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鲁迅的野草原文及解析
鲁迅的野草原文及解析《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共包含24篇作品。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鲁迅在动荡年代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历程。
以下是《野草》中的一篇代表作《秋夜》的原文及解析。
原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
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
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解析:在这篇散文诗中,鲁迅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对后园中两株枣树和野花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感悟。
枣树象征着现实中的人们,他们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但依然坚持着希望。
落叶和果实的轮回代表着生命的循环,表达了鲁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同时,枣树刺向天空和月亮的形象,也显示出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抗争。
野花草则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她在冷夜中瑟缩着,梦想着春天的到来。
鲁迅《野草》赏析
鲁迅《野草》赏析鲁迅《野草》赏析《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鲁迅《野草》赏析1第二个讲和这种哲学相联系,反抗绝望的哲学,这是大家这几年发掘而谈的比较多的一个东西。
但是我觉得有些是过分地在哲学层面上,而不是生命体验。
这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时产生的一种精神产物。
头一种是鲁迅面对那样一种旧的势力,旧的世界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生命哲学,韧性*,是一种战斗。
那么这个就是他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这种开掘思考的时候,就是反抗绝望。
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自我精神煎熬和咀嚼,而是坚决进行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感受孤独时候,那种灵魂自我抗争,自我反思。
他的所有的内涵联系,通读《野草》都是和现实生存环境有深刻的联系。
《过客》刚刚发表一个多月,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叫赵其文来信问鲁迅这篇散文诗的命意。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鲁迅回答他,鲁迅说“《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的那样,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走,就是反抗绝望。
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
”这就是鲁迅的哲学,绝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你自己前面一路光明,马上就可以得到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
和一种前面不知道是什么,甚至明知道可能是一场悲剧,那么我还要追求它。
他说更勇猛、更悲壮。
在《野草》里边第一篇《秋夜》以后,来了一篇叫做《影的告别》,影子的告别,这是《野草》里最晦涩的一篇作品。
影子对形,对一个人的形诉说自己前来告别的原因。
这本来就带着一种虚无的观念,整个这篇散文是讲自己内心世界的那样一种虚无绝望,而本身自己又有一种抗争这样虚无绝望的思想,这样的矛盾状态。
他用自己的沉默,向虚无黑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
还有一个叫《求乞者》。
在那种冷漠无情的社会里边,鲁迅所坚持的是一种人的骨气,人的反抗的精神。
他憎恶的是一种求乞的姿态,一种奴隶式的求乞,伸出一个手来跟人家要东西,这种求乞。
鲁迅《野草》读后感5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5篇《野草》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他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战。
学了《野草》这篇文章后,我也受到了强大的鼓舞。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鲁迅《野草》读后感5篇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鲁迅《野草》读后感1一棵任人残踏的小草,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
表现了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野草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应对多么巨大的困难和不幸,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生活道路中的成功也就会与我们相逢。
温室里的花朵似乎比野草更加美丽,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却更为人赞赏。
野草和盆花,有着不同的精神。
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也一样。
野草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我赞美它。
鲁迅《野草》读后感2鲁迅先生投笔从戎,便是誓为贫苦百姓的保护者,甘做刀笔吏,他对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
这是鲁迅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野草》的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
”所谓的“旁观者”,即看客们,这类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屡有刻画。
但在《复仇》中,鲁迅却直接将矛盾集中于“当局者”:“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裸着全身”,指的是全身心的依靠,是爱的表现;“捏着利刃”,却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
他们复仇的方式十分奇特。
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
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孔中”。
想象中拥抱和杀戮的生命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并没有到来,然而,“看”的对象却已经发生反转,由路人看杀戮者,变为杀戮者看路人:杀戮者“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
鲁迅野草的评析
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野草:写于1922年-1924年,后来结集出版是更晚的事情了。
所用的文体是受西方影响,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散文诗,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是没有这种文体的。
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
这部散文诗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非常个人化的写作。
他里面几乎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
是我们了解鲁迅非常重要的作品集。
鲁迅曾经给他的好朋友许寿裳先生说,他的哲学在野草里面。
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我今天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是鲁迅的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现在研究鲁迅的著作比鲁迅的著作多得多。
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
