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解剖课件

合集下载

盆底解剖课件

盆底解剖课件
前盆腔缺陷: 阴道前壁膨出 尿道膨出 中盆腔缺陷: 子宫脱垂 阴道穹窿膨出 后盆腔缺陷: 直肠膨出 会阴体组织缺陷
*
垂直方向的三个腔室(前、中、后)
*
前盆腔:阴道前壁、膀胱、尿道 前盆腔功能障碍主要是指阴道前壁的膨出,同时合并或不合并尿道及膀胱膨出。前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下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压力性尿失禁密切相关。
中盆腔:阴道顶部、子宫 中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膨出性疾病,主要以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以及膨出、道格拉斯窝疝形成为特征。
阴蒂头
尿道外口
球海绵体肌
尿生殖膈下筋膜
会阴浅横肌
骶结节韧带
肛提肌
臀大肌
肛尾韧带
外括约肌
肛 管
会阴深横肌
坐骨海绵体肌
阴道壁
小阴唇
坐骨结节
盆腔筋膜
壁层筋膜:被覆盆腔的骨骼肌,形成肌肉与骨盆的连接 脏层筋膜:整个盆腔的连续网状结构,在某些部位增厚而发挥特定作用。包括包绕盆腔脏器的被膜、宫旁组织、阴道旁组织、膀胱阴道筋膜、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宫颈筋膜、宫骶韧带、主韧带、耻骨尿道韧带、尿道外韧带、盆筋膜腱弓等等。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
骨骼 关节 韧带
骨盆底
概念: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界限: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结节。
传统解剖学把骨盆底分成两个区和三层 分区:两侧坐骨结节前缘连线为界 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肛门三角,有肛管通过
*
盆底支持结构
盆底韧带 (Pelvic Ligaments) 肛提肌及周围组织 (Levator ani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女性盆底解剖基础及诊治讲课文档

女性盆底解剖基础及诊治讲课文档
• (5)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便秘、肠道功能紊乱、
咖啡因摄入和慢性咳嗽等
第二十三页,共89页。
女性尿控的生理机制
• 正常女性尿控机制由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群、结缔组织、 神经系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完成。
• 尿道对于维持尿自禁意义重大,不论静息状态还是腹压增 加时,尿道内压必须超过膀胱内压,才能保持尿液不流出。
女性盆底解剖基础及诊治
第一页,共89页。
女性盆底解剖基础及诊治
第二页,共89页。
盆底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 的多层肌肉与筋膜组成,有 尿道、阴道、直肠贯穿其中 。 盆底内肌群、筋膜、韧带及 其神经构成复杂盆底支持系 统,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 、直肠等盆腔脏器。 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 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 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 。
第三十七页,共89页。
TVT手术
• 穿刺针自腹直肌鞘的穿出点,位于耻骨联合上1cm,中线处 旁开1.5cm,在阴部浅血管上方,腹壁浅血管内侧。
• 去除腹直肌前鞘后,见穿刺针恰于锥状肌两侧穿过,腹直肌外 缘内侧1cm处。
• 预防膀胱损伤方法:1、穿刺前充分排空膀胱。 • 2、穿刺前可以紧贴耻骨上缘在耻骨后方注入含有肾上腺素生理盐
推针器
• 推针器的方形头部结在针的方形尾部, 手术中, 术 者的手握住推针器的T形手柄, 帮助针顺利穿过腹 壁
第四十三页,共89页。
导引杆
第四十四页,共89页。
导引杆 • 导引杆在手术中的作用主要是推开膀胱, 防止穿
针过程中产生膀胱穿孔
• 它从18号导尿杆进入膀胱, 从左侧穿针, 就将膀胱 推向右侧, 反之亦然
• 膀胱注液250毫升 • 取出尿道下的剪刀/或止血钳
• 取下阴道重锤

新版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新版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骨盆 ❖ 一、骨盆旳构成 ❖ 二、骨盆旳分界 ❖ 三、骨盆旳类型 ❖ 四、骨盆底及会阴 ❖ 第二节 女性内、外生殖器 ❖ 一、外生殖器 ❖ 二、内生殖器 ❖ 三、女性生殖器旳邻近器官 ❖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官旳血管、淋巴和神经
教学目的
❖ 1、掌握女性骨盆旳构成、分界、类型、骨盆 底及会阴
骨盆底
❖ 外层superficial layer ❖ 球海绵体肌
bulbocavernosus m. ❖ 坐骨海绵体肌
ischiocavernosus m. ❖ 会阴浅横肌superficial
transverse perineal m. ❖ 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sphincter m. of anus
❖ 涉及痔下动脉、会阴动脉、阴唇动脉、阴蒂 动脉。
静脉
二、淋巴
❖ 一)外生殖器淋巴 ❖ 1、腹股沟浅淋巴结 ❖ 上组收纳外生殖器、阴道下段、会阴及肛门部
旳淋巴; ❖ 下组收纳会阴及下肢旳淋巴。 ❖ 2、腹肌沟深淋巴结 ❖ 收纳阴蒂、股动脉腹股沟浅淋巴,汇入髂外及
闭孔等淋巴结。
淋巴
二、淋巴
❖ 二)盆腔淋巴 ❖ 1、髂淋巴组:由髂内、外及髂总淋巴结构成; ❖ 2、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 ❖ 3、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 ❖ 内、外生殖器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多沿各部回
❖ 真骨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旳骨产道。
骨盆腔呈前浅后深旳弯曲筒状。
三、骨盆旳类型
❖ (一)女型
❖ 正常女性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 径稍长。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 骨棘间径≧10cm。占54%,最常见。
❖ (二)扁平型 ❖ 入口呈椭圆形,横径不小于前后径。占25%,较常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及会阴ppt课件

