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f380a8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b.png)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5页
三、静脉输液基本要求
环境
洁净
人员
注册护士、医生,静脉治疗必备专 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资质
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评 合格,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教育 有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
关知识教育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6页
四、操作程序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六步洗手法洗手、戴 口罩。
第2页
目录
• 一、规范静脉输液目标 • 二、静脉输液定义 • 三、静脉输液基本要求 • 四、操作程序 • 五、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3页
一、规范静脉输液治疗目标
• 为了提升静脉输液治疗护
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
作技术,实施成功穿刺,
减轻病人痛苦,降低静脉
输液并发症,走向专业化
,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科学
。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4页
二、定义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品(包含血液制品)以及血液,经过
静脉注入血液循坏治疗方法,包含静脉注射、静脉 输液和静脉输血;常有工具包含:注射器、输液 (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 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 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带、小枕、棉签、爱尔碘、胶布、弯盘、执行
单、输液架或吊
Hale Waihona Puke 轨、速干手消毒液、手表、车下
小桶2个(内套
黄、黑塑料袋各
一个)、锐器盒
一个、剪刀一把。
静脉输液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8页
四、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5642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d.png)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通路给患者补充营养、补液、注射药物等的常见临床操作。
正确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下是规范静脉输液操作的详细流程:1.确认医嘱:在开始静脉输液之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医嘱单,确保输液项目、剂量、频次等信息准确无误。
2.检查输液液体:打开输液袋或瓶时,要检查液体是否清亮透明,没有漏液、渗漏或污染等现象。
3.检查输液器具:检查输液器具,包括输液针头、输液管、滴漏针、输液器等是否完好无损,无脏污或锈迹,无过期。
4.选择静脉通道:通过检查患者手臂、手背、前臂、掌侧腕等部位,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对于患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等病史的患者,需特别谨慎选择静脉通道,避免损伤。
5.消毒操作:准备注射用酒精棉球、手套等消毒材料,严格按照规范的消毒操作进行消毒。
6.固定输液针头:选择适当大小的输液针头,用正确的角度插入静脉,轻轻将针头推进静脉内,同时固定输液针头,避免移位和脱落。
7.开始输液:将输液管与针头连接起来,并将输液器放置在合适的高度,确保滴入速度适中。
同时,观察输液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
8.密切观察:观察静脉输液的情况,注意液体是否顺畅,输液器是否有滴漏,输液速度是否调整合适。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寒战、出汗、恶心、头晕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9.药物注射:若需要进行药物注射,注射前需先注射一些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慢慢注射药物。
注射后,要及时加注生理盐水或者进行冲洗,确保药物充分进入患者体内。
10.结束输液:当输液完成后,先关闭滴液管,然后将输液针头从患者静脉中取出。
在取出针头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迅速而轻柔,以减少疼痛和出血的发生。
同时要及时进行止血,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
11.整理器材:将已完成的输液器具集中放在污物容器内,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12.护理记录:输液完成后,要及时记录输液的时间、量、药物名称、反应及处理等信息,以备日后查阅和参考。
卫生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卫生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04fa9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9.png)
卫生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篇一:静脉输液操作规范静脉输液操作规范(一)目的1.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1)治疗盘内盛:一次性输液器、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2.5%碘酊,75%酒精)输液溶液,无菌棉签,止血钳,调节夹、网套、胶布、弯盘、止血带、输液下卡、污物缸、剪刀或其它。
(2)输液架,根据需要务夹板及绷带。
(3)查对输液卡及药物,检查好药品质量及配伍禁忌。
(4)口述目的。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 -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
2.治疗室操作:(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加入,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
3.病床旁操作:(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直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
(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3)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4)胶布固定: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500d0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5.png)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静脉输液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和不良影响。
