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发生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10页
2. 果蝇极质
卵细胞内特殊生殖质决定生殖细胞发育命运, 最清楚例子来自对果蝇研究。果蝇原始生 殖细胞最早发觉于受精后90 min,这些原生 殖细胞位于胚胎后端。胚胎后端细胞质内 含有特殊极质(pole plasm)颗粒,其内含 有蛋白质和各种RNA。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11页
果蝇极质 A. 果蝇极细胞极质透射 电镜照片。 B. 卵裂结束前早期果 蝇胚胎极细胞扫描电镜照片。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5页
P颗粒在受精过程和第一次卵裂过程中不对称定位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6页
26细胞期时全部P颗粒都在P4细胞中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7页
Par-3突变体内actin和P颗粒异常分布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8页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9页
pgl基因产物是P颗粒成份之一,对生殖细胞 发育来说是必需。PGL蛋白可能经过调整 mRNA代谢参加生殖细胞特化。
原生殖细胞进入生殖腺原基后不停进行有丝分裂, 产生生殖干细胞后代。生殖干细胞必须经过减数 分裂才能分化形成雌性配子或雄性配子,染色体 数目由双倍体变成单倍体。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40页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41页
6.生殖细胞定向分化决定
迁移进入生殖腺原基原生殖细胞具备两种发育 潜能,由生殖腺内微环境决定分化成为精子或 卵子。
B. 原始生殖 细胞经过肠、 肠系膜后面 迁移到生殖 嵴。
第37页
C. 小鼠胚胎后肠里大原始生殖细胞,示碱性磷酸酶表示。D. 原始生
殖细胞沿背肠系膜迁移并进入生殖嵴中。
发育生物学生殖细胞的发生

生殖细胞的产生

生殖细胞的产生

2021/6/30
27
线虫XX雌雄同体个体的GC细胞的发育经历两次选择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之间的选择
离开生殖腺远端的细胞进 入减数分裂,而留在远端 的细胞继续有丝分裂。远 端的单个distal tip cell的 纤毛含lag-2蛋白,它与 GC上的受体glp-1结合后 抑制GC发生减数分裂。用 激光使tip cell失活可导致 所有GC进入减数分裂;将 该细胞移植到其它处,则 可使附近细胞继续有丝分 裂。
2021/6/30
3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性别尚未分 化的生殖细胞
一、原生殖细胞的起源
• 观点Ⅰ:在胚胎发育的后期由体细胞分化而来。是通过相邻器官原基的诱发
和/或在环境因素影响下使局部细胞分化为生殖细胞。如海绵动物、腔肠动
2021/6/30
37
三、精子发生中激素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下丘脑
精子发生过程 中的激素调控
促性激素 释放激素
垂体
反馈
促滤泡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

启动生精;

FSH与支持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激活ABP(雄性激素结合蛋白)物质的合成;
2021/6/30
作用于间质细胞 促进睾酮的分泌
2021/6/30
14
生殖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Oskar: 其母体mRNA定位在极质中,它的表达量影响极细胞的 数量,如 1 copy of oskar=10-15 pole cells, 2 copies=35 pole cells, 4 copies=50 pole cells. 它还影响极细胞的定位。

生物选修三 胚胎工程知识点

生物选修三 胚胎工程知识点

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精子的发生(1)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2)时期: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

(3)过程:2、卵子的发生(1)场所:卵巢(2)时期:胎儿期和初情期后(3)过程:3、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4、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的过程(1)场所:输卵管中(2)过程:受精前的准备:①成熟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中经历一段时间,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此过程叫获能。

②卵子的准备卵子都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受精:①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的透明带,精子的头部与卵细胞接触。