内侧壁:
肛提肌 盆膈下筋膜 外侧壁: 闭孔内肌 及其筋膜
内容:
会阴部血管神经 分支: ① 肛血管神经 ② 会阴血管神经 ③阴茎(蒂)血管神经
坐骨直肠窝内 有大量脂肪组织, 感染时容易形成肛 周脓肿或肛瘘。
(二)尿生殖区 (尿生殖三角)
通过结构: 男性:尿道 女性:尿道 阴道
1.男性尿生殖区的筋膜
(1)浅筋膜 与腹壁浅筋膜相
续,分浅、深二层, 浅层脂肪组织较少。 深层呈膜状,称会阴 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浅筋膜的附着:
前续腹壁浅筋膜的膜 性层、阴囊肉膜及阴 茎浅筋膜,两侧附于 耻骨弓和坐骨结节, 后与尿生殖膈上下筋 膜相愈合。
( 2)深筋膜
分浅、深二层: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从盆膈至肛门, 长约3 ~ 4 cm。
齿状线上下结构的比较:
组织 动脉 静脉 淋巴
神经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粘膜
皮肤
直肠上下动脉
肛动脉
肠系膜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
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
是肛管下端的环 形平滑肌增厚形成, 有协助排便的作用, 对控制排便的作用不 大。外形:为一对长来自 圆形的囊状腺体, 表面凹凸不平。
精囊
位置: 位于膀胱底后
方及输精管壶腹的 外侧。其排泄管与 输精管壶腹的末端 汇合成射精管。
5.女性盆腔生殖器官
有: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1)卵巢ovary
位置:
位于盆腔侧 壁的卵巢窝(髂 内、外动脉之间 的夹角)。
卵巢的韧带:

《女性盆底解剖》课件

《女性盆底解剖》课件
女性盆腔解剖
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妇女健康部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结构
《女性盆底解剖》
骨骨盆:前面观
髂骨
耻骨
坐骨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耻骨下支
骨骨盆:截石位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截石位观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上面观
《女性盆底解剖》
梨状肌
骨盆肌:
尾骨肌
上面观 闭孔内肌
《女性盆底解剖》
闭孔内肌
坐骨结节
肛提肌
《女性盆底解剖》
耻尾肌
尾骨肌
髂尾肌
《女性盆底解剖》
骶结节韧带
肛提肌腱弓
耻尾肌
尾骨肌
《女性盆底解剖》
髂尾肌 梨状肌
骨盆侧壁肌肉层次
《女性盆底解剖》
盆腔内脏和腹膜
《女性盆底解剖》
盆腔内脏
• 前方:膀胱、尿道 • 中部: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 后方:直肠
《女性盆底解剖》
直肠 阴道
膀胱
耻骨联合
尿道
尿道口 盆膈
《女性盆底解剖》
筋膜和筋膜间隙
• 盆部筋膜: 形成腱弓,是肛提肌的主要起始部
• 盆膈: 盆膈上筋膜、肛提肌、盆膈下筋膜
• 盆筋膜:支持作用 膀胱周围筋膜、阴道和子宫颈周围筋膜、直肠周围筋膜
《女性盆底解剖》
Retzius间隙:耻骨尿道韧带-耻骨子宫颈筋膜
坐骨棘
坐骨支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坐骨结节