为此,严格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1. 前期准备(1)核对医嘱,确认所需使用的药品、剂量、速度、时间等信息。
(2)检查各项设备的准备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如输液袋、输液管、静脉针、酒精棉球、止血带、手套、面罩等。
(3)向患者解释静脉输液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获得其同意,对需要监护的患者应对其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记录。
2. 皮肤消毒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注意避免污染,消毒范围应该大于针穿刺部位。
3. 确定针穿刺点选择有丰富血管的部位,如手背、前臂内侧、肘窝静脉,保证首选穿刺成功率,并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及长期的部位瘢痕。
4. 作用将针头插入皮肤采用“割切法”穿刺时,先要轻轻将皮肤拉紧,再用另一手握住针管,先将针头插入皮肤,确定进入的位置良好后再将针头迅速穿过静脉并将管道插入。
5. 确定置管深度和固定置管深度大致与针长似,固定方法有多种,如用透明绷带固定位置,用针刺固定,用贴纸固定等,要求固定牢靠,输液流畅。
6. 滴速调节药品进入患者体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控制滴速来实现。
一般的,成人每小时滴液滴数为15-20滴,可根据药物性质、患者情况做适当调整。
注意药品速度调整时不要太快或太慢。
7. 观察患者病情及反应监测患者输液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水肿、呼吸道情况、肌肉、体温等,密切观察过程中的感觉与反应,并及时记录和反馈,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8. 输液结束及取下针管输液结束后应注意慢慢取下针管,避免刺痛患者的皮肤并防止局部血肿。
同时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理工作。
总之,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可使操作更加科学,减少不必要的疼痛,预防并发症产生,并提高护理质量及效果。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db4985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f.png)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建立完善的差错事故报告和处 理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定期培训提高护士技能水平
01 定期组织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 训
02
加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 备独立操作能力
03
鼓励护士参加专业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了 解最新进展和趋势
04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持 续改进护理质量
压迫止血技巧和时间掌握
压迫止血技巧
拔针后,应迅速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压 迫穿刺点,避免局部血肿和淤血。压 迫时应保持一定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以确保有效止血。
时间掌握
一般情况下,压迫止血的时间应持续 2-3分钟。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 应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以防止出血。
局部消毒和敷料更换频率建议
局部消毒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静脉输液治疗起源于17世纪,当时主要是用于输血和补充体液。
发展阶段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静脉输液治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输液器材、药液 种类和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现代化阶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静脉输液治疗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化和个 体化,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 的关注和重视,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06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和无菌手套 使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器和注射器,避免交叉感染
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确保无菌操作区域 定期更换穿刺部位敷料,保持穿刺点无菌状态
防止误操作和差错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 、剂量、时间等信息准确无误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abbc5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2.png)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静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用于向患者体内输注药物、液体或营养物质。
正确的静脉治疗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规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的操作,以确保护理人员遵循正确的步骤和操作规程,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2. 操作准备在进行静脉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进行相应的操作准备,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具体操作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患者准备•患者身份核对:确认患者的身份,避免输液错误。
•患者沟通: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询问是否有过敏史和其他不适,以便及时处理。
•患者定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的部位,例如手臂、手腕或髋部等。
2.2 设备准备•静脉输液所需设备准备:包括静脉输液器、输液管、穿刺针、卫生巾、手套、消毒液等。
•药物准备:准备所需静脉注射药物,并按照药物规范进行配制和核对。
2.3 护理人员准备•护理手消毒:护理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穿戴手套: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佩戴干净且符合规范的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熟悉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熟悉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并了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操作步骤在完成操作准备后,护理人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静脉治疗的操作:3.1 穿刺部位消毒•消毒准备:取适量消毒液倒入无菌容器中,并准备好棉球或消毒纱布等。
