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8 大家的“朋友”》优质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大家的“朋友”-认识我们的“朋友”》部编版

5.掌握与朋友相处时,如何处理冲突,维护友谊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道德素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发挥个人作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认知。
4.培养学生具备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增进人际关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朋友”的基本概念。朋友是我们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伙伴。他们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支持和力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结识新朋友,以及友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尊重他人和关爱他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处理友谊中的冲突和问题。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友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觉得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效果不错。学生们通过具体案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明白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互相交流,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内向,发言不积极。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8.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8.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明白破坏公共设施会给人们带来不方便和危害,并且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能正确使用公共设施,积极维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点: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能积极维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调查身边公共设施的使用现状及其被损害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来我们看一看这几位朋友都是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出示ppt 公共设施图片)2.这些好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公共设施)3.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你知道的还有谁?他们对我们的生活提供哪些帮助呢?这些公共设施可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不论刮风下雨,风吹日晒都,默默的为人类做出他的贡献。
二、交流调查表,了解公共设施使用情况1、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课前,已经有不少同学告诉老师他们的调查情况,我发现这项工作大家都完成的非常认真。
下面请小组代表带来他们的调查分享。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吧!(ppt展示表格)2、通过大家的调查分享,老师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关注了生活中公共设施的现状。
(1)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共设施受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为破坏)有的事刻意损坏,有的是使用不当。
(2)那还有个别情况是因为什么?(自然损坏)也许是年久失修、也许是自然损耗,再或者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
3、我们的好朋友如果受到人为伤害,那一定是满腹的委屈,一起来听听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对话。
(书中图片)(1)谁愿意来读一读?(图片受损公共设施的对话)(2)听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4、如果你是受损的公共设施,你想说什么?(学生替受损的公共设施倾诉委屈,总结并板书不美观、不方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出示: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二、感受“朋友”的作用1.阅读课本第50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5.播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6.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7.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8.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9.我们举行一场比赛吧!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个课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明白友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教材还介绍了如何建立友谊,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对朋友的尊重、理解和宽容,教育学生要善待朋友,珍惜友谊。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对友谊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同时,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沟通能力不足、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合作精神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学会与他人相处,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明白友谊对自己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提高社交能力。
3.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朋友,珍惜友谊。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
2.难点: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朋友,珍惜友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相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懂得珍惜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关于友谊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友谊对自己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八课《大家的“朋友》的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八课《大家的“朋友》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2. 帮助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尊重和珍惜朋友的情感。
3. 鼓励学生大胆地与人交往,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体验交友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 学习新课: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3. 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友经历,以及在交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到的知识,总结交友的要点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尊重和珍惜朋友的情感。
2.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交友中的困惑和难题,提高他们的交友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2. 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3. 结合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4. 通过课堂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认真程度等。
2. 小组讨论:听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和交流情况。
3. 个人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个人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反馈指导: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所在。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和提高,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作业布置与要求1. 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包括阅读相关书籍、写一篇关于朋友的日记等。
2.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给老师批改。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 8.大家的“朋友”》优质课教案_16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8.《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学习——知识窗。
(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窗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展示使用频繁的设施,初步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1.阅读课本第51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公共设施,说说它的作用。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共享单车让我们低碳出行,绿色生活……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5.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6.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7.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8.大家的“朋友”-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8.大家的“朋友”-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朋友”,以及朋友的定义和特征。
