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课件
合集下载
基因工程疫苗ppt
株 Enders分离出麻疹病毒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准生产
时间
事件
1961年
人二倍体细胞株建立
1963年
麻疹疫苗获准生产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获准生产
1966年
世界卫生联盟呼吁全球消灭天花
1977年
索马里发现最后一例本土天花
1979年
美国报道最后一例野毒传播型脊髓灰质炎
1986年
第一个重组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获准生产
苗(VAQTA)
由非甲型肝炎病毒引 公司、北京科兴
起的肝炎。首次免疫
应在预计接触前至少
2周进行。
甲型肝炎减毒疫苗 用于预防甲型肝炎
史克必成公司、长春 所、长春高新
种类
制品名称 风疹减毒活疫苗
用途
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风疹易 感者
麻疹减毒活疫苗 预防麻疹病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森林脑炎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二次大战后,疫苗研究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波士顿的Enders及其同事发展了病毒的体外细胞培养 技术,促进了多种减毒和灭活病毒疫苗的研制。 50年代,先有Salk的3价灭活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 (IPV),后有Sabin的3价减毒脊灰疫苗(OPV),为人 类渴望在地球上消灭脊灰提供了有力武器。同一时期还 研制了在鸡胚细胞中培养减毒的麻疹疫苗。 60年代研制了在鸡胚中减毒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70年代研制了在细胞中培养的风疹疫苗。 细菌疫苗方面,70年代细菌夹膜多糖的纯化技术促进 了多个侵袭性细菌疫苗的研制成功。 同一时期的病毒蛋白纯化技术也促进了血源性乙型病 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
L. Pasteu第一次把狂犬病疫苗接种于人体 Von Behring发现了白喉抗毒素,获得第一个医学诺贝尔奖
时间
事件
1961年
人二倍体细胞株建立
1963年
麻疹疫苗获准生产 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获准生产
1966年
世界卫生联盟呼吁全球消灭天花
1977年
索马里发现最后一例本土天花
1979年
美国报道最后一例野毒传播型脊髓灰质炎
1986年
第一个重组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获准生产
苗(VAQTA)
由非甲型肝炎病毒引 公司、北京科兴
起的肝炎。首次免疫
应在预计接触前至少
2周进行。
甲型肝炎减毒疫苗 用于预防甲型肝炎
史克必成公司、长春 所、长春高新
种类
制品名称 风疹减毒活疫苗
用途
年龄为8个月以上的风疹易 感者
麻疹减毒活疫苗 预防麻疹病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用于预防森林脑炎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二次大战后,疫苗研究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波士顿的Enders及其同事发展了病毒的体外细胞培养 技术,促进了多种减毒和灭活病毒疫苗的研制。 50年代,先有Salk的3价灭活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 (IPV),后有Sabin的3价减毒脊灰疫苗(OPV),为人 类渴望在地球上消灭脊灰提供了有力武器。同一时期还 研制了在鸡胚细胞中培养减毒的麻疹疫苗。 60年代研制了在鸡胚中减毒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70年代研制了在细胞中培养的风疹疫苗。 细菌疫苗方面,70年代细菌夹膜多糖的纯化技术促进 了多个侵袭性细菌疫苗的研制成功。 同一时期的病毒蛋白纯化技术也促进了血源性乙型病 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
L. Pasteu第一次把狂犬病疫苗接种于人体 Von Behring发现了白喉抗毒素,获得第一个医学诺贝尔奖
我国新城疫的防控实践和基因VII型新城疫疫苗的研发 ppt课件
为了保护不发生死亡也不出现包括产 蛋下降在内的临床症状,自1980年代 以来,我国的规模化的鸡场就采用的对 ND的高频率密集型免疫程序。
种鸡和蛋鸡一生接种ND疫苗在10次 甚至20次以上,但即使这样,免疫鸡群 仍频繁发生非典型ND。因此,常规疫 苗对流行的基因VII型已不能提供有效保 护。
问题2:为什么常规疫苗不能提供 对基因VII型NDV强毒的有 效保护?