《女性盆部断层解剖》课件

《女性盆部断层解剖》课件
源。
卵巢表面有一层白膜,卵巢内 部有皮质和髓质之分。
卵巢通过输卵管与子宫相连, 卵子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与 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输卵管的断层解剖
输卵管位于子宫两侧,是一对细长弯曲的管道,连接卵 巢和子宫。
输卵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卵子,同时为卵子和精子提供 结合的场所。
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 伞部。
课程目标
01 掌握女性盆部的生理结构、功能和特点
02
理解女性盆部断层解剖的原理和方法
03
熟悉女性盆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04
提高对女性盆部解剖结构的认识和应用能 力
02 女性盆部解剖概述
盆部的位置与构成
位置
盆部位于人体中部,连接下腹和下肢 。
构成
盆部由骨盆、盆腔器官和盆内软组织 组成。
盆部的功能与重要性
功能
支撑和保护盆腔器官,容纳和排泄尿重要解剖结构,对生殖、泌尿和肠道功能有重 要作用。
女性盆部的特点
骨盆形态
女性骨盆较男性骨盆宽大、浅,适应妊娠和分娩的需 要。
盆腔器官
女性盆腔内有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以及 膀胱、直肠等泌尿和肠道器官。
生殖特点
女性盆部与生殖健康密切相关,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03
此外,本课件还提供了丰富的习题和答案,方便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04
本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真实病例和三维重 建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女性盆部断层解剖的细 节和要点。
未来研究方向
01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女性盆部断层解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和细致。
02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女性盆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下断层 解剖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盆部和会阴)精品PPT课件
一、骨盆整体观 1、组成: 2、分部:
大骨盆 小骨盆
二、盆部肌
1、闭孔内肌: 2、梨状肌:
梨状肌上孔 梨状肌下孔
三、盆底肌与盆膈
(一)肛提肌 1、耻骨直肠肌 2、耻尾肌 3、髂尾肌 4、前列腺提肌或 耻骨阴道肌
(二)尾骨肌
四、盆筋膜
(一)盆壁筋膜 1、骶前筋膜 2、梨状肌筋膜 3、闭孔筋膜
肛提肌腱弓 4、耻骨前列腺韧带 5、耻骨膀胱韧带 6、盆膈上、下筋膜
第五章 盆部和会阴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及分区 (一)盆部
骨盆 盆壁肌 盆腔 盆底肌
(二)、会阴 1、广义会阴:
前角:耻骨联合下缘
后角:尾骨尖
呈菱形 两侧角:坐骨结节
前外侧边:坐骨支、耻骨下支
后外侧边:骶结节韧带
分区: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2、狭义会阴
外生殖器和肛门 之间的软组织。
第二节 盆部
(三)神经
1、闭孔神经 2、骶交感干 3、盆内脏神经 4、上腹下丛 5、骶丛 6、下腹下丛(盆丛) 7、尾丛
七、盆腔脏器
(一)盆腔脏器的位 置安排
(二)盆腔腹膜的配 部
(三)盆腔脏器
1、直肠
(1)、毗邻关系
①、前方为生殖器,
男性为膀胱底、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和前列腺;
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其上部为间接关系,其 间隔有盆腹膜腔,下 部为直接关系,其间 隔有直肠膀胱隔或直 肠阴道隔。
②、后方
为直肠后隙,为疏松 结缔组织。
紧贴骶骨前,由正中 向外,有骶正中血管、 骶交感干、骶外侧血管、 骶丛和骶静脉丛。与直 肠紧密相贴下行的为直 肠上血管,也是直肠的 最主要血管,其分为二 支斜行并向前环绕直肠 至其两侧,并形成后索。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底(助产技术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底(助产技术课件)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节:骨盆底
一、什么是骨盆底:
1.骨盆底( pelvie floor)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软组织,由多层肌肉 和筋膜组成,其间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
2.骨盆底承载和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分晚时,盆底 肌肉伸展而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并能协助调节胎儿先露在产道中 转动和前进。
一、骨盆底:
(一)中层(泌尿生深横肌
一、骨盆底:
(一)深层(盆隔)
1.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 2.强有力承盆腔内器。 3.封闭骨盆。
3.骨盆底的前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 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骨盆底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
一、骨盆底:
(一)外层
1.由浅层筋膜与肌肉组成,为盆底的浅层。
2.深部为(成对的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 肌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这层肌 肉的肌腱会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称为 会阴中心腱。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解剖课件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解剖课件

8
三、盆底肌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9
四、 女 性 盆 腔 器 官 和 血 管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10
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11
解剖
女性盆腔冠状断面图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12
女性盆腔冠状断面图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13
四、女性盆部横断层面图像
➢图像摘自刘树伟主编《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14
解剖
经第3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15
经第3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16
经第3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17
经第3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18
解剖
经第4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19
经第4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20
经第4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21
经第4骶椎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22
解剖
经坐骨大孔和子宫体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Hale Waihona Puke 42解剖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解剖
43
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44
解剖
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 人体断层解剖学-女性盆部断层面

