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健康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

合集下载

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健康体检老人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重点分析,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人中随机抽取1000例,以性别差异将其分为男性组(500例)与女性组(500例),对两种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检查中4个参数表现为减低趋势,其中女性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减少率均高于男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率方面两组并无差异(P>0.05)。

结论:对于老年人健康体检而言,血常规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能够对贫血、血细胞减少、血红细胞及血红细胞增多等进行准确检测,为各种疾病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对于异常项目者,还需接受更加细致的检查,以此来提高健康体检的准确性。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老年健康体检项目中,血常规尤为关键,主要包括贫血情况、血红细胞、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等内容,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准确了解被检查者血红细胞形态变化及分布情况,快捷排除健康隐患,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给予可靠信息[1]。

本研究选取特定对象,重点对比分析了血常规检查结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盲选我院2019年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老人1000例,最小年龄55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4.2±1.2)岁,无吸烟史和喝酒史,近七天未服用其他药物。

以性别差异将其分为男性组(500例)与女性组(500例),对比一般性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ml,将其置入到装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真空抗凝管中。

装入后,迅速颠倒均匀混淆,保证在2h内接受检测,并如实记录各项检测结果。

采用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BC-1800 血球仪作为检测设备,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照操作流程实施检测,保证检测数据的精确度及可靠性。

1.3疗效评价标准老年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判断[2]标准:正常血红蛋白值为女性 120 g/L,男性 160 g/L;正常红细胞值女性 4.0-5.5×1012/L,男性 3.5-5.0×1012/L;正常白细胞值为成人 4.0-10.0×1012/L。

我国中年男女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我国中年男女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我国中年男女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李春艳;刘星亮;何燕燕【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我国中年男女亚健康人群血液肝肾功能及血糖血脂指标,来分析我国中年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以中年(35 -55岁)亚健康人群2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1例,女性72例,检测并比较男女亚健康人群的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I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亚健康男性的ALT、AST、ALP、UA和Cr水平明显高于亚健康女性(P<0.01或P<0.001),而TP、ALB、GLB、A/G、TBIL、DBIL、Urea和GLU与亚健康女性无显著差异(P>0.05);亚健康男性的TC、TG、LDL-C及TC/HDL-C 等极显著高于女性(P<0.001),而HDL-C水平极显著低于女性(P<0.001).结论:我国中年男女亚健康人群的肝肾功能正常,但是亚健康男性的血尿酸和血脂等生化指标表现出异常的趋势.【期刊名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45)009【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生物化学;生化指标;男女亚健康人群;中年人【作者】李春艳;刘星亮;何燕燕【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7亚健康指人体感觉身体和精神不适,医学检查却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从目前亚健康人群所处的地域、职业分布和年龄跨度可鉴,亚健康已不再是个别人的感觉不适,而是发展为社会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

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

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是指在健康人群中,红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处于正常水平的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一些可能导致异常值的原因。

红细胞数量是衡量红细胞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成年人中,红细胞数量的正常范围为4.3-5.8×10^12/L,而在儿童和孕妇中则稍有不同。

红细胞数量过高可能是由于体内缺氧、肺和心脏疾病、肾脏疾病或骨髓异常造成的。

相反,红细胞数量过低则可能是由于贫血、大量出血、骨髓抑制或慢性疾病等引起的。

除了数量,红细胞的形态也是判断红细胞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正常的红细胞通常呈现出圆形或凹陷的双凸形状,大小均匀,直径约为7.2-7.8微米。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能是由于遗传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作用或疾病引起的。

例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呈现出球形,易于在脾脏中被破坏,导致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功能也是评估红细胞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红细胞功能主要包括氧气运输能力和寿命。

正常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如果寿命缩短,可能是由于红细胞受损、免疫系统异常或骨髓疾病等原因导致的。

红细胞的氧气运输能力则取决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功能状态。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能够与氧气结合并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

正常的血红蛋白含量范围在120-160g/L 之间,如果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机体缺氧或贫血。

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的确立是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得出的。

这一范围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红细胞是否正常,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并不是绝对的,不同实验室和不同仪器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评估红细胞健康状况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病史、体征和其他相关指标。