a Not tested b R value = 头
当R值<0.5时,证明毒株间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
(From Cho et al. Virus Genes , 2007)
研究发现流行株KBNP-4152(基因VII型)与LaSota抗原相关性值R为0.18,此 外中和试验结果显示 LaSota抗血清对KBNP-4152的中和效价仅为KBNP-4152 抗血清的0.008(1/128),差异极显著。
3.保护不发生死亡,也不出现任何临床症 状(包括产蛋下降),很少排毒。
Cross-protection efficacy in chickens immunized with the LaSota vaccine after challenge with virulent strain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LaSota株(I、 II、 III、IV系) 后来 又引进其他NDV疫苗毒,如V4 株等。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新城疫的四次大流行
次数
持续时间
流行毒株的基因型
第一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60年代1970年代初
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前期
1980年代后期 至今
基因II、III、IV型(早期基因型) 基因V和VI(晚期基因型) 基因VIb亚型(晚期基因型) 基因VII型(晚期基因型)
减毒活疫苗医学PPT课件
4
2. 减毒活疫苗的特点
• 能引发机体感染、但不发生临床症状 • 其免疫原性足以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 在以后暴露于该病原体时,能保护机体不
患病或减轻临床过程。
5
二、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和研究现状
1. 使用现状
– 有的已完成历史任务而退役
• 牛痘苗
– 有的已经并正在继续发挥其良好的防病作用
祖。
DNA需达标;
27
2. 良好的免疫原性
• 能促使机体产生:
– 高效价的保护性抗体 – 黏膜免疫 – 细胞介导免疫 – 并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
28
3. 遗传稳定性
弱毒株的来源?
– 天然弱毒 –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毒力较强的菌毒株
诱变为弱毒株
• 只有选择突变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毒株,才能最 大限度地防止其的单层细胞、接种病毒后
• 蚀斑法挑选(产生细导现胞致象细。病胞变的效萎缩应、的脱病落等毒病)变的
• 同一病毒:
– 蚀斑较大的:毒力相对强 – 蚀斑小的:毒力较弱
• 其减毒性在人体中必须是稳定的
• 减毒与免疫原性之间的平衡
– 减毒适度:保证人体使用安全 – 良好免疫原性:足以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残余毒力 指数过高
21
五、减毒活疫苗研究面临的问题
2.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之间的协调——难题 霍乱减毒活疫苗: • 基因缺失株CVD112:
– 保护率:84% – 6名志愿者中:引起3人轻度腹泻
• CVD-103 HgR株:
– 对不同人群诱导 抗体应答悬殊 – 免疫原性不恒定
22
五、减毒活疫苗研究面临的问题
33
3. 细菌性减毒活疫苗制备技术要求
2. 减毒活疫苗的特点
• 能引发机体感染、但不发生临床症状 • 其免疫原性足以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 在以后暴露于该病原体时,能保护机体不
患病或减轻临床过程。
5
二、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和研究现状
1. 使用现状
– 有的已完成历史任务而退役
• 牛痘苗
– 有的已经并正在继续发挥其良好的防病作用
祖。
DNA需达标;
27
2. 良好的免疫原性
• 能促使机体产生:
– 高效价的保护性抗体 – 黏膜免疫 – 细胞介导免疫 – 并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
28
3. 遗传稳定性
弱毒株的来源?
– 天然弱毒 –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将毒力较强的菌毒株
诱变为弱毒株
• 只有选择突变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毒株,才能最 大限度地防止其的单层细胞、接种病毒后
• 蚀斑法挑选(产生细导现胞致象细。病胞变的效萎缩应、的脱病落等毒病)变的
• 同一病毒:
– 蚀斑较大的:毒力相对强 – 蚀斑小的:毒力较弱
• 其减毒性在人体中必须是稳定的
• 减毒与免疫原性之间的平衡
– 减毒适度:保证人体使用安全 – 良好免疫原性:足以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残余毒力 指数过高
21
五、减毒活疫苗研究面临的问题
2.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之间的协调——难题 霍乱减毒活疫苗: • 基因缺失株CVD112:
– 保护率:84% – 6名志愿者中:引起3人轻度腹泻
• CVD-103 HgR株:
– 对不同人群诱导 抗体应答悬殊 – 免疫原性不恒定
22
五、减毒活疫苗研究面临的问题
33
3. 细菌性减毒活疫苗制备技术要求
疫苗的历史与发展历程PPT课件
.