我觉得,难就难在,到底鲁迅他在想什么,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鲁迅自己曾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
这就非常麻烦。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有一个解释。
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讲的是真话,但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
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还有一个人愿意听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
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
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来为灾民募捐的小女孩。
水灾或者旱灾。
而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辛苦募捐来的钱连水利局的老爷们抽一根烟都不够。
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她的募捐完全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
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吗?能说真话么?不能。
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
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论纲
日本的鲁迅《野草》研究论纲
日本的鲁迅《野草》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观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野草》进行研究:
一、《野草》的文学特点
《野草》是鲁迅的代表作,它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深深地影响了日本
文学史。
它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文学手法,描写了日本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地反映了日本
社会的变化。
二、《野草》的社会意义
《野草》不仅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变化,而且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观点。
它把人的精神世
界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变
革的热情。
三、《野草》的文化影响
《野草》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学史,而且也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激发了
人们对社会变革的热情,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观点,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野草》的研究价值
《野草》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也提出了
一种新的文学观点。
因此,研究《野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日
本文学史和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鲁迅的《野草》读后感
鲁迅的《野草》读后感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头脑仍然一片空白。
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
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去求证。
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
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好处。
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
因为是读后感,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说话能够相对放肆坦诚,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样事情就变得搞笑了。
我很喜欢《野草》,也很尊敬鲁迅先生,他文中所显示出来的荒原意识让我的神经异常活跃和兴奋,以至于在阅读时我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场景里了。
但是这个场景仅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并非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头脑所浮现的场景。
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理解,我总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
这个世界它不就应属于任何一个时代,或者局限在任何一个好处,它因为具有无限的扩张力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感受。
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该具有的时代和现实好处外,还有一个世界它从未展示,那就是荒原。
虽然我们能够根据鲁迅先生的文字进行荒原的场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我们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鲁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个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我们没必要极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别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们就应花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心中的荒原。
在那里我并不是说人们对鲁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种吹捧,我也相信人们对它的解读在必须程度上与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
我只是想告诉自己,人们对《野草》的无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个小小的角落。
问题在于,人们都想极力让别人去认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
略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魔幻色彩和象征意味
例如《 草》 野 中所 写 的梦 境 就 是 如 此 , 书二 十 三篇 中写 梦 境 全
的有 九篇 :影 的告别 》 《 的故 事》 《 火 》 《 的驳 诘 》 《 掉 的 《 、好 、死 、狗 、失 好 地狱 》 《 碣 文 》《 、墓 、颓败 线 的 颤动 》 《 论 》《 、立 、死后 》 由于梦 境 的 。 捉 磨 不定 . 幻 莫 测 。 便 于 作 象 征 主 义的 表 现 的 , 迅 把 他 的 感 变 是 鲁
情 化 作 奇 幻 的 梦境 来 表 现 , 有 真 实 的根 据 , 常 取 扭 曲 的 、 张 梦 但 夸
的 、 跃 的形 式 表 现 出来 。 外 《 草》 的许 多 场 景虽 然 不是 梦 境 跳 另 野 中
量 贯 穿 着种 种 幻 想 和 梦 境 , 这些 幻 想 和梦 境 , 美 者 少 。 是 优 多
彩, 在《 草》 而 野 中正 足 用 这 样 的 色 彩 才 最 充 分 地让 读 者 感 受 到 一 个 活 生 生 的诗 人 的 感 情 。 二 、 重 写作 家 的 主观 感 受 , 人 的 直觉 形 象 。 注 写
自省 . 着 强 烈 的 现 实 意 义 , 也 是 鲁 迅 这 位 伟 大 的批 判 现 实 主 有 这
义作 家的 不 变情 结 、
关 键 词 : 草 ; 幻 色彩 ; 野 魔 象征 意味
中图 分 类号 :2 0 1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7 — 1 l 2 1 ) 2 0 4 — 2 6 3 2 1 (0 0 1— 0 80
初读《 草》 野 的人 , 为 直 接 的 感 受便 是 那 弥 漫 于 全 书 的那 种 最 不 可 捉 摸 的氛 围 . 部 散 文 诗 集 中 充 斥 着 一 层 神 秘 的 色 彩 . 人 整 让 目眩 不 已 , 文 就把 这 一 特 征 称作 野 草 的 魔 幻 。 种 魔 幻 的 形 式 . 本 这 来 源 于 散 文 诗 中 的种 种奇 幻 描 写 、魂 灵 形 象 和 荒 诞 不 经 的情 节 。
