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练习题2

合集下载

2热力学第一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已知温度T 时反应 H 2(g) 2(g) == H 2O(g) 的∆∆T 时H 2 (g)的∆C ( )2、不同物质在它们相同的对应状态下,具有相同的压缩性,即具有相同的压缩因子Z 。

( )。

3、d U = nC V ,m d T 这个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 ,V ,T 过程均适用, ( )4、物质的量为n 的理想气体,由T 1,p 1绝热膨胀到T 2,p 2,该过程的焓变化 ( )5、25℃时H 2(g)的标准摩尔燃烧热等于25℃时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热。

( )6、判断下述结论对还是不对,将答案写在其后的括号中。

( 1 )化学反应热Q p 其大小只取决于系统始终态;( )( 2 )凡是化学反应的等压热必大于等容热;( )( 3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的焓变为21,m d ()T V T H nC T V p ∆=+∆⎰;( )( 4 )( )7、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均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压力或体积无关。

( )8、在定温定压下,CO 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 2的内能和焓也不变。

( )9、 25℃∆f , 单斜) = 0 。

( )。

10、已知温度T 时反应 H 2(g) +2(g) == H 2O(l) 的∆r ∆r T 时H 2O(l)的∆f ( ) 11、理想气体在恒定的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到终态。

因为是恒压,所以∆H = Q ;又因为是绝热,Q = 0,故∆H = 0。

( )12、因为Q p = ∆H ,Q V = ∆U ,而焓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所以Q p 与Q V 也是状态函数。

( )。

13、500 K 时H 2(g)的∆f = 0 。

( )14、∆f , 金刚石 , 298 K) = 0。

( )15、稳定态单质的∆f 。

( ) 16、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相等。

化工热力学阶段2练习题

化工热力学阶段2练习题

化工热力学阶段2练习题化工热力学阶段2练习题——溶液热力学及相平衡部分一、基本概念题1. 对水的三相点的叙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 K (B)自由度为零(C)三相点由水的本性决定 (D)三相点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2. 在描述恒沸混合物时,下列各点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恒沸点的F =0,是一个无变量点 (B)不具有确定的组成(C)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D)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3. 液态SO 2(l )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关系式为:ln(p /kPa)=-3283/T +9.447,则液态SO 2的摩尔蒸发热为(A)27.30 kJ ?mol -1 (B)3.283 kJ ?mol -1(C)0.3950 kJ ?mol -1 (D)7.561 kJ ?mol -14. A 、B 两液体混合物在T-x 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Lewis-Randall 规则产生(A)正偏差 (B)负偏差(C)无偏差 (D)无规则5. 固溶体是(A)两个固相混合物(B)一组分溶于另一组分所形成的固态溶液(C)溶液与纯固体(D)低共熔混合物的另一名称6. 定温下水、苯甲酸、苯平衡系统中可以共存的最大相数为(A) 6 (B)5 (C)4 (D)37. 三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F max 和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π max 分别为(A) F max =3,π max =3 (B) F max =3,πmax =4(C) F max =4,π max =5 (D) F max =4,π max =48. 由混合物的逸度的表达式ig ?ln i i iG G RT f =+知,ig i G 的状态为: (A)系统温度,p =1的纯组分i 的理想气体状态(B)系统温度,系统压力的纯组分i 的理想气体状态(C)系统温度,p =1的纯组分i(D)系统温度,系统压力,系统组成的温度的理想混合物9. 二元混合物的焓的表达式为H x H x H x x m =++112212α,则(A)22111222;H H x H H x αα=+=+ (B)22111221;H H x H H x αα=+=+(C)22112221;H H x H H x αα=+=+ (D)22112222 ;H H x H H x αα=+=+ 10. 欲找到活度系数与组成的关系,已有下列二元系统的活度系数表达式,,αβ为常数,请决定每一组的可接受性。

热力学补充复习题2(原)

热力学补充复习题2(原)

