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必修1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过程: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领域主要环节及示意图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

2.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3.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填图绘图(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为海陆间循环环节;(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目前人类主要可以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施加影响。

(√)②三种水循环中共同具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③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循环。

(×)④地球上的水体总量是不会减少的。

(√)实践探索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该句诗词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提示:地表径流。

(2)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句诗是否严谨?为什么?提示:不严谨,因为通过水循环水体能够得到更新。

能力一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2.影响水循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蒸发水量多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降水、水汽输送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2.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图示主要环节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植物蒸腾、降水蒸发、降水特点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的水量很小,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3.“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类型: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性质(论意义含义理解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意义。

【教学难点】辨别河流的补给类型;分析水循环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李白的《将进酒》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① “黄河之水”是否都从“天上来”? ② “奔流到海”是否真的“不复回”?我们今天就通过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来给予科学的解答。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10-15分钟完成学案基本内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1、2、3直接提问学生,4学生讨论2分钟提问) 1、 水圈特点(复习):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圈层。

2、水体分类: (1)、按存在形态(2)、按存在空间(请连线完成)①海洋水 A 数量极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②陆地水 B 作用巨大,提供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③大气水 C 最主要,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3、陆地水(1)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 答:(2)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占淡水总量的比重约是多少? 答:4、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问题探究1】 (1)、右图为我国某河的年流量变化图,两次汛期分别以什么补给为主?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2)、我国的塔里木河以什么补给为主?最大补给量应出现在什么季节?(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陆地水体枯水期水体互补关系的是何图?为什么?(总结)从【问题探究1】我们可以看出陆地上的这些水体之间水源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你从3个问题当中能找出河流补给的来源有哪几种?(各小组分组总结回答,教师多媒体展示答案)转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黄河的主要补给就是大气降水,基本验证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下面就通过水循环的学习来验证“奔流到海不复还”是否正确。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直接提问学生)1、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按发生的领域分哪几类? 答:2、在图中注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并按水循环的过程完成(学生上黑板标注)(1)在图中填出B 、C 、E 的箭头方向。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

2、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谈话法,讨论法。

2、读图分析法。

3、多媒体课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2)陆地水体的主体是:冰川(3)我们目前主要利用的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思考:目前冰川水能否被大量利用?试分析原因。

不能,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山地区,利用难度大。

更新周期长。

(1)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后半句的说法对吗?不对,因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之间不断进行着转化。

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和发生领域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中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三、练习:三个循环中,水量最小的是陆地内循环,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是海陆间循环。

思考:1、2007年10月台风“罗莎”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它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2、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1)海陆联系的纽带(2)塑造地表形态(3)维持全球水量平衡(4)调节全球热量平衡c)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四、作业(创新方案练习及试卷练习)。

人教版 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人教版   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纲要求】1. 高考要求:(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 热点:(1)学会用水循环理论解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的影响 (2)考查的切入点以热点区域或时事图表资料为主 (3)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水循环的环节及河流的补给形式,并且往往和气候结合起来【自主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三态⎩⎪⎨⎪⎧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________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 ,B ,C ,D ,E ,F ,G ,H ,I 。

(2)水循环类型:A →C →D →E 属于 循环,D 、F 、I 属于陆地内循环,A 、B 属 循环。

(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水的 。

②缓解不同纬度 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高考考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品味高考: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小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 【小题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小题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学生活动:举例说明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哪些环节造成影响?(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迁移训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人教版 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人教版 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一课时)第一部分:课例背景分析一、课程标准及解析(一)、课程标准原文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中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即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

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在17岁左右,这是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充满叛逆、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前面的几章的学习,尤其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道了地球因为接收太阳辐射而具备温度,因而水会蒸发,因为水循环是一个自然现象,所以他们多少对水循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他们对事物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数据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

如:陆地上的水体的构成是无法通过数字来感受的,这就需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阻燃现象加以视觉化,将数据与学生所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作形象的比较,从而使抽象的、空洞的变成切实的、能感受的。

三、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部分教学内容是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水的各种形态在地球上分布范围及数量特点,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为学习水循环垫下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学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导学案分析宁夏砂田中铺设啥事对水循环蒸发、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结合实例,解释水循环对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的影响,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认识地表水体的分布、更新速度等特征。

