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d3675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0.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电池生产中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具有较高的环境影响,因此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示例:1.能源消耗: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数量。
这包括原材料提取、制造、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阶段所需的能源消耗。
目标是降低能源的使用和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2.水资源利用: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量和水资源的保护。
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例如用于材料提纯、制造和清洗等。
目标是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
3.材料使用效率: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材料的效率。
这包括对电池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评估。
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
4.废弃物产生和处理: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和废弃物处理的方式。
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废固体等。
目标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寻找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5.环境排放和污染物控制:评估电池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和环境影响。
这包括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以及噪音和振动等环境影响。
目标是减少环境排放和污染物的释放,并符合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
6.生态系统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电池生产对周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电池生产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估。
目标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7.环境管理和责任:评估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责任。
包括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宣传和教育等方面的评估。
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感。
8.可持续创新和技术发展:评估企业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
包括对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研发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估。
《镍钴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
![《镍钴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809e4fad02de80d4d840ec.png)
镍钴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3)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23)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24)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镍钴采选、冶炼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镍钴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为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了镍钴采选、冶炼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评价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镍钴采选、冶炼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新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建项目审批核准、排污许可证、节能评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当下列文件被其它新标准替代时,其新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21251-2014 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5467-2010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修改单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6516-2010 电解镍GB/T 25049-2010 镍铁GB/T 26005-2010 草酸钴GB/T 26523-2011 精致硫酸钴GB/T 26525-2011 精致氯化钴GB/T 15898-2013 化学试剂六水合硝酸钴(硝酸钴)YS/T 708-2009 镍精矿生产能源消耗限额YS/T340-2005 镍精矿YS/T301-2007 钴精矿YS/T255-2009 钴YS/T 673-2013 还原钴粉AQ2013.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4203-2008 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年第33 号公告)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 年 2 月27 日第21 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09 号《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600号)3 术语和定义3.1 镍钴行业本指标体系所指镍钴行业包括镍钴采矿企业、镍钴选矿企业、镍钴冶炼企业,不包括以废旧镍钴为原料的再生冶炼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37a474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3.png)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11.13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系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我委委托技术单位研究编制了《化学原料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0年11月13日至2020年12月13日。
请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进入首页“意见征求”专栏,点击“关于公开征求对化学原料药等4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栏目,提出意见建议。
传真请发至************,电子邮件请发至******************。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1.《化学原料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3.《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4.《锗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0年11月13日。
光伏电池业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稿)
![光伏电池业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稿)](https://img.taocdn.com/s3/m/de3aba4e0722192e4536f692.png)
4.评价指标体系 .
................................................................................................................................................III
1.范围
...................................................................................................................................................................I
!I
HJ/T 195 水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气相分子子吸收光谱法 HJ/T 199 水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气相分子子吸收光谱法 HJ/T 399 水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479 环境空气气 氮氧化物(一一氧化氮和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乙二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0 环境空气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子选择电极法 HJ 481 环境空气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子选择电极法 HJ 487 水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硒素磺酸锆目目视比比色色法 HJ 488 水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7 水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HJ 547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 氯气气的测定 碘量法(暂行行) 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气 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暂行行) HJ 549 环境空气气和废气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子色色谱法(暂行行) 清洁生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行)(国家发展改革革委、环境保护部、工工业和信 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 清洁生生产审核暂行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fbc7dfa6c30c2258019ec3.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试行〕国度开展和革新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适用范围 (2)2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结构 (2)3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4)4 电池企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7)4.1 定量评价目的的考核评分计算 (7)4.2 定性评价目的的考核评分计算 (8)4.3 企业清洁消费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4.4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企业的评定 (9)5 目的解释 (10)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消费促进法»,指点和推进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消费,提高资源应用率,增加和防止污染物的发生,维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试行〕〔以下简称〝目的体系〞〕本目的体系用于评价电池企业的清洁消费水平,作为创立清洁先进消费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消费提供技术指点。
