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通讯
第5章 信号转导

Guanylate cyclase
乙酰胆碱
瓜氨酸
精氨酸 鸟苷酸环化酶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一 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二 酶耦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三 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四 核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一、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 号转导途径
(一) 腺苷酸环化酶途径 (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信号应答。
第二信使的作用:
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们 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 的活性。 第二信使在细胞内的浓度受第一信使的调节, 它可以瞬间升高、且能快速降低,并由此调节 细胞内代谢系统的酶活性,控制细胞的生命活 动,包括: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肪的储存 和移动以及细胞产物的分泌。 第二信使也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 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
盐皮质激素 性激素
无活性)
(位于胞浆,未与配体结合前与HSP结合存在, 受体 激活
与核内激素反应元件结合(HRE)
增强或抑制靶基因转录
HSP R
HSP
R
HSP
cell membrane
protein
R R
核转录因子
HRE
mRNA
A model of an intracellular receptor protein
钙调蛋白的结构
在不同的细胞中,Ca2+-钙调蛋白复合物可以同CaM-蛋白 激酶、cAMP磷酸二酯酶、以及质膜中的Ca2+运输蛋白结 合, 将它们激活,进行信号的放大
CaM-蛋白激 酶Ⅱ的激活
IP3、Ca2+—钙调蛋白激酶途径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 内皮素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与Gqα结合 PLCβ
细胞连接和细胞通讯29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细胞连接和细胞通讯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来自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五章细胞通讯第六章核糖体和核酶第七章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第八章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第九章内质网,蛋白质分选,膜运输第十章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和染色体第十二章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第十三章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第十四章细胞衰老和死亡第一章绪论1.原生质体: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的生活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的细胞2.结构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3.装配模型:模板组装,酶效应组装,自组装4.五级装配:第一级,小分子有机物的形成第二级,小分子有机物组装成生物大分子第三级,由生物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细胞的高级结构第四级,由生物大分子组装成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细胞器第五级,由各种细胞器组装成完整细胞6.支原体: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细胞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显微镜技术:光镜标本制备技术、2.光镜标本制备技术步骤:样品固定、包埋与切片、染色3.电子显微镜种类: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金属投影,冷冻断裂和冷冻石刻电镜,复染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4.细胞化学技术: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5.细胞分选技术:流式细胞术6.分离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第三章质膜的跨膜运输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冰冻断裂复型,冰冻蚀刻9.膜流动性研究方法:质膜融合,淋巴细胞的成斑成帽效应,荧光漂白恢复技术10.膜流动性的重要性:酶活性,信号转导,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周期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胆固醇,卵磷脂/鞘磷脂比值1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整合蛋白,膜骨架,细胞外基因,相邻细胞,细胞外配体、抗体、药物大分子13.膜骨架的主要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带4.1蛋白,锚定蛋白14.转运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15.协同运输的方向:同向协同,反向协同第四章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外被、膜骨架、胞质溶胶2.细胞外被功能:连接,细胞保护,屏障3.糖萼:由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质膜保护层,又称为多糖包被。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 细胞通讯

◆这类受体传导的信号主要与细胞生长、分裂有关
实用文档
表面受体跨膜方式 ◆多亚单位跨膜家族 ◆7次跨膜家族 ◆单次跨膜受体家族
信号识别与转换:膜机器
◆鉴别器(discriminator): 又称分辨部, 即识别 部位或调节亚基。
实用文档
细 胞 通 讯 的 速 率
6
实用文档
5.1.2 细胞通讯的方式和特点