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明确社会循环各环节,提高绘图能力和图表归纳能力。

重点:水循环过程与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的过程。

2.水循环包括蒸发、植物、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等环节,其中、水汽输送、和径流等是水循环过程的四个最主要环节。

3.水循环可以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与。

4.水循环可以维持全球各个水体间的动态平衡,促进。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5.水循环可以联系地球的各个圈层,促进和。

6.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的矛盾。

7.地表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

日为阳精,光照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燋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注不为溢。

”——《宋书.天文志》1.地表蒸发的水去哪里了?2.为什么李白说黄河之水从天上而来?3.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与海陆间水循环相比缺少哪些环节?【活动探究】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cm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业种植。

沙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2.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比较四月末砂田和罗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有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以及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3:3.1水循环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3:3.1水循环学案

第一节水循环预习准备区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下渗、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联系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促进地球上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

3.地球上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

5.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对全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效果速测1.判断正误。

(1)海陆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 )(2)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 )2.破坏森林会导致( )A.水汽输送减少B.蒸发增多C.下渗减少D.降水增多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

这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人类可以参与到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主题探究区任务探究1 水循环及地理意义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

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着调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

(2)指出坎儿井体现的水循环环节。

(3)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水循环环节与河流的关系。

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为东亚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表示(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C.蒸腾、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2.⑥环节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任务探究2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主题一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材料1:长江从雪山走来,源头有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长江向东海奔去,中游有湖水的调节作用;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雨水是主要补给,我们赞美长江,她有无穷的源泉,整条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

下面是我国几条典型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河流A以哪种补给为主,其径流变化特点是什么?②河流B 4~5月的春汛是哪种补给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③河流C以哪种补给为主,其径流变化特点是什么?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④河流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说明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的特点。

材料2:潜水是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其水面的海拔高度称为潜水位。

河水的水面海拔高度则称为河流水位。

河水和地下潜水有相互补给关系,“久雨不溢”(图A),“久旱不涸”(图B)。

(2)结合材料探究:①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②黄河下游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如A图所示还是B图所示?为什么?主题二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材料:一滴水的奇妙旅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小的我从广阔的海洋上诞生了,太阳辐射能是催生婆,她把我蒸发到空中。

我先在云妈妈的怀里撒了会儿娇,就拿着降落伞开始“闯世界”,我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啦!我跳到了另一朵云上,随着夏季风来到陆地上空。

在“水汽输送”的过程中,我耍起了杂技——我一连翻了十几个跟头。

我看见满天都是灰尘小队,他们调皮地跳进了人们的眼睛里、嘴巴里……于是,我和同伴们奋不顾身地降落了!我跑到小河里,成了“地表径流”,我的一些伙伴则钻入地下成了“地下径流”。

我们看到了不少,听到了不少,也经历了不少,我们为了这小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唱着歌流向了我向往已久的大海,我们顺利完成了奇妙的旅程。

下面为三种类型水循环的纲要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①材料中的“这一滴水”经历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过程?(写名称和图示代号)②三种水循环类型中,环节最多,使陆地水不断补充更新的是哪一种?(写图示代号),交换水量最大的是哪一种?(写名称及图示代号)1.我国河流补给形式判定小技巧判定我国河流补给形式应主要看河流汛期、枯水期的时间和流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梳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分类:(1)存在形态:①气态水:数量但分布。

②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

③固态水:仅在、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存在空间:①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水量。

(水圈的主体是)②陆地水:约占全球水量的。

③大气水2.陆地水体:(1)地球淡水的主体是。

占淡水总量的。

(2)相互关系: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3.河流补给是指。

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有:①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季。

如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季,因而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季节,枯水期多在季节;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季,河流的汛期为季;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较均匀,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流经地区,冬季往往严寒多雪;随着气温的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汛期多出现在季或初夏。

如由于积雪的融化,我国东北的河流会形成汛。

③冰川融水:多为内陆地区的河流,水源来自高山地区的冰川,河流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汛期出现在季。

④湖泊水:对湖泊以下河段径流起调节作用。

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削减河流洪峰,在枯水期补给河流,增加河流的径流量。

⑤地下水: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但补给量较小。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①海陆间循环:发生在之间,使陆地水得到,水资源得以再生。

②陆地内循环:发生在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③海上内循环:发生在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学法指导】简图表示水循环的类型(1)图中①②③④为海陆间循环环节。

