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给水系统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3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自动化B13 学生姓名学号 2000000000 指导教师邓玮李玉杰职称副教授副教授起止日期:2014年06月23日起——至2014年06月29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300MW机组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自动化B13学生姓名学号 2000000000 指导教师邓玮李玉杰职称副教授、副教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教学楼F座619室任务下达时间:2014 年06 月23日起止日期2014年06月23日起——至2014年06月29日止自动化系主任2014年06月20日批准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给水控制对象动态特性分析;(2)给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与原理分析;(3)控制系统组态图分析;(4)CAD制图。
2.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学生应撰写的内容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4).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3.时间进度安排;沈阳工程学院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系):自动化学院班级:自动化B13 学生姓名:摘要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的重点能源工业之一。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
给水控制系统是火电厂非常重要的控制子系统。
300MW火电机组DCS组态系统分析与调试课程标准.doc
成果由企业评审团(学生)和用户(授课教师、特约嘉宾)共同评议,并作为过程考核依据记录
在相关学习手册中。 课程设计的八个项目分别是:
项目一除盐水箱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
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
凝汽器水位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项目三除氧器水位、压力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项目四
汽包给水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项目五
项目一:除盐水箱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4学时)
达成的能力标准:
1.能进行简单PID参数设置与调试;
2.能进行简单控制逻辑回路的跟踪与超驰策略阅读与测试;
3.能进行单元控制系统的物理意义分析、控制策略设计与调试。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单元控制系统的物理意义分析、控制策略设计。教学难点:单元控制系统的物理意义分析、控制策略设计。教学内容:
(11)能掌握在线解除单元机组DCS逻辑闭锁的方法和原则;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团结协作;
(2)严谨细致;
(3)用于承担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不安排。
四、先修课程
《火电机组运行实习》课程基本内容为: (1)300MW火电机组仿真系统简介,各操作站的操作功能介绍;(2)锅炉点火操作体验; (3)单元机组启动前各辅机系统的恢复; (4)单元机组的点火、
(3)XDPS画面设
计;(4)XDPS的组态设计; (5)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6)分散控制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组态阅读基础,
为在线调试参数打下设备基础。
热工保护与程
序控制设计与调试课程内容为:
(1)单元机组
FSSS系统(含燃油顺序控制)逻辑测试与验收;
山西京玉电厂APS系统设计书
山西京玉电厂APS系统设计书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京玉电厂APS系统设计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京玉电厂APS系统设计书的全部内容。
右玉电厂300MW流化床机组控制系统APS系统设计书(初稿)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月1 概述 (5)1.1 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的概述 (6)2 APS的设计范围 (9)2。
1 APS设计范围原则 (9)2.2 APS启动设计范围 (9)2.3 APS停机设计范围 (10)3 APS总体设计思想 (12)4 APS断点的设置原则和数量 (15)4。
1 断点设置原则 (15)4.2 APS启动断点设置 (15)4.3 APS停止断点设置 (16)4.4 启动模式断点完成的功能 (16)4。
4.1启动前检查及辅助系统确认完成的功能 (16)4.4。
2凝器、除氧器断点完成以下功能: (20)4。
4.3锅炉上水断点完成以下功能: (20)4.4.4锅炉吹扫、点火,升温升压断点完成的功能 (21)4。
4.5 汽机冲转断点完成的功能 (22)4.4。
6 自动同期、并网及初负荷控制断点完成的功能 (24)4。
4。
7 升负荷断点1 (25)4.4.8 升负荷断点2 (25)4.5 APS停止断点完成的功能 (26)4.5.1降负荷到100MW负荷断点 (27)4。
5。
2降负荷至解列停机断点 (28)4。
5.3停炉、通风吹扫闷炉、投盘车断点 (28)5 APS逻辑设计基本结构 (28)5。
1 APS总体架构 (28)5.2 APS操作画面结构 (30)5.2.1 APS启动操作画面 (30)5。
基于自校正PID算法火电机组高加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设计报告自动化 班级学号姓名2013年6月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一、设计目的二、高加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背景在 在火力发电厂中, 高加系统作为主要的辅助设备, 对锅 炉给水进行加热通过省煤器直至供给汽包,给水温度的恒 定,直接关系到锅炉的热效率。