鲁迅描写野草的散文
鲁迅描写野草的散文《野草》原文: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有关鲁迅语录推荐:1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秋夜》2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
“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3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4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野草》读后感评语
《野草》读后感评语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后的心路历程。
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鲁迅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尽管处于极度苦闷中,但仍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以孤独、寂寞的姿态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这部诗集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构思,以及深刻的象征手法,成功地传达了鲁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展现出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在阅读这部诗集的过程中,我深深被鲁迅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才华所吸引。
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而且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让我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和反思。
《野草》是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思想启迪的作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鲁迅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
这部诗集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鲁迅创作生涯中的一部
重要作品,对于我们理解和欣赏鲁迅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鲁迅《野草》的修辞艺术
论鲁迅《野草》的修辞艺术摘要:《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倾注了鲁迅艺术创造的心血,蕴涵了他洞察社会和剖析自己所获得的人生哲学。
作为著名的语言大师,为了表现情感和思想,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
以《野草》为研究对象,对文中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鲁迅在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达到的修辞效果和表现出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比喻摹绘排比修辞特点中国历来有“炼字”的修辞艺术。
鲁迅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对语言的锤炼和运用深受传统“炼字”修辞艺术的浸染。
这在他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尤其是《野草》。
在致萧军的信中,鲁迅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
”[1] (P.532 )可见他对这本集子倾注了许多心血。
本文以《野草》为研究对象,从鲁迅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来探讨其修辞特点及表现出的修辞效果。
一、典型辞格的运用(一)比喻“文学是借语言文字作雕塑描写的艺术”[2] (P.97 ),文学形象的鲜明与否取决于语言的各种表达手段的调动情况如何。
比喻是语言表达运用最多的手段,一个极好的比喻胜过一长串的叙述和说理。
在《野草》[3]里,鲁迅用了50多个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强喻、双喻、缩喻等,数量之多,种类之盛,令人称绝。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鲁迅对比喻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1.用比喻塑造形象,爱憎分明。
如:A.最直最长的几枝(枣树的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秋夜》)B.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
(《复仇》)例A是明喻。
作者将“枣树的枝”比作“铁”,突出了枣树的力量和形象,饱含着作者对枣树的赞美之情。
例B是双喻。
作者选择了槐蚕和蚂蚁作为喻体,将人比作动物,他们密密麻麻的动作令人作呕。
2.用比喻描写动作,准确生动。
如:C.最小的一个正玩着一片干芦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仿佛一柄钢刀,大声说道:“杀!”(《颓败线的颤动》)D.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飓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
鲁迅的两棵枣树——《野草》书评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对于鲁迅的文学作品,我们并不陌生,从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我们不仅学习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记念刘和珍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也学习了小说《孔乙己》《药》《故乡》《阿Q 正传》《社戏》《祝福》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了解着那个时代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而散文集《野草》,则体现了《新青年》团体解散后,这一特定时期的鲁迅的心态变化。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逆转,文学阵地四分五裂,此时的鲁迅,又是民主的斗士,同时又有一种孤军奋战的孤独与彷徨,因此,在《野草》这本散文集中,也时时体现了这种矛盾,一面富有战斗精神,一面又觉得十分虚无。
在这些散文诗作中,有很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彷徨,和鲁迅在时代中的定位的思考。
如《影的告白》,作为影子,不愿去天堂,不愿去地狱,不愿去将来的黄金世界,而是“彷徨于无地”,这是一片纠结的、没有依靠的边界地带,“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此时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就像一道影子那样彷徨,他不知道即将迎来的是光明,抑或是更加黑暗的黑,而饶是如此,他仍愿意饮尽杯中酒,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这个时候的鲁迅,是孤独的,就像那即将消失在黑暗中的影。
而这本散文集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状态,是“虚无”,他就像是无脚鸟一样无法落地。
他看到身边的一切,就好像看到了自己。
《求乞者》读书札记□编辑/苗与鲁迅的两棵枣树——《野草》书评胡文捷《野草》为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收录了他从1924年至1926年间23篇散文诗作,描述了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后,他独自战斗的苦闷、彷徨、孤独与虚无之感。
25中,他看到路边的孩子求乞,一个拦着磕头,一个装着手势,都不见得悲戚。
于是他并不布施,也没有布施的心,“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可由此,他又想起了自己,孩子们向他求乞,而他又何尝不是,只不过孩子们求乞的是食物和金钱,而他求乞的是无法言说的东西,他所用的是无所谓和沉默,而同样的,他得不到布施,也将获得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
品 评
34
