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五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1)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恐怖统治。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掀起犹太人的狂潮。

(2)1936年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

但此后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3)意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史称“慕尼黑会议”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让给德国。

影响:该协定是英国绥靖政策的产物。

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英法等西方大国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达到求得自己一时太平的外交政策。

实质:纵容法西斯,达到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的目的。

2、大战的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3、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制造了珍珠港事件。

美国对日宣战。

二战达到规模。

第七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作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2、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

会议决定要彻底打败德国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决定对日作战。

3、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作用: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探索。

2、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僵化,严重弊端)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对欧亚非的安排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英、法、美主宰,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

相关链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开始。

2、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日美两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内容: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列强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是资本主义世界短期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

四、经济大危机1、经济危机(1929—1933)从美国纽约开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劳动人民深受其害。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2.罗斯福新政(美国)①、1933年,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梳理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先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总体效果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苏联解体
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八一九事件”加快苏联分裂,叶利钦控制全局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续表)
项目
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其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面临幕府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①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行发展,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照。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被认为是暂时“休战”,这是由帝国主义掠夺本性决定的,而推动“休战”结束的是经济大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经济政策
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启示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正义力量加强联合,必定战胜邪恶势力;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要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成果用于战争会增加战争的残酷性,用于和平发展则能造福人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世界现代史第⼀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危机(=⼤萧条) 政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希特勒组织了纳粹党。

(2)法西斯专政建⽴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我的奋⽃》)(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希特勒集总理和总统⼤权于⼀⾝,出任国家元⾸。

(4)内外政策:①建⽴法西斯恐怖专政:A、1933年制造国会纵⽕案,逮捕共产党和进步⼈⼠;B、解散⼀切⼯会,取缔其他⼀切政党,镇压反法西斯战⼠;C、焚毁⼤量进步书籍,残酷迫害犹太⼈(⽔晶之夜);②⼤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普遍义务兵役制。

2、意⼤利法西斯专政的强化(1)背景:⼀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农运动⾼涨(2)标志:墨索⾥尼组织了法西斯党,1922年进军罗马,建⽴了法西斯政权。

(3)强化:1929—1933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意⼤利,为转移国内⼈民的注意⼒,墨索⾥尼加紧武⼒扩张。

3、⽇本军部法西斯化(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本阶级⽭盾异常尖锐(2)过程:①1931年9⽉18⽇⽇本发动九⼀⼋事变,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1937年7⽉7⽇发动卢沟桥事变,全⾯侵华。

4、法西斯国家结盟:(1)1936年三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柏林---罗马---东京轴⼼,⼜称轴⼼国集团,(2)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3)影响:轴⼼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和平⾯临严重威胁。

第三单元第⼆次世界⼤战第6课第⼆次世界⼤战的爆发1、慕尼⿊阴谋:1938年9⽉,德、意、英、法四国⾸脑希特勒、墨索⾥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签订协定。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3、后果:使德国野⼼进⼀步膨胀,不但吞并苏台德,不久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把⽭头指向波兰。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每课知识梳理简表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每课知识梳理简表
3战争引发革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启示
战争就是灾难、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和平,谴责战争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
十月革命
武装起义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时间:1917年11月7日
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
结果:取得了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作用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性质)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影响
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维护了世界和平
2、隐藏着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手段,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每课知识梳理简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德、奥、意(1882)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
直接原因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被称之为欧洲火药桶)
经过
开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评价
作用和影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局限性: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绥靖政策
目的:牺牲弱小国家利益、避战求和、祸水东引表现:慕尼黑阴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篇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世界历史第⼆册第1课、俄国⼗⽉⾰命[知识要点]⼀、新时代的曙光1.“⼆⽉⾰命”爆发背景:第⼀次世界⼤战给俄国⼈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时间:1917年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建⽴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府并存。

2.“⼗⽉⾰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爆发:1917年11⽉6⽇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7⽇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8⽇凌晨,攻占冬宫特征:中⼼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世界上第⼀个⼯⼈⼠兵苏维埃(⼈民委员会)3.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命措施(1)政治上,建⽴新型的⽆产阶级专政。

(2)经济上,将银⾏、铁路、⼤量⼯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3)外交上、同德、奥匈议和,退出第⼀次世界⼤战。

4.三年卫国战争,巩固⽆产阶级政权1918——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涉和国内的反⾰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个⽆产阶级政权。

在此期间,苏联⼀⽅⾯实⾏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加强红军的建设,这两项措施对于苏联取得胜利具有决定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中的粮⾷和其他农产品,对中⼩企业实⾏国有化,取消⾃由贸易。

5.⼗⽉⾰命的历史意义(1)俄国⼗⽉社会主义⾰命是⼈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了。

(2)⼗⽉⾰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

[难点解析] 中国⾰命与俄国⾰命对照1.⼆⽉⾰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命)2.⼗⽉⾰命领导者是(列宁),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是(⽆产阶级⾰命)3.⼗⽉⾰命的特点是(中⼼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4.⼈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是(⼗⽉⾰命)。

