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4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6月)一、培养目标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

基本规格:(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和勇于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

(2)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领域的专门知识。

(3)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能掌握和运用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4)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二、研究方向1.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2.学校行政管理3.教育政策研究三、招生对象招收具有本科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大专毕业生,鼓励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在职人员报考。

考生需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科目除规定的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可选择管理学和教育原理,或者高等数学四和教育原理。

四、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本专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者为36学分。

其中,A类课程即公共基础课8学分;B类课程即教育学学位课程6学分;C类课程即专业必修课程8学分;D类课程即选修课程10-14学分,其中3-5学分须为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列主义原著选读(2学分)英语(4学分)B类:教育哲学(2学分)高等教育管理(2学分)教育研究方法概论(2学分)C类:教育政策研究(2学分)教育经济学(2学分)教育科学的质化研究(2学分)教育科学的量化研究(2学分)D类:公共经济学(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战略规划与管理(2学分)发展经济学(2学分)管理心理学专题(2学分)教育测量与评估(2学分)教育统计学原理(2学分)七、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组集体培养与导师分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培养方案(045101)一、学科简介教育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硕士专业的教育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牢固的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国家的教育法规、方针政策,能在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目前,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均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含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和心理学(含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两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应用心理硕士2 个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心理学为省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为校级特色专业;教育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心理学、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8 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全院有教职工90 余名,专任教师70余名,其中教授20 余人,副教授30 余人。

专任教师中有博士50 余人。

二、研究方向1.教育行政管理2.学校行政管理3.学校班级管理三、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管理人员和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管理工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XX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高水平的基础教育管理人员。

基本规格:(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勇于创新,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掌握比较宽厚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中小学管理基本技术和方法。

(3)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能力,日常工作决策、组织、指挥的能力,组织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动员和团结师生员工的能力。

(4)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经验,效果良好的中小学教师或管理人员。

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具有相当于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二)入学考试1、考试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考。

2、考试科目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学方式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含调查研究与实验)。

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1、学位公共课(18学分)2、专业必修课(至少12学分)3、选修课(至少4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实际,研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或中小学管理的诊断报告。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基本学制、培育方式与应修学分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较扎实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科学基础,较为宽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线,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具备现代教育经济与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材。

本专业着重培育硕士生的创新意识、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与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娴熟运用电脑和掌握一门外国语。

基本学制:2.5 年。

研究生能够依据自己的详细状况适合延伸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育方式:以导师为主、导师与硕士点梯队成员集体培育相联合。

对研究生的培育,应该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联合、讲解与自学谈论相联合和事例解析相联合。

课程应修学分:总学分要求为不低于73 学分,此中课程学习不低于为32 学分(必修课不低于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学位论文33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研究方向名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意义指导教师号称研究内容:教育投资与效益、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1教育经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黄新建(博导)特点:从经济学视角解析和解读教育问题。

罗良针意义:教育的经济功能和家产属性,拥有适用性和实证性。

高等教育管研究内容:高等教育管理与效益、高等教育管理方法、高陈东有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向。

徐求真2理 ( 含终生教特点:从管理学的角度解析高等教育问题。

洪恩强育管理 )意义:高等教育的科学管理方法,拥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谭虎杜侦大学生心理研究内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健全人品、心理学与高等学校管理的关系。

陈建华素质培育与3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高等学校的管理,特别是对大杨琳教育管理科学生的管理和培育。

苗元江学化意义:培育心理素质更高的大学生,拥有适用性。

研究内容: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育4现代教育技管理科学化、教育技术改革对教育创建的时机与挑战。

宁波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宁波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化学、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学技能、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的中小学学科教师和教育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改革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

2、掌握比较宽厚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教学理论知识,并能熟练掌握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具有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或管理理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团队精神,能与同事协作开展教学工作,有组织教学科研的能力以及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4、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方面的素养,在学科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工作,在教育教学和改革实践中发挥骨干作用。