②两个细胞的细胞膜融合,精子细胞膜内的遗传物质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

5、胚胎发育: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依次经过以下不同的时期和结构:受精卵→卵裂→桑葚期(细胞数目32个左右)→囊胚(出现细胞团和滋养层)→原肠胚(内细胞团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滋养层发育为胎儿的胎膜和胎盘)二、胚胎工程的三个操作流程1、试管动物生产流程2、克隆动物的培育流程3、胚胎移植的培育流程三、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1、胚胎移植2、胚胎分割3、胚胎干细胞一、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1、受精作用(1)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中经历一段时间,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此过程叫精子获能。

(2)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卵子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3)受精阶段①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与卵子相遇→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精子穿越放射冠,与透明带接触→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精子穿越透明带,接触卵黄膜→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

②进入卵黄膜精子与卵黄膜接触,立即被微绒毛抱合→精子外膜和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立即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

③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精子入卵→尾部脱离,原有核膜破裂;同时,激活卵子→雌、雄原核形成,充分发育后合并→形成受精卵。

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

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1. 什么是卵子发生?基本过程和主要特点是什么?答: 卵原细胞(oogonia,即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卵细胞的过程称为卵子发生。

卵子形成发生在卵巢,并且有一个增殖期(proliferation phase),在该期,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经过有丝分裂增殖之后,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为了保证卵子发生具有足够的生长期,减数分裂前期Ⅰ的粗线期或双线期被延长;生长期的延长,主要是让发育中的卵母细胞生长到足够的体积大小,以便能够携足够的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之用。

在卵子发生的生长期,卵母细胞常常要储备大量的蛋白质、脂类、糖类,以供受精后的胚胎发育之用。

这些物质中有一些是卵母细胞自身制备的,但大多数都是靠其它来源提供的,包括肝细胞、滤泡细胞和看护细胞等。

卵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显着的不对称性。

卵母细胞的一端称为植物极(vegetal pole),具有大量的卵黄小体和储备营养。

相反的一端称为动物极,含有较少的储备营养,但含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色素颗粒。

一些特定类型的mRNA位于细胞质的特定区域。

当卵母细胞逐渐增大、细胞质成份逐渐不对称分布时,细胞表面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非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表面形成卵黄被(vitelline envelope),一种由多糖物质组成的包被;而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表面会形成透明带(zona pellucida),这种表面结构保护卵母细胞免受化学与物理因素的损伤。

卵子发生的生长期完成之后,卵母细胞准备进行减数分裂,但是卵母细胞不会自动进入成熟期,而是停滞在前期Ⅰ,直到有适当的激素进行刺激。

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高度不对称的,最后产生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polar body)。

2. 肝细胞、滤泡细胞和看护细胞等在卵细胞发生中有什么作用?是否所有的卵母细胞都依赖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为自己制造储备物?答: 在卵子发生的生长期,卵母细胞常常要储备大量的蛋白质、脂类、糖类,以供受精后的胚胎发育之用。

