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道路改性沥青技术研究
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bc9d4c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3.png)
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沥青改性技术旨在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等手段对沥青进行改性,以提高沥青的物理性能和抗老化能力,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解决道路养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沥青改性技术已成为道路建设和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1. 常用的沥青改性技术目前,常用的沥青改性技术主要包括添加剂、改变沥青组成结构、填充物和再生沥青等技术。
其中,添加剂的使用广泛,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聚合物、沥青橡胶和功能性添加剂等。
2. 沥青改性技术的性能评价对沥青改性技术的评价常采用黏度、剪切稳定性、温度敏感性、弹性恢复等指标。
例如,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可对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进行分析,对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采用高温氧化稳定性测试等手段进行评价。
3. 沥青改性技术的应用范围沥青改性技术不仅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种路面,也适用于飞机跑道、港口码头、停车场等各种道路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二、沥青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1. 环保化、可持续化未来,沥青改性技术将更加重视环保因素,对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沥青改性技术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进路面绿色化和智能化。
2. 基于多学科学科的研究模式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要求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如材料科学、交通工程、化学、环境科学等。
未来,沥青改性技术的研究模式将更加基于多学科学科的研究模式,以实现更高效的创新和发展。
3. 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沥青改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未来,沥青改性技术领域将更加倡导国际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以促进沥青改性技术的跨国发展和应用。
三、结束语沥青改性技术是道路建设和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更加重视沥青改性技术的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学科学科进行研究模式创新,强化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措施,以推动沥青改性技术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及应用研究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f5f50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0.png)
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及应用研究摘要:沥青作为道路建设的传统材料,由于其易于施工和经济性,一直是道路建设的主要选择。
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车辆重量的提升,传统沥青材料面临着高温稳定性不足、低温裂缝和老化等问题。
近年来,改性沥青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聚酯纤维改性沥青。
聚酯纤维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认为是提升沥青性能的有效材料。
本文致力于探讨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提高道路材料的性能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应用途径引言:聚酯纤维作为改性剂在改性沥青中的引入,是基于提升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需求。
制备聚酯纤维改性沥青时,选择合适的聚酯纤维和基础沥青至关重要。
聚酯纤维应具备高强度、良好的耐热性和抗化学腐蚀性,以确保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化。
基础沥青的选择则依赖于其粘度、软化点和渗透度,以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一、聚酯纤维改性沥青的发展历程(一)早期沥青的使用和局限性沥青作在早期道路建设中的使用历史悠久。
起初,沥青因其优异的粘合性和防水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路面铺设。
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发展和车辆重量的增加,沥青的若干局限性逐渐显现,对其应用范围和效果构成了显著制约。
高温条件下,沥青会变软,导致路面出现车辙和流动现象,尤其是在炎热地区和高交通负荷的情况下尤为明显,而寒冷环境下,沥青会变得脆硬,容易产生裂缝,影响道路的平整性和安全性,还可能随着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的作用逐渐扩大,增加道路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若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和氧化环境下,沥青会逐渐硬化和脆化,进而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这一问题尤其在高交通密度和强紫外线照射的地区更为突出。
(二)聚酯纤维的初步应用聚酯纤维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初,标志着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其研发起源于对更高效、更经济的合成纤维材料的需求,旨在替代或补充传统的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浅析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ccc1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3.png)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浅析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市政和公路工程的主要路面形式,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我国公路的建设水平及质量,有必要重视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熟练掌握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保证我国的公路工程质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B引言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耐久性,用于路面施工可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目前,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拌和沥青混合料,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摊铺、碾压等工作,确保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顺利进行。
1改性沥青特点与常规沥青相比,改性沥青在施工过程中对基石的要求更高,制造过程也更为复杂,其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压制,这样会增加其表面的硬度而不会产生堆积。
改性沥青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将改性沥青和其他物料混用后,有体积大、矿粉多、细骨料少等特点。
合理搭配后获得的改性材料与沥青共混获得的最后产品,具备较高强度和硬度。