◆通过细胞外信号分子: 蛋白质、肽、氨基酸、
核苷酸、脂肪酸衍生物以 及可溶解的气体
◆靠细胞的直接接触:如 间隙连接胞间连丝,精 卵细胞融合
◆靠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结合
实用文档
细 胞 通 讯 的 途 径 和 方 式
8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第五章 细胞通信
Cell communication
实用文档
5.1 细胞通讯的基本特征 5.2 信号分子 5.3 受体 5.4 cAMP 信号途径 5.5 磷脂酰肌醇信号途径 5.6 酶联受体信号转导 5.7 信号的整合与终止
实用文档
5.1细胞通讯的基本特征
5.1.1 细胞通讯的一般过程和所引起的反应
②产生第二信使
实用文档
5.2.1 G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定义:G蛋白,即GTP结合蛋白(GTP binding protein),能与GTP或GDP 结合,又叫鸟苷酸结合调节蛋白,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
◆组成: 分为三体G蛋白和单体G蛋白
三体G蛋白由α、β、γ三亚基组成;Β与γ 两亚基通常紧密结合在一起, 只有在蛋白 变性时才分开
实用文档
●自分泌与自分泌信号传导 是指细胞对自身产生的物质发生反应, 常见于病理条件下, 如
细胞生物学填空复习题

第一章:细胞概述一、填空题:4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6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支原体7去细胞壁的植物、微生物细胞称作:原生质体9核生物与真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具有:定形的核后者只有:拟核10由于发现了:核酶(ribozyme)有理由推测RNA是最早形成的遗传信息的一级载体。
11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具有以下共性:1、都有DNA 2、都有核糖体3、都是分裂法增殖4、都有细胞质膜21构成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1、基因组2、细胞质膜和完整的代谢系统。
2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最早于1665 年被英国学者胡克发现。
细胞是由质膜包围着一团原生质所组成。
核膜与质膜之间的部分叫细胞质。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表面结构上主要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透射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系统、电力系统三部分构成5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荧光可分为自发荧光和诱发荧光两种。
其中诱发荧光需要将被照射的物质进行染色。
6用紫外光为光源照射物体比用可见光的分辨率要高,这是因为紫外光波长比可见光波长短7通过突变或克隆化形成的细胞叫细胞珠11倒置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不同在于其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12若用紫外光为光源,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分辨率为0.1um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最大分别率为0.1nm ,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为3nm 。
13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是指能够分辨出相邻两个点的能力,用最小分辨距离来表示16细胞培养的突出特点是:可在离体条件下观察和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
19用细胞培养法来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局限性是体外环境下不能与体内的条件完全相同。
20 超薄切片染色常采用柠檬酸铅和醋酸双氧铀双染色法21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用来定位细胞中的抗原物质22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电磁透镜,而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玻璃透镜。
23电子染色是用重金属来增强电子的散射能力。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连接

occluding junctions) • 锚定连接 (anchoring
junctions) • 通讯连接 (communication
junctions)
紧密连接 锚定连接
通讯连接
2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occluding junctions) • 紧密连接形态结构 – 透射电镜:在紧密连接处,相邻两质膜以断续的点连 在一起 – 扫描电镜显示,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嵴线由跨膜蛋白 排列形成的条索,将细胞间隙封闭
细胞 外液
Na+-驱动的 • 紧密连接功能
共运输
– 把相邻上皮细胞缝合在一起
– 封闭上皮细胞的间隙,形成与外 界隔离的封闭带
如 血脑屏障、血睾屏障
– 防止上皮细胞膜蛋白与膜脂分子 侧向扩散,维持上皮细胞的极性
通过阻碍细胞顶部和侧底部 (侧面和底部)的膜蛋白相互 移动,保证物质转运的方向性。
同时,通过防止小分子物质从 细胞侧底部细胞之间的空隙返 流。如在小肠上皮内
• 已分离出数十种参与紧密连接形成的跨膜蛋白,如 – 封闭蛋白(claudin) – 密封蛋白(occludin ) – zonula occluden (ZO)
Claudin 质 膜
Occludin
6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紧密连接
肠腔
紧密连接 相邻细胞 质膜 细胞间隙 葡萄糖载 体蛋白
• 锚定连接中的2大类结构蛋白
– 细胞内锚定蛋白( intracellular anchor proteins ) 在细 胞膜的胞质面形成一个突出的斑,并将连接复合体与肌 动蛋白纤维/中等纤维相连
第五章 细胞通讯

第五章细胞通讯名词:细胞通讯: 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之间,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尔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细胞识别: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和异己分子的认识和鉴别。
