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选文一:巴蔓子将军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
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
在楚国郢(yǐng)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
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
楚王说:“他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把军队带走。
你看怎么样?”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也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
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
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
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
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
那日蔓子将军设宴款待楚国使者,宴席开始,蔓子将军脱掉上衣,赤膊抱起一坛米酒,倒入三个大碗中,一饮而尽,然后重重的摔碎了三个酒碗,入席者被蔓子将军惊呆了,不知他怎样应答楚国使者,这时蔓子慷慨以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
然而,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
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
请楚国使者把我的人头带回楚国,告诉你们国君:我用我的头换城池。
”言毕,他举起利剑割颈自尽,头颅落地。
满座大惊,全场哑然,肃然敬仰。
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
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国使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知所措,迫于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启程回归楚国。
使者回到楚国,禀报蔓子的壮举,楚王感叹:“我们得到如此忠臣,又何需要几座城池。
部编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教学课件(共5课)80-18
细读感悟
找出每一个阶段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 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 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这一部分内容 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活动后创作的。它犹萧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 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乾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
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字词积累
qī qiāo
蹊跷
qián
潜艇
nǎo
玛瑙
ào
山坳
diàn
厂甸
jí
国籍
yān
嫣红
hé
枣核
pī
劈头
yīn
殷切
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线索、结构
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 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五 枣核
SJ·八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1.抓住线索梳理内容,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品味简洁质朴却饱含深情的 语言。 3.理解游子的思乡情结,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新课导入
我的中国心
走近作者
萧乾(1910—1999),蒙古族,现代作家、翻译 家、记者。本文选自《美国点滴》,是作者1979年8月 应邀参加大陆、台湾及中美作家之间的首次文学交流
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字词积累
踱(duó):慢步行走。
督学(dū):旧时教育行政机关负责视察、监督学
校工作的人员。
祈祷(qídǎo):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群文阅读 家国情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群文阅读·家国情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限时15分钟)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
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
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词四首群文阅读(领悟诗人的爱国情怀)课件(27张PPT)
2.(贵港中考)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词写了“老夫”苏轼“少年”“轻狂”的表现,上片侧重表现“心狂”, 下片侧重表现“形狂”。 B.“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卷”极 言行走之快。 C.“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 大了,但是仍能跃马疆场。 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是他在艺术创作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词的 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满江红》(小住京华)中高唱“身不得,男儿 列,心却比,__男__儿__烈____”,表现出巾帼英雄的 英勇气概。
1.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 (1)(昆明中考)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_持__节__云 _中_____,何__日__遣__冯__唐____”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
望得到朝廷重用。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_会__挽__雕__弓__如__满__月____, _西__北__望___、_射__天__狼___”表达他杀敌报国的远大抱负。
学习目标
1. 准确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内容。 2. 感知和理解词中运用典故抒发作者爱国 情怀的手法。 3.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 国热忱。
读诗韵
《渔家傲·秋思》
朗读《渔家傲·秋思》,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sài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zhànɡ
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 于水火的凌云壮志。
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 你认为四首诗中最能体
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 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抒发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外患未除,渴 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如何根据学情突破在探讨这部分内容之前,先看看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一段讲话:“最近到学校与教师们做“共同备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
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
教学的重点都是第六段,也就是父亲买橘子那一段,讲授或者讨论,观察如何仔细,描写如何具体,人物形象如何生动,让学生形成对父爱的一种体认。
课的最后,都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父爱伟大”,“父爱、母爱深情似海”等等。
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也去观察,也去描写,也写心目当中的父爱。
让学生体认父爱,这很好。
但是,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我们在讲《背影》时,是否也这样教或曾经这样教过?再或者是否也存在备课时对文体的重点难点把握不足这种情况呢?大家都知道,一节课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与败。
本部分内容,我们就主要探讨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及如何根据学情来突破。
首先我们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设计。
现在主要的观点是需要依据单元、文体和学情等三个方面的特点来定。
一、依据单元特点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式结构编排的,一篇课文究竟重点教学什么内容。
那么就需要把它放在整个单元里进行考察,应该“瞻前顾后”,看到这篇文章的前后都有些什么文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些课文形成了怎样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具有怎样的目标设定,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肩负着怎样的课程、任务等。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例如《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春望》等文章,编排在“爱国情怀”单元,那么教学重点难点就要确定为与“爱国情怀”有关的内容。