化工热力学补充复习题(2)单项选择1. 指定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时,则该物质的状态为( )CA 饱和蒸气B 超临界流体C 过热蒸气D 压缩液体 2. 偏心因子是从物质的蒸气压定义的,其量纲为( )BA kPaB 1C 压力的单位D Pa 3. 液体的压缩系数κ几乎( )CA 不随组分数变化B 不随体积膨胀系数变化C 不随温度和压力变化D 不随液体的摩尔体积变化4. 对单组分单相系统,若系统的三种性质x 、y 、z 存在z = f(x ,y),则循环关系式=⎪⎭⎫⎝⎛∂∂⎪⎪⎭⎫ ⎝⎛∂∂⎪⎭⎫⎝⎛∂∂xz y z y y x x z ( )AA -1B 1C 0D 25. 对于理想化的不可压缩的流体,与熵无关的是( )BA 温度B 压力C 温度和压力D 组成 6. 计算热力学性质的方法不包括( )DA 普遍化关系法B 剩余性质法C 状态方程法D 对比态原理 7. 纯物质的偏摩尔性质就是其( )BA 化学位B 摩尔性质C 临界性质D 容量性质 8. 对于混合的理想气体,组分的逸度与其分压( )AA 相等B 不相等C 逸度大于分压D 逸度小于分压9.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由等摩尔的气体A 和B 组成的混合物中A 组分的逸度系数为2.0-e,B 组分的逸度系数为3.0-e,则混合物的逸度系数为( )CA 23.02.0--+e eB 23.02.0e e +- C 23.02.0+-eD 23.02.0+-e10. 理想溶液服从Lewis-Randall 规则,即理想溶液组分的逸度与其摩尔分数成( )BA 比例B 正比C 反比D 没关系11. 某封闭系统经历一不可逆过程,系统所做的功和排出的热量分别为100kJ 和45kJ ,则系统的熵变( )DA 等于零B 大于零C 小于零D 不确定 12. 汽液平衡的平衡温度均低于体系中任一组分的( )CA 对比温度B 汽化温度C 临界温度D 凝固温度 13. 与气体相比,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和压缩系数的值都( )BA 很大B 很小C 与气体相当D 无可比性 14. 描述什么和混合物性质之间联系的函数式称为混合规则( )AA 纯物质性质B 临界参数C 组分的摩尔分数D 理想溶液 15. 逸度系数定义为物质的逸度与其压力之比,所以逸度系数( )DA 等于1B 与压力的单位相同C 等于0D 是无因次的16. 由热力学基本方程可得=⎪⎪⎭⎫⎝⎛∂∂Tp G ( )CA TB p -C VD S17. 只有广度量才有偏摩尔量,偏摩尔量本身是( )BA 容量性质B 强度性质C 摩尔性质D 共轭性质18. 液态溶液中Lewis-Randall 规则可表示为i ii f x f=ˆlim ,它在什么条件时是正确的( )AA 1→i xB 0→i xC ∞→i xD 任何情况 19. 理想溶液中组分i 的活度等于以摩尔分数表示的组分i 的( )BA 逸度B 浓度C 温度D 亨利系数20. 对于纯物质的逸度i f 、混合物中组分的逸度i f ˆ和混合物的逸度f ,当混合物的极限组成1=i x 时,f 和if ˆ都等于( )CA 0B 1C i fD ∞ 21. ln γ1是下列哪一个的偏摩尔量( )AA RTG Ei B i a ln ∆ C f ln ∆ D ϕln ∆22. 水蒸气作为加热介质时,只要传热推动力满足要求,采用蒸气的压力应尽量较( )BA 高B 低C 可高可低D 不确定 23. 为提高制冷系数,常采取的措施是( )AA 过冷措施B 节流膨胀C 深冷循环D 抽气循环 24. T 温度下的过热蒸汽的压力( )BA 大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B 小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C 等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D 以上说法都不对25. 下列偏摩尔性质定义中,正确的是=i M ( )B A j n nV T i n nM ,,)(⎥⎦⎤⎢⎣⎡∂∂ B j n p T i n nM ,,)(⎥⎦⎤⎢⎣⎡∂∂ C j n nV nS i n nM ,,)(⎥⎦⎤⎢⎣⎡∂∂ D jn p nS i n nM ,,)(⎥⎦⎤⎢⎣⎡∂∂26. 气体经过稳流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如忽略宏观动能、位能变化,无摩擦损失,则此过程气体焓值( )BA 增加B 不变C 减少D 不能断定27. 不可逆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累积等于零,过程的熵产生△S ( )A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确定28. 过热蒸汽通过绝热可逆膨胀,对外做功为Ws ,经过计算此过程的理想功为W id ,则W id 与W s 的关系为( )CA 大于B 小于C 相等D 不确定 29. 纯物质p-V 图临界等温线上临界点的特性是( )AA 0,022=⎪⎪⎭⎫ ⎝⎛∂∂=⎪⎭⎫⎝⎛∂∂==c c T T T T V p V p B 0,022>⎪⎪⎭⎫ ⎝⎛∂∂=⎪⎭⎫⎝⎛∂∂==cc T T T T V p V p C 0,022=⎪⎪⎭⎫ ⎝⎛∂∂>⎪⎭⎫ ⎝⎛∂∂==c c T T T T V p V p D 0,022>⎪⎪⎭⎫⎝⎛∂∂>⎪⎭⎫⎝⎛∂∂==cc T T T T V p V p 30. 化学位是物质系统的( )CA 摩尔性质B 容量性质C 强度性质D 广度性质31. 某流体在稳定流动装置内经历了一个不可逆绝热过程,所产生的功为25kW ,则流体的熵变( )AA 大于零B 小于零C 可正可负D 不变 32. 对于任何实际过程,总有效能必定会( )AA 减少B 增加C 守恒D 可增加也可减少 33. 理想气体通过节流阀后,一般温度会( )C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 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等熵膨胀的制冷量要比节流膨胀的制冷量大B 任何气体在任何条件下进行节流膨胀,气体的温度必然降低C 由于热泵供热可获得比所耗轴功大得多的热量,因此在热泵制热过程中实现了无效能向有效能的转化D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作等熵膨胀35. T 温度下纯物质的过热蒸气的压力比该温度下其饱和蒸气压( )CA 相等B 高C 低D 不确定 36. 立方型状态方程RK 方程中的参数( )AA 通常表达为物质临界参数的函数B 属纯经验参数C 需由少量p-V-T 实验数据经回归确定D 为与物质无关的确定常数 37. 自然界中进行的一切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必须满足( )DA 满足质量守恒B 满足能量守恒C 满足熵增原理D 同时满足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 38. 一个系统从状态(Ⅰ)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到达状态(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 两个过程的理想功一样大B 两个过程都有有效能的损失C 两个过程的熵变都大于零D 两个过程的熵变都等于零 多项选择1. 在纯物质p-V 图上,临界等温线上临界点的特性是( )BEA0>⎪⎭⎫ ⎝⎛∂∂=c T T V p B 0=⎪⎭⎫ ⎝⎛∂∂=c T T V p C 0=⎪⎭⎫ ⎝⎛∂∂=c T T T p D 0>⎪⎭⎫⎝⎛∂∂=cT T T p E 022=⎪⎪⎭⎫⎝⎛∂∂=cT T V p 2. 关于纯真实气体的逸度系数,正确的是( )ABCEA 是温度的函数B 是压力的函数C 可理解为压力的校正系数D 单位与压力相同E 可以大于1或小于13. 对于理想溶液,正确的是( )ABEA 组分i 的活度等于其摩尔分数B 组分i 的活度系数等于1C 组分的逸度系数等于1D 组分的逸度系数等于0E 组分i 的活度为组分i 的逸度与该组分在标准态时的逸度之比 4. 当纯物质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 )BDEA V L H H =B V Lf f= C V L S S = D V L ϕϕ= E V L μμ=5. 对于混合的理想气体( )BCEA 组分的逸度大于其分压B 组分的逸度等于其分压C 组分的逸度系数等于1D 组分的逸度系数等于0E 组分的逸度系数等于纯组分的逸度系数 6. 在关于损失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CEA 损失功是过程可逆与否的标志B 过程的不可逆性愈大,损失功愈大C 损失功可衡量实际过程的能量利用情况D 不可逆过程的损失功等于0E 由熵增原理,损失功总是大于等于07. 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组分的什么性质在各个相中是相等的( )BCA 偏摩尔量B 化学位C 偏摩尔Gibbs 函数D Gibbs 函数E 热力学能 8. 关于热泵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A 热泵的工作目的是供热B 从自然环境或低温余热中吸取热量送到高温空间C 热泵的供热量是低温区被吸取的热量与消耗的机械功之和D 热泵的操作温度范围是环境温度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温度E 热泵是将热量从高温区传向低温区并维持高于环境温度的设备 9. 关于Gibbs-Duhem 方程,正确的是( ABCDE ) A 表明了二元系统中二个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B 可由二元系统的一个组分的偏摩尔量推算另一组分的偏摩尔量C 可以用于判断实验测得的热力学数据是否合理D 可以用来检验热力学数据的一致性E 温度、压力一定时,二元系统的Gibbs-Duhem 方程可表示为:02211=+M d x M d x 10. 化学位的表达式为( ABCE )A j n p T i n nG ,,)(⎥⎦⎤⎢⎣⎡∂∂ B j n nV nS i n nU ,,)(⎥⎦⎤⎢⎣⎡∂∂ C j n p nS i n nH ,,)(⎥⎦⎤⎢⎣⎡∂∂ D j n nV T i n nG ,,)(⎥⎦⎤⎢⎣⎡∂∂ E jn nV T i n nA ,,)(⎥⎦⎤⎢⎣⎡∂∂ 11. 在关于有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 )A 是任何系统与环境作用,从所处状态达到与环境相平衡状态时的过程中对外作出的最大有用功B 有效能是系统的一种热力学性质C 节能就是节约有效能,防止能量无偿降级D 有效能的数值和所选定的平衡的环境状态无关E 可逆过程会产生有效能的损失 12. 下列方程中是气体状态方程的是( ACD )A RK 方程B NRTL 方程C BWR 方程D Virial 方程E Wilson 方程 13. 计算热力学性质的方法有( )ABDEA Maxwell 关系式B 剩余性质法C 对比态原理D 状态方程法E 普遍化关系法 14.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与制冷剂的性质密切相关,制冷剂应( )ABCDEA 常温下冷凝压力低B 大气压力下沸点低C 汽化潜热大D 化学稳定性好E 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 15. 关于物质的偏心因子ω,正确的是( )AEA ω是从物质的蒸气压定义的B ω是从物质分子的对称性定义的C ω是由物质分子的极性定义的D ω是由蒸气压定义的,因此ω具有压力的单位E 简单流体的ω值等于零 16. 有关逸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CEA 纯物质的逸度f 可定义为,在等温条件下,f RTd dG ln =B 理想气体的逸度等于其压力C 逸度与压力具有相同的单位D 汽液两相平衡的条件是汽液两相的逸度相等E 液态溶液的标准态逸度有Henry 定律和Lewis-Randall 规则两种 17. 能量平衡方程s W Q Z g u H +=∆+∆+∆221适用于( )CE A 任何系统的任何过程 B 稳流或非稳流过程 C 稳定流动系统 D 非稳流系统的绝热过程 E 稳定流动系统与环境没有功交换的过程18. 苯(1)和环已烷(2)在303K ,0.1013MPa 下形成x 1=0.1的溶液,此条件下13196.89-⋅=mol cm V ,13240.109-⋅=mol cm V ,13110.92-⋅=mol cm V ,13243.109-⋅=mol cm V ,则对溶液正确的有( )ABEA E V V =∆B EH H =∆ C E G G =∆ D ES S =∆ E E U U =∆判断正误1. 将大量分子组成的体系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大量分子中发生的平均变化,这是热力学的微观研究方法。