其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必须合理、均匀地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改性材料的特点[1]。
2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2.1改性沥青拌和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析后,根据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开始混合料拌和生产,本次混合料的拌和采用Tanaka4000间歇式搅拌机完成。
拌和时严格按照配比中各原材料的用量进行称重、配料,然后结合各类材料的投放顺序,将原材料投入拌和机械中,拌和时每盘混合料拌和时间应持续6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15s,经充分拌和后的混合料,宜保持均匀状态。
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覆盖沥青混合料,同时每盘混合料拌和后均要抽样检测其性能,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流值、孔隙率、稳定度、级配组成等,若检测合格则及时运送至施工场地,不合格则不予使用。
基于城市道路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
![基于城市道路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027ef5aef8941ea76e0515.png)
基于城市道路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摘要:sbs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兴材料,广泛应用在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跑道等施工项目中。
本文结合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对改性沥青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说明了改性沥青在施工前应做的准备、混合料的运输、温度的控制、平整度的控制、路面碾压以及施工缝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为城市道路的改造积累经验。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应用;优越性;处理;中图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0.引言随着交通的发达和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对道路的耐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优于普通沥青,因此在大量道路改造工程中采用。
以此为基础,某市区内先后在文澜路改造工程、竹湾路改造工程、西堤路扩建工程、大学路改造工程等多项“白改黑”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1.改性沥青的优越性sbs改性沥青是近期应用较广的施工新材料,广泛应用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上,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
其性能原理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中,掺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使其具备新的特性和功能。
改性沥青在使用中,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耐高温、抗低温能力增强;同时改性沥青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减少了沥青的老化;建成的改性沥青道路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承载能力、抗滑能力,而且具有低噪、吸尘、行车舒适等环保特性,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
2.改性沥青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1工程概况某市二号路工程起点为站前快速路东段交叉口,终点至玫瑰湖西路交叉口,道路全长3555米,道路规划红线宽46米,双向六车道。
红岭二号路是该市红岭新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该市“南拓、西联、东优、北控”的城市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心市区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有助于带动沿线土地开发,改善梧州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2道路结构设计(1)新建路面的路段结构按沥青路面设计:机动车道,上面层为ac-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厚4cm,中面层为ac-20中粒式沥青砼厚6cm,下面层为atb-25沥青碎石厚10cm,或atb-20沥青碎石厚10cm,沥青面层间洒粘层沥青。
探讨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探讨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4e6d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6.png)
探讨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5-06T08:06:39.37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5期作者:刘鑫[导读] 探讨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方式,则显得非常重要。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为道路施工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在具体的运用之中,能够体现出许多优势,如其的环境适应力较强,并且也有助于控制维护成本等,所以说,在施工之中有必要利用此种路面施工形式。
关键词: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前言:伴随我国城市交通量的越发加大,许多城市的道路路面均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沥青路面则产生了明显的受损现象,更甚产生了病害问题。
而在此情况之下,探讨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方式,则显得非常重要。
一、道路改性沥青的主要情况改性沥青材料为一种混合物,在其中包含着许多类的改性剂,由于所运用的改性剂有所差异,因而沥青材料所具备的性质,也往往会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以其的类型来说,则包括橡胶类、以及热塑类等,截止到目前,在运用的全部改性沥青材料之中,应用率最高的即为SBS热塑改性沥青,此种材料和普遍运用的沥青材料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涵盖于材料拌合、以及养护等内容。
在进行铺装施工的过程之中,运用了不少改性沥青材料,这则体现在墙面防水施工之中的运用等,但由于在此方面所会消耗的成本较大,因而在具体的运用之中,则强调于充分衡量到经济要素。
二、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运用情况相较于传统施工之中所运用的混凝土材料来说,其并不像沥青混凝土材料那般,具有着混合功能,伴随我国城市化脚步的越发加速,许多农村居民均投入到城市之中,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对于城市道路所具备的要求也越发增多,在此种状况之下,则务必要对于城市道路实施大力的改造,而与此同时,对于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运用来说,也会有着更好的运用空间,其的运用范围也往往会变得越发广泛,在运用于改性沥青混凝土展开路面施工的过程之中,如想确保施工的质量,那么则应对于施工展开的整个过程,均实施大力的管理以及规范,而在此期间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即为对于混凝土材料实施有效的混合,在实施混合之前,应在材料的筛选方面之上,确定出具体性的标准和规范。
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3edb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发布时间:2023-01-29T07:40:24.76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邓彦明[导读] 在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上,通常都运用PE改性沥青混合料,为了能够掌握准确的掺量,应对沥青混合邓彦明宁夏俊鹏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0摘要:在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上,通常都运用PE改性沥青混合料,为了能够掌握准确的掺量,应对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实行全面分析和掌握。
