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1月 Vol. 32 No. 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0
────────── 收稿日期:2009-09-28
作者简介:邱崇丙(1932-),男,江苏淮安人,国家图书馆文献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 -1-
✧语言学研究✧
《易经》学案
邱崇丙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摘 要:河图洛书是中国传说中的产物,而甲骨卜辞和《易经》则是中国远古时代占卜的记录。由于《易经》的影响,中国的巫术、图谶等流传不绝,这种偶然性的推测却以为是必然性的认识,自然是不合逻辑的,致使杨振宁得出中国从《易经》以来就没有推演法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这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易经;逻辑;偶然性;必然性;杨振宁 中图分类号: I 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6-0001-04
Information on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QIU Chong-bing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Map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Book of the Luo River is the product of Chinese legend. The oracle inscription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are the records of augury in ancient time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Book of Changes , Chinese sorcery and book of prophecy were widely spread. The contingency of speculation lies in the thinking of inevitability. Nature is illogical which made Chenning Yang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a has had no deduction since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he further points out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y in China there was no modern science.
Key words: The Book of Changes ; logic; contingency; inevitability; Yang Zhenning
一、河图洛书
我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最早出现的是神话传说,在民间口头上流传。自然界超人力的变化,人们都以为是神灵在起作用,于是山有山神,水有水怪,风火雷电都是精灵的化身,想象出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河图洛书”的故事,《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据说是黄河里跃出一匹龙马,背上有图纹;洛书,据说是洛河中出现一只神龟,背上有图形。但这河图洛书并无原版,名为图、书,实际上既不是文字,也不是数字,而是点线的符号,排列成图形,并且是出于后人的推想。“圣人则之”,应该是圣人从马背上毛的排列顺序(线条)、龟壳上的纹路(块状)得到启发,而画成的图形。人们不明白圣人这种创作灵感的来源,而托之于龙马神龟。
《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
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即伏羲氏,“鸟兽之文”与“河图洛书”的故事性质上是相同的。
马叙伦先生曾列举大量例证,分析汉字的发展曾经过“图语”的阶段,即一个字(图),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他认为后来的指事字会意字,就是这种字(图)的简化。也就是说,从语言的形成到文字的创造之间,有一个过渡形态,那就是图画符号。这个过渡期应该在殷商甲骨文之前。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这是说河图跟八卦、伏羲氏有关。《汉书·五行志》:“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这是说洛书跟夏禹有关。
根据这个传说推论,有语言和图画符号的阶段应该是从伏羲氏到夏禹的时代,也就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河、洛地区,则是中原精神文化的重要根据地。这样,从三皇五帝时
第32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1月
-2-
期的图画符号,过渡到殷商的甲骨文,也就顺理成章。
八卦附上文字,成为《易经》,较甲骨卜辞的表达更为明显些,则应该是周以后的事。通常认为是出于周文王,作为周人的代表者,也是可信的。