信号传导: 是指细胞外的讯息,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之后,活化了细胞内部的讯息,进而使细胞产生一些反应。
受体/膜表面受体/细胞内受体: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生物大分子,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高度亲和力等特点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才能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或药理效应。
G蛋白: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
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诱导GTP跟G蛋白结合的GDP进行交换结果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
G蛋白将细胞外的第一信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和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腺苷酸环化生成的第二信使cAMP联系起来。
G 蛋白具有内源GTP酶活性。
信号分子: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
Ras蛋白:Ras蛋白是原癌基因c—ras的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21kDa,属单体GTP结合蛋白,具有弱的GTP酶活性。
Ras蛋白的活性状态对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骨架、蛋白质运输和分泌等都具有影响,其活性则是通过与GTP或GDP的结合进行调节。
细胞连接与细胞通讯

◆从结构上看, 通过缝合蛋白形成脊线,封 闭相邻细胞间的空隙。
紧 密 连 接
紧密连接的功能
◆连接作用
◆维持细胞的极性 防止物质双向渗漏,并限制了膜蛋白 在脂分子层的流动
紧 密 连 接 与 细 胞 极 性
5.1.2 斑块连接(plaque-bearing junction)
●黏着连接
●桥粒连接
5.1.3 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s)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1
可编辑版
3
细 胞 连 接
5.1.1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又叫不通透连接(impermeable junction), 它不仅连接相邻的细胞, 而且封闭细胞间 隙,使大多数分子难以在细胞间通透。
25nm,介于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
■参与连接的组分: ●钙黏蛋白(cadherin)
一种跨膜连接糖蛋白,属Ca2+依赖的细胞细胞黏着分子。 ●细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 含黏着斑蛋白(vinculin),介导肌动蛋白与 钙黏蛋白相连; ●肌动蛋白
Adhesion belts
Cell Communication
5.2.1 细胞通讯的概念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配体)传 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 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 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 学效应的过程。
可编辑版
32
肾上腺素
细胞的通讯PPT课件

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连接,传递电化学信号,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 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电位变化,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通讯方式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 ,是神经系统实现功能的基础。
案例二:免疫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总结词
免疫细胞间通过细胞表面受体和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传递信号,实现免疫应答的协调和调 控。
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影响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详细描述
激素调节通讯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等循环系统 作用于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调节其功能和行为。这种通讯方 式具有缓慢、持久和全局的特点,是维持机体稳态和生长发 育的重要机制。
04
细胞间通讯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神经细胞间的突触通讯
总结词
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实现快速、精确的通讯。
细胞的通讯
• 引言 • 信号分子与受体 • 细胞通讯的途径 • 细胞间通讯的案例分析 • 细胞内通讯 • 细胞通讯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细胞通讯的定义
01
细胞通讯是指细胞间或细胞与周 围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以协调细胞功能和维持机体稳态 。
02
细胞通讯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 功能、组织器官发育、疾病发生 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2
信号分子与受体
信号分子
01
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传递 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 可以调节细胞行为和反 应。
02
信号分子有多种类型, 包括激素、神经递质、 生长因子和气体分子等。
03
信号分子通过与靶细胞 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 信息,调节细胞功能。
04
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可 以是旁分泌、内分泌或 神经传递等。