与此同时,对路用性能有所掌握,最大程度增强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概况以及现实意义。
其次阐述了市政道路的具体应用分析,如原材料选用、再生方案设计、添加原材料等。
最后探索了路用性能要点,包括高温平稳性、水平衡性、低温防裂性。
旨在加强市政道路的质量,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引言:伴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不断拓展以及车辆重载情况的频繁出现,市政道路路面会出现多种灾害,对路面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周期造成严重影响。
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性能能够使路面的寿命有所延长,为了确保沥青及混合料的使用质量,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以便保证品质优质,在沥青改性层面上,有很多种类,应选取匹配的方法对其探究研究。
充分根据气温和性能的基本要点,对沥青混合料的现实应用和性能予以分析,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市政道路路面的质量,对改性沥青施工的深入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和帮助。
1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概况改性沥青材料是众多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掺杂在一起,以此形成混合物。
在PE改性沥青混合料中,会有很多类型,由于改性剂存在差异,改性沥青材料的整体性质就会明显不同。
一般情况下,通常分为橡胶类、树脂类等,在目前运用改性沥青材料时,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较为广泛,与常见的沥青材料在施工模式上存在相似之处,同样都包含运输以及搅拌和后期维护等。
众多改性沥青材料被进一步运用到各类施工中,比如交叉口施工、机场跑道、防水墙面等,但在资金上消耗比较大,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中,应全面对经济问题实行探索。
SBS改性沥青机理研究
![SBS改性沥青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301b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2.png)
SBS改性沥青机理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建设和维护对于沥青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SBS改性沥青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道路材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SBS改性沥青的机理,以期为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概述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随后,文章将详细探讨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包括SBS的分子结构、改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改性沥青的性能提升等方面。
本文还将通过实验研究,分析SBS改性沥青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对比传统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差异。
本文将对SBS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SBS改性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道路工程领域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SBS改性沥青机理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SBS改性沥青的制备与表征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是研究其改性机理的关键步骤。
制备过程中,首先选择高质量的基质沥青和SBS橡胶作为原料,保证产品的基本性能。
接着,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如熔融共混法,将SBS橡胶均匀分散在基质沥青中,形成稳定的SBS改性沥青。
在这个过程中,SBS橡胶的分子链会与基质沥青中的组分发生相互作用,如吸附、溶解和扩散,从而实现改性效果。
为了表征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我们采用了一系列实验方法。
通过粘度测试,可以了解SBS改性沥青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
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可以评估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我们还通过弯曲梁流变实验(BBR)来评价其低温抗裂性能。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SBS改性沥青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基本性能测试,我们还对SBS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SBS橡胶在基质沥青中的分散状态以及其与基质沥青的相互作用情况。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解析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41c4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a.png)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解析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
本文将从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特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面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特性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采用改性沥青作为胶凝材料,再用矿物骨料和沙子、水、风化石粉等混合后制成的路面。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下特点:1、较高的抗裂性能,可以减少路面龟裂的现象。
2、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可以延缓路面隆起或坑洞的出现。
3、优秀的抗水性和耐久性,可以抵御雨水和日晒等自然因素的侵蚀。
4、较好的抗滑性,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以上特性使得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可以满足市政道路长期使用的高强度需求。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路面清理:将施工区域的浮土、水泥渣、碎石等障碍物进行清理,保持施工区域地面平整。
2、渗漏水处理:若在施工区域的地下存在渗漏水流,则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和止水措施。
3、基础处理:如果基层不达标,应进行必要的强化措施。
4、测量: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确认路面的高程和设备位置。
这些准备工作的顺序和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路面施工技术1、砂浆底层施工:首先需要对砂浆底层进行施工,砂浆厚度应控制在3-5 cm,使其平整、光滑、无空鼓、裂缝和浮沙。
2、隔离层施工:在砂浆层表面施工隔离层,隔离层厚度应为1-2 cm,隔离层材料应选用抗裂、高耐久的沥青材料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使用沥青混凝土铺装机器或手工铺装,将混凝土均匀散布在隔离层上,铺装面平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4、压实施工:使用振动式均压机进行路面的压实,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在2-4 cm,压实度应符合施工要求。