红细胞异常值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例如,红细胞数量过高可能是肺疾病、心脏病或肾脏疾病的表现。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近况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近况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石理工学院 氧化 物 阴离 子 自由基 , 保 有 护和 增 强免 疫 细胞 ( B K、 T、 、 NK、 噬 细胞 等 ) 疫 吞 免 功能 的作 用 。 1 7 阿 片肽 受 体 , 在 于 红 细胞 膜 上 , 受 体 . 存 该 能与 血液 中的 f 内啡肽 结 合 , 者对 人 体 免 疫 功 能 } _ 后 有 调 节作 用 , 与抗 体 的合 成 、 巴细胞 的增 殖及 NK 淋 细胞 的毒 作用 有关 。 1 8 NKE NK 细胞激 活 因子 , 9 3年 , h h . F, 19 S a H 等 发 现 它 是 一 种 可 溶 性 的 细胞 因子 。NKE F 为抗 氧化 剂家 族 中 的重 要 成 员 , 增 强 NK 细胞 对 能 肿 瘤 细胞 的杀 伤 和抑 制 作 用 [ 。在 抗 肿 瘤 、 感 染 7 ] 抗 及 保护 机体 重 要蛋 白质 与 DNA 等 分子 免 遭 氧 化剂 的损伤 中起 着 非常 重要 的作 用 。 1 9 红 细 胞 趋 化 因子 受 体 [ , I广 R, 与 . 8 如 L8 参 ] I - R与粒 细胞 之 间 的调节等 作 用 。 L8 2 红 细胞 免疫 功 能的影 响 因素 2 1 神经 内分 泌 系统 因素 . 国 内外 大 量 研 究 已 表 明 ,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红 (I) E F 受神 经 内分 泌 系统 的调控 。Ab o o d及 Ar n- o s tm 等 首先 发 现 人 红 细 胞 膜 上 存 在 内啡 肽 受 体 。 a 黄 盛 东 和 孙 志 扬体 外 实 验 都 证 实 ,一 p 内啡 肽 对红 细 胞 C 有 双 重 调 节 作 用[ 3。5 。在 一 定 范 围 R 5]。 ][ 1‘ 内,I E F随 8内啡肽 含 量 的增 加 而增 强 , 超 过 一定 一 但 范 围 , 随 内啡 肽含量 的增 加 E F反而 降低 ,_ 则 I f内 i 啡肽 的这种 双重 调控 作用 可被 红 细胞 C R 单抗 所阻 断 。吗 啡 、 冷 丁 成 瘾 者 , I 杜 E F明 显 下 降 , 一 旦 戒 而 毒后 E F会 逐 渐 恢 复 。郭 峰 等 证 实 胸 腺 素 可 以提 I 高 E F q , 能增 强红 细 胞 与 淋 巴细 胞 之 间 的 网 I[ 且 络联 系 , 可 以增 强 红细 胞补 体受 体 的活性 。另 外 , 还 肾上 腺 素和胰 岛素过 高 时会抑 制 红细胞 C R 活性 。 2 2 红 细胞 免疫 调节 因子 的影 响 . 红细胞 免疫粘 附( I ) I A 抑制 因子 是一 种不 耐热 的球蛋 白 , 存在 于血 清 中 ,8 3 5 ℃ O分钟 即被 灭 活 。该 因子可抑制 R I 活性 , CA 不能 通过 胎 盘 胎 儿 和新生 儿血清 中 I I 制 因子 的含量 低 于母体 和成 年人 。 A抑 不同年龄 人 群 血清 中 R I 抑 制 因子 也 可 不 同 。这 CA 表明体 内有 控制该 因子合成 的生理 机制 , 可能通 过这 机制来影 响红 细胞 的免 疫 功能 。郭 峰等 的实验 也 证 实 R I 抑制 因子 的存 在 。并发 现 血 清 中还 存 在 CA 着R I C A促进 因子 ,6 O分钟不 能被灭 活 。 5 ℃3 2 3 种 系 因素 红 细胞 免 疫 功 能 在 不 同 动 物 . 种 、 间有 相 当大 的差 异 , 型 越是 高等 动物 ( 尤其 是人 )

免疫力的年龄变化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的差异

免疫力的年龄变化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的差异

免疫力的年龄变化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的差异免疫力的年龄变化: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的差异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能力,但它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之间存在着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功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的免疫力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免疫力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一、儿童期的免疫力儿童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物质的产生逐渐增加。

婴幼儿时期,儿童依赖于母体传递的被动免疫力,接触到外界抗原后产生的主动免疫力较弱。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免疫力逐渐增强,免疫记忆的形成使得他们对抗原的应答能力逐渐提高。

儿童期的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他们更容易感染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等。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对未知的抗原存在较高的敏感性,故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健康饮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

