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经典名曲

抗日战争经典名曲

抗日战争经典名曲《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松花江上》作词/作曲:张寒晖这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保卫黄河》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新编“九一八”小调》作词/作曲:吕骥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毕业歌》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初二历史歌曲

初二历史歌曲

初二历史歌曲
初二历史歌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 《松花江上》:这首歌反映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期盼回归故乡的悲愤之情。

歌词中“失乡的灵魂,在黑夜里徘徊”表达了失去家园的痛苦。

2. 《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富有战斗力的歌曲。

它的背景是九一八事变,歌词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和勇敢。

除了以上两首歌曲,还有《红旗飘飘》等歌曲也可以作为初二历史歌曲,它们反映了人们对革命红旗的敬仰。

十大抗战歌曲

十大抗战歌曲

十大抗战歌曲1.《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2.《松花江上》作词/作曲:张寒晖这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3.《保卫黄河》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作词/作曲:吕骥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6.《毕业歌》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2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2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2《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和诗词 9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每当这首《松花江上》在耳畔响起,那段沉重的历史便如同一幅幅惨痛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巨大伤痛,无数同胞遭受苦难,家园沦陷。

而在这一历史事件中,诞生了许多充满悲愤与力量的歌曲和诗词,它们成为了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重要载体。

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能够直击人心,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歌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其激昂的旋律和豪迈的歌词,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鼓舞着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奋勇抗争。

还有《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歌曲节奏明快,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英勇的战士们手持大刀,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

除了这些广为传唱的歌曲,还有许多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创作的歌曲,如《流亡三部曲》《长城谣》等,它们都以不同的风格和视角,诉说着那段黑暗的历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内涵,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就义诗,短短数语,却饱含着他对未能在抗日战场上捐躯的遗憾,以及为了国家民族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警报长鸣醒万民,当年国耻记犹新。

豺狼肆虐家园破,志士捐躯血肉泯。

抗战歌曲十大经典回顾

抗战歌曲十大经典回顾

抗战歌曲十大经典回顾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樊永强、陆洪根、何坤)“诗言志,歌永言”。

抗战时期,承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诞生。

铿锵战歌,鲜血谱就。

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

直到今天,每每听来依然令我们热血沸腾。

1、《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

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

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

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随后很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2、《大刀进行曲》:最解恨的抗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进行曲》歌词中最后一个“杀!”字,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刻骨的仇恨。

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

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

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

“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

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

3、《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共和国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

田汉在被捕前,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表在《中华日报》上。

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

后来,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誉全球。

爱国歌曲歌词【汇总】

爱国歌曲歌词【汇总】

爱国歌曲歌词【汇总】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

下面是XX 为你带来的爱国歌曲歌词【汇总】,欢迎阅读。

解放前的爱国歌曲歌词: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歌词: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作于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题歌。

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喜爱。

歌词: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共建伟大的民族!作词/作曲:张寒晖《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71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71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71《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和诗词 71》“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每当这首《松花江上》在耳畔响起,我们的心便会被那段沉重的历史所刺痛。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巨大伤痛,而纪念这一事件的歌曲和诗词,犹如历史的回声,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众多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中,《义勇军进行曲》无疑是最为激昂、最为振奋人心的一首。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歌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激昂的旋律,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奋战。

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源泉。

每当国歌奏响,我们都会想起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都会感受到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大刀进行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歌曲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有力,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胜利的渴望。

那挥舞的大刀,仿佛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的象征。

《毕业歌》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首歌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除了这些歌曲,还有许多诗词也深刻地反映了九一八事变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歌曲有《松花江上》、《夜半歌声》、《东北进行曲》、《丢戒指》、《捐躯》、《长城谣》、《思乡曲》、《可怜的秋香》、《黄水谣》、《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风》等,下面介绍其中比较著名的几首。

1.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的曙光,反抗侵略的战歌,是创作于1935年、用于全民抗战题材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一首电影歌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自1935年5月24日首演以来,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 《松花江上》(在九一八事变后,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抗日救亡歌曲,揭露了九一八事变的罪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后改编成话剧《松花江上》,成为抗战时期流行全国的名曲。


3.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936年,李劫夫作词作曲创作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出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保家卫国的决心,迅速在各地流传开来,成为抗战歌曲中的经典。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爱国人士纷纷要求奔赴前线抗日,该曲更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抗战歌曲之一。


4. 《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经典歌曲,是当年广大青年学生意气风发走向抗战前线的战斗号角。


5. 《游击队之歌》(贺绿汀词曲创作的《游击队之歌》,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曾在1955年的第一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合唱曲。

在音乐上,《游击队之歌》采取了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附点与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跌宕起伏富有动力。