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6、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1、招生对象招收对象主要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具有学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5岁,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工作经历,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较强的在职普通中学或职业高中的专任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要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的在职中等师范学校的专任教师。

2、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并经所在地(市)教委(教育局)批准,方可报名。

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

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

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1. 介绍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的重要性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培养和训练方案,才能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学术和专业发展机会,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并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2. 设计合理的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的原则设计合理的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1)个性化:考虑到每位教师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以满足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

(2)系统化:将培训内容分为不同层次和模块,按照系统性的顺序进行培养,确保培养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综合性:涵盖理论和实践,并将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统一融合在培训中,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4)评估性:通过考核和评估,及时了解教师的培养效果,为后续培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3. 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的内容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教育理论:教师需要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以提升他们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指导能力。

(2)学科知识:教师应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提高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并能将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3)教学方法:培养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评估与反思:培养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自我反思能力,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5)师德师风: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要求他们以榜样的形象示范给学生。

4. 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的实施步骤实施教师教育训练与培养管理方案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培养需求和意愿。

(2)制定计划: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并设定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

(3)培训与培养:组织培训课程、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机会。

(4)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培养效果评估,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为改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系统学习和掌握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具备教育管理研究能力。

2.具备较强的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教育管理研究和进行教育管理决策。

3.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实践经验。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管理研究和实践中进行沟通和合作。

三、培养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1)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2)教育经济学(3)教育法律与政策(4)教育统计与测量(5)质量评估与教育(6)教育人力资源管理(7)教育项目与财务管理(8)教育信息化管理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课程:(1)教育领导与组织管理(2)教育规划与发展(3)教育评估与质量提升(4)高等教育管理(5)中小学教育管理(6)教育与创新(7)教育科学研究方法(8)国际比较教育管理四、论文指导与答辩学生在培养阶段应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或实践案例,并选择一个研究方向进行论文研究。

学生需选择一位导师进行指导,并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要求的硕士论文。

论文答辩由专家组组成,对学生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论文答辩通过后,学生可以获得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五、培养实施1.教学实施教学过程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课堂教学,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和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实训学生在培养期间应参加相关实习和实训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导师制度学生需选择一位导师进行指导,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导师负责学生的课程选修和论文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工作。

六、培养成果评价学生还需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并取得相应成果。

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docx

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docx

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大)作为中国教育界的重要学府,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需求,华中师大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教育管理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该方案进行阐述,以展示其实际性和有效性。

首先,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参与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巧。

其次,该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

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领导潜质的教育管理人才。

第三,该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教育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外,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课程和实践课程,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这种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使得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该方案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

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支持。

学生可以参加各类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活动,了解行业动态和就业前景,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与各类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是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全面培养方案。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支持,该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育管理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实际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教育管理人才。

继续华中师大教育管理培养方案的阐述,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4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教研《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等文件规定,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够研究和解决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开拓精神以及体魄健康的教育经济与管理高层次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

2.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研究、业务管理和高校教学的能力。

3.在掌握教育经济与管理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硕士学位论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一定价值,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根据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与相关成果,本着学术梯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并体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优势与培养特点以及当前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实际需要,现设置三个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2.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3.教育经济三、学制与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其中理论学习两年(4个学期),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1年(2个学期)。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可限定在2-4年之间,其中理论学习不少于3个学期,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写作不少于1个学期。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4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9学分,选修课程7学分,其他培养环节9学分。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一、引言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教育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教育管理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等方面介绍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教育管理领域从事管理、研究和咨询工作。

培养目标包括:熟悉教育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和领导能力,具备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综合素养。

三、培养内容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经费管理、项目管理、教育统计与评价等。

培养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方式包括课程学习、实践实习和科研论文等。

课程学习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主要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研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

实践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教育管理实践岗位上的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科研论文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评价教育管理硕士的培养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成绩评价、实践实习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等。

