内入睡,改善失眠状况。

不过这些药物使用之后可能形成依赖,同时也容易导致记忆力减退、日间精神不振等不良反应,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

而中医认为中风后失眠与人体的肝、脾、肾等脏器之间关系密切,中风患者一般是中老年人,这些群体素体亏虚,或者因为存在各类基础疾病与中风共同作用,导致其阴精长期损耗,肾精不足,肾水不能对心火形成抑制作用。

朱进忠经典医案鼻中隔偏曲(鼻衄)

朱进忠经典医案鼻中隔偏曲(鼻衄)

朱进忠经典医案鼻中隔偏曲(鼻衄)朱进忠,1933年5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77年毕业于全国中医研究班。

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二部一局遴选的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和内科学教学,对疑难病证治规律和辨证论治方法学有深入的研究。

著有《中医内科证治备要》、《难病奇治》、《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等24部著作。

朱进忠老师经典医案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审其脉色,知其病在肺肾,予滋阴降火而愈文××,男,25岁。

反复发作性鼻衄十几年,鼻衄不止20天。

医诊鼻中隔弯曲。

先以西药治之不效,后以中药清肝泻火、清泻胃火之剂配合仍无功。

细审其证,鼻衄,用药纱条堵住鼻孔后仍时见从口而出,血色素6克,舌苔白,面色皓白无华,脉虚数。

综合脉证,思之:脉虚者,肺虚也;数者,热也。

面色皓白无华者,肺阴不足。

且久病阴虚相火上炎而灼肺金,故衄血也。

治宜滋阴降火。

处方:生地15克,元参20克,麦冬15克。

服药1剂,鼻衄得止。

然思其面色皓白,气阴仍嫌不足,乃予养阴益气治之,后果愈。

某医问:此方乃增液汤也,吴鞠通《温病条辨》用于无水舟停之便秘,何老师独用于鼻中隔弯曲之鼻衄也?答曰:生地、麦冬、元参三味为方,吴鞠通命其名日增液汤,主用于无水舟停之便秘。

钱镜湖《辨证奇闻》则因其善于滋阴降火,对衄血有奇效,而命其名日止衄汤。

今本病之衄血乃阴虚相火妄动所致,故用之。

正如《辨证奇闻》所云:“人在鼻中流血,经年经月而不止者,或愈或不愈,虽鼻中流血,较之口中吐血者少轻,然而听其流血而不治,与治之而不得其法,皆能杀人。

盖吐血犯胃,而衄血犯肺,胃为浊道,肺为清道也。

犯浊道则五脏尽皆反复,犯清道则止肺经一脏之逆也,然而犯清虽轻于犯浊,而气逆则一,逆则变证多端,故皆能杀人也。

山西名老中医----朱进忠

山西名老中医----朱进忠

山西名老中医----朱进忠朱进忠朱进忠(1933.5-2006.11),男,1933年出生,河北定州市人,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中医学院第一批本科毕业生。

曾任职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名誉所长、主任医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曾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山西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教员,山西省职工医学院教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山西省中医学会、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政协五、六、七届委员,六届政协医卫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科技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保健委员会顾问,山西省药品审评委员会1、2、3届委员。

《山西中医》、《中医药研究》、《光明中医》杂志编委,《山西中医》副主编。

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获山西卫生界赵雪芳式白衣战士称号一次,1999年获卫生部全国德艺双馨医护工作者称号。

朱进忠导师长期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教学成果,对疑难杂病诊治规律和辨证论治方法学尤有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撰著了《中医内科证治备要》、《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难病奇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中医脉诊大全》等书22部及大量论文。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内科病辨证的三个步骤、天人相应辨证42法、相似辨证、疑难病从肝论治、久病辨证脉为第一依据。

并被很多医者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

著名医家称其为“提出疑难病从肝论治的建国以来第一人”“格调崇高,贡献巨大”“对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是可行的”。

其先后获山西省医药科技著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

其发明的新药有主治小儿急慢性腹泻的“宝宝一贴灵”,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疏风清热胶囊”,主治慢性肾炎、前列腺增殖症的“肾康灵胶囊”。