殷人喜欢占卜,有了甲骨卜辞。周人把占卜变为占筮(卜筮、筮蓍),又与八卦相结合,于是有了《易经》。因此可以说,《易经》是在“河图洛书”和甲骨卜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两者的结合。此后文字逐渐完善,有了史官和历史纪录,于是有了《尚书》,有了《国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人著作。从神话传说(语言)开始,到河图洛书(图形符号),再到甲骨卜辞(文字),再到八卦易经(图形符号分类与文字的结合),发展到诸子百家(文章著作)。经过长期酝酿,中国古人思维发展终于开花结果,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是中华精神文化的源头。
二、卜辞和易经
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期,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发现了一些龟甲牛骨,村民称为龙骨,作为药材卖给了药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病中服药,发现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有钟鼎文的学识,便断定是一种古文字。经过追寻,知道龙骨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村,而这里正是古代商朝的京都。此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又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得到有字的甲骨十余万片。经过整理,字种约有四千多个,已经释读的有一千多个。
商王朝遇到国家大事,必须占卜,以预知吉凶。在龟甲或兽骨上钻孔烧灼,根据裂纹(兆)做出判断。并用文字刻在甲骨上,此即所谓“甲骨卜辞”。这些甲骨卜辞,实际上就是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的国家档案,内容涉及畜牧、农事、狩猎、灾祸、疾病、祭祀、征伐诸多方面。
占卜,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迷信,但就殷人当时的处境来说,实在是思维的一大探索,因为他们想要预知未来。也就是说,动机是好的,他们在动脑子,但没找到正确的方法,而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古人有崇拜动物的心理,如龙凤麒麟乌龟,都是崇拜的对象,或者以之为图腾。龟的寿命长,俗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古人认为它有灵性,称之为神龟。而龟甲又是钙质材料,不易腐烂,因而就用它来占卜,相信它能够给人以启示。因此,占卜是预知和迷信的混合体,从思维发展的方向上看,它是探索,是前进,从方法和性质上看,是落后,是迷信。
卜辞是孤立的记录,卜一次记一次,也就是说,殷人还没有想到要整理卜辞,政权就被周人所取代。周人在殷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把占卜变为占筮(卜筮、筮蓍),把占筮记录作了整理分类,附在八卦后面,八卦再演为六十四卦,于是成了《易经》。八卦,实际上就是周人引进了河图洛书符号图形分类排列的方式,把占筮记录作了系统分类。
甲骨卜辞,记录了殷商社会的一些情况,有史料价值,它的预知纯粹是偶然性的猜测,大约没有人认为它里面有逻辑智慧。《易经》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也有史料价值,而它的预知则继承了卜辞偶然性的猜测,并加以发展。《易经》的制作者们,认为一次占筮记录灵验,就可以适用于普遍情况,《左传》里就有这些占筮的记录。周人的占筮,想找到规律程式,能够普遍应用,思维的探索比殷人的占卜又进了一步,但本质上仍然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它的纪录比甲骨卜辞多了分类,多了些生活常识,仍然谈不上有逻辑智慧。
《易经》和《易传》(又称《十翼》)是有区别的,要分开来看。《易传》是在百家争鸣以后,人们对《易经》的一种解释。有的牵强附会,有的将常识抽象化(上纲上线),有的借题发挥,于是《易传》里的的确确有了思想,其中还包含朴素的辩证观念。但是,研究者常常把《易经》和《易传》混为一谈,使之失去了本来面目,把巫术变成了哲学。
对于《易经》的研究,历史上有不少学者付出了大量精力,研究结果却是越来越神秘,越来越说不清。仅《四库全书》就著录书目158种(1 737卷),附录《易纬》8种(12卷)。要研究下去,没完没了。在现代的《易经》热中,有人是在作学术研究,另有些人恐怕是借用《易经》进行商业炒作。风水、占卜、算命、天人感应等巫术,似乎又沉渣泛起,并被罩上一层科学的外衣。有人论证《易经》是超前的科学著作,里面蕴涵着量子力学、相对论、计算机理论、遗传密码等许多重大科学原理,说得天花乱坠,使得部分青年信以为真。果真如此,中国的科技力量早就该强大无比了。
《易经》和甲骨卜辞没有本质的区别,现代人要到《易经》里去找智慧,不如说是用我们自己的智慧,去发现《易经》中与中国古代历史有关的知识。
三、易经的定性
现代有两位国学大师,对于《易经》的研究还它以本来面目,能够让我们有一副清醒的头脑。这就是郭沫若先生、高亨先生。
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易经》是古代卜筮的底本,就跟我们现代的各种神祠佛寺的灵签符咒一样。(引者按:请注意这句话)它的作者不必是一人,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代。全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合乾卦的用九,坤卦的用六,一共有四百五十项文句。这些文句除强半是极抽象、极简单的观念文字之外,大抵是一些现实社会的生活。这些生活在当时一定是现存着的。所以如果把这些表示现实生活的文句分门别类地划分出它们的主从出来,我们可以得到当时的一个社会生活的现状和一切精神生产的模型。让《易经》自己来讲《易经》,揭去后人所加上的一切神秘的衣裳,我们可以看出那是怎样的一个原始人在作裸体跳舞。”
郭先生并举出《易经》中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文字,有渔猎类,畜牧类,商旅类,耕种类,工艺类等。另有一些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