2习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2习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5、不可逆循环过程中,体系的熵变值(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6、对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过程,(1)Q=ΔH、(2)ΔH>Q、(3)ΔS=0、(4)ΔS>0。上述四个关系中,正确的是( )
A.(2) (3) B.(1) (3) C.(1) (4) D.(2) (4)
其中正确的熵变符号是( )
A.ΔS(1)>0、ΔS(2)>0 B.ΔS(2)<0、ΔS(3)>0
C.ΔS(3)<0、ΔS(4)>0 D.ΔS(1)<0、ΔS(4)<0
36、下列p-V图中,哪个能表示如下循环的示意图。Ⅰ等温膨胀;Ⅱ等容降温;Ⅲ等温压缩;Ⅳ等容升温( )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卡诺循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卡诺循环完成后,体系复原,环境不能复原,是不可逆循环
B.卡诺循环完成后,体系复原,环境不能复原,是可逆循环
C.卡诺循环完成后,体系复原,环境也复原,是不可逆循环
D.卡诺循环完成后,体系复原,环境也复原,是可逆循环
A.R B.RT C.1/2 R D.3/2 RT
19、理想气体在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 )
A.内能增加 B.熵不变 C.熵增加 D.内能减少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孤立体系中发生的任意过程总是向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A.等温等容且只做膨胀功的可逆过程
B.等温等压只做膨胀功的可逆过程
C.等容绝热且只做膨胀功的过程
D.可逆绝热过程
27、300K时5mol的理想气体由10dm3等温可逆膨胀到100dm3,则此过程的(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练习题2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练习题2
9.膨胀功、流动功、轴功和技术功四者之间有何联系 和区别?
1.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吸入热量 12kJ,同时内能增加 20kJ, 问此过程是膨胀还是压缩?气体与外界交换的功量是多少 kJ?
2.某闭口系统经一热力过程,放热 8kJ,对外做功 26kJ。 为使其返回原状态,对系统加热 6kJ,问需对系统做多少功?
1.热力学能就是热量吗?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3.写出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说明各项的意义?
4.如果将能量方程写为:δq=du+pdv或 δq=dh-vdp, 那么它们的适应范围如何?
5.能量方程 δq=du+pdv与焓的微分式 dh=δu+d(pv) 很相像,为什么热量 q不是状态参数,而焓 h 是状态参 数?
8. 某 蒸 汽 锅 炉 给 水 的 焓 为 62 kJ/kg , 产 生 的 蒸 汽 焓 2721kJ/kg,已知锅炉蒸汽产量为4000kg/h,锅炉每小时耗煤 量为 600kg/h,煤的发热量为 25000 kJ/kg,求锅炉的热效率 ( 锅炉热效率系指锅炉每小时由水变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与 同时间内锅炉所耗燃料的发热量之比,它表明在锅炉中燃料 所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程度) 。
6.为什么推动功出现在开口系统能量方程中ꎬ而不出 现在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中?
7.用隔板将绝热刚性容器分成 A、B 两部分(图2-6) 。 A部分装有 1kg的气体,B部分为高度真空。将隔板抽去 后,气体内能是否会发生变化? 能不能 δq=du+pdv来分析这 一过程?
8.说明下列论断是否正确: (1) 气体吸热后一定膨胀ꎬ内能一定增加。 (2) 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做功。 (3) 气体压缩时一定消耗外功。
3.初态为 p1=5×105Pa,t1=20℃ 的氧气。从 v1=0.2m3膨 胀到 v2=0.4m3 ,若过程为可逆的,且工质的温度始终不变, 即 pv=常数,试计算此过程所完成的膨胀功,并将此功量定 性地表示在 p-v 图上。

第19章例题及练习题(2-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19章例题及练习题(2-热力学第二定律)

(D)如果不给定气体所经历的是什么过程, 则气体在
过程中对外净作功和净吸热的正负皆无法判断。
根据题意:始末态温度不变 Q E A A V 增加是否就一定膨胀对外作正功? 不一定。 反例:①等温自由膨胀过程,对外不作功!不吸热! A Q 0
P A
P
B
O
A=Q 0
A
V O
A=Q 0
2.系统内能增量一定等于系统从外界吸热;
3.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在其循环过程中外界
对系统做的功不等于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4.热机效率不可能等于1。
练习3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 全部转化为对外做功。”对此,正确的评论为: 1.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练习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1.系统对外做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热; 2.系统内能增量一定等于系统从外界吸热;
3.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在其循环过程中外界
对系统做的功不等于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4.热机效率不可能等于1。
练习2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 1.系统对外做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热;
E C T T 1418J
V 2 1
弄清以下两个概念: (1)准静态过程是一种平衡过程, 平衡过程肯 定是准静态的。 (2)可逆过程不仅是一种平衡过程,而且过程
中不存在耗散(无摩擦)。
练习5 判断正误:
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解: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不可逆过程 定义知(1)错(4)对,根据热机效率公式知(2)对,根据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知(3)错。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 )2、组成可变的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 G =-S d T +V d p +d n B ,既适用于封闭系统也适用于敞开系统。

( )3、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普朗克说法是:纯物质完美晶体在0 K 时的熵值为零。

( )4、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 )5、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 )6、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 )7、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条件下,一切吸热且熵减少的反应,均不能自发发生。

( )8、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 ’<0,且有W ’>G 和G <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 );9、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 ) 10、克-克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

( ) 11、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r H不随温度变化,则其r S 也不随温度变化, ( )12、在多相系统中于一定的T ,p 下物质有从化学势较高的相自发向化学势较低的相转移的趋势。

( ) 13、在10℃, kPa 下过冷的H 2O ( l )凝结为冰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故此过程的熵变大于零。

