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pptx
国际贸易.pptx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4-21
CATALOGUE
目录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 • 国际贸易市场分析 •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与争端解决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贸易概述
01
国际贸易定义与特点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 组成。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同时进口那 些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这样可以使得全球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提高各国的生产效 率。
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要素禀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技 术进步、规模经济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自由贸易政策
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 和障碍,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 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自由贸 易政策可以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 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提高各 国的福利水平。
保护贸易政策
指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来商品 的竞争。保护贸易政策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 ,但也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 下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 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
风险应对
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如购买保险、选择信誉良好的 交易对象、采用多种结算方式 等。
风险监控
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和调 整,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贸易市场分析
04
世界主要经济体贸易状况
人民大2024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PPT课件国贸第二单元 学习内容一
03
凯恩斯主义与贸易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对超 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支 持,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 过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来提 高国内有效需求,缓解经济 危机。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支持
凯恩斯乘数理论
乘数(K)的公式表示如下: K = 1/(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收入增加量(△Y)= 乘数(K)× 投资的增加量(△I)
01
02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大幅度削减关税
03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贸易自由化主要体现在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采取降低关税 和放松其他进口限制以逐步实现国 际商品自由流通的政策倾向。
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持下,各 缔约国的平均进口最惠国税率已从 50%左右下降到5%以下,这是贸 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第二单元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学习内容一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单元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与练习
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和类型,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掌握关税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掌握不同关税种类的概念和要求,掌握关税的征收方法 掌握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 握不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概念实施方法 掌握各种鼓励出口措施的含义及具体规定,懂得出口管制的概 念及内容、方式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和主要功能
三、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1、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 多的是国内高度发展或衰落的垄断工业
超保护 贸易政
策
2、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 力,限制进口,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 外市场的垄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 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全套PPT课件2024新版
国际贸易惯例包括贸易术语、贸易支付、贸易运输、贸易保险等方面的惯例。例如,贸易术语中的FOB、CIF等,以 及信用证、托收等支付方式。
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与效力
国际贸易惯例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的效力,是国际贸易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 ,各国法律对国际贸易惯例的认可程度也有所不同。
教训与启示
分析该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教训,总结其他企 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意 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等。
05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选择及运费计算
运输方式选择
01
根据货物性质、数量、运输距离和交货期限等因素,合理选择
海运、空运、陆运或联运等运输方式。
收到外汇后,向外汇 管理局办理核销手续 。
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策略
平台选择
根据商品特性和目标市场,选择合适 的跨境电商平台。
02
店铺建设
设计店铺形象,发布商品信息,制定 价格策略等。
01
03
营销推广
利用平台营销工具,进行广告投放、 促销活动、社交媒体推广等。
数据分析与优化
定期分析销售数据、客户行为等,优 化商品结构、营销策略和服务质量。
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全 套PPT课件
•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 • 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 • 进出口业务流程及操作实务 • 海关监管与报关实务 •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 • 国际结算与融资实务 • 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发展趋势
0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际贸易定义及分类
国际贸易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和/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 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和/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 成的。
2024《国际贸易概论》完整ppt课件
《国际贸易概论》完整ppt课件•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目录•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进出口业务流程与操作•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方式•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目录•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角色定位0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国际贸易定义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国际贸易分类按商品移动方向,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形态,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交易方式,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剩余产品出现,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国际贸易由此产生。
国际贸易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货币作为媒介的交换,再到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模式和结果。
国际贸易政策指各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外贸活动准则。
它包括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外贸活动进行管理的方针、原则、立场、制度、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措施等。
国际贸易政策具有强制性、非歧视性、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02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国际贸易法规概述国际贸易法规的定义国际贸易法规是指调整跨国商品、服务、技术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贸易法规的体系包括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法等。
国际贸易法规的作用规范国际贸易行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惯例简介国际贸易惯例的定义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人们所普遍遵循和接受的商业做法或贸易习惯。
国际贸易惯例的种类包括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海事委员会制定的《海牙规则》等。
人民大2024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PPT课件国贸第三单元学习内容二
国际技术贸易方式
服务贸易的含义和形式 服务贸易的特点
非商业性国际技术转让 商业性国际技术转让
专利 商标 专有技术
许可贸易 技术服务和咨询 特许经营
课堂讨论
试比较分析国际服务贸易形式中的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的特点和异同?