二、成人期的免疫力相比儿童,成人期的人体免疫系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状态。

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数量相对较多,免疫应答的速度和能力也较强。

然而,尽管如此,在面对新的抗原时,免疫系统仍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适应和调整。

成人期的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略有下降。

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的下降导致成人更容易感染病原体,特别是那些免疫力低下或有潜在疾病的个体。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记忆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减少,对于新的抗原的识别和应答速度会变慢。

为了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在成人期,我们应该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和避免不良习惯。

此外,成年人可以接种疫苗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预防特定疾病的发生。

三、老年期的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更加明显的改变。

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免疫应答的弱化和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

老年人的免疫应答能力较弱,这是由于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以及免疫分子表达的变化所导致的。

从血红细胞衰老看中老年疑难病和亚健康

从血红细胞衰老看中老年疑难病和亚健康

从血红细胞衰老看中老年疑难病和亚健康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因而十分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但衰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在揭开人类衰老的奥秘上取得重大突破。

这就是:人体的非程序性衰老首先源于体内血红细胞的衰老变异。

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

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

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它象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

研究表明:在基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

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岁。

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这么大差距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非程序性衰老。

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记载:“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器官只有得到健康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

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象块块秧田的水渠堵塞,禾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老等。

例如当心肌微循环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当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当肝微循环障碍时,会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当肾微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腰痛、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当皮肤微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淤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身体上有蚁走感,全身不适等异常感觉;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是人体衰老的开始。

血常规检查与老年人健康如何通过血常规检查保障老年人健康

血常规检查与老年人健康如何通过血常规检查保障老年人健康

血常规检查与老年人健康如何通过血常规检查保障老年人健康血常规检查与老年人健康保障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验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常规检查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血常规检查在老年人健康保障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血常规指标以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检查的意义血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血液成分和病理变化的大量信息,对于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老年人的贫血状况、各类细胞及细胞比例的变化、免疫功能的状态等。

通过早期发现和追踪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二、常见的血常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带氧气的重要分子,也是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易出现贫血。

通过监测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贫血,保障老年人的氧气供应和身体健康。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血液中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老年人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情况。

红细胞计数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与贫血、骨髓功能异常、水分代谢异常等疾病相关。

因此,通过监测红细胞计数,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趋势。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成分之一,主要负责血液凝固和止血功能。

老年人常常伴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减少,容易发生出血现象。

因此,监测血小板计数可以预防老年人出血事件的发生,保障其健康和安全。

4.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免疫状态,及早发现感染风险,并采取措施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5. 血液常规中其他指标的意义除了上述常见的指标外,血常规还包括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在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时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免疫力与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免疫系统特点及调养方法

免疫力与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免疫系统特点及调养方法

免疫力与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免疫系统特点及调养方法免疫力与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免疫系统特点及调养方法免疫力是人体对抗疾病侵袭的重要防御系统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免疫系统特点,并提供一些调养方法,以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免疫功能。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婴儿的免疫系统仍然不够成熟,在抵抗病原菌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

此时,母乳喂养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免疫防线。

此外,婴儿在母亲的子宫中通过胎盘获得的抗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婴儿的免疫力,父母应尽量避免让婴儿暴露在有病原体的环境中,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

合理的饮食搭配也是保障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婴儿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抵抗力的提升。

二、儿童期(3-12岁)儿童期是免疫系统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免疫系统日益成熟,能够更好地对抗病原体。

然而,由于孩子接触到不同的环境和人群,他们的免疫力仍然比成年人较为脆弱。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儿童期免疫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家长应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与患病的人接触,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此外,儿童期的营养也需得到重视,均衡的饮食结构和充足的睡眠对于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三、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人体免疫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免疫系统进一步成熟,对抗疾病的能力也比较强。

然而,由于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影响,一些青少年仍面临着免疫力下降的风险。

青少年期的调养方法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此外,保持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四、中年期(19-40岁)人到中年,免疫力开始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减缓,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能力减弱。

健康人群中性别、年龄、血型与血红蛋白浓度的关系

健康人群中性别、年龄、血型与血红蛋白浓度的关系

中国乡村医药健康人群中性别、年龄、血型与血红蛋白浓度的关系张湾湾胡军路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大量的氧,并将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1]。

对于血红蛋白的功能以及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血红蛋白与性别、年龄、血型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8年9—11月我中心血站无偿献血机采血小板合格者379名,年龄20~60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43岁,女性平均年龄42.0岁。