)。

十大经典 抗战歌曲

十大经典 抗战歌曲

十大经典抗战歌曲
1.《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于1935年4月,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松花江上》
1936年,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谱成了此曲。

3.《大刀进行曲》
29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促使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创作了这首歌曲。

4.《黄河大合唱》
著名诗人光未然1939年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

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

5.《八路军进行曲》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延安,由音乐家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

1988年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6.《游击队之歌》
1937年,贺绿汀在老乡土炕的油灯下写出。

7.《歌唱二小放牛郎》
1942年,年仅13岁的王二小故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敌人枪杀。

方冰、劫夫据此创作了这首歌曲。

8.《团结就是力量》
9.《延安颂》
1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卢沟谣(歌曲歌词)
永定河出西山
碧水环绕北京湾
卢沟渡摆渡船
渡走春秋渡秦汉
金中都烟云散
留下古桥写江山
元明清七百年
卢沟晓月照大川
晚清衰民国乱
列强践踏毁家园
卢沟桥狮子吼
宛平城头浴血战
中国人意志坚
重整河山换新天
水清清月圆圆
万古卢沟佑安澜
中国人意志坚
重整河山换新天
水清清月圆圆
万古卢沟佑安澜
水清清月圆圆
万古卢沟佑安澜。

《永不消逝的战歌——歌声中的抗战历史》教学设计

《永不消逝的战歌——歌声中的抗战历史》教学设计

【跨学科活动课题】《永不消逝的战歌——歌声中的抗战历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是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抗战歌曲为小切口,再现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的历史史实,日本不断扩大对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人民上下纷纷联合起来,用抗战歌曲的传唱,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本节活动课依据202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将历史与音乐进行结合,通过这些历史史实和抗战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以史为鉴,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多有所接触,且主要来自于影视,但学生对于日军全面侵华的认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有深刻认识日本灭亡中国的目的。

另外,本课是一篇很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学生学起来感兴趣,且又会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但,由于时代不同,学生以欣赏流行音乐为主,经典红歌学生相对陌生,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学唱抗战歌曲的意义。

【教学目标】1.学唱抗日救亡歌曲,重温1931-1945年抗战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感受音乐旋律传递的历史信息,加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2.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升学生史料史证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从艺术的角度了解历史、解析历史、感知历史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家国情怀。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学唱抗战歌曲难点;理解抗战歌曲的时代背景;用葫芦丝演绎抗战歌曲【教材过程】(1)导入新课每一年的9月18号早晨,总会想起防空警报,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抗日战争历时14年,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它是中国人民誓死抗击日本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抗日烽火的时代,聆听抗日战歌,重温抗战历史。

爱国之歌及歌词

爱国之歌及歌词
齐步前进!
不伤老百姓,
不打自己人!
我们是铁的队伍,
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枪口对外,
齐步前进!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
瞄准敌人,
一弹打一个,
一步一前进。
我们是铁的队伍,
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装好子弹,
瞄准敌人,
维护中华民族,
永做自由人!
黄河大合唱
我站在高山之巅,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抵抗将仇报!
家可破,国须保!
身可杀,志不挠!
一心 一力 团结牢!
努力杀敌誓不饶!
努力杀敌誓不饶!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
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
血正沸,气正豪!
仇不报,恨不消!
群策 群力 团结牢!
拼将头颅为国抛!
拼将头颅为国抛!

十大抗战合唱歌曲

十大抗战合唱歌曲

十大抗战合唱歌曲八年抗战最终在1945年9月3日正式落下帷幕。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即,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关于十大抗战合唱歌曲,希望你喜欢。

十大抗战合唱歌曲1.《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这部影片描写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2.《松花江上》作词/作曲:张寒晖这是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世纪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酷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

3.《保卫黄河》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聆听了黄河船夫们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号子。

1939年返回延安后,光未然在一次联欢会上朗诵了《黄河》词作。

冼星海听后表示要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而其中的《保卫黄河》也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4.《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麦新七七事变后,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抗日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当时在上海工作的进步青年孙培元(又名默心,后化名麦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为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一支名歌,此歌即为《大刀进行曲》。

5.《新编“九一八”小调》作词/作曲:吕骥吕骥,原名吕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爱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吕骥创作了不少优秀音乐作品,如《新编“九一八”小调》、《保卫马德里》、《铁路工人歌》等。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1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1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91《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和诗词 91》“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每当这首《松花江上》在耳畔响起,那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便会浮现在眼前。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记忆。

在这段历史中,诞生了许多充满力量、饱含深情的歌曲和诗词,它们成为了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重要载体。

