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1)》专科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a8454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e.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豪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13套标准试题题库及答案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第一套客观题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
FX2.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
TV3.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
TV5.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而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
TV7.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TV8.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TV9.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TV主观题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诗歌评析感谢汪国真答案:散文评析感谢遗憾王文答案:小说评析回家皮特潞米尔(美)答案:八A八A,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
“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
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
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55b0d581b6bd97e19ea01.png)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
(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
(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
(1分)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5分)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1分)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
(5分)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
(4分)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
(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
(1分)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
(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
(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4bc106bd97f192279e9bc.png)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专科)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 [ ]A.德谟克利特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里德2.方鸿渐是作家钱钟书的两个亲戚的复合体,体现的原则是 [ ]A.艺术真实B.艺术概括C.情感评价D.形式创造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 [ ]A.无功利的B.有功利的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有功利的D.无目的的4.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学艺术起源于 [ ]A.巫术B.游戏C.模仿D.劳动5.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种效果是欣赏活动中的 [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6.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 ]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D.结构主义7.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刘熙载8.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9.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10.“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是 [ ]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D.创作与接受11.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的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通常被称为 [ ]A.体验B.共鸣C.玩味D.升华12.以下不属于接受动机的是 [ ]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13.下列不属于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4.以下理论家对游戏发生说没有作直接理论贡献的是 [ ]A.康德B.席勒C.列维―斯特劳斯D.斯宾塞15.“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6.“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7.“风格即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18.属于文学意境“情景交融”特征的是 [ ]A.韵外无穷B.情中见景C.象外之旨D.虚实相生19.“叙事”包括 [ ]A.内容和形式B.话语和故事C.结构和角色D.内容、动作和话语20.剧本要求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这是因为: [ ]A.只有人物的对话和独白B.观众(读者)的精力有限C.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D.要调动观众(读者)的想象、联想21.电子传播主要是一种 [ ]A.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B.非直接的单项信息传播C.面对面的直接传播D.文字符号的非直接性传播22.下列不属于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23.下列不属于抒情性作品结构的是 [ ]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4.下列不属于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的是 [ ]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5.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的是 [ ]A.文学活动论B.文学反映论C.艺术生产论D.艺术价值论26.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的是 [ ]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D.多样性2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关于艺术起源的假说? [ ]A.巫术发生说B.游戏发生说C.摹仿说 D再现说28.下列不属于灵感特性的是 [ ]A.形象性B.突发性C.亢奋性D.创新性29.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视为 [ ]A.生命的延绵B.性欲的升华C.直觉的表现D.现实的反映二、填空题: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 即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d783deefdc8d376ee32a5.png)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共时←—————————————→历时↓特殊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
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
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
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4,文学史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ebf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1.png)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由弗洛伊德所创作的?A. 《梦的解析》B. 《乌托邦》C. 《百年孤独》D. 《追忆似水年华》2.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A. 马克思B. 萨特C. 罗兰·巴特D. 弗洛伊德3.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是:A. 唯一的B. 固定的C. 无限的D. 受限于作者意图的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主张:A. 重建文本的结构B. 强调文本的中心性C. 揭示文本的多义性D. 忽视文本的内在逻辑5. 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A.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B. 个体的自由选择C. 个体与社会的冲突D. 个体的社会责任6.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百年孤独》C. 《追忆似水年华》D. 《变形记》7. 符号学在文学理论中主要研究的是:A.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B.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C. 