25
1796年5月14日,英国医生詹纳(EdwardJenner)进行了一项 推动公共卫生革命的试验。他在一名8岁男孩James Phipps 的胳膊上划了2个小口,置人取自感染牛痘(牛奶工人中一种 常见的轻微疾病)妇女皮疹溃疡部位的物质。6周后,詹纳给 这个男孩注射了天花的疱疹液,但孩子并未患天花。2年后。 1798年,詹纳总结了23个临床病例,以证实他最初的实 验.并发表了论文:“对天花,在英国西部一些乡村尤其是 格洛斯特郡发现的一种疾病.也被人们称作‘牛痘’的起因 和后果的调查”。在世界范围内,这篇论文导致免疫学这门
⑧、操作规程:接种时没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忽略疫苗本身的特 性,如局部消毒的酒精未干而接种活疫苗;接种活疫苗用酒精擦拭针头; 用热开水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等,都有可能将活疫苗杀死而影响免疫的 效果。
⑨、疫苗的贮运:各种疫苗均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贮存和运输,尤其是活 疫苗对热比较敏感,因此对它应更严格的冷藏和冷运,做到苗不离冰, 否则疫苗效价下降,将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
14
⑤、起始月龄:初次免疫起始月龄由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起始 月龄和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两方面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应在 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龄接 种疫苗为宜。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如在免 疫起始月龄前接种,由于来自母体抗体的干扰或个体免疫系统 发育不成熟,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预防的实验时期
.
23
琴纳 (Edward Jenner)
柯赫(Koch)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
24
1796年5月14日,琴纳(英国医学博士) 1、成爱功德地完华成·琴了纳一和次牛举痘世苗闻的名发的明实验。他把青
疫苗工程PPT课件
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01
02
03
临床试验
在疫苗研发阶段,需要进 行严格的临床试验,以评 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长期安全性监测
疫苗上市后,需要对其长 期安全性进行监测,以确 保疫苗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疫苗接种后,需要密切监 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疫苗的有效性评价
免疫原性
评价疫苗是否能够诱导机 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产生足够的抗体。
03 疫苗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传统疫苗
减毒活疫苗
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如脊 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蛋白亚单位疫苗
利用病原体的特定蛋白亚单位制成的疫苗, 如乙肝疫苗等。
灭活疫苗
利用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如流感疫苗、 甲肝疫苗等。
类毒素疫苗
利用经过脱毒处理的类毒素制成的疫苗,如 白喉类毒素疫苗等。
涉及领域
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 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等。
疫苗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发展趋势
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已有近两个世纪的 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工 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个性化疫苗、治疗性疫苗、多联多价 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未 来发展的重点。
发展历程
从传统疫苗到现代基因工程和蛋白质 工程疫苗,疫苗工程在不断发展和创 新。
体的作用。
疫苗的生产工艺
01
02
03
04
细胞培养技术
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细 胞培养,生产病毒或细菌类疫
苗。
基因工程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目标 病原的抗原基因,制备基因工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解读PPT课件
精准化预防策略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感疫情进行精准预测 和预警,制定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降低流感疫情的传播 风险。
全民接种推广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流感疫苗的全民接种工作,提 高接种覆盖率和接种率,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奠定坚实基 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众认知度提升举措
制作并分发宣传资料
设计易于理解的宣传海报、手册等,通过社 区、学校等渠道进行分发。
举办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为公众讲解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及接种方法。
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流感疫苗接种模拟场景,让公众了解接 种流程,减少恐惧感。
专业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培训医务人员
组织针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知识及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服务 质量。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 种技术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06
contents
目录
• 流感疫苗概述 • 2023-2024指南更新要点 • 预防接种实施建议 •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流感疫苗概述
流感疫苗种类及特点
灭活流感疫苗
01
风险评估与预警
定期对疫苗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和方法
1 2
观察与对症处理
对于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 察,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 疗。
3
后续观察与记录
对不良反应处理后的患者进行后续观察,记录恢 复情况。
05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针对医务人员、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 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感疫情进行精准预测 和预警,制定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降低流感疫情的传播 风险。