•穿刺部位清洁:先用清洁水清洁穿刺部位,然后擦拭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作圆周运动反复擦拭,保持穿刺点周边的皮肤无菌。
3.2 穿刺操作•针头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并检查针头是否完好。
•穿刺技巧:用一手拉紧患者的皮肤,在穿刺部位上方找到适当的穿刺点,用穿刺手的拇指和食指拉紧患者的皮肤,然后将针头插入静脉,注意角度和力度的掌握。
•血液回流确认:插入针头后,要通过看到返回的鲜红色血液来确认针头已经进入静脉,如未见血液回流,应及时调整针头角度。
3.3 穿刺后处理•确认锁定:进针后将穿刺针固定在皮肤上,在细滴输液时加上翻盖装置,避免脱针。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2023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2023](https://img.taocdn.com/s3/m/b3bede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b.png)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2023
1. 引言
为了规范静脉输液操作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操作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范适用于医院、护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操作行为。
3. 技术操作规范
3.1 选择适当静脉输液器材
选择有使用说明、双重包装、检查合格标志、灭菌合格证明的静脉输液器材。
3.2 皮肤消毒
洗手 --> 戴无菌手套 --> 用消毒液或酒精消毒患者皮肤局部,顺着毛发生长方向,消毒范围大于插管口直径的2倍。
3.3 静脉置管
目视挑选 >> 全程无菌操作 >> 置管深度:外周静脉3-4cm、肘窝部3-5cm、手背2-3cm。
>> 固定置管处
3.4 流量控制
按医嘱下达的配速、剂量,调整落地滴速,控制静脉输液的流量。
3.5 观察护理
观察输液瓶、管路、穿刺部位和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到护理记录单上。
3.6 完成撤管
输液完成后,确定患者情况稳定,确认医嘱已停止后,进行撤
管操作并做好穿刺部位的处理。
3.7 安全注意事项
- 皮肤消毒必须严格遵守消毒规范,避免感染交叉。
- 技术要求高,操作须专业化、规范化。
- 静脉输液器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洁净、无异味的库房,
禁止混用,过期、损坏器材应及时淘汰。
4. 后记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本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增强护理技术水平,实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化,并不断总结、改进,以提供优质的护理
服务。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4b60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5.png)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或液体以静脉方式输入人体,以达到治疗效果。
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静脉输液技术操作,保证操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2. 总则2.1 操作人员静脉输液操作应由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合格。
2.2 环境准备进行静脉输液操作之前,需保证操作环境整洁、安静。
操作室内应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应保持供电、供氧、排水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2.3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输液器、输液管、穿刺针、静脉针、透明敷料、止血带、酒精棉球、手套等相关设备。
设备应在操作前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3. 操作步骤3.1 患者评估与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过敏史等。
- 必要时进行皮肤清洁消毒、术前饥饿等准备工作。
3.2 输液器准备- 打开包装,检查输液器的密封性与完整性。
- 检查输液器的透明度和流动性,确保无异常。
3.3 穿刺针与静脉针- 选择合适的穿刺针规格和静脉针规格,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 经过洗手和戴手套后,将穿刺针插入静脉,并将静脉针插入穿刺针。
确保稳定连接。
3.4 输液管连接与气泡排除- 将输液管与输液器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 检查输液管内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则进行排出。
3.5 输液速度控制与观察- 根据医嘱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
-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情况,及时记录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6 输液结束与消毒- 输液结束后,将输液器和输液管与针头分离,进行分类处理。
- 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感染风险。
4.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需严格执行消毒、洗手等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 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设备。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 总结准确、规范地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静脉输液)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静脉输液)](https://img.taocdn.com/s3/m/fc3f5b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8.png)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
2.头皮针穿刺:消毒皮肤,头皮针与皮肤呈15°~30°角斜行进针,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妥善固定。
3.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时间。
4.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者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者剧烈活动。
