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解剖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脑血管解剖

(医学课件)脑血管解剖

脑血管解剖•脑血管概述•脑动脉系统•脑静脉系统目录•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01脑血管概述1 2 3脑血管是人体供应大脑的血管网络,由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和毛细血管组成。

定义主要包括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等。

大脑动脉系统主要包括深静脉和浅静脉。

大脑静脉系统起始于颈总动脉,供应大脑前3/5部分和脑底部的血液循环。

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外动脉及其分支毛细血管起始于锁骨下动脉,供应大脑后2/5部分和脑干等部位的血液循环。

主要供应头部表面和脑膜等部位的血液循环。

是血管系统中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为大脑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清除大脑代谢产生的废物。

排泄废物根据需要调节脑部血流,维持脑部正常血压。

调节血流通过调节脑脊液的量和成分,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维持正常颅内压02脑动脉系统起始于颈总动脉,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的供血。

颈内动脉起始于锁骨下动脉,供应耳部、颞部和大脑半球后2/5的供血。

颈外动脉颈动脉系统椎动脉起始于锁骨下动脉,穿过颈椎横突孔,供应脑干、小脑和大脑后部区域的供血。

基底动脉起始于椎动脉,穿过脑桥基底部,供应脑桥、小脑和大脑后部区域的供血。

椎动脉系统基底动脉起始于椎动脉,穿过脑桥基底部,供应脑桥、小脑和大脑后部区域的供血。

眼动脉起始于基底动脉,供应眼部和大脑前3/5的供血。

基底动脉系统03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脑动脉狭窄01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

02症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

03脑静脉系统脑静脉概述01脑静脉是脑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收集和输送脑部的静脉血液。

02脑静脉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两个系统,深静脉系统包括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等,浅静脉系统包括大脑外静脉、颞浅静脉等。

03脑静脉的血流方向是从脑的表面向深部流动,最终流入颈内静脉。

1脑静脉血流动力学23脑静脉血流动力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血压、血容量、心输出量等。

脑血管解剖ppt课件完整版x

脑血管解剖ppt课件完整版x

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 、失语等。
诊断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等,同时 配合康复训练。
脑出血性疾病
01
病理生理
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 流出血管外,形成脑 出血。
02
临床表现
剧烈头痛、呕吐、意 识障碍、偏瘫、失语 等,严重者可危及生 命。Fra bibliotek03诊断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抗凝 等)及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等)。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脑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 腔狭窄,引起脑部血流减少。
通过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 声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脑血栓形成与栓塞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是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 血管闭塞;脑栓塞则是其他部位形成的栓 子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血管堵塞。
定期体检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 次脑血管相关检查,及早发现 潜在病变。
康复指导
对于已经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患 者,应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和 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和生活质量。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脑血管解剖基础知识
包括脑血管的组成、结构、功能等基本概念。
常见脑血管疾病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同时,脑脊液还通过蛛网膜颗粒进入上矢状窦,进而进入血液循环。
03
脑脊液的吸收
脑脊液通过蛛网膜颗粒被吸收进入静脉系统,完成脑脊液循环。当蛛网
膜颗粒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脑脊液过多积聚于蛛网膜下隙,形
成脑积水。
04
脑血管常见病变及临床表现

脑血管解剖(脑静脉系)

脑血管解剖(脑静脉系)

小脑后静脉
小脑后静脉是小脑静脉中最小 的一条,主要收集小脑半球下 面外侧缘部分的血液。
它从小脑半球下面外侧缘开始 ,沿小脑半球后面前行,汇入 岩静脉或直接汇入大脑后静脉 。
小脑后静脉沿途与小脑下动脉 分支伴行,收集小脑表面的血 液。
小脑后静脉在小脑半球下面外 侧缘部分的分支较少,变异较 小。
05
中脑静脉
01
中脑静脉是脑干静脉中的一支, 主要收集中脑的血液,并将其回 流至相应的脑静脉。
02
中脑静脉通常与中脑动脉伴行, 为中脑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中脑静脉在解剖学上具有一定的 复杂性,与邻近的神经和血管结 构关系密切。
03
中脑静脉在脑干静脉中占据重要 位置,对于维持中脑的正常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
02
大脑静脉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上静脉是大脑静脉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收集大脑
上半部分的血液回流。
它通常与大脑表面的浅静脉相 连接,将血液导入到上矢状窦
等较大的静脉窦中。
大脑上静脉对于维持大脑的正 常功能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如脑外伤或脑 出血,大脑上静脉可能会受到 压迫或损伤,导致颅内压升高 或脑水肿等并发症。
04
04
小脑静脉
小脑上静脉
01
小脑上静脉是小脑静脉中最大的一条,主要收集小脑半球上面部分的 血液。
02
它从小脑半球背外侧向内下方走行,与小脑中脚交叉后汇入岩静脉。
03
小脑上静脉沿途与小脑中动脉和小脑前动脉分支伴行,收集小脑表面 的血液。
04
小脑上静脉在小脑半球上面部分的分支较多,变异较大,有时可分成 两支或一支较小的支进入小脑半球内侧面。
延髓静脉

