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经典课例 秋天的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经典课例《秋天的怀念》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从大屏幕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您姓于,叫于永正。
生:我知道了《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
生:这篇课文我们要用两节课时间学习。
生:我知道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秋天的怀念》。
师:说得不错。还知道了什么?处处都是语文啊,再看看,思考一下。
生:我知道了您来自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师:对。但是只要说我“来自江苏省徐州市”就行了,最多加个“鼓楼区”,“教研室”不用说,那是我的工作单位。
师:(稍顿)这就叫阅读。你们别看就这么几行字,它却包含了很多信息。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怀念》。
(师边板书课题边讲解:“怀”字的竖心旁要先写两边的点,再写中间的竖。学生跟着老师的板书一起书空。)
师:通过预习,大家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生字。
出示本课生字:
瘫痪侍捶膳豌诀
(指名读,该生逐字往下读)
师:读得好。因为前两个字是一个词(瘫痪),请你连起来读。
(生读)
师:读得非常正确,而且声音洪亮。谁还愿意读?
(另一名学生站起来读,没有把“瘫痪”两个字连起来,老师立即提醒,他改正了。该生又把“豌”读成了第三声。)
师:倒数第二个字再读一遍。
(生仍然读错)
师:有不同意见吗?
(该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纠正读音)
师: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不错!很聪明!脑筋很灵活,转得很快!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读。
(齐读生字)
师:有一个字要注意它的笔顺——“捶”。请大家跟我写。
(师一边板书“捶”字,一边讲述笔顺。写完后再带学生书空,讲述该字中横的长短变化。)师:生字都认识了,请大家读读词语。
出示词语:
瘫痪侍养捶打憔悴诀别淡雅
师:读词和读生字不一样。它是一个词,想一想,该怎么读?
(指名读,该生读得很好。)
师:好,就这样读词。谁还想读?
(一生再读,读的时候词语之间的停顿较长。)
师:哦,你有点近视,坐得离黑板太远了,不好意思。读得很好!
师:这里有一个词——“诀别”。什么叫“诀别”?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指名读含有“诀别”的句子。)
师:什么意思,懂了吗?
生:不懂。
师:不懂?你应该懂。
(师再读句子)
生:“诀别”应该是“永别”的意思。
师:这里有“永别”的意思,但它和“永别”还有区别。
生:从那以后跟他再没有见面。
师:有道理。“诀别”就是分别,指不能再见的离别。文中史铁生去看他的母亲时,母亲已经昏迷了,后来就去世了。那最后的一次的见面就是诀别。
(师描述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诀别”:三年前相见的朋友,今年暑假回家想再见,不料他已经去世。没想到三年前的那次相见竟是“诀别”。)
师:通过预习,生字读准了,词义也理解了,收获很大。学习就要靠自己,好好地学,这样,好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通过预习,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我们先来读课题,谁把课题读得让老师满意,就请谁来读课文。
(请四名学生读课题,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深情、深沉。)
师:就请你们四个人来读课文吧。看,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其他同学不要有意见噢。
(一生读第1自然段,师相机指导,如“望着望着”要读得紧凑些,第二个“望着”可以读得稍轻点。)
(一生接读第2、3自然段,该生把“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读成了陈述语气。)
师:“明天”的后面什么标点符号?(问号)要读出问的语气。(经提醒后,该生读出了语气。)
(一生接读4.、5自然段,读得正确流利。)
(一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读得真不错,通过预习,能读到这样的程度,很不容易。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本。
师:书要想读好,必须多练。多练了才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多了,思考了,想象了,才能读出感情。下面请大家听我读,特别要注意句号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老师动情地读书。读完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亲爱的同学们,书要用心去读,边读边思考边想像,这样才能了解文中人物的心迹,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只要你思考了想像了,谁都能把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记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而且应该说是第一位的。请大家捧起书,再一次走进《秋天的怀念》,自由读,声音不要大,也不要快,用心去品味。读吧。
(学生再读全文。)
四潜心涵泳,研读“母亲”。
1默读,圈点批注。
师:你们读书的表情和声音令老师感动。老师感觉得出来,你们是在用心读。下面,让我们先读“母亲”。(板书:母亲)读懂一个人,无非是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也就是看他的行为,听他的话语,看他的表情。(板书:行言色)从这三方面认真思考,就能读懂一个人。请大家默读1、3、6段,边读边做记号,何处写“行”?哪里有“言”、有“色”?(学生潜心读书,师巡视指导,并把孩子们圈的重点词句写到黑板上。)
2再读,体会含义。
师:同学们真能干,把关键词句都找出来了,请大家再读1、3、6段,体会自己划的词、划的句子的意思,一定要边读边思考。
(学生默读,教室里非常安静。)
3 交流,整体感知。
师:你从自己划的词句中读懂了什么?用最简炼的语言来描述。
生1:我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母亲对“我”的关心。
生2:母亲非常爱“我”和妹妹。
生3:我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不错,体会到了母爱。如果有人要你回答什么是母爱?你可以怎样回答?(老师手指黑板上的“行”、“言”、“色”,提示学生:母爱就是——,母爱就是——,母爱就是——。)
生:母爱是行、言、色的提炼。
师:好一个“提炼”。母爱就是一个个——
生:母爱就是一个个动作。
师:母爱就是一句句——
生:母爱就是一句句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