4.浮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 2 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者局部有出血或者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者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因输人致热物质而引起。
(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者又被污染。
(2)输入的药液或者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3)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者被污染。
(4)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环境空气的污染。
(6)输液速度过快。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 1h,表现为发冷、寒颤、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 380C 摆布,于住手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 400C 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6d53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4.png)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用于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准确的评分标准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技术的详细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操作。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医务人员需核对医生的医嘱,确保输液操作是合理且必要的。
2.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常见的通路有手背静脉、前臂静脉和股静脉等。
3. 配置输液设备:准备输液所需的物品,包括输液器、输液管、穿刺针、药物或液体等。
4. 维护洁净环境: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保持洗手和戴手套的规范操作。
二、操作流程1. 告知患者:向患者解释将进行静脉输液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其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2. 选择穿刺点: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点,通常在静脉曲张、肿胀或瘢痕组织处避免穿刺。
3. 皮肤消毒:用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剂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清洁无菌。
4. 固定穿刺针:将穿刺针稳固地插入选定的静脉通路,确保插入正确且牢固固定。
5. 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与穿刺针连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6. 启动输液器:将药物或液体注入输液器,并按照医生的嘱托调整输液速度和压力。
7. 观察监测:在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需持续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三、评分标准在进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时,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评分,以确保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评分标准:1. 皮肤消毒:根据消毒的彻底程度,评分从0到2分,消毒不彻底为0分,消毒彻底为2分。
2. 穿刺针固定:根据穿刺针的牢固程度,评分从0到2分,未固定为0分,固定牢固为2分。
3. 输液管连接:根据连接的牢固程度,评分从0到2分,连接不紧密或有泄漏为0分,连接紧密无泄漏为2分。
4. 输液速度和压力调整:根据输液速度和压力的调整情况,评分从0到2分,没有根据医嘱进行调整为0分,根据医嘱调整合理为2分。
护理实践技巧: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实操指导
![护理实践技巧: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实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47d59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5.png)
护理实践技巧: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实操指导静脉输液是医疗护理中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其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实操指导,帮助护士提高操作技巧,并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准备工作1. 调拨药品与材料:根据医嘱,准确核对所需药品与材料,并按照消毒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2. 洗手和穿戴护理操作所需的衣物和装备:戴好手套、口罩以及患者和自己的防护衣物。
3. 确认身份和权限:与患者确认身份,核对患者的医嘱和用药需求,并了解自己的权限和操作范围。
二、操作步骤1. 宣教和沟通:向患者介绍操作步骤和目的,并征得其同意,确保患者对操作过程有所了解。
2. 静脉穿刺操作:a. 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通常选择患者的手背、前臂、锁骨下静脉等部位。
b. 预防感染:消毒穿刺部位,保持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的穿刺器械,并遵循规范的穿刺技巧。
c. 固定导管:穿刺成功后,注意将导管牢固固定,避免导管滑脱或造成插管部位的感染。
3. 输液连接操作:a. 选择合适的输液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输液管,确保输液流速和药液稳定。
b. 预防空气栓塞:利用“打底法”,在连接输液袋和导管时,排除空气并保持管路畅通。
c. 定期更换输液袋:根据药物的稳定性和医嘱要求,及时更换输液袋。
4. 注射药物操作:a. 摇匀药物:根据药物的特性,将液体药物均匀摇匀,确保药物成分的均匀分布。
b. 药物稀释:必要时可以根据药物要求进行稀释操作,确保药物浓度适宜。
c. 推注速度控制:注意推注速度,避免快速推注引起的不良反应。
5. 观察与护理:a. 观察患者的反应:静脉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
b. 定期检查输液情况:根据需要,定期检查输液的速度和质量,并记录相关信息。
c. 定时更换输液器具:根据规定的更换时间,及时更换输液器具,确保操作的干净和安全。
三、注意事项1. 制定个体化的输液方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的特性和输液的目的,制定适合患者的输液方案。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9169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9.png)
项 目
操作
流程
技 术 要 求
操
作
过
程
评估解释
·评估患者皮肤、血管情况
·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合作