全民接种推广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流感疫苗的全民接种工作,提 高接种覆盖率和接种率,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奠定坚实基 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众认知度提升举措
制作并分发宣传资料
设计易于理解的宣传海报、手册等,通过社 区、学校等渠道进行分发。
举办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为公众讲解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及接种方法。
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流感疫苗接种模拟场景,让公众了解接 种流程,减少恐惧感。
专业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培训医务人员
组织针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知识及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服务 质量。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 种技术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06
contents
目录
• 流感疫苗概述 • 2023-2024指南更新要点 • 预防接种实施建议 •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流感疫苗概述
流感疫苗种类及特点
灭活流感疫苗
01
风险评估与预警
定期对疫苗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和方法
1 2
观察与对症处理
对于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 察,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 疗。
3
后续观察与记录
对不良反应处理后的患者进行后续观察,记录恢 复情况。
05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针对医务人员、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 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研究进展 ppt课件
ppt课件
18
2007 年Chae 等在韩国分离到36 株PCV2(PCVAD 发病猪场分离到 29 株,PCVAD 未发病猪场9株),29 株均属于PCV2b,PCVAD 未发病 猪场中有4 株属于PCV2b。2006-2007 年间,日本存在PCV2a 与PCV2b 两种亚型,但是以PCV2b 为主要流行基因型。
ppt课件
27
国内上市疫苗属于PCV2b 型灭活疫苗,虽然与流行毒株属于同 一基因型,但是传统灭活疫苗抗原制备上病毒滴度低,生产周期 长,且诱导的免疫应答主要为体液免疫,忽视了细胞免疫应答在 PCV2 免疫保护中的作用。虽然商品化疫苗的应用为有效防控PCV2 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疫苗株与流行株分属不同基因型,且 传统疫苗在免疫保护效力和生产制备上存在缺陷。随着基因工程 技术的发展,基于 PCV2b 型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及标记疫苗 等新型疫苗也展现出良好的研究前景。
ORF2 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同时选取了2 株突变株进行致病性实验,发 现突变株所造成的病理损伤、病毒血症、淋巴组织等免疫器官损伤明 显严重,新出现的突变株如何增强毒力的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ppt课件 25
PCV2在我国猪群中已经广泛存在,主要有PCV2a 和PCV2b 两种
基因型,自 2005 以来主要以 PCV2b 基因型流行为主,同时出现
优良的免疫效果,能使免疫母猪和免疫仔猪获得稳定的群体免疫力,
保护其免受PCV2 感染。
ppt课件 36
在国内,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研究员成功 地研制出中国首例PCV2 灭活疫苗(LG株),该疫苗具有抗原含量高、 免疫原性强、安全性好、抗母源抗体干扰及免疫效果好等特点,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疫苗接种猪群与空白对照组对比,主动免疫 仔猪发病率下降15.1%,死淘率下降3.6%;被动免疫母猪结果显示, 出生时死胎率下降 2.3%,初生仔猪成活率提高 7.6%,断奶时成活 率提高7.5%。该疫苗的使用对我国PCV2 流行有效地进行防控,给 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南京农业大学姜平教授研制 的PCV2 灭活疫苗(SH株)也已注册上市,目前正在全国大部分地 区推广使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2种疫苗的成功研制和 应用对防控我国PCV2 感染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4版】国内外GCP发展史PPT学习课件
第41届世界医学界医学大会, 南非,1996年10月(第四次修订)
第52届世界医学大会,爱丁堡, 苏格兰,2000年10月(第五次修订)
14
第六次修订
• 2008年10月,第59 届世界医学大会,韩国,首尔,通 过《赫尔辛基宣言》修正案
• 2008 修正案是由世界医学大会伦理委员会主席Eva B genholm博士领导,巴西、德国、日本、南非及瑞典五 国医学会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起草,经过各成员国内的 医学专业人员及公众的广泛讨论,同时咨询了世界卫生 组织和医学、卫生保健和医学研究协会等相关国际组织, 最终审议通过。
9
药灾事件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 1963年日本,氯碘喹啉,造成亚急性脊髓变性、视神经 炎,导致失明,受害人达7856人,5%死亡。
• 1967年日本厚生省采取了严格审批新药,实行药品再评 议以及制药企业有义务向国家报告药品副作用情况等措 施。
10
50~60年代国外发生的重大不良反应事件
时间
药物
不良反应
第二个时期
• 美国(1988)、日本(1990)、澳大利亚(1991)、加拿大 (1989)、法国(1995)、德国(1994)、意大利(1992)、西 班牙(1993)、比利时(1994)、奥地利(1994)、荷兰 (1993)、瑞士(1995)等,均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其各自的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
有5000名仍存活着, 1600人需要安装人 工肢体。
8
药灾事件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 英国于1963年设立了药物安全委员会,1968年建立了医 学安全委员会;从1963年起英国政府规定在新药进入临 床研究及新药投入市场之前均需得到官方批准。
• 1962年美国对其《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进行了修 订:要求所有临床研究在启动前其试验方案 必须经FDA 的审查。自1969年起为使新药得到 FDA的批准,必须 提供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
第52届世界医学大会,爱丁堡, 苏格兰,2000年10月(第五次修订)
14
第六次修订
• 2008年10月,第59 届世界医学大会,韩国,首尔,通 过《赫尔辛基宣言》修正案