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D. 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8. 以下哪部作品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的对象?A. 《简·爱》B. 《鲁滨逊漂流记》C. 《安娜·卡列尼娜》D. 《战争与和平》9.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性别平等B. 社会公正C. 个体自由D. 文化传承10. 以下哪位学者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A. 巴赫金B. 伊瑟尔C. 德里达D. 萨义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解释“互文性”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3. 阐述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批评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实主义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2. 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文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文学理论试题库(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试题库(童庆炳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5828030740be1e650e9a5f.png)
文学概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A 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认识属性 B 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 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A伊瑟尔B加达默尔C英加登D弗洛伊德23接受动机可分为()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A 语言表现 B 体裁类型 C 结构安排 D 形象创造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A抒情内容B抒情话语C抒情现实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A结构B声音C故事D视角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A叙事功能B抒情功能C描述外在事物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A表意式意象B表情式意象C寓言式意象D符号式意象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A刘勰B曹丕C司空图 D 刘熙载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A读者B世界C作家 D 作品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A实践性B艺术性C价值取向 D 综合性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A立普斯B克罗齐C弗洛伊德 D 布洛3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考察文学活动的角度()A文学文化学B文学信息学C文学符号学 D 文学社会学37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有()A对象化说B意识形态说C艺术生产论 D 艺术价值论38属于文学心理学的理论代表有()A桑塔耶那B罗兰巴特C阿恩海姆 D 考夫卡39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40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A德漠克利特B康德C歌德 D 席勒41文学概念的三义指()A作为文化B作为意识形态C作为审美 D 作为惯例42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A审美B情感C想象 D 意识形态4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 D 多样性4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45“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46“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A列宁B高尔基C毛泽东 D 鲁迅47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A模仿者B创造者C集体人 D 移情者48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A实践获取B书本获取C有意获取D无意获取49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A突出B综合C简化 D 变形50文学创造中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A情感性B理智性C诚挚性 D 高尚性51现实型文学的特征为()A逼真性B创造性C表现性 D 再现性52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 D 虚幻性53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 D 朦胧性54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A本质论B创作论C价值论D接受论E构成论二、判断题1审美意象总是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存在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2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3审美意象的思维中,抽象思维能够直接参与()4叙事的意识形态性就是体现在叙事内容中的一定意识形态特征()5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讲故事()6叙事话语始发于叙事动作()7没有叙事话语,便没有叙述动作()8叙述者就是指作者()9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5e2795acfa1c7aa00ccf7.png)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E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共鸣: 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特有的一种状况,是读者与作品形成强烈心灵感应,或不同读者在同一作品中产生相近心灵感应的现象。
原因。
艺术原因。
情感原因:观念相通、情感经历相似、意志愿望相近等。
共同美。
类型: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及作者灌注于其中的情感及意义等形成强烈的共鸣,二是指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而产生出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共鸣。
2.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者借助于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文学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流通)。
3.社会历史批评:最常用的批评模式之一。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4.创作个性:作家特有的思想气质、生活经验、社会思想、审美观念、艺术修养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5.意象:表意性的特殊的艺术形象二.简要回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网络文学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文学现象的?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
背景是因特网。
特点有:一.网络创作手段既简便又多样化。
二.强烈的主观表现和自我实现色彩。
三.独特的写作和阅读方式。
1)多媒体、多门类的综合2)超文本化。
四.类型多样。
2.对比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都是直接,明确情感,但现实型:真实、客观、再现,小人物,冷静客观的逼真。
取材于现实理想型:理想、情感、主观表现,英雄,绚丽多彩的夸张。
取材于神话。
3.文学言语的审美性表现有哪些?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阻拒性。
4.说说叙事的构成情况。
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讲什么),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讲的形式),叙述动作:“叙述”活动本身(如何讲)。
5.抒情作品的特点是什么?1)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3603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b.png)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运用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科学方法进行作品分析。
2.视角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称为聚焦。
3.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阶段后的更高境界,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
4.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文学、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阶段的一个标志,包括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命运所打动,以及不同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6.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7.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观念活动。