大脑血管解剖ppt

大脑血管解剖ppt

基底动脉
椎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颈外动脉(ECA)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缩写(动脉供血)
PCA:大脑后动脉 BA:基底动脉 VA:椎动脉 SCA:小脑上动脉 AICA:小脑下前动脉 PICA:小脑下后动脉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硬脑膜和腔隙
大脑 硬脑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脑膜
脑室
脑脊髓液 循环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大脑的保护
颅骨
通过骨缝连接的扁骨 额骨 顶骨 枕骨 颞骨 蝶骨
PTG129 9/04
本文件仅供内部培训使用,不得在波士顿科学公司以外传播。 机密文件 – 仅供内部使用 – 禁止复制或传播。
大脑的保护

脑血管解剖新版本

脑血管解剖新版本

精品课件
大脑前动脉的功能分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MCA供应区的主要特点
• 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供应区 • 与ACA和PCA之间有广泛的吻合 • 髓质动脉有自己的供血区,彼此之间并不吻合 • 其与豆纹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的分支之间也没有
相互吻合 • 有自身的边缘带,位于皮层支和深穿支之间即放
出血性脑梗死
胼胝体出血破入 脑室系统和蛛网 膜下腔——前交 通动脉瘤

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
血肿破入脑室系统
丘脑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
桥脑出血 丘脑-中脑交界区出血
小脑出血伴两侧内囊膝部及桥脑陈旧性病灶
谢谢!
脑的动脉
脑动脉组织学特点
• 脑动脉的主干和分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再 绕到背侧面
• 脑动脉分为皮层支、中央支,二者间吻合甚少, 皮层支间吻合丰富,中央支间较前者差
• 脑动脉为肌型动脉,血管周围没有支持组织 • 脑动脉内膜有丰富的内弹力膜,中、外膜薄,没
有外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无搏动 • 脑实质内外动脉均有神经纤维分布
血管结构
外膜
纤维结缔 组织
内膜
内皮细胞
Image property of Abbott Vascular
脑动脉体系
• 颈内动脉系统 • 椎基底动脉系统
精品课件
颈内动脉解剖
颈总动脉造影
精品课件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 (右侧)
精品课件
ACA
• ICA在前床突水平分叉形成大脑前,其位于内侧, 是较小的一支
精品课件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 (右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脑动脉分布区
椎基底动脉分布区
PCA

脑血管解剖及影像学PPT课件

脑血管解剖及影像学PPT课件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01
CT扫描可见脑部高密度病灶,MRI可显示T1高信号和T2低信号。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价值
02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出血部位、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提供依
据,并评估预后。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注意事项
03
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避免误诊和
漏诊。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诊断
1 2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学表现
详细描述
MRI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形态,对于 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优点在于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损伤,而且 不需要使用造影剂。然而,MRI血管成像操作时间较长,且对钙化灶的显示不如CT血
管成像。
超声血管成像
总结词
超声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波来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形态。
CTA或MRA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DSA可显示动 脉痉挛。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脑血管痉挛,为治疗 提供依据,并评估预后。
3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诊断注意事项
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避免误诊和漏诊。
05
脑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 目的。
血管疾病。
病因
脑梗塞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 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症状
脑梗塞的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 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 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脑出血
定义
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 脑组织受压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 血管疾病。