如教学重点确定为“爱国情怀”在文中如何体现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等。
二、依据文体特点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阅读是对某一特定文体进行解码、解释的具体行为,是一种文体思维的活动。
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案:《8 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 (9页公开课精品资料)
八年级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8 边塞诗里的家国情怀选文篇目及来源《陇西行》陈陶《使至塞上》王维《春怨》金日绪议题来源1. 议题与文本选择边塞诗又称出塞诗,唐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因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由此也成为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73首,边塞诗有7首,可见边塞诗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
因此,我把备课视线聚焦在边塞诗范畴。
浩瀚复杂的边塞诗里融入古代边塞人民对国家和平与小家生活安宁的向往,融入的是中国文人以国为家、以身许国悲壮的家国情怀,为此,我确定了“家国情怀”的议题,并以语文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与《雁门太守行》、《陇西行》(其二)、《春怨》四首具有边塞风格的古诗作为组文单元。
四首诗题材风格迥异:有的描绘边塞奇特壮观的风光,有的表现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有的写战争激烈残酷,有的写思妇幽怨的愁苦。
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战争带给古代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及为了国家和平安宁、人民生活幸福,戍边将士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
2. 学习目标的确定根据议题和文本组元的特点及文化思想价值,学习目标主要确定为这样三个:第一,研读四首诗,从诗中感悟边塞诗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二,通过比对学习,理解其多样性背后是古代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家国情怀。
第三,通过学习本组诗歌,唤醒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这三个目标主要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考虑。
在这组文本的学习中,“家国情怀”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是难点,在文本解读中,我把落脚点放到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家”上和思妇想念亲人而引发的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上。
重点放在通过研读、朗读四首诗,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韵律、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美感,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诗词的热爱,同时试图对文本描述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勾连唤醒学生珍爱和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意识。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选文一:巴蔓子将军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
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
在楚国郢(yǐng)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
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
楚王说:“他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把军队带走。
你看怎么样?”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也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
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
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
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
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
那日蔓子将军设宴款待楚国使者,宴席开始,蔓子将军脱掉上衣,赤膊抱起一坛米酒,倒入三个大碗中,一饮而尽,然后重重的摔碎了三个酒碗,入席者被蔓子将军惊呆了,不知他怎样应答楚国使者,这时蔓子慷慨以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
然而,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
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
请楚国使者把我的人头带回楚国,告诉你们国君:我用我的头换城池。
”言毕,他举起利剑割颈自尽,头颅落地。
满座大惊,全场哑然,肃然敬仰。
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
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国使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知所措,迫于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启程回归楚国。
使者回到楚国,禀报蔓子的壮举,楚王感叹:“我们得到如此忠臣,又何需要几座城池。
《古诗中的家国情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中的家国情怀》教学设计选文篇目:《塞下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望阙台》学情分析: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家国情怀”人文主题单元中,学生学习了关注主要人物、事件,感受家国情怀,为本组群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对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本组群文是对以上两个部分的补充,所选的四首古诗都紧扣“家国情怀”这一主题,通过对边关战士或诗人自己的行为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抓住具体表现和关键字就能很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及诗中的家国情怀。
教学议题:通过围绕议题进行多文本的诵读、感悟和比较,探寻一组古诗中“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达成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要心系家国的共识。
教学目标:1.诵读一组爱国诗,抓关键字,明确诗人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
2.结合背景资料,借助想象,体会诗人的真挚的情感,3.在诵读中唤醒学生热爱家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准备:课件准备:视频、PPT课件预读安排:1.熟读四首古诗,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用特殊标记标注出来,借助字典、词典等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3.搜集与本组古诗有关的背景资料,反复阅读,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环节:板块一激情导入,引发情怀1.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歌曲视频。
今年,有一首歌唱响大江南北,唱响海内海外。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在何处,唱起它,都会令人热血澎湃,爱国之情在心中流淌。
家国情怀如一条绵绵不休的情感河流,始终流淌在每一个文人士子的笔底心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流淌在中华大地每一寸山河间。
2.自古至今,我国文人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爱国诗句呢?3.描写家国情怀的古诗词不计其数。
今天,让我们通过四首古诗,感受古诗中的家国情怀。
4.学生读四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检查、正音。
(设计意图:自古家国是一体,休戚相关,不可分割。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ppt课件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民族气节。
9
合作探究
(一)这四首诗歌的编排顺 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10
明确:(1)按作者所处的时期和写作时间 的先后安排的,因此不能颠倒。
(2)、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 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11
(二)、学完四首诗,有何发现和收获 1、找出这四首诗的相似之处:
《过零丁洋》
通过一个“望”字,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 表达一个“忧”字。 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通过一个“犹”字, 抒发诗人对士风和