新型沥青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新型沥青及其应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40ed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1.png)
新型沥青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沥青是路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在高质量、长寿命、低成本、低污染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新型沥青及其应用技术。
一、新型沥青的分类新型沥青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是一种在传统沥青中添加高分子聚合物、橡胶等材料的改性材料,可增强沥青的强度和耐久性,并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和舒适性。
2.再生沥青再生沥青是人工或机械回收旧沥青后再加工制成的沥青材料。
该材料不仅能大大降低沥青的开采和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避免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和土地的占用,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生物沥青生物沥青是一种利用生物质能源或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沥青材料。
与传统石油沥青相比,生物沥青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有望成为未来道路建设的新材料。
二、新型沥青的应用技术1.智能化应用技术通过将沥青混合物与传感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路面温度、路面质量、交通流量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路面性能和耐久性。
2.太阳能加热技术当前,常规的沥青混合料施工大多需要使用大型的加热设备,耗能和污染都比较严重。
而太阳能加热技术则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其转换成电能,然后利用电能进行加热施工,非常环保和节能。
3.冷拌技术冷拌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添加剂和配方使沥青混合料在室温下即可完成拌和和施工的技术。
与传统热拌施工相比,冷拌技术无需加热混合物,节省了大量能源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三、新型沥青的应用前景新型沥青因其环保、节能、可持续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性能的不断提升,新型沥青将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道路建设的需求,并逐渐成为道路建设的主体材料。
另外,新型沥青的研制和应用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型沥青研究和推广的支持力度,企业可以不断发掘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而社会各界则可以参与到新型沥青的应用和宣传中来,推动其发展和应用。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627b3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5.png)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摘要:SMA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滑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主要应用在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上面层。
但是其施工工艺尤为复杂,施工时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并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控制。
本文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对SM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木质纤维;配合比;碾压;引言:路面作为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前阶段,大多数的公路路面施工采用的是沥青材料,而改性沥青混凝土能有效提高路面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概述市政道路直接接触车辆,承担着巨大的通行压力。
道路道路的强度、抗压性会直接影响通行的安全性。
因此,为了使市政道路的整体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车辆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通行,必须对市政道路施工更加关注和重视。
针对于目前的市政道路现状来说,部分路段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彻底规避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必须以SMA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施工的主要技术。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中的各项要点有正确的把握,确保市政道路中的SMA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和价值,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从根本提高施工质量。
2.原材料2.1沥青SMA-13选择的是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温度稳定性良好的SBS改性沥青。
通过试验检测表明,此沥青技术性能指标稳定,质量良好,能够直接拌和使用。
2.2粗集料粗集料选择的是辉绿岩碎石(规格范围为5~10、10~15mm)、石灰岩碎石(规格为3~5mm),工程项目现场的石场可以供应,但是必须选择大型反击式多级联合碎石机进行加工制作,同时在反击破碎与振动筛选时通过真空吸尘设备降低碎石粉尘量。
2.3细集料细集料选择的是石灰岩机制砂(规格为0~3mm),由表面干净、硬度坚硬的石灰岩制备而成。
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e66aa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1.png)
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研究了在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
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改性沥青在寒冷地区的特点、施工技术、路面性能、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
研究表明,改性沥青在寒冷地区具有优异的抗冻性和耐久性,可以有效改善路面质量。
结论部分指出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改性沥青、寒冷地区、路面施工技术、路面性能、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可行性、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寒冷地区的路面施工技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寒冷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温度低,降雪频繁,路面易受冻融影响,导致路面龟裂、坑洼等问题频发。
传统的沥青路面在寒冷地区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耐寒性差、裂缝易生、抗水性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性沥青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改性沥青具有优良的抗裂性、耐寒性和抗水性,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改性沥青技术,对于提高路面的抗寒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寒冷地区的特点、施工技术、路面性能、经济效益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寒冷地区路面施工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部分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寒冷地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抗冻性、耐久性和抗裂性,从而解决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在冬季易出现龟裂、变形和损坏的问题。