( ) 14、理想气体的熵变公式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15、系统经绝热不可逆循环过程中S = 0,。

( )二、选择题1 、对于只做膨胀功的封闭系统的(A /T )V 值是:( )(1)大于零 (2) 小于零 (3)等于零 (4)不确定…2、 从热力学四个基本过程可导出VU S ∂⎛⎫⎪∂⎝⎭=( )(1) (2) (3) (4) T p S pA H U G V S V T ∂∂∂∂⎛⎫⎛⎫⎛⎫⎛⎫⎪ ⎪ ⎪ ⎪∂∂∂∂⎝⎭⎝⎭⎝⎭⎝⎭3、1mol 理想气体(1)经定温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2)经定温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3)经绝热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4)经绝热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

化工热力学复习题及答案2

化工热力学复习题及答案2

第1章 绪言一、是否题1.孤立体系的热力学能与熵都是一定值。

(错。

G S H U ∆∆=∆=∆,,0,0但与0不一定等于A ∆,如一体积等于2V 的绝热刚性容器,被一理想的隔板一分为二,左侧状态是T ,P 的理想气体,右侧是T 温度的真空。

当隔板抽去后,由于Q =W =0,0=U ∆,0=T ∆,0=H ∆,故体系将在T ,2V ,0.5P 状态下达到平衡,()2ln 5.0ln R P P R S =-=∆,2ln RT S T H G -=-=∆∆∆,2ln RT S T U A -=-=∆∆∆)2. 封闭体系的体积为一常数。

(错)3. 理想气体的焓与热容仅是温度的函数。

(对)4.理想气体的熵与吉氏函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错。

还与压力或摩尔体积有关。

)5.封闭体系的1mol 气体进行了某一过程,其体积总是变化着的,但是初态与终态的体积相等,初态与终态的温度分别为T 1与T 2,则该过程的⎰=21T T V dT C U ∆;同样,对于初、终态压力相等的过程有⎰=21T T P dT C H ∆。

(对。

状态函数的变化仅决定于初、终态与途径无关。

) 6.自变量与独立变量是一致的,从属变量与函数是一致的。

(错。

有时可能不一致)三、填空题1.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

2.单相区的纯物质与定组成混合物的自由度数目分别是 2 与 2 。

3. 1MPa=106Pa=10bar=9.8692atm=7500.62mmHg 。

4.1kJ=1000J=238.10cal=9869.2atm cm 3=10000bar cm 3=1000Pa m 3。

5.普适气体常数R=8.314MPa cm3 mol-1 K-1=83.14bar cm3 mol-1K-1=8.314J mol-1 K-1=1.980cal mol-1 K-1。

第2章P-V-T关系与状态方程一、是否题1.纯物质由蒸汽变成液体,必须经过冷凝的相变化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二

注意:此题自己计算结果为-1365.7焦耳, 与答案不符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二
9.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 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 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 A ) (A) (B) (C) (D) V1> V2 V1< V2 V1= V2 无法确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二
3.“ 封闭体系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Qp 等于其焓的增量H ”,这种说法:(B ) (A) (B) (C) (D) 正确 需增加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需加可逆过程的条件 需加可逆过程与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二
4.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 中哪一个错误? (D ) (A) (B) (C) (D) Q=0 W=0 U=0 H=0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二
7.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Cp- nR)dT 进 行计算的是: ( D ) (A) (B) (C) (D)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二
8. 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202.65 kPa, 经 pT=常数 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5.3 kPa 的终态,该 气体的ΔU为: ( D ) (A) 1702 J (B) -406.8 J (C) 406.8 J (D) -1702 J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二
11.石墨的燃烧热 ( B (A) (B) (C) (D) 等于CO生成热 等于CO2生成热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等于零 )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二
12. 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 C ) (A) (B) (C) (D) 大于零 小于零 等于零 不能确定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7.平衡态熵最大。

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吗?10.自发过程的熵变∆S > 0。

11.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T H S ∆=∆计算。

12.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3.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14.冰在0℃,p 下转变为液态水,其熵变TH S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7.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18.系统由V 1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19.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基本方程可得∆G = 0。

20.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 -p d V = 0,此过程温度不变,∆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d U = T d S - p d V ,因而可得d S = 0,为恒熵过程。

21.是非题:⑴“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此话对否?⑵“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此话对否?⑶ 绝热可逆线与绝热不可逆线能否有两个交点?⑷ 自然界可否存在温度降低,熵值增加的过程?举一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对否):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4.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5.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6.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7.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

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0.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11.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

12.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

1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会复原。

15.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限接近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16.(∂U/∂V)T = 0 的气体一定是理想气体。

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 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大学化学热力学第2章练习题

大学化学热力学第2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上)1.已知反应A(g)+2B(g)+E(g),Δr H0<0,平衡常数的数学表示式K c与K p 为分别为和。

若减小体系总压力,平衡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移动。

若减小D物质的分压,平衡移动。

2.反应速率系常数k与无关,但与、和、有关。

3.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而始态和终态,ΔH= 。

4.平衡常数K与有关,但与、和无关。

5.K0c(p)为平衡常数,K c(p)为平衡常数。

对于ΔH0>0的可逆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6.反应速度理论认为,浓度、温度和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度的原因分别是: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升高温度时;加入催化剂时。

7.设PCl5(g) PCl3(g) + Cl2(g)是基元反应,且ΔH0>0,则反应的速度方程式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温度升高,PCl5的平衡浓度将;增大系统的总压力,PCl5的平衡浓度将。

8.一个化学反应究竟是基元反应还是非基元反应,要通过来确定,而无法从看出来;非基元反应中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称为。

9.A+1/2B=C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为,反应级数为。

10.在温度T时,可逆反应C(s)+CO2(g) 的K0﹦2.0,当CO2和CO的分压均为100 kPa时,该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为;当CO2和CO的分压分别为100 kPa和10 kPa时,该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为。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O(g)和Cl2(g)。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NO(g)+1/2Cl2(g) (g),达到平衡状态时,NO(g)的分压Cl2(g)的分压。

12.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在温度T时的K10﹦0.25,则在此温度下可逆反应2NH3(g)2 (g)+3H2(g)的K20﹦。

13.对于可逆的基元反应,放热反应的活化能总是吸热反应的活化能。

14.已知反应D(g) 是基元反应,且Δr Hθ>0,其速率方程是。

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 (2)

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一、填空题1. H2O(l)在80℃,kPa下蒸发,状态函数(U、S、H、A、G)改变值不为零的有。