2.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和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3.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通过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培养发现身边美好事物、善于赞美他人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什么是“朋友”,以及朋友的特征。
2.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信任和互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保持对“朋友”概念的适当认知,并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准备:1.《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材。
2.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引入1.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上有几个孩子在玩耍,问学生这是什么情景。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让大家都愉快地玩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2.整合知识1.引导学生一起回忆课堂中学到的“朋友”的定义和特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结。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做一个好朋友,以及如何找到好朋友。
3.引导学生体验分享与合作的过程,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和互助。
3.梳理思路1.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学会赞美他人,通过课程演练,让学生体验赞美他人的快乐。
2.联系课程中的实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赞美他人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抓住身边好朋友的优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
4.独立思考1.让学生在本次课堂结束之前,思考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更好的朋友,促进自己与身边人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与同学、家长和老师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教师通过课堂互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效果,对于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估。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朋友,能够正确辨别朋友和非朋友;2.能够理解和运用“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和同伴相处时能够积极尊重,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和帮助;3.能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陌生人的伤害;4.能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尊重家长意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二、教学重点1.朋友和非朋友的区别;2.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基于信任、尊重、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关系;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陌生人可能存在的危险,防范意识提高。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来达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内化;2.角色扮演法:通过教师角色演示、学生模仿,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3.经验教学法:学生向家长调查朋友关系,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讨论,通过分享经验来提高对朋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与学生交流已经有哪些朋友,有哪些非朋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朋友和非朋友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讨论朋友提供帮助时的情景及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的情感和价值。
2. 呈现环节1.分发故事字卡,在故事字卡展示栏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故事。
其中包括学生发表自己和朋友之间的经历与尊重、信任、支持和帮助;2.讲述一个故事:A同学在学校遇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对方关心他,并表示愿意帮助他。
A同学该怎么做?3. 学习环节1.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的识别身边的“朋友”,如何提高防范意识;2.学生采访亲友谈自己和父母之间朋友关系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4. 实践环节1.对于情境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可将聚类分组,分散在教室里面,每组分别设计不同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汇总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和收获;2.模仿书信的写法模式,构思内容为自己和面临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并得到朋友和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 8.大家的“朋友”》优质课教案_18

8 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大家的“朋友”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设施”的第一课,它对其他课起着铺垫,引导的作用。
本课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6条“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2.公共设施主要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方便人民生活,在公共场所提供的一些设备和设施,供社会公众共同使用和享受。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和使用到一些公共设施,但对公共设施包括的范围和作用,以及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没有认真思考过。
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知道合理使用和爱护公共设施很主要。
3.本课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还特别突出了公共设施受到法律保护,这也体现了本课程对法治教育任务的落实。
让学生了解国家为保护公共设施而拟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将爱护公共设施的公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4.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
这个话题以具有童趣的拟人化手法,采用自述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设施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并以知识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
教材通过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公共设施,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展开想象。
5.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待我们的‘朋友’”,(也就是我上的第二课时)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人人都应爱护公共设施,并知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这一板块里列举了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让学生知道破坏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及生命造成的危害。
同时,教材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与相关法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懂得,如果发现公共设施已损坏,可向哪些部门报告及打电话。
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与法治三下第8课 大家的“朋友” 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感受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认识到我们离不开公共设施。
2.责任意识:反思自己使用公共设施的行为,正确使用公共设施,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设施使用的现状,知道损坏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认识到破坏公共设施可他会危及生命安全。
(重点)2.了解公共设施损坏的原因,反思自己使用公共设施时的行为,养成善待公共设施的习惯。
(难点)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观察学校或家附近的公共设施,完成“公共设施小调查2,教师准备:视频《水管坏了,怎么办?》以及爱护公共设施的公益广告。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少公共设施,它们每天默默无闻地为我们提供着服务,是大家的“好朋友”。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你听,它们在说什么?(相机板书:公共设施)二、公共设施遭损坏2.公共设施诉委屈(1)播放教材第54页插图配音;贴满小广告的公共汽车站牌和被弄断的公园长椅的诉说。
(2)提问:听了它们的诉说,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预设1:我觉得它们挺可怜的,对于它们的遭遇我很同情,同时也很生气。
预设2:我想对破坏公共设施的人说,公共设施是为大家服务的,你这样对待公共设施,就是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3)小结: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为我们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还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