〖医学〗家畜繁殖学-母畜的发情周期

〖医学〗家畜繁殖学-母畜的发情周期
(4)间情期 精神状态:安静,表现为活动减少,采食量恢复。 外生殖器:外阴部恢复,阴道粘膜苍白,子宫颈粘 液粘稠,在子宫颈口形成子宫颈栓。 卵巢、激素:黄体,分泌孕激素,没有腔卵泡发育。 对公畜态度:远离公畜,不接受公畜爬跨。
图-10 母牛发情示 意图
图-11 马和牛求偶图
图-12 猪发情期 的静立反应图和对 公猪态度示意图
三、排卵
卵母细胞胞质及核成熟之后,在排卵峰的作用下,从 卵泡中排出,此过程称之为排卵。 1、排卵过程
此过程分为三步:(1) 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物 与卵泡壁分离;(2)卵泡壁变薄,形成排卵点;(3)排 卵点破裂,卵子排出(图-4,图-5)。 2、排卵机理
排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1)激素 机理,参与激素有LH-RH、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 (2)神经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机理;(3)神经肌肉和神经 血管机理;(4)酶的互作(图-4)。
外生殖器:外阴部肿胀,阴道粘膜潮红,子宫颈分 泌稀薄的粘液,甚至从阴道流出。
卵巢、激素:三级和成熟卵泡发育,分泌大量的雌 激素,有些家畜排卵,如羊、猪。
对公畜态度:爬跨其它母畜,接近公畜,接受公畜 的爬跨,配合公畜交配。
(3)发情后期 精神状态:由激动向安静转变,表现为活动减少, 采食量增加。 外生殖器:外阴部逐步消肿,阴道粘膜由潮红向苍 白转变,子宫颈粘液变粘稠。 卵巢、激素:卵泡排卵,形成黄体,雌激素分泌量 急剧下降,孕激素分泌量逐步增加。 对公畜态度:与公畜若即若离,不接受公畜爬跨。
24- 48 24-
36(B)
有 自发
15d
10h (M) 无 诱发
四、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的目的在于发现发情的母畜,及时配种, 提高生产效率。
检测指标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外源指标主要是能 够看到的外生殖器的变化、行为;内源指标主要是激素 的变化、卵巢的变化。内源指标准确,但不易检测,外 源指标容易检测,但准确性较差。生产中发情鉴定的方 法主要是外源指标。 1、奶牛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观察法(图-13)

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

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

形成4个精子
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是否需要变形 重要区别
相同点
需要
不需要
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而精子的发生是从 初情期开始的
①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为有丝分裂 ②生殖细胞的发生为减数分裂 ③发生过程均经一次复制和两次分裂,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
项目 场所 时间区源自别过程特点结果
精子发生 睾丸的曲细精管
卵子发生 卵巢(MⅠ)、输卵管(MⅡ)
初情期后
性别分化后开始,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 生前完成的,减Ⅱ是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的
①MⅠ和MⅡ是连续 的 ②细胞质均等分配
①MⅠ和MⅡ是不连续的 ②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精子和卵子的发育与成熟过程

精子和卵子的发育与成熟过程

精子和卵子的发育与成熟过程精子和卵子是人类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殖细胞。

它们分别由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发育成熟,起到传递遗传信息和合并为新的生命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精子和卵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并探讨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一、精子的发育与成熟过程精子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的生殖细胞,它的发育与成熟过程被称为精子发生。

精子发生分为精原细胞的分裂和精细胞的发育两个阶段。

1.精原细胞的分裂精子发生的第一个阶段是精原细胞的分裂。

精原细胞是在睾丸中产生的,它们在分裂时会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精母细胞,另一个是中间细胞。

这个过程叫做减数分裂,并在过程中体现出基因的组合和随机性。

2.精细胞的发育在减数分裂后,精母细胞会在睾丸中经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称为精母细胞分裂Ⅰ,此时形成二倍体的精原细胞;第二阶段称为精母细胞分裂Ⅱ,此时形成四个单倍体的精子。

在精母细胞分裂Ⅰ的过程中,精子细胞会被自身的酶和质膜包裹在一起,形成固定的体积和形态。

之后,精子细胞会进一步分化成早期精子(在外观上略微成熟),并不断增长和成熟,最终成为完整的和成熟的精子。

为了完成精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睾丸中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命运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机制。

在此基础上,精子能够成功地成熟,完成生殖传递的功能。

二、卵子的发育与成熟过程卵子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的生殖细胞,它发育成熟的过程被称为卵子发生。