(2)图中③⑤为陆地内循环环节。

(3)图中①⑥为海上内循环环节。

【易错辨析1】外流区域只有海陆间循环一种类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外流区域以海陆间循环为主,也存在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____。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3.不断塑造着____________。

4.________联系的主要纽带。

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的____________,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易错辨析2】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更新,因而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

【知识链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示意归纳·助学助记33速记·认知清单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环节主要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

3.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的重要载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班级 姓名 学号核心素养培养目标1. 通过分析水循环的的环节,学会分析各个环节在各个区域间的影响。

2. 学生通过阅读、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能够用简单而准确的语言说出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意义,分析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3. 学生通过学习,自主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知识点一】水循环的概念阅读课本P55第一段、图1“水循环的示意图”和图2的“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回答问题。

图1 水循环的示意图 图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1: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 _圈、_ __圈、__ _圈、__ 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根据图2所示的圈层,在图1对应的位置填写,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知识点二】水循环的过程根据课本55页图3.3的内容,写出水循环环节。

蒸发环节【问题探究】在晾衣服的时候,什么情况下衣服干的快一些? (1)太阳辐射影响蒸发,太阳辐射越 ,蒸发越 。

(2)风速影响蒸发,风速越 ,蒸发越 。

(3)湿度影响蒸发,大气湿度越 ,蒸发越 。

【归纳总结】【对点练习】右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

回答下题。

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植被覆盖宰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水汽输送环节【问题探究】有那些因素会影响水汽输送?(1)水汽输送的主要方式是: 。

台风就是一种强烈的输送形式。

(2)距海的远近影响水汽的输送量的多少。

水汽的主要来源于 ,根据左下图,对比A,B 可知,A 点靠近 ,B 点深居内陆,因此A 点输送的水汽 (大于/小于)B 点。

(3)山脉的阻挡作用影响水汽的输送,因此C 点输送的水汽 (大于/小于)D 点。

夏季风 中国的山脉【对点练习】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 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 最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季风C 、纬度位置D 、海陆位置ABBBCAB DA B径流环节【问题探究】黄河为什么会断流?黄河流域干湿地区图黄河流域的主要的城市分布图材料一、黄河中上游流经降水我国的干旱区与半干旱区,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十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三、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

2.讲练结合。

3.学生绘图训练。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一个人因干渴而昏迷不醒的时候, 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般说第一个字 会是什么呢?(学生齐答“水! ”)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 “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 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可见水 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 形成各种水体,构 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读图3.1 “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大气水(河流水 湖泊水地表水J 沼泽水 土壕水 生物水 <冰川水 地下冰【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 关系。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1 水循环 同步教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1 水循环 同步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水文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水文学的根底知识,说明一些水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

(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判一判]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①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②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水资源的更新。

〔×〕③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连一连] 将以下地理事象与水循环类型线。

[微思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

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对这句诗进行评价。

提示 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其中一局部地表水聚集入江河,由此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但海洋水又会蒸发,以水汽输送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

从水循环角度来看,陆地水可以汇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陆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促进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水圈⎩⎨⎧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大气圈⎩⎨⎧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影响全球的气候岩石圈: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生物圈:影响全球的生态[微思考]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中,所以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提示 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如果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 1 水循环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3 1 水循环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学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 水循环【学习导航】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________、水汽输送、降水、________、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分类(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________,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________。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________。

2.塑造着________。

3.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缓解不同纬度地区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5.影响着全球的________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微思考)公元前 3世纪的《吕氏春秋·圜道》篇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水文循环现象:“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

”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试解释这段古文的涵义。

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了水循环的哪几个环节。

【重点导析】探究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探究活动】“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在城市看海……”每到汛期,城市内涝就会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

“海绵城市”的治水方式,能把水患威胁转化为发展契机。

这样的“治水”方式,能把“城市看海”景象变成今后实实在在的“城市一景”。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问题1:(地理实践力)实地观察思考:汛期频繁出现的城市内涝现象,主要是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导致的?问题2:(综合思维)“城市内涝”现象反映出城市地区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水循环中的哪些环节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导致的?问题3:(综合思维)“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将每次降水能有效储存下来供城市发展利用,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的哪个环节的作用?【知识归纳】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列表总结如下: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判断(1)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判断⎩⎨⎧海陆间循环:发生于海洋与陆地之间海上内循环:发生于海洋与海洋上空陆地内循环:发生于陆地与陆地上空(2)根据水循环包括的环节判断⎩⎨⎧海陆间循环:包括水循环的所有环节海上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降水陆地内循环:主要包括蒸发(蒸腾)、降水2.水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分解主要环节,借助模式图理解 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2)结合箭头指向,判断各环节名称结合水循环示意图中箭头指向及箭头两端的内容,判断图中未知环节的名称。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组成,理解陆地上各类水体之间具有水源补给关系,能说出水循环的进程和意义。