表达一个“愤”字。 时局的忧愤。 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
通过一个“思”字, 表达一个“愿”字。 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献
身的强烈愿望。
通过一个“死”字,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
表达一个“忠”字! 决心,充分体现他的
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 是什么?为什么?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13
例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 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14
拓展延伸
那么,作为学生的你,打算怎 么做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呢?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3、示范朗读 4、结合范读,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3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4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爱国教育教案:八年级上《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爱国教育教案:八年级上《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在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中,有一篇篇名为《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的文章,这部分教案便是围绕爱国主题展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教授这一主题呢?
我们可以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和情感的发展。
尤其是在爱国主题下,通过教学篇章的情感凝练,体现祖国的美好形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讲述祖国历史,祖国民族文化,祖国的繁荣昌盛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让学生明确信仰和目标、激发衷爱之情、建立自信和自豪感。
我们可以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
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外,还应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现代化建设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通过实践和创新的方式探究自身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培养自我们工作与发展的环节出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我们应该把握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决定教育效果。
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互动、讨论等,赋予教育内容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情境。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学生情感的教育,加强学生对祖国知识的了解,创新教
学方法,从而培育出一批能够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建设祖国的有志之士。
而《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这一篇文章,正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展开这一教育主题,引领学生走向真爱祖国,建设美好未来。
语文八上《始终眷恋着祖国》
钱学森
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科学家,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 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 科学思想家。浙江省杭州市人,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 士学位,又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 学院,在导师T.von卡门的指导下 深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 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1947~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 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回国后,历任航空委·员会 委·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 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 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 技1术92工9年业到委1·9员34会年科,学钱技学术森委在·交员会 副通主大任学。机械工程学院读书,这
1945年,冯·卡门和钱学森(中)等在 德国考察。
先驱。钱学森在超音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 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卡门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 流动理论为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为空气动力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以他和卡门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被用于高亚音 速飞机的气动设计。1949年他还提出了用火箭助推的滑翔机作为洲 际旅客运输火箭的设想和核火箭的设想。
课后学习:
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 料,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 等资料。
学习目标:能大致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 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诗词里的爱国情群文阅读
诗词里的爱国情群文阅读《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衍生注释:1. “遭逢”:遭遇。
这里指文天祥因科举走入仕途。
2. “起一经”:依靠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得官。
3.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落”:稀少。
“四周星”:四周年。
4.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二、赏析:首联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通过科举入仕,却在战争中度过了四年。
颔联将国家命运比作风中飘絮,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浮萍,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的危亡和个人的飘摇。
颈联中“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的使用,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境遇,更有一种悲凉之感。
而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则是千古名句,以磅礴的气势表达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宁愿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这种情感震撼人心。
三、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
他在南宋面临蒙古大军入侵的危亡时刻,积极组织抵抗,兵败被俘后,坚决不降,展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在参观历史博物馆,看到那些记录南宋历史的文物时,我不禁想起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我对朋友说:“你看啊,在那样一个山河破碎的年代,文天祥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他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多有力量啊。
如果是我们处在那样的境地,我们能有他这样的勇气吗?我想这就是真正的爱国,无论生死,都坚守对国家的忠诚。
”《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衍生注释:1. “元知”:原本知道。
2. “九州”:这里代指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3. “同”:统一。
二、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看似豁达,实则为下句做铺垫。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现代诗
朗读时的语气:
《黄河颂》
激情、高亢
《我爱这土地》
低沉、深情
《祖国啊,我 亲爱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
低沉缓慢到高亢迅疾
四、拓展延伸
爱国是个永恒的话题,作 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应 该如何来爱国呢?