温中之我见

温中之我见
但虚 、 实二 脉概 念不 清 , 累及 紧 、 二脉 本 义 也从 此 不 缓 彰 。因此 , 清 了紧 、 搞 弦二 脉本 义 的不 同 , 、 、 、 缓 弱 虚 实
[ ] 胡 希 恕 . 希 恕 伤 寒 论讲 座 [ . 京 : 苑 出 版 社 ,0 87,1 6 胡 M] 北 学 2 0 : 20,
虚 寒之 证 。早在 东 汉 时期 , 仲 景 的理 中、 中等方 , 张 建
就 为温 中法 奠定 了理论 基础 , 经过 后世 医家反 复实践 ,
关键词: 温中; 除湿; 摄血; 导火; 补虚
dil .9 9 ji n 10 —9 42 1. 1 .0 0:O 3 6 /. s .0 38 1 .0 10 2 02 s 文章 编 号 :0 38 1 (0 1 -1 -370 10 9 4 2 1 )0 22 8 -5
“ 中” 温 法 之 一 , 温 ” 温 阳 和散 寒 两 种 涵 温 属 “ 有
究 其 实质 , 弱脉 之严 重 者应 是 后 世 所 谓气 血 散 漫 不 收 的散脉 。 4 2 紧 缓脉 与虚 实脉 的概 念 不应 混 淆 如 果 我们 认 .
本文认 为 《 伤寒论 ・ 脉法 》 一 次 对 紧 、 辨 第 弦二 脉
脉象 进行 了对 比 , 又开 紧 、 弦二脉 相混之 肇端 。从此 思
真疏理 经典 文献 就可 以很 清楚地 认识 到紧脉 与缓 脉就 是 脉搏 动有 力与 否 的一对单 因素 脉象 的实质 , 么 , 那 我 们 就会 发现 , 这一 概念 在现 代教材 中是 误归在 虚 、 实脉 上 面 的。现代 教科 书 对实 脉 定 义 为“ 三部 脉举 按 均 有 力 ” 虚脉 为 “ 之无 力 , 之 空 虚 ” , 遥 承 《 经 》 , 举 按 是 脉 “ 之隐指 帽 幅 然 ” 实脉 ) “ 指豁 豁 然 空 ” 虚 脉 ) 按 ( 、隐 ( 之 旨。就 如 之前我 们 所讨 论 的 , 代 的这 些 常用 的基 古 本 脉本质 都是 单 因素脉 , 、 虚 实二脉 被后世 定 义为八 纲 脉 , 可 以肯 定 是 内涵 简单 外 延 丰 富 的 单 因素 脉 , 更 在

运用三焦脏腑辨证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运用三焦脏腑辨证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628.光明中医2021 年2 月第36 卷第4 期CJGMCM February 2021. Vol 36.4病机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壅滞,导致寒热并存,虚实 夹杂。

半夏泻心汤对治心下痞症状明显者;生姜泻心汤对治呕哕症状明显者;甘草泻心汤则对治下利、津液 损伤症状明显者。

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除湿热,现 代药理研究有杀幽门螺杆菌功效。

参考文献[1]黄英志.叶天士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87.[2]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3]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9.[4]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9..[5]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2) :45.[6]王象礼.陈无择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35.[7]清•孙星衍,孙冯翼.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92.(本文校对:陈光收稿日期:2020 -08 - 10)运用三焦脏腑辨证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巩美鱼1齐文升2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以反复发作、有自限性为特征,属中医“ 口疮”“ 口糜”的范畴,临床多数医 者治疗多以清热为主,常治疗效果不一,且易导致患者口疮迁延不愈。