艺术效果。从这些虚幻的景物描写中,人们可以更深 刻地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总体上来看, 《野 草》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进行了高度统一,展现出 不一样的美学风格。 (二)人物形象的象征 在《野草》中,作者不仅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表 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运用了象 征主义手法。例如,在作品《影的告别》中,作者在 对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塑造了 一个痛苦且以悲剧结束的文化先驱。对于作者来说, 其认为只有塑造如此类型的人物形象才可将革命推到 最前端。同时,作者本身便是作品中描写的这一角色, 鲁迅先生的一生,总是无法摆脱悲剧的产生,致使其 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我灵魂的深刻拷问。此外,在 作品《过客》中,作者也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使整 部作品都充满象征色彩,耐人寻味。 (三)故事情节的象征 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可以将象征主义的色彩升华 到极致,《过客》是《野草》中唯一一部采用戏剧性
(辽宁省凤城市中共市委党校)
的, 正是这种描写方式构成了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世界, 手法进行创作的戏剧,该作品不仅充分运用了象征主 从而使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具体的象征主义特征 (一)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野草》中,作者收录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自然 景物、虚拟的场景或梦幻的景象等,从这些景物的描 写中人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一方面,具有 象征主义的创作方式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出自然环境 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创作方法则可以 影射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例如,《秋夜》主要运用象 征性的手法来抒发对黑暗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并 义手法,且塑造了战斗者的形象。该作品主要展现人 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 但还仍坚持不停地往前走, 而作者本身也正是具有什么都不怕的精神,所以塑造 了一位为了战斗而生的人物。从整个故事情节中,人 们可以体会到作品运用象征的现实意义。正如鲁迅先 生所说,生命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拿走,即使遇到 崖谷、火坑,我们都应该自己承受。此外,在《聪明 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讲述 “聪明人”“傻子”“奴才”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读 者可结合故事情节感知和体会不同的观念,“聪明
《野草》中之鲁迅的精神研究
《野草》中之鲁迅的精神研究《野草》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璀璨的珍宝,它集合了鲁迅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而不可忽略的历史面貌。
其中,鲁迅的精神思想一直深受世人的钦佩,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影响着许多后来的文学家。
下面,我将从《野草》所呈现的鲁迅精神研究一事进行阐述。
一、鲁迅的思想铁骨鲁迅的思想铁骨是他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现代中国,鲁迅是文化艺术以及精神思想的指挥官,他的思想经过长期的磨练和思考,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家国情怀,被广泛传颂。
在《野草》中,鲁迅以散文为载体,表达了他对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关注,以及社会现实的批评。
他用文学的锐利笔触揭示出了那个时代的真相,奉行民族自尊以及抵御外来侵略的思想,坚守民族的尊严,深挖了中国社会的扭曲之处,以饱含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理路,让我们认识到现代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实则是历史脉络和文化意识的丝丝缕缕;他在《野草》中,以醒目的警世笔调和命途共鸣的刻画,令无数读者感叹于鲁迅的思想铁骨不屈,将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演绎得天衣无缝。
二、鲁迅的文化自觉鲁迅一直非常强调文化自觉和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他深挖文化的敏感话题,注重文化价值的探究和发现。
鲁迅认为:“文化只有着眼于全人类,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他在《野草》中提倡文化自信,认为人人都有文化进步的机会和需要。
在《野草》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对于文化自觉的重要认知,也看到了他为文化自觉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他以饱含深刻思考和肺腑之言的方式,让我们深刻理解文化命脉和文化传承的关联。
他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了一个文化的守望者和悼念者。
三、鲁迅的艺术追求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领域里,鲁迅是一个极具斗志和斗争精神的创作家。
他在《野草》中,呈现了一个持续不断的创作过程,那里存放着他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努力。
鲁迅不仅是一个在文化漩涡中探求新思想、表现真实和思辨世界的演说家,也是一个热爱艺术、有宏伟追求的文学家。
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
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象。
通过对《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鲁迅的文学艺术和思想情感,体会到其中的美学魅力和深刻内涵。
1. 乡村景色:《野草》中的乡村景色是鲁迅描绘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象。
在他的笔下,乡村不再是传统的田园风光,而是一个充满悲惨和艰苦的世界。
鲁迅以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幅生活在乡间的人们的形象,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在《野草》中,乡村景色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社会意义,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审美感受。
2. 劳动者形象:在《野草》中,鲁迅描绘了许多劳动者的形象,他们是农民、工人,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
通过对这些劳动者的描写,鲁迅展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和顽强的生存意志,唤起了读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
这些劳动者的形象在《野草》中成为一种深刻的审美意象,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展现出一种真实而深刻的社会形象美。
3. 社会现实:《野草》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因此社会现实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象。
在《野草》中,鲁迅以锐利的笔触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判。
这些社会现实的审美意象,让读者深刻地反思和思考社会的真实面貌,从而对现实产生一种深刻的审美感受。
4. 民间风情:《野草》中的民间风情是鲁迅描绘的又一个重要审美意象。
他对于民间生活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他的笔下,民间的生活和风情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展现了一种朴实而丰富的美学魅力。
