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版本3讲义式

教育心理学版本3讲义式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前言:课程之前的问题⒈如何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⒉教育心理学将给你提供怎样的帮助?(是否可以添加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况的内容?)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principle + theoryPrinciple:主要是用于解释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评分系统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Theory:用于解释学习、行为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多方面内容的一组原则和规律。

⑵本学科研究对教师的作用:作为决策的教学⒊怎样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明智消费者?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一般过程㈠从三个例子说起——什么是发展例1: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

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

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

例2:刘易斯女士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

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将不能参加野营活动。

”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

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

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

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

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

”例3: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

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又次序的变化过程。

发展是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某些局部短暂的变化不是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青春期是人生旅程中最为关键和动荡的阶段之一,它涉及到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如何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

首先,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迅速,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发荷尔蒙分泌的增加,导致情绪波动和性欲的增强。

同时,大脑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前额叶皮质和大脑回路的发育,从而带来思维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提升。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更加关注自身形象和社交关系。

其次,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紧密相关。

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挑战,促进他们的成长。

例如,教育者可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青少年对知识和技能的探索和研究。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提供社交机会和合作学习的环境,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重视青少年的情感培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首先是自我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个性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阶段的青少年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发掘自己的潜能,并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是情感和社交关系的发展。

青春期是情感波动和社交关系调整的重要时期。

教育者应该帮助青少年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重视他们的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培养,以及情感和性教育的开展。

最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需要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社会也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包括教育、文化和体育活动等。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第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第三,不平衡性。

第四,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岁~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性。

(二)青年初期
这是指14、15岁~17、18岁的时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六个方面。

(二)关于关键期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
自我成长需求 冲 突 社会环境限制 发展危机 调 适 失败→停 滞→负向人格 成功→危机化解→正向人格
1、婴儿期(0-1.5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 不信任感,要使儿童的生活有规律,有保障,让儿 童的期望得以实现,通过哺乳和照顾实现。 对未来的影响:建立了信任感,将来在社会上就可 以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否则,就成为不信任 别人和贪得无厌的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 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 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 唐朝诗人 王勃6岁写文章, 9岁读《汉书》, 13岁写《滕王阁 序》。留下“落 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 色。”的名句。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 是不可改变的,但不同个体身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1、维果斯基的生平
维果斯基(1896-1934)是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由 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 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 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维果斯基一生留下180多种著作,其心理学思 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 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 例如,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按照自上而下 (头尾)法则即抬头—>翻身—>坐—>爬—>站—> 行走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一)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一,从时间跨度上讲,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第二,从内容上讲,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第三,从性质上讲,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变化第四,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二)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简答)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例如,在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的发展最早,然后是运动技能、情绪、动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通常最迟3.具有不平衡性如婴儿期与青春期发展较快,成人期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4.具有个体差异性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个体心理发展根据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这些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 11、12-14、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

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

并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二)青年初期:主要指高中阶段(14、15-17、18岁)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良好心理发展。

下面,将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幼儿期到青春期都会经历各个阶段。

在幼儿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

幼儿时期的学生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学习和成长,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还比较低,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关心。

在儿童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增加。

儿童时期的学生逐渐掌握了语言和思维能力,开始了解和分析周围的世界。

同时,他们也开始与同伴进行社交互动,学习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增强和个性的形成。

青春期是个人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形象,对其他人的评价也开始敏感起来。

此时,学生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其次,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教育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智力发展。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知识学习。

其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学生在学校中可以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某小学利用心理档案,为有特殊 需求的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辅导,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案例三
某家庭通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效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适应 能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了青春
期。
06 结论
对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总结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 同影响。教育者需要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和需求,提供适 应其发展水平的指导和支持。
再完全依赖成人。
创造力
儿童开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 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和手工制作, 也能够表现一些音乐和舞蹈。
社交能力
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增多,愿意 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 意帮助别人。
学习与认知
儿童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加, 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学习活动,
如认字、数数等。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
自我意识
社交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应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和活动等形式普及心 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的研究与实 践
随着对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研究的深入,我们将更全面 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 展规律。教育者应不断探索 和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 实际教育工作中。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应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 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帮助孩子分析问题 并寻找解决方法。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中学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 程,有效缓解了学生的考试焦虑 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案例二
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01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①不同系统的发展的速度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带有更大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

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3、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品德不良行为容易出现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4、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3)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他们正在经历许多变化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关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策略的建议:
1. 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初中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以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初中学生正在形成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4.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初中学生正在经历情感上的波动和挑战,他们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5. 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初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往的技能。