《义勇军进行曲》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首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豪迈的歌词,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成为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鼓舞着人们拿起武器,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而英勇战斗。

《大刀进行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充满了豪迈的气势,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和坚决抵抗的决心。

那挥舞的大刀,仿佛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精神的象征。

除了这些广为流传的歌曲,还有许多诗词同样震撼人心。

田间的《给战斗者》以其强烈的战斗精神和激昂的情感,呼唤着人们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战斗:“我们/战斗的/呼吸,/不能停止;/血肉的/行列,/不能拆散。

”诗句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战斗的坚定信念。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深情地倾诉着对祖国的热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即使祖国遭受着苦难,诗人依然怀着无比的眷恋和深情,这种情感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

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同胞惨遭杀害。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那些歌曲和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为纪念抗日英烈命名的歌

为纪念抗日英烈命名的歌

1、《松花江上》
该曲的创作者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2、《大刀进行曲》
“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再显神威。

革命音乐家麦新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最解恨的抗战歌曲。

3、《义勇军进行曲》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首歌曲成为了爱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精神号角”。

4、《团结就是力量》
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当时,他们跟随着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广大农村开展宣传活动,排演歌剧,激励人心,这首歌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临时创作完成的。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首歌是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的一首歌曲。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这首歌曲对鼓舞斗志、激励人民团结奋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抗敌歌》
抗敌歌是中国最早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音乐家黄自面对神州山河遭敌寇侵略,有感而发,希望以这首《抗敌歌》唤起人们爱国意志,鼓舞大家团结一心,抵御外敌。

从《松花江上》到《流亡三部曲》--论抗战套曲《流亡三部曲》的诞生历程

从《松花江上》到《流亡三部曲》--论抗战套曲《流亡三部曲》的诞生历程

作者: 徐大成
作者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
出版物刊名: 音乐创作
页码: 119-12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套曲;抗战;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义勇军进行曲》;
《放下你的鞭子》
摘要: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爆发后,自“九·一八”开始酝酿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达到高潮。

举国上下、亿万民众走上街头,开展群众性的爱国歌唱活动,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

这一时期曾涌现出《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大刀进行曲》《嘉陵江上》等鼓舞人心的战斗歌曲,也创作过《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等影响深远的戏剧(歌剧)。

由《离家》《流亡》《战场》三首歌曲组成的抗战套曲《流亡三部曲》是它们中的一员。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2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2

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2《纪念九一八事的歌曲和诗词 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每当这首《松花江上》在耳畔响起,我们的内心总会涌起无尽的悲愤与感慨。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耻辱,它刺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而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和诗词,它们如同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铭记那段血与泪的历史。

歌曲,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松花江上》,还有《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和充满力量的歌词,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抵抗外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每一句歌词都仿佛是一声声呐喊,呼唤着人们的觉醒和抗争。

《大刀进行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简单直接,充满了豪迈与英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坚决抵抗的决心。

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它们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让我们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

诗词,同样是中华民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的诗词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警报长鸣醒世钟,硝烟虽远忆难空。

当年国耻铭心底,铁血儿郎再挽弓。

”这首诗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对九一八事变的铭记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当。