2.常压下,过冷水凝结成同温度的冰,则S体0,S总0。

任一不可逆过程回到始态,其体系S体0,S环0。

4.热温商Q/T经证明为状态函数,其积分值必与熵变相等。

5. 100℃,的水蒸气变成100℃,p的液体水,ΔS ______ 0, ΔG ______ 0。

6. 选择“>”、“<”、“=”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S _____ 0,△G _____ 0.二、选择题1.在等温等压下进行下列相变:H2O (s,-10℃, p) = H2O (l,-10℃, p)在未指明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情况下,考虑下列各式哪些是适用的( )(1) δQ/T= ΔfusS(2) Q= Δfus H(3) Δfus H/T= Δfus S(4) -Δfus G = 最大净功(A) (1),(2)(B) (2),(3)(C) (4)(D) (2)2.纯液体苯在其正常沸点等温汽化,则:( )(A)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B)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C)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D) Δvap U<Δvap H,Δvap F<Δvap G,Δvap S< 03. 1 mol液苯,在其标准沸点下蒸发,则()保持不变:(A)内能(B) 蒸汽压(C) 焓(D) 熵(E)体积(F)汽化热(G)A (H)G 4.H2(g)和O2(g)在绝热密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为零者是()(A)ΔU(B) ΔH (C) ΔS(D) ΔG5.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只适用于()(A) 水在25℃,1atm空气中蒸发(B) 水在其标准沸点下蒸发达平衡(C) 水在其冰点时的固液相平衡(D)水在三相点时平衡6.公式-ΔG=W′适用于()(A) 孤立体系中的可逆过程(B) 封闭体系等温等压下可逆过程(C) 封闭体系恒温恒容过程(E) 以上过程7.100℃,105Pa 的水蒸气变成100℃,5×104Pa 的水蒸气,该过程的ΔG 与ΔA 的关系是( )A.ΔG=ΔA=0B.ΔG=ΔA<0C.ΔG<ΔAD.ΔG>ΔA.8.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 A.j n p T i n U ,,⎪⎪⎭⎫ ⎝⎛∂∂ B.,,j i T P n A n ⎛⎫∂ ⎪∂⎝⎭ C.j n p T i n H ,,⎪⎪⎭⎫ ⎝⎛∂∂ D.,,ji T P n G n ⎛⎫∂ ⎪∂⎝⎭ 9. 在定温定压下,二组分混合形成理想溶液,下列哪个函数的变化值正确( )A.ΔS=0B.ΔV=0C.ΔG=0D.ΔA=010. 100℃,105Pa 的水蒸气变成100℃,5×104Pa 的水蒸气,该过程的ΔG 与ΔA 的关系是( )A.ΔG=ΔA=0B.ΔG=ΔA<0C.ΔG<ΔAD.ΔG>ΔA.11.从热力学四个基本方程可导出VU S ∂⎛⎫= ⎪∂⎝⎭( )(A )T A V ∂⎛⎫ ⎪∂⎝⎭ (B )P H S ∂⎛⎫ ⎪∂⎝⎭ (C )SU V ∂⎛⎫ ⎪∂⎝⎭ (D )P G T ∂⎛⎫ ⎪∂⎝⎭ 12. 工作在100℃和25℃的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A)20% (B)25% (C)75% (D)100%13单原子理想气体的R )2/3(,v C m =,温度由T1变到T2时,等压过程体系的熵变P S ∆与等容过程熵变V S ∆之比是:( )(A )1∶1 (B )2∶1 (C )3∶5 (D)5∶314. 下面诸式中不能称为基尔霍夫公式的是 ( )(A )m p pmC T H ,∆=⎪⎭⎫ ⎝⎛∂∆∂ (B )⎰∆+∆=∆21,12)()(T T m p m m dT C T H T H (C) ⎰∆+∆=∆21,12)()(T T m V m m dT C T U T U (D )p pC T H =⎪⎭⎫ ⎝⎛∂∂ 15. 一隔板两端,左边装有25℃、1×P θ、 O 2,右边装有25℃、1×P θ、 O 2,均视为理想气体,当抽走隔板后,混合过程的ΔS 为A 、·k -1B 、0C 、·k -1D 、-·k -116.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 )(A) Q =0 (B) W =0 (C) ΔU =0 (D) ΔH =0三、计算题1. 某物质的固体及液体的蒸气压可分别用下式表示:lg(p /Pa) = - (T /K) (固体) (1)lg(p /Pa) = - 1453/(T /K) (液体) (2)试求其:(1) 摩尔升华焓(2) 正常沸点(3)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4) 三相点的摩尔熔化熵2. 将 K,600 kPa 的1 mol N 2绝热可逆膨胀到100 kPa ,试求该过程的Q ,W ,ΔU ,ΔH ,ΔF ,ΔG ,ΔS ,ΔS隔离。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根据体系和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情况,可将体系分成、、。

2、强度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容量性质表现体系的特征,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性。

3、热力学平衡状态同时达到四种平衡,分别是、、、。

4、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称为过程.常见的过程有、、、、。

5、从统计热力学观点看,功的微观本质是,热的微观本质是。

6、气体各真空膨胀膨胀功W= 07、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U= 08、焓的定义式为。

二、判断题(说法对否):1、当体系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 √)2、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χ ) 3.因= ΔH, = ΔU,所以与都是状态函数。

(χ)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χ)错。

只有封闭系统不做非膨胀功等压过程ΔH=Q P5、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确定后,状态也就确定了。

(√)6、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7、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 √ )三、单选题1、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 )A 、T、P、V、QB 、m、W、P、HC、T、P、V、n、D、T、P、U、W2、对于内能是体系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A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3下列叙述中不具有状态函数特征的是(D )A体系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体系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内能越大B物体温度越高,说明其所含热量越多C凡体系温度升高,就肯定是它吸收了热D凡体系温度不变,说明它既不吸热也不放热5、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 D )A焓是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B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焓变△H才与体系吸热相等C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能进行热交换的能量6、热力学第一定律仅适用于什么途径(A)A同一过程的任何途径B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C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D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7. 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系统的是( A)(A)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C)蓄电池和铜电极;(D) CuSO4水溶液。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2、组成可变的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d G=-S d T+V d p+d n B,既适用于封闭系统也适用于敞开系统。

()3、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普朗克说法是:纯物质完美晶体在0 K 时的熵值为零。

( )4、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5、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6、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7、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条件下,一切吸热且熵减少的反应,均不能自发发生。

( )8、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D G和D G <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9、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D 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D S <0。

()10、克-克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

()11、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r H不随温度变化,则其r S也不随温度变化,()12、在多相系统中于一定的T,p下物质有从化学势较高的相自发向化学势较低的相转移的趋势。

()13、在10℃,101.325 kPa下过冷的H2O ( l )凝结为冰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故此过程的熵变大于零。

()14、理想气体的熵变公式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15、系统经绝热不可逆循环过程中S= 0,。

()二、选择题1 、对于只做膨胀功的封闭系统的(¶A/¶T)V值是:()(1)大于零 (2) 小于零 (3)等于零 (4)不确定 2、 从热力学四个基本过程可导出VU S ∂⎛⎫⎪∂⎝⎭=( ) (1) (2) (3) (4) T p S pA H U G V S V T ∂∂∂∂⎛⎫⎛⎫⎛⎫⎛⎫⎪ ⎪ ⎪ ⎪∂∂∂∂⎝⎭⎝⎭⎝⎭⎝⎭ 3、1mol 理想气体(1)经定温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2)经定温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3)经绝热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4)经绝热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

(完整word版)热力学练习题2

(完整word版)热力学练习题2

热力学练习题2一 选择题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 C 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A 大于B 等于C 小于2.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 B 有关。