每一次高加系统的解列,在 不增加煤量的情况下,导致降低负荷 30MW/h 左右,同时造 成给水温度骤降、引起汽包水位下降锅炉气压不稳定,严重 威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为了保持高加水位在正常 范围内调节,保证高加系统稳定的投入运行,是机组安全稳 定运行的前提条件。
在当今的条件下用常规仪表可搭接成典型的单级单回路调节系统,各环节全由硬件硬接线完成,它存在的缺点是 连接起来很复杂、故障点比较多、调节的品质不高、自动投 入率比较低。
基地式高加水位调节仪的优点是测量和调节单 元合二为一,删减了多余的连接部件和电缆,且不存在电磁 干扰的问题;缺点是它比较容易进入不正常的状态,它的气 路复杂、漏点故障点多。
它对气源的要求非常高,灰尘和油 污会使调节部件的节流孔堵塞而使调节失灵,气源带水会使基于自校正PID 算法的火电机组高加水位控制系统设计1. 熟悉自校正 PID 控制原理2. 了解自校正 PID 算法对控制效果的影响3. 学会如何用 MATLAB 编程实现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调节部件腐蚀失灵,在冬天甚至会发生结冰冻裂的现象。
高加水位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模型:Ste P Response图2.1被控对象动态模型阶跃响应曲线三、自校正PID控制设计方案在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历史发展中,PID控制是历史最久、生命力最强的基本控制方式。
由于PID控制具有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鲁棒性强等特点,所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型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动控制技术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校正PID控制应运而生。
300MW火电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1选题背景 (2)1.1引言 (2)1.2设计目的及要求 (2)2方案论证 (3)2.1方案一 (3)2.2方案二 (4)3过程论述 (5)3.1总体设计 (5)3.2详细设计 (6)3.2.1信号的测量部分 (6)3.2.2单冲量控制方式 (10)3.2.3串级三冲量控制方式 (11)3.3信号监测 (12)3.3.1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强制切到手动 (12)3.3.2电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3.3汽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4工作方式 (13)3.5切换与跟踪 (13)3.5.1切换 (13)3.5.2跟踪 (14)3.6控制器选型 (14)4结论 (14)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1.1引言火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其内部设备组成很多,工艺流程的复杂,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是一个能在锅炉启动、停炉、低负荷以及在机组发生某些重大事故等各种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实现给水自动控制的系统而且从一种控制状态到另一种控制状态的判断、转换、故障检测也常常靠系统本身自动完成。
1.2设计目的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设计出功能较为全面的300 MW火电机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是使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相适应,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
目录1.选题背景 (1)1.1 设计背景 (1)1.2 设计任务 (1)2.方案论证 (1)2.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1)2.2 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 (2)2.2.1 定压运行方式 (2)2.2.2 滑压运行方式 (2)2.2.3 联合运行方式 (2)2.3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3)2.3.1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3)2.3.2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4)2.3.3 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5)3.过程论述 (5)3.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6)3.1.1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6)3.1.2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7)3.1.3 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10)3.1.4 负荷迫升/迫降 RUN UP/DOWP (11)3..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12)3.2.1 锅炉主控制器 (12)3.2.2 汽轮机主控制器 (13)4.结果分析 (14)5.总结 (14)6.心得体会 (14)7.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1.1 设计背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
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单元制运行方式与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
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围。
1.2 设计任务本设计要求通过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实际生产,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2010版)