第三单元国际投资
学习内容二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学习内容二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技术贸易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无形贸易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主要形式有跨境交付、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
(五)商业存在成为主要方式 (六)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受各国关注 (七)国际服务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并存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一)服务贸易增速快 (二)占国际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节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一、 技术的含义及种类
(一)技术的含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给技术下的定义是:“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的 系列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不论这种知识是 否反映在一项发明、一项外形设计、一项实用型或者一种植物的新 品种,或者反映在技术情况或技能中,或者反映在专家为设计、安 装、开办、维修、管理一个工商企业而提供的服务或协助等方面”。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国际运输服务Biblioteka 易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 易的分类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
国际保险服务贸易 国际咨询服务贸易 国际教育、体育、文艺交流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 易的分类
国际商务服务贸易 国际建筑服务贸易 国际分销服务贸易
人民大2024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PPT课件国贸第一单元学习内容二
英国和葡萄牙绝对成本差异表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 数
(单位) (人/年)
英国
1
120
葡萄 分工前 牙
1
80
合计
2
200
英国
葡萄 分工后 牙
2.375
190
合计
2.375
190
英国
1
葡萄 国际交换 牙
1.375
毛呢产量 (单位)
1 1 2 2.7
2.7 1.7
1
所需劳动人 数
(人/年) 70 110 180 190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
是世界上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内广泛扩展的结果。
思考
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二者的联系?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关系?
二、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190
分析问题
由上表可见,生产同量呢绒,英国的生产成本比 葡萄牙低;而生产同量酒,葡萄牙的生产成本比 英国低。
请大家按照绝对成本理论,分析两国该如何做贸 易,为什么?
想想绝对成本理论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绝对成本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在国际贸易学 说史上,却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 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 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 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 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 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闭关自守肯定落后;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这仍然是斯密 的贸易分工理论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2024年国际贸易概论课件
国际贸易概论课件一、引言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本课件旨在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和实践,帮助读者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它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个方面。
出口贸易是指本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到其他国家,而进口贸易是指从其他国家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
2.国际贸易的特点(1)跨国性: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易,因此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因素。
(2)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繁多,交易方式多样,涉及的环节较多,因此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3)风险性:国际贸易面临的风险较高,包括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
(4)周期性:国际贸易的周期性较强,受到全球经济波动和各国政策的影响较大。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
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相对更具有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
3.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丰富要素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
四、国际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取消或降低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干预,鼓励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
人民大2024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PPT课件国贸第四单元学习内容二
第二节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三、贸易议定书 四、支付协定
第二节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五、国际商品协定
(一)建立缓冲存货 (二)规定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以及规定出口国的出口配额 和进口国的进口配额 (三)规定生产国的出口限额及价格幅度
第二节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六、国际商品综合方案
(一)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备 (二)建立国际储备共同基金 (三)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 (四)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五)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二、贸易条约与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一)最惠国待遇条款 要求缔约国的所有个人或企业处于同等地位,享有同样待遇, 不给予歧视待遇
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的范围:适用范围极为广泛 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的限制和例外:理由不适用、场合不适用
二、贸易条约与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二)国民待遇条款
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适用有一定范围 国民待遇原则是互惠的,并且不得损害缔约国的独立、安全和主 权,体现了平等的、非歧视的贸易原则。
本内容小结
国
贸易条约与协定
际
贸
易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法
条
律原则
约
与
协
定
常见的贸易条约与协定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含义
最惠国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贸易条约 贸易协定 贸易议定书 支付协定 国际商品协定 国际商品综合方案
学习内容二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一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第二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第一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一、贸易条约与协定的概念
Commercial Treaties and Agreements: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论
征服和改造自然 的能力?