8.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10.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1.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1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5.文学的审美属性是指作品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16.文学消费主要是指读者的阅读。
17.点评是一种传统批评文体,不需要谋篇布局,是具有相当鉴赏水平和学识功底深厚的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随意挥洒的感悟。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而创作个性则是作家在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
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作家的个性特点往往会在其作品的风格中得到体现。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5a3304f12d2af90242e6aa.png)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至七章)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华中师大《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3588abceb19e8b8f6ba17.png)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1》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对象化:2、主题:3、心态型人物:4、意识流小说:5、意象:6、小说:7、文学文本:8、模仿说:9、文学史:10、典型人物:11、艺术真实:12、感物说:13、审美关系:14、主题的多义性:15、意象叠加:16、散文:17、象征:18、文学体裁:19、描写(作为小说叙述方式):20、起兴:二、辨析题1、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2、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什么是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文本?文本与作品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5、闻一多说,“诗是被强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
”请分析这段话揭示了诗歌的哪些特征并举例加以说明。
6、下列人物形象哪些属于圆形人物、哪些属于扁平人物、哪些属于心态型人物?请做出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尔丢夫(《伪君子》)、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格里高利《变形记》三、问答题1、诗歌结构的跳跃性是指什么?诗歌的结构为什么具有跳跃性的特点?2、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为什么会有间接性?4、在诗歌中,“情”与“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5、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感物说”是怎样看待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6、什么是典型?典型形象与一般人物形象有什么区别?7、舞台演出对剧本写作有些什么限制?8、什么是“形象大于思想”?形象大于思想说明了什么?9、文学文本具有什么样的结构?10、简述情节和故事的区别。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9238bf46527d3250ce021.png)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D )。
A. 反映论B.信息论C. 意志论D.文化论2.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阅读期待有开放。
A. 象征B. 蕴藉C. 假设D. 模拟3.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量性、( A )、语境依托性。
A. 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 ( C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正剧B.笑剧C. 悲剧D.悲笑剧A. 个体体验B. 意识形态氛围C.拟念读者D.创作过程7.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 )。
A. 文本存在方式B. 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 社会生活关联域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 )。
A. 共鸣B.净化C. 领悟D.欣赏9. 文学写作的两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C )与机构制作特点。
A. 集体行为B.贸易运作C.小我创造D.历史归纳10. ( B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 审美欣赏型B. 消遣娱乐型C. 理性认知型D. 道德教化型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飞宇宙、( AB )和观众。
A. 作品B. 艺术家C. 语言D. 情感E. 标记1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怪异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BCDE )。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09-10.1)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09-10.1)](https://img.taocdn.com/s3/m/52643b67f5335a8102d22049.png)
第 1 页 共 2 页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卷)(2009 -2010 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 文学理论 考试时量 100 分钟系(部) 中文系 专业班级 06小教(1-8班)、07小教 命题教师 凌学东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它的两种典范形态是含蓄和含混。
)2、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3、 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结果消解了“套版反映”,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
它的心理基础是,摆脱日常的“自动化”感觉,而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展开描写,来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4、 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4、艺术概括: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二、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入下列表格中相应的括号内。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审美关系范畴的是(C)A 、作家路遥有一次在黄土高原上看到一朵盛开的野菊花, 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
B 、贾宝玉和林黛玉细品《西厢记》D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2、文学理论应该具备的品格是(D)A 、指导性和现实性B 、实践性和指导性C 、现实性和价值取向 3、主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文学理论-题库
![文学理论-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198b0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9.png)
文学理论-题库1、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答案:文学等艺术发展的动因是复杂而又多方面的。
黑格尔关于文学发展是理念运动的结果的理论,是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把文学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的影响,或者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来探求,亦或者像结构主义将之归结为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都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考察文学的发展。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却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没有揭示出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与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和决定因素是物质生产,但物质生产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因素,上层建筑的其它意识形态,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等往往对文学往往有更直接的影响。
2、动物与客观对象能形成()关系。
A、实用B、伦理C、审美D、无答案:AB3、请说明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日常话语的区别?答案:文学产品的物化形态是语言,无论是故事,还是诗情画意,最后都必须落实为语言。
可以从功用、形式、表达三个方面来界定三者区别。
科学话语日常话语文学话语功用用于说理不注重表现个性,是说理的工具是表情达意工具是再现和表现的工具目的遵守逻辑和语法结构遵守日常话语规范语言创新也是目的表达追求明白准确规范明白为好,也讲究风趣突破语言规范,追求隐晦曲折通过对比界定,明确文学创造不止以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
4、认为文学起源于巫术的有()。