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二○一○年三月前言节能降耗水平是衡量发电企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盈利能力。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其他发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力度的不断加大,超(超)临界机组的大规模投产,华能集团公司供电煤耗和发电厂用电率指标领先优势逐步缩小。
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华能集团公司曹培玺总经理在年度工作会上提出要“加强节能降耗管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确保集团公司总体能耗水平和主力机型的能耗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强调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能耗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工作。
华能集团公司多年来有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有多年优秀经验的积累、良好的设备基础以及西安热工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实现华能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机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力机型能耗指标达到行业领先的目标,2009年4月~7月,华能集团公司先后多次组织召开节能降耗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节能降耗工作。
主要开展的工作有:深入分析公司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开展能耗指标对标工作;安排西安热工研究院开展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工作,深入研究导致机组能耗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制定具体的技术改进方案;提出各机组能耗指标近期目标值,要求积极开展能耗指标创优活动;检查节能降耗工作进展,督促电厂进一步落实华能集团公司的部署和要求,抓紧实施节能诊断提出的改进措施,促进节能降耗工作长期持续开展。
为全面提升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水平,实现集团公司确立的能耗指标近期目标值,以集团公司2007年制订的300MW机组节能降耗实施导则为基础,结合2009年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分析工作经验,综合考虑在设备选型、技术改造、运行控制、检修维护等方面的节能工作,在华能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组织安排下,由西安热工研究院负责制订本导则。
编写人:杨寿敏居文平宋文希王春昌张广才胡三季王生鹏吴生来周元祥校阅人:罗发青聂剑平宋文希吴生来刘振琪审核:胡式海批准:乌若思目录1.范围 (1)2.参考资料及标准 (1)3.汽轮机 (1)3.1汽轮机通流改造 (1)3.2国产亚临界汽轮机通流检查与通流间隙调整 (2)3.3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机本体改进 (2)3.4国产350MW超临界汽轮机通流间隙调整与汽封改造 (2)3.5国产6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通流间隙调整与汽封改造 (3)3.6驱动给水泵汽轮机 (4)3.7低压缸进汽管道导流板加固 (4)3.8顺序阀运行和滤网拆除 (5)4.热力及疏水系统 (5)4.1热力及疏水系统改进原则 (5)4.2300MW机组热力及疏水系统改进 (5)4.3600MW及以上机组热力及疏水系统改进 (5)4.4给水系统设计 (12)5.汽轮机冷端系统 (14)5.1凝汽器 (14)5.2循环水系统和循环水泵 (18)5.3抽空气系统与真空泵 (19)5.4冷却塔 (20)5.5空冷塔和空冷凝汽器 (22)6.加热给水系统 (22)6.1凝结水系统 (22)6.2给水泵和除氧器 (22)6.3加热器及给水温度 (23)7.锅炉 (24)7.1过热蒸汽温度 (24)7.2再热蒸汽温度 (24)7.3过热器减温水量 (24)7.4再热器减温水量 (24)7.5更换或掺烧非设计煤种 (24)7.6锅炉热效率 (25)7.6.1煤质特性与锅炉热效率 (25)7.6.2挥发分与飞灰可燃物 (25)7.6.3排烟温度与排烟热损失 (26)7.7节油点火技术 (26)7.7.1微油点火技术 (26)7.7.2等离子点火技术 (27)8.锅炉燃烧优化试验与运行控制 (27)8.1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 (27)8.2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 (28)8.3运行优化控制 (28)8.4飞灰可燃物 (30)8.5排烟温度 (31)9.空气预热器 (31)9.1空气预热器面积 (31)9.2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 (32)9.3空气预热器吹灰 (32)10.机组保温 (32)10.1锅炉保温与密封 (32)10.2汽轮机保温 (32)11.运行及管理 (34)11.1节能管理 (34)11.2运行控制 (34)11.3优化运行 (35)12.华能燃煤机组能耗指标近期目标值 (35)附录A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方式优化案例 (36)附录B煤质变化对某300MW机组运行能耗指标的影响 (39)附录C华能燃煤机组能耗指标近期目标值 (41)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1.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华能系统300MW及以上容量火力发电机组,300MW以下容量机组可参照执行。
DL/T517200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7200精选文档