通过研究改性沥青在寒冷地区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路面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改善寒冷地区道路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通过推广应用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促进道路建设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求,实现寒冷地区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
![(2023)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https://img.taocdn.com/s3/m/acad5ad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e.png)
(2023)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改性沥青项目•项目背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应对燃料费用的增加,新能源、节能等领域也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挑战,为此,本报告提出改性沥青项目。
•项目目标:解决道路建设与维护的成本问题,实现节能降耗,推动可持续发展。
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全国道路里程逐年增加,改良道路材料已成为各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市场前景:预计在未来5年内,全国道路建设与维护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
改性沥青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技术分析•技术难点:改性沥青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技术优势:改性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柔韧性,具有抗老化、抗裂、抗风化、抗滑等多种优点,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本分析:由于改性沥青生产技术的增加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产量和价格均有望保持稳定,使得改性沥青项目的成本得以控制。
•收益预测:预计项目投资回报周期不超过3年,并在之后的年度里获得超过30%的回报率。
风险分析•市场风险: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不达预期。
•技术风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问题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危害。
结论经过多项分析和研究,改性沥青项目具有可行性和投资价值。
当前,其仍存在部分问题和挑战,在未来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做好市场拓展和推广。
实施建议•加强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满足客户需求。
•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完善产品开发和生产流程,推进标准化生产。
•注重推广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结改性沥青项目在解决道路建设与维护成本问题和实现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ea7b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9.png)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引言: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沥青材料在面对高温、重负荷以及频繁的车辆行驶等恶劣条件时往往会出现龟裂、变形等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是最为重要和广泛研究的方向之一。
一、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1.1 胶粉的性质和分类胶粉是一种树脂颗粒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和黏度等特性,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粘结力和耐久性。
胶粉根据来源和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合成胶粉和天然胶粉。
天然胶粉一般是指橡胶粉,而合成胶粉则主要有红胶粉、丙烯酸酯等。
1.2 SBS的性质和优势SBS(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是一种弹性体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老化性以及良好的粘结性和延展性。
在沥青改性中,加入SBS可以提高沥青的弹性模量、黏度和抗龟裂性能。
1.3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热溶法、共混法和熔体法等。
其中,热溶法将胶粉和SBS分别与沥青进行独立热溶后,再将两种改性物质混合,最后辅以机械搅拌来获得复合改性沥青。
二、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2.1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评价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加入胶粉和SBS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弯曲强度、抗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2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保持形状和结构的能力。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减少沥青路面的变形和沉陷,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度。
2.3 抗老化性能胶粉和SBS均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可以减少沥青路面受紫外线和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研究发现,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在高温和恶劣环境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71800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1.png)
Road & Bridge Technology134《华东科技》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阚登钢(河南省中原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公路施工研究愈加成熟,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用于公路工程建设。
SMA 改性沥青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筑路材料,在路面施工中合理的运用,可以改善路面使用性能,达到沥青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
本文主要基于某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对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施工中要全面考虑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服务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SMA 改性沥青路面;工程概况;应用效果公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了交通运输的便捷性、灵活性作用,对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主要路面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病害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反复作用下,早期病害问题加剧。