学业成绩评价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考试、论文和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教育管理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实习评价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通过实习单位的评价和导师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岗位上的表现和能力。

科研成果评价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通过科研论文的评审和发表情况,评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结语教育管理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教育管理领域的需求。

教育经济与管理 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 培养方案

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方案1. 引言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领域,它结合了教育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管理效能的优化。

本文档旨在介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要求以及培养目标。

2. 课程设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修习以下主要课程:2.1 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统计学2.2 经济学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2.3 管理学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4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教育政策•教育法律3. 学习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业,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习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3.1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论。

3.2 学术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包括文献查阅与综述能力、研究设计与方法运用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3.3 创新思维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

3.4 团队合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和任务,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作。

3.5 实践经验学生需要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目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4.1 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具备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素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经济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4.2 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教育数据并据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4.3 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经济与管理决策的能力,能够评估各种决策方案的效果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教育管理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

在现代社会,教育管理者的作用愈发重要,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管理和领导教育机构,并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此,教育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份针对教育管理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教育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教育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

2.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运用教育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教育机构的管理。

3.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应对各种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教育和发展。

5.具备领导和创新意识,能够有效地领导教育机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培养内容1.教育管理理论课程:包括教育管理学、教育发展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等,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教育管理的理论框架。

2.教育管理实践课程:包括教育管理实务、教育评估与监督、教育经费与财务管理等,通过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领导与管理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领导力开发、决策与沟通等,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4.教育与创新课程: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创新与创业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5.实习与实训:安排学生进行教育机构的实习和实训,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熟悉实际工作环境。

三、培养方法1.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讲座、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实践教学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学生参与管理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实践,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导师指导:为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和职业发展。

四、培养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教育管理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高水平的基础教育管理人员。

基本规格:(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勇于创新,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2)掌握比较宽厚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中小学管理基本技术和方法。

(3)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能力,日常工作决策、组织、指挥的能力,组织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动员和团结师生员工的能力。

(4)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经验,效果良好的中小学教师或管理人员。

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具有相当于中学一级教师的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二)入学考试1、考试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考。

2、考试科目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政治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教学方式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含调查研究与实验)。

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1、学位公共课(18学分)2、专业必修课(至少12学分)3、选修课(至少4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实际,研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或中小学管理的诊断报告。

对于论文的评价要着重于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中小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方向的专家。

论文答辩会应当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论文答辩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六、课程简介020003 教育学原理(Education Theory)教育学原理是探索教育根本规律和真理的教育理论课程。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时代特色。

主要涉及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教育的一般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制度、教育科研方法以及微观方面的教学理论等等,还要着重讨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五育关系,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

回顾历史上关于教育理论流派间的论争和各自的实践,关心当前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网络时代未来教育的前景进行展望和勾画。

主要参考书目:《当代教育论》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哲学对话》桑新民陈建翔河北教育出版社《学习的革命》[美] 珍妮特·沃斯[新西兰] 戈登.·德莱顿上海三联书店《网络教育》[美] 嘉格伦高等教育出版社020004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该专业研究生的特点与需求,教育心理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侧重于培养研究生运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高他们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发展质疑求实的态度和批判性的思维。

在课程内容上主要选取与学校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论题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材料,将有关理论融会到各个专题中。

本课程的主要专题有:教育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学习迁移、学习动机、情感和品德的培养、知识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问题解决与思维、创造性心理特征与培养、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设计、教师心理与成长、课堂管理等。

在课程实施中,注重结合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共同研讨案例和有争议的命题;同时研究生需组成6—8人的合作学习研讨小组,在课后围绕一些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论题阅读资料、展开研讨、撰写论文。