推荐阅读:
《老马》 臧克家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致橡树》 舒婷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所学的三首现代诗。 2、课外积累爱国的名言名句或小故 事。
群文阅读
爱国情怀——现代诗三首
爱国情怀——现代诗三首
《黄河颂》 《我爱这土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难点) 2.通过有感情朗读,理解诗歌主题,激发 爱国情怀。(重点)
一、初读诗歌(自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 首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并 试着体会情感。
二、再读诗歌(分小组读)
讨论:三首诗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 但各有侧重,即具体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要找出依据。 同学们可以去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句 加以分析理解。
舒婷
三、三读诗歌
为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朗 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应不相同, 那每首诗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呢? 三读诗歌,要求读出情感 小组讨论,并展示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研读篇目:《巴蔓子将军》《〈我的祖国〉唱的就是家乡忠县》《不以嘴巴论爱国》《什么是爱国》研读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默读、浏览、略读,培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2.在比较阅读中,领会不同形式的爱国情怀,树立爱国爱家爱忠州的情感。
3.结合创建文明县城契机,把爱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教学设计:一、音乐导入孩子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受?我们自豪、激动,是因为这首歌曲激起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用心去体会文本中的爱国情怀。
二、展示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默读、浏览、略读,培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2.在比较阅读中,领会不同形式的爱国情怀,树立爱国爱家爱忠州的情感。
3.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契机,把爱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三、教师引读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故事《巴蔓子将军》,思考:文本围绕巴蔓子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回答问题的关键词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巴蔓子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四、学法指导一读:疏通文本字词,把握文本内容二读:抓住关键词句,品味爱国情怀五、分组阅读1.分组快速阅读《〈我的祖国〉唱的就是家乡忠县》《不以嘴巴论爱国》《什么是爱国》等3篇文本。
要求:每个小组重点阅读一篇文本,并弄清楚文本后面的问题。
《〈我的祖国〉唱的就是家乡忠县》:(1)吴炯老人回忆了一生中的哪几件重要事情?(2)请简要概括吴炯老人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不以嘴巴论爱国》:(1)文本叙述了关于李娜的哪件事?以李娜的事例引出了哪几种爱国行为?(2)请结合文本最后一段内容说说作者赞同的爱国情怀。
《什么是爱国》:(1)文本中以色列《国土报》记者吉登•拉维做了什么事情?(2)吉登•拉维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展示了一种怎样的爱国情怀?2.小组内汇报交流完成习题。
3.班级内汇报,教师引导。
六、情感升华以“爱国是的……”形式总结四篇文本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
第三课:爱国情怀·泛读
第3讲 爱国情怀之泛读专题学习目标1.阅读重点篇目《伦敦蒙难记》《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体会文章中从不同角度表达出的爱国情感;3.学习文中对身边生活事的细心观察,拓展视野挖掘素材。
课前阅读体育场上爱国情现在,国际上文化体育交往特别多。
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奖。