为了改进沥青材料的缺点,SMA 改性沥青混凝土因其具有耐高温、抗滑能力强等优势,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此,本文在全面掌握SMA 改性沥青概述的基础上,规范了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更好地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服务。
1 SMA 改性沥青的概述 沥青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路用性能,加之“量多、价廉”等特点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与推广。
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沥青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沥青分子半径偏小,随着温度变化,其力学性质变化较大,低温条件下展现出易脆性,高温条件下则由表现出易融化、易老化等特性。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量与日俱增,对道路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采用传统天然沥青材料已很难达到社会发展需求。
SMA 改性沥青材料是沥青材料的升级版,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为此类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
关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关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f402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f.png)
关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适量改性剂来改善沥青性能的材料。
在现代道路工程中,改性沥青混合料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许多试验研究已经进行。
一种常见的改性剂是橡胶粉。
橡胶粉是由废旧轮胎经过特殊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粉末材料。
添加橡胶粉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抗龟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因此,进行试验研究以评估橡胶粉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试验研究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马歇尔试验、间接张力试验和迈克尔提比试验。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评估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变形特性和断裂能力。
通过这些试验方法,可以确定橡胶粉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试验研究还需要考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和橡胶粉掺量。
配合比例是指沥青、骨料和添加剂之间的质量比例。
通过调整配合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改性沥青混合料。
橡胶粉的掺量则影响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需要找到最佳的橡胶粉掺量,使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除了试验方法和配合比例,试验研究还需要考虑不同条件下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例如,可以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以评估其抗高温龟裂性能和变形特性。
此外,还可以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以评估其抗低温龟裂性能和断裂能力。
这些试验可以提供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参数,并指导实际应用。
总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非常重要以评估其性能。
通过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调整配合比例和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改性沥青混合料。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道路工程提供优异的材料支持,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高韧超薄改性沥青路面快速修复技术研究
![高韧超薄改性沥青路面快速修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732e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0.png)
- 90 -工 程 技 术0 引言目前,国内正在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公路技术,传统沥青道路施工存在污染环境、高能耗等环境和社会问题,高韧超薄沥青材料在道路建设、道路修复等方面正在发挥作用[1],其同步摊铺、混合料设计与性能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在未来的道路工程建设领域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推广“四新”技术应用及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该文将对高韧超薄改性沥青路面修复技术开展研究。
1 技术背景与需求常规超薄磨耗层在目前国内的沥青道路路面的修复应用中效果非常有限,通常其耐久性和稳定性都不能满足路面使用要求。
随着车辆荷载、时间、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断衰减,常规沥青路面技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结构形式会有反射裂缝等大量问题出现,该质量通病难以防治[2]。
每隔5~10年均须返修和维护,增加养路成本。
在多数沥青道路中,表面磨耗层常常采用厚度4cm~5cm 改性热拌混凝土,例如GAC-16、AC-13和SMA-13等材料类型[3],常规厚度的热拌沥青磨耗层的问题较多,最突出的是抗裂性能、抗滑衰减非常迅速,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弱,在未来的道路工程发展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
在工程中需要超韧性、超强耐磨、耐久性好的沥青路面材料,《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 50-2017)[4] 明确要求沥青表面层平整度、抗滑性能以及低噪声和耐磨等指标合格。
2 高性能沥青的特征高性能超薄沥青表面层采用的是同步摊铺技术[5],实施厚度仅为0.8 cm~2 cm 厚度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其中高性能改性沥青以及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热拌沥青的黏结层材料。
在摊铺成型后,具有优秀的抗裂、抗渗、抗滑和降噪性能[6]。
其在修补既有沥青路面方面具有强大优势。
与目前正在使用的常规薄层表面有较大的差异[7],该文做了细致统计,见表1。
表1反映出高韧超薄磨耗层其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传统表面层,其最大优势是层薄,施工极其便捷。
在黏层油喷洒后,能够同步进行沥青薄层的摊铺,由于和黏层油紧密的黏合在一起,不会受到污染以及破坏。
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面层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面层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198415650e52ea55189861.png)
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面层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改性沥青用于道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具有平整、粗糙、坚实、耐久、抗裂、抗冻和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性能,是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最为理想的材料。
文中主要对改性沥青混凝土(superpave12.5)上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面层,接缝处理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拌合厂采用拌合机拌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