脑血管正常解剖培训课件

脑血管正常解剖培训课件
脑血管正常解剖
正常解剖
主动脉弓
右侧头臂干 左侧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脑血管正常解剖
2
正常变异
右颈总动脉直接 起源于主动脉弓
左颈总动脉开口
于左锁骨下动脉
脑血管正常解剖
3
正常变异
左颈总动脉开 口于无名动脉
左椎动脉起
源于主动脉弓
脑血管正常解剖
4
正常变异
两侧颈总动脉共同 开口于主动脉弓
She Always Likes Friends Over Papa, Sister, and Mamma
脑血管正常解剖
10
颈外动脉
• 咽升动脉:咽部肌肉、脑膜、神经和鼓室 • 舌动脉:同侧舌和舌下腺 • 面动脉:面部皮肤、咬肌、唾液腺及大部分口
腔粘膜 • 枕动脉:枕部肌肉、皮肤和硬膜 • 耳后动脉:耳廓内侧、耳后皮肤、腮腺 • 颞浅动脉:头皮前2/3、脸外侧的上部 • 上颌(颌内)动脉:
• •
岩 海骨 绵段窦-段p-etc脑包眼raov膜膜动ues垂动脉rn体脉-o干-oups-hcat翼颈hpmas管鼓leumnl支室aiinrcg-支sAeo.lhv-layidrpciaboarrpnoahAtnyico.shteyeamsl Aopfa.nic A.
• •
床突下段- 床突上段
脑血管正常解剖
11
脑血管正常解剖
12
颞浅动脉 颌内动脉
耳后动脉
枕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脑血管正常解剖
13
眶下动脉 颞中深动脉 脑膜副动脉 蝶腭动脉 脑膜中动脉 颞浅动脉 咬肌动脉 下齿槽动脉 上齿槽动脉 腭降动脉
脑血管正常解剖
14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表现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表现
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表现为血管走行异常 ,呈团块状或蚯蚓状。
脑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
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时,血管壁可 出现钙化斑块,管壁僵硬 ,失去弹性。
烟雾病
烟雾病时,造影可见脑底 动脉环狭窄或闭塞,同时 可见异常血管网形成。
颅内肿瘤
部分颅内肿瘤可压迫脑血 管,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肿瘤本身在造影中也可 显影。
脑静脉系统
脑静脉系统在造影中通常不显影 ,仅在特殊情况下,如静脉窦血 栓形成时可见显影。
脑血管病变的影像表现
血管狭窄或闭塞
脑血管病变时,造影可见血管 管径变窄或完全闭塞,血流受
阻。
血管扩张
部分脑血管病变可引起血管扩 张,表现为血管粗细不均,走 行迂曲。
动脉瘤
动脉瘤表现为血管局部膨大, 呈囊状或梭形扩张。
03
04
缺血性病变
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 缺血,如脑梗死。
出血性病变
由于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 如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畸形
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如脑 血管畸形和烟雾病。
动脉瘤
由于血管壁薄弱导致血管扩张 ,如颅内动脉瘤。
02
脑血管造影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总结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化处理,减少影像背景噪音,突出血管影 像的技术。
VS
详细描述
CT血管造影技术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 获取一定厚度的组织数据,经过计算机后 处理重建出血管影像。该技术能够获取高 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同时还能显示血管与 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适用于脑部血管病 变的诊断和手术前评估。
03
脑血管影像表现
正常脑血管影像表现
脑动脉系统
正常情况下,脑血管造影显示脑 动脉系统呈对称、规则的分布, 管径粗细均匀,走行自然。

脑血管读片解剖基础PPT课件

脑血管读片解剖基础PPT课件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通过手术剥离颈动脉内的 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供 血。
血管搭桥手术
通过将其他部位的血管移 植到脑部,以改善脑供血。
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等器械将药物或 装置输送到病变部位,以 达到治疗目的。
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如电刺激、按摩等,促 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结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详细描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于颅内动脉瘤 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读片时应关 注脑沟回及脑池形态的改变,判断是 否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
03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CT血管成像
总结词
无创、快速、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重建血管影像,能够 快速、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病变。
脑血栓形成
总结词
脑血栓形成是指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 缺氧。
详细描述
脑血栓形成多发生在脑血管分支处,尤其是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读片 时应关注血管腔内异常回声或血流信号的改变,判断是否有血栓形成。
脑栓塞
总结词
脑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异常物质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阻塞血管腔,导致脑组织缺 血、缺氧。
颅内占位病变与脑血管病变
颅内占位病变通常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影像学 检查可以观察到占位病变的形态和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差异。
并发症处理
高血压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控制血 压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脑部血管破 裂的风险。

脑血管解剖(脑静脉系)

脑血管解剖(脑静脉系)

大脑内静脉的属支
丘脑纹状体静脉 thalamostriate vein 由前终静脉 anterior terminal vein 和后终静脉 posterior terminal vein 汇合而成,两者接受尾状横静脉 transverse caudate vein 和尾状纵静脉 longitudinal caudate vein 的回流。尾状核纵静脉要接受来自纹状体上静脉 superior striate vein的回流,而纹状体下静脉回流至大脑中深静脉。丘脑纹状体静脉与隔静脉一起汇合成大脑内静脉,主要接受丘脑、尾状核等属支回流。
大脑内侧面的浅静脉
2
1
5
4
3
02
03
04
05
06
01
收集额叶眶面部静脉血,汇入大脑前静脉,后入基底静脉。
额下静脉 inferior frontal veins
颞下静脉 inferior temporal veins
收集枕叶底面的静脉血,行向前外,注入横窦。
收集颞叶底面的静脉血,行向后外方,入横窦。
临床:
01
因为静脉间吻合丰富,浅静脉闭塞后,症状多样,诊断困难。
02
大脑上静脉的开口多集中于上矢状窦前段的前2/3和窦后段的前1/3,在前段的后1/3和窦后段的后2/3内,大脑上静脉开口相对稀疏,为手术相对安全部位。
03
大脑上静脉在上矢状窦的开口位置,从窦前段到中后段,有由高位变低位的趋势
04
大脑外侧面的浅静脉
硬膜静脉窦
硬膜窦收集脑、脑膜、颅骨板障静脉和眼眶等处的静脉血,最后汇入颈内静脉;同时硬膜窦通过蛛网膜颗粒等结构回收脑脊液汇入静脉血。
硬膜窦是一个连续的管道系统,主要由上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及其它颅底诸窦组成,最后穿过颈静脉孔,续为颈内静脉。