A 制冷剂的性质B 制冷剂的工作温度C 制冷剂的循环速率D 压缩机的功率3.汽液平衡关系li v i f f ˆˆ=的适用的条件 (A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4.汽液平衡关系i l i i v i x y ϕϕˆˆ=的适用的条件 (A )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5.汽液平衡关系i i si i x P Py γ=的适用的条件 (B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6.汽液平衡关系si i i Py P x =的适用的条件 (C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7. 关于化工热力学应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可以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B. 预测反应的速率C. 通过热力学模型,用易测得数据推算难测数据;用少量实验数据推算大量有用数据D. 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8. 超临界流体存在的条件是 AA. 高于T c 和高于p cB. 高于T c 和低于p cC. 低于T c 和高于p cD. 低于T c 和低于p c9. 对应态原理认为,在相同的对比态下,所有物质表现出相同的性质。

即 DA. 若V r ,p r 相同,则ω相同B. 若T r ,Z r 相同,则V r 相同C. 若p r ,ω相同,则V r 相同D. 若T r ,p r 相同,则V r 相同 10. 汽液平衡计算方程式S i i i i py x p γ=适用于 BA. 汽液相均为理想体系B. 汽相为理想体系且液相为非理想体系C. 汽液两相均为非理想体系D. 汽相非理想体系且液相为理想体系11. 以下4个偏导数中,表示偏摩尔性质的是 CA. ()j i i nS ,nV ,n nU n ≠⎡⎤∂⎢⎥∂⎣⎦B. ()j i i nS ,p,n nH n ≠⎡⎤∂⎢⎥∂⎣⎦ C. ()j i T ,p,n nG n ⎡⎤∂⎢⎥∂⎣⎦ D. ()j ii nV ,T ,n nA n ≠⎡⎤∂⎢⎥∂⎣⎦ 12. 绝热可逆膨胀过程线在T-S 图上是 BA. 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B. 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C. 沿等焓线变化的D. 沿等干度线变化的13. 关于理想溶液的各种表达中错误的是 DA. 分子结构相似,大小一样;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混合时没有热量和体积变化B. 在全浓度范围内,每个组分均遵守Lewis-Randall 定则C. ii id i x f f 0ˆ= D. V G H ∆∆∆,,均为零14. 对理想溶液具有负偏差的体系中,各组分活度系数i γ DA. >1B. = 0C. = 1D. < 115. 气体经过稳流绝热过程,对外作功,如忽略动能和位能变化,无摩擦损失,则此过程气体焓值 B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16. 不可逆过程中孤立体系的DA. 总熵是增加的,也是增加的B. 总熵是减少的,也是减少的C. 总熵是减少的,但是增加的D. 总熵是增加的,但是减少的17. 关于做功和加热本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A. 压力相同,过热蒸汽的做功本领比饱和蒸汽大B. 温度相同,高压蒸汽的作功本领比低压蒸汽强C. 温度相同,高压蒸汽的加热能力比低压蒸汽强D. 放出的热相同,高温高压蒸汽的作功本领比低温低压蒸汽的大18. 对同一朗肯循环装置,在绝热条件下如果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压力,而温度等其余条件不变,则其热效率 AA.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下降B. 不变,乏气干度增加C.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增加D. 热效率和干度都不变 19. 关于制冷原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任何气体,经等熵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B. 只有当0J μ>,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才会降低C. 在相同初态下,等熵膨胀温度下降比节流膨胀温度下降的多D. 任何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20. 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解吸器,换热器,吸收器和泵这一系统的作用相当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 CA. 节流阀B. 膨胀机C. 压缩机D. 蒸发器 21. 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D.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22. Pitzer 提出的由偏心因子ω计算第二维里系数的普遍化关系式是 CA. 01B B B ω=⋅B. 01B B B ω=+C.01c c Bp B B RT ω=+ D. 01ccBp B B RT ω=⋅ 23. 下列关于G E 关系式正确的是 CA. ()E i i G RT x ln x =∑B. ()E i i ˆG RT x lna =∑C. ()E i i G RT x ln γ=∑D. ()E i i G R x ln x =∑24. 下列偏摩尔自由焓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DA. i i G μ=B. i i i dG V dp S dT =-C. ()j i i i T ,p,n nG G n ≠⎡⎤∂=⎢⎥∂⎣⎦ D. ()j ii i T ,nV ,n nG G n ≠⎡⎤∂=⎢⎥∂⎣⎦ 25. 体系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经历二个不同过程,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此二过程环境熵变关系为 AA. (ΔS 环)可逆< (ΔS 环)不可逆B. (ΔS 环)可逆 >(ΔS 环)不可逆C. (ΔS 环)可逆 = (ΔS 环)不可逆D. (ΔS 环)可逆= 026. 混合气体的第二维里系数是 CA. T 和p 的函数B. 仅为T 的函数C. T 和组成的函数D. p 和组成的函数27.衡算的依据是 D A. 热力学第一定律 B. 热力学第二定律 C. 热力学第三定律 D.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28. 混合物的逸度与纯组分逸度之间的关系是 CA.i i ˆf x f =∑B. iˆf f =∑ C. i i iˆfln f x ln x =∑ D. 0i ln f x lnf =∑29. 在T-S 图上,绝热可逆过程工质的状态总是沿着下列哪条线进行的 BA. 等焓线B. 等熵线C. 等干度线D. 等压线30. 理想功实现的条件为 BA. 完全不可逆B. 完全可逆C. 部分可逆D. 部分不可逆31. 气体真空节流膨胀产生冷效应时的微分节流系数是 BA. 0J μ=B. 0J μ>C. 0J μ<D. 不确定32. 可逆绝热膨胀过程的特征是 BA. 等焓B. 等熵C. 等温D. 等压33. 熵产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而引起的 CA. 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B. 体系与外界功的交换C. 体系内部的不可逆性D. 体系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二、填空题1. 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

大学化学热力学第六章练习题2

大学化学热力学第六章练习题2

第六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 按照系统命名法K[Co(en) (C2O4)2]的名称为,外界是,中心原子是,配体是配位原子是,配为数是。

2. 按照系统命名法,配位化合物K3[FeF6]的名称为,中心原子是,配体是配位原子是,配为数是,外界离子是,3. 按照系统命名法,配位化合物[Zn(NH3)4]SO4的名称为,中心原子是,配体是配位原子是,配为数是。

4. 按照系统命名法K4[Fe(CN)6]名称为,中心原子是,配体是,配位原子是,中心原子的配为数是。

5. 在配体CO、CN-、C2O42-、SCN-、S2O32-、en、H4Y和H2O中,属于单齿配体的是,属于异性双基配体的是,属于二齿配体的是,属于六齿配体的是。

6. 配体NCS-、ONO-、NC-的名称分别为、、;配体C2O42-、SCN-、en和H4Y中,配位原子分别是、、和。

二、判断题1.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是以配位键结合的。

()2.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就等于与其配位的配体数。

()3.配位单元中配体的数目不一定等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4.异性双基配体中含有两个配位原子,故其为二齿配体。