献血者均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相关标准,并根据知情同意原则登记相关信息。

1.2 仪器与材料Sysmex XP-300血液分析仪,Nichiryo 微量移液器(日本立洋公司生产,Ni ch ip et E X型),XP-300溶血剂、稀释液(希森美康公司生产),EDTA真空抗凝管(瑞绮公司生产),QSP移液吸头(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生产),一次性采血针(康德莱公司生产),凹形血型鉴定纸,ABO血型试剂(上海血液生物生产),所有仪器均已校准,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按性别、年龄、血型将血红蛋白浓度分组,每组随机抽取10组样本数据进行比较。

2 结果2.1 不同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表1)男性在不同年龄组,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女性,同性间不同年龄血红蛋白浓度差异不大。

作者单位:315000 宁波市中心血站机采室通信作者:张湾湾,Email:1258362532@ 3 讨论血红蛋白是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相关肽链的基因缺陷会造成不同的贫血病征[2],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划分贫血严重程度。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一般为120~160g/L,正常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一般为110~150g/L,低于此范围的通常就有轻度贫血了,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

以往对于血红蛋白的研究侧重于功能以及检测方法。

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性别、年龄、血型这些因素尤其是性别因素对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很大,如本文结果中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血型中均高于女性,同性别中血型不同、年龄不同的差异则不大。

3000名健康人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调查

3000名健康人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调查

3000名健康人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调查摘要】目的:本文简要针对健康人群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到医院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3000名,所有人员均采用希森美康1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及分析,对结果进行回顾性探讨。

结果:男性人群的血红蛋白值明显提升,而女性人群的血红蛋白值没有变化。

同时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想要更好的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医院需要在各个地区建立地区性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保证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健康人;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调查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不但是诊断各类血液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系统性疾病的鉴别及诊断提供大量信息。

其是临床检验中较为常用的措施。

然而,因为受到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影响,各个地区人群的血红蛋白参考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1]。

我院选择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到医院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3000名,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到医院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3000名,其中,共计男性健康者1610例,女性健康者1390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51.3±1.7岁。

所有样本均来自我市。

所有检查者通过体检及血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排除患病情况。

1.2 方法1.2.1 检验设备应用希森美康10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体检者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

1.2.2?试剂应用与希森美康1000-i型血细胞分析仪相配套的原装试剂进行操作,包含分类试剂、溶血剂、稀释液、清洁液等。

1.2.3 操作方法首先,在检测血红蛋白值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分为高、中、低三个浓度进行室内质控,确保结果处于浓度质控范围内。

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调查分析

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调查分析

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调查分析目的对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2400例,对其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将受试者按照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结果分析发现女性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较男性高(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老年健康体检中,血常规检查为一项常规检测项目,可对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异常现象进行检出,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标签:老年;健康体检;血常规;结果分析;临床价值目前在临床上血常规时一项健康体检中常规的检测项目,通过对数量变化、形态分布等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1]。

现阶段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为血液细胞的检测,包括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这种检测手段的操作簡单,结果快速,数据准确,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老年健康体检中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了解的目的,对我院2400例老年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展开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抽取其中的2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后,分别含有研究对象1350例和1050例,男性组年龄在60~86岁,平均(69.4±11.4)岁,女性组年龄在60~85岁,平均(68.7±12.1)岁。

以上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1.2.1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2400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而后对这两组受试者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指标包括: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

1.2.2检查方法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迈瑞BC-1800血球仪,采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2 mL,将其放置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真空抗凝管中,迅速颠倒混淆后在2 h内完成检测。

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不同年龄段的血常规指标有何差异

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不同年龄段的血常规指标有何差异

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不同年龄段的血常规指标有何差异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不同年龄段的血常规指标差异血常规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来评估一个人体内的血液健康状况的检查项目。

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段的人身体状况和代谢水平都有所差异,因此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血常规指标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按照年龄段来阐述这些差异,并解释其相关性。

婴幼儿期血常规指标差异在婴幼儿期,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表现出以下差异:1. 红细胞计数:婴幼儿期红细胞计数较高,这是因为婴幼儿有较高的红细胞再生速度和代谢水平。

这可以帮助满足他们快速增长和发育的需求。

2. 血红蛋白浓度: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血红蛋白浓度逐渐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部分原因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红细胞容积增加所带来的稀释效应。