ICS 27.100P61 备案号;J224-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175 -2019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ule for designing thermodynamic controlsystem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2019-01-09 发布2019-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目次、八―丄前言 --------------------------------------------------------- 11 范围 --------------------------------------------------------------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3 总则; ----------------------------------------------------------- 44 一般规定--------------------------------------------------------- 55 模拟量控制------------------------------------------------------- 85.1 模拟量控制功能 (8)5.2模拟量控制项目 (10)6 开关量控制------------------------------------------------------- 146.2 顺序控制 (14)6.3 连锁 (15)6.4 远方控制 (17)7 设备选择 ----------------------------------------------------------- 197.1 一般规定 (19)7.2 常规设备选择 (19)附录A ---------------------------------------------------------------- 21 (规范性附录) (21)本标准用词说明 (21)1 范围 -------------------------------------------------------------- 243 总则- ---------------------------------------------------------------- 25 4.一般规定--------------------------------------------------------- 265 模拟量控制------------------------------------------------------- 285.1 模拟量控制功能 (28)5.2 模拟量控制项目 (30)5.3 模拟量远方操作 (31)6 开关量控制------------------------------------------------------- 326.1 开关量控制功能 (32)6.2 顺序控制 (32)6.3 连锁 (33)6.4 远方控制 (33)7 设备选择 ---------------------------------------------------------- 357.1 一般规定 (35)7.2 常规设备选择 (35)本规定是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工自动化部分的补充和具体化,在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时应执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以及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满足本规定的要求。
300MW火电机组AGC与一次调频优化方案经验总结
300MW火电机组AGC与一次调频优化方案经验总结发布时间:2023-04-19T07:41:24.831Z 来源:《科技潮》2023年4期作者:李翔[导读] 贵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二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300MW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中速直吹制粉系统,燃烧煤种为烟煤。
锅炉制粉系统采用的是正压直吹式热风送粉。
以#5机组为例,结合电厂现状,控制系统优化范围分以下三项主要内容: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贵溪分公司江西省贵溪市 335400摘要:文章介绍了火电机组协调AGC和一次调频功能的逻辑优化,阐述了电网对AGC和一次调频功能的考核要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火电机组;AGC;一次调频;逻辑优化;调试试验;1 概述电网"两个细则"的实施加大了对发电厂电能质量的考核,制定了详细的奖惩方法,其中对AGC和一次调频的调节质量是其中的重点考核内容。
为了满足两个细则的要求,在保证机组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协调控制系统的AGC和一次调频的控制结构和控制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为电厂争取最大的利益。
完善、优化AGC和一次调频功能成为火电机组全厂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 优化范围贵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二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300MW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中速直吹制粉系统,燃烧煤种为烟煤。
锅炉制粉系统采用的是正压直吹式热风送粉。
以#5机组为例,结合电厂现状,控制系统优化范围分以下三项主要内容:1)协调AGC控制系统。
包括锅炉风、煤、水、磨等系统,其闭环控制系统要进行全范围的优化,以达到汽机快速响应AGC及一次调频指令、锅炉快速消除负荷及调频扰动以保证汽温汽压度等机组重要本地参数运行稳定性的效果。
2)一次调频控制系统。
3)DEH高调阀流量特性曲线优化。
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
四、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 究展望
未来,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控制: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机组的 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2、节能环保: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同时,通过优化燃料量、给水量等参数,降 低机组的能耗和排放,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谢谢观看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300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算法和控制 策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我们也将新兴技术在火电单元机组协调 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如、物联网等,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动 力。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火电机组是现代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对于电力系统 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协调控制系统是火电机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 机组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控制具有关键作用。本次演示将对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 统的研究进行探讨。