()5.在[CoCl2(en)2]Cl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4。

()5. EDTA与金属离子通常都能形成6配位的螯合物。

()6.多齿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的螯合环越大,螯合物就越稳定。

()7. K稳越大,形成的配离子就越稳定。

()8.异性双基配体也属于单齿配体。

()9.内界与外界、中心原子与配体间的结合力均为共价键()10.螯合物中螯合环越多,螯合效应就越强。

()三、单选题1. 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时,最常见的配位数是()A. 8B. 6C. 4D. 22. 对于配合物[Cu(NH3)4][PtCl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左边是内界,右边是外界B. 左右两边的都是配离子C. 左边为阴离子,右边为阳离子D. 两种配离子不能构成一个配合物3. 下列配体中属于单齿配体的是()A. enB. ONO-C. C2O42-D. S2O32-4. 按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为()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配位键D. 氢键5. 配合物的外界与内界之间的结合力为()A. 离子键B. 配位键C. 氢键D. 共价键6. 在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等于()A. 配位体的数目B. 配离子的电荷数C. 配位键的数目D. 配合物外界的数目7. 下列配体中属于单齿配体的是()A. EDTAB. enC. S2O32-D. SCN-8. 在0.10mol·L-1的[Ag(NH3)2]Cl溶液中,各种组分浓度大小的关系是()A. c(NH3)>c(Cl-)>c([Ag(NH3)2]+)>c(Ag+)B. c(Cl-)>c([Ag(NH3)2]+)>c(Ag+)>c(NH3)C. c(Cl-)>c([Ag(NH3)2]+)>c(NH3)>c(Ag+)D. c(NH3)>c(Cl-)>c(Ag+)>c([Ag(NH3)2]+)9. 下列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与配体总数不相等的是()A. [CoCl2(en)2]ClB. [Fe(OH)2(H2O)4]C. [Cu(NH3)4]SO4D. [Ni(CO)4]10. 关于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位体中含配位原子的个数,就是中心原子的配位数B.中心原子或配体的电荷越高,配位数越大C.中心原子的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大D.配位体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大11. 下列同一浓度的溶液中,所含粒子数最多的是()A. Fe2[Fe(CN)6]B. Fe[Fe(CN)6]C. (NH4)2Fe(SO4)2D. (NH4)3[Fe(CN)6]12. 配合物[Cu(en)2]SO4的中心原子及其配位数是()A. Cu2+,4B. Cu,4C. Cu2+,2D. Cu,213. EDTA作为多齿配体,其配位原子和最常见的齿数是()A. C和N,6齿B. O和C,4齿C. O和N,6齿D. O和N,8齿14.下列配体中,不属于多齿配体是()A. enB. ONO-C. C2O42-D. H4Y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区别B. 配合物必定是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C. 配合物的内界常比外界更不易解离D. 配位键由配体提供电子对,中心原子接受电子对而形成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必定是由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对形成的B. 配位键的强度低于离子键或共价键C. 只有内界的配合物称为配位分子D. 配合物都有内界和外界17. 在K[CoCl4(NH3)2]中,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A. +2和4B.+2和6C. +3和6D. +3和418. 在配合物K3[FeF6]中,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A. +2和6B.+2和4C. +3和4D. +3和619. 在配合物[Zn(NH3)4]SO4中,配位体和配位数分别是()A. NH3和4B. NH3和6C. SO42-和4D. Zn2+和620.配合物[Cu(NH3)4]SO4的中心原子所带电荷为()A. +1B. +2C. +3D. 021. 配合物K3[Fe(CN)6]的中心原子是()A. K+B. FeC. Fe2+D. Fe3+22. 在K[CoCl4(NH3)2]中,Co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A. +2和4B.+2和6C. +3和4D.+3和622.下列配体中不属于异性双基配体配体的是()A. CN-B. NO2-C. SCN-D. H2O。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作者: ————————————————————————————————日期: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2、组成可变的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dG=-S d T+Vdp+∑=1BBμdnB,既适用于封闭系统也适用于敞开系统。

()3、处在对应状态的两种不同气体,各自对于理想气体行为的偏离程度相同。

( )。

4、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普朗克说法是:纯物质完美晶体在0K 时的熵值为零。

()5、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6、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7、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 )8、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9、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条件下,一切吸热且熵减少的反应,均不能自发发生。

( )10、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 )11、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2、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0。

( )13、克-克方程适用于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

()14、对于一定的始终态,可逆过程的熵变小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 )15、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r H不随温度变化,则其∆r S也不随温度变化, ()16、一定温度下的乙醇水溶液,可应用克—克方程式计算其饱和蒸气压。

( )17、只要始、终状态一定,不管由始态到终态进行的过程是否可逆,熵变就一定。

()18、在多相系统中于一定的T,p下物质有从化学势较高的相自发向化学势较低的相转移的趋势。

( ) 19、在-10℃,101.325kPa下过冷的H2O ( l )凝结为冰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故此过程的熵变大于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练习题2一 选择题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 C 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A 大于B 等于C 小于2.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 B 有关。

A 制冷剂的性质B 制冷剂的工作温度C 制冷剂的循环速率D 压缩机的功率3.汽液平衡关系li v i f f ˆˆ=的适用的条件 (A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4.汽液平衡关系i l i i v i x y ϕϕˆˆ=的适用的条件 (A )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5.汽液平衡关系i i si i x P Py γ=的适用的条件 (B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6.汽液平衡关系si i i Py P x =的适用的条件 (C )A 无限制条件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7. 关于化工热力学应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可以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B. 预测反应的速率C. 通过热力学模型,用易测得数据推算难测数据;用少量实验数据推算大量有用数据D. 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8. 超临界流体存在的条件是 AA. 高于T c 和高于p cB. 高于T c 和低于p cC. 低于T c 和高于p cD. 低于T c 和低于p c9. 对应态原理认为,在相同的对比态下,所有物质表现出相同的性质。