3. 血小板计数:婴幼儿期的血小板计数较成人略高,这可能与他们处于生长和发育阶段有关。

4. 白细胞计数:婴幼儿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仍处于发育中,需要更多的白细胞来应对外界环境的挑战。

青少年期血常规指标差异在青少年期,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表现出以下差异: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青少年时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会呈现一定的性别差异。

男孩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一般高于女孩,这可能与青少年男性生长速度更快和更高的肌肉质量有关。

2. 血小板计数:在青少年时期,血小板计数较为稳定,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3. 白细胞计数:青少年的白细胞计数可能与性别、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男孩的白细胞计数一般较高,因为他们通常具有更高的体活动水平和更多的运动量。

成年期血常规指标差异在成年期,血常规指标与年龄相关性表现出以下差异: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一般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性别特征和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

女性在生理期间血红蛋白浓度可能下降。

不同年龄血红蛋白的组成

不同年龄血红蛋白的组成

不同年龄血红蛋白的组成不同年龄阶段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组成体现了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变化。

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铁组成的复合物,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其功能是运输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根据年龄的不同,血红蛋白的组成也有所差异。

在胎儿期,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胎儿血红蛋白(HbF)。

胎儿血红蛋白由两个α链和两个γ链组成,与成人血红蛋白(HbA)的组成不同。

胎儿血红蛋白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可以在胎儿的氧气供应受限的情况下更有效地运输氧气。

随着出生后的成长和发育,胎儿血红蛋白逐渐减少,而成人血红蛋白逐渐增加。

在婴儿和幼儿期,血红蛋白的组成开始转变为成人型血红蛋白,即HbA。

成人血红蛋白由两个α链和两个β链组成。

这种改变使得婴儿和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并进行更有效的氧气运输。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红蛋白的组成又会发生变化。

在青少年和青年期,体内的血红蛋白主要由成人型血红蛋白HbA组成。

而随着进入中年和老年阶段,血红蛋白的组成可能会有所改变。

一些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血红蛋白可能会出现变异,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血红蛋白组成的变化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一些疾病和疾病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组成。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中,血红蛋白中的铁含量减少,导致其功能受损。

此外,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也会导致血红蛋白组成的异常。

总之,血红蛋白的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胎儿期的胎儿血红蛋白到成年期的成人血红蛋白。

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进程。

同时,血红蛋白的组成也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血红蛋白的组成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疾病预防,以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血液成分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

血液成分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

血液成分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随着人体的老化,多个生理指标和生化参数都会发生变化,而血液成分也不例外。

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其中包含了多种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这些成分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其数量和比例都会有所差异。

本文将讨论血液成分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

1. 红细胞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一般会逐渐减少。

这是由于骨髓内红细胞生成能力的下降所导致的,同时红细胞的寿命也会有所缩短。

这种现象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可以通过检测血细胞计数来确认。

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氧运输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2. 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是组成红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与氧气的运输能力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骨髓内红细胞生成能力的减退,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衰退所造成的。

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引发贫血等健康问题。

3. 白细胞数量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白细胞的总数会逐渐下降。

这可能是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的结果,使得老年人更加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保持免疫系统的健康状态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4. 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主要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小板数量可能会有所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骨髓内血小板的生成增加,以应对潜在的出血风险。

然而,老年人的血小板功能可能相对较差,这意味着血液凝固的能力和止血过程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血液成分的变化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白细胞数量可能会减少,血小板数量则可能会略有上升。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如氧运输能力的下降、免疫系统功能的衰退以及血液凝固能力的变化。

因此,了解和监测血液成分的变化对于评估健康状况、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合理的保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区间

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区间

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区间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衡量血液中红细胞比例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红细胞所占总血容积的百分比。

正常范围的血细胞比容参考值是根据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而不同的,下面将对不同人群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一、成年男性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通常为40%~54%。

这个范围适用于年龄在18岁以上的健康男性,如果偏离这个范围,则可能存在贫血或其他血液异常的问题。

二、成年女性成年女性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相对于男性稍低些,通常为35%~49%。

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如月经期、孕期或哺乳期等,可能会对血细胞比容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略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三、儿童儿童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与年龄密切相关。

以下是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1. 新生儿(0~1个月):44%~62%2. 婴儿(1个月~1岁):26%~44%3. 学龄前儿童(1~6岁):32%~40%4. 学龄期儿童(6~12岁):33%~42%5. 青少年(12~18岁):35%~45%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血细胞比容参考值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内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变化。

所以,即使在同一年龄段的儿童中,血细胞比容的正常范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会逐渐下降。