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 统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相关技术综述
三、300MW火电单元
03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 究
四、300MW火电单元
04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实 验验证
05 五、结论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火电单元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 确保火电单元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了关键。300MW火电 单元机组作为主流机组,其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 探讨300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实现过程和实验验证,以 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3、多机组协调控制:通过研究多机组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多个机组之 间的协同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题目: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指导老师:2010年 12 月 23 日1选题背景1.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好的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随着单元机组的发展,必须将汽轮机和锅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而机、炉的调节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锅炉是一个热惯性大、反应很慢的调节对象,而汽轮机相对是一个惯性小、反应快的调节对象。
因此要用协调控制系统,保证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同时,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
1.2设计内容和要求(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输入参数: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就地指令,中调指令ADS,电网频率变化所要求负荷指令)。
输出参数: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锅炉负荷指令。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a、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b、负荷返回回路(RB)常用辅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备用、规定返回速率c、迫升/迫降回路(RUN UP/DOWN)d、闭锁增/减回路(BLOCK INCERASE/DECREASE)e、负荷快速切断回路(Fast Cut Back)负荷操作: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增、减负荷按钮:中、高、低速选择;速度限制(速率整定在3%-5%)(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输入参数:第一级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定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锅炉负荷指令、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频率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发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输出参数:锅炉指令、至DEH的负荷指令锅炉主控制器:a、前馈信号形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机前压力定值形成定压、滑压汽机主控:三个调节器:汽机机前压力调节器、电功率调节器、蒸汽流量调节器工作方式:a、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CCS(功率控制)b、锅炉跟随(非电功率)c、汽机跟随(电功率)d、手动系统跟踪:a、汽机基本,且汽机处于(就地)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DEH负荷基准b、炉基本时,锅炉主控指令跟随锅炉负荷指令c、非功率控制方式时,电功率调节器输出跟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水位控制系统
讲师:
主要任务
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是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 系统之一。锅炉给水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使 锅炉的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保持相对一 致,保证锅炉进出的物质平衡和正常运行 所需的工质。对于300MW火电机组普遍采 用的汽包锅炉来说,就是维持汽包水位在 允许范围内变化。所以,锅炉给水控制又 称“锅炉水位控制”
•
。
• 论采用何种控制手段,
对于汽包锅炉给水控 制系统来说,不外乎 采用以下三种基本结 构
(二)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