本目的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消费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清洁消费先进企业〞和代表国际普通水平的〝清洁消费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时提高和开展,本目的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目的体系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起草。
本目的体系由国度开展和革新委员会担任解释。
本目的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适用范围本目的体系适用于评价电池行业,包括锌-二氧化锰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消费企业。
其它电池企业可参照执行。
2 电池行业清洁消费评价目的体系结构依据清洁消费的原那么要求,本评价目的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局部,凡能量化的目的尽能够采用定量评价,以增加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目的选取了具有共异性、代表性的能反映〝浪费动力、降低消耗、减轻污染、添加效益〞等有关清洁消费最终目的的目的,创立评价形式;经过对比企业各项目的的实践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目的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消费的状况和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有机硅等5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有机硅等5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99ee66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e.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有机硅等5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1.03•【文号】发改办环资[2015]2844号•【施行日期】2015.11.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有机硅等5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发改办环资[2015]2844号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企业: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正案),进一步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文件体系,指导和推动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我委会同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有关单位对已发布的《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清洁生产标准电解锰行业》等原有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整合修编,同时新制定了一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现将制(修)订的《有机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涂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黄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1,4-丁二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一并印送你们,请研究提出书面意见,并于2015年11月20日前将意见反馈我委(以上征求意见稿的电子文本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意见征求”专栏(/yjzq/)下载,纸质材料将不再附送)。
联系人: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朱凯电话:************传真:************电子邮箱:*****************联系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扈学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附件:1.《有机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涂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3.《黄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4.《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5.《1,4-丁二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15年11月3日。
电子器件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分解
![电子器件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cc1d70f6c175f0e7cd1376f.png)
电子器件(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指标体系制定的主要产业政策介绍90年代初,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清洁生产的概念,并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1997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
1995和2000年两次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从此,清洁生产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
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于2000,2004,2006年先后发布了3批《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
该目录涉及冶金、石化、化工、轻工、纺织、机械、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煤炭,半导体等行业,共141项清洁生产技术,是行业主管部门在对本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进行认真筛选、审核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后确定的。
这些技术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对于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的升级换代,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全球倡导“绿色制造”的大环境下,各国均相继出台了与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的指令及法规,企业也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方案做到合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应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究,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faf91e3360cba1aa911da10.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I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10)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古越电源有限公司、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电池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包括铅蓄电池、锌锰电池(糊式电池、纸板电池、叠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锌银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锂原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标体系。
GB 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4 水质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716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 550 水质总钴的测定5-氯-2-(吡咯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7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341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国家环保局环监[1996]470号)3 术语和定义3.1 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7d588f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0.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然而,电池的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
为了促进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方式。
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技术、管理等手段,减少或消除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电池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 资源利用效率电池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如镍、锌、锂、钴等金属,以及电力、燃气等能源。
因此,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一个指标就是资源利用效率。
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池生产过程中每种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与电池产量的比值来衡量。
2. 污染物排放量电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二个指标就是污染物排放量。
该指标可以通过监测电池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质量,计算每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来衡量。