笔者遵从导师齐文升教授思想,在临床诊病时,运用“三焦脏 腑辨证’’理论,先分三焦,再将病位定至不同脏腑,施以阴阳寒热虚实辩证,治疗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常获良效,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三焦;脏腑;辨证;齐文升do i: 10.3969/j. issn. 1003-8914.2021.04.048 文章编号:1003-8914(2021) -04-0628-03The Applicatio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anjiao Zang-Fu Organs"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al UlcerGONG Meiyu1QI Wensheng2(1.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 edicine, Shanx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12, C hina;2. Emergency D epartm ent, G uang’ anmen H 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53, China)A b s tr a c t:Recurrent oral ulcer is a clinical common disease of the oral m ucosa,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self-lim ited, belo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htha”,“koum i” categ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most doctors give priority to clearing away heat, often with poor curative effect,and it is easy to cause patien ts’ oral sores to persist. Following the thought of Professor Qi W ensheng, the author applies the theor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anjiao zang-fu organs” in clinical diagnosis, first dividing the sanjiao into different zang-fu organs, then locating the disease to different zang-fu organs, apply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yin-yang cold-heat deficiency and excess syndrom e, treatm ent to adjust the viscera func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often obtain good effect. It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al ulcer.Key words:ap h th a;recurrent oral u lce r;sanjiao; zang-fu;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QI W ensheng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瘍类疾病,以反复发作、有自限性为特征,属中医“ 口疮”“口糜”的范畴,其发病率可达20%m,在特定人群中甚至可以达到60%[21。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皮肤病发热验案3则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皮肤病发热验案3则

山西中医2021年4月第37卷第4期SHANXI J OF TCM Apr.2021Vol.37No.4・39・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皮肤病发热验案3则张羽曾宪玉殷进关键词:皮肤病;发热;小柴胡汤;验案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7156(2021)04-0039-02发热是皮肤病常见症状之一,在水痘,急性丹毒,多形红斑,急性荨麻疹,脓疱型银屑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疾病中多见,通常以急性起病为主,病程中反复发热,治疗难度较大。

小柴胡汤为和解剂,常用于伤寒少阳证邪入少阳,枢机不利,非表非里,汗下不宜,只可和之,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⑴。

笔者临床中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急性荨麻疹及脓疱型银屑病伴发热3例,均获良效,介绍如下。

1验案举隅1.1脓疱型银屑病何某某,男,13岁,2019年9月1日初诊。

全身反复起红斑、鳞屑、脓疱4年余,再发加重1月入院。

患者4余年前头皮、躯干、四肢开始岀现大量红斑、鳞屑及脓疱,伴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予以口服强的松20mg,1次/天,联合阿维A胶囊20mg,1次/天等对症支持治疗,岀院后药物逐渐减量至阿维A胶囊10mg,1次/天,皮疹控制尚可。

月前患者自行停药,1月前颈部、双侧腋下及腹股沟处岀现小片状红斑、脓疱,未予处理,皮疹逐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片,伴较多分泌物,皮疹处疼痛不适。

3天前患者自觉恶寒发热,未监测体温,遂至我院住院治疗。

查体:T:38.3t,BP:107/85mmHg,R:26次/分,HR:110bpm,Wt:74kg。

颈部、躯干、双侧腋下、双大腿、双上肢对称分布大片暗红色或红色斑片,其上可见密集分布针帽大小脓疱,斑片上见糜烂面及较多分泌物。

双手指甲、足趾甲板增厚、浑浊,部分缺如。

刻下症:恶寒无汗,项背疼痛,四肢无力,口苦,口臭,倦怠乏力,纳差,心烦,腹胀,大便日行,小便黄,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数。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4x109/L,血红蛋白115g/L,血清白蛋白39.4g/L,肌酐44“mol/L,血电解质、心肌酶谱、IgE、糜烂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鉴定未见异常。

温病治疗中运用补气方药的机理探析

温病治疗中运用补气方药的机理探析

温病治疗中运用补气方药的机理探析
樊巧玲;马健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5(030)006
【总页数】3页(P242-244)
【作者】樊巧玲;马健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05
【相关文献】
1.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应注重补气 [J], 戴春福
2.温胆汤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探析 [J], 张斌; 刘莎莎; 杜泽敏; 官莹玉; 廖列辉
3.温肾补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临床观察 [J], 罗屏;谭海灯;曾富元
4.寒温并用方药调治慢性胃肠病机理探析 [J], 唐永祥;王华
5.温病运用苦辛方药探析 [J], 宋乃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58例