• 单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该 系统采用一个 PI 调节器, 并根据汽包水位、蒸汽流 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的 变化去控制给水量。三冲 量给水控制系统在克服扰 动、维持汽包水位稳定、 提高给水控制质量方面优 于单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i 1 n
1-2、旁路阀单冲量控制回路
• 机组在启动或地负荷(0到X范围)时,由 一台电动给水泵向锅炉给水。控制回路特 点: • 单回路:之所以没有选择三冲量是因为, 小负荷时汽包虚假水位不太严重,另外小 负荷时流量测量误差很大。当然首先是单 回路在小负荷时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水位。
• 旁路阀:旁路阀原本是在开启大的给水阀 门之前开启的一种小流量阀们,目的是减
• 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用 来维持负荷变动时的物质平衡, 由此构成的是一个前馈——反 馈双回路控制系统
二、给水全程控制系统
• 所谓给水全程控制,是指机组从启动到带
满负荷的全过程所实现的给水控制。目前, 大型火电机组,特别是300MW及以上的机 组,其汽包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大都采用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并不是某种 单一的单冲量或三冲量控制系统,而是单 冲量和三冲量控制系统有机结合所构成的 给水控制系统,且具有完善的控制方式自 动切换和联锁逻辑。
300MW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汽包水位仪表控制系
目录第1节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节汽包水位调节对象的干扰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节锅炉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汽包水位在给水量作用下的动态特 (3)3.2 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4)第4节控制方案设计 (6)第5节控制系统各环节仪表的配置、选型及参数的确定 (7)5.1 调节器的选型 (7)5.2 执行器的选型 (9)5.3 变送器的选型 (12)5.4 传感器的选型 (14)5.5 伺服放大器的选型 (15)5.6 电动操作器的选型 (16)5.7 显示仪表的选型 (18)个人总结 (20)致谢..................................21参考文献..................... ........................... .. (22)附录....................... ........................... . (23)教师批阅:课程设计用纸- 1 -第2节、汽包水位调节对象的干扰分析锅炉的汽水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干扰因素有:给水量的干扰,蒸汽负荷变化,燃料量变化,汽包压力变化等。
汽包压力变化不是直接影响水位的,而是通过汽包压力升高时的“自凝结”和压力降低时的“自蒸发”过程引起水位变化的。
况且,压力变化的原因往往是出于热负荷和蒸汽负荷的变化所引起的故这一干扰可以放到其他干扰中考虑。
燃烧流量的变化要经过燃烧系统变成热量,才能为水吸收,继而影响气化量,这个干扰通道的传递滞后都比较大。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东北电力大学)
目录1.选题背景 1设计背景 1设计任务 12.方案论证 1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1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 2定压运行方式 2滑压运行方式 2联合运行方式 2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3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3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4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53.过程论述 5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6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6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7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10负荷迫升/迫降 RUN UP/DOWP 113..2机炉负荷控制部分 12锅炉主控制器 12汽轮机主控制器 134.结果分析 145.总结 146.心得体会 147.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设计背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大容量机组的汽轮发电机和锅炉都是采用单元制运行方式。
所谓单元制就是由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锅炉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
单元制运行方式与以往的母管制运行方式相比,机组的热力系统得到了简化,而且使蒸汽经过中间再热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n简称CCS)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
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内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即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设计任务本设计要求通过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方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实际生产,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2.方案论证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现代大型锅炉——汽轮机单元机组属于多变量控制对象。