• 2008 修正案是由世界医学大会伦理委员会主席Eva B genholm博士领导,巴西、德国、日本、南非及瑞典五 国医学会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起草,经过各成员国内的 医学专业人员及公众的广泛讨论,同时咨询了世界卫生 组织和医学、卫生保健和医学研究协会等相关国际组织, 最终审议通过。
9
药灾事件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 1963年日本,氯碘喹啉,造成亚急性脊髓变性、视神经 炎,导致失明,受害人达7856人,5%死亡。
• 1967年日本厚生省采取了严格审批新药,实行药品再评 议以及制药企业有义务向国家报告药品副作用情况等措 施。
10
50~60年代国外发生的重大不良反应事件
时间
药物
不良反应
第二个时期
• 美国(1988)、日本(1990)、澳大利亚(1991)、加拿大 (1989)、法国(1995)、德国(1994)、意大利(1992)、西 班牙(1993)、比利时(1994)、奥地利(1994)、荷兰 (1993)、瑞士(1995)等,均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其各自的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
有5000名仍存活着, 1600人需要安装人 工肢体。
8
药灾事件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 英国于1963年设立了药物安全委员会,1968年建立了医 学安全委员会;从1963年起英国政府规定在新药进入临 床研究及新药投入市场之前均需得到官方批准。
• 1962年美国对其《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进行了修 订:要求所有临床研究在启动前其试验方案 必须经FDA 的审查。自1969年起为使新药得到 FDA的批准,必须 提供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
《疫苗及其分类》课件
适用人群
亚单位疫苗适用于大部分健康人群 ,特别是对传统疫苗过敏的人。
结合疫苗的优缺点与适用人群
优点
结合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接种次数少、生产成 本低等优点,且易于生产和储存。
缺点
结合疫苗可能存在毒力恢复的风险,对免疫系统 较弱的人来说可能存在风险。
适用人群
结合疫苗适用于大部分健康人群,特别是儿童和 青少年。
• 总结词:根据制备方法和预防疾病的种类不同,疫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 详细描述: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疫苗可以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类型。减毒活疫苗是通过选择 性培养和繁殖病毒,使病毒的毒力减弱或丧失,但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灭活疫苗则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 病毒,使其失去活性但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基因工程疫苗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编码抗原的基因,转染微 生物或真核细胞表达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 和人群特点选择使用。
详细描述
疫苗通过注射或其他方式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和攻击相应的病原体,从 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疫苗的发明和应用对于人类健康和公共 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疫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从最早的牛痘疫苗到现代的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研制和应用不断取 得突破。
过敏史了解
了解宝宝是否有过敏史,避免接种过敏源。
3
疫苗禁忌症
如有禁忌症,应避免接种相应疫苗。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反应
01
留意宝宝接种后的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保持清洁
02
亚单位疫苗适用于大部分健康人群 ,特别是对传统疫苗过敏的人。
结合疫苗的优缺点与适用人群
优点
结合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接种次数少、生产成 本低等优点,且易于生产和储存。
缺点
结合疫苗可能存在毒力恢复的风险,对免疫系统 较弱的人来说可能存在风险。
适用人群
结合疫苗适用于大部分健康人群,特别是儿童和 青少年。
• 总结词:根据制备方法和预防疾病的种类不同,疫苗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 详细描述: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疫苗可以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类型。减毒活疫苗是通过选择 性培养和繁殖病毒,使病毒的毒力减弱或丧失,但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灭活疫苗则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 病毒,使其失去活性但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基因工程疫苗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编码抗原的基因,转染微 生物或真核细胞表达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 和人群特点选择使用。
详细描述
疫苗通过注射或其他方式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 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和攻击相应的病原体,从 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疫苗的发明和应用对于人类健康和公共 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疫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从最早的牛痘疫苗到现代的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研制和应用不断取 得突破。
过敏史了解
了解宝宝是否有过敏史,避免接种过敏源。
3
疫苗禁忌症
如有禁忌症,应避免接种相应疫苗。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反应
01
留意宝宝接种后的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保持清洁
02
新冠病毒疫苗课件(共13张PPT)
医疗医药卫生健康主题PPT
Medical, medical, health and health theme ppt
话题词 汇
vaccine 疫苗 virus 病毒 infect 传染;使感染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 coronavirus 冠状病毒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 health care worker 医护人员 infected patient 受感染的病人 genetic code 基因序列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 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 毒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 毒于2012年首次出现在沙特阿 拉伯,之后在中东等地传播, 死亡率可达40%。目前研究认 为,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新 型冠状病毒宿主为中东地区的 单峰骆驼,而骆驼则是被蝙蝠 所传染。