新的分工
生产力发展
产 生
决定、制约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
反作用于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体现
1.1.2国际贸易的发展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概念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
是指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服务和 技术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国际分工的表 现形式,它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联 系。亦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 ➢主体:不同的国家 ➢对象:商品、技术、服务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解:
报告期:出口价格指数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为103 进口贸易量=(1170÷103)×100=1135.9亿美元 出口贸易量=(1200÷95)×100=1263.15亿美元
可见,该国2005年的进口贸易额虽然达到1170亿美元, 但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实际进口贸易量只有1135.9亿美元; 而该国2005年的出口贸易额虽然只有1200亿美元,但剔除价 格变动因素后的实际出口贸易量却高达1263.15亿美元。
按运输方式划分
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
出口、进口、过境 贸易
直接、间接、转口 贸易
总贸易体系 专门贸易体系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自由结汇、易货贸易、 补偿贸易
水平贸易 垂直贸易
陆路、海运、空运、 邮购、多式联运贸易
3、国际贸易的发展
1.2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贸易额、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量 (二)贸易结构(货物贸易)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三)贸易地理分布(货物贸易) •对外货物贸易地理分布* •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四)*对外依存度 (五)*贸易条件
人民大2024国际贸易概论(第四版)PPT课件国贸第四单元学习内容三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 2.透明度原则 3. 市场准入原则 4.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5.经济发展原则
第四单元 国际经济合作
学习内容三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从1947年到1994年,关贸总协定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1986年9月15日在乌拉圭拉开了第八轮谈判的序幕 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举行成立大会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第二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中国入世历程
1、194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签署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议 定书》。并从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
2、1986年7月10日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 便开始了漫长的从复关到入世谈判(从1995年7月开始,转 入入世谈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6.非歧视性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2). 国民待遇原则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设置
1、部长级会议 2、总理事会 3、各专门委员会 4、秘书处与总干事
六、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加速发展 (三)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的全球化将进一步发展 (四)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更趋激烈 (五)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将继续扩大
本内容小结
世界贸易组织产生、机构
世
界
国际贸易概论PPT课件
• 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79921.5亿元, 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00394.9亿元,进口总额达到 79526.5亿元,进出口差额为20868.4亿元。GDP为 302853.4亿元,占当年GDP的59.4%。出口依存度 为33.15%,进口依存度为26.25%
• 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4.7%,占gdp的48.6%。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 美元,增长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 38.7%。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 397983亿元 ,出口依存度为25.8%;进口依存度 为22.8%。
国际贸易概论
主讲: 电话:13789805195 Email:wangxiangyang@
1
2
思考题:
• 为什么在我们能够在中国享受到国外公司 的产品?
• 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向我国出口这些产品? 或在我国生产这些产品?
• 为什么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在该产 品在本国的售价?
• 这些公司是如何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这个 过程是怎么实现的?
概念解析: 地域范围 交易标的 制度环境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
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
•
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
•
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
•
风险不同(资信、商业、价格、汇率、运输、政治)
8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地区)
同其他国家(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 等的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则泛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所进 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教学课件 《国际贸易概论》姚大伟
了以不变价格计算的
国 际贸易实际规模的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国际贸易量=出口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
国际贸易量
是表示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实物规 模的指标。就一种商品而言,其实物 规模可以用数量、重量、长度、面积、 容积等计量单位来表示
四、 国际贸易差额
又出口,也称再出
复出口 口。
复出口与复进口
复进口
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 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 称作复进口或再进口 复进口多是偶然原因 所致,无实际经济意 义。
六、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
与净进口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如果同种商品出口
数量大于进口数量,
净出口 其差额称净出口。
净出口与净进口
是指如果该商品出口 数量小于进口数量, 其差额称为净进口。
二、国际贸易统计指标
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 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
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
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
不利境地。单纯从国际收支
贸易差额
顺差和逆差
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 逆差好。但是,长期保持顺