卵子发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卵母细胞分裂和卵子成熟。

1.卵母细胞分裂卵子发生的第一个阶段是卵母细胞分裂,它也叫做减数分裂。

在这个阶段,卵母细胞会进行第一次分裂,生成一大一小两个相等的势能不同的卵母细胞,其中大的一端叫做“次生卵母细胞”,小的一端叫“极体”。

通常只有大的一端能够定向产生一个接受精子的卵子。

在次生卵母细胞发生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分化形成细胞核和卵浆。

只有发育成熟的卵子才能被精子认可并参与受精。

否则,卵子发育将会终止而不能完成受精的过程。

卵子的发生及受精

卵子的发生及受精

问题:精子、卵细胞的识别依靠什么物质? 问题:精子、卵细胞的识别依靠什么物质? 精卵质膜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特性? 精卵质膜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特性? 精子获能: 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表 面不能与卵子受精, 面不能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 性生殖道中发生相应的生理变 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这一 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 生理现象称为精子获能。 生理现象称为精子获能。
二、卵子的发生 场所: 1、场所: 卵巢
2、过程
胎儿期
初情期后
透明带 卵黄膜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后演变
初级卵母细胞
生长, 生长,透明带生成
初级卵母细胞
时间: 时间:排卵前后
受精 第 二 极 体 合子和两个极体 MⅡ Ⅱ 发生时间: 发生时间:受精时 发生地点: 发生地点:输卵管
MⅠ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32细胞期 32细胞期
16细胞期 16细胞期
外胚层
8细胞期 中胚层
内胚层
囊胚期(胚泡) 囊胚期(胚泡)
原肠胚期
囊胚
外:滋养层细胞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 未分化的细胞 内:胚胎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 全能性, 全能性,能发育成完整的胚胎 复习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干细胞的概念) (复习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干细胞的概念)
卵子和精子的发生主要不同点: 卵子和精子的发生主要不同点:
发生时 场所 间 精 子 子细胞的 变形 形状 数目
睾 丸 要 蝌蚪 内完成 4个精子 变形 形
卵 胎儿期 卵巢 1个卵子 不 子 (先天 和输 和3个极 变形 的) 卵管 体
球形
充满活力的精子
卵子像一个漂亮的星球
二、简述受精过程

兽医产科学-第三章-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第一节-卵子发生与卵泡发育

兽医产科学-第三章-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第一节-卵子发生与卵泡发育
黄体溶解机理:子宫内膜合成并分泌PGF2α
七、黄体
4、黄体功能简介 妊娠黄体
黄体是一个暂时的激素器官,产生孕酮,能够抑制垂体促卵泡素的分泌,同 时也能抑制母畜发情。如已受精,它存在的时间长,体积也稍增大。
周期黄体
如未受精,至排卵后的特定时间,在PGF2a(前列腺素)的作用下,开始萎 缩,产生的孕酮也迅速减少,作用消退
妊娠黄体(真黄体):怀孕母畜卵巢的黄体; 副黄体:由妊娠母畜卵巢上卵泡排卵后形成的黄体;
七、黄体(4班)
2、黄体表现形式
红体:卵泡排出后由于少量出血所形成的黄体;马、猪
黄体 白体:周期黄体退化的中间体;
七、黄体
3、黄体发生
排卵后7-10天(牛、羊、猪)或14天(马),黄体发育至最大;
此时若受精,则黄体体积稍微增大,形成妊娠黄体,是妊娠期 所必须的孕酮的主要来源;
三、卵泡发育阶段
三、卵泡发育阶段
原始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中)+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周)-20um
初级卵泡
初级卵母细胞(中)+单层立方的卵泡细胞(周)-40um
次级卵泡
次级卵母细胞(中)+透明带+多层不规则的卵泡细胞(周)-100um
三、卵泡发育阶段
三级卵泡
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卵泡腔+卵泡细胞-200um
优势卵泡
卵泡波可持续发育2-3天,通过生理选择,只有优势卵泡才能够继 续发育,其余卵泡则发生退化和闭锁;
排卵卵泡
在发情周期中,只有黄体溶解时存在的优势卵泡才能够成为该发 情周期中的排卵卵泡;
五、排卵类型
1、自发性排卵
见于大多数哺乳动物;
2、诱导性排卵