人教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点表格归纳

人教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点表格归纳

人教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知识点表格归纳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二、印度民族大起义联系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比较它们的异同?相同点:都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都显示了人民勇于抗争的反抗精神;都以失败告终,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等。

不同点: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第3课美国内战一、美国领土的扩张二、美国内战二、明治维新三、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五、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科学家二、文学巨匠三、音乐美术大师四、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前提,也是根本原因。

②人们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敢于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③科学家的实践和探究,在推动科技进步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二、十月革命三、根据俄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分析,“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指哪次革命?性质分别是什么?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本文档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新人教版)的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1. 两个重要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2. 革命的导火线- 列强侵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也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之一。

列强侵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也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之一。

3. 改革的迫切要求- 近代科技和思想变革:近代科技的发展和思想变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影响,推动了社会改革的迫切要求。

近代科技和思想变革:近代科技的发展和思想变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影响,推动了社会改革的迫切要求。

4. 革命的道路选择-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表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表现。

5. 革命的历史地位- 开创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创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This document is a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in Unit 1 of Grade 9 History textbook (New Edition). Her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content:1. Two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Xinhai Revolution: Xinhai Revolution was a significant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t overthrew the feudal monarchy and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democratic republic.Xinhai Revolution: Xinhai Revolution was a significant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esehistory. It overthrew the feudal monarchy and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democratic republic.- May Fourth Movement: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a patriot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 progress.May Fourth Movement: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a patriot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 progress.2. The spark for revolution- Invasion by foreign powers: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China suffered aggression and oppression from foreign powers, which also served as one of the sparks for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Invasion by foreign powers: In the late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China suffered aggression and oppression from foreign powers, which also served as one of the sparks for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3. Urgent demands for reform- 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had a new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leading to the urgent demands for social reform.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ideological change had a new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leading to the urgent demands for social reform.4. Path choices for revolution-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Both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wer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Both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wer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5.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revolution- Establishi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Chinese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Establishi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May Fourth Movemen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had profound influences on Chinese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The above is a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in Unit 1 of Grade 9 History textbook. We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students' learni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
“斯大林模式”
形成时间
1936年
形成标志
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作用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影响
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同时,又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的爆发
与扩大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交战双方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与反法西斯联盟(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
规模扩大
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
世界经济
全球化
原因
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
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
●历史渊源较深,当地有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和领土争端等;
●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中东问题
的关键
巴以冲突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杜鲁门主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

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2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四、二战的胜利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受敌。

2.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标志二战在欧洲结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

4.胜利的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

5.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亲爱的同学们:九年级下册的历史学习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这份思维导图将九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帮助大家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一、世界近代史1. 工业革命起源: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等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 殖民扩张与殖民主义主要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等主要地区:美洲、非洲、亚洲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 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国家:英国、法国、美国等主要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影响: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社会进步二、世界现代史1.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德国法西斯扩张、意大利法西斯扩张、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等主要战役: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影响: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世界和平与稳定2. 冷战与美苏争霸起因:二战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矛盾主要事件: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等影响:影响了世界格局,推动了科技发展,但也带来了核战争的威胁3.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主要事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影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三、世界当代史1. 经济全球化特点: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全球化影响: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等挑战2. 和平与发展主要问题:战争与冲突、贫困与饥饿、环境污染等解决途径: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3. 中国的崛起主要成就: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等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希望这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例如,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19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兴起,领导人有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他们分别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以及阿根廷、智利、秘鲁。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俄国的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在18世纪初进行,他自称“沙皇”,目的是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改革包括兴办手工工场,发展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以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然而,这次改革的局限性在于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到了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这是因为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包括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其背景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希特勒组织了纳粹党并建立了法西斯恐怖专政。

此外,还有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如1936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这是一个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些知识点只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的一部分,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类的形成⼀、⼈类的出现1、现代⼈类从⾮洲南⽅古猿进化⽽来(属“正在形成中的⼈”)。

2、会不会制造⼯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是⼈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步。

4、“完全形成的⼈”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能⼈”;②晚期猿⼈:中国元谋⼈和北京⼈、(印度⽖哇⼈);③早期智⼈:中国丁村⼈、(德国尼安德特⼈);④晚期智⼈:中国⼭顶洞⼈、(法国克罗马农⼈)。

5、晚期智⼈出现的同时,现代⼈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种(即黄种、⽩种、⿊种⼈)出现的原因:⼈种的差异,是不同⾃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族社会1、⽒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族?⽗系⽒族母系⽒族:妇⼥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系⽒族:随着社会⽣产⼒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逐渐取代妇⼥成为主要劳动⼒,开始⽀配社会,⽗系⽒族逐渐取代母系⽒族。

2、国家的产⽣:⽗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

第2课⼤河流域——⼈类⽂明的摇篮⼀、⾦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个奴⾪制⼩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的古代埃及国家建⽴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字塔(古代埃及法⽼的陵墓)⾦字塔是埃及国王权⼒的象征。

⼆、新⽉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在两河流域南部建⽴起很多奴⾪制⼩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伦王国国王汉谟拉⽐统⼀了两河流域,建⽴了中央集权的奴⾪制国家。

3、汉谟拉⽐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步⽐较完备的成⽂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些⼩国。

