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与中国农村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民俗与中国农村文化建设

作者:王立华

来源:《神州》2012年第25期

摘要:中国传统民俗作为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功能。民俗是民间约定俗称的一种传承于世的风俗习惯,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也因此中国传统民俗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民俗的同时,消除传统民俗中存在着的一些消极因素及影响,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新的民俗风尚。

关键词:传统民俗农村文化传承性

前言:

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文化,它是在我国特有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下而孕育出来的文化形式,带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当代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新民俗风尚,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民俗。

1.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当前,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中,文化消费所占比例不多且并不重要。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大多是以现代化的文化形式为主,而且由于受制于各种文化形式的便利性、经济型和可获取性,广大农村居民对于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的兴趣也在逐渐降低甚至丧失。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普及率最高的设备就是电视机,并且随着电视机在广大农村中的普及,以及国家广播电视在农村的快速推进,使得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更加普遍的应用。

而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日常文化资源的获取途径与渠道较为传统,网络在农民了解国家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广大农户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还比较陌生,人们了解国家政策和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改变,人们依靠的还是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方式来获取资讯,从而使得所获取的信息不可避免与时事的发展存在一些时间上的误差,早成较大的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2.1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结构性特点及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政府所供给的民俗文化活动与农民所需要的文化活动大体一直,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农村文化在整个城乡结构上具有严重的边缘性和滞后性。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农村所具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减少甚至衰败,尤其是许多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已经逐渐消亡。面对这种境况,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虽然也在不断努力改善,但却收效甚微。我们从广大农民对于民俗文化活动以及文化设施的选择和偏好偏向于模仿现代化的都涉及文化。虽然农民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视线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在文化内容的供给方面,较之城市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农村文化始终处于中国中心文化的边缘。

自建国后,随着农村宗族的逐渐消减,基于地缘之上的地域文化特点的保存相对较完整。但是我国农村文化体现在地缘结构上的内容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封闭性。不同层次和归属不同的亚文化群体的农民具有相近的文化消费取向,这种群体一般不太容易融入其他亚文化群体的文化交往圈中。中国农村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不同的地域所表现出的农村文化的差异较大,而地域文化特色则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当前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出现了分众化的趋势,单一的文化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文化群体的广泛需求,农村文化在层次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2 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性特点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公共投入在配置生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国家对于农村文化的投入十分有限,中西部地区的县级以下地区几乎没有对文化人才进行必要的投入,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行经费没有得到根本的保证。很多地区都是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和后期的管理和评估。当代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评估工作的机制不健全,缺乏事后的反馈监控机制,从而使得已建成的农村文化设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2.3 中国农村文化在发展中的变迁性特点

当今的农村存在很明显的空心化趋势,但我们也可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思想创新、富于进取精神的中、青年农民正在逐渐成为农村文化事业的主体。他们通过积极迎合本地以及相邻地区的农民的文化需求,采取适宜的文化活动形式,从而使农村的文化活动得以很好发展。然而在公益文化活动以及农村文化产业方面,人们表现的则较为消极。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农民的文化需求,难以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热情。而相对的,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产业正在逐渐崛起,由农民自发集资改建的文化阵地以及各种舞厅、游戏厅、网吧等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正逐渐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新生力量。

3. 消除消极因素,树立中国农村文化新风尚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当前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满足人们的基本公共文化需要的同时,满足享受型文化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市场的调节功能。政府必须区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不断引导农村文化市场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农民的个性化文化需求。

3.2 健全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县级政府要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县级以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设,健全面向农村的文化设施支持体系,同时坚持以政府为领导核心,以村为重点建设对象,建设健全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来支持这一规划建设。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覆盖全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体系。

3.3 倡导和发扬农村具有公益性质和色彩的民俗文化的成长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扩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并通过奖励和补贴等形式来带动农村基层文化培训项目的发展。大力支持和鼓励民俗文化在农村的开展和组织各种公益文化活动,并通过公共财政的政策来吸纳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平台的有机结合,从而改善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民俗的同时,消除传统民俗中存在着的一些消极因素及影响,树立社会主义新的民俗风尚,从而使中国传统民俗与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曹志来.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95).

[4] 中共襄樊市委宣传部课题组.论农村文化配置的结构性失衡[J].求实,20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