机、炉相互影响,且机、炉的动态特性差异很大。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1.选题背景 (1)1.1 设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单元机组的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定压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滑压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联合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过程论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选题背景 (2)1.1引言 (2)1.2设计目的及要求 (2)2方案论证 (3)2.1方案一 (3)2.2方案二 (4)3过程论述 (5)3.1总体设计 (5)3.2详细设计 (6)3.2.1信号的测量部分 (6)3.2.2单冲量控制方式 (10)3.2.3串级三冲量控制方式 (11)3.3信号监测 (12)3.3.1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强制切到手动 (12)3.3.2电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3.3汽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 (13)3.4工作方式 (13)3.5切换与跟踪 (13)3.5.1切换 (13)3.5.2跟踪 (14)3.6控制器选型 (14)4结论 (14)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5)1选题背景:1.1引言火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具有效率高,投资省,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火力发电厂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其内部设备组成很多,工艺流程的复杂,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作和控制,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正常运行,并且电能生产要求高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大型发电单元机组是一个以锅炉,高压和中、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为主体的整体。
锅炉作为电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生产流程又可以分为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
其中,汽包锅炉给水及水位的调节已经完全采用自动的方式加以控制。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是一个能在锅炉启动、停炉、低负荷以及在机组发生某些重大事故等各种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实现给水自动控制的系统而且从一种控制状态到另一种控制状态的判断、转换、故障检测也常常靠系统本身自动完成。
1.2设计目的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设计出功能较为全面的300 MW火电机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是使给水量与锅炉的蒸发量相适应,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设计要求:(1)设计功能基本全面的全程给水控制系统,要求图纸采用SAMA标准图例,系统布局规范。
(2)参考输入参数:汽包水位、汽包压力、给水流量、给水温度、汽机第一级压力、主汽温度、过热减温水流量等信号。
(3)参考输出参数: A、B汽动泵转速、电动给水泵转速、给水旁路调节阀开度。
(4)信号准确性:考虑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等信号的修正。
(5)信号监测与报警:重要信号需要监测与报警,同时注意信号的可靠性,考虑冗余。
(6)工作方式:给水旁路阀单冲量控制、电动泵单级单冲量控制、电动泵串级三冲量控制、汽动泵串级三冲量控制。
(7)切换与跟踪:电动泵运行时大小给水阀门、电动泵、汽动泵之间;单、三冲量;单、串级之间的切换。
跟踪原则:(1)电动泵单级单冲量工作时,电动泵三冲量副调跟踪单冲量调节器输出;(2)电动泵三冲量工作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阀位信号(电动泵手动);(3)电动泵手动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副调输出(电动泵自动);(4)汽动泵手动工作时,三冲量主调跟踪给水流量信号,副调跟踪阀位信号。
(5)注意泵的安全经济工作区。
(6)控制部分:控制方案考虑采用单回路、串级、前馈等控制,控制器的控制规律(PI、PID、PD、P)选择准确,调节器可共用。
(7)逻辑关系准确全面。
2方案论证2.1方案一给系统设计如图1。
在这个方案中,低负荷时采用但冲量系统(PI1)高负荷时采用三冲量系统(PI2),而且都是通过改变调速泵转速来实现给水的调节。
为了保证给水泵工作在安全工作区内,设计了一个给水泵出口压力调节系统(PI3),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来改变泵的出口压力。
高压加热器出口分别取给水压力信号送入小值选择器。
当机组正常运行时,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压力总是低于泵的出口压力。
这时,应选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压力作为压力测量值,使泵的实际工作点在泵下限特性曲线偏左一些,确保泵工作在安全工作区内。
当机组热态启动时,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压力高于泵的出口压力,小组选件输出为泵出口压力,保证泵出口给水压力升压过程中,两个调节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直到泵出口压力大于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压力时才按高压加热器出口的给水压力进行调节,控制两个阀门开度。
图1 方案一系统示意图这个方案结构合理,经济性好,切换较简单,安全可靠性也较好,不足之处是压力调节系统和水位调节系统互相影响,同时两个系统切换动作频繁,使调节阀磨损较快。
2.2方案二如图2所示。
这是一个一段调节的方案,在低负荷时采用PI1单冲量系统,GH1值经大值选择器来控制调速泵,是泵维持在允许的最低转速。
此时给水量是通过改变调节阀开度来调节的。
高负荷时,阀门开到最大,为了减小阻力,把并联的调节阀也开到最大,三冲量调节器PI2的输出大于GH1的值,故可直接改变调速泵转速控制给水量。
在冷态启动时,GH1起作用,既让泵工作在最低转速。
在热态启动时取决于Pd值,泵可以直接工作在较高的转速。