·六步洗手、戴口罩
核对检查
·核对医嘱、输液卡和瓶贴
·核对药液标签
·检查药液质量
·贴瓶贴
准备药液
·启瓶盖
·两次消毒瓶塞至瓶颈
·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效期与质量
·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
核对解释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和职业防护
·用物准备齐全
·按时完成
护患沟通
·态度和蔼,自然真切,没有表演痕迹
·沟通有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环节
·一次穿刺成功,皮下退针应减分
·一次排气成功
·无菌观念强
·查对到位
·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口述)
停
止
输
液
拔针按压
·核对解释
·揭去输液贴,轻压穿刺点上方,关闭调节夹,迅速拔针
·嘱患者按压片刻至无出血,并告知注意事项
安置整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询问需要
·清理治疗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记录
·六步洗手,取下口罩
·记录输液结束时间及患者反应
综
合
评
价
规范熟练
·程序正确,操作规范,动作熟练,
·固定血管,进针
·见回血后再将针头沿血管方向潜行少许
固定针头
·穿刺成功后调节滴速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滴速(至少15秒),报告滴速
·操作后核对患者
·告知注意事项
操
作
后
整理记录
静脉输液技术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技术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e3f4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f.png)
出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出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利尿消肿。
F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2.操作和序出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诊断、输液目的、心肺功能、营养状况以及实验室结果等。
(2)对输液的认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及肢体活动度。
(4)患者既往用药情况、有无过敏史;患者目前所用的药物的名称、有效期、药物的质量、作用、副作用及有无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出准备(1)患者准备:是否需要便器或需要上厕所;体位变换。
(2)护理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
⑶物品准备:治疗车上放海潘,手消^^治疗盘内:75%:建高安尔碘、戢于75%;醮中的砂轮、弯盘、一次性密闭输液器1付,一次性注射器1付、治疗巾、止血带、静脉贴、瓶套、开瓶器、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按医嘱准备液体及药物;输液卡、输液架。
治疗车下层放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盒。
出告知⑴静脉输液是将一三Λ抚菌溶液(药液)直接滴入静脉,以补充营养,修⅛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及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等的治疗方法。
(2)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理人员反映。
(3)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为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会从远端开始选择血管。
(4)穿刺时可能会有一些疼痛,请患者不要活动,以免损伤血管或造成穿刺失败。
(5)告知患者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
Fb实施(1)查对: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准备药液。
核对药液的名称,剂量和浓度。
检查药液质量,将输液卡倒贴于输液瓶上,套上瓶套。
(2)药物准备:启开液体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按医嘱加入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峰丹崎液顺^(3)插入输液器:检查输液器质量,打开输液器,将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直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
(4)给药前查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解释,嘱患者排尿。
再次查对所用药液,无误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b9d2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9.png)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液体通过注射器或泵等设备,经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非常重要,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常用的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
一、准备工作1. 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 准备所需药物和液体,确认药物名称、浓度和剂量。
3. 验证患者身份和处方,确认患者是否有输液禁忌症。
4. 检查输液器材是否完整无损。
二、选择输液部位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输液部位,常用的有手背、前臂内侧和手臂外侧。
2. 注意避开皮下组织、静脉瘤、伤口、切口等患者部位。
三、穿刺前准备1. 教育患者保持局部卫生,如剪指甲、清洁皮肤。
2.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清洁并消毒局部皮肤。
四、穿刺操作1. 以穿刺点作为中心,用无菌蘸棉花球由内向外进行圆圈式消毒。
2. 穿刺时,用非主手将患者皮肤牵紧,主手持针握柄,将针头尖端以较大角度插入皮肤,刺入后减小插入角度,直到血回等,然后放松牵紧手。
3. 确认血液回流无问题后,稳固静脉针,并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固定并防止血液外渗。
五、连接输液管路1. 将输液器与静脉针的底部连接。
2. 打开输液器的夹子,调节输液速度,并观察输液情况。
六、观察和记录1. 观察患者输液后的反应,如过敏反应、感染等。
2. 记录输液相关信息,如输液药物、剂量、时间等。
七、定期更换输液管路1. 根据医嘱和规定的时间,定期更换输液管路。
2. 更换输液管路前,按要求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八、触碰毒物时防护措施1. 当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好防护手套,避免污染自己和他人。
2. 操作完毕后,应正确处理废弃物。