A、泰勒B、弗雷泽C、格罗塞D、柏拉图答案:AB5、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是()A、亚里斯多德的《诗学》B、刘勰的《文心雕龙》C、贺拉斯的《诗艺》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答案:A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钟嵘B、刘勰C、王国维D、王夫之答案:B7、《人间词话》的作者是()A、刘勰B、王夫之C、王国维D、曹丕答案:C8、提出文学四要素著名观点的人是()A、康德B、黑格尔C、艾布拉姆斯D、亚里士多德答案:C9、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是()A、作家B、作品C、读者D、文学和文学活动的整体答案:D10、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是()A、哲学视角B、文化学视角C、社会学视角D、心理学视角答案:A11、“知人论世”说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视角,是()B、文化学视角C、社会学视角D、心理学视角答案:C12、“虚静”说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视角,是()A、哲学视角B、文化学视角C、社会学视角D、心理学视角答案:D13、“诗缘情”是()提出的A、曹丕B、刘勰C、钟嵘D、陆机答案:D14、“滋味”说是()提出的A、曹丕B、刘勰C、钟嵘D、陆机答案:C15、“情者文之经”是()提出的A、曹丕B、刘勰C、钟嵘D、陆机答案:B16、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把握。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4bc106bd97f192279e9bc.png)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专科)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 [ ]A.德谟克利特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里德2.方鸿渐是作家钱钟书的两个亲戚的复合体,体现的原则是 [ ]A.艺术真实B.艺术概括C.情感评价D.形式创造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 [ ]A.无功利的B.有功利的C.既是无功利的,也是有功利的D.无目的的4.根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学艺术起源于 [ ]A.巫术B.游戏C.模仿D.劳动5.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种效果是欣赏活动中的 [ ]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6.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 ]A.俄国形式主义B.新批评C.接受美学D.结构主义7.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A.刘勰B.曹丕C.司空图D.刘熙载8.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9.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10.“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是 [ ]A.思想性与艺术性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D.创作与接受11.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的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通常被称为 [ ]A.体验B.共鸣C.玩味D.升华12.以下不属于接受动机的是 [ ]A.审美动机B.求知动机C.借鉴动机D.施教动机13.下列不属于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4.以下理论家对游戏发生说没有作直接理论贡献的是 [ ]A.康德B.席勒C.列维―斯特劳斯D.斯宾塞15.“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6.“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7.“风格即人”观点的提出者是 [ ]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18.属于文学意境“情景交融”特征的是 [ ]A.韵外无穷B.情中见景C.象外之旨D.虚实相生19.“叙事”包括 [ ]A.内容和形式B.话语和故事C.结构和角色D.内容、动作和话语20.剧本要求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这是因为: [ ]A.只有人物的对话和独白B.观众(读者)的精力有限C.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D.要调动观众(读者)的想象、联想21.电子传播主要是一种 [ ]A.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B.非直接的单项信息传播C.面对面的直接传播D.文字符号的非直接性传播22.下列不属于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23.下列不属于抒情性作品结构的是 [ ]A.声音B.画面C.情感经验D.情景关系24.下列不属于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的是 [ ]A.人物、情节、环境B.叙述方式C.叙述的声音特点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25.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石的是 [ ]A.文学活动论B.文学反映论C.艺术生产论D.艺术价值论26.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的是 [ ]A.革命性B.主导性C.层次性D.多样性2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关于艺术起源的假说? [ ]A.巫术发生说B.游戏发生说C.摹仿说 D再现说28.下列不属于灵感特性的是 [ ]A.形象性B.突发性C.亢奋性D.创新性29.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视为 [ ]A.生命的延绵B.性欲的升华C.直觉的表现D.现实的反映二、填空题:1.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 即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ba66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6.png)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de)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文学(de)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文学(de)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de)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分析(de)学科.2.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de)角度.3.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de)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de)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和过程.4.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de)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de)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de)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de)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de)一种强烈(de)心灵感应状态.另一个意义是指不同(de)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de)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de)大致相同或相近(de)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6.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de)一系列事件7.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de)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de)精神资料而进行(de)对于自然、社会(de)观念活动.8.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de)特殊(de)语言与意义状况(de)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de)意义生成可能性.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de)文学体裁.10.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统一(de)批评,而且常常是形式或形象(de)直觉批评.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de)相对稳定(de)整体话语特色.12.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de)方式再现客观现实(de)文学形态.13.材料: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de)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de)刺激或信息.14.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de)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15.文学(de)审美属性:文学作品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de)享受(de)属性,就是文学(de)审美属性.16.文学消费:文学消费主要是指读者(de)阅读.17.点评:点评也叫评点,是我国一种传统批评文体.它不需要谋篇布局,精心构思,它一般都是具有相当鉴赏水平和学识功底深厚(de)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偶有感悟(de)随意挥洒.18.即兴: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de)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种作品(de)情况.19.