老年人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可能略微偏低,一般为36%~50%。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的造血能力会下降,同时正常血红蛋白的含量也有所减少。

血细胞比容的异常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贫血、骨髓问题、液体不平衡等。

如果出现血细胞比容超出参考范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血液相关的问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血细胞比容是反映人体血液状态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略有差别。

因此,了解自己的血细胞比容参考范围,并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

不同环境的健康老年人静脉血细胞对比分析

不同环境的健康老年人静脉血细胞对比分析

【 关键词 】 环境 ; 老年人 ; 血细胞参考值 C nrs aa s eos l dclo e el y lesnd f etni n et S i Bnhu ae aad hdcvsve ot t n l io vnu o lfh a dr i ie n v om n UXn i o tnln i eei a ys f b o e t h t e f r e r h ・ z m r c l a rc
女 ( 3 . ~156 ) g L 红 细 胞 比 容 : 4 .3 o ~ 17 6 6.2 / ; 男 04 v1 %
( 1.8~30 5 )×1 L 263 2 .6 0/ 。见表 1表 2 、 。
表 2 城市与农村健康老年人其他血细胞参数情况 比较 ( ± )
3 讨论
道都较少 , 于农 村老 年人血 细胞 正常 值 的报道 几乎 没 有 , 对 因此 , 有必要科学 、 理地 建立 不 同性别 、 同年 龄 、 同生 合 不 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所有 调 查对 象 均无 经 常 用药 史 及 不 良嗜 好 , 验前 未服任何 药物 , 为分 别居 住在 市 区及农 村 的两 试 且
14 成年人血细胞 正常值 参考 范 围 根据 《 断 学》 第 7 . 诊 (
版 ) 准 J 红 细 胞 ( B : ( . 标 , R C) 男 4 0~5 5 . )×1 L 女 0/, (. 3 5—50 . )×1 L 血 红蛋 白 ( b ) 男 10~10 gL, 0/ ; Hg : 2 6 / 女
12 方 法 . 采用 日本 ss eK 2 全 自动 三分类 血 细胞 ym x X一 1
2 1 农村 健 康 老 年 人 血 细 胞检 测 结 果 白细 胞 ( .7— . 37

血常规儿童和成人标准

血常规儿童和成人标准

血常规儿童和成人标准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段的人血常规的参考范围也不同,下面将介绍血常规儿童和成人标准。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其他指标。

其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主要反映血液携氧能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血小板计数则体现了血液凝固功能。

儿童的血常规参考值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儿童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较成人略低,而白细胞计数略高。

以下是一些儿童血常规的标准参考值:- 新生儿:血红蛋白11-21 g/dL,红细胞计数3.9-5.9×1012/L,白细胞计数9-34×109/L,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1-2岁:血红蛋白10-13.8 g/dL,红细胞计数3.6-4.9×1012/L,白细胞计数6-17×109/L,血小板计数150-450×109/L;- 3-5岁:血红蛋白11.5-13.5 g/dL,红细胞计数4-4.8×1012/L,白细胞计数5-15.5×109/L,血小板计数150-450×109/L;- 6-12岁:血红蛋白11.5-15.5 g/dL,红细胞计数4-5.2×1012/L,白细胞计数4.5-13.5×109/L,血小板计数150-450×109/L;- 13-18岁:血红蛋白12-16 g/dL,红细胞计数4.5-5.5×1012/L,白细胞计数4.5-11×109/L,血小板计数150-450×109/L。

成人的血常规标准参考值也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成人血常规的标准参考值:- 血红蛋白:男性13.5-17.5 g/dL,女性12-15.5 g/dL;- 红细胞计数:男性4.5-5.5×1012/L,女性3.8-5.1×1012/L; - 白细胞计数:4-11×109/L;- 血小板计数:150-450×109/L。

不同年龄健康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

不同年龄健康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

t h a t o f y o u t h g r o u p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RF ER a n d AT ER o f c o r d b l o o d g r o u p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o we r t h a n t h a t o f y o u t h g r o u p
d e r l y g r o u p wa s l o we r t h a n t h a t o f y o u t h g r o u p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RBC I C R a n d RF I R o f mi d d l e — a g e d g r o u p a n d e l d e r l y g r o u p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4 年 3 月 第 2 1 卷 第 7 期
・医护 论 坛 ・
不 同年 龄健康 人红细胞 免疫功 能 的变化分析
郎晓 东
山东省 潍坊 市 人 民医 院检验科 , 山东 潍坊
Hale Waihona Puke 2 6 1 0 4 1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健康 人年 龄变 化 对红 细胞 免 疫功 能 的影 响 。 方法 将 4 0 3 例 健康 人 按年 龄分 为 5组 , 采 用受 体
o d s T h e me t h o d o f r e c e p t o r a d h e s i o n s we r e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s i x i n d e x e s o f i mmu n e f u n c t i o n i n 4 0 3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wh o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iv f e g r o u p s . Re s u l t s RBCC 3 b R, RBCI CR a n d RF I R o f c o r d b l o o d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血液细胞的功能与衰老关联研究