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一样。
那些心中有祖国的人获得了人们真正的敬意。
50年代,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从香港回到国内,成为国家队成员。
他决心为中国夺取世界冠军,所以训练很刻苦。
他常对人说:人生能有几次搏?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就要拼搏,争取胜利。
1959年,他终于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战胜了对手,为祖国获得了第一个个人世界冠军。
然而他还不满足,继续拼搏,后来又为中国第一次取得男子团体冠军做出了贡献。
当了教练之后,他又率领中国女队第一次取得了团体冠军。
这“三个第一”,生动地体现了这位体坛名将为国争光的巨大热情。
羽毛球运动员侯加昌是印尼华侨,球艺十分高超,有争夺世界冠军的实力,可他为发展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回到了祖国。
因为当时中国还不是国际羽联的成员,不能参加世界级比赛,侯加昌也就失去了当世界冠军的机会。
然而他一心培养青年选手,使他们一个个成了世界冠军。
他被称为“无冕之王”,同样为国争了光,受到人们的尊敬。
还有参加国际军事体育比赛的部队选手,克服重重困难,不怕受伤吃苦,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冠军。
在1992年,他们又囊括了男女团体、男女个人全部四枚金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震惊了国际军事体坛。
虽然他们很少被人们提起和被新闻记者注意,可他们为壮国威壮军威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主题阐述爱国情怀——爱祖国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为国奉献的先烈。
这其中第一人当属国父——孙中山,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彻底推翻了封建腐败落后的清王朝。
当初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文本选文一:巴蔓子将军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
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
在楚国郢(yǐng)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
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
楚王说:“他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把军队带走。
你看怎么样?”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也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
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
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
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
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
那日蔓子将军设宴款待楚国使者,宴席开始,蔓子将军脱掉上衣,赤膊抱起一坛米酒,倒入三个大碗中,一饮而尽,然后重重的摔碎了三个酒碗,入席者被蔓子将军惊呆了,不知他怎样应答楚国使者,这时蔓子慷慨以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
然而,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
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
请楚国使者把我的人头带回楚国,告诉你们国君:我用我的头换城池。
”言毕,他举起利剑割颈自尽,头颅落地。
满座大惊,全场哑然,肃然敬仰。
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
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国使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知所措,迫于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启程回归楚国。
使者回到楚国,禀报蔓子的壮举,楚王感叹:“我们得到如此忠臣,又何需要几座城池。
”当即命令:“用上卿之礼葬,安葬蔓子将军的头颅”。
巴国举国悲痛,在巴国国都(今利川的都亭山)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
巴蔓子将军是巴人精神的化身,是大义凛然、笃诚笃信、救国救民的民族楷模。
巴人的后裔土家人,至今用喝摔碗酒纪念土家人的民族英雄蔓子将军。