5. 爱与恨:《野草》中的爱与恨是鲁迅深刻探讨的又一个重要审美意象。
在他的散文中,对于爱与恨的探讨贯穿始终,他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抒发成为了美学意象,让读者深入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浅论鲁迅《野草》中的精神剖析
4浅论鲁迅《野草》中的精神剖析高小晴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摘要: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展现了鲁迅对于自我意识、思想和心理的拷问和剖析,从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灵魂剖析的理性书写和针砭痼弊的激愤呼声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内心的激烈冲突和矛盾,精神和思想的过度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作为启蒙者的心声,他的孤独、寂寞而又执着的反抗。
关键词:希望;绝望;矛盾;精神;剖析鲁迅的杂文和小说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揭露了现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国人麻木的灵魂。
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与他对于外部世界的思考不同,《野草》展现了鲁迅独特的生活体验以及由此而升华出来的生命哲学,这个灵魂的孤独、痛苦、绝望和抗争,他的复杂、深刻的精神世界。
《野草》是鲁迅从外在转向内心,将解剖的刀锋转向自我的产物,正如鲁迅在《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中说到的“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我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
《野草》体现着鲁迅矛盾冲突的内心精神世界。
对于自我意识、思想、心理的拷问和剖析,这场内心深处的自白和的搏斗,大胆独特的思考,形成野草复杂纷繁的意蕴。
《野草》便是鲁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纷复歧义的精神剖析的揭示。
一、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从写作背景上来说,鲁迅创作《野草》的时间正值《新青年》团体解散,“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低迷期,“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①在中国革命处于沉寂时期的时代气候下,鲁迅这类有先觉精神的启蒙者必将忍受长期的孤独与寂寞。
出于对自我在历史进化中地位的清醒认识,鲁迅感受到了改革社会现实的热望与冷漠的社会现实的尖锐对立。
因而鲁迅在《野草》中探寻的问题便是希望与绝望。
鲁迅关于生命前途的思考和体悟也正蕴育其中。
《希望》中鲁迅看到青年的消沉而生的孤寂之感,但他虽感孤寂却又不愿停止战斗。
他感到了内心的寂寞和精神的衰老,体会着现实斗争前途的绝望所带来的痛苦。
“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
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
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鲁迅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野草》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与其它文学作品相比,其中含有许多典型的审美意象。
在《野草》中,鲁迅通过一系列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和悲剧,以及人性的丑恶和脆弱。
下面将从文学意象的角度,逐一谈谈《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
《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就是“血”的意象。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描述各种各样的血的场景,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和悲剧。
小说中描写了人们被残酷杀害的场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土地,这些场景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这些血的意象在小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展现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无力感。
这些意象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残酷社会的阴暗面,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和反思,让人重新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
《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就是“荒凉”的意象。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描述那些遭受苦难的人民的生活,呈现了一幅荒凉的现实画面。
小说中描绘了人们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场面,他们的家园被战火蹂躏,整个社会变得一片荒芜。
这些场面使读者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人们无法逃脱苦难的命运,只能在荒凉的现实中苦苦求生。
这些荒凉的意象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无情和冷漠,让人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共鸣,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怀,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脆弱。
《野草》中典型的审美意象,通过血、荒凉、痛苦和虚无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助。
这些意象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在产生共鸣的也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怀。
小说《野草》中的这些典型审美意象,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状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警示作用。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
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
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
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
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
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一、《野草》的生命哲学(一) 生命哲学承载着创作追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
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
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二) 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
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
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
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
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
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一、《野草》的生命哲学(一)生命哲学承载着创作追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