这种已感染世界上很多人的新型病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 也在着手研制疫苗。到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开始将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at work on sth [习语] 忙着做某事 ►work on sth 忙于…;从事于… ►underway adj. [合成词] [只用于系动词后,不用于名词前] 在进行中的 ►get underway 开始
(CNN) — A team of scientists in Texas, New York and China are at work on a vaccine against the new virus that has infected lots of people worldwid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s also working on a vaccine. It will take a few months until the first phase of the clinical trials get unde来rw自a德y克. 萨斯州、纽约和中国的一组科学家正在研制疫苗,以对抗
Medical, medical, health and health theme ppt
话题词 汇
vaccine 疫苗 virus 病毒 infect 传染;使感染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 coronavirus 冠状病毒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 health care worker 医护人员 infected patient 受感染的病人 genetic code 基因序列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 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 毒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 毒于2012年首次出现在沙特阿 拉伯,之后在中东等地传播, 死亡率可达40%。目前研究认 为,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新 型冠状病毒宿主为中东地区的 单峰骆驼,而骆驼则是被蝙蝠 所传染。
这种已感染世界上很多人的新型病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 也在着手研制疫苗。到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开始将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at work on sth [习语] 忙着做某事 ►work on sth 忙于…;从事于… ►underway adj. [合成词] [只用于系动词后,不用于名词前] 在进行中的 ►get underway 开始
(CNN) — A team of scientists in Texas, New York and China are at work on a vaccine against the new virus that has infected lots of people worldwide.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s also working on a vaccine. It will take a few months until the first phase of the clinical trials get unde来rw自a德y克. 萨斯州、纽约和中国的一组科学家正在研制疫苗,以对抗
《高层防疫专题课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将疫苗迅速分发给医疗机构, 以供人们接种,提高群体免疫 力。
预约接种
各国推出了在线预约接种系统, 方便民众获取疫苗。
疫苗接种计划与策略
1
大规模接种
2
快速建立大规模疫苗接种点,加快接
种进度,实现群体免疫。
3
优先接种
按照风险级别,制定优先接种计划, 保护医护人员和高风险群体。
宣传教育
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疫苗接 种意愿,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球合作
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 应对病毒的挑战,建立起全 球疫苗研发和分发体系。
疫苗普及
提高全球民众的疫苗接种率, 实现冠状病毒的全面控制和 消灭。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严格审批
所有疫苗都需要经过严格 的审批流程,确保其安全 性和有效性。
临床数据
大量临床数据证明了新型 冠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全球监测
疫苗接种后,各国都有完 善的监测系统,对疫苗的 安全性进行实时跟踪。
全球疫苗分发和应用
分发中心
疫苗接种
全球各国建立了疫苗分发中心, 确保疫苗能够迅速到达各个地 区。
冠状病毒疫苗的挑战和风险
1 病毒变异
冠状病毒的变异可能导致疫 苗的效果减弱,需要及时调 整疫苗配方。
2 供给不足
全球疫苗供给可能无法满足 需求,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确保公平分配。
3 接种困难
一些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难以实施疫苗接种,需要寻找解决方案。 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高层防疫专题课件:新 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和 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重要性
目前的疫苗研发进展
全球合作
全球各国科学家和疫苗制造商 正在紧密合作,加快新型冠状 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巴斯德发现在实验室培 养的条件下,导致禽类发 生瘟疫的细菌毒力减弱了, 并且由此可以诱导出耐受 性和毒性更强的细菌。进 一步的研究使得他研制出 有效地抵抗炭疽热、霍乱 和狂犬病毒的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德国医学家冯贝林利用白喉 及破伤风的可溶性毒素,将其 去毒后进行免疫接种,建立了 被动免疫治疗法,这个方法在 传染性疾病治疗方法的发展里 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新型疫苗的开发也在进行中,目前有以下几种:
(1)第三代重组疫苗
是重组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包含S抗原和 pre S的重组乙肝疫苗。
目前巴斯德梅里厄公司生产的含preS2/S抗原的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Gem2hevac2B)在法国已大面积 推广使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preS1/preS2/S(分 别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小鼠细胞中表达)基因工程 乙肝疫苗在以色列、新加坡、英国和一些西欧国家 已获准上市。
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 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发现了体 液免疫现象,活的或者灭活疫苗的效价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伤寒热、志贺氏细菌性痢疾、结核、白 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疫苗也被成功制备。 *效价:在血清反应中,抗原抗体结合出现明显可 见反应的最大的抗体或抗原制剂的稀释度。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3)按照疫苗类型分