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首先,
长期顺差则意味着大量的资
源通过出口而输往了外国,
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
净进口
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按商品的形态分类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是指物质商品的进 出口。由于物质商 品是有形的,是可 以看得见、摸得着 的,因此货物贸易 是通指常服又务称商作品有的形贸 进易出。口,它是以 提供活劳动的形 式满足他人需要 并获取报酬的一 种国际劳务活动
八、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结构
➢ 3 国际贸易实务 ➢ —— 6 国际贸易术语 ➢ —— 7 国际贸易合同 ➢ —— 8 国际贸易结算
常用网站
◇国家商务部 ◇国家统计局 ◇中国海关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中国出口贸易网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和经营主体情况
中西部地区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东部地区 出口增速放缓
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步伐加 快,进、出口双双强劲增长,对外贸易区 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中、西部 地区出口分别增长21.5%和43.4%,中、西 部地区进口分别增长7.9%和13.2%,东部地 区由于受国际市场需求放缓和生产成本上 升冲击较大,出口仅增长4.3%,低于总体 增速3.1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增速持续快于加工贸易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4989.7亿美元, 增长5.9%,其中出口7297.8亿美元,增长 8.3%,进口7691.9亿美元,增长3.6%。加工
贸易“两头在外”,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进出口9829.4亿美元,增长2.2%,低于进出 口总额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309.4亿 美元,增长3%,占总体出口比重42.2%,比 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进口3520.0亿美 元,增长1%,占总体进口比重26.1%,下降 1个百分点。
转口贸易
与贸易相关的一些统计内容
出口
出口贸易结构
1、贸易方4、贸易结构向来自进口进口贸易结构
2、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5、贸易地理方向
3、贸易主体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企业
国际贸易有关的统计指标
对外贸易额( ) 对外贸易量( ) 贸易差额( ) 对外贸易依存度( ) 贸易条件( )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 )
国际贸易
王群 126
国际贸易
教材: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李左东主编,高
教出版社,2008年出版 参考教材: 1.《国际贸易》许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4版 2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陈百助编著,
高教出版社, 2007年6月第4次印刷
课程结构
➢ 1 国际贸易理论 ➢ ——1 国际贸易导论 ➢ ——2 国际贸易理论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及课堂讨论(20%) 期末考试(70)% 出勤率(10%)
国际贸易导论
概念 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从事贸易的角度: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 —按商品的形态: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按统计标准不同: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按商品流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
易 —按有无第三国参加: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报告 (2012年)
2012年,进出口38668亿美 元,增速比6.2%百分点。 其中出口20489亿美元, 增长7.9百分点;进口 18178亿美元, 增长4.3% 个百分点。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特点一:进出口增速低位趋稳 2012年前三个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4.7亿美元,同 比增长6.2%。其中出口14953.9亿美元,增长 7.4%,比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进口 13470.8亿美元,增长4.8%,回落21.9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1483.1亿美元,增长39.1%。分季度看, 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7.2%、8.5%和 3%。
对外贸易统计中的隐性指标
贸易差额 贸易条件 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顺差
原因: 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国际产业转移 加工贸易 国内外贸易限制措施 统计口径差异
贸易条件的概念
概念: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相对 于进口的交换能力和所获贸易利益的指标, 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 分类: 净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某国以2000年为基期,即当时的出、进口 商品价格指数为100。到2010年,出口价 格指数下降了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 升10%,即110,而同期该国的出口数量指 数为130,试计算2010年该国的贸易条件 变化情况。
对发达国家出口明显分化,对新兴市场出口总体 增长较快。
随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零售市场回暖,前三季 度中国对美国出口2581.6亿美元,增长9.6%。受欧 盟经济陷入衰退、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影响,中国 对欧盟出口2504.6亿美元,下降5.6%。对日本出口 1125.1亿美元,增长4.5%。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 长相对较快,以及出口企业深入推进市场多元化,
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其中对东盟、俄罗斯和南非出口额分别为1447亿美 元、325.8亿美元和107.2亿美元,增长16.6%、 14.5%和10.8%。前三季度,中国自美国和欧盟进口 分别增长7.7%和2.1%,自日本进口下降6.5%。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
民营企业进出口势头良好
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引导下, 广大民营进出口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努力拓展营销渠道,深度开发国际市场, 取得良好效果。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 5515.2亿美元,增长19.2%;进口3264.6亿美 元,增长18%,分别高于整体增幅11.8和13.2 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7511.2亿美元, 增长3.1%;进口6483.4亿美元,增长1.3%, 分别较整体增幅低4.3和3.5个百分点;出口 和进口占总体比重分别下降2.1和1.7个百分 点。国有企业进出口增幅明显下滑,其中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步提高,出口商品结构 继续优化。
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8548.3亿美元, 增长8.3%,高出同期整体出口增速0.9个百 分点,占出口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6.7%提高 至5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40.6亿美元, 增长6.4%,其中手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 18.1%和46.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放 缓,其中纺织品、服装、家具、鞋类、箱包、 塑料制品、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 口增长7%,低于整体出口增速0.4个百分点。 “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煤和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