2.踊跃合作讨论,斗胆展示自己,通过探讨思考能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3.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4.【重点难点】理解陆地上各类水体之间具有水源补给关系,能说出水循环的进程和意义。

【学法指导】(1)归纳法(2)讨论式学习法(3)师生互动学习法【学习进程】基础梳理1.水圈的组成A 依照存在形态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其中________散布最广,________ 数量最大。

________只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B 依照存在空间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最主要的,占全世界水储量的_______。

【合作思考一】 2.水体的彼此补给(1)请分析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洪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吗?洪水期,补给。

枯水期,补给。

河流水源主要来自。

河流水源的补给途径,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是河流水源补给最重要的一类。

其特点是河流水量及其转变与流域境内降雨量及其转变关系十分密切。

2.融雪水补给:融雪水补给特点是,河流水量及其转变与流域积雪及流域转变有关。

3.冰川水补给:高山及高纬度,冰川融化补给河流,如我国西部高山冰川季融化补给河流。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5.地下水补给。

大气降雨、降雪(融化后)下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再由地下水补给河流。

一般说来,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是的。

固然,一条河流的河水补给来源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某一种形式为主的混合补给形式,对流域自然条件复杂的大的河流来讲尤其如此。

【合作思考二】 3.水循环进程(1)用箭头画出各水循环的进程并用文字标注主要环节。

(2)说出各个水循环的进程。

海陆间循环(海陆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读“水循环示用意”如图3-2,回答下列问题图3-2(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A、B、C、D、E、F、(2)图中水循环发生领域有______ 、______ 、___ ______ (3)若是这个地域植被受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域造成什么影响,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重点与考点:1.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态: 、 、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

2.存在空间: 、 、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3.陆地水:陆地水包括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 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 、 、 、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动的水循环过程。

2.动力: 、重力能等3.环节: 、 、 、 、下渗5.意义:①使地球上的不不断②维持了全球水的 平衡③缓解 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④ 联系的主要纽带⑤不断塑造着重点解析:1.图解分析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4.类型: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补给陆地水量很少 : 水循环量最大的类型2.图解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例1.下列地理现象,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的夏汛B.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C.海上的暴风雨D.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解析: 塔里木河的夏汛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均属于内陆循环, 海上的暴风雨属于海上内循环.注意与本题相关的两点:(1).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属于海陆循环,而非季风区的降水因为在内流区域,而主要属于内陆循环.(2).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融水和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由于最终流水将汇入海洋,所以属于海陆间循环.2.(07年江苏高考)图15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 甲 丙 丁过程属于 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和 资源。

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使用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三、德育目标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教学媒体与教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教学方法】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入】老师开门见山的表述:地球被人们称作“水的行星”,请大家思考为什么?然后请同学思考、回答。

老师评价了学生的答案后,接着表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多媒体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地球上水的类型1、水圈定义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多媒体呈现】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30. 45%) 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教案 高一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教案 高一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

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三维目标定向⑴.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⑵.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②利用简易装置设计实验直观反映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直观观察水循环过程及环节。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4、教学重点①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②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组成(1)从形态上看:①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②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水圈的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易错提醒]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3.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教材P55~56活动](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知识点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情景导入先思考———————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提示: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

(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提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一、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水循环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

(综合思维)2.通过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理解,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关系,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人地协调现)3.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地理实践力)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① 水 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② 连续运动 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依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的类型 主要环节 意义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③ 地表 径流,e 下渗,f 地下径流 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h④ 植物蒸腾 ,i 蒸发,c 降水 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海上内循环 a 蒸发,g⑤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⑥ 太阳辐射能 和重力能。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⑦ 更新状态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促使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1)不断塑造着⑧ 地表形态。

(2)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⑨ 生态。

自我诊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 )(2)水的运动对于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 )(3)水循环中循环水量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

(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 )(5)水循环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联系起来,促进了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 )(6)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所以水资源不会短缺。