以上就是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规范的一般注意事项,每位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都应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a882c1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8.png)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适用于全国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静脉治疗: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中心静脉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输液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外周组织。
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缩略语:CVC:中心静脉导管(XXX)PICC: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XXX)肠外营养(PN)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输送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注意事项
6、输入有刺激性药物时,应先确定针头在静 脉内再加药,观察病人反应及局部皮肤情况。
7、病人有疑问时应核对清楚再输入,如有心 悸、畏寒、持续咳嗽等情况时,停止输液,及 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封存药液进行药 检。
8、禁止静脉输液的肢体测量血压或取血。 9、用物处理时,一次性输液器必须毁型后放
四、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6、打开调节器,嘱患者松拳,待液体滴入通畅 时再固定针头及针头附近输液管。 看表,按病情、 年龄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 40滴/分。 7、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输注药液。撤 去治疗用物,整理床
单位,协助患者取舒 适卧位,将呼叫器放 置于病人易取处并宣 教呼叫器的使用,交 待输液注意事项。 8.清理用物,洗手, 记录
四、操作程序
操作前准备
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消除干扰 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输入药物、一次 性输液器2套、安全留置针2个、敷贴2个、止血带 、小枕、棉签、爱尔碘、胶布、弯盘、执行单、 输液架或吊
轨、速干手消毒 液、手表、车下 小桶2个(内套 黄、黑塑料袋各 一个)、锐器盒 一个、剪刀一把。
四、操作程序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2、对长期输液的病人,选用静脉自远心端开
始,注意保护,交替使用静脉。 3、大量输液时,根据医嘱合理安排输液计划,
注意配伍禁忌,连续输液应24小时更换输液器 一次。 4、对昏迷、小儿等不合作的病人应选用易固 定部位静脉,并以夹板固定肢体。 5、根据药液的性质及病情调节输液速度,注 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变化。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 作规范
前言
• 据权威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 静脉输液治疗,我国80%的住院患者接受 输液治疗,平均每人每年静脉输注8瓶液 体,85%的护士超过75%的工作时间用于 输液操作,因此,静脉治疗是目前临床护 士最多的技术操作。
目录
• 一、规范静脉输液的目的 • 二、静脉输液的定义 • 三、静脉输液的基本要求 • 四、操作程序 • 五、注意事项
入医用垃圾箱内,头皮针及针头放入锐器盒内, 止血带在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Your
Business
Company
slogan
in
here
保护自己,预防针刺伤!
谢谢聆听!
L/O/G/O
三、静脉输液的基本要求
环境
洁净
人员
注册护士、医生,静脉治疗必备的 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资质
PICC:专 有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
关知识的教育
四、操作程序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六步洗手法洗手、戴 口罩。
患者准备: ①核对患者信息②评估患者:年 龄、病情、治疗方案、过敏史、用药史、穿 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自理能力及合作 程度;是否排便、排尿
四、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9、拔管(停止输液): ① 携治疗盘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腕带
信息,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观察局部皮肤 有无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 ② 快速消毒手,迅速拔针,按压穿刺点3~5分 钟至不出血; ③ 安置患者舒适体位,交待注意事项。 ④ 分类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五、注意事项
四、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治疗巾至于穿刺部 位下方,扎止血带(穿刺点上6cm), 嘱握拳,选 择静脉,松止血带,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 式消毒、直径大于5cm),待干,备胶布。 5.再次核对(输液卡、药液、腕带)。扎止血带。 嘱患者握拳。再
次排气。取下护 针帽,行静脉穿 刺,见有回血后 将针头再进入少 许,先固定针柄, 然后松开止血带。
一、规范静脉输液治疗的目的
• 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 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 作技术,实施成功的穿刺 ,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 脉输液并发症,走向专业 化,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 科学。
二、定义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
静脉注入血液循坏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 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有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 (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 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 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操作步骤
1.检查药液,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检查有无破 损漏气等,检查棉签的日期,消毒瓶塞。 2、将输液管及通气管针头插入瓶塞直至针头根 部。 关闭调节器。再次核对所用药液无误后将输 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3、一手持输液管,一手横持滴管,等液体流入 滴管的1/2—2/3时速
将滴管放下,待液 体通过滤过器后立 即关闭调节器,对 光检查管道内有无 气泡。将头皮针放 入输液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