动物繁殖学作业

动物繁殖学作业

动物繁殖学作业 2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母畜生殖生理1.简述卵子的发生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卵子发生过程包括卵原细胞增殖、卵母细胞生长和卵母细胞成熟三个阶段。

特点:卵原细胞的增殖阶段:卵原细胞的染色体为二陪体,含有典型的细胞成分。

卵原细胞的生长阶段:卵黄颗粒增多,使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出现透明带;卵泡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而增殖,由扁平变为立方形,又单层变为多层;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后,一直到初情期到来之前,卵母细胞的生长处于停滞状态,称为静止期或核网期。

发育停滞现象一直维持到排卵前才结束,随之第一次成熟开始,称为复始。

卵泡细胞可作为营养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因此到了成熟时,卵子已有储备物质,为以后的发育提供能量来源。

卵母细胞成熟阶段:其中所含的染色体数为单倍体。

2.卵泡的发育主要分几个阶段?各阶段卵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原始卵泡发育成为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五个阶段。

①.原始卵泡;是卵原细胞周围由一层扁平状的卵泡细胞(颗粒细胞)所包裹,没有卵泡膜和卵泡腔。

②.初级卵泡:其特点是卵母细胞周围由一层立方形卵泡细胞所包裹,卵泡膜尚未形成,也无卵泡腔,且此发育阶段之前是促性腺激素的不依赖期。

③.次级卵泡:卵母细胞被两层以上立方形卵泡细胞所包裹,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的体积均较初级卵泡大,随着卵泡的发育,卵泡细胞分泌的液体增多,卵泡的体积逐渐增大,卵黄膜与卵泡细胞(或放射冠细胞)之间形成透明带。

但此时尚未形成卵泡腔,以后的发育为促性腺激素依赖期。

以上三种卵泡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卵泡腔,所以将上述三种卵泡统称为无腔卵泡或腔前卵泡。

④.三级卵泡:卵泡细胞分泌的液体进入卵泡细胞,使卵泡细胞之间分离,并与卵母细胞的间隙增大,形成不规则的腔隙,称为卵泡腔。

其后随着卵泡液分泌量的逐渐增多,卵泡腔进一步扩大,卵母细胞被挤向一边,并被包裹在一团卵泡细胞中,形成突出于卵泡腔中的岛屿,称为卵丘。

其余的卵泡细胞则紧贴在卵泡腔的周围,形成颗粒细胞层。

家畜繁殖学中卵子发生与乱跑发育的概述

家畜繁殖学中卵子发生与乱跑发育的概述

家畜繁殖学中卵子发生与乱跑发育的概述
家畜繁殖学中卵子发生和乱跑发育是研究家畜繁殖过程中关键的两个概念。

卵子发生是指卵巢中原始卵母细胞发生核分裂和细胞分裂,形成成熟的卵子的过程。

在卵巢中,原始卵母细胞经过两个减数分裂,形成4个卵细胞。

其中,只有1个成为可受精的卵子,其余3个为极体,通常最终被排出体外。

卵子发生的过程通常涉及多个激素的调控,例如促性腺激素等。

乱跑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最终形成胚胎的过程。

受精卵首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同样的细胞(称为四细胞期),然后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四个等大小的细胞(称为八细胞期),然后继续分裂并发育,最终形成囊胚。

在此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分化,并形成不同的胚层,例如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等。

卵子发生和乱跑发育是家畜繁殖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研究这两个过程,可以了解家畜繁殖的机制,为优化家畜繁殖技术和提高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这些研究也能够解决家畜生殖障碍和疾病等问题,对于家畜繁殖事业的发展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繁殖学第10讲卵子发生及其形态结构与体外保存ppt课件