温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58例

温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58例
刘宏俊;郭志芳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2(022)007
【总页数】1页(P2305-2305)
【作者】刘宏俊;郭志芳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康复医院针灸科,山西,晋城,048000;山西省晋城市康复医院针灸科,山西,晋城,0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温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58例 [J], 刘宏俊;郭志芳;
2.调肝理气方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J], 赵丽
3.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J], 胡玲玲
4.四逆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J], 叶秋丽;洪杰斐;罗磊玲
5.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J], 董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泻心汤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抗体、胃泌素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抗体、胃泌素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抗体、胃泌素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庄雪珠【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HP-IgG抗体、GAS、IL-6的影响.方法: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入中西组及西药组,各45例,西药组予四联疗法,中西组加用半夏泻心汤,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P-IgG 抗体、GAS和IL-6水平,同时设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HP-IgG抗体、GAS、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中西组及西药组各项指标均下降,中西组HP-IgG抗体及GAS下降幅度大于西药组.结论:半夏泻心汤有助于降低十二指肠溃疡血清HP-IgG抗体及GAS水平.【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3(032)007【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十二指肠溃疡【作者】庄雪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6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随着消化道溃疡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幽门螺杆菌(HP)作用的揭示,其疗效得到了逐步的提高,但复发率仍未能尽如人意,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逐渐取得共识并得到肯定 [1]。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医名方半夏泻心汤结合西医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HP -IgG 抗体、胃泌素(GAS)、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0年-2012年本院住院患者,共90例。

均有不同程度发作的规律性中上腹疼痛,嗳气,反酸,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甚至厌食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及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并伴HP感染。

患者随机分入中西组及西药组。

其中中西组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3~75岁,平均41.6岁;病程10个月~24年,平均7.5年;胃溃疡患者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0例。

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何红晖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016)024
【摘要】目的探讨温中健脾中药对于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任选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30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温中健脾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1.43%,(P<01.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为7.14%低于对照组28.57%,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胃炎患者时可选择温中健脾中药,其临床疗效优于仅使用西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何红晖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J], 葛静;朱成栋
2.温中健脾中药治疗90例慢性胃炎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观察 [J], 吴华强
3.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观察 [J], 刘微
4.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J],
5.针灸结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J], 张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中之我见

温中之我见

温中之我见
李大林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1(26)12
【摘要】"温中"属温法之一,"温"有温阳和散寒两种涵义,"中"指中焦脾胃,由此可知温中法主要用于脾胃虚寒之证.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的理中、建中等方,就为温中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后世医家反复实践,又有了很大发展.
【总页数】5页(P2387-2391)
【作者】李大林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三陈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阆中6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在定量重建中国新生代植物群古年均温中的应用
2.厚朴温中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3.关于工业区余热系统在井筒保温中的应用
4.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在废电解液升温中的应用
5.温中助运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中健脾法延缓衰老初探

温中健脾法延缓衰老初探

温中健脾法延缓衰老初探
张静;王雷;詹文令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22(41)7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老龄化,抗衰老的问题迫在眉睫。

衰老是各种老年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延缓衰老是改善老年疾病的根本手段。

本文基于肠道菌群与衰老的相关性,提出温中健脾法为衰老的重要防治原则,为中医抗衰老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29-131)
【作者】张静;王雷;詹文令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
【相关文献】
1.通补法延缓衰老机理初探
2.“益气健脾,涤痰散结”法延缓衰老:—抗生物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3.补肾健脾化瘀法延缓衰老机理的实验研究回顾
4.健脾补肾活血方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5.补肾、健脾、益气和血方药延缓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师,忻州市中医医院院长。

中共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
专家。

临床工作20余年,精研《内经》、《难经》,熟读《针
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对针灸学科的基础理论有较深
的研究,通晓内、外、妇、儿、皮肤诸科,临证按脉察
舌,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需要,以针灸、火罐、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兼用汤药
丸散、膏滋药酒、药熨熏洗、外敷涂擦等多种治疗方法,内外同治,疗效卓著。

以医技多样、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廉洁,颇获盛誉。

曾获山西省忻州市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审委员会,山西省卫生厅医德
医风建设先进工作者,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
者,忻州市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会“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卫生厅全省卫生系
统先进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