该方案中午专门设计泵的出口压力安全调节系统,解决给水泵在安全工作取得办法是利用调速泵运行的自然特性,即在定压运行使用两台泵同时给水地方法,使每台泵的负荷不超过86%,可使泵工作在安全区内。
图2方案系统示意图该方案结构最简单,系统和调节段两种切换相互错开,Pd是开换调节,调节段是无触点自由过度,安全性能好,是一个好方案。
3过程论述3.1总体设计典型的300MW机组给水热力系统如图3所示。
每台机组拍有一台5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和两台均为50%容量的启动给水泵。
在机组启动阶段,由于需要的给水流量小,且没有稳定的汽源,汽动给水泵无法使用,故先用电动给水泵。
为满足机组启动过程中最小控制流量的需要,在电动泵出口至水母管之间装有两条并联的管路,一条支路上装有主给水截止阀,另一条之路上装有给水旁路截止阀和一只约15%容量的给水旁路调节阀。
启动时通过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汽包水位,旁路阀接近全开时,打开主给水截止阀,调整电动给水泵的转速控制器包水位,电动给水泵转速通过液力耦合器调整。
两台汽动给水泵由给水泵汽轮机驱动,给水泵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MEH)接受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指令,独立完成汽动给水泵的转速控制任务。
给水全程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变结构控制,随负荷变化进行单冲量和三冲量控制方式的切换,同时,给水泵的运行方式以及控制作用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切换。
需设计较为复杂的跟踪回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勿扰切换。
通常的设计原则为:在单冲量调节器工作(低负荷)时,三充量调节器的主调跟踪给水流量信号,副调跟踪阀位信号;在三冲量调节器工作(高负荷)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阀位信号。
图3 300MW机组给水热力系统图3.2详细设计汽包水位决定于汽包中的储水量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
因此凡是引起汽包中储水量变化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变化的各种因素都是给水控制对象的扰动,给水对象的主要扰动包括:给水流量扰动、蒸汽负荷扰动和炉膛热负荷扰动。
为了实现全程给水控制,需要设计的系统要克服以上的扰动。
3.2.1信号的测量部分锅炉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或是从正常运行到停炉的过程中,蒸汽参数和负荷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就使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测量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实现全程给水自动控制,要求这些测量信号能够自动的进行温度、压力校正。
测量信号自动校正的基本方法是:先推导出被测参数随温度,压力变化的数学关系,然后利用各种功能模块进行运算,实现自动控制。
(1)汽包水位的测量和校正汽包锅炉通常利用压差原理来测量其水位,而锅炉从启、停到正常负荷的整个运行范围内,汽包内饱和蒸汽和饱和水密度随压力变化,这样就不能直接用压差信号来代表水位,需对测量信号进行压力校正。
由单室平衡容器取样装置的水位测量原理可知: g )(g )(w s s a P L H ρρρρ-∆--= (1) 式中:P ∆为输入差压变送器的压差;w ρ为饱和水的密度;s ρ为饱和蒸汽的密度;a ρ为汽包外平衡容器内水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
有上式可见,水位H 是差压和汽、水密度的函数。
密度a ρ与环境温度有关。
在锅炉启动过程中,水温略有升高,这两方面变化对a ρ的影响基本上可以抵消,既可以近似的认为a ρ是恒值。
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密度均为汽包压力的函数,在汽包压力小于19.6MPa 的范围内,(s a ρρ-)与汽包压力可近似为线性关系,而(s ρρ-w )与汽包压力为非线性关系。
这样水位表达式可写成:(2) 由以上校正原理,可设计汽包水位的测量部分如图4。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采用三路汽包水位测量信号分别经过压力补偿,采取“三取中”的方法。
选取中间值作为系统控制使用的汽包水位测量信号H 。
为防止变送器故障,将信号H 分别与三路补偿后的水位信号进行比较,如果偏差值超限,产生高低值报警的逻辑信号,使系统切手动,同时发出声光报警,待故障切除后,系统才正常工作。
图4 汽包水位测量信号)(21b b b P f P P K K H ∆--=(2)蒸汽流量的测量和校正①采用标准节流装置测量过热蒸汽流量。
这种设计的测量精度高,但当被测工质的压力、温度偏离设计值时,工质密度变化会造成流量测量误差,所以需进行压力、温度校正。
蒸汽流量D 的校正公式如下:(3)式中:D 为过热蒸汽流量; p 为过热蒸汽压力;为过热蒸汽温度,△p 为节流件压差;为过热蒸汽密度;K 是流量系数。
②利用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或级组压力差测量主蒸汽流量。
采用节流装置测量蒸汽流量会造成一定的节流损失,降低机组的经济性,目前大容量火电机组多采用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或级组压力差测量主蒸汽流量。
采用汽轮机调节级后压力测量主蒸汽流量的基本理论公式是弗留格尔公式: 11T p K D = (4) 式中:K 为当量比例系数,由汽机类型和设计工况确定;p1、T1为调节级后气压和汽温。
该式成立的条件是:调节级后流通面积不变;在调节级后各通流部分的汽压均比例于蒸汽流量;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流动过程相同。
实际汽轮机运行中不能完全满足上诉条件,同时不易直接测量调节级后汽温,即使测得也不能代表调节级后的平均气温,一次一般用主汽参数相关的量推算级后温度。
用压力机组前后压力测量主蒸汽流量的方法也是基于弗留格尔公式,其导出形式为:122211T p p K D -= (5)式中:2p 为第一压力级后的压力。
由于调节级后温度T1难以测量,可通过测量第一级抽汽温度T2推算T1,根据21T K T T = 则22221KT p p D -= (6)由以上校正原理可设计主蒸汽流量信号测量部分。
如图五,主蒸汽流量信号的获取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汽轮机就调节级压力经主气温修正后形成主蒸汽流量D;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调节级压力和一级抽汽压力经主汽温修正后形成主蒸汽流量D,当高压旁路投入时,主蒸汽流量信号还要加上旁路蒸汽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