血液细胞的功能与衰老关联研究

血液细胞的功能与衰老关联研究血液细胞是构成人体血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它们在维持身体健康和发挥重要生理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液细胞会逐渐发生变化,这与衰老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重点探讨血液细胞的功能以及与衰老的关系。

一、红细胞与衰老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红细胞数量和生命周期会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同时红细胞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变形和变薄等现象。

这些变化导致了红细胞对氧气的运输效率下降,从而影响了人体的氧供。

此外,红细胞的衰老还会导致血液中可溶性的废物和代谢产物增加,如自由基和衰老细胞的碎片等。

这些废物的积累会对红细胞本身以及其他细胞产生负面影响,加速细胞的衰老进程。

二、白细胞与衰老白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抵御外界病原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白细胞数量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老年人的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增加,这是由于免疫系统的激活和炎症反应的增加所致。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白细胞功能会下降,包括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杀伤能力的降低。

因此,老年人在感染和疾病防御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和发展。

此外,白细胞的衰老还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因为老年人的白细胞对自身组织发生攻击的误识别能力增加,导致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

三、血小板与衰老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主要负责血液凝结和止血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小板的数量和活性会发生变化。

老年人的血小板数量相对较低,这导致了止血能力的下降。

与此同时,老年人的血小板活性增加,也就是说,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和形成血栓。

这种情况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尤为重要,因为血栓的形成会导致血流阻塞,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健康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人年龄变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3例健康人按年龄分为5组,采用受体黏附法,检测并比较红细胞免疫功能相关6项指标。

结果脐血组的RBCC3bR、RBCICR及RFIR明显高于青年组,RFER、ATER明显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与青年组的RBCC3bR、RBCICR、RFER、RFIR和AT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的RBCC3bR、RFER、ATER低于青年组,RBCICR、RFIR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脐血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比青年组增高,少年组红细胞免疫功能与青年组水平一致,中老年组红细胞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由青年到中、老年阶段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年龄呈相关性。

标签:红细胞;免疫功能;年龄
1981年Siege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成为红细胞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促进了红细胞免疫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

红细胞具有多种天然免疫分子,是人体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

红细胞的庞大数量及CR1的簇状分布特点决定了其巨大的免疫黏附作用,红细胞对循环中异己抗原的免疫黏附能力远远超过白细胞[1-2]。

红细胞不仅有识别、黏附、浓缩、杀伤抗原,清除CIC的能力,参与机体免疫调控,血清中还存在红细胞免疫促进物质和抑制物质,可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健康人群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在临床工作中有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人年龄变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受检者除脐血组外,均为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脐血组均为健康孕妇足月分娩,即时无菌抽取脐血送检。

受检者按年龄划分为5组,以青年组为对照组。

脐血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少年组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13~18岁,平均15.1岁;青年组87例,男52例,女35例,年龄19~44岁,平均31.5岁;中年组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45~59岁,平均51.8岁;老年组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60岁,平均69岁。

1.2 方法
1.2.1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试验将待测红细胞配成1.25×107/ml,冻干补体致敏酵母菌和未致敏酵母菌试剂,按红细胞计数法配成1×108/ml使用液;取2支试管,每支管加待测红细胞使用液50 μl,第1管加致敏酵母菌使用液50 μl,第2管加未致敏酵母菌使用液50 μl,摇匀放于37℃水浴30 min,取出混匀,每管加0.25%戊二醛50 μl,轻轻混匀,取1/3量水平涂片,吹干,瑞氏染色,镜下计数200个红细胞,以1个红细胞结
合2个或2个以上酵母菌为1朵阳性花环,计算花环率。

第1管为RBCC3bR,第2管为RBCICR。

1.2.2 血清中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和抑制因子(RFIR)测定取3支试管,第1、2管各加待测血清75 μl,第3管加生理盐水75 μl,第1管放58℃水浴30 min,第2管放室温。