动物繁殖学第10讲卵子发生及其形态结构与体外保存ppt课件
变异范围较大
透明带内卵黄的直径一般为80~200μm,为 精子体积的1万倍以上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 科技学院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颗粒细胞附着在卵母细胞外并通过卵母细胞外围 微绒毛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为以后的发育 提供能量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 科技学院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 科技学院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3.卵母细胞的成熟
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至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 便进入停滞状态,当母畜发育到一定年龄, 伴随着卵泡的增长,在生殖激素的支配和调 节下,恢复成熟分裂过程。这时卵母细胞的 核向卵质膜下移动,核仁和核膜消失,染色 体聚集成致密状态,即生发泡破裂
卵子发生起始于胚胎早期,由原始卵原细胞经过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最后成为单倍体的卵细胞过 程,持续时间很长,一般在初情期以后开始,至 受精过程中才能完成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 科技学院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一)卵子发生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卵子的发生
(加)卵巢的结构
一、卵子发生的特点 二、卵子发生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三、卵母细胞与附属细胞的关系 四、卵黄的发生 五、卵膜 六、卵子发生的调控 七、卵子的成熟与排放
(加)卵巢的结构(人)
成熟卵泡
终生排出几百个
卵巢
生长卵泡
70万~200万个
原始卵泡 次级卵泡 初级卵泡
卵巢
黄体
皮质 / 髓质 / 生殖上皮
2.内质 (其他细胞器)
⑴线粒体: 在卵子发育中大量扩增.
如:非洲爪蟾,卵中线粒体数量是体细胞中的许多倍,卵中的 线粒体供早期发育利用,原肠胚期以后,胚胎细胞才能自己 合成线粒体,供胚胎发育利用.
另:在爪蟾体细胞中
核DNA : 线粒体DNA = 100 : 1
在爪蟾卵母细胞中
核DNA : 线粒体DNA ≈ 1 : 1
(1)端黄卵:卵黄集中于植物极, 核位于动物极。 如鱼类、爬行类、鸟类、某些两栖类。
(2)中央黄卵(中黄卵):卵黄位于中央,核居中央, 胞质围于周边。
如节肢动物. (3)中量黄卵:卵黄量居中,自动物极至植物极渐增。
如部分低等、部分鱼类、部分两栖类.
人 均黄卵
鸡 端黄卵
蛙 中量黄卵
蝇 中央黄卵
第三节 卵母细胞与附属细胞的关系
⑷胚质(生殖质、极质) 在卵母细胞中产生,分布在受精卵中的特定区域, 并决定未来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
(5)卵黄 卵黄是卵子内重要的细胞组分之一 ; 各种动物卵内都含有不同量的卵黄; 卵黄是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
鸡卵
蛙卵
两栖类卵子 卵黄分布
卵 黄 递 增
卵黄小板
动物极 植物极
不同动物两卵栖黄类的形态、成分差异很大. 有的无特卵定黄结小构板,只是一种贮存物质, 有的有特定结构,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复合体
两栖类卵黄为大颗粒状-----卵黄颗粒(卵黄小板) 卵黄小板外包一层膜,内含卵黄磷蛋白和水解酶.
卵黄磷蛋白
卵黄高磷蛋白 (两个分子) 卵黄脂磷蛋白 (一个分子)
两种蛋白构成六角形晶格结构----卵黄小板
卵黄磷蛋白