常规疫苗
亚单位疫苗
疫
苗
蛋白质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细胞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活疫苗 死疫苗
死疫苗 多联多价疫苗
多肽疫苗 融合蛋白疫苗 嵌合疫苗等
DNA疫苗 重组载体苗 重组抗原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等
(4)新型基因工程技术等现代 生物技术制造出的疫苗,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疫苗。 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肽疫 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转基因植物 疫苗等。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进入了疫苗发展的现代时 期(产时期)。
这个时期的疫苗分为,全细菌疫苗、半细菌疫 苗、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体外培养的活病毒疫 苗以及灭活病毒疫苗。
细菌疫苗主要集中于次单元荚膜多糖制剂,减 毒的全细菌疫苗也有极大的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1995年前, 医学界普遍认为疫苗只用作疾病的预 防,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疫苗还可以 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从此,疫苗兼有了预防与 治疗双重作用。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疫苗组成和功 能的认识,故被称之为疫苗学的第三次革命。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按我国《条例》分为两类 1)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 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 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 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 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2)第二类疫苗是指除第一类疫苗外由公民自费并 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3、疫苗分类
(1)按用途分为两类 1)预防性疫苗是用免疫手段将预防传染病的抗原 通过适宜途径种入人体,模拟一个轻度的自然感染 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发、促使机体处于免 疫状态,产生自动免疫力,从而增强个体和群体的 对抗相应传染病的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 病的机体中,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 疫应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也正在研制 含preS1和preS2抗原的酵母乙肝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联合疫苗
如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
目前甲乙联合疫苗包括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生产 的双福立适和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倍 儿来福,在儿童和成人中应用能产生长期的免疫保 护,抗体水平较高。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5)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的区别
1)成分不同:传统疫苗多为死疫苗、减毒活 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则为编码无 毒力抗原蛋白的病毒核酸或能激发特异性机体 免疫应答的细胞疫苗。
2)机制不同:传统疫苗主要靠病原体的抗原 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性的保护抗体;新型疫 苗除此外还能激发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一、疫苗概述
1、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疫苗发展史
18世纪早期,中国人以接 种“天花”患者的脓液预防疾 病的方法传入了欧洲。
与此同时,英国乡村医生 詹(E.Jenner)也发现接触牛痘病 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 花”,于是他改进了接种方法 并取得了人体试验的成功。由 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1.乙肝疫苗
目前常用的是重组疫苗(第二代疫苗,第一代疫苗为血 源性乙肝疫苗,已停用),是采用基因工程的重组技术, 首先把HBsAg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 中,在体外培养增值过程中组装或分泌HBsAg,将其收集 提纯后制成的乙肝疫苗。
我国目前生产的乙肝疫苗按不同的表达系统,分为重组 乙肝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重组乙肝 疫苗(CHO细胞)。
近年我国乙肝疫苗批签发数目每年约300余批,数量均在 1亿剂次以上,其中约80%以上为酵母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目前乙肝疫苗也有不完善之处: ①免疫全程需注射3针,这将减少其覆盖率; ② 约有10%的健康人群对疫苗应答情况欠佳,老年 人中更高; ③变异的病毒可逃过现有疫苗的保护作用。因此, 国内外致力于研制新的疗效更好的第三代疫苗, 现已研制成功。
3)作用不同:传统疫苗只起到一定的预防作
用,新型疫苗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更能起到
特异的治疗作用(治疗性疫苗),具有更广泛
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二、疫苗研究进展概述
(一)第一类疫苗
我国免疫规划纳入的14种疫苗皆为第一类预防性 疫苗。该类疫苗的免疫是按照国家或者省级确定的 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 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 生和流行。
巴斯德发现在实验室培 养的条件下,导致禽类发 生瘟疫的细菌毒力减弱了, 并且由此可以诱导出耐受 性和毒性更强的细菌。进 一步的研究使得他研制出 有效地抵抗炭疽热、霍乱 和狂犬病毒的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德国医学家冯贝林利用白喉 及破伤风的可溶性毒素,将其 去毒后进行免疫接种,建立了 被动免疫治疗法,这个方法在 传染性疾病治疗方法的发展里 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新型疫苗的开发也在进行中,目前有以下几种:
(1)第三代重组疫苗
是重组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包含S抗原和 pre S的重组乙肝疫苗。