老师复习后的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老师复习后的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细胞概述一、填空题:9. 核生物与真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具有:后者只有:11. 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具有以下共性:1、2、3、4、23. 细胞是的基本单位,最早于年被英国学者发现。
细胞是由包围着所组成。
核膜与之间的部分叫细胞质。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表面结构上主要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二、判断题:()3. 生物现象是通过其组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和糖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5.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也是生命的唯一表现形式。
()6.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且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13. 细胞核及线粒体被双层膜包围着。
三、选择题:2. 细胞内结构最简单、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 氨基酸B 葡萄糖C 甘油D H3PO4E H2O10. 下列哪一个最原始:() A 病毒 B 真核生物 C 古细菌 D 线粒体16. 下述哪一项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A 固氮作用B 光合作用 C 有性繁殖 D 运动26. 细胞中的下列哪种化合物属于生物小分子?() A 蛋白质 B 酶 C 核酸 D 糖 E 胆固醇30. 关于核酸,下列哪项叙述有误?()A 是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B DNA和RNA分子中所含核酸种类相同C 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等三种分子构成D 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E 核苷酸之间可以以磷酸二脂键相连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填空题22. 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透镜,而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透镜。
25. 细菌质膜的多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的呼吸作用,具有的分泌作用,具有的信号传导作用。
33. 适于观察活细胞的光学显微镜有、和等。
二、判断题:()8.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称为超显微结构。
()16. 相差显微镜可用来观察活细胞和未经染色的标本。
细胞连接和细胞通讯

五、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三种主要方式:细胞间隙连接、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化学 通讯。
(一)细胞间隙连接
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connexon)相联系。连接子中 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允许小分子物质如Ca2+ 、 cAMP通过,有助于相邻同型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协同反应。
connexon
(二)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桥
粒
桥粒,是细胞间接触的特化区,细胞通过中间纤维锚 定到细胞骨架上,所以连接不牢固,易被蛋白酶、胶 原酶等水解。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 口腔、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
(二)粘着带 又称中间连接、带状桥粒
相邻细胞中的肌动蛋白丝束通过钙粘蛋白和附着蛋 白编织成了一个穿细胞网,把相邻细胞联合在一起。
二、溶解性:
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甲状腺素)可直接穿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 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子(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水溶性物 质)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号转换机制
实现信号传递,所以这类信号分子又称为第一信使
(primary messenger)。
相邻细胞的两个连 接子形成一个开放 通道
由6个亚单位 构成的连接子
连接子结构模式图
化学突触
化学突触的结构 (具有小囊泡的一侧为突触前膜)
胞间连丝
植物细胞壁中小的开口,叫胞间连丝。
一、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细胞信号发放(cell signaling):细胞释放信号分子,
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细胞。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 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 的信息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细胞反应的现象。
细胞生物学答案

第一章细胞概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4.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6.支原体 7.原生质体 9.定形的核,拟核 10.核酶(ribozyrne) 11.都有DNA,都有核糖体都是分裂法增殖都有细胞质膜 21.基因组,细胞质膜23.生命活动,1665,胡克,质膜,一团原生质,核膜,质膜,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二、判断题3.正确。
4.正确。
5.错误,还有病毒等非细胞的生命形式。
6.错误。
多以游离水存在。
7.正确。
8.正确。
染色体的个数随生物而异,但是在同一个生物的所有细胞中它是恒定的。
13.正确。
14.部分正确。
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含有一些酶,胞质溶胶中产生的一些物质或被细胞摄入的物质由这些酶分解。
不过,这些物质中有许多被降解并可利用,并不全是废物。