脑血管解剖课件

脑血管解剖课件

改善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的 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是脑血管疾病的主 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控
制。
健康饮食
多食用蔬菜水果、低脂 肪食品,减少高脂肪、
高盐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骑车等。
戒烟限酒
它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供应左右大脑 半球的后部和部分颞叶的血液。
03
脑静脉系统
硬脑膜静脉窦
硬脑膜静脉窦是位于硬脑膜上的静脉管 道,主要负责收集脑表面的静脉血,并
将其回流至颈部深静脉。
硬脑膜静脉窦分为横窦、乙状窦和矢状 硬脑膜静脉窦的解剖结构对其功能至关 窦,这些窦在颅内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 重要,其狭窄或阻塞可能导致脑静脉回 络,有助于调节颅内压和脑脊液的循环。 流障碍,引起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症
脑血管的组成与结构
总结词
脑血管由脑动脉、脑静脉和毛细血管三部分组成,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脑动脉是输送血液到大脑的主要血管,分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两大类。脑静脉 则负责将血液从大脑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脑动脉和脑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 是血液与脑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脑血管的血液供应
总结词
05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利用CT、MRI等影像学手段,可以 观察脑血管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 从而诊断脑血管疾病。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如血糖、 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有助于判断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运动 功能、感觉功能等,可以初步判断是 否存在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解剖图ppt课件

脑血管解剖图ppt课件

05
脑血管解剖图展示
彩色解剖图展示
总结词
通过精美的彩色解剖图,展示脑血管的详细结构,帮助学生和医生更好地理解 脑血管的分布和特点。
详细描述
在ppt课件中,可以使用高清晰度的彩色解剖图来展示脑血管的各个部分。这些 图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脑血管的分支、走行和分布,使得学生和医生能够更加 直观地了解脑血管的结构和特点。
2024-01-11
脑血管解剖图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contents
目录
• 脑血管解剖概述 • 脑部主要血管介绍 • 脑血管疾病及其影响 •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脑血管解剖图展示
01
脑血管解剖概述
脑部血管的分布
大脑中动脉
主要负责大脑外侧 面的血液供应。
基底动脉
主要负责脑干和小 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前动脉
主要负责大脑前半 部分的血液供应。
大脑后动脉
主要负责大脑后半 部分的血液供应。
椎动脉
主要负责脑部的血 液供应,特别是后 脑和脊髓。
脑血管的主要类型
01
02
03
动脉
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 脑部。
静脉
负责将血液从脑部输送到 心脏。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负责血 液和脑组织之间的物质交 换。
脑血管的功能
康复治疗
对于后遗症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如物 理治疗、语言训练等。
康复训练
肢体康复
针对偏瘫等后遗症,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包 括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语言康复
对于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帮助 恢复语言能力。
认知康复
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提高其 认知能力。

脑血管解剖基础(共8张PPT)