3.公共设施小调查(1)互动交流: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学校或家附近的公共设施,看看它们有没有受到损坏。
如果有些设施遭到了损坏,想象一下它们有怎样的委屈。
公共设施小调查预设我是调查员。
我发现牧野广场的垃圾箱有损坏现象。
垃圾箱的委屈:〃我的盖子坏了,垂到半空中,已经合不上了,一刮风垃圾就乱飞。
我自己都感到臭烘烘的,人们从我旁边经过的时候更是离得远远的,生怕我把病菌传给他们。
预设2:我是调查员X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材以“朋友”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身边的朋友,包括动植物朋友和环境朋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和保护身边的朋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对于身边的朋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动植物朋友和环境朋友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和理解身边的朋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身边的朋友,包括动植物朋友和环境朋友。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身边朋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身边的朋友,包括动植物朋友和环境朋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身边朋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理解身边的朋友。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珍惜和保护身边朋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件、视频、图片等。
2.准备实物模型,如动植物模型、环保道具等。
3.准备课堂活动用具,如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动植物朋友和环境朋友,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这些朋友。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呈现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看到身边朋友的价值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朋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设计一个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环保道具,并提出保护朋友的建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加深对珍惜和保护身边朋友的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优秀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同学之间一、歌曲激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友谊之歌》,出示歌词。
2、歌词中说友谊就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永远芳香。
(这时,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朵简易的四瓣花。
)3、那说到友谊,你首先会想到谁?(同学)4、这节课们就来学习“同学之间”这个主题。
(板书课题)二、火眼金睛找优点。
1、四人一组,互相找优点。
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相处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里,明亮的教室中,我们同窗共读;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一起活动;如花的岁月里,我们共同成长。
那大家彼此之间是否都非常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有一双孙悟空似的火眼金睛,能发现同学的优点。
2、集体交流汇报。
3、为全班同学找优点。
(重点引导学生找有自卑心理或大家不太喜欢的学生的优点。
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好孩子”的感觉,同时引导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
)4、交流找优点的收获。
5、让学生给朋友提点建议,并出示小博士的话进一步导行。
三、互动交流,探究实践。
1、讲同学之间相处的事例。
2、创设情境,交流探讨。
将课文中的故事拍成短片展示或教师进入学生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找学生配合表演,让学生讨论一下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
(据交流情况板书到黑板上的花瓣中。
)3、联系生活讨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
四、诱发情感,激励践行。
1、出示“友谊之桥”,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
①我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会对他说:②我的同学这次考试没考好,很伤心,我会对他说:③我的同学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我会:2、教师总结,让学生把学到的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
五、板书设计:守信用宽容同学之间:热心帮助不起外号第二课时:有了矛盾怎么办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就像一朵绽放的花,而且它是一朵用心浇灌才会绽放的花。
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用的公共设施及其作用,学会如何爱护公共设施。
2.情感与态度:认识到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态度。
3.行为与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惯,成为文明小公民。
4.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故事讲述,感受公共设施的作用和需要共同爱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学校或家附近的公共设施受损情况并记录。
教学过程:一、认识公共设施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出公共设施的名称。
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这些设施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在公共场所设置的,称为公共设施。
4.让学生说出其他的公共设施。
二、感受公共设施的作用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公共设施的作用。
2.让学生说出其他公共设施的作用。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4.提问:如果没有这些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5.播放小叮当旅行片段,让学生了解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
6.让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7.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很大,需要我们共同爱护。
8.设计比赛:设计新型公共设施,比较创意。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并且了解到如果不善待公共设施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市容,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善待我们的“朋友”,文明使用公共设施,保护它们,爱护它们。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调查和讨论,提出了对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同时也进行了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在这节课的研究中,我们了解了身边的公共设施,认识到了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珍惜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特殊“朋友”。
公共设施是指为满足公众需求而建造的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医院、学校等。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八课《大家的“朋友》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八课《大家的“朋友》说课稿《大家的“朋友”》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第八课,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友谊”为主题,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以及在友谊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具有实际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比较浅薄,缺乏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与朋友发生矛盾、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等,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维护自己的友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掌握维护友谊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力量,珍惜自己的友谊。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掌握维护友谊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1.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友谊的重要性,掌握维护友谊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友谊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友谊的意义和价值。
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模拟解决生活中的友谊问题,掌握维护友谊的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内容;2.了解网络世界中“评价”的作用和影响;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友谊;4.培养学生自主拒绝不良诱惑,学会与人进行正确沟通。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内容;2.探讨网络世界中“评价”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对网络评价进行处理;2.学生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友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介绍朋友与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维系好自己的友谊关系。