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
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二)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1. 韧性战斗的哲学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
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
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
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
”《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跋涉者的动人形象。
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
在写完《过客》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2. 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
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
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
《影的告别》是《野草》中最晦涩、最阴暗的作品。
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
《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
《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3. 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复仇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
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三)生命哲学不同于理论哲学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在于,文学家的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
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
因此应该认识到,第一,散文诗《野草》仍然是艺术性想像的表述,而不是传达赤裸裸的哲学教义。
第二,这些生命哲理非哲学家的理论哲学,而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所有的意义开掘都是与他的现实经历及人生体验密切关联着的。
第三,它们的各种思想,都是交织融会在一起,很难分清楚这一篇讲的什么,另一篇讲的又是什么,更不必去深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去梳理一些概念、意象的确定内涵了。
二、《野草》的象征艺术(一)鲁迅所特有的象征主义《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
创造者的独特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与神秘美,同时也造成并加大了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陌生感。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法国首先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的一个主要流派,强调的是关于“真”“美”世界的虚幻的联想,形成某些“意象”,把客观世界看着主观世界的“象征”,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但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却有许多可取之处。
这样的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被鲁迅所吸收,形成了鲁迅所特具的象征主义。
也就是说,鲁迅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西方出现的象征主义进行解剖,在个别地方取其可用的某些手法。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
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
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
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
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
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
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
“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
“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了许多年以后,屋的内外还是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
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
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
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
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
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
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二)象征主义的形式《野草》中的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
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
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
如《秋夜》、《雪》、《腊叶》等;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三)《野草》的象征主义方法与现实主义描写相结合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以象征主义表现方法为主的篇章里,也有现实主义的描写。
《秋夜》和《好的故事》描绘的深秋夜景和江南水乡美景,确是客观存在;但由于作者以隐喻、拟人、暗示等手法赋予它们独特的象征意义,散文诗也就成为象征主义的作品。
《死后》有明显的象征色彩,但梦中死者的种种遭遇与感觉,却更多现实生活细节的描绘。
二是一些现实主义之作,往往也有着局部的象征。
《这样的战士》以写实手法刻画了一位清醒勇猛的战士形象,但作者却又提炼出了 "无物之阵”这一象征性形象.。
《希望》和《一觉》以写实手法直抒胸臆,但其中的“身外的青春”和“无形无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灵魂,又是具有特定意义的象征性形象。
总之,无论是以象征主义表现方法为主而辅以现实主义描写,还是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而辅以象征手法,都能使散文诗达到象征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结合。
三、梦幻性和朦陇美《野草》渗透了鲁迅在黑暗重压下彷徨求索的痛楚心绪,交织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实有与虚无的思想矛盾,具有梦幻性和朦胧性。
其中虽不乏“偏激的声音”,却并不消极、颓唐,而以其特有的深重的哀愁和执着现实的精神,激励人们去探求、去战斗。
(一)《野草》的梦幻性《野草》所抒发的是对生活中的梦幻和梦幻似的生活的情思,意境的构成具有梦幻性。
《野草》23篇(《题辞》除外),以梦起始,以梦收束,其中直接写梦的有11篇。
《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蝎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和《死后》均以“我梦见自己”领起,写了7个不同的梦:有将睡未睡、将醒未醒的朦胧中的梦,梦中的梦,连续不断的梦,自己作的梦,梦见别人的梦,以及梦魇、梦游。
《影的告别》和《好的故事》虽然没有一个梦字,但写的是酣睡和小睡中的梦。
《秋夜》中的“我”是在朦胧恍惚中做的梦,《一觉》是“看见很长的梦”之后的惊觉。
写幻觉的两篇:《复仇》和《复仇二》,写了假设的、想象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又是可能存在的人物、事物和现象的折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