1.文章围绕巴蔓子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巴蔓子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选文二:《我的祖国》唱的就是家乡忠县《重庆日报》11月4日第13版“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伴着这首《我的祖国》,你是否还能回忆起电影《上甘岭》中,那个梳着短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抢救伤员的女卫生员王兰?7月23日,在天津市南开区静雅老人院,记者采访了电影《上甘岭》中王兰一角的原型吴炯。
现今83岁的吴炯依旧精神矍铄,面对家乡来客,她用一口带着天津味的重庆话,将自己的人生娓娓道来。
战场上出生入死救战友吴炯出生于忠县城关镇(今忠州镇)的一个普通人家。
1949年12月,忠县解放。
解放军进入忠县,其中一支部队暂住在吴炯家中。
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的人民子弟兵,深深地吸引了吴炯,她梦想着自己也能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吴炯怀着满腔热血报名参军。
在部队学了一年医务后,她提出要上前线。
可因为年纪小,她的请求屡次未获批准。
为了表明决心,她用针刺破手指写下血书:“我虽然不能直接抗击美帝国主义,但能帮助负伤的同志洗衣、治疗,请组织批准我上前线。
”她的决心感动了党组织。
1951年,年仅19岁的她跟随部队,从辽宁丹东出发进入朝鲜,来到了抗美援朝第一线。
到了前线后,吴炯被分配至志愿军15军45师攻坚一连当卫生员,和黄继光、邱少云同属一个部队。
攻坚连的战士们除了作战外,还要运送作战物资、抢修公路、抢救伤员等。
为了作战方便,吴炯将长发剪短压在军帽里,开始,战友们都没有看出她是女孩,直到相处久了,才知她是个“花木兰”。
尽管是女儿身,但行军作战,吴炯一点不比男兵差。
那时,行军靠步行,有时一走就是七天,脚趾走出了水泡,脚掌磨出了茧疤。
为了不拖连队后腿,她仍咬着牙关坚持前行。
吴炯回忆说,一次,她跟着男兵运输炮弹,运输车遭敌军轰炸起火,她和战友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脱下棉大衣扑灭大火,避免了炮弹爆炸。
男兵们修工事、挖防空洞,她也自告奋勇前去帮忙,常常和男兵们一起扛石头、运泥沙。
1952年10月至11月,她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残酷的战争,将吴炯磨砺得无比勇敢顽强。
每次想家时,吴炯便拿出信纸给父母写信,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将战场的艰苦、战争的危险全部省去,只把快乐的事写在信中。
由于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她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
1953年,吴炯作为15军6位英模代表中唯一的女英雄,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一”节归国观礼仪式,受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
195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电影《上甘岭》,编导们被她和她的战友王清珍的事迹深深打动,并根据她们的事迹塑造了王兰的形象。
和平年代时刻不忘服务人民1989年,吴炯所在的天津市和平区在全国率先成立志愿者协会,她报名成了第一批志愿者。
从此,人们经常看到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穿白大褂、肩挎药箱穿梭于社区,为居民送医送药。
和平区居民刘淑敏是吴炯服务的病人之一。
她家住15楼,有一阵犯了高血压,不能下楼,吴炯每天亲自上门照顾她。
一次,刘淑敏家电梯坏了,吴炯就爬上15楼,为她看病。
深受感动的刘淑敏劝她注意身体。
可吴炯却说:“义务奉献是志愿者的使命,到了老年还能为社会做点事是我的幸福。
”2010年,得知天津轻工业学校学生罗勇玉因家境贫寒,正打算辍学务工,吴炯当即拿出2000元积蓄,鼓励她完成学业。
在吴炯的帮助下,前年,罗勇玉顺利毕业,并找到心仪的工作。
罗勇玉告诉记者,吴炯是她见过最善良的老人,不仅省吃俭用帮助她,还时常请她去家中吃饭、谈心,让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80岁生日那天,吴炯登记了遗体捐献。
面对前来为她庆祝生日的社区领导、街坊邻居,她动情地说:“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真的很幸福。
如今老了,许多事做不了了,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也是我能为人民做的最后一点事。
”由于父母已在多年前去世,现在吴炯很少回故乡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吴炯轻轻哼唱着《我的祖国》,动情地说:“这首歌唱的就是我的故乡,故乡也有长长的江,江的两岸也种着水稻。
”提起故乡忠县,吴炯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回去看看。
“听说家乡变化很大,到处都建起了高楼大厦,交通也比以前方便,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认得路。