2. 学习新内容教师将“大家的‘朋友’”这一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包括“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内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朋友关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分别提出解决方法。
4. 展示讨论结果请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呈现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以此学习彼此之间的好友之间的交流交往,不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5. 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相关文章或视频,探讨新时代下友情与感情的表达和建立,更好地学习交往知识。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从“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三个方面入手,侧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和思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朋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也适当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和组内的互动讨论,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友谊的含义,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朋友们,行使自我保护的能力并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
七、作业1.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2.以自己朋友圈中的一个评价为例,分析该评价对你的影响以及你是如何处理和回应的。
八、板书设计友谊的三个方面友谊的种类保护友谊的方法友谊的真谛好朋友对于坏朋友的避免助桀为李对于虚情假意的维护徒有其表对于权力和利益的处理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同时结合了课堂教学和阅读体验,使学生们对对待朋友、避免不良诱惑、如何正确地处理网络评价等方面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时更能领会到朋友关系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八课《8大家的“朋友”》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制度,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 为和态度。
能力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程所教授的“朋友”的含义和价值 。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
学生对于通过故事、案例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较为适应,表现 出较高的参与度。
教师对课程的反思与改进
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程难度的把握
教师在这节课中成功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故事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有效 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三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八课《8大家的“朋友”》
2023-10-28
目 录
• 课程介绍 • 课程内容 • 教学方法 • 课程评价 • 教学反思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三年级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规则、道德规范 和法治常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本课程以部编版教材为蓝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通过多种 形式的活动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增强法治意识,培养责任感和公民 意识。
0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定义和解释
对“朋友”的概念和意义进行 定义和解释,让学生理解朋友
的含义和重要性。
讨论与交流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友谊故事,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经
验。
情境模拟
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 的情境,如朋友之间的误会、 冲突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第2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我在这里长大8. 大家的“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现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2.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懂得保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了解公共设施的现状,有哪些损坏现象。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视频激趣引入1.生观看视频《苏西做坏事》/vplay/?vid=41267069&malliance=f6d2zya2.师:视频中的小苏西做了一件什么坏事?(生:破坏公共财物)3.师:你们平时有这样的行为吗?(生自由表述)4.师: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破坏公共设施。
你们可知道,它们也会难过?它们也会受伤?5.揭示课题:8.大家的“朋友”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善待我们的“朋友”(一)听听公共设施的委屈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共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方便,可我们却在肆意地破坏它们。
这不,这些公共设施来控诉我们的罪行,诉说它们的委屈。
2.听听公共设施的委屈。
(课件配图)(1)我是公共汽车站牌。
有人把各类小广告贴在我身上,非常难看,还影响我为乘车人指路!(2)我是公园里的长椅。
有人坐在我上面左右摇晃,甚至站在上面又蹦又跳。
我的骨头已经断了几根,没人再愿意亲近我了!(3)我是公厕里的镜子。
有时人们在我身上乱涂乱画,有时当人们生气里,还会给我一拳,我立刻身心俱裂,听着“叮叮咣咣”的响声,人们还觉得很兴奋。
就这样,再也没有人愿意对着我整理仪容了。
(4)我是广场上的垃圾桶。
有人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我的头上、身上、周围,到处都是臭烘烘的垃圾。
有的人走路不看路,偏偏来撞我,以为我挡着他的路了,还狠狠地给我一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大家的“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我们的“朋友”
1.出示: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
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
(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阅读课本第50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
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5.播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
6.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
7.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8.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9.我们举行一场比赛吧!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
10.学生写出或画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11.学生展示或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
】
三、倾听“朋友”的委屈
1.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公共设施提供的各种便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
可是,有的人却没有善待它们,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委屈吧!
2.出示图片:贴满小广告的公共汽车站牌和被弄断的公园长椅的诉说。
3.提问:看了画面,听了它们的诉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学生回答。
为这些行为而感到气愤。
5.也许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我们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下面请同学们
说一说大家的调查情况。
6.学生讲述调查的结果。
小区的健身器材:油漆掉了,生锈严重,不仅不美观,而且使用起来也不灵活。
课桌:有的被学生乱涂乱画,影响了课桌的整洁。
7.阅读教材第54页并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8.学生阅读并回答
9.教师小结:这些无声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市容,重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伤害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健康、安全的生活,是我们自己。
四、善待我们的“朋友”
1.身边的这些“朋友”是为我们服务的,如果得不到善待,它们的委屈可想而知。
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心声吧!
2.出示课本56页图片:倾听路灯和公园休息椅的心声。
3.如果你是某一样公共设施,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请你站在“朋友”的角度说一说。
4.小组交流,学生代表说给大家听。
5.倾听了朋友的心声,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我们该如何文明使用公共设施呢? (设置公共设施警示牌、设置宣传栏、看到不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行为要勇于制止。
)
6.学生进行反思:是否损坏过公共设施?今后应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设计意图:通过诉说“朋友”的心声和自我反思,强烈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与爱心—一公共设施需要我们的爱护。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身边的公共设施,知道了这些“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要行动起来善待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特殊“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