后来,雅利安⼈⼊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起奴⾪制国家。

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大全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大全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全新人教版单元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东方红高级职业中学- 和中的成立-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单元二: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两个文明一体化”战略- 亚欧大陆桥- 奥运会的举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元三:世纪之交的世界- 九一一事件- 反恐战争- 东南亚海啸- 全球气候变暖- 经济全球化- 印度的快速崛起-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一带一路倡议单元四: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的基本内容-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现象- 世界主要的地理区划- 世界知名的地理景观单元五:中非关系- 中非友好合作的历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人文交流- 中国援助非洲的主要形式- 坦桑尼亚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单元六:东亚文明史- 东亚文明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东亚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单元七:共和国时期的外交与民族团结-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外交斗争与中国的独立自主- 民族团结与中国的统一大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成立- 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 中国的和平外交和生存环境-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单元八: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项目- 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宣言- 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成绩单元九:生活与工作- 生活与行为规范- 健康与安全知识- 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现代职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十:漫画与动画- 漫画的起源和发展- 动画的起源和发展- 漫画与动画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漫画与动画的发展现状单元十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和保护-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单元十二:中国历史上的哥伦布- 中国航海史概述-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组成和七次航行- 郑和下西洋对世界的影响单元十三:世界的珍宝-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世界各大洲的历史文化- 世界各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 世界各大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单元十四:地球村与一家亲- 地球村的概念和内涵- 世界各国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世界大家庭的和平共处单元十五:自然与人类共生-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共生单元十六:阅读与写作技巧-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途径单元十七:电脑与互联网- 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 互联网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单元十八:中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中华民俗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中华民俗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中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单元十九:舞台与表演艺术- 舞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戏剧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戏曲艺术与舞台表演艺术- 舞台表演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单元二十:科技与未来生活-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 科技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未来的科技与生活的发展趋势单元二十一:食品与健康- 饮食健康的基本要求和流行病学- 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饮食与健康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建立良好的饮食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单元二十二:人类的奋斗与成功- 人类追求幸福和成功的原因- 社会进步与个人成就的关系- 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奋斗和成功事例- 奋斗和成功的内涵和价值单元二十三:诚信与道德- 诚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诚信与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诚信和道德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单元二十四:绿色生活与低碳发展- 绿色生活的基本理念和实践- 低碳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低碳生活的方法和效益-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时代。

人教版2024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4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4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总结引言九年级历史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

本册书涵盖了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本文将对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1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定居,形成了最初的村落和部落。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使得人类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从而支持更大的人口和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人类的演变:了解人类从猿人到智人的演变过程,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组织。

文明的起源:认识到文明的起源与农业、定居生活的关系,探讨早期文明的特征。

1.2 古代四大文明古代四大文明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两河流域,发展出早期的城市国家,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法律体系。

古埃及文明:依赖尼罗河的灌溉农业,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创造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中心,拥有先进的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发展出文字和青铜器。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2.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夏、商、周。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了部落联盟,形成了早期的王权。

商朝:以青铜器文化和甲骨文著称,商朝的政治制度较为成熟,宗教信仰也相对复杂。

周朝:周朝的封建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礼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社会动荡,思想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中的弊端;经济危机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改革社会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主要表现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
70年代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经济缓慢回升,但仍受到制约。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
世界经济
全球化
原因
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
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
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列宁)
时间
1921年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重大成就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电影
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之都,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代表着世界电影发展的最高水平。
第三次
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主要发明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航天飞机等
进入时代
信息时代
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科技进步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动荡的
中东地区
中东战争
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
矛盾根源
●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是交通要道,其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重要;
●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大国争霸干涉加剧了矛盾;
作用
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内容
结果
赫鲁晓夫
改革
经济(主要针对经济管理体制)
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戈尔巴乔夫
改革
先以经济改革作为重点,
雅尔塔会议
1945年
2月
苏联的
雅尔塔
罗斯福(美)
丘吉尔(英)
斯大林(苏)
打败德国之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取代国联,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单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美国
经济的发展
时期
战后的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危机和经济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
发展原因
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斯大林模式”
形成时间
1936年
形成标志
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作用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实力
科索沃战争
事件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影响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影响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
形成
冷战局面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
●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
趋势
表现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美国 ,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后又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方面没有成效,而政治方面,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苏联解体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保护环境资源;重视科技教育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现代音乐
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它起源于非洲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很快风靡全球,不仅影响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影响
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同时,又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的爆发
与扩大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交战双方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与反法西斯联盟(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
规模扩大
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
●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
●历史渊源较深,当地有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和领土争端等;
●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中东问题
的关键
巴以冲突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
提出者
美国总统杜鲁门
内容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


召开时间
1919年1月
操纵者
美、英、法
《凡尔赛和约》
内容
领土
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
措施
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大危机
时间
1929年—1933年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都是国家干预,但具体措施不一样:美国采用新政和改革的方法;德国采取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的方法。)
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慕尼黑阴谋
内容
1938年9月,英法等国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时间
地点
参加国家
内容
意义
华盛顿会议
1942年
1月
美国的
华盛顿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