脑血管解剖基础(共8张PPT)
络丛和间脑的静脉血。
三.脑血管疾病分类
1.依据神经功能确实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4h〕和脑卒中(>24h)
2.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 性卒中
3.依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脑堵塞〕和 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脑部血流供给
〔一〕脑的动脉系统
脑部的血流由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两个 系统供给。两者间由Willis环连通。
1.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垂直上升自颅底, 穿颞骨岩部经颈动脉管抵岩骨尖,通过破裂孔入 颅内,穿硬脑膜经海绵窦,依次分出分支主要供 给眼部、额叶、颞叶、顶叶和基底核等大脑半球 前3/5局部的血流,故又称前循环。
脑的静脉包括大脑浅静脉和大脑深静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给脑后部的2/5,包括脑干、 小脑 、大脑半球后部以及局部丘脑的血流,故又称后循环。
脑的静脉包括大脑浅静脉和大脑深静脉。
大脑浅静脉可分为三组:大脑上静脉、大脑浅 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依据神经功能确实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h〕和脑卒中(>24h)
〔2〕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间的侧支循环。
〔二〕脑的静脉系统 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垂直上升自颅底,穿颞骨岩部经颈动脉管抵岩骨尖,通过破裂孔入颅内,穿硬脑膜经海绵窦,依次分出分支主要供
给眼部、额叶、颞叶、顶叶和基底核等大脑半球前3/5局部的血流,故又称前循环。 依据神经功能确实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h〕和脑卒中(>24h)
3.脑动脉的侧支循环
〔1〕脑底动脉环〔Willis〕:通过前交通动脉,两侧 大脑前动脉互相沟通,两侧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各由一后交通动脉连接起来,共同组成脑底动脉环。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第36页
桥脑病变综合症
1、桥脑中部基底综合症。由基底动脉旁中央支血供障碍引发
表现:同侧---周围性面瘫,眼球不能外展(两眼向病灶侧
同向 凝视麻痹),头部向病灶对侧轻度旋转(内侧纵束)。
对侧---中枢性偏瘫(锥体束),感觉障碍(内侧丘系)。
2、桥脑基底外侧综合症。由基底动脉周围支、小脑前下动脉阻 塞引发。
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 定位诊疗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脑病二科 /09/20
第1页
脑动脉供血系统模式图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第2页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第3页
脑动脉两大致系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两个系统供给脑 部范围:
以小系统供血
桥脑血供源自椎—基底动脉, 桥脑基底外侧和被盖部由短旋 动脉供给;桥脑基底部内侧由 基底动脉中央支供给, 旁正中 支供给桥脑被盖部正中部分— 脑室底部、外展神经核、内侧 纵束和网状结构;桥脑基底部 和被盖部最外侧为长旋动脉供 给。因为外侧区侧支循环丰富, 发生梗塞概率较低。而桥脑旁 正中动脉、短旋动脉呈直角起 自基底动脉, 易受高血压影响 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易出现 梗塞。
(三叉神经),双眼球向病 灶侧凝视麻痹(外展神经及内侧纵
束)。
对侧---半身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第37页
小脑上动脉
每侧主要分支不但供给本侧小脑半球上面, 而且 发分支供给中脑和脑桥背外侧面。
小脑上动脉闭塞能够引发桥脑被盖综合症。
神经内科脑血管解剖及脑梗塞定位诊断
皮质支闭塞造成对侧中枢性下肢瘫, 可伴感觉障碍(胼 周和胼缘动脉闭);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 反射及精神症状(眶动脉及额极动脉闭塞)。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表现)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表现)
无名动脉
PART TWO
左颈总动脉
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也可变异起源自无名动脉
主干向左侧上肢供血
直接发至主动脉弓
主要分支:左侧椎动脉、左侧甲状颈干、左侧肋颈干
双侧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时,除了可以引起上肢缺血外,还可以导致严重偷流,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左锁骨下动脉
1.主动脉弓 2.无名动脉 3.左侧锁骨下动脉 4.右锁骨下动脉 5.右颈总动脉 6.左颈总动脉 7.右颈外动脉 8.左颈外动脉 9.右颈内动脉
第二段(C2)称为岩段,C2段是颈内动脉走行于颈动脉管内的一段,分为两个亚段,即垂直段(或称升段)和水平段,两段交界处称作膝部(下图较易观察入颅处)
第三段(C3)称为破裂孔段,C3段很短,起自颈动脉管颅内端,止于岩舌韧带
第四段(C4)称为海绵窦段,C4段起于岩舌韧带上缘,止于硬脑膜环。分为三个亚段,后升部(垂直部)、水平部和前垂直部。两个交接部称作后膝部和前膝部
Fischer 分段法 (将ICA分为5段)
THANKS
自下而上:C 5 段:颈内动脉自破裂孔向上, 走行于半月神经节下面的一段,亦称神经节段。 C 4段:亦称为海绵窦段, 正位片上表现为椭圆形阴影。 C 3 段:颈内动脉在前床突下方向上向前走行, 随之向后形成膝状弯曲, 侧位片上成“c” 形,称为前膝段。 C 2 段:在前床突下颈内动脉出海绵窦, 向后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段称为脑池段,正位片上重叠为浓密的圆点。 C1 段:颈内动脉在后床突附近向上向前急骤弯曲形成后凸, 故称为后膝段。
眶额动脉2.颞前动脉3.额前动脉4.中央前动脉5.中央动脉6.顶前动脉7.顶后动脉8.角动脉9.颞后动脉10.眼动脉11.后交通动脉12.脉络膜前动脉13.豆纹动脉外侧组

