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面结合,选点品读【教学研究】
--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所以阅读教学我认为要做到点面结合,选点品读才能够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下面我就以《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来谈谈我对阅读教学一些浅显的感悟
一、点面结合,明确目标,找准侧重点。

我们应立足课标,结合学段特点进行单元整组备课。

阅读教学,必须以课标为基本依据,尤其要以课标中指定的年段目标为依据。

年段目标对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出了非常明白而具体的要求,这是教学任何一篇课文的基本依据。

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根据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年段目标、教材单元编写意图、课文特点,这三者是拟定教学重点目标的共同因素。

教学必须因人制宜、因班制宜。

根据本班的学生特点合理安排,精心选择,确立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也就是一个或两个训练点,四篇课文训练同一个点,但目标的侧重亦是不同的。

就一篇课文而言,学习的内容可以涵盖字、词、句、段、篇到修辞方法、写作特点,文本内涵以及拓展训练等,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

必须有所取舍。

总的要求是:符合学段特点,突出单元重点,体现本课特点。


《圆明园的毁灭》就可抓住文章的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1、从结构方式看,是典型的首尾呼应。

文中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中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者请跃然纸上。

在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典型的总-分-总。

这样的构段方式,是小学阶段中高段学习的重点内容。

2、从语句表达上看,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比较经典。

也是要中年级学生进行揣摩的。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有很多很多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物;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有民族建筑也有西洋景观。

另外,还运用了关联词语进一步表明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自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关联词:不但.......还....... 这组关联词表示什么关系呢?——【递进关系】这一自然段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圆明园的(文物收藏)
3、从词语运用上看,有表示方位和分布的词语,比如:众星拱月。

可以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三园及周围
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和小园的分布,自然而然就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里是星?还有表示动作的词语等,比如第五自然段中的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等等可以通过利用课后思考题,采用换词、删词法,比如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都删去,通过朗读、讨论、比较、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点面结合,选点品读,突破难点:目标有了,实现的途径就是选点品读。

本课的难点有3个:
1、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2-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2、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3、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科学的选点品读
1.选准点。

点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一个意义段,教师要明白设计每一个环节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还要明晰是用什
么方法达到这个目标的,心里要有谱。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就可以重点抓住这个问题来进行:哪些句子概况了昔日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知道了,昔日的圆明园……(用关键词概况)举世闻名、建筑宏伟、奇珍异宝。

2. 要突出重点,抓住联系。

突出重点:点选好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选取的点,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悟结合的方式,反复品读,并习得一定的方法。

品读要透彻,在扎实上下功夫。

抓住联系:
一是指抓住选点品读的点,让学生有所收获,这只是课文文本的一部分,其余的内容还得要略讲,即通过抓联系的方式把握全文内容。

例如本课中整篇文章通过对比,详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毁灭仅仅通过一个自然段展现,但是问题却用了《圆明园的毁灭》,这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本文的写作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是指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力争做到课课有不同,每个训练点连起来就是整个单元的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2课《狼牙山五壮士》通过概括小标题来表现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仇恨敌人的感情。

23课《难忘的一课》是略读课文,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这句短二又深刻的话语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24课《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选编这篇文章就是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进行恰当的拓展训练。

可依据单元主题、文本训练点进行。

形式要多样,可以填写词语,可以连词成句,可以连句成段,可以是课后的阅读链接、还可以是教师找的与内容相类似的小文等,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适于读写结合的可抓住训练点进行写话练习。

这样的小练笔既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例1、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用“是……也是……”“不仅……还……”“不但……而且……”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例2、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例3、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的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是什么?
正如一代大师华罗庚老先生关于读书所说的:把一本书读起来经过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两个阶段,由薄到厚,是扩充,是博;再由厚到薄,是集约,是精。

这样才是真正学会阅读。

综上所述,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点面结合,选点品读,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