然后每管加健康人O型红细胞(1.25×107/ml)使用液50 μl混匀,每管再加补体致敏酵母菌(1×108/ml)使用液50 μl混匀,放于37℃水浴30 min,轻轻混匀,水平涂片,吹干,瑞氏染色,镜检。

以红细胞黏附3个以上酵母菌为阳性花环,分别计数200个红细胞,计算各管花环率,带入公式计算促进率和抑制率。

以上采用郭峰法[3]。

1.2.3 协同肿瘤红细胞(ATER)及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测定采用刘景田法[4],具体如下。

①ATER测定:取1支试管,加待测血清及红细胞(5×197/ml)各50 μl,然后加未致敏的S180(1×108/ml)使用液50 μl,轻轻混匀,置37℃水浴40 min,取出加0.25%戊二醛25 μl,轻轻混匀,水平涂片,干后瑞氏染色,高倍镜下计数200个癌细胞,以1个癌细胞结合3个或3个以上红细胞为1朵阳性花环,计算阳性率。

②NTER测定:取1支试管,加待测红细胞(5×197/ml)及未致敏的S180(1×108/ml)各50 μl,灭活小牛血清1滴(25 μl)混匀,置37℃水浴30 min,取出加0.25%戊二醛25 μl,轻轻混匀,涂片染色及镜检计数同上。

所用试剂由上海长海医院免疫室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红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脐血组的RBCC3bR、RBCICR及RFIR明显高于青年组,RFER、ATER明显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与青年组的RBCC3bR、RBCICR、RFER、RFIR和AT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的RBCC3bR、RFER、ATER低于青年组,RBCICR、RFIR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青年到老年,RBCC3bR、RFER、ATER随年龄增长而降低(r=-0.9946、-0.9173、-0.9533),RBCC3bR、RFER、ATER与年龄呈负相关;RBCICR、RFIR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r=0.9983、0.9303),RBCICR、RFIR与年龄呈正相关。

3 讨论
红细胞是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其表面补体受体CR1,尤其C3bR是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结构基础,通过免疫黏附参与机体多种免疫功能。

血清中存在完整的红细胞免疫自我调控系统,RFER和RFIR,两者对RBCC3bR活性起正负调节作用[5]。

本研究发现脐血新生儿时期RBCC3bR与RBCICR同时明显增高,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6-7],属红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增强,而此时血清中免疫调节系统处于低下水平,RFIR升高而RFER和ATER降低。

红细胞免疫功能在机体早期发育阶段增强的意义尚不清楚。

脐血红细胞免疫系统可能与胸腺一样,在机体的早期发育阶段活性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新生儿期在外界环境作用下,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可能比胚胎期明显增加,但新生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仍较低下,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对于清除这些复合物是必要的[8]。

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RBCC3bR显著降低,而RBCICR明显增高,表明老龄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与青年相比呈明显低下状态。

中、老年RBCC3bR数量明显减少,不能完全将CIC清除,可能与老龄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衰退、自身抗体增多及CIC蓄积增加致其消耗过多有关。

CIC的蓄积增多又可引发和降低老龄人机体红细胞的免疫功能[9]。

中年以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年龄增长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性别因素无关,因此中、老年人易发生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等疾病[10]。

综上所述,红细胞免疫功能随年龄变化而出现明显的盛衰变化,其不仅决定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也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李红,章晓霜.艾灸对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5):415-417.
[2] Tournamille C,Blancher A,Le Van Kim C,et al.Sequence,evolution and ligand binding properties of mammalian Duffy antigen/receptor for chemokines[J].Immunogenetics,2004,55(10):682-694.
[3] 郭峰.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调节功能测定方法[J].免疫学杂志,1990,6(1):60-64.
[4] 刘景田,张洁.红细胞免疫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7-40.
[5] Garratty G.Progress in modulating the RBC membrane to produce transfusable universal/stealth donor RBCs[J].Transfus Med Rev,2004,18(6):245-256.
[6] 林丽星,杨梅,张青玉,等.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3):275-277.
[7] 孟保平,张景萍,刘薇拉.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测定[J].山西医药杂志,2005,34(2):105-106.
[8] 范丽莉,刘翠青.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0,32(15):2100-2101.
[9] 江厚象,潘凯,李芳芳,等.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3):270-272.
[10] 郎晓东,冀春梅,董泮亮,等.中老年人年龄递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1):78-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