颅脑血管解剖ppt课件.ppt

颅脑血管解剖ppt课件.ppt
“脑出血动脉”。
DSA大脑前、中动脉 分支(前后位)
压 颈 试 验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动脉(VA)在第2颈椎水平发出脑膜前、后动
脉,供应硬膜。在Moyamoya病患者,该动 脉起到一定代偿作用。
小脑后下动脉(PICA):椎动脉最大和最后分支, 主要供应延髓、四脑室下部、下蚓、小脑半球的 下面以及扁桃体。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分支与大脑前动脉皮质分支在 额中回上半、中央前回上1/4及顶间沟下缘皮质区吻
合,此区称为血管“分水岭”区。
脉络膜前动脉:起始于后交通动脉以远2~4mm, 距颈内动脉分叉处约5mm,主要供应视束、外侧膝状 体、钩回、大脑脚基底部前1/3、丘脑、尾状核尾、
内囊、前连合以及苍白球的背部。
也有变异。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颈外动脉在C4、5平面自颈总动脉发出后自近端向 远发出主干有:
1.甲状腺上动脉、 2.舌动脉、 3.面动脉、 4.枕动脉、 5.咽升动脉、 6.颌内动脉、 7.耳后动脉等(后4者均由脑膜动脉发出)。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颈内动脉
分段有几种方法,暂无统一命名方法,脑血 管介入多分为4段:
胼周段(A4段)、终段(A5段)
多发动脉瘤
DSA大脑前、中动脉分支(侧位)
大脑中动脉:供应整个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解剖上分水平 段(M1段)、脑岛段(M2段)、侧裂段(M3段)、皮质支 (M4段M5段)。
M1段主要分支有豆纹动脉,其前穿支分布于壳核前部、苍白球外侧部、 内囊膝部、丘脑前核与外侧核、高血压动脉硬化极易破裂出血,故称为
1.颈段、岩段(C5):无分支 ,易病变。 2.海绵窦段(C4) 3.床上突段(C3) 4.脑内段(C2)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前、后

脑血管解剖图--课件

脑血管解剖图--课件
aqueduct
上简帆
superior medullary velum
灰结节'
tuber cinercum
乳头体 mamillary body
桥脑 pons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小脑
cerebellum 下丘脑沟

