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设备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落实关键设备管理责任,杜绝关键设备重大事故,最大限度降低关键设备故障,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关键设备的管理。
3. 定义
关键设备:指对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以及维修方面有重大影响的设备。本制度所称关键设备是指公司下发的关键设备明细中的设备。
4. 职责
4.1设备管理部
4.1.1负责审定关键设备明细、关键设备备品备件目录。
4.1.2负责审定关键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4.1.3负责关键设备的大修和技改管理。
4.1.4负责组织关键设备季度综合评估。
4.1.5负责关键设备报废、淘汰、封存、调拨、移装的审定工作。
4.2检修中心
4.2.1负责对关键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维修工作的指导、检查。
4.2.2负责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油品的定期化验。
4.2.3负责关键设备点检问题的汇总。
4.3各单位
4.3.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关键设备管理制度、档案资料和台账。
4.3.2负责编制本单位维护保养规程、点、巡检制度及点、巡检技术标准。
4.3.3负责编制本单位关键设备大修、技改计划和实施方案。
4.3.4负责本单位关键设备日常维护及计划检修。
4.3.5负责本单位关键设备季度综合评估和单机运行指标月统计。
5.管理内容
5.1关键设备明细的确定
5.1.1关键设备明细由各单位上报设备管理部,设备管理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评审依据关键设备评分标准进行,高分值者列入。设备管理部将初步确定的关键设备明细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将明细下发。
5.1.2设备管理部根据生产情况的改变定期对关键设备明细进行评审。
5.2关键设备的管理
5.2.1公司对关键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即把关键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更新等的全过程作为管理对象。要从整个系统研究分析设备故障,制定消除故障的对策。对关键设备的备用设备同样按关键设备的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
5.2.2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关键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和各类台帐。包括:安装调试验收记录、设备技术档案、图纸等、关键设备明细台帐、点检台帐、润滑台帐、备件台帐、事故台帐、大修及技改台帐等。
5.2.3各单位对关键设备故障应详细记录并存档。故障未及时排除或处置不彻底的故障应明确责任人,加强监护运行,防止故障蔓延和扩大。
5.2.4关键设备备品备件申报计划时注明是关键设备。
5.2.5关键设备检修与大修执行《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5.2.6关键设备外委修理执行《设备外委修理管理制度》
5.2.7关键设备的润滑严格按照《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执行。
5.2.8关键设备事故管理执行《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5.2.9关键设备的报废、淘汰、封存、调拨、移装管理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5.2.10关键设备应做到清洁卫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对关键部位的密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5.2.11关键设备检查填写<关键设备检查记录>。
5.3关键设备薄弱环节的管理
凡属下列任一情况均按关键设备薄弱环节进行管理。
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运行未到小修周期,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5.3.1对关键设备薄弱环节,各单位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讨论,提出整改方案和监护措施报设备管理部审核,设备管理部落实实施单位。对问题严重的薄弱环节必要时由设备管理部组织处理。
5.3.2关键设备薄弱环节实施改进后,设备管理部组织进行设备性能评估,评估报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5.4关键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各单位在关键设备改造前必须对其备品备件的库存量进行摸底。改造与大修应结合进行,由设备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与各单位共同讨论制定改造方案,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5.5考核
执行当年的设备管理考核办法。
6.引用文件
设备润滑制度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设备外委修理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7.附件
关键设备评分标准
关键设备管理流程
8.相关记录
关键设备检查记录
附件1:
附件2:
关键设备评分标准
关键设备检查记录
单位:日期:SB/R104()
6
文件会签、审批表
编制单位: 设备管理部QG/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