( )答案:(1)√解析:(1)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答案:(2)√解析:(2)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都会影响地表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水循环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地理实践力)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综合思维)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 A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不同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决定水资源有限性―→水资源利用不应超过水体更新速度3.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1)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3)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特别提醒]水循环比较活跃,且与其他水体联系比较密切的水体的更新周期比较短,相反则比较长。

(1)水循环是主要发生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运动。

( )(2)南极的冰川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 )(3)地表径流最终都会流入海洋。

( )(4)大气环流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

( )(5)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大循环提示:(1)×水循环运动是指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循环运动。

(2)×冰川是陆地上运动着的固态水体,南极冰川不断运动进入海洋也参与海陆间循环。

(3)×有些地表径流位于内流区域,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不一定最终流入海洋。

(4)√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主要是借助大气环流实现的。

(5)B [塔里木河位于内流区,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在城市看海……”每到汛期,城市内涝就会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

“海绵城市”的治水方式,能把水患威胁转化为发展契机。

这样的“治水”方式,能把“城市看海”景象变成今后实实在在的“城市一景”。

问题 1 (地理实践力)实地观察思考:汛期频繁出现的城市内涝现象,主要是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导致的?提示:强度较大的降水环节导致的。

问题 2 (综合思维)“城市内涝”现象反映出城市地区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水循环中的哪些环节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导致的?提示:城市建设中改变了原有的河湖系统,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硬化地面的增加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环节。

问题 3 (综合思维)“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将每次降水能有效储存下来供城市发展利用,主要是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的哪个环节的作用?提示:下渗环节,可以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的储存。

[归纳提升]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减少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流含沙量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增加判断水循环类型的方法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陆地内循环只包括陆地,海上内循环只包括海洋。

陆地上外流区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看过程和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和径流环节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1.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回答(1)~(2)题。

(1)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2)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机井B.修建水窖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1)C (2)C[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环节分别表示水循环的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汽输送。

“一江春水向东流”指河水流入海洋,即地表径流环节③。

第(2)题,④环节为下渗,森林具有拦蓄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的功能,植树造林能增加水分下渗。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

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

二是发展集雨工程。

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问题1 (区域认知)为什么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量建造集雨水窖、水池?提示:我国中西部的许多地区地处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

问题 2 (综合思维)分析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工程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什么?提示:主要是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

其有利影响主要是涵养水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

问题3 (地理实践力)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你对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

提示: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

[归纳提升]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性质(论述角度)意义含义理解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促进水体更新在水循环系统中,水的连续运动、转化,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气态水、液态水与固态水,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始终相互转化、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有变化;平衡过程中水循环一直在进行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水循环对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动力和能量源泉;水循环平衡了海陆之间、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收支过程之一联系海陆的纽带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陆地通过径流向海洋输送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主要通过地表径流等改变地表形态关键词法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迁移交换作用:水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3)影响塑造作用:水循环运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2.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给广东和广西造成了严重影响。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读图,完成(1)~(2)题。

(1)台风“山竹”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A.只有②B.只有③C.①和③ D.②和③(2)从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来看,不属于台风“山竹”直接造成的影响是( )A.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C.不断塑造地表形态D.促进地区之间能量交换(1)D (2)C[第(1)题,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陆地内循环,②为海陆间循环,③为海上内循环,台风由海洋向陆地登陆,参与了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故选D。

第(2)题,台风“山竹”带来的降水使当地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加快了水循环的速度、促进了地区之间的能量交换,而台风“山竹”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需要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等间接塑造地表形态。

故选C。

]人地协调观——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我国于2017年开始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2017年吉林省白城市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

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和“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

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回答(1)~(3)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直接的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蒸发(2)白城市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3)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 )①减轻洪涝灾害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1)C (2)A (3)D[第(1)题,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会使该地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进而间接减少蒸发,故该工程最直接的影响环节是下渗。

第(2)题,该题考查白城市影响下渗最主要的因素。

该地区“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说明该地排水设施不完善,排除B;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下渗,排除C;季节性冻土的存在不利于下渗,排除D;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选A。

第(3)题,海绵城市建设使植被覆盖率增加,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增强,可减轻洪涝灾害,减少水分的散失,增加空气湿度,①②③对;植被的增加可起到削减风力的作用,④对;海绵城市建设只能缓解水资源短缺情况,而不能解决,⑤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