hypothalamic sulus
medulla oblongala
中央支 central branch
脉络从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
基底动脉basilar a. 迷路动脉 labyrinthine a.
PPT 课件
前交通动脉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
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
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
小脑上动脉
前装帆 小脑上脚
小脑中牌
脉络膜后动脉
脚间查
后交通动脉 眼 据Murphy
b) 楼 越
基底动脉: 旁正中支 煎周支
长周支
根据Folx和Hillemand
基放动脉
推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C延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青髓前动脉及推动 脉的旁正中支 根据Murphy
图3 .54 脑干血液供应区城中 脑b 桥 脑c 延精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桥脑pons
延髓
medulla oblongati
山预
culmen
原裂
pimary fisure
山坡
declive
中央小叶 central lobule
蚓叶
folium of vermis 水平裂 horizontal fiss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前动脉A1段
大脑前动脉A1段从颈内动脉发出,至 与前交通动脉连接处,长约10mm,发育不 良或缺如者常见,且以右侧发育不良常见。 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可不产生临床症 状,可由前交通动脉获得血液。
右侧A1段发育不良
右侧A1段缺如
大脑中动脉MCA
①M1段(水平段)起始处→入外侧沟以前部分,此 段发出豆纹动脉。 ②M2段(环绕段)呈弧形环绕岛叶前端进入外侧沟, 可由上干和下干组成,也可为单干型。 ③M3段(侧裂段) 藏于大脑外侧沟内,紧贴岛叶表 面 ④M4段(分叉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末端于顶、枕、 颞叶交界处分叉为角回A和颞后A的一段。 ⑤M5段(终末段)即大脑中动脉的终末支——角回 动脉。
(三)、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为颈总动脉两终 支之一,约在第四颈椎平面, 甲状软骨上缘由颈总动脉发出, 以颅底颈动脉管为界,分成颅 外段和颅内段。 颈段通常不是笔直的,而 是具有一定的弧度。颈段形态 变异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呈轻度“S”或“C”形弯曲 ②在立体空间上呈螺旋状扭转
③中途扭曲成环形 上述以弯曲为常见,后两种少见, 且以中老年人多见,可能与动脉硬 化有关。
大脑深静脉
硬脑膜静脉窦: 是位于硬脑膜的骨膜层与脑膜层之间的静 脉通道,将脑内的血液引流颈内静脉的通 道。 特点:坚韧无弹性、无瓣膜、与静脉内皮延 续 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 横窦、乙状窦、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 等
硬脑膜窦内血液流向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
四、床突上段C2
位于前、后床突连线的稍上方,约在 视神经根附近由前向后走行,约在前穿质 下方延续为终段。
五、终段C1
通常指颈内动脉参与大脑动脉环的一段,前床 突上段向上弯曲形成,此段短,但发出几个重要 分支:
①大脑中动脉——直接延续 ②大脑前动脉 ③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A吻合 ④脉络膜前动脉——经海马旁回钩与脑干之间 进入侧脑室下角的脉络丛。
大脑浅静脉
大脑浅静脉的吻合
上吻合静脉:(Trolard吻合) 为大脑上静脉和大脑中浅静脉之间的吻 合,是连接上矢状窦和颅底静脉窦的通道。
下吻合静脉:(Labbe吻合) 是一条或者一组静脉在大脑中浅静脉和 横窦之间形成的吻合,一般分布于颞叶后 方。
2.深静脉——收集髓质深层、基底节、间脑 和脑室脉络丛的静脉血 左右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直窦
分布:大脑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 和额顶叶上外侧面上部。
主要及重要分支: Heubner返动脉(又称前内侧丘纹动 脉)、内侧眶额动脉、额底内侧动脉、额 前内侧动脉、额中间内侧动脉、额后内侧 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旁中央动脉 楔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的干型
单干型:只有一干者。
双干型:于胼胝体膝部附近分为两个等大干 者,下干为胼周动脉,上干为胼缘动脉 (发出额前、额中、额后内侧动脉和旁中 央动脉)。
颅外段 行程直、全程无 分支 颅内段 行程弯曲、分支 多
颈内动脉颅内段
颈内动脉颅内段传统五段分法(逆血流排列) ⑴岩段 C5 ⑵海绵窦段 C4 ⑶膝段 C3 ⑷床突上段 C2 ⑸终段 前 动 脉
颈内动脉颅内段
一、岩段C5
从颈动脉管外口起到穿过硬脑膜至海 绵窦之前止,全程均行于骨性管内。 C5段与咽鼓管和鼓室借一菲薄骨片相 邻,有时中耳、内耳感染可能引起颈内动 脉周围炎。 C5段居于三叉神经半月节下方,当动 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时,可能引起三叉神 经痛。
二、脑的静脉系统
特点:壁薄,无瓣膜,大部不与动脉伴行。 1.浅静脉——引流大脑皮质和髓质浅层血液 大脑中静脉:唯一与大脑动脉(即大脑中 动脉)伴行的静脉,有深浅之分,汇入海绵窦或 蝶顶窦。 大脑上静脉:6~16条,引流半球背外侧面上 部汇入上矢状窦,其中,上吻合动脉较为粗大。 大脑下静脉:1~7条,引流半球上外侧面、 内侧面和下面的血液,分别汇入横窦、海绵窦、 岩上窦和基底静脉。
上矢状 窦
横窦
窦汇
下矢状 窦 直窦
岩上窦 乙状窦 岩下窦 枕窦
静脉解剖示意图
1上矢状窦 2下矢状窦 3直窦 4横窦 5乙状窦 6枕窦 7海绵窦 8岩上窦 9岩下窦 10导静脉 11额头皮静脉 12眼上静脉 13眼下静脉 14内眦静脉 15面前静脉 16面深静脉 17翼静脉丛 18咽静脉丛 19面后静脉 20面总静脉 21颈内静脉 22颈外静脉 23椎静脉 24锁骨下静脉
分布: 额顶叶上外侧面中下部。
主要及重要分支: 豆纹动脉、外侧眶额动脉、中央前沟动脉、 中央沟动脉、中央后沟动脉、顶前动脉、 顶后动脉、角回动脉、颞枕动脉、颞后动 脉、颞中动脉、颞前动脉、颞极动脉
豆纹动脉
豆纹动脉,其分为 内侧组、外侧组。分布 到外囊、壳核、苍白球、 内囊后肢前3/5和尾状 核。豆纹动脉在高血压 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极易 破裂出血,故称为“脑 缺血动脉”。出血大多 发生于壳核,血积蓄于 外囊,形成外囊出血。
(一)、脑动脉特点:
1.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两者在脑底部吻合成Willis环。 2.大脑的动脉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及浅 层髓质)和中央支(供应皮质深部的基底 神经节、丘脑、内囊等)。 3.脑动脉的侧支循环对调节脑组织血供具有 重要意义。
(二)、脑动脉系统的组成
颈内动脉系统:额叶、顶叶等共约3/5的 脑组织 椎-基底动脉系统:枕叶、颞叶、小脑等 共约2/5的脑组织
小脑上动脉
脑桥动脉
迷路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于脑桥上缘,由基底动脉发出,在脚 间池内沿大脑脚外行。 分段:
P1段:从起始到与后交通动脉连接处的一段。 P2段:从后交通连接处至大脑脚后缘的一段。 P3段:大脑脚后缘至大脑后A分为距状沟动脉和顶枕动 脉两终支前的一段。 P4段:P3段末端发出的枕支,即距状沟动脉和顶枕动 脉。 分布:大脑的枕叶和颞叶大部分,深支分布于脑干。
椎动脉(VA)的分支: ①脊髓前A ②脊髓后A ③延髓A ④小脑下后A(PICA) ——椎动脉最大 的分支。 供应延髓、四脑室下部、下蚓、小脑半 球的下面以及扁桃体。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时,可代偿逆行充盈 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基底动脉 BA 由双侧椎动脉在桥脑下缘汇合而成 分支:(从下往上排列) ①小脑下前A ②迷路A ③脑桥A ④小脑上A ⑤大脑后A
头颅CTA扫描方案