三、选择题2.E 4.B 5.A 6.E 8.C 9.B 10.C 13.B 14.A 16.C 17.D 18.A 21.C 26.E 27.C 28.B 29.A 30.B 32.D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填空题1.镜筒,真空系统,电力系统 5.自发荧光,诱发荧光,诱发荧光 6.紫外光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 7.突变,克隆化11.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12.0.1µm,0.1nm,3 nm13.分辨出相邻两个点的,最小分辨距离 16.离体条件下观察和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 19.体外环境不能与体内的条件完全等同 20.柠檬酸铅,醋酸双氧铀 21.抗原 22.电磁,玻璃 23.重金属 24.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25.线粒体,高尔基体,质膜 26.一半,最大值 28.可以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32.绿色,红色 33.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34.100 μm,0.2 μm,0.1 nm,0.001 nm,3 nm,0.1μm二、判断题1.正确。
7.错误。
通过染色是不行的。
8.错误。
前者称为显微结构,后者称为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联受体(enzyme linked receptor)
◆受体蛋白既是受体又是酶,一旦被配体 激活即具有酶活性并将信号放大,又称 催化受体(catalytic receptor)。
◆这类受体传导的信号主要与细胞生长、 分裂有关。
⑶效应物(effector)
◆接收信息后能够直接引起反应效应
的物质,通常是酶;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cAMP signal pathway
细胞通讯的两个基本概念
细胞信号传导(cell signaling ) Cell signaling conveys the concept that a cell responds to a stimulus from its environment by relaying information to its internal compartment. 强调信号的产生和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 Signal transduc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timulus received by the cell-surface receptor is different from the signal released to the cell interior. 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 和结果。
5.1.3 通讯连接
间隙连接: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动物组织中 都存在间隙连接。 化学突触 :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 方式, 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神经冲动。 胞间连丝: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 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3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1、间隙连接处相邻细胞质膜间的间隙为2~4nm 。 2、连接子(connexon) 是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 每个连接子由6个连接子蛋白(connexin)组 成,它们围成一个直径约1.5nm的孔道,允许分 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的分子通过。 3、连接单位由两个连接子对接构成。
5
亲脂性信号分子
包括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与细胞质和细胞核受
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亲水性信号分子
包括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局部化学递质和大
部分激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导在胞
内产生第二信使,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⑵受体(receptor)
受体多为糖蛋白,有与配体结合的区域和产生 效应的区域。 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
●是细胞-细胞间黏着的一种方式;
●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
●靠钙黏蛋白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黏着带处相邻细胞质膜的间隙为 20~ 25nm,介于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
■参与连接的组分: ●钙黏蛋白(cadherin) 一种跨膜连接糖蛋白,属Ca2+依赖的细胞细胞黏着分子。
●细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 含黏着斑蛋白(vinculin),介导肌动蛋白 与钙黏蛋白相连; ●肌动蛋白
第二信使
第二信使至少有两个特征:
▲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 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 息分子; ▲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 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cAMP、DG、IP3、 cGMP和Ca2+。 Ca2+又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的第三信使。
9
第二信使学说(second messenger theory)
完 全 桥 粒
Hemidesmosomes
半桥粒与完全桥粒有两点差别∶
●半桥粒参与连接的跨膜蛋白不是钙黏蛋白 而是整联蛋白; ●整联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不是与相邻细胞 的整联蛋白相连而是同细胞外基质相连。
Hemidesmosomes
连接方 式
细胞与细胞
黏着因子
胞外配体
胞内细胞 骨架
胞内结合 蛋白
G-蛋白