教育者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和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6.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总之,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到关注和支持。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情感教育、社会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素养,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活动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与各种 活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不断内 化的结果,社会文化环境对发 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2、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 1)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由外向内发展
• 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 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发展过程:个体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开始 于外部环境。即先是外部的刺激作用于发 展个体,然后个体借助于中介工具将其内化, 使外部东西转化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 丰富的环境或增加适当的环境刺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儿童认知发 展的进程。
• 6、教育教学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方法,如可采用游戏式教学、同伴影 响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和实验式教学等。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这 个连续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
如心理学依据儿童在一定时期内所表现出
的共同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儿童的发 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3 岁)、幼儿期(3岁到6、7岁)、童年期 (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 20岁)。
• 教学的作用:
• (1)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阶 段(“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
• (2)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走 在发展前面)
(一)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心理发展指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 转化。
•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经历着许多重要的变化。

从认知、情感、社会到道德发展,都对孩子整个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这个阶段是孩子逐渐独立、自我意识逐渐丰富的时期,教育者需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1.感知与觉察–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开始形成更加复杂的感知和觉察能力,比如对颜色、形状的敏感性增强。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感知能力更加精细,能够辨别更加微小的差异,并且开始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模型。

2.认知结构和发展–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开始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认知结构,比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等。

–小学生时期,这些认知结构逐渐加深、扩展,开始形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思维模式逐渐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小学生的情感发展1.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切换速度较快,他们可能会更加容易情绪激动或沮丧。

–教育者在教育中需要给予孩子情感的关怀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波动,建立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2.社交关系–孩子在小学生阶段逐渐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观点,社交关系也更加复杂。

–教育者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分享和互助的价值观。

四、小学生的社会发展1.社会角色认知–在小学时期,孩子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社会角色,并促进他们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中。

2.社会道德意识–学龄前儿童时期,孩子主要在家庭中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到了小学阶段,学校和社会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念产生更大的影响,教育者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

五、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1.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教会他们积极应对情绪波动,建立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2.认知教育–鼓励学生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

3.社交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会他们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差异,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教育心理学 学生心理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 学生心理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的主要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教育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

学生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学生心理的主要内容。

一、学生心理的发展学生心理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心理的发展可以分为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不同阶段。

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二、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认知、记忆、思维、创造等心理活动。

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中包括注意力的选择、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思维的运用和创造力的发挥等方面。

三、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

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行为与行为问题学生行为与行为问题是指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行为与行为问题涉及到学生的纪律、人际关系、品德发展等方面。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与行为问题,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五、学生个体差异与多元发展学生个体差异与多元发展是指学生在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者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六、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对其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实现自我发展。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名词释义(2021年)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讨论影响个性发展的社会因素。

【要点解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服从、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这样的儿童最不成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

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

这种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活泼、快乐、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自立、彬彬有礼、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富于合作、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的社会化人格的发展。

(3)同辈群体。

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沟通,培养人际敏感度,为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
1. 青年初级的年龄在 C 阶段。

A.岁
B.岁
C.岁
D.岁
2. A 思维已从“实验型”向“理论型”转化A.抽象逻辑
B.具体形象
C.辩证
D.单维
3.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D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4. 主动感对内应盛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B A.培养自立性
B.培养主动性
C.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
5. A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尊
6. 威特提出 A 的认知公式的差异
A.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辐今型与发散型
D.同时性与继时性
7. 最经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
A.可能性
B.观摩性
C.目的性
D.可控制性
8. 最经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列昂节夫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9. 有能力,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D 教育方式下成长进步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自由型
D.民主型
10.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D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不可逆行
D.多命题形式进行
11. 流体智力和晶力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1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C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15. 有种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是语行为的 A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
16.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讨论之一是 B
A.男伏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伏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则不相等
17. 青少年自觉的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18.已有研究指出,口头禅一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9.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B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20. 人格的心是 C
A.能力 B.智力 C.性格D.气质来
二.填空题
21. 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22. 规则的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公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23.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运动的分化。

24. 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形式进行的。

25.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26. 所谓心理发展是搞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证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7.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鉴控。

28. 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29.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0. 建构主义是知识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1.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32.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3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式认知。

34.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35. 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立性。

36.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与主动感相对应的是内疚感。

37.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38.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 3岁左右基本成熟。

39.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0.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三.简答题
41. 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哪些
42. 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43.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44. 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45. 简述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46.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主要应考虑哪些形式五.论述题
47.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