3. 能源消耗量电池生产需要大量的电力、燃气等能源,因此,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三个指标就是能源消耗量。
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池生产过程中每种能源的使用量,与电池产量的比值来衡量。
4. 环境保护投入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需要投入大量的环境保护设施和设备。
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四个指标就是环境保护投入。
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池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投入的费用和设施数量来衡量。
5. 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电池是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设备,其质量和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因此,评价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第五个指标就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国家发改委-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发改委-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9a9e236508a1284ac85043e9.png)
附件六: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4)4 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7)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7)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8)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4.4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9)5 指标解释 (10)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电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电池行业,包括锌-二氧化锰电池、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其它电池企业可参照执行。
2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推荐-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精品
![推荐-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8584e29770bf78a6429544b.png)
附件1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XX年第28号(20XX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87号(20XX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24号(20XX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41号(20XX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XX年第63号(20XX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2、评分内容分为清洁生产机制建设、清洁生产措施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企业社会形象四大类,根据每类内容对企业清洁“清生产工作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分值,总分为100分。
《清洁生产标准 铅酸蓄电池行业》 (征求意见稿)
![《清洁生产标准 铅酸蓄电池行业》 (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3e5375f242336c1eb95e19.png)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图1-1 铅酸蓄电池产量及出口情况
1.2 铅酸蓄电池产品介绍
铅酸蓄电池产品主要有下列几种,其用途分布如下: 5 起动型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柴油机等起动和照明; 5 固定型蓄电池:主要用于通讯、发电厂、计算机系统作为保护、自动控制的备用电源; 5 牵引型蓄电池:主要用于各种蓄电池车、叉车、铲车等动力电源; 5 铁路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起动、照明之动力; 5 储能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风力、太阳能等发电用电能储存。
各类蓄电池的细分市场 起动用蓄电池:起动用蓄电池一直是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主导产品,无论产量、产值、规 模都占这个行业第一位,由于近年来我国轿车行业的兴起,推动了起动用蓄电池的发展与需求, 按蓄电池行业协会介绍,2002年我国汽车行业受轿车大量进入家庭的影响,使汽车年产量达325 万辆,其增幅达38%,增幅平均仅按10%保守速度预测,2005年的起动用蓄电池需求量不低于2150 万只(不含出口需求量)。 工业牵引用蓄电池:按行业协会对13家企业的汇总,2002年产量为31.99万KVAH,由于这 个产量不是全国所有蓄电池产量的统计,约占统计量的70%,所以我国牵引用蓄电池的实际需求 量约为45.7万KVAH,根据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定平均年增长率为9%,从而预测2005年需求量为 59.18万KVAH。
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方法,是21世纪工业生产的方向,也是我国工业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实现清洁生产,必须有一个努力目标和判断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就是企 业努力的目标,也是企业是否实现清洁生产的判断标准。《清洁生产标准 铅酸蓄电池行业》(以 下简称“本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走清洁生产的道路,为企业开展清洁生 产提供技术导向,也可以为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提供依据。
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编制说明2013
![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编制说明2013](https://img.taocdn.com/s3/m/52ac971b55270722192ef7b3.png)
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电联研究室2014年01月一、项目背景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评价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指导和推动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3]100号)和《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编制研究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1.1 任务来源于2013年5月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
1.2 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在本指标体系编制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a)科学性和规范性;b)先进性和实用性;c)易于操作性;d)与国家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方针政策等相符合;e)充分考虑我国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特点,符合燃煤发电企业的需求,对清洁生产评价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作统一规定。
1.3 工作过程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2013年5月开始至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编制研究小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接受指标体系编制研究任务后,确定了指标体系主要编制研究单位,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组成的指标体系编制研究小组。
第二阶段:调研和资料收集及分析为做好指标体系编制研究工作,充分合理反映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组织开展了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情况调研,并对近年来全国燃煤发电机组能效对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研究确定在行业标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编制研究。
经过资料整理和调研情况汇总,初步建立了指标体系的大体框架和编写提纲。
第三阶段:指标体系研究编制2013年8-9月,依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进行编制研究,经过反复研讨和修改形成指标体系研究初稿。
第四阶段:行业内征求意见及指标体系测算2013年9-10月,对指标体系研究初稿进行了电力行业内部征求意见,向电力行业会员单位及相关专家发送了指标体系初稿的征求意见函,广泛征求意见。
光伏电池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光伏电池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e3de583bb68a98270fefa4e.png)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0)参考文献 (2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光伏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改善环境,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特制定光伏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组织制订。