文学活动(de)“四要素”:文学活动(de)四个要素或者构成环节包括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应该形成互相渗透、依存和作用(de)整体性关联.20.推敲: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心象物化为定型产品(de)操作过程.21.隐含(de)读者:是指本文本身设定(de)能够把本文提供(de)可能性加以具体化(de)读者.2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de)具有新颖生动(de)个性和丰富多样(de)性格内涵(de)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23.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纳(de)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24.净化:文学(de)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de)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de)状态.25.狭义文学:狭义文学指(de)是今天通行(de)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de)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这种文学与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电影等一起被称为“美(de)艺术”.26.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de)方式表现主观理想(de)文学形态.27.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de)生活材料(de)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de)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de)一种独特(de)感知.28.抒情角色:是指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de)地位.29.刚健:刚健是刚强、雄伟(de)风格形态.30.散文: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de)文学体裁.简析1.分析艺术发现(de)心理特征艺术发现(de)心理特征主要有,其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de)蓦然领悟;其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de)凝合,体现着深层(de)心理内容;其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de)一种独特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在这个机缘(de)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de)契合;其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de)事物,而只是把自己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de)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自己(de)知觉中出现一个新(de)创造物(每个小点分).2.风格与创作个性(de)关系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de)作品中(de)性格特征(3分).作家(de)世界观、艺术观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作家(de)审美意识特别是审美理想而影响创作个性和风格(de)(4分).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de)体现,时代则是培植创作个性(de)气候与土壤(3分).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第一、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de)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de)真实,它不是对生活真实(de)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de)反映.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de)真实,艺术情境(de)假定性是艺术真实(de)外在特征.第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de)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一种主观(de)真实,对客体世界(de)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de)主观性.同时它也是诗艺(de)真实,艺术真实是艺术技巧创造(de)真实(每个小点5分)4.形式创造应遵循(de)基本原则从内容出发去选择与创造形式(4分);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de)能动作用(3分);重视形式自身(de)独立(de)审美价值(3分).5.文学(de)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de)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de)特殊性质(de)概括(4分),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de)综合特性(de)话语活动(6分).6.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de)关系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4分).前者主要表现在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对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de)方式、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de)需要(3分).后者表现在文学产品在消费中才能够得到最后实现、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de)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de)目(de)和动力(3分).7.意境(de)特征情景交融(3分);虚实相生(3分);韵味无穷(4分)8.分析审美意象(de)基本特征审美意象有以下(de)基本特征,审美意象(de)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分);审美意象(de)表现特征是象征性(2分);审美意象(de)形象特征是荒诞性(2分);审美意象(de)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de)直接参与(4分9.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de)误解文学接受过程中(de)误解有“正误”和“反误”两种(4分).前者非常普遍,对于文学价值(de)实现非常重要,许多文学作品对于人类社会(de)意义,就是通过这样(de)“误解”形式实现(de)(3分).后者显然只能导致对文学艺术(de)损伤乃至粗暴践踏(3分).10.文学接受(de)主要动机文学接受(de)主要动机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等.接受动机(de)不同,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彼此无关(de).在实际(de)阅读中,不同(de)阅读动机是互相联系(de)(每一小点2分).11.文学典型(de)美学特征:文学典型(de)特征性;文学典型(de)艺术魅力(每一小点5分).12.文学典型(de)审美特征13.怎样理解文学批评(de)意识形态性质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de)社会意识形态深刻联系(de)批评话语(4分);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de)评估,对文学批评自身(de)检讨,以及对其他文学现象(de)衡定,表现出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de)功能(3分);它造就新人,扶持创作,使批评者具有一定(de)权威,以尽可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评价上(de)作用(3分)14.批评家(de)态度和素养其态度是首先应该有坚持实事求是(de)科学态度(2分);其次要有坚持客观全面(de)公正态度(2分);再次要有坚持艺术民主(de)平等态度(1分).主要(de)素养有思想理论修养(2分)、专业艺术修养(2分)、知识技能修养(1分).15.理智和情感在艺术构思中(de)作用在艺术构思中,情感是动力因素(5分),理智是约束和规范动力(de)嚼勒,二者不可或缺(5分)16.怎么考察风格(de)民族性民族风格是民族个性(de)体现,是不同民族(de)文学互相区别(de)重要标志(5分).我们可以从人物塑造、环境和风俗描写、语言、民族精神等方面加以考察,特别是民族(de)生活题材内容更是我们考察(de)重点(5分).问答为什么文学起源上(de)“劳动说”比其他几种学说更有合理性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de)根本原因是人类最为基本(de)活动——劳动;是文学发生(de)起点,因为,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de)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de)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de)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de)形式(每一小点3分)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具有什么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历史唯物主义(de)观点科学地阐明了人们(de)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形成(de)关系.并以历史唯物主义(de)眼光观察文学创作,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de)典型人物”(5分).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de),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de)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de)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de)发展变化(5分).