每天拌料前对拌合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设备仪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校核,保证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2)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封存储。
3)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70℃~180℃,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
4)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
5)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
6)拌合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7)拌和好的热沥青混合料不能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中储存。
2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
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3)混合液。
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少于0.5h时,也可不加覆盖。
2)车辆的运输能力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相匹配,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3辆,使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行铺筑。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3)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合质量。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814d6558fafab069dc02af.png)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改性沥青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加入改性剂,在道路抗滑、承载、稳定性、耐高温等方面具有优势,本文通过根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某工程实践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改性沥青;上面层;施工技术改性沥青砼上面层施工无疑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困难的技术,它要求施工人员有极高的操作技能和非常先进的施工设备,所以,对于改性沥青砼上面层施工,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只有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于施工质量的足够重视,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施工准备路基基础工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需进行清理,然后要保持干燥,并要求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然后进行粘层洒布。
二、粘层施工工艺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
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或漏空,也不得有堆积。
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的予以刮除。
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砼路面上面层砼为改性沥青砼。
采用ac16-i 型密级配沥青砼。
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硬质石料加工而成,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且有适当级配的优质机制砂,细集料具备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为了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采用矿料总量的2%的低标号水泥代替矿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并进行高温稳定性(车辙试验)、低温开裂性(弯曲试验)和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冻融试验)试验,其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沥青砼中、底面层的操作方式相同。
四、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设备为玛莱尼240t/h 拌和站。
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d201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6.png)
改性沥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改性沥青是将特定的添加剂加入传统沥青中,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对沥青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防水工程等领域。
本项目旨在研究改性沥青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为进一步开展该项目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需求分析1.国内道路建设市场规模庞大,每年新增道路里程量巨大,对沥青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2.传统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老化迅速、温度敏感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良。
3.改性沥青在提高路面耐久性、抗剥落性和抗老化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改性方法:可以采用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种方式。
物理改性包括添加剂粒径控制和混合改性等,化学改性包括加入聚合物、胶体等物质。
2.改性效果:改性沥青可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抗剥落性、抗老化性以及抗裂性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3.生产工艺: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线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四、经济效益分析1.成本控制:改性沥青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设备投资、工人工资等。
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成本。
2.市场价格:改性沥青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市场溢价空间。
3.市场竞争力:改性沥青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和利润空间。
五、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改性沥青技术相对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和技术支持。
2.市场风险:改性沥青市场需求变化较大,市场竞争激烈,需谨慎评估市场风险。
3.政策风险:沥青行业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较大,政策变化可能对项目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六、项目建议1.进一步研究: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技术研究,针对改性沥青的组分和改性机理进行探索和研究。
2.试点项目:选择一定规模的试点项目,评估改性沥青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3.建立质量标准:制定改性沥青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道路改性沥青技术研究