目前巴斯德梅里厄公司生产的含preS2/S抗原的 基因重组乙肝疫苗(Gem2hevac2B)在法国已大面积 推广使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preS1/preS2/S(分 别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小鼠细胞中表达)基因工程 乙肝疫苗在以色列、新加坡、英国和一些西欧国家 已获准上市。
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 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发现了体 液免疫现象,活的或者灭活疫苗的效价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伤寒热、志贺氏细菌性痢疾、结核、白 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疫苗也被成功制备。 *效价:在血清反应中,抗原抗体结合出现明显可 见反应的最大的抗体或抗原制剂的稀释度。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3)按照疫苗类型分
常规疫苗
亚单位疫苗
疫
苗
蛋白质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细胞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活疫苗 死疫苗
死疫苗 多联多价疫苗
多肽疫苗 融合蛋白疫苗 嵌合疫苗等
DNA疫苗 重组载体苗 重组抗原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等
(4)新型基因工程技术等现代 生物技术制造出的疫苗,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疫苗。 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肽疫 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转基因植物 疫苗等。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进入了疫苗发展的现代时 期(产时期)。
这个时期的疫苗分为,全细菌疫苗、半细菌疫 苗、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体外培养的活病毒疫 苗以及灭活病毒疫苗。
细菌疫苗主要集中于次单元荚膜多糖制剂,减 毒的全细菌疫苗也有极大的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1995年前, 医学界普遍认为疫苗只用作疾病的预 防,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疫苗还可以 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从此,疫苗兼有了预防与 治疗双重作用。大大拓展了人们对疫苗组成和功 能的认识,故被称之为疫苗学的第三次革命。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按我国《条例》分为两类 1)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 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 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 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 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2)第二类疫苗是指除第一类疫苗外由公民自费并 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3、疫苗分类
(1)按用途分为两类 1)预防性疫苗是用免疫手段将预防传染病的抗原 通过适宜途径种入人体,模拟一个轻度的自然感染 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发、促使机体处于免 疫状态,产生自动免疫力,从而增强个体和群体的 对抗相应传染病的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 病的机体中,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 疫应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也正在研制 含preS1和preS2抗原的酵母乙肝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联合疫苗
如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
目前甲乙联合疫苗包括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生产 的双福立适和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倍 儿来福,在儿童和成人中应用能产生长期的免疫保 护,抗体水平较高。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5)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的区别
1)成分不同:传统疫苗多为死疫苗、减毒活 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则为编码无 毒力抗原蛋白的病毒核酸或能激发特异性机体 免疫应答的细胞疫苗。
2)机制不同:传统疫苗主要靠病原体的抗原 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性的保护抗体;新型疫 苗除此外还能激发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一、疫苗概述
1、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2、疫苗发展史
18世纪早期,中国人以接 种“天花”患者的脓液预防疾 病的方法传入了欧洲。
与此同时,英国乡村医生 詹(E.Jenner)也发现接触牛痘病 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 花”,于是他改进了接种方法 并取得了人体试验的成功。由 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1.乙肝疫苗
目前常用的是重组疫苗(第二代疫苗,第一代疫苗为血 源性乙肝疫苗,已停用),是采用基因工程的重组技术, 首先把HBsAg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 中,在体外培养增值过程中组装或分泌HBsAg,将其收集 提纯后制成的乙肝疫苗。
我国目前生产的乙肝疫苗按不同的表达系统,分为重组 乙肝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重组乙肝 疫苗(CHO细胞)。
近年我国乙肝疫苗批签发数目每年约300余批,数量均在 1亿剂次以上,其中约80%以上为酵母疫苗。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目前乙肝疫苗也有不完善之处: ①免疫全程需注射3针,这将减少其覆盖率; ② 约有10%的健康人群对疫苗应答情况欠佳,老年 人中更高; ③变异的病毒可逃过现有疫苗的保护作用。因此, 国内外致力于研制新的疗效更好的第三代疫苗, 现已研制成功。
3)作用不同:传统疫苗只起到一定的预防作
用,新型疫苗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更能起到
特异的治疗作用(治疗性疫苗),具有更广泛
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疫苗研究进展
二、疫苗研究进展概述
(一)第一类疫苗
我国免疫规划纳入的14种疫苗皆为第一类预防性 疫苗。该类疫苗的免疫是按照国家或者省级确定的 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 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 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