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不是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彼此不能失去对方(5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de)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de)内涵和关系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出(de)美学(de)观点和历史(de)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de)一种原则和方法(5分).美学(de)和历史(de)观点作为批评(de)最高标准即一种方法论和原则,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既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de)普遍规律,又体现了文学这种特殊(de)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de)特殊规律(5分);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de)实践,美学(de)观点和历史(de)观点作为方法论思想和基本原则是有其基本内涵并互相联系(de)(5分).文学作品(de)本文层次包括些什么内容文学作品(de)本文层次包括: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三大层次.其中,文学话语层面包括文学话语是内指性(de)、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文学形象层面包括主客观(de)统一、假定与真实(de)统一、个别与一般(de)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e)统一;文学意蕴层面包括历史内容、哲学意味、审美意蕴等内容(每一小点5分).风格与形象创造包括些什么内容主要包括风格与题材选择和主题提炼、风格与人物塑造、风格与环境描写等(每一小点5分).论述分析文学叙事(de)基本特征叙事(de)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de)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是话语(de)虚构(10分).本题要求学员必须有对具体作品(de)具体分析.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de)关系在文学阅读中,读者(de)期待视野与本文之间,常常呈现出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两种情况(10分).那些真正富于创新意义,富有艺术魅力(de)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期待指向(de)遇挫(5分).作品艺术成就(de)高低,显然与对读者期待视野丰富补充(de)程度即超越读者期待视野(de)程度有关(10分).文学创造(de)客体是特殊(de)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de)客体和唯一源泉.首先,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de)客体;其次,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de)唯一源泉.作为文学创造客体(de)社会生活(de)特殊性.首先,文学创造(de)客体是整体性(de)社会生活;其次,文学创造(de)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de)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de)社会生活;再次,文学创造(de)客体是作家体验过(de)社会生活.(第一点10分,第二点10分,第三点5分)延留在文学接受中(de)意义延留不仅体现为读者对作品(de)含英咀华和一时思想情感(de)变化,还体现在对读者审美趣味、精神气质、以及人格规范潜移默化(de)久远影响(15分).它是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社会效应(de)重要方式之一(5分).延留时间(de)长短以及延留效果(de)性质,也是我们判定一部作品价值高低(de)重要尺度之一(5分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de)一种情感把握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de)把握,是认识与评价、理智与情感、真理追求与价值取向(de)统一(10分).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de)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de)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5分).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价值取向(de)把握,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de)主体性“裁判”,要求其情感态度具有诚挚性和高尚性(5分);文学“裁判”是“诗意”(de),它以审美(de)视角和艺术(de)方式,把情感把握寄寓于“境”(de)创造中,并与“理”(de)阐发相交融(5分).。
文学理论试题库
![文学理论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4253c2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6.png)
答案:A
23.由画竹提出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理论的是:( )
A.刘勰4.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是:( )
A.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B.巴尔扎克《〈古物陈列馆〉、〈钢巴拉〉初版序言》
C.别林斯基《一八四〇·别林斯基作品全集》
答案:A
17.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一命题的是:( )
A.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C.马克思:《剩余价值论》 D.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答案:D
18.“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这段话出自:( )
A.刘勰 B.陆机 C.曹丕 D.钟嵘
答案:C
64.在西方,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大约是在( )时间完成的。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答案:C
65.刘勰在( )中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文论观。
A.《诗品》 B.《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话》
A.人本主义文论 B.科学主义文论
C.马克思主义文论 D.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答案:B
7.提出“人是目的”理论的西方文艺理论家是:( )
A.费尔巴哈 B.康德 C.席勒 D.歌德
答案:B
8.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话语理论并对文学活动中四要素之一的作者做了谱系学研究的是:( )
A.阿多诺 B.杰姆逊 C.哈贝马斯 D.福科
《文学理论》习题
![《文学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7db879a417866fb84a8e58.png)
《文学理论导引》习题1.文学是通过()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的。
A.语言B.形象D.艺术2.衡量艺术真实的()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A.表现测度B.心理测度D.形象测度3.抒发主体情感是()的基本特征。
A.抒情文本B.叙事文本D.散文文本4.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A.语言层B.现象层D.语音层5.孔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其中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
A.古代的文献B.艺术D.文学理论6.下列()要素不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一种。
A.作家B.作品D.想象7.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A.“模仿说”B.“天才说”D.“性升华说”8.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关系上展开的。
A.形式B.价值C.功利D.审美9.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
A.“神似”B.“形似”C.模仿D.再现10.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这指的是文学形象的()特点。
A.心象性B.概括性C.符号性D.间接性1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史D.文学社会学12.《镜与灯》的作者是()。
A.燕卜逊B.艾布拉姆斯C.卡勒D.刘若愚13.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是()。
A.孔德B.维柯C.拉·封丹D.丹纳14.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黑格尔B.莱辛C.马克思D.卢卡契15.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叔本华B.康德D.波德莱尔1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B.文体学C.文艺美学D.艺术学17.()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影子。
自考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127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png)