”吴炯喃喃地说。
1.吴炯老人回忆了一生中的哪几件重要事情?2.请说说吴炯老人的爱国情怀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选文三:不以嘴巴论爱国苏文洋中国人嘴巴上也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其实骨子里是崇尚以成败论英雄的,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在体育上尤其如此,拿了冠军一切好说,败了啥都别说了。
李娜夺得澳网女子单打决赛冠军,第二次捧起大满贯奖杯,自然再次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体坛英雄。
媒体围绕李娜的报道和评论又一次铺天盖地而来。
昨天读报,看到一篇评论文章《国人为个性李娜夺冠高兴》,作者又一次挑起李娜没有口头“感谢祖国”的老话题。
作者写道:“2011年,她法网夺冠后没有‘感谢祖国’,在国内舆论场掀起一番激烈争论,有声音批评她忘本。
”“这一次,李娜在胜利之后,依然以个性化的表达,没有口头‘感谢祖国’,但网友们则展现出非常包容的态度,能感受到一片由衷的开心。
”“李娜的言行有时候有些离经叛道的色彩,但她从没有突破一个公民、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底线。
她的成功本身也是对祖国的最好感谢和回报。
中国还需要更多李娜式的成功。
对她的个性,你可以不理解,不赞成,却需要适应。
毫无疑问,李娜得以自豪的是她硬邦邦的成绩,而不是她的不‘感谢祖国’。
有人为她不‘感谢祖国’叫好,其心理是有些阴暗的。
”大多数国人都知道,不管李娜夺冠后嘴巴上说不说“感谢祖国”的话,但她是中国人,她没有以外籍球员的身份去为“她的国”争光。
比起那一大堆加入外国国籍而跑到中国争演《建国大业》的前中国演员,比起那些老婆孩子都加入外国国籍而自己留在国内当官、当代表、当委员,还口口声声教育中国人爱国的伪君子,李娜才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才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李娜没有乱花国家财政一分钱,没有糟踏中国纳税人的一分钱,她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国外挣回来的,是凭着实力、流淌汗水、忍受伤痛从强大对手那里夺取回来的——不说她给祖国和人民争回多少荣誉,不说她自己养活了自己和团队,不说她给国家缴纳了多少高额税金,不说她给多少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不说她给多少观众带来体育比赛的观赏愉悦——仅凭前面所讲,李娜说不说“感谢祖国”这句话,有谁在乎呢?除了那些口头爱国者,每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都不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好像一个成功的中国运动员如果不在颁奖台说一句“感谢祖国”,那就是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李娜也许就是要离那些口头爱国者的经,叛那些口头爱国者的道,就是不赏这些假爱国者一点点面子。
小时候,我背诵过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
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
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口头革命派。
如果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一个完全的革命派。
”如今,“告别革命”的时代,没有革命派与反革命派了,自然也没有了革命人民。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否也没有了,这个就不是我能说清楚的事情了,需要专家学者们研究。
我们把语录里的“革命派”“口头革命派”换成“爱国者”“口头爱国者”如何?我以为,还是不以嘴巴论爱国为好。
(选自《北京晚报》)1.文本叙述了关于李娜的哪件事?以李娜的事例引出了哪几种爱国行为?2.请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内容说说作者赞同的爱国情怀。
选文四:什么是爱国陈文茜爱一个国家的方法是什么?赴汤蹈火,我们懂;坐穿牢底,我们懂。
但揭发自己国家杀戮的真相,呼吁自己的国家与其他敌对邻国和解,算爱国,还是叛国?半岛电视台近日报道,以色列《国土报》记者吉登·拉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他长期关注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遭遇的不人道待遇。
吉登发出的第一则故事,来自无意间于边境采访的经历。
1996年,他亲眼目睹一名即将临盆的巴勒斯坦女人,如何在以色列各个岗哨被拦阻,每个岗哨的士兵皆无视车内妇女生产前剧烈疼痛的哀号,面无表情地拒绝车子通关。
一个岗哨、再一个岗哨……最终至深夜,在一个距离医院最远的岗哨,这名巴勒斯坦妇女获得通融,但孩子已于车内自然分娩,全身沾血。
那里是市郊,非常荒凉,车子的油已耗尽,家人只好扶着产妇,抱着呼吸微弱的婴儿,徒步走了两公里才抵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