◆组成: 一般由三个亚基组成, 分别叫α 、β 、γ , β 、γ 两亚基通常紧密结合在一起, 只有在蛋 白变性时才分开。 ◆功能位点: α亚基具有三个功能位点:①GTP结合位点; ② 鸟苷三磷酸水解酶(GTPase)活性结构域; ③ ADP-核糖化位点。
G蛋白偶联受体与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受体能够激活心肌质膜的 K+离子通道打开
5.2.2 细胞通讯的方式
细胞间通讯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通过分泌信号分子(by secreted molecules)
包括蛋白质、肽、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
衍生物以及溶解的气体。
◆靠细胞的直接接触(contact-dependent)
细 胞 通 讯 的 两 种 方 式
◆通过细胞接触进行通讯的两种情况:
5.2.4 细胞信号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分子(胞外) 受体
效应物
第二信使(胞内) 靶蛋白
⑴细胞的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 亲脂性信号分子(lipid-soluble molecules) 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亲 水 性 信 号 分 子 ( water-soluble molecules)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此外还存在气体信号分子如NO
●通过位于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同靶细胞的接 触 ●通讯连接: 间隙连接和胞间连丝
胞外信号分子的几种作用方式
旁分泌 化学突触
内分泌
自分泌
胞外信号分子的几种作用方式
5.2.3 细胞通讯的一般步骤
1、信号分子的合成 2、信号分子的释放 3、信号分子向靶细胞转运 4、靶细胞对信号分子的识别和检测 5、靶细胞转导出胞内信使 6、胞内信使作用于效应分子,引起细胞变化 7、解除信号,终止细胞应答
4
间 隙 连 接
间隙连接的主要功能
●机械连接作用 ●电偶联(Electrical coupling) 在神经冲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代谢偶联(Metabolic coupling) 允许小分子代谢物和信号分子通过
胞间连丝( Plasmodesma ) 结构:
●植物细胞由相互联结的相邻细胞的质膜共 同构成的直径30-60nm的管状结构。 ●有管状的内质网通过。因此,通过胞间连 丝,使得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内 质网交融在一起。
胞间连丝的功能
◆允许1000Da以下和离子通过 ◆允许大分子如蛋白质和RNA通过 ◆介导植物信号传导
Plasmodesma
细胞连接的不同方式
5.2 细胞通讯 (Cell Communication)
5.2.1 细胞通讯的概念 5.2.2 细胞通讯的方式 5.2.3 细胞通讯的一般步骤 5.2.4 细胞信号系统的基本组成 5.2.5 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由Sutherland等人于70年代提出
内容: 胞外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 表面的受体,而导致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 而激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 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
10
Signaling cascade
5.2.5 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
◆cAMP信号通路
黏着带
钙 黏 蛋 白 ( E- 钙 黏 蛋 白)
相邻细胞的 钙黏蛋白
微丝
黏着斑蛋 白等
桥粒
钙黏蛋白(桥 相邻细胞的 粒芯蛋白、桥 钙黏蛋白 粒芯胶粘蛋白)
中间纤维
桥粒斑蛋白、 桥粒斑珠蛋 白
细胞与胞外基质
黏着斑 半桥粒
整联蛋白 整联蛋白
胞外基质蛋 白 胞外基质蛋 白
微丝
中间纤维
黏着斑蛋 白等 网蛋白
◆细胞连接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在
结构上包括膜特化部分、质膜下胞质部.1 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5.1.2 斑块连接 (plaque-bearing junction) or 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
Cell Communication
5.2.1 细胞通讯的概念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配体)传 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 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 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 学效应的过程。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细 胞 质 膜 与 细 胞 通 讯
细 胞 通 讯 的 速 率
紧 密 连 接
紧密连接的功 能
◆连接作用 ◆维持细胞的极性 防止物质双向渗漏,并限制了膜蛋白 在脂分子层的流动
紧 密 连 接 与 细 胞 极 性
5.1.2 斑块连接(plaque-bearing junction)
◆又称为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 主要靠黏着蛋白、整联蛋白和细胞骨架体系将相邻 两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在一起。
胞内受体的结构
细胞表面受体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hannel linked receptor);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linked receptor); ◆酶联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7
三种类型的表面受体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见于可兴奋细胞间的突触信号传递,产生一种
Adhesion belts
黏着斑(adhesion plaque,focal adhesion)
主要特点是: 肌动蛋白纤维通过整联蛋白同细胞外基
质(如纤连蛋白),而不是与另一个细
胞的表面相连。
Focal adhesion
桥粒连接(desmosomes)
◆细胞是通过中间纤维锚定到细胞骨架 上,这种黏着连接方式称为桥粒。 ◆分为: ●(完全)桥粒 ●半桥粒
●黏着连接
●桥粒连接 5.1.3 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s)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