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措施
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重要的途径与措施来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将阐述几个重要的途径与措施,以助力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提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倡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如加强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我们要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和质量。
此外,还要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推动绿色技术与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绿色技术与产业的创新,加强绿色科技研发,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采用低碳、环保的技术和设备,推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进绿色产业链的建设。
四、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出一系列有力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外部环境。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机制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机制创新》提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贯彻落实。
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在全国迅速掀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潮,建立和完善长效化的法制、机制、政策以及评价体系,又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机构,根据中央部署,立足省情区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科学规划,确保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持久的生态文明行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机制创新作者葛彩虹,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邮政编码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系,是和谐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贯彻落实。
它果断摒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开辟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包含了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诸多要素。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由来及其战略地位xx年,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说课稿(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说课稿(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主要围绕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进行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对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理解不深,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提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投身于美丽中国的建设。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
2.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中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1.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分)A.《“十二五”规划纲要》B.十八届三中全会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D.十八届五中全会2.()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分)A.碳税B.碳关税C.环境税D.资源税3.()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4.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
(分),6,8,6,105.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分)A.一B.二C.三D.四6.()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7.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8.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9.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分)亿吨亿吨亿吨亿吨11.()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12.发展生态工业依据的原理是()。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首要范畴,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这一科学论述,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根据这个新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位置,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范畴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
内蒙古2020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参考答案
单选题1.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
(1.0分)A.海拔较高的地区B.人迹罕至的地区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D.物种丰富的地区我的答案:C √答对2.()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我的答案:B √答对3.从()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分)A.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B.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C.资源利用程度D.资源节约我的答案:C √答对4.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分)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我的答案:A √答对5.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1.0分)A.永续发展B.合作分享C.共生和谐D.绿色文明我的答案:C √答对6.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十九大B.十八大C.十七大D.十六大我的答案:A √答对7.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 √答对8.()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9.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情景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情景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持续创新。
2.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__________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答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保护。
答案: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4.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战略。
答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5.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__________、经济与社会__________、发展与保护__________。
答案: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双赢共进。
二、简答题1. 请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答案: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三是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严格环境监管;五是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2.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案: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展现国家的责任感和领导力。
3. 阐述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二是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三是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四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等环境问题。
2020年内蒙古专技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生态文明98分
2020年内蒙古专技继续教育考试及答案-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2.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1.0分)A.能源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4.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6.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7.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
(1.0分)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8.()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1.0分)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10.()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11.()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资料讲解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首要范畴,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这一科学论述,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根据这个新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位置,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体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要求,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被确立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过去几年中,我深入了解和学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并对此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转变观念。
过去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需要从追求“多少”向追求“质量”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关注。
我们不仅要计算GDP的增长率,还要关注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关注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需要从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人们共同努力。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改变发展方式。
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换取短期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既不可持续也不可持续。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推动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这意味着我们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控机制,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加强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自然资源。
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我们的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我们要建立一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来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了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目标。
2024年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本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极参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下面,我将分享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是关键。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首先,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大气、水域和土壤的环境质量。
其次,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修复,通过种植树木、改善土壤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最后,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的情况,并提出解决措施。
其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发展是关键。
绿色发展是指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绿色发展,我们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节约资源的方式。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们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同时,要加强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
另外,绿色生活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选择环保产品和采取环保措施。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最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民参与是关键。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PPP项目成功案例分享-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典型案例: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典型案例: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园区概况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金桥开发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之一,规划总面积为27.38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区。
金桥开发区的绿色发展,经历了从“排放达标”到“节能减排”,再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历程。
目前,园区在产业发展生态化、土地利用集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社会责任制度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近年来,园区管委会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升级战略,基本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轮驱动、二元融合的低碳产业发展格局。
金桥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低碳金桥2.0为新的总体目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
2012年~2016年,金桥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保持在1900亿元左右。
试点期间,经济发展保持了一定的增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2.29%(相对于2012年),占浦东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
但是,能源消费总量却显著降低,年均减少率为4%(相对于2012年);园区碳排放总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6年较2012年下降了25%,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园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园区低碳发展的战略举措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金桥开发区将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以生态建设促低碳发展,以低碳发展提升生态水平。
1、发展服务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金桥开发区参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期间,也是其初步实现从加工型产业向服务型产业转移,从实体经济向服务经济和虚拟经济转移的关键时期。
金桥开发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园区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低碳产业的比重。
通过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家用电器和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的生态产业链,将绿色、低碳生产向绿色设计、绿色营销两端延伸,不断扩大低碳发展的规模和深度,将金桥开发区建设成为上海市低碳发展规模最大、能效最高、产业链生态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和生态环境突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实现金桥开发区产业结构低碳化。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明确重点任务至关重要。
首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们的国土辽阔,但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各有差异。
因此,需要科学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比如,将生态脆弱地区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域,限制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对于城市化发展区域,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无序扩张对生态的破坏。
通过这样的规划,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加强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相对匮乏。
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
在能源领域,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
在水资源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推广节水灌溉、节水器具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土地资源方面,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和退化。
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护草原生态,合理控制放牧规模,防止草原退化。
