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测定固体和液体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2.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查密度表,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2.通过动手实验来掌握测密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爱护学习环境的教育,保证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2.介绍科学史实,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具教具准备

量筒、小石块、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清水、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复习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用中文表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识到,只要知道了某一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二)新课教学

1.测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金属块密度,填入表格。

学生表格设计

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正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可以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一步)

(1)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4)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5)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

学生表格设计:

教师询问同学是否还有问题,然后宣布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仪器整理好,并按原来位置放好,然后讨论课后“想想议议”.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五、实验总结

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自己找出失误及总结失误的原因,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本学科的知识,还要广泛猎取各科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说我们也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不然就会被淘汰。在教学中应关注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物理的神奇,了解物理是如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了解物理是如何解释自然现象的,这不仅培养学生将物理与生活生产联系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