自考文学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A. 文学创作B. 文学批评C. 文学史D. 文学作品分析答案:A2. 形式主义批评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A. 社会意义B. 历史背景C. 形式结构D. 作者意图答案:C3. 以下哪位学者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罗兰·巴特D. 卡尔·马克思答案:C4.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谁决定的?A. 作者B. 读者C. 批评家D. 文学史答案:B5. 以下哪项是新批评理论的核心观点?A. 作品的作者意图B. 作品的读者反应C. 作品的文本分析D. 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符号学是研究______的学科。
答案:符号意义2. 叙事学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中的______结构。
答案:叙事3. 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强调的是______。
答案:人的自由和选择4.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______的。
答案:开放和多元5.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文学作品中的______问题。
答案:性别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理论的功能。
答案:文学理论的功能主要包括:指导文学创作,提供文学作品的解读框架,促进文学批评的发展,以及推动文学史的研究。
2. 描述一下新批评理论的主要特点。
答案:新批评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强调文学作品的自足性,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主张文本分析,忽视作者意图和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3. 解释一下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文学作品是由一系列符号和规则构成的系统,文学作品的意义来源于其内在结构,而非外在的作者意图或社会历史背景。
4. 阐述一下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文学作品是殖民和后殖民权力关系的产物,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叙事和形象都受到殖民历史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旨在揭示和批判这种权力关系。
文学理论下考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下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840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3.png)
文学理论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理论的主要功能?A. 解释文学作品B. 指导文学创作C. 预测文学市场D. 评价文学作品答案:C3. 文学理论中的“形式主义”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哪些方面?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语言和结构D. 主题和思想答案:C4. “新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主要存在于哪里?A. 作者的意图B. 读者的解读C. 文本本身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C5.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 索绪尔B. 列维-斯特劳斯C. 德里达D. 弗洛伊德答案:D6.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哪个过程中产生的?A. 创作过程B. 阅读过程C. 出版过程D. 批评过程答案:B7. “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巴赫金B. 罗兰·巴特C. 朱丽亚·克里斯蒂娃D. 米哈伊尔·巴赫金答案:C8.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学理论中的“意识形态”概念所涉及的内容?A. 政治信仰B. 经济利益C. 宗教信仰D. 艺术风格答案:D9.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主要批判的是哪种思想?A. 现代主义B. 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A10.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关注的核心议题是什么?A. 性别平等B. 种族平等C. 经济平等D. 政治平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文学理论中的“符号学”关注的是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作品的符号系统B. 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C. 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D.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答案:A, B12. “解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固定的意义B. 多重的意义C. 无中心的结构D. 明确的作者意图答案:B, C13.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扮演了哪些角色?A. 被动接受者B. 主动参与者C. 意义的创造者D. 作品的解释者答案:B, C, D14. “生态批评”理论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哪些主题?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社会阶级斗争C. 环境保护D. 经济发展答案:A, C15. “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文化帝国主义B. 种族歧视C. 经济剥削D. 性别不平等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主要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1)》专科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对象化:“对象化”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最初由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提出。
文学活动中的对象化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化的存在来把握,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受经验中的对象。
2、主题:文学文本的主题即蕴含于形象之中的思想意义。
3、心态型人物:是指那种着重展示内在心理过程,表现某种精神体验的人物形象。
4、意识流小说:作为文学术语,意识流指的是一种“内心独白”,即人物潜意识的流露。
为了表现这种不断流动的潜意识,人们用了一系列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序的混乱、没有标点、甚至出现自造的语汇等等,这使意识流又有了语言技巧的涵义。
所谓的意识流小说,就是使用这些手法多到一定程度的小说。
所以意识流小说的叙述多为内心活动、特别是无意识活动的表现。
5、意象: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意象在中外文学理论中的基本涵义大体相同,都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
与其他文学形象的区别在于,意象特别强调作为一种形象,主观之“意”即主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意象性形象构成中最基本的因素,外在的形象是为了表现某种内在的思想感情而创造的。
6、小说: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的虚构作品。
7、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一个蕴涵着某种审美意蕴的、具有开放性的语言结构体。
8、模仿说:西方文学理论对文学的一种认识,即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
9、文学史: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10、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形态的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11、艺术真实: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三种要素相互渗透,交融统一,体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亦体现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文学这种意识现象和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定。
艺术真实因此可以概括为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上述三种要素的统一;而文学的真实性则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12、感物说: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作家对其生活感受的表现。
13、审美关系: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与客观世界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即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从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感受和理解人生的意义,并从中获得与物质享受全然不同的精神上的喜悦和快慰。
14、主题的多义性: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与客观世界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即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从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感受和理解人生的意义,并从中获得与物质享受全然不同的精神上的喜悦和快慰。
15、意象叠加:又叫意象并置,是把一个意象叠加起来或并置在另一个意象上,造成一种复合的意象表现。
16、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抒发对人生的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学体裁。