卵黄高磷蛋白 卵黄脂磷蛋白
一个结晶的 结构单位
(两个分子) (一个分子)
两种蛋白构成六角形晶格结构----卵黄小板
(2)向卵母细胞传递成熟因子
放射冠
透明带
二、昆虫的卵室
果蝇
卵母细胞
滤泡细胞
胞质间桥 (环道)
营养细胞 营养细胞和卵母细胞同源于生殖细胞,如何决定的?
昆虫
卵原细胞
4次分裂后 16个胞胚球, 两个有4条环道 一个发育成卵, 15个营养细胞
干细胞
1裂 2裂
环道 (细胞质间桥) 3裂
4裂
16个胞胚球,两个有4条环道。 发育成卵母细胞 由位置决定,获得极质者发育成卵母细胞 。
但线粒体 DNA 只能用于线粒体自我复制,不能他用.
卵母细胞中 扩增的线粒 体集中存在, 称线粒体云, 也称卵黄核.
放大的线粒体云
⑵环形片层 卵母细胞中有环形 片层的膜状结构, 膜上有孔,认为来源 于细胞核. 膜上有核糖体,认为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⑶核糖体 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中核糖体大量增加,常以多聚核 糖体的形式独立存在,并从卵的动物极到植物极呈 递减分布.
tRNA先在核仁外染色质转录成tRNA前体, 而后输送到细胞 质中完成tRNA合成.
1.mRNA(信使RNA)的合成和积累
mRNA主要是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双线期,在灯刷染色体 转录合成的.
合成的 mRNA 中约有: 5% 在多核糖体中,供卵子自身发育时使用; 95% 的 mRNA 贮存在胞质里的 RNP 颗粒中, ( RNP ----- 非核糖体的核糖核蛋白 ) 供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使用.
(2)次级卵膜 : 由滤泡细胞分泌产生 如:昆虫、鱼的卵壳.
(3)三级卵膜 : 由输卵管或生殖器附属部分泌形成 如:蛙卵胶膜,鸟卵的卵白、壳膜、卵壳.
2.卵膜的功能:①保护②营养③与受精作用有关
初级卵膜:卵黄膜 三级卵膜:卵白、壳膜、卵壳.
初级卵膜: 哺乳类卵透明带
三级卵膜: 青蛙、林蛙圆球形卵胶膜 三级卵膜: 鱼卵胶膜
1.自体合成型的卵黄发生(内源性卵黄合成)
(卵黄在卵母细胞内合成)
2.异体合成型的卵黄发生(外源性卵黄合成)
(卵黄在卵母细胞外合成,而后运输到卵母细胞内)
脊椎动物卵黄产生于肝脏
昆虫卵黄
产生于
脂肪体
第五节 卵 膜
排出的卵外都包有不同形式、形态、结构的卵膜
1.卵膜类型 (依来源不同分三种)
(1)初级卵膜 : 由卵母细胞分泌产生 如:海胆、两栖类卵黄膜,哺乳类卵透明带.
朱洗的体外跌卵实验证明: 促性腺激素能直接作用于离体卵巢,促使离体卵巢排卵, 称此为卵巢的体外跌卵.
两栖类体外跌卵实验图示
结论:
卵母细胞的成熟与排放是互不依靠的两个过程,成熟的卵子不 一定立即排放(自然状态下与季节相关),人为施用激素促发排 出的卵子未必就成熟.
此时 18S, 28S RNA尚未开始合成
(曲线图)
(2) 18S, 28S RNA的合成在卵母细胞的生长期, 转录 rRNA 的 rDNA位于核仁染色体,此期核仁剧增至上千个(核仁扩增),其 中主要是 rDNA被连续复制数千次,称此为选择性基因扩增. 合成的 rRNA在细胞质中贮存,供胚胎发育至胚胎出膜,之后胚胎 才可自己合成 rRNA.
第二节 卵子发生过程中的结构及变化
1.卵母细胞质 2.卵母细胞核
一、卵母细胞质的结构与变化
卵质Βιβλιοθήκη 皮层: 皮层颗粒,色素颗粒 内质: 细胞器,卵黄,其他内含物
1.皮层: 卵子质膜下面的表层,呈半硬的凝胶状.
受精前蛙卵
爪蟾卵
爪蟾卵巢中卵母细胞皮层超微结构模式图 受精后色素颗
单层的皮层颗粒内含酸性粘多糖和蛋白质。
2. rRNA( 核糖体RNA)的合成和积累
卵子发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成和积累核糖体,为未来胚胎发育时蛋白质的 合成打基础.因为在发育早期,胚胎基因尚未启动,而合成蛋白质所用的核糖 体都来自于卵母细胞.
核糖体成分
① RNA ( 5 S、18 S、28 S) ② 核糖体蛋白
rRNA
(1)5S RNA的合成在卵子发生的早期,并贮存于 RNP 颗粒中.
极质
确定后,营养细胞汇集营养,卵母细胞 3 天之内增大上万倍
第四节 卵黄发生
次级卵原细胞 胞
转化成
级卵母细