即 DA. 若V r ,p r 相同,则ω相同B. 若T r ,Z r 相同,则V r 相同C. 若p r ,ω相同,则V r 相同D. 若T r ,p r 相同,则V r 相同 10. 汽液平衡计算方程式S i i i i py x p γ=适用于 BA. 汽液相均为理想体系B. 汽相为理想体系且液相为非理想体系C. 汽液两相均为非理想体系D. 汽相非理想体系且液相为理想体系11. 以下4个偏导数中,表示偏摩尔性质的是 CA. ()j i i nS ,nV ,n nU n ≠⎡⎤∂⎢⎥∂⎣⎦B. ()j i i nS ,p,n nH n ≠⎡⎤∂⎢⎥∂⎣⎦ C. ()j i T ,p,n nG n ⎡⎤∂⎢⎥∂⎣⎦ D. ()j ii nV ,T ,n nA n ≠⎡⎤∂⎢⎥∂⎣⎦ 12. 绝热可逆膨胀过程线在T-S 图上是 BA. 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B. 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C. 沿等焓线变化的D. 沿等干度线变化的13. 关于理想溶液的各种表达中错误的是 DA. 分子结构相似,大小一样;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混合时没有热量和体积变化B. 在全浓度范围内,每个组分均遵守Lewis-Randall 定则C. ii id i x f f 0ˆ= D. V G H ∆∆∆,,均为零14. 对理想溶液具有负偏差的体系中,各组分活度系数i γ DA. >1B. = 0C. = 1D. < 115. 气体经过稳流绝热过程,对外作功,如忽略动能和位能变化,无摩擦损失,则此过程气体焓值 B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16. 不可逆过程中孤立体系的DA. 总熵是增加的,也是增加的B. 总熵是减少的,也是减少的C. 总熵是减少的,但是增加的D. 总熵是增加的,但是减少的17. 关于做功和加热本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A. 压力相同,过热蒸汽的做功本领比饱和蒸汽大B. 温度相同,高压蒸汽的作功本领比低压蒸汽强C. 温度相同,高压蒸汽的加热能力比低压蒸汽强D. 放出的热相同,高温高压蒸汽的作功本领比低温低压蒸汽的大18. 对同一朗肯循环装置,在绝热条件下如果提高汽轮机入口蒸汽压力,而温度等其余条件不变,则其热效率 AA.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下降B. 不变,乏气干度增加C. 有所提高,乏气干度增加D. 热效率和干度都不变 19. 关于制冷原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任何气体,经等熵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B. 只有当0J μ>,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才会降低C. 在相同初态下,等熵膨胀温度下降比节流膨胀温度下降的多D. 任何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都会下降20. 吸收式制冷循环中解吸器,换热器,吸收器和泵这一系统的作用相当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 CA. 节流阀B. 膨胀机C. 压缩机D. 蒸发器 21. 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D.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22. Pitzer 提出的由偏心因子ω计算第二维里系数的普遍化关系式是 CA. 01B B B ω=⋅B. 01B B B ω=+C.01c c Bp B B RT ω=+ D. 01ccBp B B RT ω=⋅ 23. 下列关于G E 关系式正确的是 CA. ()E i i G RT x ln x =∑B. ()E i i ˆG RT x lna =∑C. ()E i i G RT x ln γ=∑D. ()E i i G R x ln x =∑24. 下列偏摩尔自由焓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DA. i i G μ=B. i i i dG V dp S dT =-C. ()j i i i T ,p,n nG G n ≠⎡⎤∂=⎢⎥∂⎣⎦ D. ()j ii i T ,nV ,n nG G n ≠⎡⎤∂=⎢⎥∂⎣⎦ 25. 体系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经历二个不同过程,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此二过程环境熵变关系为 AA. (ΔS 环)可逆< (ΔS 环)不可逆B. (ΔS 环)可逆 >(ΔS 环)不可逆C. (ΔS 环)可逆 = (ΔS 环)不可逆D. (ΔS 环)可逆= 026. 混合气体的第二维里系数是 CA. T 和p 的函数B. 仅为T 的函数C. T 和组成的函数D. p 和组成的函数27.衡算的依据是 D A. 热力学第一定律 B. 热力学第二定律 C. 热力学第三定律 D.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28. 混合物的逸度与纯组分逸度之间的关系是 CA.i i ˆf x f =∑B. iˆf f =∑ C. i i iˆfln f x ln x =∑ D. 0i ln f x lnf =∑29. 在T-S 图上,绝热可逆过程工质的状态总是沿着下列哪条线进行的 BA. 等焓线B. 等熵线C. 等干度线D. 等压线30. 理想功实现的条件为 BA. 完全不可逆B. 完全可逆C. 部分可逆D. 部分不可逆31. 气体真空节流膨胀产生冷效应时的微分节流系数是 BA. 0J μ=B. 0J μ>C. 0J μ<D. 不确定32. 可逆绝热膨胀过程的特征是 BA. 等焓B. 等熵C. 等温D. 等压33. 熵产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而引起的 CA. 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B. 体系与外界功的交换C. 体系内部的不可逆性D. 体系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二、填空题1. 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

2. 单相区的纯物质和定组成混合物的自由度数目分别是 2 和 2 。

3. 纯物质的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的斜率和曲率均为零,数学上可以表示为()()点在C V P T=∂∂和()()点在C V P T22=∂∂。

4. 对于纯物质,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相同的(相同/不同);一定温度下的泡点与露点,在P -T 图上是重叠的(重叠/分开),而在P-V 图上是分开的(重叠/分开),泡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液相线,露点的轨迹称为饱和汽相线,饱和汽、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汽液共存区。

纯物质汽液平衡时,压力称为蒸汽压,温度称为沸点。

5. 简述对应态原理在对比状态下,物质的对比性质表现出较简单的关系。

6. 偏心因子的定义是7.0lg 1=--=r T sr P ω,其含义是[]7.0)(lg )(lg =-=r T s r s r P P 该流体简单流体ω。

7. 正丁烷的偏心因子=0.193,临界压力P c =3.797MPa 则在T r =0.7时的蒸汽压为2435.0101==--ωc s P P MPa 。

8. 二元混合物的焓的表达式为212211x x H x H x H α++=,则21222211;x H H x H H αα+=+=(由偏摩尔性质的定义求得)9. 某二元混合物的中组分的偏摩尔焓可表示为 2122222111x b a H x b a H +=+=和,则b 1 与 b 2的关系是21b b =。

10. 等温、等压下的二元液体混合物的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11ln γd x 0ln 22=γd x 。

三 计算题1. 设有一含20%(摩尔分数)A ,35%B 和45%C 的三元气体混合物。

已知在体系压力6079.5kPa 及348.2K 下混合物中组分A ,B 和C 的逸度系数分别为0.7,0.6和0.9,试计算该混合物的逸度。

解:由混合物逸度系数与组分分逸度系数的关系知ˆln ln m i iiy φφ=∑故 112233ˆˆˆln ln ln ln m y y y φφφφ=++0.2ln0.70.35ln0.60.45ln0.90.2975=++=- 0.7427m φ=36079.5100.7427m m f p φ==⨯⨯=4515.2(kPa )2. 已知40℃和7.09MPa 下,二元混合物的1235.096.1ln x f -=(f :MPa),求(a )2.01=x 时的21ˆ,ˆf f ;(b )21,f f解:(a )()725.1235.096.1)235.096.1(ln ˆln 11,,1112=-=-=⎥⎦⎤⎢⎣⎡∂∂=⎪⎪⎭⎫ ⎝⎛dn n n d n f n x f n P TMPa x e f 12.1ˆ1725.11==同样得MPa x e f 68.5ˆ296.12==(b)725.1235.096.1ln ln 0,1121=-====x x ff ,所以725.11e f =同样得 96.1ln 2=f ,所以96.12e f =3. 已知苯(1)-环己烷(2)液体混合物在303K 和101.3kPa 下的摩尔体积是21164.28.164.109x x V --=(cm 3 mol -1),试求此条件下的(a )21,V V 。

解:(a )()()2111211,,1164.228.56.9264.28.164.1092x x dn nn n n d n nV V n P T --=--=⎥⎦⎤⎢⎣⎡∂∂=()()212211,,2264.24.10964.28.164.1091x dn n n n n d n nV V n P T +=--=⎥⎦⎤⎢⎣⎡∂∂=4. 设已知乙醇(1)-甲苯(2)二元体系在某一气液平衡状态下的实测数据为t=45℃,p=24.4kPa ,x 1=0.300,y 1=0.634,并已知组分1和组分2在45℃下的饱和蒸汽压为123.06sat p kPa =,210.05sat p k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