17、象征:象征指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
18、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的文体形式。
19、描写(作为小说叙述方式):被称为"展示",是指叙事者似乎并不露面,叙述只涉及事件本身,叙述者不对事件或人物发表任何看法,也不流露自己的情感态度,而是让事件自身直接呈现的一种叙事方式。
20、起兴:是诗歌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法。
具体地说就是不把所要表达的较为抽象的情感、思想、意蕴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言比较清楚、明白、具体的事物。
起兴具有联想、象征、寄托等多种含义,可以加强诗歌的气氛、情绪,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辨析题1、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答:歌德通过分析艺术家与自然即社会生活的双重关系,阐明了文学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文学不仅仅是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艺术家对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表达,而且,从根本上说,艺术世界的创造也是为理想的表现服务的。
实际上,没有主体精神的灌注,不能使艺术创造成为主体精神追求的载体,文学也难以成为文学。
2、解释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并说明其阐述了什么样的文学观点。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答、其反映了恩格斯在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看法,显示了他对社会环境内涵的深刻理解。
一方面,恩格斯强调了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和促使他们行动的原因,所以如果不能充分表现社会环境的特点,人物的性格与行动将失去可以理解的基础。
另一方面,他又用典型环境这个概念,揭示了规定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社会环境本身的丰富内涵。
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包括两个层次,它既是指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又是指必然会对这种具体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的、体现为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环境。
揭示社会环境具有两个层次的意义在于,如果说在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中,人们还可能受到各种个别的、偶然的和暂时的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掩盖人的生活环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话,那么,对具体环境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脉络的把握,却能够使人洞悉被偶然现象所掩盖的实质,发现具体生活环境中那些细微变化的社会意义。
恩格斯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阐释,从根本上揭示了典型人物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他们显示了人性和人生必然要受社会关系制约的普遍意义。
3、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只要如实地描摹了生活现实,就具有了艺术真实。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
因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反映关系或者摹写关系;文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以及文学活动中主体因素的介入和参与,都使人们很难简单地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出发点,用文学作品与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相符或者不相符,来判断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
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来检验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而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
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中外文学理论都认为,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事实,对文学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生活的相符程度为标准;文学的真实其实是艺术创造的产物,需要对生活材料进行必要的提炼、概括和综合。
文学对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并以此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
当文学同时实现了这三个测度的要求并满足了三种需求的时候,就应该说文学具备了真实性,或者说实现了艺术真实。
4、什么是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文本文本与作品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答、虽然从指称对象上看,文本与作品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是从意义上讲,文本的涵义与作品的涵义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这种区别简单地说就是,“文本”概念淡化甚至否认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作品”的独立性。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语境中,当人们用“作品”来指称一个作家的创造物时,其意味着这部作品应是某个主体个人的创作结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品的从属性。
这么来理解作品,又和一种传统的文学观念有关,这种观念认为,作品是作家个人思想感情的反映或表现,即使作品表现的是社会生活,它也留下了作家个人感受生活和理解、解释生活的烙印。
于是,人们在阅读和讨论一部文学作品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作家个人的意图,视为作品意义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来源。
文学理论通过“文本”概念提出试图强调,文学作品被作家创作出来之后,它就有了自身的价值,有了相对的独立性,文本一旦产生之后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足体。
也就是说,理论用“文本”这个概念试图说明,文学作品的蕴意存在于作品之中;作品不仅仅是某个作家的创造物,它的意义也并非仅仅来自某个作家的赋予;作为一个语言实体,作品意义其实还有待于读者阅读之后去理解。
作为文学观念,文本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仅仅来源于某个作家个人的赋予;对作品的理解应该从其“内部”入手而排斥对文学的“外部”研究。
5、闻一多说,“诗是被强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
”请分析这段话揭示了诗歌的哪些特征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这段话首先说明了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一切诗歌都将情感作为始终不渝的表达对象,闻一多先生说这种情感强烈到可以将水蒸发,虽然具有夸张的色彩但也不无道理。
此外,这段话还说明了诗歌的语言具有陌生化的特征,即诗歌运用语言时非常注意对日常语言加以扭曲和变形,通过语言形态上的变化增强表达效果,闻一多先生所说的从水蒸发为水气再凝结,就是运用水的形态变化暗示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需举例说明)6、下列人物形象哪些属于圆形人物、哪些属于扁平人物、哪些属于心态型人物请做出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尔丢夫(《伪君子》)、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格里高利《变形记》答、圆形人物:堂·吉诃德、哈姆雷特。
扁平人物:答尔丢夫心态型人物:格里高利理由:圆形人物性格比较复杂,这种人物有一个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有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
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就是如此。
堂·吉诃德这一形象的主要特征是他的狂,但有时又体现出文雅、博学、理智的一面。
哈姆雷特性格更是复杂,即有善于思考、英勇果决的一面,同时又有多愁善感、懦弱无为的一面。
扁平人物性格比较单一,答尔丢夫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中,也无论面对何人何事,体现出的都是虚伪这一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心态型人物外在可感性和性格特征比较模糊,但心理过程却得到非常细致、深刻的体现,格里高利这一形象主要体现出的是在他变成甲壳虫后复杂细致的心理感受,所以属于此类人物类型。
三、问答题1、诗歌结构的跳跃性是指什么诗歌的结构为什么具有跳跃性的特点答、诗歌结构的跳跃性,是针对事件发展的逻辑来说的,也就是说,诗歌的言说一般来讲并不遵循事件发展的逻辑或顺序,所以在诗的语言表现层面上,读者很难找到事件发展的线索逻辑,于是出现了诗歌的抒情对事件发展逻辑而言的跳跃性。
这说明,诗歌结构所遵循的是表情需要,其结构是按照感情表现的需要来构成的,情感本身的非逻辑化必然会造成诗歌语言表现的跳跃性。
2、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必具体、详尽地去分析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而是以整体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视野去总结人类研究文学的成果,并进一步解释和阐明文学问题,并使对文问题的解释和阐明都上升到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从而使其成为知道和规范整个文学活动的基础的思想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