生长期
卵黄 形成方式
①小生长期 (卵黄发生前期)(时间长) 原生质增加,胞体增大.
②大生长期 (卵黄发生期)(时间短) 卵黄迅速聚集,胞体剧增.
①自体合成 : 在卵母细胞内合成. ②异体合成 : 在卵母细胞外合成.
三级卵膜: 蟾蜍卵及带状卵胶膜
次级卵膜:卵壳
林蛙卵及球状卵胶膜
第六节 卵子发生的调控
①激素调节
②基因表达调节
一、卵子发生的激素调节(不同动物调节不同)
1.昆虫
合成
2.脊椎动物 (1)两栖类卵子发生的激素调节
合成 合成
例如:蛙的人工催情促排卵
(2)哺乳类卵子发生的激素调节
丘脑下部 促激素释放激素
(3)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在卵黄发生期(与18S RNA同期合成,卵 母细胞中蛋白质的 20 ~ 30 % 是核糖体蛋白).
扩增的核仁中,主要 为rRNA基因 (rDNA)的扩增,为 选择性基因扩增.
一般体细胞仅有 1~ 2 个核仁,而卵 母细胞中有一千多 核仁,为 核仁扩增.
3. tRNA (转移RNA)的合成
灯刷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
染色粒
侧环
两条 染色单体
两条染色单体
蝾螈卵子中每条灯刷 染色体约有5000个侧 环,整个卵子核中约 有20000个侧环.
可在较短的时 间内转录合成 大量的mRNA
灯刷染色体在爪蟾 卵中可保持三个月, 在有尾两栖类保持 七个月.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 板转录合成RNA(在此主要是mRNA).
(4S RNA) tRNA合成在卵黄发生前期(与5S RNA同期).合成 的 tRNA 也贮存在RNP颗粒中.
4.卵母细胞发育中基因信息的利用
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合成了大量的RNA, 这些RNA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 一 :在受精前有小部分RNA被利用,用以指导卵母细胞自身的 生长发育和成熟.(这个过程是通过特异蛋白质的合成 实现的,如:卵黄蛋白的合成、核糖体蛋白的合成等等)
卵泡 : 卵母细胞 十 滤泡细胞(卵泡细胞)
附属细胞
滤泡细胞: 来源于体细胞 营养细胞: 来源于生殖细胞
附属细胞功能
(1)产生类固醇激素; (2)向卵母细胞运输营养物质; (3)在卵外形成保护结构层.
一、脊椎动物的滤泡细胞
滤泡细胞 卵母细胞 透明带
突起的绒毛间借助桥粒和缝隙连接结合 滤泡细胞功能 (1)向卵母细胞运输营养
子宫
松弛素
准备着床
颗粒细胞 卵泡膜细胞
颗粒黄体 泡膜黄体
若受精------妊娠黄体 ( 维持3~6个月) 未受精------月经黄体 ( 维持两周 )
黄体
白体
第一节 卵子发生的特点
(八点)
1.无变态期 2.有极体形成 3.只生成一个卵子 4.间桥生长期消失 5.大量物质积累 6.卵子发生时间长 7.生长期体积剧增 8.成熟少,退化多
第 二 :大部分的转录信息(RNA)被贮存起来,在受精以后的早 期胚胎发育时期被利用,用以指导早期胚胎发育.
----- 母体基因 (贮存RNA的利用可以持续到原肠胚以后)
总结
RNA RNA
RNA
指导早期胚胎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