女性骨盆解剖ppt课件

女性骨盆解剖ppt课件

定期进行骨盆检查 注意骨盆疼痛、肿胀等症状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注意情绪调节,避免压力过大
THANKS
感谢观看
骨盆锻炼的方法
器械训练 舞蹈
瑜伽 普拉提
骨盆锻炼的方法和作用
增强骨盆肌肉力量
缓解骨盆疼痛
骨盆锻炼的作用
提高骨盆稳定性
预防骨盆疾病
骨盆保健的注意事项
01
保持正确的坐 姿和站姿
02
避免长时间穿 高跟鞋
避免过度使用 腰部力量
03
04
注意保暖,避 免骨盆受凉
骨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01 02 03 04
骨盆的类型和特点
骨盆的类型:根据骨盆形态和特点,通常将其 分为女性型、男性型和扁平型。
01
横径较前后径大
03
02
女性型骨盆的特点
04
耻骨角大,耻骨弓角度大,较宽
坐骨棘突出,形成“尖”形结构
05
06
骶骨较宽、呈弧形
骨盆的功能和作用
骨盆的功能 支撑上半身并保护下半身的重要器官
为下肢活动提供稳定基础
骨盆的功能和作用
骨盆的大小和形状对 分娩过程有重要影响
分娩过程中骨盆的变化和作用
骨盆韧带的松弛和扩张
骨盆入口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骨盆出口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骨盆中轴的旋转和移动
骨盆损伤与生育困难
骨盆损伤可能导致生育 困难
骨盆损伤的治疗和康复
01
02
03
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骨盆损伤
04
骨盆损伤与生育困难的 关系
04
女性骨盆的肌肉和韧带
臀大肌
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肌肉,具有 使大腿后伸和外旋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梨状肌
骨盆肌:
尾骨肌
上面观 闭孔内肌
PPT学习交流
19
闭孔内肌
坐骨结节
尾骨肌
骶结节韧带
PPT学习交流
21
肛提肌腱弓
耻尾肌
髂尾肌 梨状肌
尾骨肌
PPT学习交流
22
骨盆侧壁肌肉层次
PPT学习交流
23
盆腔内脏和腹膜
PPT学习交流
24
盆腔内脏
• 前方:膀胱、尿道 • 中部: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 后方:直肠
PPT学坐骨习交流
耻骨
6
坐骨支
骨骨盆:截石位观
坐骨耻骨支
闭孔
坐骨棘
截石位观
坐骨结节
髂骨
PPT学坐骨习交流
耻骨
7
前内侧角
后外侧角
PPT学习交流
8
闭膜管
闭孔膜
PPT学习交流
9
闭孔静脉、动脉和神经
PPT学习交流
10
坐骨直肠窝前隐窝
PPT学习交流
11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PPT学习交流
12
尾骨肌
PPT学习交流
筋膜白线(盆筋膜腱弓)
肌白线(肛提肌腱弓)
PPT学习交流
28
泌尿生殖系统
耻骨联合
盆膈上筋膜 闭孔肌管 闭孔内肌
弓状腱
尿道 阴道
耻骨宫颈 韧带
直肠
PPT学习交流
29
PPT学习交流
30
PPT学习交流
韧带
耻骨联合 耻骨宫颈筋膜
闭孔肌和筋膜
尿道
弓状腱
膀胱 宫颈
直肠
输尿管
31
间隙
• 膀胱前间隙 • 直肠旁间隙(耻骨直肠间隙) • 直肠后间隙
PPT学习交流
25
PPT学习交流
直肠 阴道
膀胱 耻骨联合
尿道 尿道口 盆膈
26
筋膜和筋膜间隙
• 盆部筋膜: 形成腱弓,是肛提肌的主要起始部
• 盆膈: 盆膈上筋膜、肛提肌、盆膈下筋膜
• 盆筋膜:支持作用 膀胱周围筋膜、阴道和子宫颈周围筋膜、直
肠周围筋膜
PPT学习交流
27
Retzius间隙:耻骨尿道韧带-耻骨子宫颈筋膜
PPT学习交流
32
13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闭孔动脉
PPT学习交流
14
Alcock’s 管
阴部内血管 & 阴部神经
PPT学习交流
15
骨盆的肌肉、筋膜和筋膜间隙
PPT学习交流
16
肌肉
• 髋肌 闭孔内肌 梨状肌
• 盆底肌 肛提肌
PPT学习交流
17
肛提肌
骨盆肌:
髂尾肌
耻尾肌
耻骨直肠肌
上面观
PPT学习交流
女性盆腔解剖
妇女健康部
PPT学习交流
1
骨盆结构
PPT学习交流
2
骨骨盆:前面观
髂骨
耻骨
坐骨
髂骨
PPT学坐骨习交流
耻骨
3
骨骨盆:前面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髂骨
PPT学坐骨习交流
耻骨
4
骨骨盆:截石位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截石位观
髂骨
PPT学坐骨习交流
耻骨
5
骨骨盆:前面观
坐骨棘
坐骨支
坐骨结节
髂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