摘要:对于道路工程,如大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排水或吸音多孔隙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传统沥青的性能可能不适用,需要有改善性能的结合料以维持路面维修的合适间隔时间,聚合物改性沥青是用得最普遍的改性结合料。
本文对常用道路改性沥青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改性沥青;
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量,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超载车的比例的不断增加,交通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成不久就不能适应交通的需要,早期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国外研究报告认为:近十年来由于道路上交通性质变化以及高温和低温作用,道路上最普通产生的路面损坏现象是永久变形(辙槽)、疲劳裂纹、剥落、松散和反射裂纹。
对于某些道路工程,如大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排水或吸音多孔隙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传统沥青的性能可能不适用,需要有改善性能的结合料以维持路面维修的合适间隔时间,聚合物改性沥青是用得最普遍的改性结合料。
本文对常用道路改性沥青技术进行探讨。
一、改性沥青的主要目的
改性沥青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使其满足设计使用期间交通条件的要求,如减少高温时的永久形变,或增加低温时抗疲劳能力。
此外,还可以改善结合料与矿料的粘着力和结合料的抗氧化能力。
改性沥青可以在普通沥青中添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二、改性沥青的分类
改性沥青的优良性能来源于它所添加的改性剂,改性剂在温度和动能的作用下不仅可以互相合并,而且还可以与沥青发生反应,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沥青的力学性质。
从改性沥青定义来看,广义的改性沥青应该包括以下几种:
1.掺加改性剂的改性沥青。
2.物理改性沥青,如普通沥青中加入木质纤维素、沥青路面施工中使用玻纤格栅等。
3.调和沥青,掺加天然沥青(湖沥青、岩沥青等)。
4.采用特别生产工艺的改性沥青,如半氧化沥青、泡沫沥青等。
从狭义上来看,我们现在所讲的改性沥青一般是指掺加聚合物类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国际上简称为pma、pmb或pmb。
通常将其分为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橡胶类改性沥青及树脂类改性沥青三大类。
三、常用的道路改性沥青
1.热塑橡胶类改性沥青。
它们的代表产品是sbs,这也是世界各国使用最多的道路改性沥青,国内代表工程是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及八达岭高速公路。
这种改性沥青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高弹性,高温不软化,低温不发脆。
sbs的合理剂量在3%—6%之间,在3%—5%
之间,沥青软化点大幅度上升,在4%—6%之间抗车辙能力有较大提高。
2.橡胶类改性沥青。
使用最多的是丁苯橡胶(sbr)和氯丁橡胶(cr)改性沥青。
它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广泛应用的改性沥青品种,也是我国较早得到研究和推广的品种。
3.热塑性树脂类改性沥青。
代表产品是pe及eva改性沥青,热塑性树脂类改性剂的最大特点是使沥青结合料在常温下粘度增大,从而使高温稳定性增加,但不能使沥青混合料的弹性增加,而且加热后容易离析。
eva目前在国外仅大量应用于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4.掺加天然沥青改性。
天然沥青是石油经过历史上长期的、长达亿万年的沉积、变化、在热、压力、氧化、触媒、细菌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沥青类物质,其性质特别稳定。
根据生成矿床的不同,可分为湖沥青、岩石沥青、海底沥青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然沥青是特立尼达湖沥青,简称为tla。
5.其他改性沥青。
包括多价金属皂化合物、碳黑及玻纤格栅等。
国内代表工程是江苏宁通高速公路2001年维修改善工程。
四、改性沥青的生产
在道路工程中,使用改性沥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改性剂直接投入到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搅拌锅中,与矿料、沥青拌制成混合料,称为直接投入法。
使用的改性剂有sbr胶乳,固体胶粉、sbs 粉等。
另一种方法是预先把改性剂掺配到沥青中,同沥青形成共混
体,使用时与一般沥青无异,称作预混法,这种方法可使用各种聚合物改性剂制成改性沥青成品。
预混法中又可分为机械搅拌法、溶剂法和胶体磨法。
其中机械搅拌法设备简单,生产周期长,分散细化的能力相对较差,对eva、apao等同基质沥青相容性好的聚合物改性剂可以采用该法。
对sbs、pe等相容性较差的改性剂则不宜采用。
溶剂法是把改性剂溶解在溶液中,溶液与液态热沥青混合,再在负压下回收溶剂。
该法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改性沥青中有少量溶剂残留。
胶体磨法是将改性剂和沥青从胶体磨的转子和定子组成的缝隙中
通过,在高速剪切力的作用下,将改性剂粉碎细化,同时均匀地分散在基质沥青中,成为高质量的改性沥青。
胶体磨法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也是最常用的改性沥青生产方法。
改性沥青可以在料场内用专用设备制作,然后运输到现场使用。
所加工的改性沥青可以供一定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使用;也可以将改性沥青设备安装到施工现场,边制作改性沥青边使用,此法可防止改性沥青的离析,从而更好地保证其改性质量。
五、改性沥青的选用原则
实际工程上选择改性剂的品种和剂量是个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很难说哪个品种的改性剂一定好或不好。
只能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交通状况、改性沥青设备条件、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改性目的综合考虑,最好是对不同改性剂的效果作一比较,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
1.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也有很大不同,《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规定不同改性沥青等级的技术要求是根据不同的气候区进行选择的依据。
对南方夏季炎热地区,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sbs、pe、eva等的改性效果较好;而对低温寒冷地区,抗裂性能的要求较高,sbs、sbr的改性效果较好。
2.根据不同的荷载条件选择。
不同道路承受的汽车荷载不同,对一般城市道路等主要供轻型车行驶的道路,产生车辙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考虑行车舒适和气候因素,对抗裂性能的要求是重点,可选择sbs、sbr等;而对于以载重汽车为对象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尤其是重车比例大、超载车多的干道,主要目的是抵抗车辙,拥包等永久变形,则可考虑采用sbs、pe、eva等改性剂。
3.根据现有加工能力选择。
改性沥青的加工非常重要,根据改性剂的种类,可以采用直接加入法,即将改性剂直接投入拌和机与混合料一起拌和,如sbr胶乳;也可以采用预混法,即事先将改性剂混入沥青中,分散均匀,然后再喷入混合料中拌和。
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加工方式和改性剂。
4.经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改性方案。
改性沥青的成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改性剂的成本:包括改性剂的单价、用量。
有的改性剂尽管价格较低,但剂量较高,应该特别注意。
(2)加工费:包括改性沥青设备费、沥青加热等费用以及人工等。
(3)采用改性沥青后因增加沥青用量而增加的费用。
与普通的非改性沥青相比,改
性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大体要增加0.3%~0.5%。
对任何一个工程,都必须从技术性能和经济成本两方面综合分析,选择成本低、性能好、效果好的改性剂。
六、结论
改性沥青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高技术产品。
在特定情况下,为使沥青混凝土达到某一更高的使用性能,以满足客观要求,需要采用改性沥青。
参考文献
[1]汤林新,刘治军,等编著.高等级公路路面耐久性.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沈金安编著.改性沥青与sma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