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英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本文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文件用于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核查、行业准入等管理制度,适用于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组件等单一工序或多工序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不适用于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95.2 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618 硅片厚度和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GB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4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5076 太阳电池用硅单晶GB/T 29055 太阳电池用多晶硅片GB 30484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放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 3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67 固定污染源排气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 19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9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39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0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1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硒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HJ 488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7 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47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暂行)HJ 548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 549 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子器件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电子器件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ae4762b33687e21ae45a91d.png)
电子器件(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指标体系制定的主要产业政策介绍90年代初,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清洁生产的概念,并与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1997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
1995和2000年两次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从此,清洁生产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
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于2000,2004,2006年先后发布了3批《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
该目录涉及冶金、石化、化工、轻工、纺织、机械、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煤炭,半导体等行业,共141项清洁生产技术,是行业主管部门在对本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进行认真筛选、审核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后确定的。
这些技术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对于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的升级换代,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全球倡导“绿色制造”的大环境下,各国均相继出台了与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的指令及法规,企业也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方案做到合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应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究,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e0b268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2.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原材料采购
1. 原材料采购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严禁使用任何被禁止的有害物质。
2. 具有绿色环保认证的原材料优先采购,鼓励使用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
3. 采购过程中,应加强对供应商环保能力的评估,选择具有较高环保标准的供应商。
二、生产过程
1. 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2.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确保废水、废气、废渣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
4. 定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监测和处理,保证环保安全。
三、产品质量和安全
1. 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不得使用任何被禁止的有害物质。
2. 生产的电池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3. 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废弃等环节中,均应强调环保和安全的原则。
四、环境保护治理
1. 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加强环保培训,提升员工环保意识。
2. 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3. 加强与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b3840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f.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池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生产已经成为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推动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实施,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建立的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构建需要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具体而言,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原材料采购电池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化学品等,这些原材料的采购对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原材料采购的环保情况,如原材料来源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
2.生产过程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情况,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处理效果等。
3.产品质量电池行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应用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产品质量方面的考虑,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4.环保投入电池行业清洁生产需要大量的环保投入,包括环保设备、环保技术等。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企业对环保的投入情况,如企业是否购置了相关环保设备、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的意识,引导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具体而言,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指导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环保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保状况。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引导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实现清洁生产。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0b9627866fb84ae45c8dab.png)
《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目录1.前言 (1)2.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2.1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2.2 行业规划情况 (2)2.3 生产工艺和装备情况 (3)2.4 生产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情况 (3)2.5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5)2.6 产品及特征情况 (6)3.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及依据 (6)3.1标准的编制目的 (6)3.2标准的作用 (6)3.3任务来源 (7)3.4 主要依据 (8)4.指标体系起草过程 (8)4.1 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 (8)4.2 标准的起草阶段 (10)4.3 数据收集和指标基准值确定阶段 (11)5.指标体系的建立 (12)5.1指标体系适用范围的确定 (12)5.2指标选取原则 (12)5.3 指标体系参考文件 (13)5.4 指标选取与基准值确定 (13)5.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4)5.6 评价方法 (24)6. 标准的实施建议 (25)1.前言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经济可开采的化石能源储量和潜在水能资源非常有限,且越来越少。
在当前能源紧缺的新形势下,太阳能受到空前重视,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被公认为绿色“永不衰竭”的能源。
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光伏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硅棒、硅锭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
光伏太阳电池在使用阶段是清洁无污染的,但是如果考虑从硅石开采到系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话,其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是不容忽视的。