常规询问患者状况,有无碘造影剂禁忌症。



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头固定于头架中。选用套管针或钢针 穿刺肘前臂正中静脉并留置。嘱咐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能移动, 保持每次扫描头颅位置一致。 登录患者信息,选用CTA模式,CTA扫描模式为螺旋扫描,包 括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可选用追踪扫描和定时扫描两种方 案。 追踪扫描定位像长为500mm,包括气管分叉至颅顶平面,平扫、 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范围相同,均包括颈总动脉分叉水平并往 上至颅顶平面。追踪扫描基线置于气管分叉层面。确认无误后 启动扫描模式。先行CT平扫完成后查看图像,确认颅内无出血 后进行下一步动脉期扫描。 追踪扫描基线完成后,手绘ROI,确保追踪点全部在主动脉血 管腔内。
Willis环
连接大脑半球前循环及后循环的大吻合
组成:颈内动脉C1、大脑前动脉A1、前交通 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P1。
Willis环在发育上常有部分缺如使环不完整
前交通动脉
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 位于视交叉前方。一般是一条斜行或横行, 亦可有两条以上或缺如。
后交通动脉
连接前后循环的主要通道 后交通动脉口径变异较大,有双侧发达、 一侧缺如、双侧缺如等多种变异。
脑血管解剖
原著:沈碧霞 长海医院放射科
freemanpyw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bbs/post/view?bid=89&id=16651770&sty=3 http://www.radiologyassistant.nl/en/484b8328cb6b2
一、脑的动脉系统
脉络膜前动脉
后交通动脉
眼动脉
颈内动脉虹吸部:海绵窦段,膝段和床突 上段合称颈内动脉虹吸部。 其形态多为“U”形和“V”形,少数为 “C”形和“S”形。
大脑前动脉ACA
A1(水平段) 颈内动脉末端至前交通A处。 A2(胼胝体下段) 前交通A处至胼胝体膝部 下方的一段。 A3(膝段) 呈“C”形,环绕胼胝体膝部, 凸向前方的一段。 A4(胼周段) 在胼胝体沟从前向后,达胼胝 体压部的一段。 A5(终末段) 胼周段在胼胝体压部向后移 行为楔前动脉。
常 规 头 动 脉 显 示
斑块好 发部位
颅内动脉瘤 好发部位
常 规 颈 动 脉 显 示
常 规 颈 动 脉 显 示
样稿

两侧颈内动脉走行连续,管壁光整,未见明显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闭塞, 未见明显动脉瘤征象(颈内-后交通段动脉瘤最常见,多发生在颈内动脉下 外侧壁与后交通动脉的交接处); 两侧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发育良好,基本对称(一侧发育不良或缺如),前 交通动脉存在(发育不良或缺如),未见明显动脉瘤(前交通动脉是动脉瘤 的好发部位),交通后段未见明显异常。 两侧大脑中动脉走行连续,管壁光整,未见明显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闭 塞,未见明显动脉瘤征象(水平段与侧裂段交界处的分叉点是大脑中动脉瘤 的好发部位); 椎基底动脉走行连续,管壁光整,未见明显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闭塞, 未见明显动脉瘤征象,两侧大脑后动脉发自基底动脉,两侧后交通动脉存在, 未见明显狭窄闭塞,未见明显发育变异。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完整,未见明显发育变异。(正常典型的Willis环由成 对的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及不成对的前交通动 脉构成)


扫描完毕,住院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注意监护观察。门诊患者 在候诊室观察半小时以上可以离开,如有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 应请立即返回医院就诊。 头颅CTA后处理包括厚层MIP及VR图像,显示内容包括颈内动 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观察有无血管发育变异、管腔狭窄闭塞、 斑块及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