该课程的评价采取平时论文成绩、研讨评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主要参考书目:《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02000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al Science) 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选题、查阅文献资料、理论构思及制定研究计划等一般步骤,教育的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等主要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学习,帮助学员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了解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及主要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而且培养研究意识,提高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养成勇于探索创新、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新型教师的培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底尔斯曼(美)袁振国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教育实践论》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020006 教育技术学(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形成;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及其实质;教育技术的三种涵义与联系;教育技术学的理论范畴与实践领域;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的演变及其基本理论: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120101 教育管理学(Educational Management)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对教育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和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国外有关理论及实践发展。

运用基本理论阐释、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120102 教育法学(Educational Law)主要内容:国家、教育和法律、教育法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教育法的法源;国家教育权力;公民受教育权利;教育法的主要法律关系主体研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扫盲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课程控制制度;教育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法律责任;法律救济等。

120103 教育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本课程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主要介绍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宏观研究方面包括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文化,教育与人口等。

中观研究包括:教育与社区、学校社会学等。

微观研究包括:班级社会学、教学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学、教师社会学、个体社会化、性别研究与教育、教育与家庭等等。

120104 教育测量与评价(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主要内容:①教育统计方面的内容包括教育统计学的性质与作用、常用的统计参数、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参数估计、参数假设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教育实验的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教育现象的回归分析等;②教育测量的基本内容有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分析、测量量表的设计与分析等。

③教育评价的方法、教育评价的基本模式、教育评价的方案设计、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学习型组织与发展性评价等。

120105 国外中小学教育(Research on Foreign Basic Education)主要内容包括:①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印度及东南亚各国(地区)教育改革研究;②教育管理中教师管理、校长管理和教学改革比较研究;③私立学校、特色学校研究,学校质量认证研究;④世界教育改革的未来与发展。

120106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Research on Reforms of Basic Education)内容提要:关注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当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组织形式改革。

220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Basic Application of Computer)本课程将从计算机基础概念开始,逐渐进入计算机的各种使用手段。

在课程的开始,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以及计算机中的数据处理方式。

在此基础上将介绍Windows的使用、文字处理系统。

其中还将包括: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制作等。

进一步将介绍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使用。

包括网上浏览、网上通信和网页制作以及个人网站生成的基本原理。

为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在后期还将介绍电子表格的生成和使用。

全部课程内容紧凑、实用,可以使对计算机基本不了解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成为计算机的熟练用户。

220002 Internet及其应用(Internet and Its Application)因特网概述与基本知识。

浏览器概述与基本知识。

信息浏览与查询服务及其应用(万维网与Gopher服务的基本知识、浏览器对不同格式文件的几种处理方法、搜索引擎与信息查询等)。

电子邮件服务及其应用(基本知识、典型电子邮件客户程序及其应用、常用技巧等)。

远程登录服务及其应用(基本知识、注册用户远程登录及常用Linux命令应用、采用远程登录的公共信息服务及其应用等)。

文件传送服务及其应用(基本知识、典型文件传送客户程序及其应用、注册用户与用户组文件传送及其应用、公共匿名文件传送及其应用、文件压缩与还原等)。

专题信息组服务及其应用(电子函递名单基本知识、订阅、停订、稿件发布与应用,专题新闻组的基本知识,典型新闻组客户程序及其应用,BBS电子公告板系统基本知识及其应用,网络论坛等)。

文本与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实时键盘对话、讨论与网络寻呼、网络游戏、音频与视频点播、网络广播与网络电视、因特网电话与视频会议等)。

HTML语言、主页编辑器与简单主页制作(HTML 语言介绍,典型主页编辑器及其使用,主页结构,纯文本与带超文本链接主页制作,带图像与各类格式多媒体主页制作,表格、窗格与图像映射主页制作,简单交互表单制作等)。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网络基本知识。

主要参考书目:《Internet网络应用教程》裴纯礼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20101专业英语(English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主要内容:①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包括基本阅读技巧、英汉互译技巧、经典翻译和典型错误例举;②专业英语阅读,内容涉及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新理论、学校管理、课程理论和管理技术;③专业英语英译汉翻译实践;④专业汉语论文汉译英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