某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显示,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周期仅为1.3年,而其使用寿命为25年,意味着1.3年后约24年时间的光伏发电是零排放的。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1ecf893caaedd3382c4d359.png)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组2015 年1 月目录1前言 (1)2电池行业概况 (2)2.1电池分类 (2)2.2经济运行情况 (3)2.3主要电池产品发展趋势 (3)2.4电池企业及产量分布情况 (5)2.5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7)2.6行业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8)2.7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10)2.8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4)2.9能耗、水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7)3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40)3.1指导思想 (40)3.2主要依据 (40)4指标体系制定的主要工作步骤 (42)4.1资料查阅 (42)4.2对国内外主要电池工业企业进行调研 (42)5国内外标准研究 (44)5.1主要国内相关行业标准 (44)5.2国外相关行业标准 (45)6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6)6.1指标体系适用范围的确定 (46)6.2指标选取原则 (46)6.3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47)7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51)附件具体指标修改情况 (52)丄、八1 前言电池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交通、信息等产业息息相关,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随着家用电器、电子产品、IT 业、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池工业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然而,由于自身的产业特点,电池工业成为高污染的重点防控行业,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成为限制该行业发展的瓶颈。
2002 年6 月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的制定和颁布,为我国今后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工作,进行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电池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该行业清洁生产活动进行有效规范及评价其效果变得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10)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池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古越电源有限公司、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电池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包括铅蓄电池、锌锰电池(糊式电池、纸板电池、叠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锌银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锂原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标体系。
GB 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4 水质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716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 550 水质总钴的测定5-氯-2-(吡咯偶氮)-1,3-二氨基苯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7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341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国家环保局环监[1996]470号)3 术语和定义3.1 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评价清洁生产水平的指标集合。
3.3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
本指标体系主要是水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
3.4 指标基准值为评价清洁生产水平所确定的指标对照值。
3.5 指标权重衡量各评价指标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3.6 指标分级根据现实需要,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所划分的级别。
3.7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的数值。
3.8 取水量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用于供给企业用水的源水水量。
注:引自《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8820)3.9 水重复利用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利用的水量和直接或经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的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注:引自《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8820)3.10 电池工业指以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配合电介质,以密封式结构制成的,并具有一定公称电压和额定容量的化学电源的制造业。
3.11 铅蓄电池指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槽、电解液和接线端子等部分组成。
3.12 起动型铅蓄电池指用于起动活塞发动机的汽车用铅蓄电池和摩托车用铅蓄电池等。
3.13 动力用铅蓄电池指电动自行车和其他电动车用铅蓄电池、牵引铅蓄电池和电动工具用铅蓄电池等。
3.14 工业用铅蓄电池指铁路客车用铅蓄电池、航标用铅蓄电池及备用电源用铅蓄电池等其他用途的各种铅蓄电池等。
3.15 糊式电池用被电解质浸湿的淀粉凝胶作隔离层的锌锰电池。
3.16 碱性锌锰电池含碱性电解质,正极为二氧化锰,负极为锌的原电池(俗称碱锰电池)。
根据电池外形细分为:扣式碱性锌锰电池、圆柱型碱性锌锰电池、其他碱性锌锰电池。
3.17 纸板电池用浸透电解质的浆层纸(俗称:纸板)作隔离层的锌锰电池。
3.18 锌空气电池以大气中的氧气为正极活性物质,以锌为负极活性物质,含碱性或盐类电解质的原电池。
3.19 锌银电池含碱性电解质,正极含银,负极为锌的电池。
3.20 扣式电池总高度小于直径的圆柱形电池,形似硬币或纽扣。
3.21 镉镍电池含碱性电解质,正极含氧化镍,负极为镉的蓄电池。
3.22 氢镍电池含氢氧化钾水溶液电解质,正极为氢氧化镍,负极为金属氢化物的蓄电池。
3.23 锂离子电池含有机溶剂电解液,利用储锂的层间化合物作正极和负极的蓄电池。
3.24 锂原电池含非水电解质,负极为锂或含锂的电池。
4 评价指标体系4.1 指标选取说明本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
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定量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4.2 指标基准值及其说明在定量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的就执行国家要求的数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的,则选用国内重点大中型电池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因此,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4.3 指标体系不同类型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表5。
表1 铅蓄电池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45表2 锌锰电池企业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6表3 镉镍/氢镍电池企业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7表4 锂离子电池/锂原电池企业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表5 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指标项目基准值5 评价方法5.1 指标无量纲化不同清洁生产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隶属函数。
⎪⎩⎪⎨⎧∉∈=k ijkij ij g g x g x x k ,0,001)(Y (公式5-1)式中,ij x 表示第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 个二级指标;k g 表示二级指标基准值,其中1g 为Ⅰ级水平,2g 为Ⅱ级水平,3g 为Ⅲ级水平;)(Y ij g x k 为二级指标ij x 对于级别k g 的隶属函数。
如公式(5.1)所示,若指标ij x 属于级别k g ,则隶属函数的值为100,否则为0。
5.2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可得到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k g 的得分k g Y ,如公式(5.2)所示。
∑∑===ik k n j ij g ij m i i g x Y w 11))((Y ω (公式5-2)式中,i w 为第i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ij ω为第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1m1=∑=i iw,11=∑=in j ij ω,m 为一级指标的个数;i n 为第i 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个数。
另外,1Y g 等同于ⅠY ,2Y g 等同于ⅡY ,3Y g 等同于ⅢY 。
5.3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本标准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在限定性指标达到Ⅲ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分级加权评价方法,计算行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清洁生产水平等级。
对电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是以其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依据的,对达到一定综合评价指数的企业,分别评定为清洁生产领先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或清洁生产基本水平企业。
根据目前我国电池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列于表6。
表6 电池行业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6.1 指标解释 6.1.1 取水量企业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单位产品需要从各种水源所取得的水量。
工业生产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
按公式6-1计算:V ui =QV i(公式6-1) 式中:V ui ——单位产品取水量,m 3/ kV Ah 或m 3/万只、m 3/万Ah ; V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产品生产取水量,m 3;Q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产品产量,kV Ah 或万只、万Ah 。
6.1.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电池企业在计划统计期内,对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