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发挥其在蓄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治理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当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强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的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毛中特核心考点:五位一体总布局
毛中特核心考点: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上的拓展。
这是我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
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命题分数占毛中特科目的60%以上。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五位一体的相关考点内容,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朱弘隽老师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作了归纳和整理。
一、五位一体的相互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需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好了,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强调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下进行,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五位一体具体内容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掌握各自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具体采取四项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题目
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题目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一、踏上循环发展之路在当前全球面临环境变化和生态危机的背景下,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了循环发展的重要性。
循环发展,即通过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精神不仅体现了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促进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技术助力绿色转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举措。
在大会上,与会代表们纷纷提出了创新技术与绿色能源的结合,不断推动绿色转型和升级,加速实现低碳发展。
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模式转变,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赋能。
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全球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难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也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实现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与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是对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重大回应,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切感受到了大会精神的重要性。
我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为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与回顾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涵盖了循环发展、创新技术、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际合作等重要议题,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划定了明确的方向。
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提案
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提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涉及到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资源消耗的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
其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生态修复水平,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同时,绿色低碳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等都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最后,本提案旨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修复,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等方式,我们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提案将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引领和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组织安排,以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脉络。
最后,我们要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提出相关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正文部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我们将着重探讨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具体举措。
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将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以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及原因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及原因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可以对该长文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并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
可以使用如下的文本作为参考: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维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并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提出措施,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并且详细阐述每个措施的原因和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旨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行动方案,为构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将提出一些重要的措施,如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生态产业发展以及加强环境管理等。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而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关键的措施,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进绿色交通发展以及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等。
这些措施将帮助我们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的结论将对以上提出的措施进行总结,并提出对于未来的建议,以期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结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的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及其原因,并具体提出了两个措施。
然后,在正文部分的第三部分,将阐述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两个具体的措施。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标题: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成为了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三个概念都涉及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相互影响和互补作用。
第一部分: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倡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清洁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绿色发展注重通过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绿色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保护环境。
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基础上,确保子孙后代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第二部分:循环发展循环发展是一种将资源回收再利用并最大程度减少废物排放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
循环发展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还可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循环发展旨在构建一个“循环经济”的生态系统,通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最大程度利用废物再生产价值,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善。
在循环发展中,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回收体系和循环利用机制,同时加强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第三部分:低碳发展低碳发展是一种以减少碳排放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来降低碳排放。
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低碳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减少之间的关系。
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和改变消费和生产模式,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减少碳排放。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和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和理念摘要:1.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2.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3.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5.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建议正文: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意义、核心理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等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提高生活质量。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绿色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发展注重降低碳排放,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循环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则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
为实现这些任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了发展路径和战略。
一、发展路径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必须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这意味着,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
在资源利用上,要实行严格的节约用水、节约用能、节约用地政策,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环境保护上,要加强污染治理,减少排放,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污染型发展方式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战略措施1.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这些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向和任务。
2.完善生态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打击违法行为。
3.加强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这就需要加大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4.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
这就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引导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绿色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首要范畴,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这一科学论述,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根据这个新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位置,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范畴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提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概念。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谈不上人们的生活活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生活活动,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生产活动。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
纵观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大变革,都伴随着文明的更替,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精神生活更趋丰富。
现代社会,以生态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系统管理科学和复杂系统工程、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等为特色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兴未艾,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性要素,直接催生和引发了生态文明这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兴起与实践。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生活方式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
对于我国来说,形成新型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效益体现,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当深化对生态文明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系统研究,探索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新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形成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探索如何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在对两者关系的深入把握中,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形成。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的科学论断。
我们应深刻学习领会,增强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范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位和意
义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统一起来,努力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更加自觉和主动地投身于党带领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与战略任务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运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效、增加绿色碳汇等多种手段;二是人类正面临一次绿色经济的巨大变革,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正在对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的论述科学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在发展中面临两大矛盾: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
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科学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
显阶段。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失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阵地、主战场,再好的文明憧憬也是空中楼阁。
胡锦涛同志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要义:第一,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是实现生产方式转变。
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
与传统工业文明的线性非循环经济相区别,它的组织原则和技术原则是非线性和循环的,是以生态绿色技术改造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之间平衡协调的社会文明。
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
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的新型国民经济结构。
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
第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时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深入发展,发展绿色低碳生态经济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还是提升国家绿色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
绿色、环保、低碳、减排正成为新的国际话语权竞争的焦点。
美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化危为机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手段;欧盟和日本在新一轮低碳经济竞争中谋求抢占制高点。
我国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必然要求,能够彰显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胡锦涛同志“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论述,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目的的认识。
我们必须始终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体现在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上。
我们要把胡锦涛同志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论述作为基本遵循,以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利于当代、惠及子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本质、历史地位和整体性战略的研究,不断增强和发挥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