“九一八时烽火燃,山河破碎泪潸然。

英雄浴血驱倭寇,壮士挥戈复故园。

”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惨状和英雄们的英勇抗争。

“卢沟晓月照千秋,烽火当年忆未休。

壮士悲歌驱虎豹,将军浩气镇貔貅。

”这首诗以卢沟桥为背景,回忆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

这些诗词,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沉郁悲痛,但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5
2
这种特殊的传达和接受效具体说便是:
一、达意最凝练 二、言志最深刻
三、传情最浓烈
四、形式最便捷
2020/12/5
3
在抒情、言志、达意各环节中和表达方式
上,歌词是一种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式,其作用,其他艺术形
式不可替代。
一、特殊效能之一——“达意最凝练 ”
我们先来看一段影视材料。这是电视连续
剧《亮剑》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叙写的是一
是歌让战士们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是歌唤起了人们共同御敌的决心,是歌表达了 战士们抗敌的坚强斗志。(见第一章视听鉴赏3)
2020/12/5
14
随着1949年中共两党政局的根本确立,随着六
这个材料凝练达意的效能非常明显。当 时的音乐因素要求已经降到最低,而需要表达 效能作用的,则关键是歌词的凝练达意作用。
2020/12/5
5
另外,虽然表达同一个意思,但不同的歌 词作品在不同的时空位置,有最适当最凝练的 “达意”。比如,为什么材料用在这个时候,一 定要五个八路军战士高唱《八路军军歌》呢?为 什么不选择其他的歌曲来表达此刻的含义呢?当 时同类抗战优秀作品很多,比如《松花江上》、 《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等,哪怕就 是古词岳飞的《满江红》都非常流传?其实,这 还是有关歌词凝练达意的作用问题。
2020/12/5
11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这是抗战时 期所有国人的情志。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这首军歌,将 抗战时期所有国民抗击倭奴,赶走日本人鬼子的共 同决心志向充分表现出来。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我们的一支边抵抗边撤退的部队来到了缅甸 边陲怒江边。河对岸是祖国小镇禅达,身后是强大 的日军鬼子追兵,同行的是众多逃命回国的乡亲。
应该说,《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满
江红》等许多优秀抗战作品在当时很适合于整个国
家鼓动宣传演唱,因为它能充分激发国民的抗战热
情;而当用于敌我双方面对面的直接搏击时,选择
高歌这首《八路军军歌》,却是最凝练达意的。
2020/12/5
10
二、特殊效能之二——“言志最深刻” 我们来看看这首歌词: 君不见,汉终军, 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 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 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 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 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 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场我八路军和日本鬼子力量极为悬殊、场面极为
惨烈的阻击战。这场战斗中,我八路军某区分队
和某部六连几百号战士全部战死,英勇牺牲。最
后勇敢捐躯的五名战士高唱着《八路军军歌》慷
慨赴死。(见第一章视听鉴赏1)
2020/12/5
4
我们就是要通过战士“高歌”这一细节, 来深刻全面地表达我们肩负着民族希望的八路 军,他们勇往直前、绝不投降、视死如归的 “亮剑”精神。为什么不选其他艺术形式呢? 可不可以选择其他艺术形式呢?回答是不行。 这就是因为歌词 “达意最凝练”。
2020/12/5
8
这首歌词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经历了 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于民族存亡 的危难关头,改编为八路军,投入伟大的民 族解放战争的英雄气概,曲作以其沉着、坚 毅的性格,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 鲜明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这首歌 深为部队和人民群众所喜爱,广泛流传于各 抗日根据地,成为动员和激励广大军民团结 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
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
2020/12/5
都担在我们双肩。
7
《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秋, 由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同年冬天, 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并由 曲作者郑律成指挥,首次演出于延安 中央大礼堂。1941年8月,该曲获延安 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评定的音乐类甲 等奖。(见第一章视听鉴赏2)
歌词,是一种独立而特殊的文体,是 指合乐的诗歌。这种合乐的诗歌与普通诗 歌没有什么其他本质上的区别。它除了具 有一般诗歌所应有的一切艺术特征和表现 手法外,尤其更注重抒写对现实生活的强 烈感受,更注重运用语言文字鲜明的节奏 和韵律,更注重与音乐的形式和体裁尽可 能地协调。
2020/12/5
1
为什么说歌词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 形式,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传 达和接受效能。歌词与旋律完美结合以 后,便具有了任何艺术形式不可取代的 美学吸引力,就会成为一种对人民群众 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形式。歌词特别能够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审美和表达的需求, 尤其具备特殊的传达和接受效能。
显然,电视剧《亮剑》在此处对《八路 军军歌》的选用,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2020/12/5
9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亮剑》里对这首《八路军军歌》只选用了开
头短短四句,但是,虽“短”却已足以凝练表达了
电视作品此处所需要传达的意义:八路军就是一支
“不可战胜的力量”,哪怕就是面临死亡。
阻击日军?渡河逃命?对战士来说可能有一线
生命的希望;但身后强大的日军力量趁势追打
过来,国军守防结果很难料想。掉头阻击?战
士也许就没有生还的可能,但可以为河对岸我
84师赢得这场阻击战奠定基础。
2020/12/5
13
强烈的逃生欲念主宰着众人,多数人已 经失去了理智。
此时,是歌让大家清醒,是歌唤起了众 人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先唱,大家跟着唱,最 后全部一起唱。一时间,歌声震撼着大地,响 彻了云霄。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八路军军歌》是怎样 一首歌吧?
2020/12/5
6
八路军军歌 公木 郑律成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只
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
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进敌胸膛。
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
为了有效抵抗即将打来的日军,河对岸国民 党84师虞啸天部已将水流湍急的怒江上唯一一条通 往禅达的桥粱炸毁。
2020/12/5
12
这时,河边、堤岸、山坡上,到处拥塞着
欲往河对岸逃命的人们,唯一一艘横渡往来的
竹筏和无以计数的兵与民,大家争先抢后,场
面是一片混乱。
此时一个重要的抉择摆在了这支队伍面前:
是和老百姓争船渡河逃命?还是应该掉回头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